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素问集解补遗》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草稿)

[FONT=仿宋]【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程士德说:此言五味太过自伤,以及五味之相胜。其中“苦伤气”,《类经·藏象类·五》注:“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升,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然气非五体,此言五味太过自伤五体,故气当作“脉”为是。但《新校正》又说:“详此篇论所伤之旨,其例有三:东方云‘风伤筋,酸伤筋’,中央云‘湿伤肉,甘伤肉’,是自伤者也。南方云‘热伤气,苦伤气’,北方云‘寒伤血,咸伤血’,是伤己所胜。西方云‘热伤皮毛’,是被胜伤己,‘辛伤皮毛’,是自伤者也。凡此五方所伤,有此三例不同。《太素》则俱云自伤。”又,“咸伤血”,《类经·藏象类·五》注云:“咸从水化,故伤心血,水胜火也。食咸则渴,伤血可知。”《新校正》云:“按《太素》血作骨。”按文例,当从《太素》作“骨”为是。

金栋按:程氏说甚确,此乃五味(酸、苦、甘、辛、咸)附五行说之推演。《集解》已据《太素》径改为“咸伤骨”,而“苦伤气”未改。

,五行学说是汉代的思想律。它始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后经汉代儒士如董仲舒、刘向父子的演变附会,得到汉代帝王的重用而为统治阶级服务。五行学说充斥弥漫在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在那个时代用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是非常正常和受崇拜的。但五行学说并非一蹴而就,有过艰难的演变过程,或是因为汉儒之经学有过古今之分的缘故吧,所以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命现象时,使他们大伤脑筋,结果仍有矛盾重重并未完全统一之痕迹。《内经》正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其中相关内容露出些许马脚、不成熟的逻辑推演,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进行逻辑推演,其逻辑推演的结果,既有成熟合理的逻辑推理,还有不成熟的演变痕迹体例,对于其中不成熟的逻辑推理部分,有智者认为“《内经》本身的自相矛盾不要强解”(赵洪钧《内经时代》),甚是。[/FONT]
 
阴阳应象大论87.jpg

[FONT=仿宋]【在窍为舌】姚止庵说:舌之职有二,一司辨五味,一司协音声,而实内根于心,舌为心之苗是也。故火旺于心,则舌为之赤;火炽之极,则舌为之焦;若无病之人,火降水升,则舌自津润而滑泽。苟非有窍焉,则内之何能通心液,外之何能辨五味、别音声乎?乃王氏一则曰舌用非窍,再则曰寻其为窍则舌义便乖,乃曲为之解,亦何不察之甚也。夫窍之为言孔也,原王氏之意,或以诸窍皆有孔,而舌似无孔。今试取舌而观之,细若针毫,津出若泉者,非孔乎!孔之大者窍也,孔之小者亦窍也,谁谓舌非通窍哉。抑又有说焉,《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而此又言在窍为舌,是心有二窍也。虽然,肾亦有二窍焉,肾在窍为耳,又《金匮真言论》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五脏之中,一窍者三,而心肾独各二窍者何也?夫心者火也,牡脏也;肾者水也,牝脏也。水火者,天地之正气,阴阳之妙用,气血之本源,生死之关键也,所系至重,故二脏独有牝牡之名,为用至博,故心肾更有兼通之窍。火性炎上,其气上通,是以正窍在舌,而旁窍在耳;水性润下,其气由上而达下,是以上窍在耳,而下窍在二阴。然分之有水火升降之形,合之乃阴阳互根之妙,故肾在窍为耳,而心亦开窍于耳,是耳者心肾之所交通,水火之所际会,学者不可不察也。注谓舌非通窍,固非,而心肾各有二窍,与夫心与肾共窍于耳之义,俱不拈出,真缺陷也,因为臆解于此。

金栋按:与《金匮真言论》“开窍于耳”补遗参看。[/FONT]
 
阴阳应象大论88.jpg

阴阳应象大论89.jpg

[FONT=仿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森立之说:《方盛衰论》:“阳从左,阴从右。”王注:“阳气之多少,皆从左。阴气之多少,皆从右。”

程士德说:古代浑天说认为天体自东向西旋转,所谓右旋。由于天体自左向右旋转,才能有昼夜四时。《内经》受浑天说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二气,不断在左右升降运动,故《素问集注·卷二》注:“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又如《类经·藏象类·五》云:“阳左而升,阴右而降。”

金栋按:“浑天: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汉典》)

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地球漂浮在球形天空的水面上。这种宇宙观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天球都是球形。此说产生于战国时代,当时有了“较多精确度”的“先秦浑天仪”,并用它观测天球,较精确地测定了大行星的视运动规律,后来东汉的科学家张衡加以发挥和完善。(张衡《浑天仪注》)(张登本《<内经>的思考》)

胡天雄说:面南而立,子半以后,太阳从左边上升;午半以后,太阳从右边下降。上升则阳气渐盛,下降则阴气渐盛,人气应之,故平旦而阳气升,日西而阳气虚。这就是所谓“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语本明白易懂,读志聪注则明者晦矣。《五运行》释“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是为司天在泉、六气六步服务,后世气运之学,不足以释此处之左右阴阳也。

金栋按:面南而立,左东右西,上南下北,与现代地图方位正相反。[/FONT]
 
阴阳应象大论90.jpg

[FONT=仿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程士德说:说明阴阳互根、相互为用之理。守,镇守于内;使,使役于外。《素问吴注·卷二》注:“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使役。见阴阳相为内外,不可相离也。”又《类经·藏象类·五》注:“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以法象言,则地守乎中,天运于外……以气血言,则营守于中,卫运于外。故朱子曰: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与此同义。

【阴在内,阳之守也】胡天雄说:马注以阴气为营气、阳气为卫气释此。又云:“《史记·黄帝纪》有‘以师兵为营卫’一句。夫营者,将之所成,在内;卫者,兵之所护,在外。《内经》营卫二气之意,正因此意名之。”天雄按:马说未妥,以营卫分阴阳,则营在脉中为阴,卫在脉外为阳,但营气“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灵·营气》,则营气亦行于外,非专守内者,故营卫不足以释此处之阴阳,且《史记》“以师兵为营卫”,唐张守节注云:“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则卫乃动词,亦非医家之营卫,更不能以彼释此。《内经》以五藏为阴,以精气为阳,而精气是藏于五藏之中的,所以说“五藏主藏精者也”《灵·本神》,又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处阴字亦指五藏言,阳字指精气言,守字有居字之意,《史记·天官书》:“其人守犯太微、轩辕、营室。”韦昭注:“自下触之曰犯,居其宿曰守。”可知守即居也。此与“五藏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的守字同义,都是作居字解。“阴在内,阳之守也”,就是说五藏在内,是精气所居的地方。

【阳在外,阴之使也】胡天雄说:阳即卫外之阳,所谓“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虽卫于外,其根源仍在五藏,五藏精气充足,则卫外之阳气旺盛。所以说,阳在外,阴之使也。[/FONT]
 
阴阳应象大论91.jpg

阴阳应象大论92.jpg

[FONT=仿宋]【法阴阳奈何】杨上善说:阴阳者,天地纲纪,变化父母,养生之道,法之以成,故问之。

程士德说:法,效法、取法的意思。《素问吴注·卷二》注:“帝言何以取法天地阴阳之气,而为调治之法也。”一说,法为法象。《素问吴注·卷二》注:“帝问病之法象阴阳如何。”《类经·阴阳类·二》则作法则解,注云:“法,则也。以辨病之阴阳也。”据文中“能夏不能冬”、“能冬不能夏”,则作效法、取法解义切。故《素问注证发微·卷一》云:“夫人身之阴阳,有同于天地之阴阳,则人之善养者,当法天地之阴阳也。故帝以法阴阳为问,而伯以阴阳偏胜为病者言之,正以见阴阳不可不法也。”[/FONT]
 
最后编辑:
[FONT=仿宋]【腹满,死】程士德说:《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盖热极则能成胀也。”《素问吴注·卷二》云:“若其人腹满,则为阳邪作实,内外皆为阳邪是为阴绝,故死。”《素问集注·卷二》注:“腹满,中焦之生气绝矣,此阳热偏胜之死证。”《素问释义》注:“腹满则邪气入脏,故死。”《素问直解·卷一》注:“腹满土气内绝,故死。”上述诸注不同,要之不外三端:一是阳盛阴绝,二是阳邪盛极入脏,三是中焦脾土之气竭绝。若从上文烦冤、齿干等症状来看,当为阳盛阴伤,阴气竭绝,致使中土之气衰竭,故腹胀而死。下文阴盛证,自当为阴盛阳竭,中土之气衰竭而死亡。亦有人提出,文中“死”字不能属上句,应腹满下断句,认为文义应是“等到出现腹胀满,就要死亡了”,义亦通。

又,《类经·阴阳类·二》则以“齿干”句,以“烦冤”属下句,并注云:“阳极则伤阴,故以烦冤腹满死。”可参。[/FONT]
 
[FONT=仿宋]【寒则厥】程士德说:王冰注:“厥谓气逆。”《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注:“注(指王冰注)以厥为气逆,误矣。”厥,这里当指四肢逆冷,乃阳虚阴盛之象。《素问集注·卷二》注:“四肢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肢厥冷。”

【寒则厥,厥则腹满】胡天雄说:两个“则”字,都应作“而”字理解,与《孟子》“屦大小同则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价相若”的“则”字同义。寒而厥,厥而腹满,说明邪气的步步深入,故曰死。[/FONT]
 
[FONT=仿宋]【万物之能始也,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病之形能也】能,这四个能字,不是本字,多是通假字之类,《集解》已详说。

金栋按:“能”字,在《内经》全书中共见326次,除原有“能够”、“才能”等词义外,还有多义。或是同源字,或是古今字,或是通假字,不一而足。

⑵音、义同“耐”,应读nai 音,耐受之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能夏不能冬”句中四个“能”字,皆作“耐”解。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代注家不尽一致。
杨上善《太素卷三·阴阳》注:“以其内热,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热。……寒人遇热,故堪能也。”
唐·王冰注云:“阳胜故能冬,热甚故不能夏。……阴胜故能夏,寒甚故不能冬。”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能,音耐。《礼记·礼运》:‘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其耐作能,盖古以能、耐通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亦有能作耐(注:此句指‘能春夏不能秋冬。’按:能,《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奈’,《千金方》卷十一第一正作‘耐’。)”
张介宾《类经二卷·阴阳类》注:“能,耐同。”
按:《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郑玄《笺》云:“豕之性能水。”《释文》:“能,奴代切,本又作耐。”奴代切,奴取声母n,代取韵母ai,反切后成nai。这是古代注音的一种方法。反切后的读音,有的与现代读音不同,必须注意这一点。这是经学考证。
由上可见,能,音、义同“耐”,应读nai 音,耐受之义。《太素》及王冰注不当,马莳及张介宾之注确切。能者,能够也、能力也。耐者,耐受也、耐力也。二者词义或可相当,所以时贤罗石标先生《说医解字》认为是同源字,可参。诚如《说文·心部》所云:“忍,能也。”段注:“能者熊属,能兽坚中,故贤者称‘能’,而强壮称能杰。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

⑶音、义同“态”(態),应读tai(太)音,形态之义

能、態,是古今字;態、态,是繁简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病能论》篇名之“能”字,皆与态(態)同义。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代注家不尽一致。
杨上善《太素卷三·阴阳》注:“此时阴阳变极之理,亦是人之病所能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能,音耐。《礼记·礼运》:‘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其耐作能,盖古以能、耐通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亦有能作耐。”
吴昆《素问吴注》:“病之见证,谓之病形;能冬能夏,谓之病能。”
张介宾《类经二卷·阴阳类》注:“形言阴阳之病形,能言气令之耐受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此阴阳之变,能为形身作病也。”张兆璜眉批:“病能者,言奇病之形能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或能冬而不能夏,或能夏而不能冬,故曰病之形能也。”
丹波元简《素问识》:“能与態同。”
丹波元坚《素问绍识》:“《一切经音义》‘姿態’下云:古文作能。”
森立之《素问考注》:“‘姿態’字,古只作‘能’,与‘才能’字形同,而音义皆异。”
按:《庄子·秋水》:“未得国能。”于鬯《香草续校书》:“按:能,当读为態(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封禅书》:“旼旼睦睦,君子之能。”[集解]徐广曰:“能,一作態(态)。”而《文选·司马长卿封禅文》正作“君子之態(态)。”
由上可见,能,音、义同“态”(態),应读tai(太)音,形态之义,在此指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而言。形,指形体、形状。能、態,是古今字;態、态,是繁简字。因本文上句有“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所以张介宾、马莳仍作“耐”解,欠妥;而作“能”解之注家,也不当;惟日本学者解释为“態’(态)确切。

⑷音、义同胎,应读tai(苔)音,原始之义

能、胎、台,三字是通假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代注家不尽一致。

王冰注:“为能变化生成之元始。”

吴昆《素问吴注》:“谓其能为变化生成之元始。”

张介宾《类经二卷·阴阳类》注:“能始者,能为变化生成之元始也,能始则能终矣。”

张志聪《素问集注》:“《乾》知大始,《坤》以简能,而生万物。’

高士宗《素问直解》:“凡此阴阳者,乃万物之能始也。《易》曰:‘坤以简能,乾知大始’,此之谓也。”

丹波元简《素问识》:“‘能始’二字难解。高曰:‘《易》曰:坤以简能,乾知大始。出于《系辞》。原文云:“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朱注:“知,犹主也。”文少异。此之谓也。今姑从之。”

《初识原稿》云:“‘能当是终字。’《考》亦有此说。”

孙诒让(1848-1908)《札迻》(成于清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能者,胎之借字。《尔雅·释诂》云:‘胎,始也。’《释文》云:‘胎,本或作台。’《史记·天官书》:‘三能’,即‘三台’。是胎、台、能,古字并通用。”当今国内考证此字之著作多引此说为据。实际上孙氏是否引用了日本学者森立之或伊泽裳轩的劳作?请看:

森立之《素问考注》(1860-正月-初五~1864-10-15):“堀川未济曰:‘能始,犹云本始也。能,亦始也。《尔雅·释诂》‘胎,始也。’《释文》‘胎,本作台。台与能同。’《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三台’作‘三能’。《礼记·乐记》疏云:古时以今‘能’字为‘三台’之字。”

伊泽裳轩《素问释义》(1866-08~1867-08-12):“济曰:能与台同。《史·天官书》、《汉·天文志》‘三台’作‘三能’。《礼·乐记》疏:‘古时以今能字,为三台之字。台亦与胎同。’《释诂》‘胎,始也。’《释文》‘胎,本作台。’据此则能亦始也。能始,犹云本始也。”
从时间上分析,日本学者之考释在孙氏之先;从内容分析,孙氏与日本学者雷同,或系参考焉!但皆本于《礼记·乐记》之疏。那么《礼记》经文及注文,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如下:
《十三经注疏·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汉·郑玄注:“耐,古书能字也。后世变之,此独存焉。古以能为三台字。”唐·孔颖达疏:“《正义》曰:言‘经之耐字,是古书能字之义’,言‘古书能字,皆作耐字’;云‘后世变之’者,言‘后世以来,变耐为能,不作耐字也’;云‘此独存焉’者,言‘此《乐记》独存耐字以为能也’;云‘古以能为三台字’者,言‘古时以今字能为三台之字’,是‘古者之耐字,为今之能字,能字为三台之字’。后世以来,废古耐字,以三台之能,替耐字之变而为能也,又更作三台之字,是今古变也。”

又,《史记·天官书》:“名曰三能。”《索引》“能作台”。
从以上看出,耐、能、台(胎),三字是古今字,可互换并通假,《说医解字》称是同源字。台与胎通假,应读苔音,是一声,不读二声。
在同一篇中,“能”字的音、义之不同,很有典型性。但历代《内经》注家不一致,何也?主要是随文释义,牵强而解,乃不明字之通假、古今、同源等情况所致。所以弄懂文理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在阅读原著时还应借助于工具书。[/FONT]
 
阴阳应象大论92.jpg

阴阳应象大论93.jpg

[FONT=仿宋]【七损八益】房中术语。

森立之说:《医心方》廿八“八益”第十六《玉房秘诀》云:“素女曰:阴阳有七损八益,一益曰固精,令女侧卧张股,男侧卧其中,行二九数,数卒止。令男固精,又治女子漏血,日再行,十五日愈。二益曰安气,令女正卧高枕,伸张两肶,男跪其股间,刺之行三九数,数毕止。令人气和,又治女门寒,日三行,廿日愈。三益曰利脏,令女人侧卧,屈其两股,男横卧却刺之,行四九数,数毕止。令人气和,又治女门寒,日四行,廿日愈。四益曰强骨,令女人侧卧,屈左膝,伸其右肶,男伏刺之,行五九数,数毕止。令人关节调和,又治女闭血,日五行,十日愈。五益曰调脉,令女侧卧,屈其右膝,伸其左肶,男据地刺之,行六九数,数毕止。令人脉通利,又治女门辟,日六行,廿日愈。六益曰畜血,男正偃卧,令女戴尻跪其上,极内之,令女行七九数,数毕止。令人力强,又治女子月经不利,日七行,十日愈。七益曰益液,令女人正伏举后,男上往行八九数,数毕止。令人骨填。八益曰道体,令女正卧,屈其肶足,迫尻下,男以肶胁刺之,以行九九数,数毕止。令人骨实,又治女阴臭,日九行,九日愈。”

“七损”第十七《玉房秘诀》云:“素女曰:一损谓绝气,绝气者,心意不欲而强用之,则汗泄气少,令心热目冥冥。……二损谓溢精,溢精者,心意贪爱,阴阳未和而用之,精中道溢。又醉而交接,喘息气乱则伤肺,令人咳逆上气,消渴喜怒,或悲惨惨,口干身热,而难久立。……三损谓夺脉,夺脉者,阴不坚而强用之,中道强写,精气竭,及饱食讫,交接伤脾,令人食不化,阴痿无精。……四损谓气泄,气泄者,劳倦汗出,未干而交接,令人腹热唇焦。……五损谓机开厥伤,机开厥伤者,适新大小便,身体未定,而强用之,则汗出,及卒暴交会,迟疾不理,劳疲筋骨,令人目盳盳,痈疽并发,众脉槁绝,久生偏枯,阴痿不起。……六损谓百闭,百闭者,淫失于女,自用不节,数交失度,竭其精气,用力强泻,精尽不出,百病并生。……七损谓血竭,血竭者,力作疾行,劳因汗出,因以交合,俱已之时,偃卧推深没本,暴急剧病因发,连施不止,血枯气竭,令人皮虚肤急,茎痛囊湿,精变为血。”

案:七损八益,古来注家意见各出,皆出于臆断,不足据。王注以为房事,盖有所受而言。今得《医心方》,而千古疑义一时冰解。但其言猥杂,故王氏不详录出。《玉房秘诀》引“素女曰”,知是《素女经》文。《隋志》“玉房秘诀十卷。玉房秘诀八卷,新撰玉房秘诀九卷。”《旧唐志》“玉房秘录诀八卷。冲和子撰。”《新志》“冲和子玉房秘诀十卷。”张鼎《崇文总目》“黄帝玉房秘诀一卷。”《隋志》“素女秘道经一卷。并玄女经。”又“素女方一卷。”《见在书目》“素女问一卷。素女经一卷。”又“玄女经一卷,五行家。”又《旧唐志》兵书“黄帝问素女法三卷。玄女撰。”

(眉)《素问识》七损八益说,载日本人说,不知其说本于宋·王逵所著《蠡海集·人身部》也。王逵所言以《上古天真论》二七、七七、二八、八八为七损八益。呜乎!李唐以上之教亡于五季,而存于日本,宋人不能知之,可叹也哉!

(眉)《汉·艺文志》“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务成子阴道三十六卷。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天一阴道二十四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卷。”

赵洪钧说:举注家解“七损八益”的例子来说吧。千余年陈陈相因,竟没有一个中国人发现这典型的房中术语,倒是日本人发现了这一点。这就是做学问不扎实的结果。……近年关于七损八益的具体解释有多家,各家出入较大。由于很容易从网上查到,本书不赘。但需说明,各家的解释中忽略了一点。即古代的房中术总倾向是认为:尽量多的交接而且不射精对男方有好处。此即后世所谓采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中医早就完全否定了这种看法。

李经纬、邓铁涛说:有关房中术的最早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历代注家对七损八益的解释全是错误的。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天下至道谈》解开了这一谜团。

程士德说:历代注解不一,总其要约有五:一是《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承上文‘阴阳更胜之变’。认为八益指阳盛证的见证有八(身热、腠理闭、喘粗、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寃、腹满死),七损指阴胜病的见证有七(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腹满死)。阳盛为实,故称益;阴盛为虚,故称损。二是王冰认为七损者,女子月经贵于时下;八益者,男子精气贵乎充满,反之则病。……三是《类经》、《内经知要》等认为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即早衰之由。……四是与上说相反,认为阳宜损而阴宜益。如《素问集注》……五是《素问识》云……是根据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凡成长的阶段为益,衰老的阶段为损来解释的。

另,《医心方》房内引《玉房秘诀》有“七损八益”之法,系指房中术……则“七损八益”当指古代房中养生术。

胡天雄说:历代注家对七损八益,作了各种不同的探讨,约之可分三说:不包括杨上善之说,①以七代表阳,八代表阴,持此说者,有张景岳、李中梓等人。如张云: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为阳消之渐,八益为阴长之由。②以七代表女,八代表男,有王冰、汪机、马莳、姚止庵等。③多纪氏引日本医家的说法,认为由少而壮,叫做益,在此阶段女有四个七,男有四个八,所以有八益;由壮而老,叫做损,在此阶段女有三个七,男有四个八,所以有七损。自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出土以后,这个疑团被解开了,原来七损八益,说的是“房中术”中的七种禁忌和八种方法。摘其要如次:

气有八益,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耳目不葱明,七十下枯上涚,阴气不用,淉泣六处。令之复壮有道:去七孙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君子居处安乐,饮食次欲,皮奏宁密,气血充赢盈,身体轻利……

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持赢盈,八曰定顷。

七孙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余略。

按:七损八益,乃房中家言,不知何以羼入医经中。

张登本、武长春说:指古代房中术。性生活过程中七种有害活动和八种有益活动。马王堆汉墓简书《天下至道谈》:“八益:一曰致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待赢,八曰定倾。七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素5“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王洪图说:这“七损八益”历来《黄帝内经》注家的解释不一。但是自从马王堆帛书出土以后,相对有个比较一致的意见。从马王堆出土文字上看到,这个“七损八益”是指的房中术,就是所谓的性保健。它说性生活当中有七种情况对身体是有害的,有八种情况对身体是有益的。看来房中术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调摄阴阳的方法很多,但性生活的调节对人体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懂得调节,趋利避害,是调节人体阴阳很重要的方面。所以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道七损八益这个道理,而损伤了身体,就出现早衰。

金栋按:马王堆医书出土以后,才知道是房中术语。《集解》只集引了杨、王、吴、张和丹波氏之说,未提及房中术。[/FONT]
 
[FONT=仿宋]【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王冰说:用,谓房色也。

丹波元简说:王注“用,谓房色”,义难晓。

森立之说:“用”字字眼,其为人事亦明矣。

胡天雄说:王曰:“用,谓房色也。”按:七损八益是房中术,则王说为是。

金栋按:经文说“不知此”,此一“用”字,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即是一种能使用、运用的方法或技术,所以赵洪钧先生说:“因为可以运用,显然是一种技术或技巧。王冰的注释,说这是关于房事的,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不准确。……马王堆医书出土之后,国人才知道这原来是标准的房中术语。意思是有七种性交方式或反应对健康有害,八种有益。见于出土帛书‘天下至道谈’。”(《<内经>时代》)李零认为这就是“性交过程,一般常用‘用’或‘为’表示行房”(李零《中国方术正考·第七章 马王堆房中书研究》)

马王堆出土古医书《天下至道谈》是古房中术专书之一,全书共分二十七条,第1、第2条论“玉闭”之道。第3、第12、第14~第21、第25各条分论“十动”“十势”“八道”“八动(观)”“五音”“五欲”“三至(诣)”“十已”等房事之法及其反应,文字多与《合阴阳》一书相近。第4~第10、第13各条论七损、八益。第11条论生而不学者二。第22~第24、第26、第27各条,则杂论女阴各部名称及阴阳之数等。(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卷·马王堆汉墓医书考释》)李零认为,《天下至道谈》主要是讲性技巧。(《中国方术正考》)[/FONT]
 
[FONT=仿宋]【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程士德说:《素问集注·卷二》认为阴气是肾脏精气,半指男子生长发育过程之半,注云:“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阴气,肾脏精气也。阴气渐衰,则起居自倦矣。”《内经知要》认为系指男女阴阳升降之半。注云:“二十为少阳,三十为壮阳。东垣云:‘行年五十以上,降气多而升气少。’降者阴也,升者阳也,是则四十之时,正升阳之气与降阴之气相半,阳胜阴则强,阴胜阳则衰,阴阳相半,衰兆见矣。”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男子五八,是肾气由盛变衰的转变时期,所以这里应统括男女两方而言,而年四十亦是大概之数。阴气,当指肾气,也就是真气。

胡天雄说:《太素》杨注云:“人年四十,五藏阴气自半已衰。”张云:“阴,真阴也。四十之后,精气日衰,阴减其半矣。”多纪氏以五八“乃二八、八八之中,故谓半也”。天雄按: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天下至道谈》作“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观汉墓竹简,知诸注皆误。阴气指性机能,不能附会为真阴,观后“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便知,“阴气自半”和“阴痿气大衰”,谈的是一个问题,只是因年龄不同而程度有别而已。四十也只是一个大致数字,不必附会为五八,否则后文五十、六十,又是几八?[/FONT]
 
[FONT=仿宋]【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杨上善说:人年五十,脾气衰,故体重。肝气衰,故目不明。肾气衰,故听不聪也。

程士德说:《素问集注·卷二》注:“经曰:肾虚、肝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曰:液脱者,骨肉(属)屈伸不利。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虚,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则耳目不聪明矣。”又《类经·阴阳类·二》从血虚解,注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今精血渐衰,故体重而耳目不聪明矣。”综上所注,说明年五十精血皆虚,故行动不便;精气虚不能并于上,故听觉、视觉功能衰退。[/FONT]
 
[FONT=仿宋]【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杨上善说:人年六十,肾气衰,精气减,筋驰,故宗筋痿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为大气也,其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今经脉、大气皆衰,故九窍不利。

【阴痿】阴茎痿软,宗筋痿,即阳痿。

张介宾说:阴痿,阳不举也。

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说:阴痿:阴茎不举也。

李经纬,邓铁涛说:阴痿,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又称阳痿。

金栋按:阴痿:阴,阴部、阴器(男子指外生殖器官阴茎;女子指外阴及阴道等生殖器官);痿,同萎,萎弱无力。阴痿男女皆有之。男人指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阴茎萎弱无力,女人指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阴道萎缩干涩、性生活无快感等表现。《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阴萎候》说:“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

阴、阳之义正相反,为何阴痿即是阳痿呢?这是因为古代男性外生殖器谓之阳(具、物)。

阳具(或阳物)是生物学上阴茎的俗称,泛指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官。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该词主要用于人类,指代男性外生殖器官),阳具具有排泄和繁殖的功能,可以勃起和性交。

阳痿,指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阳具(事)不举或举而不坚者。

阳事,《中医大辞典》:“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中医临床大全·阳痿》:“阳痿亦属痿证范畴。以其阴器萎弱,不起、不用,故称‘阴痿’。又阳事不举,多因阳衰不用,所以称‘阳痿’。”[/FONT]
 
[FONT=仿宋]【下虚上实,涕泣俱出】杨上善说:年六十者,精减阴痿,行步无力,即下虚上实也。神衰失守,故涕泣俱出。

程士德说:《类经·阴阳类·二》注:“阴虚则阳无所归而气浮于上,故上实下虚而涕泣俱出。”《内经知要·卷上》注:“下虚者,少火虚也。上实者,阴乘阳也。涕泣俱出,阳衰不能摄也。”上二说正相反,一谓阴虚于下,阳实于上;一谓阳虚于下阴实于上。据临床所见,老年人涕泣俱出,多属阳虚于下,而《内经知要》所说的“阳虚不能摄”,当是阳衰不能化阴水之意。

傅景华说:虚指正气虚衰,实指邪气实盛。正气指生命活动的和谐,邪气指生命活动的失和。涕,鼻液。泣,无声出液为泣,此指眼泪。[/FONT]
 
[FONT=仿宋]【故同出而名异耳】胡天雄说:于鬯《香草续校书》云:“出当训生。《吕氏春秋·大乐纪》高注:‘出,生也。’《淮南子·地形训》注亦云:‘出,犹生也。’同出者,同生也。同生者,若云并生于世也。上文云:‘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是并生于世而有强老之异名。故曰同出而名异耳。”

王洪图说:同出,同出于健康,同出于阴阳相对协调的状态。“而名异耳”,但是到后来有的懂得养生的身体强壮,不懂的养生的身体就衰弱,那就有强壮与衰老的差异了。[/FONT]
 
[FONT=仿宋]【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杨上善说:察,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郭霭春说:“同”是指健康说;“异”是指疾病衰老说。察同,就是在未病之时,注意摄生。察异,就是到发病以后,才知调养。

程士德说:《类经·阴阳类·二》注:“智者所见,皆合于道,故察同;愚者闻道而笑,而各是其是,故察异。”……《素问释义》云:“智者察同,则知损益之源;愚者察异,但观壮老之节。”按此同、异是承上文同出而名异而言,故其意义当为掌握阴阳内在联系的人则为智者,而不懂得阴阳内在联系的人则为愚者,故智者能调阴阳而为“有余”,愚者不能调阴阳而为“不足”。

王洪图说:“智者”同样是指的智慧高的人,具体讲在这里是说知道养生的人。“察”就是注意,在相同,也就是在健康的时候,就注意审察,就很注意健康的保养,很注意调摄阴阳。叫做智者察同。愚者,不懂的养生之道的人。“异”和同相反,出现差异了,出现病态了。有病了才知道这个问题,相对来说确实是晚了,真是不够聪明了,聪明的早就知道养生。[/FONT]
 
[FONT=仿宋]【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丹波元简说:《千金》作“纵欲快志得于虚无之守”。

森立之说:《千金》“从”作“纵”,“于”作“得”。案:宜从《千金》“于”作“得”为正也。(眉)从、纵同。纵快者,谓黄帝御百二十女之类耳,而益有损无也。

胡天雄说:从欲与快志对文,从即纵也,当从《千金》。……天雄按:守亦有居义,字不必改,详前“阴在内,阳之守也”条。大抵此节分三层言之:愚者不知调阴阳,故早衰;智者知七损八益调阴阳,故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圣人则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其纵欲快志不在房室色情而在清静无为的精神怡养之中,他们无私无欲,物我俱忘,没有别人和自己的界限,也没有人和自然的界限,把自己和天地万物混为一体,我即天地,天地即我。所以说:“寿命无穷,与天地终。”这是古代道家虚无思想的主观要求和最高境界,所以说“此圣人之治身也”,不仅调阴阳而已。

金栋按:《集解》未引丹波氏所引《千金》之说,憾事矣![/FONT]
 
阴阳应象大论94.jpg

[FONT=仿宋]【天不足西北】列子·汤问》说: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史记•日者列传地六十七》说: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丹波元简说:《淮南•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河图•括地象》云:“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满东南,是地户。”

《淮南•天文训》的译文:相传在远古时候,共工和颛顼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争战。共工失败后,一气之下跑到了大地的西北角,撞倒了那里的不周山。不周山原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撞倒之后,西北方的天就塌了,东南方的地也陷了下去。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滑向西北方,地上的流水泥沙都流向了东南方。当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时,他们往往会借助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以表达他们对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揣测。这则神话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结构的推测。

胡天雄说:本篇作者目光远大,学问渊博,绝不致引用神话迷信的东西,如多纪氏(丹波氏)所云,必别有说。鄙意:天为阳,地为阴,天不足西北,就是阳气不足于西北,故西北为阴;地不满东南,就是阴气不足于东南,故东南为阳。仍是“阴阳者,左右之道路”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作者认为,人体精气受自然界阴阳升降的影响,自然界阳气指向的地方,就是人体精气所并的地方,也就是功能旺盛的地方。故左侧精气并于上,则上强下弱;右侧精气并于下,则下强上弱。及其同感于邪,则精气不足的地方,就是邪气容易居留。这是古代“人应天地”这一理论的推测,实际上不必如是。恽铁樵先生以“日余五日,月欠六日”释此两句,疑未确。

金栋按:《集解》引丹波氏之说而释,胡氏有异议。[/FONT]
 
[FONT=仿宋]【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杨上善说:夫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大形而生万形,则大形以为父母,万形为子也。故大形有所不足而生万物,万物不可足也。故人头法天,则右耳目聪明不足也;手足法地,故左手足便强不足也。以其天阳不足西北,地阴不足东南故也。

马莳说:人以耳目为上体也,凡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聪明者何也?亦以头象乎天而已。盖天位乎上,其行体东南虽满,而西北不足,故西北方阴也。左耳目属东南为阳,右耳目属西北为阴,今天不足西北,亦乎人之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聪明也。本旨面南而言。人以手足为下体也,凡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者何也?亦以身象乎地而已。盖地位于下,西北虽满,而东南不满,故东南方阳也,右手足属西北为阴,左手足属东南为阳,今地不满东南,亦乎人之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也。然此乃天地阴阳之气使然耳。

张介宾说:天为阳,西北阴方,故天不足西北。地为阴,东南阳方,故地不满东南。日月星辰,天之四象,犹人之有耳目口鼻,故耳目之左明于右,以阳胜于东南也。水火土石,地之四体,犹人之有皮肉筋骨,故手足之右强于左,以阴强于西北也。

张志聪说:此言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惟其阴阳精气运行,故能生长收藏,化生万物,其在人亦当配天地以养头足,勿使邪气居之。“天不足西北”者,阳中之阴不足,故西北方阴也,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为阳,而右为阴,阴不足于上也。“地不满东南”者,阴中之阳不足也,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右为阴,而左为阳,阳不足于下也。

高世栻说:天为阳,人身耳目为阳,天不足于西北,是阳体不足于阴方,故西北方阴也,人身右为西北,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明也。地为阴,人身手足为阴,地不满东南,是阴体不足于阳方,故东南方阳也,人身左为东南,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强也。

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说:把“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等论述与人体的耳目手足联系起来,所以不能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甚至认为这是中医学中的糟粕而加以批判。我们认为,把地势高低和人体的耳目手足左右联系,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此可能是后世注文误刻并入原文中的。但是,该篇这一段原文所指出的“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这一结论,还是正确的,更不能据此而完全否定“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提法,而应该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程士德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节是以四方阴阳气不全来阐明人体左右、手足、耳目生理功能的差异,近年来有些学者持有异议。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是女娲氏补天的神话;二是以这种神话来论证人体左右功能的差异,是唯心论在《内经》中的反映。对此《素问今释》认为:“天代表阳,地代表阴。气候温热为阳,气候寒冷为阴。西北方比较寒冷,阴寒有余,阳热不足,故谓‘天不足西北’;东南方比较温暖,阳热有余,阴寒不足,故谓‘地不满东南’。此指自然界气候而言。《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句,亦可证之,不可与女娲氏补天神话传说同日而语。”以四方阴阳气盛衰来说明人体左右手足、耳目功能的差异,说明人体和自然界一样,也存在着左右阳气“不能全”的情况,这是根据“阴阳应象”观点来说明生理功能的一种方法。[/FONT]
 
[FONT=仿宋]【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杨上善说:东方是阳,阳气上升,故上实下虚,则人左箱上胜下劣也。

张介宾说:并,聚也。天地之道东升西降,升者为阳,降者为阴。阳气生于子中极于午中,从左升而并于上,故耳目之明也在左,而左之手足不便也。

高世栻说:人身面南而立,左东右西,左者乃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左耳目聪明,而左手足不便也。

【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杨上善说:西方是阴,阴气下沉,故下实上虚,则人右箱下胜上劣也。

张介宾说:阴气生于午中,极于子中,从右降而并于下,故手足之强亦在右,而右之耳目不聪也。

高世栻说:右者乃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右耳目不聪明,而右手足强也。

金栋按:若单纯理解“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话,这是古代最原始的宇宙理论--盖天说的观点,这在很多古籍中都有反映,如上《史记》等。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内经》的作者们,将这句话引入医学理论,主要在说明“天人相应”的观点与思想,即“以四方阴阳气盛衰来说明人体左右手足、耳目生理功能的差异”,现在看来,是否正确呢?

“天人相应”,有时并非皆然,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与认识。你可以通过自身、家人或周围之人,看看人的左右耳目之视力与听力是否完全一样?是否与经典之说“人右耳目不如左明”?除非先天有缺陷之人,正常之人在正常情况下左右耳目之视力与听力是完全相等的。现在看来,经旨“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之理论欠妥。

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说:“‘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不但粗疏,还导致许多谬误。满足这种观念,无益于当代中医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实际上,‘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也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多数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又说道:“对不少《内经》篇章和经文,只有结合西医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了解……显然。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不少经典校释的要害处,只能永远模糊下去。”为什么?这是因为“主导思想有问题……经典理论是不能怀疑的,不敢或不愿意怀疑,于是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就没有进步。”

第二届国医大师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说:“《内经》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医学专著,是一部自然科学书籍,有极为宝贵的医学内容,有较大的继承价值,然它编辑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于秦汉年间对其内容作了较多的增补扩充,于唐代王冰对其内容作了较大的增减修改,因而,难免有一些不纯洁的内容或者说是不实际的东西……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分析有批判的进行,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把有用的部分接受下来,继承下来,用以奠定自己的祖国医学理论基础,并以待今后的发扬。”

然而经旨“人左手足不如右强”这句话,如果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观点,还是正确的,并且还容易理解。

现代医学认为: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侧重,一般将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大部分位于左侧,只有一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的左利手者优势半球可能在左侧。右侧大脑半球为高级认知中枢所在,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右利手,通俗的讲就是在肢体活动、精细工作、写字、吃饭等主要用右手,并且右手力量大于左手。右利手者,属于优势半球在左侧,因大脑神经纤维是交叉支配对侧的功能,此与经文“人左手足不如右强”这句话相吻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说道:“也有人将人的大脑左半球、右半球联系起来分析,联系是可以的,但是《黄帝内经》并没联系这个,只是有天地阴阳和人体的阴阳这样一种联系,用自然界的阴阳盛衰解释人体的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当然这个不能绝对看待,确实也有人是左撇子,右手足不如左手足强,但相对来说还是右手足强的人多。”(《王洪图内经讲稿》)又说道:“(中医)独特的医学理论,所谓独特的,那就要有参照物,现在最大的参照物就是西医。虽然西医是后传入我国的,但是我们现在在研究《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特点的时候恐怕还是得以西医为参照物。”

所以《内经》的作者们,通过实践观察并结合“天人相应”观,推测出“人左手足不如右强”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是先哲们聪明智慧的具体体现,伟哉!但推测出“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之理论欠妥。[/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