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事热点 宋朝窦材的《扁鹊心书》是可以与《黄帝内经》相提并论的经典

是该普及一下化脓灸
中国古代可能没有温和灸,只有化脓灸。化脓灸能治愈重病是古代医家的共识。孟子就提到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唐朝时旅客在各地都看到化脓灸。只是到了清朝,化脓灸的应用才逐渐少了。日本的泽田健推崇艾灸,但认为大艾炷直接灸太痛苦,近乎野蛮,只提倡小艾炷灸,结果自己在六十岁时尽然因为痈肿去世。韩国的金南洙提倡无极保健灸,效果不错,但艾炷只有米粒大,遇到癌症只能推给西医。周楣声在推广灸法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只是因为艾炷小并且灸的壮数少,治疗癌症的穴位也不对,就认为艾灸不能治疗癌症。谢锡亮认为艾灸可以治愈癌症,只是没有使用重灸,成功治愈癌症的病例不多。我相信古代用化脓灸治愈的病例中包含了不少癌症,只是那时可能把癌症归入痈疽一类。大艾炷长时间灸关元能够治愈癌症,是窦材提示的。我应用的结果证明窦材的治病思路和方法超越了他的前人,为他以后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化脓灸治疗大病。温和灸治疗小病。针刺治疗新病。开颅开胸剖腹都能被接受,化脓灸的痛苦和伤害微不足道,而效果远远远超过开颅开胸剖腹,被接受是迟早的事。
呵,你想得也太好了!
化脓灸也不是一两个人在推广,可现在还是知道的不多,就算知道的也不怎么用,为啥?除了西医的冲击之外,这疗法本身就有限制。
记得八九年前一个朋友,用化脓灸给人消斑灸足三里,结果是斑消掉了,疤痕去不掉还闹了一场。
治不治得好病,对于医生来讲是很重要,但如果因此而惹上麻烦,谁愿意?
 
经络不是血管,经络和血管是两套体系。
经络是血液流行进入各组织器官之后,在细胞里面进行生化反应以后,生成的产物和释放的热量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并趋于体表且有定向的一种表示,连起来就是经络体系,是由气血的运行和转化来决定的,和血液流行的管道--血管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但绝不能等同。
血管分支就像葡萄串一样,动脉是分出去,静脉是合起来的,都是有实体存在的,而经络却是一个区域内的水热气或电的集中的表示,是能进行水和气体交换,并有寒热电荷变化的一种体系;在经络线上能通到体表的就是穴位,是很抽象的,要说比喻可以想象一下油、气、水的井。针灸,扎针的时候堵住一个穴位,这个穴位附近的一片区域就会减少血液供应,从而改变身体的血液分布;
《针灸聚英-标幽赋》“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邪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脾为使者。准确的说胃容五谷。但五谷者不能直接入脉,胆脾运化后,进入脾脉,所有水谷精微必须由脾脉进入全身的循环,所以我说脾提供了水谷精微
 
脾为使者。准确的说胃容五谷。但五谷者不能直接入脉,胆脾运化后,进入脾脉,所有水谷精微必须由脾脉进入全身的循环,所以我说脾提供了水谷精微
不结合现代的生理生化,解释的就有些牵强抽象,理解的也就不深刻,有时候下面有个什么领悟的又会倒回来重新理解。
脾提供水谷精微,可以这样说,但要清楚来源,否则自己会搞混的;如果说脾提供水谷精微,一般会认为是脾直接提供,所以这样会产生歧义,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运化,现代生理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的,我记得当时为了搞清楚这个查了一堆文献,需要花点功夫。最后,重点看的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这段话,实实在在的。这里也不是说脾提供了水谷精微,而是脾气散精。
也可以结合血液循环示意图,再看看各脏器血液供应和回流的情况(也就是动静脉分布),从整体的角度再来看看脾对血液的影响。我曾经分析过肝胆脾胃的血管分布,在论坛上发过一篇帖子。整个肝胆脾胃,都有血管交叉关联,而这些血管的分布也揭示了肝胆脾胃不可分割的功能联系,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医治病的原理很有帮助。
 
不结合现代的生理生化,解释的就有些牵强抽象,理解的也就不深刻,有时候下面有个什么领悟的又会倒回来重新理解。
脾提供水谷精微,可以这样说,但要清楚来源,否则自己会搞混的;如果说脾提供水谷精微,一般会认为是脾直接提供,所以这样会产生歧义,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运化,现代生理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的,我记得当时为了搞清楚这个查了一堆文献,需要花点功夫。最后,重点看的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这段话,实实在在的。这里也不是说脾提供了水谷精微,而是脾气散精。
也可以结合血液循环示意图,再看看各脏器血液供应和回流的情况(也就是动静脉分布),从整体的角度再来看看脾对血液的影响。我曾经分析过肝胆脾胃的血管分布,在论坛上发过一篇帖子。整个肝胆脾胃,都有血管交叉关联,而这些血管的分布也揭示了肝胆脾胃不可分割的功能联系,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医治病的原理很有帮助。
脾为之使。脾为胃行津液。
这可是出自内经的
 
脾为之使。脾为胃行津液。
这可是出自内经的
脾为之使,为胃行其津液和脾提供水谷精微是两个概念吧?
上面所引的那段话(“饮入于胃......”)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是饮食进入人体之后的一整个循环。
 
古代的中医成就是很了不起的。现代人基本只能在古代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发掘。
 
脾为之使,为胃行其津液和脾提供水谷精微是两个概念吧?
上面所引的那段话(“饮入于胃......”)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是饮食进入人体之后的一整个循环。
饮入于胃,游弋精气,上输于脾。
这里简略了胆脾的运化过程,胃中之物直接变成精气进入脾,脾再上输于(肝)肺,同样省略了肝的环节。此段着重讲的是心肺出来,四于全身,多余的进入沟渠,入肾除出体外。
 
饮入于胃,游弋精气,上输于脾。
这里简略了胆脾的运化过程,胃中之物直接变成精气进入脾,脾再上输于(肝)肺,同样省略了肝的环节。此段着重讲的是心肺出来,四于全身,多余的进入沟渠,入肾除出体外。
这只是很浅的层面的意思,多读几遍再来看看。
 
我俩的脏腑经络认知基本相同,大约也是西医解剖学看看以后会修正一部分认知
但感觉你得出的结论和我的不一样。
中医理论的理解也不一样。:082:
 
但感觉你得出的结论和我的不一样。
中医理论的理解也不一样。:082:
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也认为经络是能量通道,只是奇经八脉像高速路,十二经是国道,剩下的全身都有密密麻麻的小路。
脾我认为是水谷精微从阳明进来后就归脾管了,只要通过膜进入到血管和淋巴管,这些东西该去哪儿,都是脾的调度,缺水的运水,缺油的运油,缺蛋白的运蛋白,只不过载体是血或者血液系统,脾统血也由此说,而载体归肝管,而血里的水又归肾管,所以三阴密切相关。
最近又明白了三阴既是五脏,脾肺是一体,心肾是一体,肝独占一方。六腑出问题都是阳病,阴阳虚实里,归到阳病,看起来症状严重,但是病还是比较浅表的,正气也相对旺盛,也最容易是实证,如果实证久了变虚症,长久就波及到五脏,五脏调补起来麻烦的多。

我还是希望把我的理解归纳到六经八纲里去,而你接受了三焦气血辨证后可能更愿意从这里开始辨证,也许等我熟悉了叶天士的东西后,我的想法也会变。
 
中医的五脏六腑的名称虽然和西医解剖学的一些名称相同,但两者不是一个东西。例如中医的脾绝对不是指西医的脾脏。中医的心也绝对不是西医的心脏,如此等等。西医还有一个胰脏,中医里是没有的,但是胰脏的功能应该纳入中医脾的功能。学中医的人不要把这些概念混淆了。
 
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也认为经络是能量通道,只是奇经八脉像高速路,十二经是国道,剩下的全身都有密密麻麻的小路。
脾我认为是水谷精微从阳明进来后就归脾管了,只要通过膜进入到血管和淋巴管,这些东西该去哪儿,都是脾的调度,缺水的运水,缺油的运油,缺蛋白的运蛋白,只不过载体是血或者血液系统,脾统血也由此说,而载体归肝管,而血里的水又归肾管,所以三阴密切相关。
最近又明白了三阴既是五脏,脾肺是一体,心肾是一体,肝独占一方。六腑出问题都是阳病,阴阳虚实里,归到阳病,看起来症状严重,但是病还是比较浅表的,正气也相对旺盛,也最容易是实证,如果实证久了变虚症,长久就波及到五脏,五脏调补起来麻烦的多。

我还是希望把我的理解归纳到六经八纲里去,而你接受了三焦气血辨证后可能更愿意从这里开始辨证,也许等我熟悉了叶天士的东西后,我的想法也会变。
学中医早期,变是正常的!
学了伤寒论,条分缕析,分门别类,清楚明白;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临床败案和试探中总结归纳整理,温病大家们由此转变思路,另开一派。到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温病理论,已经很高深了。但还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所以还是得有一次变通。
如果你习惯性的把所有碰到的东西都归入六经,就会形成定势思维,再也跳不出来,而陷在伤寒的思维模式里面。看你之前的回帖就有这种倾向。还有一些人是表面接受了一些温病的概念,但用方还是伤寒的模式,也是定势思维,没有大的机遇也是跳不出来的。
 
脾为之使,为胃行其津液和脾提供水谷精微是两个概念吧?
上面所引的那段话(“饮入于胃......”)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是饮食进入人体之后的一整个循环。
这里的津液可不是平常理解组织液,而是水谷精微。经中讲脾胃仅以膜系相连。实际上这个膜就是腹腔所有静脉系统,这些脉最后要汇总在肝的门静脉上。
另外,从食道开始到肛门管腔内的饮食严格意义上还是在经络之外,脾是外界物质进入经脉的唯一切入囗,(气的通道不算)入脾了才算进入脉络,从而接受气血的调度。
 
学中医早期,变是正常的!
学了伤寒论,条分缕析,分门别类,清楚明白;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临床败案和试探中总结归纳整理,温病大家们由此转变思路,另开一派。到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温病理论,已经很高深了。但还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所以还是得有一次变通。
如果你习惯性的把所有碰到的东西都归入六经,就会形成定势思维,再也跳不出来,而陷在伤寒的思维模式里面。看你之前的回帖就有这种倾向。还有一些人是表面接受了一些温病的概念,但用方还是伤寒的模式,也是定势思维,没有大的机遇也是跳不出来的。
我是觉得目前的伤寒解读并不完全,单单一个桂枝汤就有好几种解读方式,但是未必真的解读对了,都是后世人们根据治疗效果的一种推测而已,伤寒的方子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他里面未必没有三焦气血的东西,或许散轶的那部分里还是有的,我对桂林古本的温病篇以及圆运动里的温病方思考,觉得吴鞠通的东西或者温病派的东西也许并不是最优解。
叶天士我并不认为是温病派,或许他是温病的祖师,毕竟先有的温热论,而明清这些大家门,虽然熟悉伤寒论或者说用的也很好,但是根子可能还是内经的,只是遇到伤寒病的时候随手拈来用用而已,这些派系里五脏的生克方式是五芒星的,而我觉得伤寒或者金匮这一派的五脏生克可能是黄元御一气周流的模式或者说土枢四象模式,两个并不相同,但是两者都是可以说的通的,从这里决定了我们对于同一种病的解读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横络盛加于大径,意思是有些大的络脉充血鼓起,从而干挠经(纵向大血管)的运输,那么直接就把这条络刺破,泻出恶血以解决不通的问题,
还有经中多次提到见血络急取诛之,就是体表可见的脉络,常见的如青脉,这些都是不通的表现。
很多刺法都是刺脉的,刺脉对气血的调节作用明显,效果立杆见影。
仔细看内经就会明白,比如厥病篇,杂病篇那个不是刺脉的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横络盛加于大径,意思是有些大的络脉充血鼓起,从而干挠经(纵向大血管)的运输,那么直接就把这条络刺破,泻出恶血以解决不通的问题,
还有经中多次提到见血络急取诛之,就是体表可见的脉络,常见的如青脉,这些都是不通的表现。
很多刺法都是刺脉的,刺脉对气血的调节作用明显,效果立杆见影。
仔细看内经就会明白,比如厥病篇,杂病篇那个不是刺脉的
你把血络和经络搞混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