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仿宋]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张介宾说:南为火王之方,心为属火之藏,其气相通。赤者火之色,耳者心之窍。火之精气,藏于心曰神。《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可见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
【开窍于耳】王冰注: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曰:“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金栋按:此心“开窍于耳”之说与《阴阳应象大论》等多篇言“在窍为舌”及肾之窍矛盾。应如何理解?兹略举二说如下,以飧读者。
⑴张灿玾说:关于心之窍与肾之窍的问题,在心《金匮真言论》与《阴阳应象大论》为代表的两文中,有不同的记载,而且引起了历代注家的注目,并着力从经文方面寻找依据,予以理论上的通释。有关此一问题,如果从学术发展的远流进行考察,在先秦直至两汉时期,关于五脏之外窍,或谓五脏之外候,有多种说法。现存文献如《管子·水地篇》:“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按此一说法,不仅缺心之窍,而肝、脾之窍,与《素问》及《灵枢》所言亦大不同,惟肾窍为耳,则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又黄奭辑《春秋元命苞》文有云:目者肝之使,鼻者肺之使,耳者心之候,阴者肾之泻,口者脾之门户。凡此所言使、候、泻、门户等,实则应五脏之外窍,此与《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脏之窍正相应。又《淮南子·精神训》:“形体以成,五脏乃形,是故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按此虽未明言外窍,实与外窍相关。详其所指,又另一家言也。《白虎通·情性》:“目为肝之候,鼻为肺之候,耳为心候,双窍(按此当指前阴与后阴)为肾之候,口为脾之候。”按此说与《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五脏之窍尽同。
根据上文,不难看出,《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藏之外窍,乃出于另一家言。但在《素问》与《灵枢》别篇中所言五脏外窍,均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同一系统,而且成为藏象学外窍之主要学说。
⑵赵洪钧说:目前公认的说法,就是目前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现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和《内经》教材关于五脏如何开窍的说法,因为它们的作者居于权威地位,影响最大。学生们不得不接受其说。凡受过系统中医教育者,都很熟悉五脏开窍之说,即: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此说早在晋代已经成为定说。《甲乙经·卷之一·五藏六腑官第四》:“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肾之官。凡五官者,以候五藏”。
如何看五脏开窍或五脏主九窍?
如果用最简明的一句话表达我的看法,就是:这是运用五行学说,建立人体五脏模型的需要。今教材也持五脏系统说,只是教材总是千方百计地说,五脏系统如何有道理,而不愿意指出其方法论上的严重错误。所谓五脏系统,就是运用五行学说,把那时知道的人体的其它一切构造和功能分别归为五脏所主。当然,五行学说不但适用于人体,它还把五方、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五色、五音、五声等都附五行。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显然,心主舌或心在窍为舌,不过是心脏系统(或火系统)中,不大重要的内容之一。问题是这样的归类或推理,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依据。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归类或推理,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经验。故总体来说,运用五行学说推出的五脏系统(实质上是五行系统)是基本上不能成立的。医学是典型的经验科学,得不到经验支持的理论,必然漏洞百出。比如,说心属火、色赤、生血等,大体上可以据经验接受。在味为苦、在音为徵、在窍为舌等无法据经验理解。没有经验基础的推理或归类,必然有很大的随意性。五脏和九窍如何配属,就看初创者当时如何想象或联想了。换言之,初创者的想象或联想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推理或归类结论。
心开窍有不同的说法,就是由于当初创立者的联想不同。联想思维本来就是很不严密的推理方法,再加上可供联想的经验知识太少,结论就更加随意而不可靠。这就是五脏系统不能成立的方法论根源。读者很可能认为,我的上述见解,不过是一孔之见。何以见得,当初建立五脏系统涉及五脏和九窍配属关系时,有那么多不同的联想呢?我的回答是:支持拙见的文献很多。
最早的有关现存文献,是和《内经》大体同时的《淮南子》。该书《精神训》说:“是故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精神训》说的脏腑主窍,和《内经》完全不同。其中没有提及心,却足以证明当时对脏腑主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原因就是,创论者联想不同。
可能成书于战国秦汉的《管子》,对五行系统有另一套说法。此书《水地》篇说:“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这套说法与《内经》的差异也很大。其中也没有说心发为何窍。原因也是作者的联想不同。
《白虎通》是东汉的权威著作。其中的有关内容,代表着当时学术界和官方的正统观点。该书《性情》篇引用了纬书《春秋元命苞》等。篇中说:
“目者肝之使……鼻者肺之使……耳者心之候……阴者肾之泻……口者脾之门户……。或曰:口者心之候,耳者肾之候。或曰:肝系于目,肺系于鼻,心系于口,脾系于舌,肾系于耳。”
文中提及“耳者心之候”,又说“心系于口”。前一种说法以及其他四脏开窍和《素问•金匮真言论》全同。
总之,今《内经》遗留的五脏开窍不统一,是两汉学者(包括医家)的联想始终不一的痕迹。关于五脏开窍的不同说法,古人综合文献最多的是隋代人萧吉作的《五行大义》。其中说:
“《孝经拔神契》云:肝仁故目视,肺义故鼻候,心礼故耳司,肾信故窍泻,脾智故口诲。《太平经》云:肝神不在,目无光明;心神不在,唇青白;肺神不在,鼻不通;肾神不在,耳聋;脾神不在,舌不知甘味。……脾心肺三脏及候各有异说。《甲乙》以鼻应肺;道家以鼻应心。《管子》以鼻应脾。《甲乙》应肺者,鼻以空虚纳气,肺亦虚而受气故也。道家鼻主心者阳也。《甲乙》以肺应口;道家以肺应口与《管子》同。《甲乙》以肺应口者,口是出纳之门,脾为受盛之所,口能论说,脾能消化,故以相通。道家以肺应口者,肺金也,金能断割。口有牙齿,亦能决断,是金象也。《管子》之意恐亦然也。《甲乙》以舌应心,道家以舌应肺,《管子》以心应下窍。《甲乙》以舌应心者,凡资身养命莫过五味,辨了识知莫过乎心。……道家以舌应肺者,肺者,阴也……舌与地通。《管子》心应下窍者,以心能分别善恶,故通下窍、除滓秽也。”(丛书集成本《五行大义》,1939年,商务印书馆版,55~56页)
显然,《五行大义》所述五脏和九窍配属有多种说法,萧吉的综述相当简明。只是说理无不牵强。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文献,我看以上所举已经足够了。因为已经足以证明,五脏开窍有个长期发展过程。作者很多,各有自己的联想。今《内经》所述,是整理众说的结果,但还是留下了不同说法的痕迹。(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第十五节 附二·心开窍详解》)[/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