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心得 阳虚?阴虚!好多人诊错了!

江海老师,我还是存在疑惑,你的这个思路的前提是君火源源不断,然后后天物质丰富,
君火源源不断,这个我仍看到存在争议,
后天物质丰富,我不是很赞同啊,最近二十年的物质只是表面丰富,实际没有以前的营养,现在是垃圾食品多啊,以前吃着土生土长的家畜,土生土长的菜,那营养要丰富得多啊。
我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富贵病了,那确实是吃多了,
(也存在饮食清淡的啊,比如我,经常出去吃饭,被人当成奇葩,太清淡,量太少,还少量多餐),
但我仍怀疑君火源源不断,君火也是要靠后天养的吧,后天吃的营养都不行,这个先天火气不见得旺,加上很多年轻人劳累熬夜,也能解释为耗先天啊。

如果君火不是源源不断,那么一排寒凉药下去,就很危险了,药力没被中焦送到各微循环,就被拉肚子拉出去了,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最后编辑:
江海老师,我还是存在疑惑,你的这个思路的前提是君火源源不断,然后后天物质丰富,
君火源源不断,这个我仍看到存在争议,
后天物质丰富,我不是很赞同啊,最近二十年的物质只是表面丰富,实际没有以前的营养,现在是垃圾食品多啊,以前吃着土生土长的家畜,土生土长的菜,那营养要丰富得多啊。
我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富贵病了,那确实是吃多了,
(也存在饮食清淡的啊,比如我,经常出去吃饭,被人当成奇葩,太清淡,量太少,还少量多餐),
但我仍怀疑君火源源不断,君火也是要靠后天养的吧,后天吃的营养都不行,这个先天火气不见得旺,加上很多年轻人劳累熬夜,也能解释为耗先天啊。

如果君火不是源源不断,那么一排寒凉药下去,就很危险了,中焦都没把药力送到各微循环,就被拉出去了,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我觉得你可能还是临床的少了,君火是不是源源不断,你得看它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从食物中来。至于你说的食物的品质问题,我也不敢苟同。人体热量的来源包括三大物质:葡萄糖(淀粉),脂肪,蛋白质;只要食物中含有这三种物质,进入人体就会产生君火。而且人体之所以合成脂肪也是为了储存能量。现在人的体重为什么会两极分化,你看小孩子就知道了,要么太胖,要么是豆芽菜。是因为食物充盛,人体将能量储存了起来;其实现今太瘦的,尤其是怎么吃都不胖的人,是因为体内火气太大,不仅灼烧津液,连油脂也蒸干了,就象做腊肉,干了之后再晒,流下来的就是油(只是个比喻,方便说明问题)。这个时候你用寒凉药,是把体内的热量重新分布,不仅不会伤害阳气,反而是保存津液,增加阳气的甚至会有越清热越多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直存在,但是也有的会持续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时期,只要没有新的热量,清热才是我们想象中的清热。而且,用药都是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之。寒凉药过量才会伤阳!阳亢用寒凉药,才能得到阴阳平衡的结果。那些阳亢用温热药的,是虚虚实实之误,日后自有恶果!前文一说过,这里不多赘述了。
和你这样想法的人很多,甚至占绝大多数,也是受到几千年贵阳贱阴的思想的影响,我是觉得有是证用是方,只要不是判断失误,把实热当做虚阳外越,就会用到清热药。说到这个虚阳外越,很多人振振有词。我说是大实有羸状,有人说哪有那么多大实?要是有早就嗝屁了。呵呵,我借用一下这个句式,哪有那么多虚阳外越?有虚阳外越的早就倒床了好不?还四处蹦跶,到处掐架?
 
到处都是宣扬保阳气的推送文章,动不动就是气虚阳虚,肾气虚,感觉天空快被遮蔽了,不见天日啊!现代人有吃有喝,穿衣还要讲好看,衣服的保暖功能都不能说退居其次,而是一次再次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真的有那么多虚寒证吗?张仲景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缺衣少食,最重要的是那时的气候真的比现在寒冷,所以伤寒的多。就像建国初期,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很低,温饱问题还是主要的社会问题,所以虚寒证的人不少,所以也造就了李可老先生。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生活条件大幅提高,要再说有很多虚寒证的,可能么?之所以现在中医疗效不佳就是这种观点占主流的结果。理论尚需联系实际,只知生搬硬套,盲目相信某些人士的理论,哪怕实践的结果根本与预期相反。这不是中医粉,而是自称中医粉干着中医黑的事儿,确定他们不是中医黑粉?
连大众都知道三高证是富贵病,其实就是人体内空间有限,容纳不了过多的营养物质而导致的,治疗的方案应该是增加消耗,减少摄入,这才是附和时下所说的管住嘴迈开腿的方法。也是因为从贫困到富贵,饮食的度没掌握好,吃饱了还要吃好点。《内经》讲的“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就是说吃的太饱太好了,脚上就会生大丁疮(痈疽),正正好和现在糖尿病足相符。
读书不求甚解,还要误导别人,实实可恶!
真的是阳虚吗?其实是身体阳气转化的通道出了问题,身体自身不能将食物转化为某一部分的阳气,多数是中下焦的阳气。而多余的阳气滞留在上焦,就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所以如果你的症状类似虚寒症,但是一吃温阳剂就上火,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了哪怕主要症状有一点点好转。也就是说并不是真的阳气虚,而是痰瘀阻滞经络,阳气下降的通路和下焦都被堵塞了。不仅不是阳虚,反而最初的最初是由阴虚,湿热酿痰造成的。专学伤寒的人没见过,很容易就误诊为阳虚。实际上,彭子益说过,温病是阴虚也是阳虚。因为一份阴液就有一分阳气,阳气是附着在阴液上面而流行全身的。所以阴虚的患者身上出现阳虚的症状一点儿都不奇怪。如果是单纯的阳虚,那么如何需要不断的补充阳气?难道患者的身体象沙漏一样,留不住阳气吗?有些人吃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附子剂,还不醒悟,还真是可悲可叹啊!
如果在外来阳气和身体自身由饮食转化阳气之间,你会选择哪个?再说直白一点,你是愿意一直用附子剂温阳还是愿意打通自己的经络让饮食物正常的转化为阳气?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选第二条吧?我一直在说阴虚的人忌升散,还用大热的附子剂。那明显的就是实实,属于误治,虽然不一定有感觉到坏处,但是最明显的就是只能控制一段时期内的症状,很快就会控制不住继续恶化;此时大部分的人不会往附子剂或误诊误治上面想。因为本就阴虚内热,还要再助热,脏腑首先受不了,最先就是肠胃的各种溃疡,再就是心肝肾的异常或衰竭。而要是第二种打通经络的方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摸清楚各脏腑之间的强弱,根据情况来开出药方,期间还有可能按照疾病发展的顺序反向的出现各种症状,也是容易误导人的地方。况且,方子里面稍微有一点偏差,甚至有一味药的剂量不对,就有可能整个方子失效。还有,刚开始的时候服药可能会如石沉大海,茫然无觉,觉得没起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药物已经在和体内的病邪作斗争了,只不过过程很艰难,到能感觉到效果的时候是需要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的。
再有,温病的向愈是和伤寒的向愈完全相反的。伤寒的向愈是阳气功能的表现,主要是精神健旺,食欲旺盛,活动力增强;而温病的向愈是随着阴液的充足而来的,那么相应的就是阴气的表现:精神倦怠,困倦思睡,短时间内食欲减退甚至不思饮食,不想活动等等。这一条尤其重要,特意单独列出来!
多一份思路,少一份误诊,点赞!
 
江海老师,我还是存在疑惑,你的这个思路的前提是君火源源不断,然后后天物质丰富,
君火源源不断,这个我仍看到存在争议,
后天物质丰富,我不是很赞同啊,最近二十年的物质只是表面丰富,实际没有以前的营养,现在是垃圾食品多啊,以前吃着土生土长的家畜,土生土长的菜,那营养要丰富得多啊。
我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富贵病了,那确实是吃多了,
(也存在饮食清淡的啊,比如我,经常出去吃饭,被人当成奇葩,太清淡,量太少,还少量多餐),
但我仍怀疑君火源源不断,君火也是要靠后天养的吧,后天吃的营养都不行,这个先天火气不见得旺,加上很多年轻人劳累熬夜,也能解释为耗先天啊。

如果君火不是源源不断,那么一排寒凉药下去,就很危险了,中焦都没把药力送到各微循环,就被拉出去了,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经络不通到一定程度,任你怎么饮食清淡,都是恢复不了的。当然如果能做到饮食睡眠运动治疗,多方面协同,目标一致,还是会有好转的。而且,就像盾构机挖地道一样,在通经络的时候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在工程上,人们可以用水来平衡这个热,在人体其实也一样,不过不是纯水,而是津液,津液还要通过皮肤毛孔的汗,膀胱肾的泌尿等途径才能将热量带出体外。任何时候,存一分津液就增一分阳气!
 
1
我觉得你可能还是临床的少了,君火是不是源源不断,你得看它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从食物中来。至于你说的食物的品质问题,我也不敢苟同。人体热量的来源包括三大物质:葡萄糖(淀粉),脂肪,蛋白质;只要食物中含有这三种物质,进入人体就会产生君火。而且人体之所以合成脂肪也是为了储存能量。现在人的体重为什么会两极分化,你看小孩子就知道了,要么太胖,要么是豆芽菜。是因为食物充盛,人体将能量储存了起来;其实现今太瘦的,尤其是怎么吃都不胖的人,是因为体内火气太大,不仅灼烧津液,连油脂也蒸干了,就象做腊肉,干了之后再晒,流下来的就是油(只是个比喻,方便说明问题)。这个时候你用寒凉药,是把体内的热量重新分布,不仅不会伤害阳气,反而是保存津液,增加阳气的甚至会有越清热越多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直存在,但是也有的会持续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时期,只要没有新的热量,清热才是我们想象中的清热。而且,用药都是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之。寒凉药过量才会伤阳!阳亢用寒凉药,才能得到阴阳平衡的结果。那些阳亢用温热药的,是虚虚实实之误,日后自有恶果!前文一说过,这里不多赘述了。
和你这样想法的人很多,甚至占绝大多数,也是受到几千年贵阳贱阴的思想的影响,我是觉得有是证用是方,只要不是判断失误,把实热当做虚阳外越,就会用到清热药。说到这个虚阳外越,很多人振振有词。我说是大实有羸状,有人说哪有那么多大实?要是有早就嗝屁了。呵呵,我借用一下这个句式,哪有那么多虚阳外越?有虚阳外越的早就倒床了好不?还四处蹦跶,到处掐架?
贵阳践阴是后人的思维。
中医本来是以阴气为主,阴主内,阳主外,因为阳病易治,阴病难治,所以应格外注重阴气。
还有一点,阴气是不什么津液之类的,今人脑中己根深帝固。
阳气阴气都是气血而已,本质没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所行的地方不同而己,行于阳脉者为阳气,行于阴脉者为阴气。
气出自上焦心肺,行于诸阳(脉),然后注于阴脉,阴脉又输于阳如此而己。
只要气血按照正常的状态运行,人体各个脏器,部位,更不用说其他津液水液之类的,统统都会井然有序的工作,中医的治法就是只管气血正常运行,你不用去管其他。就如虫子把树吃烂了,只要树尚有生机,我们只要把虫杀光了,过 ̄段时树又会恢复的
脉是气血的通道,脉的异常就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包括外邪,七情都使脉出现异常。
所以中医的治法核心是:调气血使之平,通脉络。如此病必除也。
大气己平,经脉已通。病人自能恢复。
 
最后编辑:
1
贵阳践阴最后人的思维。
中医本来是以阴气为主,阴主内,阳主外,因为阳病易治,阴病难治,所以应格外注重阴气。
还有一点,阴气是不什么津液之类的,今人脑中己根深帝固。
阳气阴气都是气血而已,本质没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所行的地方不同而己,行于阳脉者为阳气,行于阴脉者为阴气。
气出自上焦心肺,行于诸阳(脉),然后注于阴脉,阴脉又输于阳如此而己。
只要气血按照正常的状态运行,人体各个脏器,部位,更不用说其他津液水液之类的,统统都会井然有序的工作,中医的治法就是只管气血正常运行,
脉是气血的通道,脉的异常就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包括外邪,七情都使脉出现异常。
所以中医的治法核心是:调气血使之平,通脉络。如此病必除也。
大气己平,经脉已通。病人自能恢复。
有道理,不过我还是觉得有津液才会有阴气和阳气。
要说中医的核心,我觉得调和阴阳,使之平匀,才是最终目的。气血也是阴阳的载体。目的很明确,关键是调阴阳气血,方法有很多,也许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甚至遭遇独木桥。
 
江海老师,
第一个问题,寒药问题
你的重点是排热於通经络,但通经络全用大寒药,还是存在疑惑,寒性药力下去,本身就会降低生命活动,影响药力运行,要知道,津因气而生啊,气弱了,津如何生长出来呢?为什么不找一些微寒甚至平性的药呢。

第二个问题,真的需要通吗,还需要通很久,
2016年底,我头晕,找一诊所的钱医生,他用了柴胡疏肝散,并且用药思路很坚定,三天后,头晕好了,一周后,又找他看,本想巩固,他还是守方,结果头又开始晕了,从这临床经验来看,是不是过于疏散了?两周后,我给他反馈,他就加了赤芍,我当时认为是过于疏散,肝阴不足了,应该用白芍的,但人家是重庆名老中医,我只能听他的,结果一付药未完,头晕加重,我自已擅自作主,把赤芍换成白芍,好了,江海老师,好了啊,头不晕了,从此我就知道脉弦不一定要疏肝的,弦也有细弦啊,真的是没有物质了,还在疏散,必加重头晕。

第三个问题,是否走极端?
我知道火神派,用药效显或效不显,一定时间后,都会加重姜附药力,
2018年初,我咳,用寒凉药屁都不放一个,还加重了,咳得整层楼都能听见了,同事听见都怕,
于是我找了扶阳派谢医生,用药三天显效大有好转,之后补虚加以巩固,以潜阳封髓丹为底方,加附子龟板红参和五灵脂,效果也非常不错,
两周后,谢医生就开始走极端了,增加了姜附药力,合并补中益气汤,马上就头晕了,
我反馈问题,居然还又增加了姜附药力,这是嫌药力不够啊,
你知道我怎么纠正过来的吗,降低姜附药力,减少补气药力,增加白芍,好了,头不晕了,真不晕了啊。
你说谢医生医术不行吗?他每天的病人都有挂不上号的啊,并且很多老病号,还治好过白血病,你说我们医患信息沟通不彻底吗,我描述了很多情况啊,医生也耐心听了的,
所以我有此疑问,扶阳派会在自已的理论上走极端,寒凉派是否也可能在自已的理论上走极端?
 
最后编辑:
江海老师,
第一个问题,寒药问题
你的重点是排热於通经络,但通经络全用大寒药,还是存在疑惑,寒性药力下去,本身就会降低生命活动,影响药力运行,为什么不找一些微寒甚至平性的药呢。

第二个问题,真的需要通吗,还需要通很久,
2016年底,我头晕,找一诊所的钱医生,他用了柴胡疏肝散,并且用药思路很坚定,三天后,头晕好了,一周后,又找他看,本想巩固,他还是守方,结果头又开始晕了,从这临床经验来看,是不是过于疏散了?两周后,我给他反馈,他就加了赤芍,我当时认为是过于疏散,肝阴不足了,应该用白芍的,但人家是重庆名老中医,我只能听他的,结果一付药未完,头晕加重,我自已擅自作主,把赤芍换成白芍,好了,江海老师,好了啊,头不晕了,从此我就知道脉弦不一定要疏肝的,弦也有细弦啊,真的是没有物质了,还在疏散,必加重头晕。

第三个问题,是否走极端?
我知道火神派,用药效显或效不显,一定时间后,都会加重姜附药力,
2018年初,我咳,用寒凉药屁都不放一个,还加重了,咳得整层楼都能听见了,同事听见都怕,
于是我找了扶阳派谢医生,用药三天显效大有好转,之后补虚加以巩固,以潜阳封髓丹为底方,加附子龟板红参和五灵脂,效果也非常不错,
两周后,谢医生就开始走极端了,增加了姜附药力,合并补中益气汤,马上就头晕了,
我反馈问题,居然还又增加了姜附药力,这是嫌药力不够啊,
你说谢医生医术不行吗?他每天的病人都有挂不上号的啊,并且很多老病号,还治好过白血病,你说我们医患信息沟通不彻底吗,我描述了很多情况啊,医生也耐心听了的,
所以我有此疑问,扶阳派会在自已的理论上走极端,寒凉派是否也可能在自已的理论上走极端?
既然你有疑问,那就一一回答吧。
第一个问题,当然需要通经络,经络不通,气血流行不畅,怎么改善症状?不过通经络有很多种方法,用不得法也不会有效。我见过最无奈的通经络的方法是不能用一点点的祛痰逐淤的药物,完全的清热药的。
第二个问题,你看看赤芍和白芍的功能主治,你就明白为什么赤芍无效而白芍有效,还有肝的功能特点。我一再的说你是阴虚,阴虚就意味着升散太过,用温阳药是加大升散力度,堵塞更多的经络,从而降低气血的到达,减少了体表的热量来源,产生一个很不稳定的平衡,使得症状消失,本来身体中就火大,在加上药物的温热,不是热上加热吗?这些热连最后的排出通道都被堵住了,只能在体内煎灼脏腑津液!这个在上文中有详论,不多说了。我说活血化瘀会产生热量,你看看赤芍是干嘛的,肝里面热量增加,是会通过血液流行全身的,到达头部不奇怪啊。而白芍,是滋阴柔肝的,增加肝内津液,使得传到心脏的热量减少,所以头部的症状改善。当然一个方不能只看一味药,整体是个什么情况局部又是什么情况。我说的把握全局才能开出好方!
你的咳嗽和你妈妈的一样啊,有很多治疗方法,你找到的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如果不赞同我这个说法,那么请问,你现在的症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多吧?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治病,那能是好方法吗?
第三个,有是证用是方,治病本来就需要随证加减,如果症状消失了你还在用清热药,那才会损害阳气。过犹不及!还没开始用呢,就在担心寒凉伤阳的问题,不得不说有点过虑了吧?
唉,这些问题的答案上面都有的。
有很多人,经过了附子温阳的摧残却还是坚定的拥护扶阳派,我真的觉得很神奇!
 
有必要说一下我所认为的疾病的治愈标准。
那绝对不是一个症状的消失,而是整个身体的活动力的增强,用寒凉药虽然会短期内降低活力,但是随着津液的增加,阳气也不断的恢复,活力自然就回来了!就像叶天士提到的,病愈之前的“肤冷一昼夜”“安舒静卧,不可频频呼之”。肤冷之后的温暖才是津液带着阳气流行体表的结果,安舒静卧之后就是精神健旺,活力回来的康健!病症的此起彼伏,是不是病愈,没有全盘考虑过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不得不说,今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能发出这贴子的,己经说明在临症中碰壁无数。之后深刻反思的表现。
能知自身之不足很难得,一般的中医都是很固执的,眼里容不下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的
初入中医更是容易走扶阳之歧途,自认温阳可治天下所有病。
 
最后编辑:
能发出这贴子的,己经说明在临症中碰壁无数。之后深刻反思的表现。
能知自身之不足很难得,一般的中医都是很固执的,眼里容不下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的
谢谢夸奖!我当你是夸我啦!
碰壁无数,也还没有啦!只不过我不是科班出身,也没读多少伤寒方面的书,所以思维没有被固化;而且临床多有验效,包括被西医判定为治不好的病种,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相信,多有犹疑,所以我整理了一下发出来。成天单独给人解释真的没必要,让他们自己看吧!
 
江海老师,我还是存在疑惑,你的这个思路的前提是君火源源不断,然后后天物质丰富,
君火源源不断,这个我仍看到存在争议,
后天物质丰富,我不是很赞同啊,最近二十年的物质只是表面丰富,实际没有以前的营养,现在是垃圾食品多啊,以前吃着土生土长的家畜,土生土长的菜,那营养要丰富得多啊。
我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富贵病了,那确实是吃多了,
(也存在饮食清淡的啊,比如我,经常出去吃饭,被人当成奇葩,太清淡,量太少,还少量多餐),
但我仍怀疑君火源源不断,君火也是要靠后天养的吧,后天吃的营养都不行,这个先天火气不见得旺,加上很多年轻人劳累熬夜,也能解释为耗先天啊。

如果君火不是源源不断,那么一排寒凉药下去,就很危险了,药力没被中焦送到各微循环,就被拉肚子拉出去了,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气血精神,名异而性同。神旺亦是火旺。临床倒是不少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神旺而精血耗伤之人。
这里要分,有纯热阴虚型,有痰热伤阴型。在临床上痰可以算寒的一种,确实用某些辛温药可以改善。但是兴奋后,确实容易更有内热。不过,也不是不能用伤寒方,伤寒论第29-30条的方法就可以。我对这种疗法叫过极疗法,把湿温用温散药误治后,可以最后用平肝和通腑的方法解除。
大略如此。
 
中医学本身就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历史的传承也不会断。因为辩证得思考疾病,到了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先进的。
 
中医学本身就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历史的传承也不会断。因为辩证得思考疾病,到了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先进的。
谢谢刘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健脾就四君,补血就四物,肝郁就逍遥丸,便溏怕冷就温肾健脾.....,呵呵,如果中医这么简单,还要专门去学吗?

书上这么写的,考试也是这样考的。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
肾阴阳两虚~右归丸。
一实践验证~傻眼。
 
健脾就四君,补血就四物,肝郁就逍遥丸,便溏怕冷就温肾健脾.....,呵呵,如果中医这么简单,还要专门去学吗?


书上说的其实没错,若是真的虚寒症,这样治疗是有效的。关键就是如果这些气虚血虚脾肾阳虚只是假象的时候,再用这个套路那就绝对是没效的!不仅没效,还有害,还有假象--症状消失了,让人误以为有效。
 
当今确实阳郁的多,肚大腿无力~~~~~~~~~~~~~~~~~
 
健脾就四君,补血就四物,肝郁就逍遥丸,便溏怕冷就温肾健脾.....,呵呵,如果中医这么简单,还要专门去学吗?

书上这么写的,考试也是这样考的。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
肾阴阳两虚~右归丸。
一实践验证~傻眼。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