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中医二十问

互相理解,多多包涵!不同的领域可能认识不同,需要包容!就像一位老师说的,在一楼看到的东西和在十楼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希望大家心平气和的去辩论,这是好事!发扬不同的理论都是好事!有些东西只是现在科学解释不清,但是并不一定不科学!希望所以的理论都为百姓服务就好!
 
其实我感觉两位都是大师,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去研究问题而已!
 
其实我感觉两位都是大师,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去研究问题而已!
是的,能够开诚布公的讨论问题再好不过了。
另外这里没有什么大师,来这里的都是学生,大家彼此相互学习。
 
首先我为刚才的过激言论道歉,其次现在的中医理论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精确地指导未知疾病的治疗。开处方就像是撞大运,总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试探和摸索下才找到正确的路径。而理论的作用已经沦落为一块事后总结的的遮羞布。
【开处方就像是撞大运,总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试探和摸索下才找到正确的路径。而理论的作用已经沦落为一块事后总结的的遮羞布。 】你说的是不懂经络穴位的医生,假如根据症状,按经络穴位辩证,开处方就会治病得心应手。
 
风水,相面也是一种科学,有一定性。比如相面,眉骨高凸的人,性格暴躁。看个n个人实践,确实如此。风水找【穴】如果是好的龙脉,各个山头尖都会朝一个方向歪斜,其中一个正的山内,必有好龙脉。这也是古人留下的验证经验.这只是其中的例子。风水,相面的神奇奥秘就很多了。绝不是外面骗钱的那种一知半解,或者说根本没入门。
 
【开处方就像是撞大运,总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试探和摸索下才找到正确的路径。而理论的作用已经沦落为一块事后总结的的遮羞布。 】你说的是不懂经络穴位的医生,假如根据症状,按经络穴位辩证,开处方就会治病得心应手。
他说的是方剂,不是针方。当然都需辨证,但针灸辨证相对来说总要简单些!另外你没有更深层次理解楼主的话,中医理论当然也包括针灸,的确是有缺陷的,学术不能固步自封。
 
风水,相面也是一种科学,有一定性。比如相面,眉骨高凸的人,性格暴躁。看个n个人实践,确实如此。风水找【穴】如果是好的龙脉,各个山头尖都会朝一个方向歪斜,其中一个正的山内,必有好龙脉。这也是古人留下的验证经验.这只是其中的例子。风水,相面的神奇奥秘就很多了。绝不是外面骗钱的那种一知半解,或者说根本没入门。
任何事物都会有其合理性,这不能否认!你好好从头到尾读下,不留评也行啊:001:
 
他说的是方剂,不是针方。当然都需辨证,但针灸辨证相对来说总要简单些!另外你没有更深层次理解楼主的话,中医理论当然也包括针灸,的确是有缺陷的,学术不能固步自封。
按经络穴位辩证,除了针灸,也可以根据经络,和症状配中药方。稍微严重一点的就可以双管齐下,基本一剂见效。不会走弯路,这样病人好得快。
 
按经络穴位辩证,除了针灸,也可以根据经络,和症状配中药方。稍微严重一点的就可以双管齐下,基本一剂见效。不会走弯路,这样病人好得快。
感谢您参与讨论。
诚然,对于一个良医来说,确实绝大多数病例能够做到一剂知,二剂已。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这真是根据理论推衍出来的么?
我们现在运用的这绝大部分成果都是无数代人不断摸索,用亿万人的身体作沙盘,不断实践,才能得到那么一点一点经验的积累和突破。
(貌似跟现在的经济学一样,都是先有了现象,然后倒逼出理论。)
而历史上,每逢大灾大难,或者是经历一些个人的挫折。便会有有名医横空出世,总结无数病例,突破前规,推陈致新,在原本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出一些自己新的理论,从而反哺原有理论。
仲景先师,李东垣,吴鞠通,黄元御,傅青主,张锡纯,还有现代的扶阳派,等等,无不如此。
当然,对一些未知的疾病。以一些现有的理论,可以大概率地用现有理论找出方向,然后再开方试治一二,往往确有神验。但是不得不承认,偶尔就有那么一两个”顽固分子”让你绞尽脑汁却又无能为力。
想必这才有了“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用的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如果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话,就不会还有那么多疾病令中药束手无策了。)
远的不说,就说我这次提出来的问题:为何不分心阴,心阳,肺阴,肺阳,胃阴,胃阳,脾阴,脾阳?
把它们细化下来,不管是对于学习中医理论,还是判断病情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据我所知,现在还分不清楚,肝阴,肝阳,搞不懂白芍,柴胡的区别的,还大有人在。
 
最后编辑:
感谢您参与讨论。
诚然,对于一个良医来说,确实绝大多数病例能够做到一剂知,二剂已。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这真是根据理论推衍出来的么?
我们现在运用的这绝大部分成果都是无数代人不断摸索,用亿万人的身体作沙盘,不断实践,才能得到那么一点一点经验的积累和突破。
(貌似跟现在的经济学一样,都是先有了现象,然后倒逼出理论。)
而历史上,每逢大灾大难,或者是经历一些个人的挫折。便会有有名医横空出世,总结无数病例,突破前规,推陈致新,在原本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出一些自己新的理论,从而反哺原有理论。
仲景先师,李东垣,吴鞠通,黄元御,傅青主,张锡纯,还有现代的扶阳派,等等,无不如此。
当然,对一些未知的疾病。以一些现有的理论,可以大概率地用现有理论找出方向,然后再开方试治一二,往往确有神验。但是不得不承认,偶尔就有那么一两个”顽固分子”让你绞尽脑汁却又无能为力。
想必这才有了“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用的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如果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话,就不会还有那么多疾病令中药束手无策了。)
远的不说,就说我这次提出来的问题:为何不分心阴,心阳,肺阴,肺阳,胃阴,胃阳,脾阴,脾阳?
把它们细化下来,不管是对于学习中医理论,还是判断病情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据我所知,现在还分不清楚,肝阴,肝阳,搞不懂白芍,柴胡的区别的,还大有人在。
请老师把您的理论研究成果公布出来,让有医道的人去学习,造福天下百姓!
 
呵呵 你的这顶帽子太大,带不了。
资料正在整理当中,有机会我会开个主楼专门系统地介绍一下我的认识。
 
董氏弟子七十多,国内外都有,实际上十四经的理论都用不上,纵然附会正经的解释,总有牵强之嫌。董公是祖师爷,针治当然以他的针法为准,但取穴也繁琐,不稀疏,手下的弟子几乎每个都著书立说,各说一套或者说各有发挥,取舍也凭已念和已之实践经验;无论十四经还是董氏,精通都难。无论任何理论,都是一种事后的总结,这本身没错;问题是这种理论的总结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是正确的概括,或是邪说,值得深思!正象俗语所说:“进得去,出得来”,我们可以知其然,但在不具备能力时,可以先把知其所以然放一边,也不盲从错误!
 
也许是学的师傅不同。传授的经验不同,所以认知不同,用一个例子来说吧,就好像一个山区,有的人只在周围附近修桥补路,在婉转的山路上找窍门,假如放远一点思想,直接修个四通八达的路,其它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也许是我太过好高骛远,在我心目中完美的中医理论就应该是像那力学三大定律一样。可以根据行星轨道的略微差异,便能推测出在另外轨道上隐藏的其它星体一般的精准。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我以前本来也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什么东西只求疗效,其它的什么理论一概不论。
直到有一天突发奇想:既然洛书号称揭示了整个世界最深层次的运转规律,而在中医中人身又自成一个小天地,那我何不用洛书来演绎人体内的五行生克流转?
因此用十二经脉代十二地支,进行推演。
在一番努力之下,终于看到了一些别样的风采。从而真正的认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
(传统的中医里面的五行理论,最大的问题便是过于粗疏。整个五行在那里乱生乱克,而且阴阳不分,让初学者莫可适从)
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大家认为服用,石斛,知母,天花粉之类的滋阴润燥类药物对肾阴是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编辑:
按传统的认识,这类药的共性无非便是滋阴润肺,退虚热,生津止渴,清心除烦。
不可否认,虚热旺盛的人服用后确实会出现生津止渴,清心除烦这一系列的症状。在水火,阴阳,二元思维的影响下,既然能除热它们当然属于“寒”。既然能够生津止渴,那么它们当然能够“滋阴”!
我们朴素的先辈便把根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我这里不是批评先辈们的方法不科学,恰恰相反,我对它们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佩服不已。数千年来,没有这些可爱,可敬的先辈们,也就没有现在记录在案的上万种药物药性,主治,功能。
也就没有了中医这座大厦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就是这种简单的观察,记录,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却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比如在数百年前的先辈们,每天见太阳东升西降,便得出天圆地方,太阳是绕着大地运行的这一几乎被当时视作真理的结论。
而在现代,地球绕着太阳转,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很遗憾的是,上述的一类药也犯了相似的错误。
它们并不“滋阴”,至少不滋肾阴,它们都是利尿的药物,用多了反而对肾阴有损。(这一类药都是润肺药,补益肺阴,这个功效确实存在)
那为何它们皆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之功?那不过是因为利尿而退掉了虚热,热去阴生,患者相对于以前“热”的症状产生出“凉”的感觉而已。
(原理跟导赤散相同,都是靠利尿去热)
介于以上言论太过颠覆传统,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希望持不同意见的朋友都能够来此参与讨论。
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
按传统的认识,这类药的共性无非便是滋阴润肺,退虚热,生津止渴,清心除烦。
不可否认,虚热旺盛的人服用后确实会出现生津止渴,清心除烦这一系列的症状。在水火,阴阳,二元思维的影响下,既然能除热它们当然属于“寒”。既然能够生津止渴,那么它们当然能够“滋阴”!
我们朴素的先辈便把根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我这里不是批评先辈们的方法不科学,恰恰相反,我对它们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佩服不已。数千年来,没有这些可爱,可敬的先辈们,也就没有现在记录在案的上万种药物药性,主治,功能。
也就没有了中医这座大厦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就是这种简单的观察,记录,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却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比如在数百年前的先辈们,每天见太阳东升西降,便得出天圆地方,太阳是绕着大地运行的这一几乎被当时视作真理的结论。
而在现代,地球绕着太阳转,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很遗憾的是,上述的一类药也犯了相似的错误。
它们并不“滋阴”,至少不滋肾阴,它们都是利尿的药物,用多了反而对肾阴有损。(这一类药都是润肺药,补益肺阴,这个功效确实存在)
那为何它们皆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之功?那不过是因为利尿而退掉了虚热,热去阴生,患者相对于以前“热”的症状产生出“凉”的感觉而已。
(原理跟导赤散相同,都是靠利尿去热)
介于以上言论太过颠覆传统,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希望持不同意见的朋友都能够来此参与讨论。
谢谢大家!
力学三大定律不是已经不适用于大天体物理了吗?微观力学也不适用了啊。这个大黄养肾阴不?
神机气立,一切都植根于此。之所以两千年前就有,而从古至今却不占多数,就因为费时间,开始时,效率低下。你走上了这条路,那么恭喜你来到这个无间地狱。
 
力学三大定律不是已经不适用于大天体物理了吗?微观力学也不适用了啊。这个大黄养肾阴不?
神机气立,一切都植根于此。之所以两千年前就有,而从古至今却不占多数,就因为费时间,开始时,效率低下。你走上了这条路,那么恭喜你来到这个无间地狱。
1846年,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牛顿力学只是不适用于高速运动下的物体,以及微观状态下的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天体力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是因为它解释了引力,质量,空间的关系。(其实仍然不完善,误差较大)
而先生所说的大黄,理论上不能养肾阴。但是如果下焦有湿热的情况下,可以急下存阴。
正常情况下苦能伤阴。(苦能坚阴便说的是急下存阴的这种情况)
如果先生所问的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跟我说的应该不是一回事。
我说的是常理,先生说的是变理。
 
最后编辑:
也许是我太过好高骛远,在我心目中完美的中医理论就应该是像那力学三大定律一样。可以根据行星轨道的略微差异,便能推测出在另外轨道上隐藏的其它星体一般的精准。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我以前本来也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什么东西只求疗效,其它的什么理论一概不论。
直到有一天突发奇想:既然洛书号称揭示了整个世界最深层次的运转规律,而在中医中人身又自成一个小天地,那我何不用洛书来演绎人体内的五行生克流转?
因此用十二经脉代十二地支,进行推演。
在一番努力之下,终于看到了一些别样的风采。从而真正的认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
(传统的中医里面的五行理论,最大的问题便是过于粗疏。整个五行在那里乱生乱克,而且阴阳不分,让初学者莫可适从)
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大家认为服用,石斛,知母,天花粉之类的滋阴润燥类药物对肾阴是什么样的影响?
天干地支只是古人日常所用简单的纪年符号,“十二经脉代十二地支, 进行推演”,用生肖也是一样,现代人则用从壹到拾贰,并无异同!更多习惯是用阿拉伯数字。
 
是的,我都一度想用希腊字母替代了,呵呵。这跟用什么符号其实并无多大关系。严格地说这仅仅是一个分类,分十份和分九份的区别不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