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草稿)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FONT=黑体]龙伯坚、龙式昭编著《黄帝内经集解》[/FONT]

[FONT=黑体]金栋[/FONT](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黑体]补遗

金匮真言论64_看图王.jpg

金匮真言论65.jpg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补遗】[/FONT]
[FONT=仿宋]【金匮真言论】丹波元简说:马云:“《灵·二十五人》篇有‘金柜藏之’,其柜从木,义盖同也。”简按:《汉·高帝纪》:“如淳云:金匮,犹金滕也。”师古曰:“以金为匮,保慎之义。”[/FONT]
[FONT=仿宋][/FONT]
[FONT=仿宋]金栋按:《尚书·周书》有《金滕》篇,说:“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孔安国《传》:“为请命之书,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之。”孔颖达《疏》:“经云‘金滕之匮’,则‘金滕’是匮之名也。……此传言‘缄之以金’则训‘滕’为缄。……则‘滕’是束缚之义。‘藏之于匮,缄之以金’,若今钉鐷之。郑云:‘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是秘密之书,皆藏于匮。”顾颉刚说:“《金滕》的篇名是由篇中‘金滕之匮’一语而来。滕,是缄封的意思。金滕之匮,是用金质缄封的柜子。这柜子是用来放重要文件的,彷彿现在的铁箱。”(《古史辨·第二册·七六 金滕篇今译》)所谓金滕,指匮以金属缄封。可见,金匮并非用金所做。[/FONT]
[FONT=仿宋][/FONT]
[FONT=仿宋]程士德说:匮,同柜。贮藏物品的家具,这里指藏书之器。匮以金名,其义有二:一是匮以金制成,故称金匮。如《内经素问吴注·卷一》注:“金匮,帝王藏书者也,范金为之。”二是说内藏之书,乃帝王家所用,不可轻易外传,珍贵如金,故名金匮。如《素问集注·卷一》注云:“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真言,即见道之论,至真至要之言。《素问直解·卷一》注:“真言,至真不易之言。”

古代医家认为本篇所论内容,非常珍贵,是至真不易之言,因此将它藏之于金匮,以示珍重,正如《素问直解·卷一》说:“然此真言,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本篇是《内经》中不以所论具体内容名篇的篇章之一。[/FONT]

[FONT=黑体][/FONT]
 
[FONT=仿宋]【八风】萧吉《五行大义·卷之四·第十七 论八卦八风》说:《太公兵书》云:“坎名大刚风,乾名折风,兑名小刚风,艮名凶风,坤名谋风,巽名小弱风,震名婴儿风,离名大弱风。”《吕氏春秋》云:“东方滔风,东南动风,南方巨风,西南凄风,西方飘风,西北厉风,北方寒风,东北炎风。”

《淮南子·天文训》:“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条风”高诱注:“艮卦之风,一名融。”按:东北。

“明庶风”高诱注:“震卦之风也。”按:正东。

“清明风”高诱注:“巽卦之风也。”按:东南。

“景风”高诱注:“离卦之风也。”按:正南。

“凉风”高诱注:“坤卦之风也。”按:西南。

“阊阖风”高诱注:“兑卦之风也。”按:正西。

“不周风”高诱注:“乾卦之风也。”按:西北。

“广莫风”高诱注:‘坎卦之风也。”按:正北。

《白虎通·卷七·八风》:“风者,何谓也?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距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四十五日昌盇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金栋按:丹波元简认为,《九宫八风》篇之八风,源于《五行大义》所引《太公兵书》。

《白虎通》之八风乃八卦之风,与《淮南子·天文训》之八风同。《淮南子·地形训》亦有八风,但与《天文训》不同。《地形训》云:“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音六liu)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显然是指八方之风,与《内经》八方之风名称相异,与八卦之风的名称有相同者,如条风、景风、凉风。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八风的解法定型于《白虎通·卷七》,是其中的专门一节。可见汉儒很需要统一说法。八风是:“冬至45日,条风至”,其后每45日依次出现: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昌盍风、不周风、广莫风。早于此说的见《淮南子·天文训》。其八风名称和顺序与《白虎通》全同。唯夹注中配以八卦。八卦配法与《灵枢·九宫八风》不同。《史记·律书》中的八风名称与上同,但配以八方、月份、主气、干支等,唯不配八卦。更早的八风说见《左传·隐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今音乐家解此“八风”为各地民间音乐。约本《诗经》有十五《国风》,亦通。三国人杜预解《左传》八风,仍说是八方之风,名称与《史记》、《白虎通》半数相同,应是离题更远。总之,八风之说起源应很早。既可能是八节气的原始名称,也可能古代确曾按八方测风向,不可考。汉代含义、名称数变,与八卦相配应较晚。《灵枢》中的八风和以上各说均不同,意思与能否致病有关,肯定是医家又一次改造。

程士德说:八风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风;从其虚之乡来,即八方之风与其所主时令不相一致,所谓非其时其风,故能病人。所以,八风是统指四时气候变化而言的。

金栋按:与《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补遗条参看。[/FONT]
 
[FONT=仿宋]【经有五风】程士德说:注家有不同的解释,王冰认为:“经为经脉,所以流通营卫血气者也。”“五风”,《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作五脏之风解。上二注对本句的解释是本于下文,认为“八风发邪,经脉受之,则循经而触于五脏”(王冰语),致成五脏的风证。《素问集注·卷一》则认为“经”指五脏的经俞,五风,五经风也。并认为这样解释是因为“末结曰善为脉者”相呼应。而《素问吴注·卷一》则解经为经常,注云:“言八风发邪,以为经常之五风,各从其气触于五脏,则为邪气而发病矣。”据下文云,则王冰与《类经》解释义较胜,然对句中“有”字,义不明。详本句似与上句“天有八风”相对为文,而本句五风是明指五脏之风,故“经有五风”似作“五脏之风”为是,下文“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正说明八风与五脏之风的关系。

金栋按:此句之意指八风之邪,通过五脏之经俞成为经风之后,而侵犯五脏。经,当指经俞,既是经脉气血流注之处,又是八风入侵五脏之门户,与下文“经风”吻合。经俞何止只有五风?因脏有五,只为与五脏相比附推演。《素问集注》为是。然“天有八风”,又如何与“脏者有五”比附推演?故唯有保留下文之东、南、西、北、中之“五风”,才能达到“天人相应”。[/FONT]
 
[FONT=仿宋]【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丹波元坚说:《太素》作“八风发邪气,按:《太素》邪字一用耶字。经风触五藏”。杨曰:“八风,八正耶气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耶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藏,舍之为病也。”

金栋按:此句,《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藏”,正与“经有五风”吻合,即所谓“经风”,正是“经有五风”,非是“五脏之风”。唯通过经俞侵犯五脏之风,才谓之“五脏之风”。[/FONT]
 
[FONT=仿宋]【所谓得四时之胜者】丹波元简说:吴接上句,云:“此所谓得四时之胜,而变病也。”

胡天雄说:此八字吴接上句,似是。以下二十四字,似为后人引《六节藏象论》语作注而误入正文者。

金栋按:所谓得四时之胜者,《六节藏象论》作“所谓得五行时之胜者”,是经文,不是“王氏补文”。依下文五方之风、五时、五脏附五行推演,此句当说“所谓得五行四(五)时之胜者”,中间有脱字。关于这三十二字之来历,胡氏引吴说似是。

程士德说:胜,克制。得四时之胜,即某一季节,出现克制它的季节气候,如长夏出现春季气候之类。[/FONT]
 
金匮真言论66.jpg

[FONT=仿宋]【俞】丹波元简说:吴云:“输同,五藏之气至此,而转输传送也。”简按:经文,俞、输、腧通用。《玉篇》:“腧,五藏腧也。”《史记》:“五藏之输。”注:“经穴也。”

森立之说:此俞字,非谓肝俞、肾俞等穴处,但是春宜刺上头,冬宜刺下足之义。故谓其经穴春取颈项,冬取腰股也。

郭霭春说:周学海说:“俞,应也。非俞穴。”

金栋按:俞,同腧,腧穴也。腧,古作俞(音恕shu)。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本义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

腧,古作俞,亦作输,乃通假字。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森立之说:“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眉]《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灵枢·本输》马莳注:“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

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校注》:“按:输、腧、俞三字古通,本书中常混用。今以总论腧穴者为‘腧’,四肢末端特定五输穴为‘输’,五输穴中之一及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脏腑诸穴为‘俞’,并律之。”若按现代理解,此说分而析之,可从。[/FONT]
 
[FONT=仿宋]【俞在颈项】丹波元坚说:琦云:“下言春病在头,颈项即头之变文。”

森立之说:(眉)言肩背,则两手亦包在其中。言颈项,则包头首也。言腰股,则包脚足也。然则颈项、胸胁、肩背、腰股之外,所遗唯腹。而腹宜补,不宜写发之地,故脾时不言腹,却言在脊也。脊者,胸胁与肩背之间,即夏与秋之交之义也。

【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程士德说:俞,即腧穴,为经气输注之所,同时也是邪气入侵的门户。下文说:“春气者病在头”,颈项当为头的互文,故《素问释义》注:“肝胆之经,颈项皆无俞穴,下言春病在头,颈项即头之变文。”

金栋按:以俞为经俞、俞穴,与上文“经有五风”之经俞义同。然与经文“颈项”(头)、“胸胁”、“肩背”、“腰股”、“脊”(腹)义异。周氏说“应也”,即相应之处,似是。

【春气者,病在头】胡天雄说:上云“东风生于春”、“南风生于夏”、“西风生于秋”、“北风生于冬”,此云“春气病在头”、“夏气病在藏”、“秋气病在肩背”、“冬气病在四支”,对照一下,就知道这个气字是指风气。《内经》风和气通用,义详《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条。

金栋按:《新校正》引《周礼》云:“春时有痟首疾。”见于《周礼·天官·疾医》篇。郑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贾《疏》:“春是四时之首,阳气将盛,惟金沴木,故有头首之疾。言痟者,谓头痛之外别有酸削之痛。”[/FONT]
 
[FONT=仿宋]【俞在胸胁、夏气者病在藏】程士德说:《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火气应于心,心脉循胸出胁,而南方之气主于前,故俞在胸胁。”脏,指心脏。《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外为胸胁,而内为脏也。”[/FONT]
 
[FONT=仿宋]【俞在肩背】程士德说:《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肺居上焦,附近肩背,故俞应焉。”肩背为肺之应,故下文曰:“秋气者,病在肩背。”

【俞在脊】张介宾说:脊居体中,故应土也。

金栋按:据下文病理“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皆腹部肠中疾患,脊,应为腹。又据下文体例,脱落“长夏气者病在”哪?据此,应补“长夏气者病在腹”。

【病在四支】张志聪说:支,肢同。余篇仿此。

马莳说:“上文言腰股,而此言四肢者,以四肢为末,如木之枝得寒而凋,故不但腰股为病,而四肢亦受病也。”

金栋按:支,肢,古今字也。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FONT]
 
[FONT=仿宋]【鼽衄】程士德说:鼽,鼻塞流涕。《说文》:“鼽,病寒鼻窒也。”衄,《说文》:“鼻出血也。”王冰注:“以气在头也。”《素问吴注·卷一》注:“亦阳气上升之故”。又《素问释义》注:“邪客于肺,气通不利,则鼻塞而鼽;血升于上,肺气不降,则出于鼻而为衄。春气在头,故病应之。”按此承上文“春气者,病在头”而言,春气应肝,其气主升,病当在肝,故当从王、吴注。

又,《读古医书随笔》谓:“鼽字虽可能鼻塞,但此处与衄字连用而成鼽衄,此字样在《内经》中颇多,而鼻塞与鼻出血又无必然联系,故甚费解。杨上善释为‘鼻形’,则鼽衄当为鼻出血之谓。”

金栋按:鼽衄实为一个病证名,即鼻出血。然《集解》引王冰说,将“鼽”、“衄”分而释之,欠妥。疑义有二:⑴若“鼽”指鼻塞流清涕,“衄”指鼻出血,二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为何“鼽衄”一词连用?⑵若“鼽”指鼻塞,“窒”亦指鼻塞不通畅,那么《灵·经脉》篇所云“实则鼽窒,虚则鼽衄”之“鼽窒、鼽衄”并提,矛盾吗?

鼽,《说文·鼻部》:“鼽,病寒鼻窒也。”《释名·释疾病》:“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有的注家或本此等说,或尊王注“鼽,谓鼻中水出”,而程士德说又引《读古医书随笔》致多说并存。

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黄帝内经析疑三十三则·五》:“然‘鼽’、‘衄’二字连用为‘鼽衄’,屡见于《黄帝内经》中,恐不宜析为二证,当为一病证名词。……如果‘鼽衄’为二证,‘鼽’是指‘鼻塞’,‘衄’是指‘鼻出血’,试问‘鼻塞’和‘鼻出血’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而致《黄帝内经》屡屡连言?且上面所引《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论述‘少阳司天’和‘少阴司天’的病证时,‘鼽衄’与‘鼻窒’并提,如‘鼽衄’为二证而‘鼽’训为‘鼻塞’,则其下文所谓‘鼻窒’岂不为多余?由此可见,此文‘鼽衄’只能是一个病证名词,而不应该把它分释为二证。”并据《太素》注文,认为“是‘鼽’即为‘鼻’。‘鼽’训‘鼻’,训‘鼻形’,则此文‘鼽衄’即为‘鼻内出血’之病证矣。故张志聪注即直接称之为‘鼻衄’。《诸病源候论》所载‘鼻衄候’,亦即《黄帝内经》中所谓‘鼽衄’之病证也。”

《太素·卷第八·经脉连环》:“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鼽衄,口歪唇眕。”杨注:“鼻孔引气,故为鼽也,鼻形为鼽也。有说鼽是鼻病者,非也。……衄,出血也。不言鼻衄而言鼽衄者,然鼻以引气也。鼽,鼻形也,鼻形之中出血也。”杨注如此,但不知所据何本。而《读古医书随笔》采纳杨注所言甚是,并考证精细,故程士德兼取之。愚见,程氏解释“鼽衄”应据《读古医书随笔》主取为正,他说兼参为次。然‘鼽’字单用时,其词义即如子书所释“鼻塞、鼻窒、鼻流清涕”,如《气交变大论》“咳而鼽”等。

又,《吕览》高诱注“鼽,齆鼻也”何谓也?齆(音翁weng),鼻道阻塞。《玉篇·鼻部》:“齆,鼻病也。”《广韵·送韵》:“鼻塞曰齆。”齆鼻,即鼻窒、鼻塞也。

再,临床观察,春、夏季小儿多见鼻出血症状,虽与“春善病鼽衄”吻合,但殊不知夏季气候更炎热、阳气更升发,为何不“夏病善鼽衄”?另,鼻为肺窍,似当与肺有关,所以才有《素问释义》之释。那么到底与何脏有关?主要是使用的依据、标准不一,故岐说各异。实际上中医的很多理论皆如此,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解释,有时无论怎么说都有道理,百方弥缝诠释经典,但是否与临床吻合、与事实相符,则又全然不顾。因为《内经》之理论体系更多的是天人相应,以比类取象的方法,附五行说推演而来。比如五气(风暑湿燥寒)之风,附五行之推演当内应于肝,外应于春,然本篇又出来一个五方之风。若依此文例推演,是否尚应有五方之暑、五方之湿、五方之燥、五方之寒?[/FONT]
 
[FONT=仿宋]【仲夏善病胸胁】程士德说: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夏气者病在心,心之脉循胸胁,故仲夏善病胸胁。

金栋按:仲夏,在此泛指夏季。[/FONT]
 
[FONT=仿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程士德说:泄泻无度为洞泄,寒积于内即寒中。中央为土病在脾,脾阳衰微,故善病洞泄、寒中。

【长夏】吕氏春秋·卷第六·季夏纪》:“季夏之月,日在柳。”高诱注:“季夏,夏之六月也。”

礼记·月令》:“季夏……中央土。”孙希旦《礼记集解》:“孔氏曰:四时,木配春,火配夏,金配秋,水配冬,土则每时分寄一十八日。虽每分寄,而位本末,宜处季夏之末,故在此陈之。愚谓中央,谓四时之中间也。土虽寄王于四时之末,然五行播于四时,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而火生土,土生金。土之次在火、金之间,故其气偏王于季夏之末,居四时之中央。”

邹衍说:“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周礼·夏官·司爟》郑玄注引郑司农说以《邹子》曰)

马融说:《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何晏《论语集解》)

金栋按:《逸周书·月令》无此更火之文。孙诒让说:《论语注》云《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今《月令》聊无此语,明当是异是,杜台卿亦不以《礼记·月令》为《周书》也。臧庸云:“据中郎此言,是《周书·月令》即《礼记·月令》也。初据《论语集解》言《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疑别有《月令》,今考《周礼·司爟》郑司农引《周书》为《邹子》,贾《疏》云:‘《邹子》出于《周书》,其义是一。’然则《论语注》所言《周书》实《邹子》耳。”案:臧说近是,大抵《周书·月令》必与《礼记》大同小异,但卢校竟以《吕氏春秋》补入,则不足凭耳。(《大戴礼记校补》)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说:“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森立之说:[考]长夏字初见于此,谓夏之土用,长养万物之义。案:长夏,王说不太妥,考正二三月为春,四五为夏,六七为长夏,八九为秋,十十一十二为冬之理,日长之时,故谓长夏也。

金栋按:森氏所分时月“六七为长夏,八九为秋”,非是。

长夏,首见于《内经》,或是受战国时期邹衍“季夏取桑柘之火”一语中“季夏”之启发演变而来。孔德立《先秦诸子》说:“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六月,指阴(农)历六月,夏季(孟、仲、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

四时春、夏、秋、冬加之长夏谓之五时,完全是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自然界五行之土、人体五脏之脾等相配而构建的五大系统使然。此乃《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即由“取象比类”——四(五)时五行五脏阴阳的整体观类比推演思辨而来。恽铁樵《群经见智录》说:“《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故出现了矛盾说法,即脾主长夏与脾不主时。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又未尽合理,即时间搭配不均。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3季-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72天,甚为妙哉!《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渗透嫁接而来,与统治者之政治思想有关。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土居中央,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职,相其是也;天关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复得木。”

《汉书·律历志》:“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居于中央的土对四季起统领作用,任何季节用事都离不开土。[/FONT]
 
[FONT=仿宋]【秋善病风疟】杨上善说:仲夏伤暑者,秋喜风疟也。

丹波元简说:高云:“秋病肩背,俞在肩背,故秋善病风疟。风疟者,寒栗而肩背振动也。”简按:《疟论》云:“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可见疟邪自肩背始也,肩背振动之解欠详。

程士德说:风疟,疟疾的一种。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金寒火热相战成疟。[/FONT]
 
[FONT=仿宋]【冬善病痹厥】马莳说:冬气者,病在腰股,又在四肢,故痹病厥病,从之而生矣。

森立之说:案:痹厥,即四支之病,谓病在四支也。

郭霭春说:痹厥,偏义复词,此指痹说。冬气病在腰股四肢,所以容易发生痹证。

金栋按:痹厥一词,《内经》全书共见3次。病名。以痹痛逆冷为主症。(《内经词典》)[/FONT]
 
金匮真言论67.jpg

[FONT=仿宋]【冬不按蹻(跷)】森立之说:案:“不”字古人语助,不按蹻者,按蹻也。此“不”字解,详见《长刺节论第五十五篇》,王引之所谓“不”字即是。冬时按蹻,令血脉流通,则风邪无来侵之地。春不鼽衄者,血气无凝滞之徵。春不病颈项者,外邪无来犯之谓也。

金栋按:注家多认为“冬不按跷”指冬天应该禁止按跷。因为“冬天按跷”,可以损伤人体之阳气、阳精,甚至神气浮散,结果会导致百病丛生,如“春必鼽衄及春病颈项、仲夏病胸胁,长夏病洞泄寒中、秋病风疟、冬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者等,妥否?

愚见诸注皆未尽合理。因“动则为阳”、“阳盛则热”,按摩导引可以宣通阳气、活动筋骨、疏通经络气血,强壮身体,驱散阴寒之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杨上善说:“不劳则血气不通,故多得痿厥之病。故导引按跷则寒热咸和,血气流通。”吴昆说:“导引,运行经气,不使留滞为病也。手摩谓之按,足蹑谓之跷,所以揉扰筋节,宣通阳气也。”森立之说:“痿厥寒热者,气血凝滞之所为。故以‘导引按跷’治之,宜令筋络骨节气血流通也。”经文明示可以“导引按跷”以治疗疾病、康健身体,而历代注家在对“冬不按跷”的注释上,却前后矛盾。可见“冬不按跷”与后面的经文内容有问题。

首先发现这段话有问题的是李治《敬斋古今注》,《集解》已转引。实际上,“冬不按跷”之“不”字,是语气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具体实义。不按跷,按跷也。如《尔雅·释丘第十》:“夷上洒下,不漘。”郭璞注:“不,发声。”刑昺疏:“不,发声也。”黄侃文集《尔雅音训》云:“不与不蜩、不过、不类、不若之‘不’同。”即《尔雅·释鱼第十六》:“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刑昺疏:“不,发声也。……不,亦发声也。”《尔雅音训》云:“不者,发语辞。”又,《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郑玄注:“不惊,惊也;不盈,盈也。”再,《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李逸注:“不奇,奇也。”另,《礼记·缁衣》:“《甫刑》曰:播刑之不迪。”郑玄注:“不,衍字耳。”郑注不明“不”当系一语气助词,已知“不”在句中没有词义,故认为是一个多余的字。实乃语气助词之“不”也。

《素问考注》:“案:‘不’字古人语助,不按跷者,按跷也。……冬时按跷,令血脉流通,则风邪无来侵之地。春不鼽衄者,血气无凝滞之徵。春不病颈项者,外邪无来犯之谓也。……‘冬不按跷’一句,唯谓‘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也。下夏秋冬共必有为诸证之渐耳,此唯举冬而余略之也。而王注云‘此上五句,并为冬不按跷之所致也。’恐非是。再考冬行导引按跷之法,则寒气不来侵,故至春不病邪入颈项之病,又不病鼽衄之证,四时宜导引也。只举冬,不云他三时者,乃与冬伤于寒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同文例。且《异法方宜》十二云:‘导引按跷者,宜从中央出。’亦是四时宜导引之徵也。”此《考注》一出,文理、义理、医理详尽而确,可谓群疑冰释。经文中“春不病颈项”之“春”、“仲夏不病胸胁”之“仲”字,当从《素问吴注》删除,于义为顺。吴昆说:“‘不病颈项上’,旧有一‘春’字,夏字上有一‘仲’字,两僭去之。”

综上所述,今据李治《敬斋古今注》、森立之《素问考注》、《新校正》云(详“飧泄而汗出也”六字,据上文疑剩)及《素问吴注》并结合上下文义,这一段话应校补为:

“故冬按跷,春不鼽衄、不病颈项;春按跷,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夏按跷,秋不病风疟;秋按跷,冬不病痹厥。”如此始合经旨。[/FONT]
 
[FONT=仿宋]【飧泄而汗出也】胡天雄说:天雄按:冬令宜藏,飧泄汗出,皆有违冬藏之道,故下文补出“冬藏于精”的重要性。义有可通,当非剩文。句前文字当有脱落。[/FONT]
 
金匮真言论68.jpg

[FONT=仿宋]【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胡天雄说:于云:“藏上当脱‘冬’字,下文云:‘夏暑汗不出,秋成为风疟。’此冬字与彼夏字为对,脱去则句法失类矣。”可从。《内经》精字多义,最常见者,以人身阳气之密藏者叫做精,《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故阳气必须密藏于阴中,阴阳紧密结合,才有坚强的生命。如果阴阳分离,阴中无阳,精气竭绝,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后世医家亦有悟及《内经》藏精之精,指阳气之密藏者而言,并非专指精液之精,只是出于对前代注家的尊重,不敢翻此案而已。[/FONT]
 
[FONT=仿宋]【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吴崑说:冬宜闭藏,失之则如上条所论。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金寒火热相战为疟。

张介宾说:以上二节,一言冬宜闭藏,一言夏宜疏泄。冬不藏精则病温,夏不汗泄则病疟。阴阳启闭,时气宜然。此举冬夏言,则春秋在其中矣。

胡天雄说:张云:“夏月伏暑而汗不出,则暑邪内畜,以至秋凉凄切之时,寒热相争,乃病风疟。”黄云:“夏暑窍开,寒随窍入而汗不出者,是宜泄而反藏也。皮毛闭敛,寒气莫泄,则秋成风疟矣。”一云“夏月伏暑”,一云“寒随窍入”,两说各异。今考《疟论》云:“夫痎疟皆生于风……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张注似更切合原意。[/FONT]
 
[FONT=仿宋]【此平人脉法也】森立之说:脉法,犹曰血脉常则也。

胡天雄说:此句难解。《新校正》以“义与上文不相接”,疑有阙文。注家也作过多种尝试,吴云:“脉法犹言诊法。”马从王注云:“乃平病人之脉法也。”张云:“言经脉受邪之所由然也。”以上三家,吴、马均以脉法即是诊法,张以脉为经脉。今考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有《脉法》按:帛书小组整理定名。一篇,其首句云:“以脉法明教下,脉亦圣人之所贵也。”算是最早提出“脉法”二字的古籍之一。其后又说:“以砭启脉者必如是。”可见最初脉法的“脉”,确是指经脉。因古代遍身诊脉,经脉既是施治的目标,又是诊断的依据,不可截然分开。故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也。此句接篇首帝问“经有五风”句来,经即是脉,因为“八风发邪”成为经脉之风以后,可发上述诸病,所以,最后总结一句:这是辨别经脉受病之法。平,动词,即平脉辨证之平。[/FONT]

郭霭春说:按此六字,据林校谓“义不与上相接。”疑此六字,应在后文“合心于精”句下,误窜于此。
 
[FONT=仿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张介宾说:一日之气,自卯时日出地上为昼,天之阳也;自酉时日入地中为夜,天之阴也。然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为阳中之阴也;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也。故以一日分为四时,则子午当二至之中,卯酉当二分之令;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也。

张志聪说: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盛,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

程士德说:上二注,一从昼夜四时注,一从阴阳气消长解,相互发明。[/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