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切脉是忽悠吗。

脉学发展到魏晋时代,不仅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诊法更为简便实用,而且凭脉辨证、脉证并重,其临床意义越来越大,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丰富的脉学内容散见于各家的著作之中,难免互兹偏见,混乱不一,况且“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学习掌握,传播教授,均很困难。因此,如何将分散混乱的脉学内容规范统一起来,使其自成体系,将深奥的脉学知识加以科学整理,阐释发挥,晰其奥,阐其微,使其通俗易懂,便于学习掌握,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晋王叔和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顺应时代的需要,撰写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的脉学成就是巨大的,它不仅辑集载录了《黄帝内经》以来,扁鹊、张仲景、华佗以及“王、阮、傅、戴、关、葛、吕、张”等历代诸家的脉法论述,而且通过其分析归纳,系统整理,对诊脉方法、脉学理论及脉诊临床意义作出了统一规范或明确阐释,使脉学更趋科学实用。

在诊脉部位和方法上,《脉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独取寸口”的诊法,首次提出腕后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一寸口三部定位法,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部位和各占的长度,并且明确了左手寸关尺分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主肺脾命门等人体生理、病理反应,这不仅解决了寸口脉诊的有关技术问题,而且使独诊寸口法在分布主病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内容。

在脉学理论的建设方面,《脉经》重点对脉象的名称和形态描述加以规范统一,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且对每种脉象的形态作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对各种反常脉的病理意义亦作出比较详细的论述。这样,《脉经》所载脉象由于名称划一,指标明确,临证实用,易于推广,因而得到广泛承认,并成为后世脉法的准则。

在脉诊临床联系上,《脉经》把脉象主病与证候辨识结合起来,使脉法成为临床使用的诊断技术,使脉象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了脉诊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后来脉诊几乎成为中医诊病的标帜,这与《脉经》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总之,《脉经》的撰成,完成了对古脉法的改革和完善,使脉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而《脉经》被誉为脉学之圭臬、脉学发展的里程碑,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脉经》所确立的脉法规则及原则,沿用至今近两千年,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脉经》收载编辑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除《内经》、《难经》及仲景、华佗之书外,尚有《脉法赞》、《四时经》等,其中有的原书已经散佚,幸赖此书得以存其吉光片羽。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古代脉学,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脉经》不但对中国医学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早已流传阿拉伯、土耳其、朝鲜、日本等国,对世界医学也有很大影响。
 
《脉经》以后,脉学长期处于继承、补充的状态,有时略有发展,但始终没有重大的前进和突破。《脉经》以后出现了不少脉学专书,虽无超越《脉经》之作,但在普及和完善脉学知识方面,亦有许多可观者。这些著作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歌诀型的通俗本,一为提掣性的提要本。

歌诀型的读本,首推六朝高阳生伪撰的《王叔和脉诀》。全书用七言歌诀写成,计有脉赋、诊入式、五脏六腑脉法、七表八里九道脉类、诸病脉法及妇人、小儿脉法等长短歌诀二百余首。该书以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脉象,内容要而不繁,文字通俗易懂,易记易诵,极其通行,对普及推广脉学知识有过较大影响。但由于书系伪撰,文词鄙俚,向为学者所垢,导致历史上对《脉诀》的批判竟长达数百年之久。

其实公正地说,《脉诀》原无大错,除了在脉类中遗漏了数脉以外,其余无论是脉名、独诊寸口,还是三部分主脏腑及诸病脉法,皆系祖述数和原意,并有所发挥。而七表八里九道脉的分类,为高阳生首创,后代宗之者也不是没有,如宋代施发《察病指南》、朱肱的《类证活人书》、杨士瀛《医脉真经》、原题朱丹溪著的《丹溪脉诀指掌》、崔嘉彦的《崔氏脉诀》、张璧的《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并治法》即是。
 
《脉诀》之后,以歌诀为体,或以“脉诀”为名的,还有唐代杜光庭的《玉函经》、宋代崔嘉彦的《崔氏脉诀》及其衍生链。这是与《王叔和脉诀》不同的另一“脉诀”系列。

《玉函经》原名《生死歌诀》,今存元刊崔嘉彦注释本。全书共3卷,仿《叔和脉诀》体,为七言歌诀。曹秉文序称:“书中专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虽简而义则深,又得紫虚真人崔嘉彦详加注释,更觉洞彻本源。”其内容以论死脉为主,兼论各脉主病,对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许多独到的阐释。在古脉书多佚的今天,本书对研究古代脉法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同时,崔氏注中引有许多古佚书,也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崔氏脉诀》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共682句,内容大体包括脉的生理、脉与阴阳气血营卫的关系、诊脉部位、诊脉方法、六部配脏腑、上中下配三焦、七表八里九道脉、中风伤寒等各种杂病脉、六经病脉、妇人小儿脉、四时五脏脉等,提及的脉象有27种。由于该书以《难经》浮、沉、迟、数四脉为总,以风、气、冷、热四气主病,提纲掣领,言简意赅,因而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书成不久,崔氏弟子刘开即加修订而成《刘三点脉诀》。金代李杲曾为此书批注,后收入《东垣十书》中。

明代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予删订,改名为《四言举要》、时珍辑入《濒湖脉学》中。李中梓亦据是书修订为《新著四言脉诀》,收入《医宗必读》中。明末清初王绍隆、潘辑又据李言闻删订本增补注释而成《医灯续焰》。还有康熙、乾隆刊印黄熺注释的《四言举要》、王道纯修订的《脉诀四言举要》、黄宫绣修订的《新增四言脉要》等。《崔氏脉诀》系列的形成及传承延续,无疑为脉法的传授、推广做出了贡献。
 
此外,历史上围绕伪《王叔和脉诀》的辩证批驳,不仅繁荣活跃了学术,带动了脉学的普及发展,同时也涌现出象《脉诀刊误》、《濒湖脉学》、《脉诀汇辨》等以辨正《脉诀》名世的脉学著作。

这些辨正之作,辨伪证真,纠谬改错,不遗余力的征引《脉经》原文及《内经》、《难经》、张仲景的脉学论述,作为批判的武器,对《脉诀》逐条求证驳难,正本清源。这样的批驳,不仅澄清了疑惑错讹,同时更加彰明扩大了《脉经》的影响。尤其李时珍《濒湖脉学》在驳正《脉诀》内容的基础上,亦沿用《脉经》的歌诀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叔和之学,既解决了一般习医者的教材需要,又防止了《脉诀》的“谬种流传”,因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脉学著作,即使今天仍是学习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至于提纲掣领性的脉学著作,或扼要介绍脉学知识,或针对某一问题重点阐释,可谓层出不穷,代不乏述。
隋唐时代,据有关书目记载,脉学专著不下30部,可惜都已散佚不传,其具体内容已无从了解。但是从《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几部名著大量引述《脉经》内容的情况来看,说明《脉经》对隋唐脉学的影响是广泛的。

宋代,施发《察病指南》是现存较早的诊法学专著,内容以脉诊为主,兼及一般诊法。全书首论脉法基本理论、基本技巧,此按七表八里九道脉分类法,记述24种脉象的脉形主病等,末论诸病生死脉法及妇人、小儿脉法等,内容精要,颇切实用。尤其书中载有33幅脉象示意图,在《脉经》脉图久佚的情况下,实开脉象图示之先河,不仅对推广和传授脉法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完善脉学作出了贡献。

继《察病指南》之后,杨士瀛《医脉真经》亦是宋代较有影响的脉学专著。该书虽以《王叔和脉诀》为经,但能参以百家之言,去其谬而撷其精,尤其是三部九候、脏腑部位、脉病消息等内容,多有前人未发之间。
除上述两书外,传世的宋代脉学著作尚有萧世基《脉粹》、崔嘉彦《脉诀秘旨》、刘开《脉诀理玄秘要》、黎民寿《脉诀精要》等。但这些著作均收藏于日本国,国内只有个别抄本。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流派的形成,刘、李、朱、张四大家于脉学皆有所贡献,尤其在脉诊与临床的运用联系上,四家各以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脉证结合的内容。这一时期的脉学名著主要有:原题朱震亨实为李杲所撰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或称《脉诀指掌图》),滑寿《诊家枢要》等。《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从胃气为本的观点出发,以指掌图说明脉象及其主病,内容包括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脉、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男女诸病及诊脉截法断病歌等,有一定特色。惜其图过于简单,往往有图不达意之嫌。
 
《诊家枢要》为滑寿的匠心之作,书中论及脉理脉法、四时五脏平脉、三部九候之脏腑分属、诸种病脉,颇有新见。尤其书中“脉阴阳类成”篇,以两种相反的脉象对照比较的方法,对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30脉的名称、形态、主病进行了重点论述,条分缕析,简明扼要,颇切实用。
 
明清两代,脉学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许多医家对脉学都有研究,尤其以李时珍、张景岳、李中梓、李彦贞、周学霆、张璐、周学海等医家最享盛名。

李时珍的脉学成就前已述及,其《濒湖脉学》不仅作为批判伪《脉诀》的总结,而且作为脉学稳定发展的标志,所规范的27种脉象及其主病,为大多数医家所采纳,成为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

张景岳虽无脉学专著,但他在《景岳全书》中设“脉神章”专论,详述《内经》、《难经》、仲景及诸家脉义,对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及胃气等,阐释至详,每有独到之见。

李中梓《诊家正眼》系其晚年经验久深之作,书中阐释脉学的基本理论,批驳高阳生《脉诀》的错误,介绍浮、沉、迟、数等28种脉象的形态主病,言简意明,辨精析详,且文字通俗,切于实用,流传甚广。

此外,朱栋隆《四海同春》,重视脏腑诊治及二十四脉辨别,“脉阐病源,药随脉定”,在脏腑脉证的辨治方面有独到贡献;梁学孟《国医宗旨》,主张按脉用药,突出了脉学的临床价值。

清代李彦贞(延昰)《脉诀汇辨》,汇集诸家脉学,结合其叔李中梓所传脉法,一方面批驳伪《脉诀》的错误,一方面阐述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脉参证,灵活运用脉法诊治疾病,很有特色。

周学霆《三指禅》,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脉学专书。周氏根据《内经》以平人定病脉的理论,以缓脉为诀,认为如能分清缓脉,即可提纲掣领,权度诸脉,并在缓脉的统领下,建立起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以微、细、虚、实等为22脉为对应网络的脉象系统,使人能清楚了解每对脉之间的差别特点,便于领悟掌握。书中还有40篇外感内伤疾病的脉诊专论,将脉诊紧密结合病因、病理及其疾病的变化转归情况,进行周详细致的分析阐发,确定治法方药,颇且临床使用,最为医家推崇。
 
张璐《诊宗三味》专论脉理,首述脉学宗旨,次论脉位、脉象、经络,再详释32种脉象,并有口问、逆顺、妇人、小儿脉论等。全书论脉精辟,自成一家之说,在脉学上亦有较大影响。

周学海精于脉法,著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等脉学书四种,尤以《诊家直诀》最为著名。该书撷取《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甲乙经》、《千金要方》等历代医著中有关脉学的内容写成,实为《脉义简摩》、《脉简补义》之精要。全书综论脉象、指法及主病,并用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作为分析正脉、变脉的纲领,会通24脉,内容切要,足资临证参考。

还有贺升平的《脉要图注详解》、黄宫绣的《脉理求真》、卢之顾的《学古诊则》、沈金鳌的《脉象统类》、罗浩辑录的《诊家索引》等,均各有创见,各具特色,使脉学不断充实和完善。

以上内容转引自高文铸主编《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

2010-6-30.
 
[原创]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认为乃四诊之末。对于脉诊的诊断价值,历代医家观点不一,或夸大其词,过分强调脉诊的临床价值。中医经典《内经》和《难经》对脉诊断病的名词意义,亦不统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载:“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难经•第六十一难》载:“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何腑也。”实际上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一种技巧而已。因中医诊病历来强调四诊合参,故历代明智之医家对诊脉断病有非常客观的论述。兹略例如下以说明之。

1 《内经》的客观论述:

《素问•三部九候论》载:“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

疾病有新旧之分、原始与今时之别,善诊者,必先问之,方可切脉。

按:本篇所讨论的是诊脉的问题,不仅论述了三部九候诊脉的方法和具体内容,而且也强调四诊合参。可谓尊经据典,问诊在切诊之先。

《素问•征四失论篇》载:“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对于这句经旨,后世《内经》注家及脉学名家予以了明确客观注释。如

明•张介宾《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九•四失》注云:“凡诊病之道,必先察其致病之因,而后参合以脉,则其阴阳虚实,显然自明。……不先察其因而卒持寸口,自谓脉神,无待于问,亦焉知真假逆从,脉证原有不合,仓促一诊,安能尽中病情?心无定见,故妄言作名。误治伤生,损德熟甚,人已皆为所穷,盖粗疏不精所致,此四失也。”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盖不问病因,仓促持脉以应病家之问,惟妄言诈名以欺人耳。妄言,是信口胡说。诈名,是杜撰病名。……第四失之重点,本只不问病因,卒持寸口两点,但因仅凭切脉,不能全部掌握病情,而欲妄行施治,已属粗工,病情未掌握,指下难明,心中无数,当病家询问病情时,就只能信口胡说,杜撰病名来进行搪塞,粗工的伎俩,至此就完全彻底地暴露出来。”胡氏的客观解释,所言极是,临床确实如此。

而明•李中梓之脉学专著《诊家正眼》云:“此言不问其症之所由起,先与切脉,未免模糊揣度,必不能切中病情者矣。”

按:经旨已明确指出,诊病必先问诊,然后再切脉,乃诊病之次序也,如此方为明智之大医;否则仓促诊脉,或单凭脉诊,贻误大焉。
 
2 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的客观论述:

《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系后人将宋代苏轼所撰医药杂说与沈括(存中)所撰《良方》合编而成。苏轼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素留心医药,于贬谪各地时,注意收集当地医药知识。他与名医庞安时的交谊,传为医林佳话。沈括为宋代著名科学家,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地质、算学、天文、历法、生物、音律等方面都有建树,对医药造诣也深。

《苏沈良方•卷一•脉说》载:“脉之难,古今之所病也……病不可不谒医,而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病者终不徒死,亦因其长而获其短尔。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则巧饰掩非,以全其名。至于不救,则曰是固难治也。间有谨愿者,虽或因主人之言,亦复参以所见,两存而杂治,以故药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吾平生求医,盖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求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

按:从文中看出,一个文人学者,对诊脉之理解及患病后与医者如何沟通、如何就诊看病,客观合理之感悟,实乃一明智之患者,惜天下之患者未必尽然矣。患病后你是否会看病、是否会讲述自己的病情、如何很好的配合医者的问诊?确实有学问。断不能以诊脉断病之确否,妄下定论及为难医者。
 
3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的客观评说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摘取前人脉学研究之精华,分详27种脉。对同类异脉鉴别,各种脉象主病,既能博考,又能精研,编成歌诀,便于习诵。李时珍的脉学观点,得到了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赞同,至今尚未有学者公开提出过异议。脉学自《濒湖脉学》之后,学者更加普及,诸说渐趋统一,遂得到普遍而又正确的发展。

脉学发展到魏晋时代,由于王叔和《脉经》的撰成,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习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本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传抄习诵殊为困难,因而在推行传播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他在驳正《脉诀》内容的基础上,沿用《脉诀》的歌诀体表达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叔和之学,既防止了《脉诀》的“谬种流传”,又解决了一般习医者的教材之需,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脉学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脉学专著,即便今天仍是学习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所以说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如李时珍指出:“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俨若脏腑居两手之间,可扪而得”、“实则自欺之甚也”,故在撰写《濒湖脉学》中有非常客观论说。

如下所言:
《濒湖脉学•自序》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4 明•李中梓的客观评说

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亦是一部重要的脉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影响巨大。今之28病脉,就是在《濒湖脉学》27病脉基础上,再由《诊家正眼》加一“疾脉” 增定脉象28种而成。李中梓虽对脉学造诣至深,但又不偏执一端,却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书中对此都有扼要论述,尤其对当时社会上“凭脉测病”之弊端,批评甚剧,其弊端至今仍有临床意义。

如在《诊家正眼•必先问明然后诊脉》云:“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然必先望其气色,次则闻其声音,次则问其病源,次则诊其脉状,此先后之次第也。近世医者,既自附于知脉,而病家亦欲试其本领,遂绝口不言,惟伸手就诊,而医者即强为揣摩。若揣摩偶合,则信为神手;而揣摩不合,则薄为愚昧。”

并在《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云:“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

按:望、闻、问、切之中医四诊,乃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和顺序。病人就诊时,无论是步行而至,还是卧床待诊,第一印象就是看到病人之情况,即望诊,“必先望其气色”,故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列为四诊之首,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
 
5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的客观评说

《四诊抉微•自序》:“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自典午氏以后,作述家专以脉称而略望闻问,后人因置而不讲,大违圣人合色脉之旨矣。殊不知望为四诊最上乘功夫,果能抉其精髓,亦不难通乎神明,闻问亦然,终是缺一不可。”

按:四诊合参,乃中医诊断疾病的客观、科学、合理之方法,缺一不可。因每诊之资料,皆不完善和详尽,必相合而参之,方得齐全,为确诊提供详实资料,从而减少误诊。

6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的客观评说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医学论集,作者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以《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本,结合诸家学说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指陈时医流弊以正异端邪说,推阐医学源流以明证治奥旨。书中各论每不过千言,但阐理深刻,精凿有据,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见解,而且体现了其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上,极力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言必本于圣经,治必遵乎古法”,学有根基;在诊断上,重视四诊相参,反对单凭于脉,主张因人审证、审证求因;在治疗上,提倡辨证用药、内治外治并重,不偏废单方、验方、针砭、按摩诸法,重视煎法、服法等细节。

下面是其对诊脉的客观评说:
《医学源流论•卷上•脉•诊脉决死生论》载:“至于诊脉,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轻重者;或有依经传变,流动无常,不可执一时之脉,而定其是非者。况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脏之脉,临死而终不现者,则何以决之?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合而参观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脉为可凭,而脉亦有时不足凭;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可凭,总在医者熟通经学,更深思自得,则无所不验矣。若世俗无稽之说,皆不足听也。”

《医学源流论•卷下•脉经论》载:“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症,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其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症,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症为宜,见于彼症为不宜。同一症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症不合,从症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由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若欲泥脉以治病,必至全无把握。”
 
7 清•张山雷(寿颐)《脉学正义》的客观评说

《脉学正义》一书是清•张山雷(寿颐)先生搜集历代脉学理论,详加条理类编,并予正义述评之力作。此书上自岐黄、仲景,下至明清各家,凡论脉之有理而可为后学启迪者,靡不收撷评论。……此书取舍有度,有褒有贬,立意不落俗套,正义多有新意,辨脉提纲掣领,论脉注重实践,是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对后世研究脉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脉学正义•提要》)下面是其对诊脉的客观评说:

《脉学正义•脉学纲领•绪言》云:“四诊之序,望问为先,切脉居后,非脉法之不足凭也。盖察脉以审病,只兼参考病理之一端,万不能不论声色形证,仅据脉理以审定其为寒为热,属实属虚。何则?脉之条理,约言之则有浮沉迟数,长短滑涩,大小虚实之提纲;析言之复有二十八种名称之辨别。究之无论何病,凡此种种脉象,无不可以偶见,而亦无不可以兼见。苟非合之声色辩证,虽有高贤,不能下一断语。如谓精于脉法,但一下指,不问其他,而竟能洞见隔垣,则从古名家,未闻有此高论。”

按:四诊之顺序,一般认为是按望、闻、问、切或问、望、闻、切之固定顺序进行,而临诊中往往是四诊互用,边诊边辨。一般情况下,多是“望问为先,切脉居后”的诊察顺序,此为明智之举。
 
8 近代名医杨则民《潜厂医话》对脉学的客观评说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前贤知之,发为振聩之论:‘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此李时珍之说也。‘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此张景岳之说也。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且《史记•篇鹊传》曰:‘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症结’,但以脉为名耳。夫创寸口诊脉之扁鹊犹如此,况其后人乎。”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搏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脉诊之真诠。”

“脉诊为诊断方法之一,古人隶于四诊之末,以切脉识病为下工。故脉诊之旨,在验病体之虚实,所患之浅深,病势之进退,预后之良恶,气与血之强弱而已,过此以往,非诊脉所得知也。乃怪诞不经之徒,既妄信脏腑配当六部之说,复谬执以脉主病之谈,某部见某脉即属某病,大言炎炎,凿孔栽须。尤荒谬者,且凭脉以断人之死期,孕之男女,富贵贫贱,几皆以三指决之,如彭用光之流,真十死无赦者。”

“总之,诊断疾病应以各项见证参以切脉而断之,不能仅凭三指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前人固明示吾辈以正法矣。”

“专主寸口脉诊法者,始于扁鹊之《难经》。《内经》则全身诊断法也。《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因扁鹊也。’尤为明证。然扁鹊虽创明寸口脉诊病之法,实不纯信三指者,《史记》称:‘视见垣一方人,以此(指脉)视病,尽见脏腑症结,特以脉为名耳。’扁鹊尚然,况后人乎。张景岳曰:‘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而徐灵胎之论尤为明确:‘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后人昧于此义,死信某脉主某病之说,不知《伤寒》《金匮》为我国医学之宗,其论病论治之际,无不以脉为辨证之参考(《伤寒论•平脉篇》为王叔和附加,后世删之是矣),曷尝以脉主病乎!荒诞之士,于多言偶中之机而凿凿言之,以此欺人,此此自欺,可乎否耶?故又必知脉主病之妄而后可以诠真。”

按:在四诊中,问诊是必须的,而且其诊断价值最大。因为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对于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知道,摸脉是摸不出来的。若不问明白,仓促诊脉,难以作出正确诊断。中医经典早有明示,已如前述。而古代医家在诊病时就非常强调问诊的重要性,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十问篇》说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也”,并创立了“十问歌”,至今仍沿用。清•赵晴初云:“脉居四诊之末,望、闻、问贵焉。其中一问字,尤为辨证之要。”(《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但有的医生为了显示医技,故弄玄虚,在诊病时不是详细询问病情,而是巧言诓人,过分夸大摸脉,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结果让病人误认为只要一摸脉,什么病都知道了。久而久之,便对中医产生了在诊断上“只摸脉”的片面认识。

另外目前病历的书写,无论中医病历、还是西医病历,门诊病历、还是住院病历,或电子病历,如果不问诊是无法写出来的。

2010-06-30.
 
寸关尺分候脏腑之法,既不实用,亦不可取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搏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

“脉分部位之误:脉分三部,所以为切脉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脉,所以便别脉状也。弦紧虚实大小等脉状,非以三指察之则不明,若今西医仅以至数诊脉,则只取一部用一指足矣。脉分九候,所以便诊脉也,浮沉虚实牢革诸脉,非举(浮按)、按(中按)、寻(深按)三法候之则不明,此至浅易明之事也。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则推理过当之谈虽非合理,尚无大过。其牵强附会遗害后世者,莫如以脏腑配当三部之说。

夫寸关尺三部之分,原为取便诊脉,前人不于脉与疾病影响上求确当之理解,无端而以脏腑部位配当之,几于治丝益纷矣。考《素问》、《难经》、《中藏经》诸古书,虽已以五脏配当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后,则凿然分左右,配以五脏六腑矣。兹取六家之说比较之:

王叔和李 杲滑 寿喻嘉言 李士材 张景岳
左寸心、小肠;心、小肠; 心、小肠;心、?;心、膻中; 心、心包
左关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胆;肝、膈; 肝、胆
左尺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大肠;肾、小肠、膀胱;肾、膀胱、大肠
右寸肺、大肠;肺、大肠;肺、大肠;肺、?;肺、胸中;肺、膻中
右关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脾、胃
右尺肾、膀胱;命门、三焦;三焦、心包;肾、三焦小肠;肾、小肠;命门、三焦、小肠

上六家皆医界之名家,对脏腑任意配当如此矛盾,则其说尚足信赖乎?尝考《千金方》《伤寒论》,均无此说,即看紫虚《四言脉诀》亦谓:“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对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属某也。故吴草庐知之,则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皆手太阴之脉也……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时珍知之,则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可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又曰:‘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张石顽知之,而对惑人三部分别脏腑之问,则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语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处,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其脏腑配当三部之谓矣。

前人之不信配当脏腑三部者,转而奉《难经》之说以为圭臬,《难经·十八难》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难经》此说,与《内经》‘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脉之上中下三部,诊人身之上中下三部相合。后世徐春甫《古今医统》即据此说立论,谓:‘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也。’吴鹤皋脉语,丹波元坚脉学释要,皆主此说者。按:以吾人平日经验,此说虽非绝对正确,殆亦可信从也。”

(摘引自《杨则民论脉诊》)

上述所论乃近代中医大家杨则民对脉象的客观评说,此言甚是。临床寸关尺分候脏腑之法实皆不适用,亦不可取。
 
[原创]短脉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短脉属28病脉之一,其脉象特征在诸多脉学著作中多描述为,关部脉有脉搏跳动,“而寸部及尺部脉常不能触及”等,不知血液在脉管中是如何通过既不经过寸部也不经过尺部,是跳过去的吗?为此对短脉脉象特征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予以阐述。
【关键词】 短脉;涩脉;散脉;房颤脉

1. 历代医家对短脉的论述

短脉属28病脉之一,历代医家对短脉脉象的描述有,元•滑寿《诊家枢要》云:“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明•李时珍《濒湖脉学》云:“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之而回,不能满部(《脉经》)(按:查阅《脉经》,未见有此语)。戴同父云:短脉只见尺寸。若关中见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阴阳绝脉,必死矣。故关不诊短……两头缩缩名曰短,涩短迟迟细且难……涩、微、动、结,皆兼短脉。短脉惟于尺寸寻”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云:“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清•程文囿《医述》云:“短脉行涩而必迟。”等脉象特征。

归纳上述脉学著作对短脉的论述,“短脉形象为:①脉位短,关部脉搏动明显,寸尺二部脉搏明显弱于关脉,常为模糊不清;②脉来去徐缓,有涩滞细弱形象。”[1]③脉率迟。妥否?

2. 短脉质疑

短脉脉象特征,《中医诊断学》云:“首尾俱短,常只显于关部,而在寸尺两部多不显。短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的范围短小,脉体不如平脉之长,脉动不满本位,多在关部应指较明显,而寸部及尺部常不能触及。”[2]此乃短脉脉象最新规范解说,结合历代诸家之说可知,短脉是关部脉有脉搏跳动,“而寸部及尺部脉常不能触及”,妥否?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病人患病后的气血在行至寸口脉时,只循行贯通于关部脉,因关部脉有脉搏跳动,“而寸部及尺部脉常不能触及”,但不知血液是如何通过的?既不经过寸部也不经过尺部,是跳过去的吗?无论从文字描述,还是临床去体会短脉,实难掌握。为此对短脉脉象特征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对短脉脉象古人已有质疑,如《诊家正眼》云:“以短脉为中间有,两头无,为不及本位。尝衷之以至理,而知其说不能无弊也。盖脉以贯通为义,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埌判,岂有断绝不通之理哉?假使上不贯通,则为阳绝,下不贯通,则为阴绝,俱为必死之脉矣。戴同父亦悟及此,而云短脉只宜见于尺寸,若关中见短,是上不通寸,下不通尺,为阴阳绝脉而必死。据同父之说,极为有见。然尺与寸可短,依然落于阴绝阳绝矣,非两头断绝也。特两头俯而沉下,中间突而浮起,仍自贯通者也。叔和云:应之而回,不能满部。亦非短脉之合论也。”其观点是“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也”。但仍未尽其说而不知其义矣。即不知血液的循行是如何通过既不经过寸部也不经过尺部,是跳过去的吗?医理很难说通而不能准确体会。

3. 释疑

3.1 合理解释

短脉实际是构成涩脉的脉象之一,通过涩脉去体会短脉方为最佳。《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濒湖脉学》:“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两头缩缩名曰短,涩短迟迟细且难……涩、微、动、结,皆兼短脉。”《诊家正眼》云:“短脉涩小。”《医述》云:“短脉行涩而必迟。”《中医诊断学》云:“短脉常兼迟涩。”[2]由此可见涩脉与短脉是并见的,短寄涩脉中,涩在短中求。短脉,指脉来短小无力,不及本位,涩滞不畅,短脉是构成涩脉的基本脉象之一,其率可疾数、可迟缓[3]。

3.2 短脉新识

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涩脉是房颤脉,涩短并见[4],或涩散短并见[3],短脉当然亦是房颤脉。因房颤临床最常见有阵发性快速(脉率>100次/分)和慢性持续性(脉率60~100次/分及脉率<60次/分)之分,故脉象不尽相同。当心电图确诊为房颤时,去体会中医的短(涩)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准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

阵发性快速房颤,因心房快速不协调乱颤,导致心室率快而不规则。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脉诊脉律绝对不齐,散乱无序;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快慢不一,至数不清;脉力强弱不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过于本位,可谓浮大而长;其弱的脉搏,应指不足,可谓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即浮大,弱乃短小。以横向的寸关尺而言,出现寸部短小,关尺浮大;或关部短小,寸尺浮大;或尺部短小,寸关浮大;或寸关短小,尺浮大;关尺短小,寸浮大;寸尺短小,关浮大;或寸浮大,关短小而尺更短小等等。强弱之间则形成“浮而短”之涩脉,并显得节律绝对不齐,散乱错杂无序,至数不清,快慢不一,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乍疏乍数,长短不一,如杨花散漫无定踪,轻飘无根。此正中医28病脉中的散(涩短)脉[3]和怪脉之解索脉[5]。

慢性持续性房颤,因室率下降后,脉率在60~100次/分之间。此时脉律不齐,脉率渐可数清,脉力强弱之感已不如快速房颤时明显;浮大散乱之强已无,而应指不足、短小无力之弱仍在,即短脉仍在。以纵向的浮中沉三取而言,其短者当为浮取轻无,而中沉二取有;或浮中二取轻无,而沉取有;或浮中沉三取皆无,即一短到底,而成“一止复来”之涩脉。特别是脉率在60~80次/分时,指下短小无力、难以接续、间歇之感甚明,似止非止,或一止复来,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调(匀),短止相杂,既脉律不齐,又脉力不匀,犹如轻刀刮竹,艰涩不畅,从而构成“短而止”之涩脉,或“一止复来”之涩脉。

由此可见,阵发性快速房颤,因其脉率>100次/分,当与中医的散涩短脉同;而慢性持续性房颤,因室率下降,脉率在60~100次/分之间,则与中医的涩短(止)脉同。如此通过涩脉(房颤脉)去体会短脉方为最佳。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短脉脉象特征是“脉搏搏动的范围短小,脉体不如平脉之长,脉动不满本位,多在关部应指较明显,而寸部及尺部常不能触及”等提出质疑,并参以西说认为:短脉,指脉来短小无力,不足本位,涩滞不畅,短脉是构成涩(散)脉的基本脉象之一,其率可疾数、可迟缓,与西医房颤脉同。

参考文献

[1] 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3.
[2]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3,119.
[3]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3.
[4] 金栋.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2):142.
[5]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5.

2010-06-30.
 
以房颤脉规范中医相关脉象的临床意义

金 栋 李冬梅 杜宝良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关键词】 房颤脉;散脉;涩脉;解索脉;规范中医脉象;临床意义

2010年4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征求稿)》,其中在第三章第十九条入院记录(七)中,要求中医切诊应当记录脉象内容。因中医病历也有西医辅助检查内容,若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早搏或房颤时,其中医脉象怎样记录呢?脉象记录中当与今28病脉中哪几种脉象相合呢?

由早搏而行成的脉象称早搏脉,与中医的促结代脉相同,目前业界已达成共识[1]。由房颤而行成的脉象称房颤脉,与中医的哪些脉相同呢?目前业界尚未达成共识。过去中医病历的书写,凡是脉有间歇、停跳者,无论是早搏,还是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多以促结代脉称呼之,以至于促结代脉成了间歇脉的代名词,实属不妥。早搏脉是窦性节律,房颤脉是异位节律,二者脉象明显不同[2],所主病证也不一样。若将房颤脉亦称为促结代脉,不妥,有规范之必要。

1 房颤脉规范之脉象---散脉或解索脉、涩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脉象亦随之而变,出现多种异常脉象。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三指体会。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心电图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若以房颤脉去规范中医相关脉象则有实际临床意义,如中医病历的书写就非常有必要。那么,房颤脉当规范为哪些脉象呢?

临床房颤常见有阵发性快速和慢性持续性之分,脉象不尽相同。多年来通过对房颤病人的脉象观察,并结合古今学者对相关脉象的论述后认为: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等脉象及怪脉之解索脉[3—8]。其中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当规范为散(涩)脉或怪脉之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分,当规范为涩(短)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分,当规范为涩结脉或涩结代脉。

2 临床意义

散脉的临床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见之预后不良,有生命危险。过去无西医之前,中医治疗这类病人,实无良策而听天由命,如《濒湖脉学》载:“久病逢之不必医。”《诊家正眼》载:“散为本伤,见则危殆……诸病脉见散,皆死脉也。”现今散脉的出现是阵发性快速房颤,多是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如心衰可见房颤,而房颤可诱发心衰,若治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西医抢救可起回天之功而有其优势必首选,非中医中药之擅长当退让。散脉经过及时合理治疗,可化险为夷,脉象可恢复如初,或转为涩脉永久存在。

涩脉的临床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患病后出现涩脉,无论怎样理气、化瘀和益精、补血去治疗,症状可能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而涩脉终难纠正。这说明中医的治疗是有限的。结合西医的认识,涩脉主要指慢性房颤脉,其脉率在60~100次/分,有的可能是永久性房颤,若不能客观、合理认识而盲目用中医治疗,非明智之举。涩脉若突变为散脉,乃病情加重,治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

通过散脉与涩脉之间的相互转变,可以更好判断预后,客观合理筛选中、西医,对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栋.结代脉新识[J].四川中医,1996,14(2):10
[2] 金栋.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2):142
[3]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2-13
[4] 金栋.参伍不调话房颤[J].中医杂志,2000,41(1):60
[5]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2-232
[6]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5
[7] 金栋.房颤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2):186
[8] 李冬梅,金栋,杜宝良.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1-2

2010-6-30.

(注:此文发表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增刊 待发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