•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老马说中医—聊聊中医那些事儿

敢问路在何方,中医行

在中医圈子的这些年,老马身边有很多中医从业者,爱好者。
平日里经常会一起交流,大家普遍困惑的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良医?
讲真,老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中医这条路上,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且只能自己走,任何人替代不了。
可以说,学习实践中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西天取经。
虽然困难重重,但老马有六字真言:“心性,方向,实践”。
这六个字,会帮助大家走到最后。

心性

一,中医,初心是治病救人,医者,要先发大愿,从内心深处想要去解决患者病痛。
以此为根基,才有学习的原动力。

二,中医的大忌是浮躁,如果心不够静,始终是飘的状态,是不可能学到真本事的。
静才能生慧,开悟。

三,医学无国界,不分中西,不分派别。
要有广阔的心胸,只要是临床上真正对病人有用的,就可以学。

四,德在术前,医德决定着医术的上限。

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修行中医,不是看谁学的快,而是看谁学的长久,谁能多年如一日深耕不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方向

一,选择的方向大于本身的努力。
中医这个圈子内,实际临床效果不是看头衔,学历。
我见过很多中医读到博士的,寻常的感冒发烧都解决不了,压根儿就是门外汉。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笨吗?我看不见得。
个人认为,是最开始的方向出了问题,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时间久了,偏离轨道越来越远,陷的也越来越深。
想要再回头,说实话,难度很大。

二,中医这条路的地图,到底是什么?
老马结合自身行医经历,给大家画一画:
第一站:《伤寒论》
对,没错,最基础的不是所谓的学校课本上的中基,中诊等被硬生生割裂的内容。而是这本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
伤寒论教给大家的,其实也不是398条文和113张处方,而是这些条文处方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体问题的核心框架。
这就相当于身体的骨架,有了这个,身体的血肉才能固定的住,不然就是个散架子。

第二站:《金匮要略》
这个和伤寒论原本是一本书,被后人给分成了两本。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站:《神农本草经》
这本经典是讲药物功效的。直接看,虽然字也认识,意思也懂,但其实还是不懂。
为什么?
因为这本书,是直接告诉你药物功效和结果的,而不去告诉你这些功效具体是怎么运用的。
那得来这个结果的过程又在哪儿?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钻研透彻了,《神农本草经》会自动成为你的药物类别功效查询工具书。这样的话,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作用,就能够结合具体实践而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第四站:《黄帝内经》
她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是填充“中医道术”的血肉,里面解读人体内在运行规律的宝藏遍地都是。
前三站,踏踏实实走完,可以登堂入室,但想要再拔高,成为一名大医,《黄帝内经》是必经之路。

第五站:《温病条辨》
中医学术历代都有所发展,明末至清代的温病学,用药轻灵多变,四两拨千斤,是对《伤寒杂病论》很好的补充。
而现如今,中医界伤寒学与温病学争论不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这两者,本身就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内在也有着承前启后的联系。
温病学如果想学到精髓,必须有过硬的《伤寒杂病论》及《黄帝内经》的底子。
否则,很容易只学到表面,而无法真正打开温病学的大门。中医学无止境,大家一定不要有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

第六站:
《针灸甲乙经》
现在的中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药
要么是懂药不懂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针
要么是懂针不懂医
而事实上,医、药、针是一个整体,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在的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只是手段方法不同罢了。
临床上,针药如果能相互配合,可以提高疗效,从而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针灸术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篇,除此之外,后世的《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也都要精读。针灸气力、指力等基本功,也要勤加练习。

老马学医至今,经历过很多坎儿,索性都一步步的迈过。
以上六站,也是我多年学医行医的总结,虽不敢说绝对正确,但也自成一脉,可供大家参详。

实践

这是老马“六字真言”的最后两个字。
中医是实践医学,临床实践才是中医的土壤。
书本是你的老师,同道是你的老师,患者,更是你的老师!
中医不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就能成大器的。
也不是坐在实验室搞搞小白鼠就能研究出名堂的。
现在的中医界,会讲的人很多,会搞科研的更多,而最最缺少的,就是真正会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治病的中医!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

最后,老马希望每一位中医人:
有一颗稳定的道心
看到医经医方伤温统一、针药并取得方向
有扎根实践的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马愿化身白马,在中医前行的道路上,陪伴着你,直到彼岸,修成正果。

一家之言,供参考
不当之处,请指正
 
敢问路在何方,中医行

在中医圈子的这些年,老马身边有很多中医从业者,爱好者。
平日里经常会一起交流,大家普遍困惑的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良医?
讲真,老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中医这条路上,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且只能自己走,任何人替代不了。
可以说,学习实践中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西天取经。
虽然困难重重,但老马有六字真言:“心性,方向,实践”。
这六个字,会帮助大家走到最后。

心性

一,中医,初心是治病救人,医者,要先发大愿,从内心深处想要去解决患者病痛。
以此为根基,才有学习的原动力。

二,中医的大忌是浮躁,如果心不够静,始终是飘的状态,是不可能学到真本事的。
静才能生慧,开悟。

三,医学无国界,不分中西,不分派别。
要有广阔的心胸,只要是临床上真正对病人有用的,就可以学。

四,德在术前,医德决定着医术的上限。

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修行中医,不是看谁学的快,而是看谁学的长久,谁能多年如一日深耕不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方向

一,选择的方向大于本身的努力。
中医这个圈子内,实际临床效果不是看头衔,学历。
我见过很多中医读到博士的,寻常的感冒发烧都解决不了,压根儿就是门外汉。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笨吗?我看不见得。
个人认为,是最开始的方向出了问题,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时间久了,偏离轨道越来越远,陷的也越来越深。
想要再回头,说实话,难度很大。

二,中医这条路的地图,到底是什么?
老马结合自身行医经历,给大家画一画:
第一站:《伤寒论》
对,没错,最基础的不是所谓的学校课本上的中基,中诊等被硬生生割裂的内容。而是这本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
伤寒论教给大家的,其实也不是398条文和113张处方,而是这些条文处方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体问题的核心框架。
这就相当于身体的骨架,有了这个,身体的血肉才能固定的住,不然就是个散架子。

第二站:《金匮要略》
这个和伤寒论原本是一本书,被后人给分成了两本。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站:《神农本草经》
这本经典是讲药物功效的。直接看,虽然字也认识,意思也懂,但其实还是不懂。
为什么?
因为这本书,是直接告诉你药物功效和结果的,而不去告诉你这些功效具体是怎么运用的。
那得来这个结果的过程又在哪儿?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钻研透彻了,《神农本草经》会自动成为你的药物类别功效查询工具书。这样的话,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作用,就能够结合具体实践而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第四站:《黄帝内经》
她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是填充“中医道术”的血肉,里面解读人体内在运行规律的宝藏遍地都是。
前三站,踏踏实实走完,可以登堂入室,但想要再拔高,成为一名大医,《黄帝内经》是必经之路。

第五站:《温病条辨》
中医学术历代都有所发展,明末至清代的温病学,用药轻灵多变,四两拨千斤,是对《伤寒杂病论》很好的补充。
而现如今,中医界伤寒学与温病学争论不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这两者,本身就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内在也有着承前启后的联系。
温病学如果想学到精髓,必须有过硬的《伤寒杂病论》及《黄帝内经》的底子。
否则,很容易只学到表面,而无法真正打开温病学的大门。中医学无止境,大家一定不要有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

第六站:
《针灸甲乙经》
现在的中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药
要么是懂药不懂医
要么是懂医不懂针
要么是懂针不懂医
而事实上,医、药、针是一个整体,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在的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只是手段方法不同罢了。
临床上,针药如果能相互配合,可以提高疗效,从而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针灸术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篇,除此之外,后世的《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也都要精读。针灸气力、指力等基本功,也要勤加练习。

老马学医至今,经历过很多坎儿,索性都一步步的迈过。
以上六站,也是我多年学医行医的总结,虽不敢说绝对正确,但也自成一脉,可供大家参详。

实践

这是老马“六字真言”的最后两个字。
中医是实践医学,临床实践才是中医的土壤。
书本是你的老师,同道是你的老师,患者,更是你的老师!
中医不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就能成大器的。
也不是坐在实验室搞搞小白鼠就能研究出名堂的。
现在的中医界,会讲的人很多,会搞科研的更多,而最最缺少的,就是真正会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治病的中医!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

最后,老马希望每一位中医人:
有一颗稳定的道心
看到医经医方伤温统一、针药并取得方向
有扎根实践的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马愿化身白马,在中医前行的道路上,陪伴着你,直到彼岸,修成正果。

一家之言,供参考
不当之处,请指正
:090:
 
  
  发热过高了,时间过长了,还不用寒凉药退烧,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同样是片面的。
  引狼入室倒是避免了,但玉石俱焚悲剧了。过度免疫的后果可能是“炎症因子风暴”,攻击自己,制造痰热把自己堵死。
  过热会导致急性的损伤甚至会要命,遗留下比寒凉药更严重的后遗症,所以西医用退烧药也是有体温标准的:38.5度。

  感邪之后总会受到损害,祛邪诸法总会付出代价,正邪斗争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控全局的战略思维,两害相权取其轻,找准平衡点,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然而现实生活中,怕虚寒的人多,怕实热的人少。
您知道高热时用寒凉猛药会引起大结胸吗?
 
您知道高热时用寒凉猛药会引起大结胸吗?
  一般不会!
  高热多见于阳明病,也可见于少阳病和厥阴病。
  大结胸主要是太阳表证未解而误用下法引起的。
 
您知道高热时用寒凉猛药会引起大结胸吗?
  我没说过高热时要用“猛药”。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大小要根据证候来决定,随证治之。
 
其实伤寒发高热,也应辨虚实,阴阳属性。阴证的补虚证的补,别看他高热,一补高热就能退净。阴证的虚证的脉都浮大,面色潮红,怕冷时间长,汗出。高热是从受寒重将体内元阳之气逼出来的,造成元阳浮越。阳证的实证的高热脉不浮有力为数脉,内结邪热脉沉细数或无脉,治则必须开结攻下。实证高热一般无汗出,怕冷较轻。内结邪热开结后脉大变为脉大数脉,需泄下。
 
老先生补充的真好!
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阴少了制不住阳,这种属于阴虚,可补;一种是阴阳不相交,属于阴阳分隔之象,这种宜调整气机;一种是阳太旺了,耗阴,这种要用汗或透表法。
 
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阴少了制不住阳,这种属于阴虚,可补;一种是阴阳不相交,属于阴阳分隔之象,这种宜调整气机;一种是阳太旺了,耗阴,这种要用汗或透表法。
那积食发热属于哪种,该如何治呢?
 
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阴少了制不住阳,这种属于阴虚,可补;一种是阴阳不相交,属于阴阳分隔之象,这种宜调整气机;一种是阳太旺了,耗阴,这种要用汗或透表法。
谢先生一赞,我想这种阴虚阳旺之症,或阴阳两分之症,我遇到此症都是调整气机交通阴阳,引阳入阴,属于阳证的就此停止。阴阳分离的属于危症调整气机后,大补元阳之气以救危难。因阴无阳不生阴,补阴必阳中求。
 
古代医圣肯定是名医吧,也不是百病都能治。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死不治。也不会在国王感到自已真的有病,再招圣人医治时,圣人切脉后见病入膏肓急忙逃走。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这是客观存在的。太后都说喜来乐是神医,可他媳妇不生孩子却治不了。
 
是的,先生,善治者永远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所谓的寒热只是阴阳和气机的显征,看寒热是为了明气机!所以以寒热论病实在是大误!
 
楼主阐述了中医对于疾病 的认识,对于中医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于西医来说,并不承认。西医认为必须针对外来致病因子的特异性来认定疾病。
中医虽然也有“外感六淫”的观点,但所谓“六淫”的鉴别,实际却是根据机体抵抗方式和阶段的差别而认定的,其实还是以机体反应性为准。这样的“邪气”,与其说是“外来”,不如说是“内外合气,以内为主”。
所以,西医是根据病原特异性的不同而治病;中医是根据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治病。这二者可以兼容调和吗?目前看来难以调和,尤其遭到西医竭力反对1
目前的中医学府,其实已做出极大让步,比如规定了详细的“中医病名”,强制每个执业中医师,必须先定“病名”,然后再行“辩证”,再根据辩证而“治疗”。
这种“让步”做法,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中医病名”尽管名目繁多,却还是没有明确病原特异性,反而搞成“四不象”,既不能反应西医的精准性,又不能反应中医总结的机体反应特征。这导致当今具有现代知识的广大患者极为不满!有患者便说:胃炎也叫“胃痛”,胃癌也叫“胃痛”,轻重缓急都不能表达,搞什么嘛!
倒不如干脆就用西医病名,再用中医辩证!这样,至少使得相关人士既知病原特异性,又知机体反应性,让中医能够与时俱进!
六淫说起来,本质就是外界的温度湿度变化,人体内部有自己的平衡,在对抗外部变化的时候,人体有相对应的反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