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素问集解补遗》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草稿)

[FONT=仿宋]【风胜则动】吴崑说:风淫末疾之类也。

程士德说:动,指肢节动摇震颤。王冰注:“风胜则庶物皆摇,故为动。”肢节动摇,风之象也。

金栋按:《集解》引《新校正》转《左传》曰:“风淫末疾”,即此义也。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昭公元年》:“【诂】贾逵以末疾为首疾,谓首眩也。(本《疏》。)惠栋曰:‘《逸周书》曰:元首曰末。《易》卦初为本,上为末,故上为首为角。杜据《素问》以四支为四末,故谓末疾为四支。然不及贾注之当。’”[/FONT]
 
[FONT=仿宋]【热胜则肿】王冰说:热胜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为痈脓之肿。

金栋按:王注《六元正纪大论》说:“热胜气则为丹熛,胜血则为痈肿,胜骨肉则为浮肿,按之不起。”与此不同。

马莳说:此乃痈肿之肿,与上文“形伤肿”之肿有不同耳。彼所谓肿,乃寒气之所伤者,即下文之所谓浮也。

张介宾说:热胜者,为丹毒痈肿之病。

姚止庵说:坚实而内著者肿也,火郁不散之所致;虚大而外涌者浮也,寒水壅滞之所生。[/FONT]
 
[FONT=仿宋]【燥胜则干】王冰说:燥胜则津液竭涸,故皮肤干燥。

金栋按:王注《六元正纪大论》说:“干于外则皮肤皴拆,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及津液,则肉干而皮着于骨。”与此不同。

张介宾说:燥甚者为津液枯涸,内外干涩之病。

金栋按: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燥类》:“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FONT]
 
[FONT=仿宋]【寒胜则浮】吴崑说:寒胜则阳气不运,故坚痞腹满而为虚浮。

丹波元坚说:《太素》浮作胕。杨曰:“检义当腐,寒胜肉热,肉当腐。”坚按:杨说非是。王注《六元正纪》云:“浮言浮起,按之处见也。”

金栋按:历代注家对“浮”字解释有五义:⑴当作腐,肌肉腐烂,如杨上善;⑵(腹部)虚胀,如吴昆、张介宾等;⑶(肢体)浮肿、水肿,如王冰、马莳、高校教材《内经选读》、《王洪图内经讲稿》等;⑷神气乃浮,如张志聪。⑸指浮脉,如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七篇运气讲解》等。何者为是?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这是中医的常识、中医的基本理论。杨注“当作腐”,显然不妥,故丹波氏说“杨注非是。”

从临床角度看,人体在着凉受寒或饮食寒冷食物以后,寒邪可以直中,损犯脾阳,从而出现腹胀、腹泻、肠鸣等症状,这就是吴昆、张介宾等之“虚胀”的原因,程士德等采纳之。然而“虚胀”乃因虚致胀,虚在先,并非寒胜在先,故非是。

寒为阴邪,与水湿同类,寒胜则阳虚,水液代谢就会发生障碍,水聚肌肤则为水肿并有浮起,这就是马莳之主张,而丹波元坚、森立之广征博引的目的也在证明是水肿,王洪图同。实际上水肿的发生前提也是阳虚在先,“因虚致肿”,并非先是寒胜,非“寒胜”致肿。故此说亦不确。

因《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故张志聪采纳注说“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致使高校教材两说备之有此一说。殊不知《生气通天论》这句话有错简,目前高校教材及程士德已采纳了吴昆的错简之说。

程士德说:“本段文字,历代注家看法不一。有的注家认为有错简,如《素问吴注》直接将‘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三句移至‘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之后……又说:‘旧本欲如运枢至此三句,误在因于寒下。’吴氏还将‘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至‘因于寒’下,注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云体若燔炭。治之之法,在表者宜汗之,汗出则寒可得而散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辨》中,将‘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至‘因于寒’句下,并删去‘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三句。按全篇和本段的文意,《吴注》的文字调整是比较合理的。……故当从《吴注》。” 如此说来,“因于寒”以后的这句话不成立,故张注等欠妥。

方药中、许家松等尊王注而推理出“浮脉”之说虽颇有新意,“由于寒邪束闭肌表,阳气被郁,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出现浮脉”,但其余四邪都是说的致病特征,并未言及脉象,故此说亦未确,不当从。

范登脉说:“‘浮’字当并校作‘沍(冱)’……《四声篇海·水部》:‘沍,音护,寒凝也。’”《校补》考证甚详,所言甚是。“寒胜则沍”此校一出,甚合经旨,上述群释不允。(注:沍、冱,是本字,这当中还有一个俗字,是与“浮”字形似致误,但此俗字键盘没有这个字,即“冴”左边是三点水氵,右边是牙的那一撇是捺。)

浮,当作沍,冻结、凝聚、闭塞之义。寒胜则沍,即由于寒气(邪)胜导致经脉气血凝结涩滞不通、运行不畅。[/FONT]
 
[FONT=仿宋]【湿胜则濡泻】张介宾说:脾恶湿而喜燥,湿胜者必侵脾胃,为水谷不分濡写之病,即医和云“雨淫腹疾”之类。濡音如,湿滞也。

森立之说:案:运气七篇王注,与他所不同,或本篇中同字异训,往往而有焉。盖王氏所据七篇,本自有古注,王氏并经注而收入,故其文气与他篇不相类似也。宜就而考究也。

程士德说:濡泻,又称湿泻,为湿邪伤脾所致。

《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民病濡泄。[/FONT]
 
阴阳应象大论82.jpg

阴阳应象大论83.jpg

[FONT=仿宋]【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王冰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谓四时之生长收藏。冬水寒,夏火暑,秋金燥,春木风,长夏土湿,谓五行之寒暑湿燥风也。然四时之气,土虽寄旺,原其所主,则湿属中央,故云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也。

【天有四时五行】杨上善说:天之用也。

马莳说: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郭霭春说:“五行”二字误窜,应在下“以生寒暑”句上,王注“故云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也”。是王注本原不误,应据改。

金栋按:郭氏说非当。寒暑燥湿风之五气,并非五行所生(见下)。四时属天,五行属地。若以五行律之,则当云“五时”。四时中虽增加了长(季)夏而成为五时,但仍多言四时与阴阳五行相提并论。如《金匮真言论》“五藏应四时”,而经文明明是说五时。故《内经》中凡云四时并涉五行者,皆当云“五时”,始为成熟之推演,亦或习惯使然。此句或可谓“天有五时附五行”,亦可谓“天有五时,地有五行,(人有五藏)”,始为成熟之推演。下文五方附五行长篇大论之推演,亦并非以“四时”言之,可见该篇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以生、长、收、藏】杨上善说:四时之用。

金栋按:若以五时附五行律之,此句当为“生、长、化、收、藏”。《集解》下句引张介宾说“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为是。《春秋繁露·五行对》作“季夏主养”。未将五时长夏之化(养)纳入,或是推演不成熟之故。

【寒、暑、燥、湿、风】丹波元简说:此五气配四时中央也。《左传》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乃别是一家之言。《内经》无六气之说。而运气家,五气之外加火,配乎三阴三阳,以为六气。夫火者五行之一,岂有其理乎!

金栋按:《天元纪大论》黄帝问“天有五行”,而鬼臾区却回答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王冰说:“气,谓风热湿燥寒。形,谓木火土金水。”可见,寒、暑、燥、湿、风,乃天之五气,由五时所化生,非五行也。若以五气附五时五行律之,其次序当为“风、暑、湿、燥、寒”。然上文五气为病及下文五方附五行长篇大论之推演,皆以“热”易“暑”。

《集解》引丹波氏转《左传》六气,见《左传·昭公元年》。原文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此乃晋侯患病后向秦国求医,秦伯让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病后,提出的著名“六气病源”学说。此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之创始。而《内经》秉承此说,在此基础上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且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太素·卷三·阴阳大论》作“寒暑湿燥”而缺风。杨上善说:“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风’,谓具五者也。”明知他本有“风”,但为何未予补之?未可知也。[/FONT]
 
[FONT=仿宋]【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王冰说:五藏,谓肝心脾肺肾。五气,谓喜怒悲忧恐。

马莳说:人有肝心脾肺肾之五脏,以化五脏之气,而喜怒悲忧恐之五志,从兹而生焉。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也。

吴崑说: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肺志悲,脾志忧,肾志恐。

张志聪说: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

高世栻说:其在于人,有五脏化五气,心气主喜,肝气主怒,脾气主悲,肺气主忧,肾气主恐,以生喜怒悲忧恐。

王洪图说:这个“悲”字,根据《素问·天元纪大论》当是“思”。因为它是按五脏说的嘛,喜是心之志,怒是肝之志,思是脾之志,忧是肺之志,恐是肾之志。如果悲作思的话,那跟五行、五脏、五志就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素问·天元纪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灵枢·九针论》:“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

金栋按:对于脾之志,有云“悲”者,有说“畏”者,有注“忧”者等,可见早期尚未定型。七篇大论是后起,基本成熟之理论。然其五志说与今亦未尽相同。注家百方弥缝给予解释“悲”,殊不知《新校正》以《天元纪大论》为据,校正说“悲作思”,甚确。《集解》引张介宾说亦当。马莳说前后矛盾。人本有七情六欲,然欲附五行之推演,必将七情演化为五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怒喜思悲恐。忧附于悲,惊附于恐。《内经》从无七情说,中医说七情,或从儒家而来。赵洪钧先生说:“《灵枢》《素问》中从无七情说,此说受儒家影响。《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医家参考此说,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说。后人将惊恐合一,忧思(悲)合一,以便与五脏相配。”(《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八讲:中西医病因学汇通》)[/FONT]
 
[FONT=仿宋]【满脉去形】胡天雄说:《太素》无“暴怒伤阴”至此句十六字,于此下加“故曰”二字,文意通顺。按此四句本《疏五过论》语,是否为王氏移于此处,今本朱墨不分,已无从查考。[/FONT]
 
阴阳应象大论85.jpg

[FONT=仿宋]
阴阳应象大论86.jpg

【六合】王冰说:谓十二经脉之合也。《灵枢经》曰:“太阴阳明为一合,少阴太阳为一合,厥阴少阳为一合,手足之脉各三,则为六合也。”

金栋按:王氏引《灵枢经》,其内容见《经别》篇。

【溪谷属骨】张志聪说:溪谷者,大小之分肉。

程士德说:属,连属。溪谷属骨,即大小肌肉与骨节相连属。

郭霭春说:“谿、谷”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接之缝隙或凹陷部位。小的凹陷谓之谿,大的缝隙谓之谷。属骨,为骨相连属处。

金栋按:溪谷,与《金匮真言论》“故病在谿”补遗互参。[/FONT]
 
[FONT=仿宋]【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王冰说:东方“阳气升腾,散为风也。风者天之号令,风为教始,故生自东方”。南方“阳气炎燥,故生热”。中央“阳气盛迫,阴气固升,升迫相合,故生湿也”。西方“天气急切故生燥”。北方“阴气凝冽,故生寒也”。

高世栻说:东方生风,谓风乃东方春生之天气也;南方生热,谓热乃南方夏火之天气也;中央生湿,天也;西方生燥,天也;北方生寒,天也。

程士德说:东南中西北,即五方;风热湿燥寒,是五时主令的五气。……这里的五方包含着五时的含义,故五方生五气,五气主五时,从而形成一年五时的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的季节性气候变化。根据现代天文学,这种五方生五气、五气主五时的理论,符合我国的地理、气候的总特点,是由于地轴方向并不垂直于地球绕日的轨道平面造成的。

金栋按:五方配五气附五行之比类推演。

【东方】郭霭春说:是春季的代名词。

金栋按:依郭氏说,下文“南、中央、西、北”四方,皆当是夏季、长夏、秋季、冬季之代名词。[/FONT]
 
[FONT=仿宋]【风生木,热生火,湿生土,燥生金,寒生水】王冰说:风鼓木荣,则风生木也;钻燧取火,惟热是生;土湿则固,明湿生也;金燥有声,则生金也;寒气盛凝变为水。

程士德说:风热湿燥寒,是在天之五气。木火土金水,为在地之五行。在天之五气,化生在地之五行,即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的道理。

金栋按:天有五气,地有五行,(人有五脏——下文)。人应于天地,天人合一,五气附五行之比类推演。[/FONT]
 
[FONT=仿宋]【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程士德说:酸苦甘辛咸,是为五味。五行之气化生五味,原本是根据食物的滋味概括而来的。如《尚书·洪范》:“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孔颖达疏:“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尚书·洪范》:“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土爰稼穑,稼穑作甘。”郑注:“甘味生于百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尚书·洪范》:“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孔颖达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尚书·洪范》:“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孔颖达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上述说法进一步抽象化,就成为五味五行归类的理论。如王冰注:“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生也。”下火、土、金、水与苦、甘、辛、咸义同此。

金栋按:五味附五行之比类推演。孔《疏》云“水性本甘”,水性怎么会本甘呢?其事实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吕氏春秋·孟春纪》:“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者钻也,万物应阳钻地而出。”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之言钻也,万物钻地而生。”

《礼记·月令·春》:“其味酸,其臭羶。”郑玄注:“木之臭、味也。凡酸羶者皆属焉。”孔颖达《疏》:“通于鼻者谓之臭,在口者谓之味。臭则气也,《尚书》孔《传》云:‘木实之性。’然则木实酸,凡草木所生,其气羶也。”

《白虎通·五行》:“木味所以酸何?东方万物之生也。酸者以达生也,犹五味得酸乃达也。”

《吕氏春秋·孟夏纪》:“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也。”

《礼记·月令·夏》:“其味苦,其臭焦。”郑注:“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属焉。”孔《疏》:“夏,其味苦,其臭焦者,《尚书》孔《传》云:‘焦之气味,火烧物焦,焦则味苦。’”

《白虎通·五行》:“火味所以苦何?南方主长养,苦者,所以长养也,犹五味须苦可以养也。”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甘。”高注:“土味甘也。”

《礼记·月令·中央》:“其味甘,其臭香。”郑注:“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属之。”孔《疏》:“中央云‘其味甘,其臭香’,孔《传》云:‘甘味生于百谷,味甘则气香。’”

《白虎通·五行》:“土味所以甘何?中央者,中和也,故甘,犹五味以甘为主也。”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辛。”高诱注:“五行,金味辛。”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辛。”高诱注:“金味辛也。”

《礼记·月令·秋》:“其味辛,其臭腥。”郑注:“金之臭、味也。凡辛腥者皆属焉。”孔《疏》:“秋,其味辛,其臭腥者,孔《传》云:‘金之气味,言金臭之气则腥,在口则辛。’”

《白虎通·五行》:“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其味咸,其臭朽。”高诱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气之若有若无者为朽也。”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咸,其臭腐。”高诱注:“水味咸也,水臭腐也。”

《礼记·月令·冬》:“其味咸,其臭朽。”郑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孔《疏》:“冬云‘其味咸,其臭朽’者,孔《传》云:‘水卤所生,故味咸。又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

《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所以北方咸者,万物咸与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洪钧按:以上五行配五味的文献,没有一家不是牵强附会、转弯抹角的强词夺理。结果人各异说。但是,在尊经的古代还是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二千年。五行各可能有什么味道、臭味,妇孺都可以凭经验判断,从而否定《尚书正义》(按:指孔颖达《疏》)等瞎说。当代青年一定要有勇气抛弃旧说。(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FONT]
 
[FONT=仿宋]【酸生肝】郭霭春说:酸味入腹,能生养肝藏。

金栋按:王注《五运行大论》说“酸味入胃,生养于肝脏”。此乃五味配五脏附五行之比类推演。五味和(适量)则滋养本脏,太过则损伤本脏。生,滋养之义。[/FONT]
 
[FONT=仿宋]【肝主目】金漥七郎说:《白虎通》云:“肝目之为候,何?目能出泪,而不能纳物。木亦能出枝叶,而不能有内也。”

张介宾说:目者肝之官也。

姚止庵说: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主者则惟肝。

金栋按:五官配五脏附五行之比类推演。《集解》引《淮南子》既说“肝主目”,又说“肝主耳”,所引有误。当说“肺主目”。与《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补遗互参。[/FONT]
 
[FONT=仿宋]【其在天为玄】金漥七郎说:以下至神二十三字,不与上下相接,恐他篇错文。

森立之说:案:此二十三字,全在《天元纪大论》。《天元纪大论》与本篇多同文,故此误错也。《五运行大论》五方配当,全与此同文,而此廿三字亦有在东方下,其误来久矣。[/FONT]
 
[FONT=仿宋]【在音为角】王冰说:角,谓木音,调而直也。《乐记》曰:“角乱则忧,其民怨。”

张介宾说:角属五音之木。

金栋按:五音配五脏附五行之比类推演。[/FONT]
 
[FONT=仿宋]【呼、笑、歌、哭、呻】程士德说:为五声。五声与五脏之气有关,因而分别配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声。如《类经·藏象类·五》注:“喜则发笑,心之声也”,“悲哀则哭,肺之声也”。《素问集注·卷二》云:“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肝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呼”,“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

金栋按:五声配五脏附五行之比类推演。刘长林说:“为了构建理论体系的需要,古人又常常对这些直观联系加以夸大歪曲,甚至主观杜撰,如硬把五畜(鸡羊牛马彘)、五声(呼笑歌哭呻)与五行联系起来,就是明显的例子。”(《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FONT]
 
阴阳应象大论87.jpg

[FONT=仿宋]【握、憂、哕、咳、栗】程士德说:为五变,也就是五脏病变表现出来的特征,所以五变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即搐搦握拳,是筋病的表现。《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注:“肝主筋,筋之用也。人怒则握拳以击是矣。”

,于鬯《香草续校书》云:“此憂字盖当读为嚘。心之变动为嚘,与下文言肺之志憂不同。憂,既为肺之志,自不应复为心之变动也。五志为喜怒思憂恐,五变动为握憂哕咳栗。一憂字既列志科,又列变动科,杂乱甚矣。林校正引杨上善云:‘心之憂在心变动,肺之憂在肺之志,是肺主于秋,憂为正也。心主于夏,变而生憂也。’此说实曲。如其说,肝之变动何以言握而不言思,亦岂不得曰脾主中央思为正,肝主于春,变而生思耶!而脾之变动当言恐,不当言哕;肺之变动当言怒,不当言咳;肾之变动当言喜,不当言栗矣!至王注谓憂可以成务,尤为望文生义。《玉篇·口部》引老子曰:‘终日号而不嚘。嚘,气逆也。’今《老子·五十五章》作嚘。陆释亦云:‘嚘,气逆也。’……憂训气逆则与脾之变动为哕、肺之变动为咳,义正相类。是知此憂字必嚘字之借,与志科之憂,文同而实异也。”

,即呃逆。《素问吴注·卷二》注:“脾气作逆,名曰哕。“

,肺气上逆也。《吴注》又云:“肺气不利则咳。”

,战栗。《素问吴注·卷二》注:“寒水之变。”

【在变动为憂】(忧)胡天雄说:肝之变动为握,脾之变动为哕,肺之变动为咳,肾之变动为栗,握、哕、咳、栗,乃内藏病变之外在表现,忧为情绪变化,已列为五志之一,岂可与之相提并论而重复出现,此必无之理。注家拘守“注不破经”之例,敷衍塞责,不足以餍今日学者之望也。同事唐构宇以为“忧”是“扰”字之误,并引《五常正》“赫曦之纪……其动炎灼妄扰”之“扰”字为证,扰者盖即躁扰不宁之意,唐君可谓善读书者。古人以刀为笔,以竹为纸,书写条件困难,故写字时多省偏旁,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养生方中“待”左“寺”、“忍”作“刃”、“谓”作“胃”,即是明证,当时并非误文,扰写作忧,是毫不为奇的。繁体字忧作憂,扰作擾。千古疑案,得此可一锤定音。[/FONT]
 
阴阳应象大论86.jpg

[FONT=仿宋]【悲胜怒】王冰说:悲则肺金并于肝木,故胜怒也。《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于肺则悲。”

森立之说:案:悲、忧归于一理也,《五运行论》又作“悲”,与此同。[/FONT]
 
[FONT=仿宋]
阴阳应象大论88.jpg

【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胜热;湿伤肉,风胜湿;热伤皮毛,寒胜热;寒伤血,燥胜寒】程士德说:此言五气太过则自伤,以及五气之相胜。其中“热伤气”,《素问吴注·卷二》注:“壮火食气,故热则气不足。”然按上下文例,热伤气当作“热伤脉”为是。“热伤皮毛,寒胜热”,《类经·藏象类·五》注:“热胜则津液耗而伤皮毛,水制火也。”然按上下文例,当从《太素》作“燥伤皮毛,热胜燥”为是。“寒伤血,燥胜寒”,王冰注:“寒则血凝,伤可知也。燥从热生,故胜寒也。”《类经·藏象类·五》注:“若五行正序,当云湿胜寒。但寒湿同类,不能相胜,故曰燥胜寒也。”然据上下文例,当从《太素》血作“骨”,燥作“湿”为是。

金栋按:程氏说甚确,此乃五气(风、热、湿、燥、寒)附五行说之推演。《集解》已据《太素》径改为“燥伤皮毛,热胜燥”、“寒伤骨,湿胜寒”,而“热伤气“未改。[/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