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切脉是忽悠吗。

我想起来英国的一个傻叉,开车只对着gps导航,不看路面,结果开到了沟里。
 
跟这种无知却又自大的狂妄之徒浪费口舌干什么,他爱信不信啊
 
楼主无非想说,你们这批中医墨守陈规,没有怀疑的精神,缺乏实证的勇气。但是中医恰恰是实证中来的,乃至于玄乎的佛,道修炼,同样也讲实证,得道也叫证道。实证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先有构想,假设,然后寻找证明,找到了便是科学,找不到便是空想;第二种实证是不知道怎么走,不知道往东还是往西,但走到了也就知道了(虽然费事,但不影响知道)。医学的实证恰恰是后一种。
没有一种医学是先假设病理,然后去寻找病例的。总是先有病,后又医,死的人多了,又出现了理论而已。西医也是这样。西医有好多XXX综合症,却也只能是明明白白死而已。
上海滩的大佬杜月笙有段话,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但全天下就他一个人对
 

喷油,科学不是说的,是要做的,还是那句话,你要说服的不是我,是你们自己。你们中医去做一下实验,并且拿出证据来,证明这六个点的脉相确实是不一样的。不就结了吗?何必上嘴唇顶天下嘴唇顶地呢。
 
时间会做出正确判断的..
 
回复 45# 你说的对

自己没有做的事,怎么知道别人就没有做呢?
本人不但做过,还做过十二原的测定点电位测量。
非但脉有别,穴更有别,不是简单的所谓肤浅的“科学”常识所能知的。

认知、分析、总结、归纳、然后上升到理论,就科学的第一步“认知”来说,如果没了这个,那就是科盲、迷信。

细微处,只能对专业者谈。真正的西医没有反中医的,好的中医也不会反西医。因为不论在关注健康、临床有效的层面上,还是在预防和养生的层面上,相同的目标更大于形式的不同。
因为无知,才会产生偏见。
 
回复 46# 余蝴蝶
说得好。
时间已经做出判断。
千百年来一直应用,现在临床医生还在以之诊病治病并且有效的方法,不会因一二无知小子的不认识而不存。
千古无有明白人,今天才有圣人出。——抱持这个态度来看传统的,常常不是古来的列祖傻了,也不是当今的中医傻了,还不知是谁狂了呢。
 
翻看了一下《圣经》,里面没有说明伯努利方程是什么意思。《古兰经》里也没有。
 
会切脉的人每天都在用实验验证着,搭上手指一摸就知道寸关尺不同。
相反,楼主要想提出不同观点,恰恰是你需要实验证据。

色盲的人认为无所谓红绿,它们是一样的。那是他们自己不能分辨红绿之不同,但他们不应该借此说正常人忽悠。
 
中医的伟大就在于诊脉上,通过察言观色和搭脉就能能说出你的病情,让人非常惊叹。当然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医疗商业化的弊端,使中医好的传统难以下传,好医生是越来越少了,神医更是难遇。

楼主你好好学习中医,会有收获的。
 

鄙人不是医生,对于同一段脉管为何跳得有差别也曾有想法,但,俺不能有想法。因为,小时候家父为表哥号脉的时候,俺在旁边好奇,也去搭了一把,左手关部尺部脉大有力,而左寸部虽然形状不算小,但对比起来,显得无力了很多,有些虚。右手的寸关尺摸起来基本一样,之间没什么特别的差异。因为号脉比较少,所以这次经历记忆非常深刻。一段脉管三个地方的状态确实可以不一样,虽然俺不明白其中的理,但俺知道这是确实存在的。
寸关尺三部九候人迎趺阳,不是古人凭空捏造的。怀疑的精神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解惑。
而自己对中医的理法没有了解,也没有实践,便想当然地进行批判,无异于坐井观天。
这个世界太大,你不知道的事情肯定跟大家一样多。跟几千年经过实践而积淀下来的东西较劲,让人肃然起敬啊!!!
伯努力方程俺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但如果阁下如此的方式去批判,对自己无益,对认知无补,那才是真正的“白努力”了。
 
回复 49# 你说的对


告诉楼主一个方法验脉的差别,不需要病人,你自己即可:
1.现在就拿出纸笔,这个时候你号自己的脉,记录下来,包括速度快慢,形态的大小,这个不难分辨吧?
2.一天不吃饭,再号自己的脉,记录下来,包括快慢,形态的大小。
然后比较一下记录的结果。
这样,你碰到这样的脉象,至少知道是饱肚子脉还是饿肚子脉。然后你就知道了,三寸脉管,忠实地反应了你的肠胃的饥饱状况。
然后,你再也不会说号脉是湖由了
 
楼主说的很好,放任四海而皆准。国外的人一样可以用我们中医的诊断方法辨证处方,而伯努利方程却不能很好解释它是为什么,中医的诊脉难道是单纯的流体力学那么简单吗?国医经历几千年而不衰,必定有她存在道理,不是用只有几百年的什么方程就可以解释的。
 
脉诊及脉学理论源流述要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脉诊的起源几乎与中医学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创始者已无从查考。现在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为据,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淮南子》指出:“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祕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盐铁论》亦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之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乏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乏而调阳。”说明扁鹊至迟在西汉时已被公认为名闻天下的诊脉专家。

扁鹊之后,善诊脉者首推西汉初年的仓公淳于意。《史记》称其“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淳于意曾指出:“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史记》所载仓公25则诊籍,涉及脉象20多种,后代常用脉象名几乎都可在诊籍中找到。仓公脉学来源于其师公乘阳庆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而其本人又以“上下经五诊”等脉学书籍教授“喜脉来学”的杜信等人。诊籍中多处出现的“脉法”,也可能是当时流传的脉学专著。可惜这些古脉书早已散佚,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脉书,是张家界汉墓出土的简书《阴阳脉死候》、《脉法》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脉死候》、《脉法》等。据专家考释,这些简帛书所涉及的诊脉部位有两类:一是诊内踝上方五寸及内踝直上方的动脉处;一是诊下肢足少阴及上肢少太阴、手少阴三处动脉。而涉及的脉象只有盈与虚、滑与涩、静与动三组六种。此外,还有涉及预后判断的三阴脉死候脉象等。这些脉法较之《内经》,更为单纯简略,属于仓公、《内经》之前的古脉法。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保存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有关脉学理论及诊脉方法的专论,就有《玉版论要》、《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论疾诊尺》等篇,内容涉及脉诊方法、时间、部位及脉学的生理、病理变化等许多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是的脉学的水平。关于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记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以及“尺肤诊”、“色脉诊”、“色脉尺诊”与色诊相结合的诊法等。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这些复杂的脉名,一方面反映了《内经》细大不捐,搜罗广播,是脉法形成阶段的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内经》脉法急需规范统一完善的机括。关于脉象主病,《内经》的论述也很详瞻,涉及各个方面。在形式上它以四时脉、真脏脉、平脉、病脉等进行分析说明,不仅明确地论述了脉象形态及临床意义,而且还对生活起居、气候环境、时令季节、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学的影响也作了交代。

总之,《内经》虽非脉学专著,但它所记载的丰富多彩的脉法内容,既是对脉学形成早期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又为脉学的规范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内经》作为最古老的脉学经典,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理论和临床上的实际意义。
 
上乘《内经》,下启《脉经》,对脉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伪托秦越人所撰的《难经》。

《难经》内容简洁,篇幅不大,但其论述脉诊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全书专论脉学的部分就有22难,加上其他兼论脉学的部分,大约占了全书的1/3。所论脉学内容,包括脉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正常反常脉象等。特别是书中首先提出并基本完成的“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不论在方法还是理论上,都是对《内经》脉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客观地说,《内经》已对寸口脉给予了高度重视,,“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均和寸口相关联,为脉诊独取寸口提供了理论基础。《难经》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完成了脉诊方法的改革。独取寸口的诊脉法不仅诊察方便,易行实用,关键还在于它能准确地解决脉诊的定性问题,而这点又恰好是辩证施治最简要的指标。此后一千多年,脉诊就是沿着独取寸口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以脉诊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确立了脉证合参,辩证施治的原则,对临床医学发展影响很大。张仲景的脉学思想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将各种脉象划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对于临证辨别疾病的性质和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其诊脉方法以寸口脉为主,而又有所发挥,还经常结合不同病证诊察“趺阳”、“太溪”脉,合称为仲景三部脉法。观察三部脉象可以推测肾气盛衰及胃气的存亡情况,对判断病情的吉凶逆顺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

书中论及的脉象多达七八十种,单纯脉近20种,后代的常见脉名几乎都可以在两书中找到。因此,仲景之书虽非脉学专著,但在改进诊脉方法和在脉证结合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与张仲景同时的华佗,精通脉法,“治其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三国志•魏志》),也是脉学发展的有功之士。传世的《中藏经》虽非华佗亲著,但书中保存了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与经验是肯定无疑的。

反映在《中藏经》一书中的脉学成就,有几点值得注意的:

一是提出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脉法,并有较系统阐述;

二是丰富发展了阴阳、脏腑脉法,使其更趋完善、系统;

三是区分寸关尺三部,明确了其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是在脉象论述中不仅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还广泛运用了五行学说,这是与仲景脉法显著不同的。

华佗脉法是《脉经》诞生之前,脉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对脉学的规范统一和继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