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指个体或者指群体,人类是指所有人,人类包含人,人是人类中的个体,人是人,人类也是人,绝对不包含其他动物。
中医也有治外因的,比如说驱虫药,预防接种。人体生理机能有哪些东西呢?中医作了综合性的简单介绍,中医认为,人体有五脏六腑,有筋骨肌肉皮毛,有五官生殖器,有经络血脉,有血液津液,有阴气阳气真气,有喜怒忧思悲惊恐,有风寒湿燥火,中医的辩症,就是从对症状的分析中,追查出是人体生理中哪方面出现了异常情况,产生症状的病因是什么,必须明白的一点,中医辩症所得出的病因,不是西医的病毒病因,而是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主要表达为生理机能的不足、不通或偏盛,故此在中医的辩症病因中,才会出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实、气滞、风、寒、湿、燥、火等等病因的称谓。
中医治疗疾病时只是对人体的生理机能进行调理,中医的医学性质定位是治内因,中医的医学思想,医疗思路,治疗方针,都是围绕治内因这个医学性质定位点展开,治内因治的是人体生理机能,绝对不能使用极端的暴力行为思想来医治,对抗疗法的思想是绝对不能容忍和不允许的,人体生理机能出现异常,只能用调整的方法来运作,其基本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湿治燥、以燥治湿,绝对是通过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整来治疗疾病。
调整疗法贯穿了中医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所有治病的治疗手段,都是以调整恢复为指导方针。
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西医着重的是致病的外因,中医着重的是致病的内因,由于中医和西医的医学性质定位点不同。双方由此而产生的医学理论则完全不相同,西医是对抗疗法医学,中医是调整疗法医学,治疗疾病的指导方针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现在有些人喜欢用西医的认识和理论来评论中医,说中医的认识和理论完全不能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其实是人们并不明白这是由于中西医性质定位点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也即是认识方向不同的差别,很明显,用西医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思想来衡量规范中医,或者用中医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思想来衡量规范西医,都是是行不通的,两者根本没有统一标准认可的可比性,唯有尊重两种医学的理论认识,尊重两种医学的治疗原则,尊重两种医学的医治实践,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将中医与西医进行一番比较,就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西医在疾病面前,永远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中医在疾病面前,永远是处于一种主动地位。
原因是由于西医是治外因医学,针对的病因是病毒,病毒会与时俱进,原有的病毒会不断地产生异变,成为新种,而前所未见的新病毒也会不断地出现,而最可怕的是病毒产生出了耐药性,令到现有药物完全失效,基于为个现实,西医就必然性地走向不断地发现新病毒、不断地研究新病毒、再不断地去研制新药物,然后再去临床治疗的道路,也是说,西医要永远地跟着病毒的后面走,被动性地去对付新产生的疾病。
中医就有所不同,中医针对的病因是人体,是人体的生理机能,人体的生理机能是永恒不变的,古代人有什么样的人体生理结构,现在人也有相同的人体生理结构,后代人也同样会拥有相同的人体生理结构,古代人的生理机能会有什么样的异常变化,现代人一样也会有,后代人也同样会有,由于人体生理机能永恒不变的原因,所以古代人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有效药物,对现代人也同样有效,而且对后代人也完全有效,并且永远也不会产生什么耐药性问题,面对所有疾病,中医牢牢地掌握了治疗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2003爆发非典的时候,面对非典这种前所未见的新病突然出现,西医没有任何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只能积极地去寻找致病的病毒,当非典病毒疯狂施虐的时候,中医及时加入,通过一番辩症论治,一下子就将非典的疯狂气势打掉,成功地消灭了非典。
治外因医学的发展趋势,是必然性地要向治内因医学方向发展,辩病施治必然要向辩症论治的方向发展,也是说现代西医必然要向中医的方向发展,这样说,现在很多人可能会难以接受,思想一时也很难转过弯来,但这一步迟早都要走的,而不论人们愿意不愿意,这是趋势的必然。
文字 道理 数千年来 从未 改变。 天文||地理||人物志{音同义通}。看简体版 可就得 拿 西文校正了,问题是 我还没听说过有几个西文过关的。只是文字演变过程比较复杂,目前通过现在的文字想要探求古人想表达的意思,挺难的。比如内经之类,还是读繁体字版本比较好,比简体更接近古人的意思(但还是不够,假若三皇五帝时期真有文字记录医学,那时候用的还是象形字),看简体版会丢失很多信息的。
这个不算新论点吧?我记得几年前中医学院有本教材是讲“物质-信息-能量”的。活人和尸体都有完全相的体型和组织器官,组成人体的物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有三个方面,一是活人有血液循环,有生物电产生,也即是活人有生命能量存在,而尸体则没有。二是活人有意识,能够表达自己的意志,能够接受和反馈信息,也就是活人有生命信息存在,而尸体则没有。三是活人有冷热感觉,身体能够跟随环境气候变化而自行调节,也就是活人有生命环境调整,而尸体则没有。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人体生命是由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这四项基本要素组合而成,其中生命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有质实体,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既无形又无质,不能被看得见,也不能被摸得着,只能被感觉到。
在这四项基本要素中,生命物质是决定性的要素,如果没有生命物质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存在的基础,如果只有生命物质存在,而缺少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话,这个生命物质只能是死尸一具,人体生命是生命要素四位一体的共同存在,缺一不可。
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共存于一体,它们之间必然会相互产生影响,由于人体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要接触生活环境,要受到各种自然现象的磨难,因此,身体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于是,人体的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就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是一变引发俱变,一损引发俱损。
生命物质是产生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来源,同时也是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进行活动的舞台,如果生命物质出现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到生命能量的正常产出,影响生命能量的正常流通,也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反应活动能力和分析反馈能力,同样会影响到人体对环境气候变化的调整能力。
生命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生命能量出现不正常的变动,肯定会影响到生命物质的活力,再由生命物质的活力变化而引发生命信息和生命环境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了生命能量,生命物质就必然是死路一条。
生命信息是生命意志的体现,如果信息的接收和反馈影响了人的意志,意志力的变化就必然性地影响到生命物质的正常活动,再由生命物质活力的变化而影响到生命能量和生命环境的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生命信息产生,生命物质只能是处于植物状态。
生命环境是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调控能力,如果这种适应性调整能力失控,必然会影响到生命物质的正常活动,再由生命物质的变化,而影响到生命能量和生命信息的变化,如果没有生命环境的调控能力,生命物质就永远地处在于一种失常状态。
现代西医对生命物质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对生命物质的形态、结构、功能、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但是对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认识不足和了解得不多,在对疾病的确诊中,西医只有生命物质方面的详细检测数据,完全缺乏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对疾病的确诊数据,从实质上看,现代西医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物质医学。
这也难怪,生命物质有形有质,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成为了现代西医研究的重点对象,而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却是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研究了解清楚。
现代西医在诊治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医患尴尬,病人感觉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舒服,但各项检查化验数据却很正常,此时,西医医生会根据化验和检查数据来判定患者身体正常,完全没有问题,但患者坚持说自己身体有不舒服感觉,在医患双方各持己见之下,西医医生往往会将患者的有病感觉判定为心理性疾病,而不是体质性疾病。
其实,单凭检验单和化验单的数据来确诊是很偏面的,那些由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内环境产生了异常变化的数据一点也没有,将由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内环境出现异常而产生的体质性疾病,全部当成是心理性疾病,它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尴尬与无奈。
西医也知道人体有能量存在,知道环境变化会影响健康,也知道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健康,但是没有详细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和治疗实践,从生命能量方面、从生命信息方面、从生命环境方面怎样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对于现代医学来说还是未知的课题,特别是从生命环境上治疗疾病,现代西医肯定是闻所未闻,但是这一切,都已经记载在中医理论当中,成为中医的基础知识。
说得好!真知灼见!现在有些人喜欢拿一些名人学者对中医的差评,来质疑中医的疗效,甚至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根本就没有什么疗效,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有大量打着中医旗号骗钱的人,也存在有很多中医医术水平很平庸的人,但这一切都不是中医的错,那只是个人品德和个人对中医的理解能力有限的问题,与中医无关。
现在有些人喜欢用西医的双盲试验来质疑中药的疗效,指责中药没有经过严格的双盲试验,完全不能证明中医的有效性,他们常常以西药经过双盲试验来证实药物有效性为例子,认为只有经过双盲试验,才能算是经过了科学的验证。
不可否认,双盲试验的检验方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验证方法,所有西药的疗效,必须经过双盲试验才能确定,这是现代医学负责任的科学态度,但双盲试验对中药来说,却是多此一举的画蛇添足,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人们可能很不理解,为什么西药必需要经过双盲试验,而中药却不需要?为什么中药的疗效就不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
道理很简单,首先,所有需要经过双盲试验的药物,必定是未曾临床使用的新研制药,这些新药的疗效怎样,是未知的,其次,所有西药都是化学合成药,是地球自然界中没有的物品,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工合成的非自然界的新东西有没有毒性,有没有疗效,为了了解和证实其毒性和疗效,就必须对药物进行各种试验,而双盲试验则是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最终能确定药物的疗效,而所有西医医生都是相信科学的,如果一种药物没有经过双盲试验得出的疗效数据,医生肯定不敢用,药物生产商想要医生相信和使用药物,就必须向医生提供经过科学验证的数据,由于医生需要药物有效性的科学依据,而药物生产商也需要证实药物有效性的科学依据,故此,双盲试验就必然性地成为了药物的关键验证。
为什么中医不需要双盲试验呢?如果对中药方剂进行双盲试验的话,是不现实的,因为中药方剂变化无穷,根本无法一一进行试验,如果要试验的话,只能够对中药材进行试验,中药材的种类有限,完全可以逐一进行双盲试验,但问题是,中药材还需要双盲试验吗?中药材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绝大部分都是天然的动物和天然的植物。少数是天然矿物,这所有都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中国人已经服用了几千年,每种药材的功能作用都已经被写书记载,更经中医人世世代代的长期间大面积的反复使用,已经无数次地反复证实了药书所记载的药材的功能作用的准确性,这样的验证,是只有短时间少数人的双盲试验无可比拟的,更何况中药材中存在有大量的天然食材,比如莲子、薏仁、茨实、山楂等,和食物下脚料,比如鸡内金、陈皮、杏仁、桃仁等,中药材中有很多都是人们日常见到的和已经非常熟识的东西,如果将所有的中药材都要重新做一遍双盲试验,那就是根本没有必要,只能说是劳民伤财。
中药方剂是从无数的中药材中挑选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适用中药材集中煎煮成汤水,或者打成粉末制成药丸,供病人服用,在将中药材制成有针对性的成药过程中,药材之间只是发生物理变化,而没有发生任何的化学变化,各种中药材各自的功能作用完全保持,只不过是大家同时起作用而已,因此,中药制剂的效果是可以设计的,可以通过掌握各种药材的功能作用来选择预期的疗效药材,所以中药制剂也无需做双盲试验,只要将方剂中的中药材各自功能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就基本能够确定疗效。
现在很多人感叹现在的中医医生医术水平低下,有的中医医生诊病连望闻问切都不做了,也学会依靠各种检查单和化验单来诊断,也喜欢使用现在西医的病名了,比如有的中医医生用上了浅表性胃炎、慢性肾炎等西医的病名,从表面上看,似乎中西医结合了,其实这是中医西化的表现,严格来说,中医没有治疗西医所说的病的指导理论和专用药,比如,中医没有消炎的概念,中医没有消炎的医学论述,没有消炎的专用方剂,也没有专门的消炎药材,如果中医将病定为发炎,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药去消炎。
可以说,现在找一个好中医不容易是事实,但很多人都未曾想过,其实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也不容易,反而培养一个西医医生就容易得多,那些从西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入到医院实习不长的一段时间,就可以独立工作,但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能是半成品,还必需要继续拜师学艺,通过有长期临床医疗经验的医师亲自指导,来提高医术,如果放任一个中医院校毕业生去独立治病,恐怕未必胜任。
为什么西医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可以是成品,而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只能是半成品呢?
先看西医,经过多年的不断涌现的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现在西医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基本上已经变化成为了一条规范化的诊治流水线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团队紧密协作为模式的诊治体系,在这个医疗团队中,每一个医生都只是这条诊治流水线上各司其职的一个节点,诊治医生只不过是这个诊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连结点,他上连结检查化验部门,下则连结药物供给部门,中就连接着病患者,医生为了确诊,它可以通过检查化验部门提供病人的检查化验单,并以各种化验单为基础来对病人进行确诊,然后根据病情开出药方,再由药房发药。
西医的药物都是成品药,所有药物都是由专业的制药商提供,西医的医生不负责制药,也不参与制药,只根据制药商提供的药物治疗疾病说明用药,西医的医治和制药是两条脱节的体系,在西医的诊治中,有病没有药治也是不奇怪的常事。
但中医就不同了,中医医生要面对两大难点,第一个难点,每一个中医医生都必须是单兵作战,从辩症论治到点药配方,整个诊治过程完全由个人完成,没有人会为你提供任何可以帮助确诊的量化数据。也没有人会为你提供任何可以对症的药物,由于谁也帮不上手,这就需要中医的医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中医基础知识,具备细致的辩症分析能力,和具备对中药的熟练掌控能力,特别是中医没有任何检查化验方面的量化数据单可作参考,单凭望闻问切的感觉来确诊,确实是对中医医生个人的智慧大考验,就凭这一点,要想做一个好中医就十分不容易。
第二个难点,是中医易懂难精,具体是理论学习易,辩症论治难,在中医理论中,什么是虚,什么是实,什么是寒,什么是风,都说得头头是道,也非常容易记住,可以说学习中医理论是非常容易的,难点就是辩症论治,特别是辩症,因为每一个症状表现,都是体内各种生理机能相互影响的结果,有些症状可能有明显的辩症依据,但有时候,辩症依据不多,而且不明显,常常会令人不知所措,比如咳嗽,如果在咳嗽中看到有寒象的证据,就是寒晐,如果看到有热象的证据,就是热咳,问题是,如果只有咳嗽,而无其他症状,你怎样判断是寒是热是燥?
而很多时候,症状表现出许多综错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真的会令到辩症不知如何下手,还有,在中医中,有很多辩症是没有直接依据的,比如说久病有瘀,怪病有痰,百病有风,这些瘀、痰、风是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你只能根据这个认识来确定。
中医的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其中的望和切是最神秘的学问,有经验的中医师,仅通过望眼神,望气色,望脸色,望唇色,望舌色,就会发现病人的许多问题,对脉象的诊断也是如此,如果是新手,则是茫然,不知如何认定,特别是望诊,由于每个人的肤色都不同,如何从不同的肤色当中准确地判定病因,的确难度很大。
中医的论治就是配药治疗,中药的组方,是对病人的个性化用药,对中药的选择运用,也是考智力的难题,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一种病,不同的中医医生会开出不同的药方,为什么没有统一规范标准?其实这里面隐藏着每人医生对中药材的掌控问题,有一些不同的药材,可能会有某种共性相同的功能作用,但肯定还存在有各自个性的不同功能作用,在满足共性功能的前提下,对药的个性功能有选择,这种取舍,成为了药方不同的一种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同医生对病症的辩症分析深入程度不同,对病症的辩症看得越深入细致。考虑的问题越复杂,取舍的药物就肯定有大的变动,这也是同病药方不同的一个原因。
正因为存在有两个难点,所以单从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马上独当一面,中医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临床实习显得更重要,辩症论治必须要通过临床实践才能容易掌握,中医对前人的辩症论治经验是非常重视的,中医看重拜师学艺,并强调要重新恢复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形式,目的是通过师徒关系,由老手将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让新手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学会复杂的辩症,学会个性化的论治。
你说错了。古代中医学发达是正常的。古代中医普及程度更为普遍,基本上科举时代读书人多少都有读有几本医书懂些医药知识,有些不但是懂医,还是精通医术。乡野巴人虽不识字,也是懂些草药,或针石火罐祝由什么的。现代人懂得多少啊?古代很多读书人有科举久考不中,弃儒从医。(凭的就是以前读书学会的功底)。古代崇尚孝道。古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以亲委于庸医之手,比之不慈不孝。′以前读书人多少还懂地理。因为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地理,道理同前。至于庸医,那个时代都有,但是庸医肯定比古代多得多,因为真正的中医高手已如凤毛麟角,近百年的摧残,很多绝技秘方都己失传。古人学医如秀才笼中抓鸡,因有深厚文化底子,古文底子,容易领悟掌握经典精髓。又有治病救人不计私利利的愿力。现代人缺乏古文功底,能看懂就好了,别说其他了。现代中医药并非固步自封,有着各种大环境小环境问题。教育方式体制问题法律法规扶持问题等等太多了,再说一句,中医要发展,不是西医化,而是坚持中医思维中医特色的发展!古代中医发达应该是个错觉。古中国的中医普及度应该远不如现在,庸医和骗医的比例应该远比现在高。
中医这么难学,古人未必比今人聪明,更不用比今人的资源,对古人来说,拿到一本完整伤寒论的只是极少数人。
中医因为有确切的疗效所以长存,未来也一样。中医消亡是杞人忧天。
中医想一统天下想都不用想。中医学发展缓慢,与现代实证科学不接轨,固步自封,玄学理论,毛病多多。
哪怕认点字(不是识文断字)你再谈“探索发现 中医”不好吗?新名词 能量 信息等倒用了不少 就算是盗用也该知道盗亦有道啊,你这不是探索发现中医,真是没脑的“中医”。纯粹是给中医添乱===莫非是禁忌(晋冀)的人类?禁忌地没有一个异彩(医才),至少现在不可能有---除非有逆天的存在。-----可能有逆天的存在吗?中医讲辩症,就是通过对症状的分析,分析出人体中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内环境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在生命物质方面,首先要判断是哪个脏系统的问题,主要是看各脏的功能作用是否正常运作,肝脏出现异常主要是肝不疏泄和肝不藏血,肺脏出现异常主要是肺不宣发和肺不肃降,脾脏出现异常主要是脾不运化和脾不统血,心脏出现异常主要是心不藏神,肾脏出现异常主要是肾不固精。
其次是经络通与不通;再就是分析血液和津液出现了什么问题,血液主要分为血虚、血瘀、出血,津液主要分为津亏、痰凝、积水。
在生命能量方面,阳气和阴气有气虚与气盛两种变化,简称为阳虚、阳盛、阴虚、阴盛,
真气也有气虚与气滞两种变化。
生命内环境方面,变化为偏盛,热偏盛定为火,寒偏盛定为寒,燥偏盛定为燥,湿偏盛定为湿,风偏盛定为风。
生命信息方面,以呈现的意志为判定,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惊恐。
在中医的实践认识中,阳虚、阴盛和寒的性质基本一样,治疗的方法和用药都基本相同;阴虚同燥的性质基本一样,治疗方法和用药基本一样,阳盛和火的性质基本一样,治疗方法和治疗用药基本也一样。
中医基础理论有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将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关系梳理清楚,形成了以五脏系统为主体的相生相克关系链。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在生命物质上面产生出来的疾病,并不全部都是由生命物质的质变产生,有很多是由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内环境的变化而在生命物质上体现出来。
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异常状况,便是中医辩症的来源基础,中医在辩症中得出的病因,直接地点出了整体生命机能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心阳虚,就是指心脏系统的热能量不足了,说肝阴虚,就是肝脏系统的冷能量不足了,说肺燥,就是肺脏系统的津液不足。
人体生命由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共同组成,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代医学对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认识不足也是事实,现代西医的发展,必然是走向对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