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中“守神法”的解读与发掘

刘子彬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4/20
帖子
116
获得点赞
47
声望
28
年龄
43
所在地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缘起​

《黄帝内经》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宝藏,迄今为止还只是发掘出来一部分,我想显露出来的这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缘分真是奇妙,自我高中毕业立志学习中医以来,至今已从医十五年,期间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随着人生经验、临床探索、阅读和思考的不断积累,我感觉中医的大门逐步在向我敞开,能够用十五年的专注换来中医的登堂入室,真应该感谢上天的眷顾!

去年冬天初步深入国内外的多种心理疗法,一下子冲击到我的心,使我感到意义重大。随后在读《黄帝内经》时,极为震惊地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疗法资源,不过现代医学用“心理”表达,古人用“神”表达而已,用词不同,实质则一!真应了那句古语: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内经》里的这些内容就我目力所及,并没有人深入研究和提出,甚是可惜!我发愿将这些内容进行个人的解读和发掘,使祖先的智慧之光能够重新散发出来,如果能为今日之中医尽一份微薄之力,对被疾病折磨的人们的痛苦有所缓解,真的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短短几个月,竟然使我有了恍如隔世之感!

而变化,真的就与此前的十五年没有关系吗?
 
最后编辑:
从听闻,到接触与学习,再到临床验证与实践——我步入心理疗法的经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经验或者领悟,是非需要你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有了足够的人生经验、临床阅历后,才能深刻体会。

2014年我到北京学习针灸,一位中医骨科名医给我们介绍临床体会时说:有一种疼痛,叫心源性疼痛,不管你用针灸、手法怎么治疗,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为它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同期的一位学姐在课后给我们讲了一件事:她父亲去年得了肺癌,医院检查已是晚期,无法手术,预估存活期只有三个月,后来她父亲虔诚净化心灵,外出做义工,九个月后再去检查,肺癌已经无影无踪!

这些亲耳所闻让我深受震动,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随着临床经历的增加,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屡治乏效的失败案例始终困扰着我,敲打着我的心,使我辗转反侧,不能平静。

同时一些平时不为人注意的症状和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刚上初中的男孩,我给他针灸后拔针时,他告诉我:每次你给我扎上针后,我的眼睛不知怎么回事,不停地流眼泪。后来我跟他母亲提到这个现象,他母亲说:这个孩子,平时一受委屈就哭。

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在我给他针灸进针时,他说:好酸啊,每一针都很酸!别人扎针疼,他却是酸,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后来我单独跟他进行过一次心理交流,我说:你需要关心吗?需要理解吗?他说:是的,我需要关心和理解!

去年冬天的一次辟谷,使我的身心彻底清净下来,回顾和反思临床当中的问题和困惑,终于明白了形神合一,身心一体的道理,接着一头扎进国内外的多种心理疗法中:王凤仪先生的性理疗病、徐冉先生的相遇疗法、王中平先生的心平健康学、卡尔·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等等。

学习的同时还要实践,首先是自己进行反省,反思自己的心念言行并试着改变,从家庭开始,逐步试着将其应用到临床接诊、沟通、治疗中,果然疗效大大提高,同时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提升,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和融洽。

后来我重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猛然发现其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心理疗法内容,完全被祖先的智慧所震惊。

道,就在这里了。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昨天浏览网上书店,发现新上市了一本书:《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17年4月1日出版,马上订了一本
 
疾病从哪里来?——《黄帝内经》的疾病观
有人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一篇文章,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夸张,因为这一篇里有一句话,只有十六个字,我认为可以作为《黄帝内经》全书的中心,后面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它来进行阐述,这句话不但揭示了健康长寿的原则,也点明了疾病的根源和治病的方法: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如果稍微把这句话调整一下次序,就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用现代的话讲,大意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心中无欲无求,乐观处世,收敛心神,形神合一,全身真气自然流动,哪里会患病呢?

换句话说,人为什么会得病呢?当然是“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的反面。这在《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中有一句话: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

在《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里也有一句话: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

如果把两句话合并一下,就是:嗜欲无穷,精神外驰,荣泣卫除,病所从生!

换成现代话说,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因为嗜好和欲望没有穷尽,心神向外追逐,形神离散不能合一,气血失和,所以会被种种病苦所折磨。

可见神不内守是疾病之根源。

其实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病由心生。

所以《黄帝内经》里屡次强调要“守神”、“治神”、“养神”、“移神”、“动神”等等。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讲: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讲:粗守形,上守神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何谓守神,如何守神?——“守神法”概述​


守神”这个词出自《内经》原文:“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粗守形,上守神”。其它相关的词如:全神、治神、积神、御神、移神、动神、养神,不一而足。

之所以选择“守神”,我经过反复斟酌,觉得“守”字十分贴切:

“守”者收也,音同义通,有收摄、守候、陪伴、无为等含义。

什么是“神”?因为一个字不同语境下其含义不同,此处“守神”的“神”,我的理解是:心念、意念,或者更通俗地说,就是注意力,这是“守神法”初级应用时“神”的含义。如果到了“守神法”更高一阶层应用时,“神”还有思想、观念、信念等含义。

谁来“守神”?

我认为,不但患者要“守神”,医生更要“守神”!而且医者的“守神”是前提和基础!

因为如果一个医生嗜欲无穷、利欲熏心,整天神不守舍地诊治患者,患者能对他产生信任吗?会配合治疗吗?医疗效果可想而知!他自己尚不能精神内守,如何让对方“守神”?所以对医者的要求更高。

如何“守神”?

依据《内经》原文,我把“守神法”分为初阶和高阶两个层次:

初阶层次:针对一般疾病

将“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结合《灵枢·根结第五》中的“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具体方法是:医者首先调整放松自己的身心,接诊时积极地与病人沟通与交流,关注他的身心状态,获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可;治疗时让患者深呼吸几次,全身放松,心无杂念,注意力放到肚脐处。

高阶层次:针对疑难疾病,屡治不愈的疾病

结合《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中的“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具体方法如下:在密闭安静的房间内,不要被打扰,不要有第三人在场,单独与病人交流,医者要体会和感受患者的身心状态,接纳患者,让他体会自己身心的感受,释放出心中长期压抑的情绪,打开心结。

这里只是概述,至于其中的道理,以后在解读《内经》原文时会详细解释。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守神”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南怀瑾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提到:二十一世纪将是精神疾病的时代。

有医学统计曾指出,现在到门诊就诊的慢性疾病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跟心理因素有关。

如果留心观察,对照现实情况,你会发现这些观点所言不虚。

近些年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分裂、自闭、抑郁症越来越多;成年人普遍焦虑、抑郁,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自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精神和心理上出问题,确实往往比身体上的疾病还严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代替原来的“生物”模式,医学界逐步接受了这一观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医学院校教育和实际临床医疗中,心理因素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心理因素很重要,但也是最难研究和把握的。因为心理问题的产生,跟个人成长、家庭、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常常使普通临床医生感到无能为力,但时代的现实是到了我们必须面对的地步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你是不是精神和心理医生。

古人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成长和身心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实临床医疗是发现和调节心理健康最合适的切入点。因为人的心理失衡往往折射到身体,从而导致身体的种种不适,接下来就会去咨询医生,如果在这一关能够把握好,很多问题都可以更早、更有效地解决。

我认为,在当代社会,之所以心理和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出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普遍处在“失神”状态!

什么是“失神”?

前段时间,我跟徐冉先生探讨交流时,他提出“神”就是“信念”!我十分认同他的观点,非常切合时代特点,很贴切!

信念,包含着信任、信仰、真诚、坚定、始终不一等含义,这些正是我们当前个人乃至社会普遍缺失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回自己的“信念”,守住这个“信念”!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守神”法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如何将“守神”法有效地运用到临床中?经过我反复实践和思考,个人认为:所谓方法,都不是固定死板的,应该灵活应用,所谓“法无定法”。

我的体会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者的具体情况:

①如果你是心理医生或者普通人,不用针灸、药物之类,直接运用“守神”法的初阶或高阶,和患者共同“守神”即可。

②如果你是针灸医生,以针灸治疗为主,可以在治疗留针或艾灸时,让患者身体放松,意守神阙。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齐永先生的“易医脐针疗法”,这也是我现在专注的治疗方法,其法突破了中西医的理论和思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法简效宏。其治疗的部位是在脐部神阙穴及其周围,与儒家的尚“中”思想暗合。用的是一寸毫针,用针少,痛苦小,一般平卧位进针,也不会出现晕针之类,治疗留针中间即可“守神”,非常契合。

③如果你做推拿手法之类,可以在腹部推拿、按摩、点穴,治疗的过程即是“守神”的过程。

2.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因为患者本身的年龄、性格、观念、情绪、文化程度各各不同,适合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在实际操作时需要灵活运用。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实施者要与对方真诚交流,这个最重要。

3.环境场所:最好是安静、单独的房间,这样患者可以更能够放松。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体验,尤其是年轻人,这些细节也需要注意。

问题似乎很多,其实并不复杂,实施者心中关键是要有一个“诚”字,一旦你有了诚心,一切将水到渠成!

还是《大学》的那句话: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医“守神”,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到的,需要个人修为到一定程度。功到法自成。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一)

1.一.、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2.二、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灵枢.上膈第六十八》

解读:

《素问》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是《内经》全书的核心。

所谓“上古”者,“尚古”也。中国文化历来注重继承和传承,认为古人先贤有着充满智慧的完美思想和文化,所以在文化文献的保存十分重视。有些人认为法久弊生,“尚古”的一个不足就是容易故步自封,创新不够,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慢了半拍。

不过自古以来,先贤就提倡创新,如《礼记.大学》中讲: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可见古人本就是提倡继承而且注重创新,如果忽略了继承去创新,对一些先贤已经做出的成绩视而不见,往往会走弯路,浪费时间和资源。荣获诺贝尔奖的药学家屠呦呦,当年就是受中国古代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

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和教育家章次公提倡“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我十分认同,十几年来我除了研读中医《黄帝内经》,同时进行临床实践,并试图广泛接触古今中外多种学科经验和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此书中,我试图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思想,结合古今中外的已有著作和成果,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整理中医古典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方法。

“天真”,我认为是“天性”的意思,就是“恬憺虚无”、“清净光明”的天性,上古之人所以健康长寿,就是因为其保持这种天真之性,后世人们如欲达到健康长寿的愿望,也必须回归这种天性。

“恬憺”,安静、清净的意思;“虚无”,无为、无欲无求的意思。

这就是所谓的“静能生慧”!

人处在清净、安静的状态下,头脑会变得清醒和灵敏,智慧会容易生出来。相反,人如果在急躁、慌乱、冲动的状态下,常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要不怎么说冲动是魔鬼呢?等事情过后静下心来,我们往往又懊悔不已!这些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体会。

有一个安静沉着、气定神闲的心态,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那些事业有成者往往有这种良好的心态,而那些慌慌张张、急急匆匆的人往往终日为生计奔波,很难胜任重要的工作。

其实不但头脑,人的身体也是有自己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身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自我愈合能力,就像皮肤被割伤后她自己会愈合一样,道理十分简单。可是很多人并不相信自己的身体,平时不知珍惜地糟蹋身体,等身体亮红灯了,还是不肯静下心来倾听一下身体的诉说,而是寻求各种外力来“治疗”她,一番折腾下来,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是可怜!

人应该试着去倾听身体的表达。如果真的能安静下来,心神回归身体,形神合一,身体智慧就会生出来,真气开始更有效地运行、流动,去修复身体的创伤。

在道教中有一篇《清静经》,只有五百多字,却是非常重要文章,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里面讲“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净,其实是人生活在宇宙天地中,顺应“天”的要求。因为《黄帝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气者,清净光明者也”,如是而已。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二)

3三、.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4.四、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宇,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解读:
“志闲”和“心安”,对应前文的“恬憺虚无”;“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对应“真气从之”。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前面说“少欲”,后面又说“从欲”呢?而且后面篇章里还有“嗜欲无穷,忧患不止”,《礼记》上也讲:“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似乎很矛盾。

我的意见是:此处“从欲”和“从欲快志”的“从”不读为纵,不是放纵的意思,而是顺从、接受、接纳的意思;这里的“欲”跟“少欲”和“嗜欲无穷”的“欲”不同,不是欲望的意思,而是指身心上的感觉与直觉。

“从欲”的“欲”,应该相当于后面篇章里“数问其情,以从其意”的“意”。《内经》中每每“志意”连称,所以“从欲快志”就是“从意快志”,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是顺从身心的感受与直觉,不是说放纵自己的嗜好和欲望。

《论语》上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这个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字和词,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里,或者前后篇章互相联系,才能清楚其含义,不能单独提出来解释。

其实现代汉语的字词也一样,也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这跟外语有很大不同。比方说这两句话:①我打赢了他。②我打败了他。外国人学汉语看到这里彻底疯了:一个“败”,一个“赢”,截然相反的词怎么会是一个意思?中国人会心一笑而已!

接下来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在《论语》中,孔子
一段话
称赞弟子颜回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颜回的生活很清苦,可是他的精神境界非常高,连孔子都佩服!

在《中庸》中有一段话,诠释了这种生活态度: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人的成长其实是心的成长、精神境界的提升,信念坚守住了,就不会被外在的物质环境所左右和影响。“不惧于物”,就是不担心、不害怕,不排斥也不嗜好于物,事来则应,物去不留。当下的一切都很自然,都能接受,好坏都能坦然面对。接受当下的一切,接受了才能解脱,解脱了才能超越,超越了才可自在。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三)

5.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解读:

《素问》第二篇,名为《四气调神大论》。《内经》中反复强调的养生原则,就是顺天地四时阴阳。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如何顺应四时变化?在篇名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词:调神!而在正文中,却使用了另一个字“志”:以使志生、使志勿怒、使志安宁、无外其志、使志若伏若匿。

《内经》常常“志意”连称,广义的“志意”其实就是思想、意念的意思,可以归到广义的“神”的范围。如果从细节和狭义的角度来区别比较:

“志”,《康熙字典》讲: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通俗来讲,志,就是人的志向和目标,对未来的期望和盼望心。

“ 意”,《灵枢.本神第八》讲:“心有所忆谓之意。”可以理解为:意就是过去的经历或环境对一个人心理上造成的影响,虽然事情和环境过去或改变了,但这种影响对现在的身心仍起作用。有一种心理学观点认为: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所以一个人在童年中的遭遇会在他的心理和意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其影响会伴随他一生。

接着谈四气调神,综合其他篇章谈四时五行的内容来看:

春三月,其位东方,主仁。

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心便是仁,完完全全的东方思想。仁者爱人,在古代对读书人往往要求“知医”,还有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非常推崇医者治病救人的仁慈之心。

春季对应的神或者志是:生、予、赏。按照佛教中类似的说法,就是要有“布施”的精神。六度中的第一个便是“布施”,这个布施精神是基础和起步,非常重要。佛教里还有一位东方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誓为众生治病除疾,而且“随其所好……皆令丰足”,跟中国的思想很类似,这让人怀疑是在先秦中印就有了文化交流,还是两地的圣人觉悟到了同一个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秋三月,其位西方,这个季节应该做的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我感觉秋季调神最符合时代特点了。现代社会人心是“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心在向外驰求,内心空虚,形神失守,类似于夏三月的外放太过,亟需收摄心神。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序中曾批评当时的人“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非常痛心。然时隔两千年,再环顾当今社会环境,古今社会人心是何等类似!这真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啊。

这里只谈春秋两季,因为四季中春秋季节最重要,理解了这两季,也就明白了四季。这真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四)
6.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上,故不下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7.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8.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9.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解读:

这次解读“守神”法,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搞清楚了天与人的关系,并在“守神”法的整体理论和操作方法的把握上,重新校正了《内经》的一些文字,对一些文句进行了全新释读。我虽然不敢说这就是《内经》作者的本义,但对我这个反复研读经典十余年的中医来说,很多疑问的涣然冰释是确确实实的。

《黄帝内经》撇开七篇大论不说,其余内容主体成于先秦,应当是肯定的。从古至今,经过反复传抄,鲁鱼亥豕在所难免,好在大部分文字尚在。个别字句的错漏和后世文字的掺入,并不妨碍理解其整体的思想,这些都可以从整体研读、前后篇对比来判断,也并不是不可能。另外,《黄帝内经》的解读跟解读者的个人认知有很大关系,很多东西读不懂或者误解了,实在是阅历和思想境界达到的高度不够,这是我实实在在的体会到的。

“天气”的问题,在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就提出来了,到了第三篇,其题目就是《生气通天论》。所谓“生气通天”,就是人体中的“气”,与天之“气”息息相通。

这里有一个文字的校读,“藏德不上故不下也”中的“上”,通行版本作“止”,另一版本作“上”,我是采用了非通行版本的文字。

在《内经》中往往上下并称,如:“视其经络浮沈,以上下逆从循之”、“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等等,还有很多。

什么叫“不上故不下也”?我认为,这句话的重点是“藏德”,这个“德”就是“天德”,其性“清净光明”,如如不动。所以“不上故不下也”的意思就是:所藏的这个“德”本来就是不动而居于中,不会像人体的气血一样上行下行。

经典本就惜字如金,因为字少,而且“言不尽意”,往往需要阅读者反复思考、前后联系,再加上头脑灵光一闪,智慧迸发,才能有所悟。

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天气的问题最大,对人的身心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临床上有一些风湿疼痛的病人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阴雨天还没出现,天气在普通人看来还很晴朗,他们身体就已经感应到了:哎哟,我的腿又疼起来了,要变天了。其实普通人也有类似的体验,如果天气不好,阴沉沉的或者阴雨连绵,人的心情也会变得低落,身体也懒洋洋的不想活动;一旦天气放晴,晴空万里,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周易》里讲“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人体与天气息息相通,确实是事实。

在再进一步讲,人与天气息息相通,那人和人之间呢?人和动物呢?人和无生命的物质呢?

别的不说,单单就生物来讲,国外有生物学家已经做了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同一个系统、形态相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类似物理学中的“场”,称之为“形态共振场”,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它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传递。

“天之在我者德也”,人的心神意念就是人体的“天气”,应当效法“清净光明”的天德,清净是恬憺虚无,无欲无求;光明是心存仁善,有利他之心。如此才能感应到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形神合一,其实也是形神不二啊!

一旦清净光明,人体自然阴平阳秘,任何外邪是无法入侵的。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守神”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南怀瑾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提到:二十一世纪将是精神疾病的时代。

有医学统计曾指出,现在到门诊就诊的慢性疾病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跟心理因素有关。

如果留心观察,对照现实情况,你会发现这些观点所言不虚。

近些年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分裂、自闭、抑郁症越来越多;成年人普遍焦虑、抑郁,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自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精神和心理上出问题,确实往往比身体上的疾病还严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代替原来的“生物”模式,医学界逐步接受了这一观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医学院校教育和实际临床医疗中,心理因素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心理因素很重要,但也是最难研究和把握的。因为心理问题的产生,跟个人成长、家庭、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常常使普通临床医生感到无能为力,但时代的现实是到了我们必须面对的地步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你是不是精神和心理医生。

古人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成长和身心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实临床医疗是发现和调节心理健康最合适的切入点。因为人的心理失衡往往折射到身体,从而导致身体的种种不适,接下来就会去咨询医生,如果在这一关能够把握好,很多问题都可以更早、更有效地解决。

我认为,在当代社会,之所以心理和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出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普遍处在“失神”状态!

什么是“失神”?

前段时间,我跟徐冉先生探讨交流时,他提出“神”就是“信念”!我十分认同他的观点,非常切合时代特点,很贴切!

信念,包含着信任、信仰、真诚、坚定、始终不一等含义,这些正是我们当前个人乃至社会普遍缺失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回自己的“信念”,守住这个“信念”!

缘起​

《黄帝内经》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宝藏,迄今为止还只是发掘出来一部分,我想显露出来的这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缘分真是奇妙,自我高中毕业立志学习中医以来,至今已从医十五年,期间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随着人生经验、临床探索、阅读和思考的不断积累,我感觉中医的大门逐步在向我敞开,能够用十五年的专注换来中医的登堂入室,真应该感谢上天的眷顾!

去年冬天初步深入国内外的多种心理疗法,一下子冲击到我的心,使我感到意义重大。随后在读《黄帝内经》时,极为震惊地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疗法资源,不过现代医学用“心理”表达,古人用“神”表达而已,用词不同,实质则一!真应了那句古语: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内经》里的这些内容就我目力所及,并没有人深入研究和提出,甚是可惜!我发愿将这些内容进行个人的解读和发掘,使祖先的智慧之光能够重新散发出来,如果能为今日之中医尽一份微薄之力,对被疾病折磨的人们的痛苦有所缓解,真的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短短几个月,竟然使我有了恍如隔世之感!

而变化,真的就与此前的十五年没有关系吗?

医“守神”,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到的,需要个人修为到一定程度。功到法自成。

“短短几个月,竟然使我有了恍如隔世之感!
而变化,真的就与此前的十五年没有关系吗?”

“医“守神”,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到的,需要个人修为到一定程度。功到法自成。”

赞同两位老师的见解。

佛家禅宗讲的顿悟,是学识、思想、历练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在瞬间完成的一次破壁、一次跨跃。
朱丹溪44岁才拜在罗知悌门下潜心学医也能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家,离不开他前几十年深厚的学养积淀。


什么是“失神”?
前段时间,我跟徐冉先生探讨交流时,他提出“神”就是“信念”!我十分认同他的观点,非常切合时代特点,很贴切!
信念,包含着信任、信仰、真诚、坚定、始终不一等含义,这些正是我们当前个人乃至社会普遍缺失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回自己的“信念”,守住这个“信念”!

既然神就是信念,信念包含着信任、信仰、真诚,那么治神、守神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医生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治疗改变患者多年形成的信仰、信任感、真诚度。

有统计表明现代社会80%以上的疾病都是“身心同病”,不良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引起的,
这是人的“终极问题”,如果医生能够把“守神”的问题解决了,大部分疾病都不会产生。

况且人生体验不同,人生感悟各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守神”还是“失神”,“恬淡虚无”的标准是什么,因人而异。
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能力相当就能做到“精神内守”、欲望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就会“所愿不得,意淫于外,精神外驰,荣泣卫除,病所从生”
然而,别人人生的这个“度”,是医生无法把握和敲定的。
 
谢谢老师一起讨论。老师说的极是。

临床久了有时候会觉得越来越无奈,我曾有一段时间害怕看到病人,因为人人性情不同,心态各异,他们的病情有时候又受情绪影响加重,真的让我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

医生无法改变患者的观念和性格,如果有人想这么做,那他百分之九十九要失败。岂止医患之间,在家庭中,如果夫妻一方试图改变另一方,最终会也会以失败告终!

那是不是就无能为力、束手受败呢?也不是!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通过后来不断思考和学习,我恍然大悟,为什么要改变他人呢?别人难道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不是啊!人性千变万化,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误解或沟通困难,都是拿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他人,所以才有了种种冲突。

所以患者从出生至今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我们常常无法知道,无法知道这些家庭内外的事情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用罗杰斯的话说: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

所以方法就出来了:不要试图去分析或指导患者,这样做既费劲又没有效果。不如去心怀地真诚听他倾诉,如果不倾诉就默默地陪伴他,接受他的所有感受,也让他静下心来体会自己的身心感觉,如果能这样做,患者的气血会发挥强大的修复功能。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谢谢老师一起讨论。老师说的极是。

临床久了有时候会觉得越来越无奈,我曾有一段时间害怕看到病人,因为人人性情不同,心态各异,他们的病情有时候又受情绪影响加重,真的让我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

医生无法改变患者的观念和性格,如果有人想这么做,那他百分之九十九要失败。岂止医患之间,在家庭中,如果夫妻一方试图改变另一方,最终会也会以失败告终!

那是不是就无能为力、束手受败呢?也不是!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通过后来不断思考和学习,我恍然大悟,为什么要改变他人呢?别人难道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不是啊!人性千变万化,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误解或沟通困难,都是拿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他人,所以才有了种种冲突。

所以患者从出生至今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我们常常无法知道,无法知道这些家庭内外的事情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用罗杰斯的话说: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

所以方法就出来了:不要试图去分析或指导患者,这样做既费劲又没有效果。不如去心怀地真诚听他倾诉,如果不倾诉就默默地陪伴他,接受他的所有感受,也让他静下心来体会自己的身心感觉,如果能这样做,患者的气血会发挥强大的修复功能。
同意老师的看法。
 
有时候患者因为情绪激动或心态偏激了,形成错觉走不出来,所以需要让他平静下来,静能生慧,他会看到自己的错觉,心结打开了也就成功了一半。
 
《黄帝内经》“守神法”条文解读(五)​


10.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11.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解读: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句话我看过很多人的解释,都不太满意,总感觉不太贴切。现在提出我的看法。

阳气者,生气、天气之谓也;精,读为净,清净;柔,仁慈光明也。

这是“天气,清净光明者也”在人体上的阐发和对应。正可谓:清净神自养,光明筋自柔!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所谓“阴气”,指营血之类,也可以归入广义的“神”的范围,所谓“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静,也即是净,清净下来人体的营血就不会耗失,相反,如果心神失守,思想无穷,嗜欲无穷,意淫于外,就会暗耗营血,日久必危,慎之戒之!

在这里举一个前段时间的病案,可以看出心神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2016年10月30日接诊了一位六十岁女患者,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弯曲不能伸直(爪形手),伴麻木、疼痛、无力,左肘也疼痛,这是典型的肘管综合征。

我用脐针给其治疗,一次手指麻木疼痛减轻,七次后小指和无名指即能伸直无碍,麻木疼痛和无力大部分缓解。

春节过后又来诊,说上次治疗后效果很好,手指活动基本正常,近两日左手小指突然出现麻木疼痛加重。我继续给她治疗了两次,症状缓解。

第三日来时说昨天晚上症状又加重。我考虑应该有心理因素在作怪,就问她:有哥哥吗?她说:有啊!问:是不是因为哥哥的事情而着急上火?回答:对对对,昨天晚上哥哥打过来电话,为家里的事情着急。心里埋怨她哥没分寸不懂事,但又不好对她哥发作。她描述:当时接完电话,左手小指簌的一下,一种电击感从小指向前臂窜了上去……

她把家里的烦心事情向我倾诉出来,因为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对别人没法说。我听完后安慰了几句而已。她的症状再没有反复,又治疗了两次,基本好了。

由此案可以看出情志对疾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疾病发生了,其实只是一种“果”,在疾病发生之前的身心失衡才是“因”,所以治疗疾病,必要时一定要同患者一起追溯前因,消除或减少过去之事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心结打开了,疾病就容易痊愈,这才是治本之道。


欢迎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5033050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