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素问集解补遗》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草稿)

[FONT=仿宋]【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程士德说:反作,即反常的意思,指上文“清气在下”、“浊气在上”。逆从,有两种解释:一是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如《素问吴注·卷二》注云:“逆从,不顺也。”意为上述飧泄、(月真)胀之症,皆阴阳不顺所致。二是逆,反也;从,顺也。如《类经·阴阳类·一》注云:“寒生热,热生寒,清在下,浊在上,皆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顺则为从,反则为逆。逆从虽殊,皆有其本,故必求其本而治之。”[/FONT]
 
阴阳应象大论79.jpg

[FONT=仿宋]【地气上为云……云出天气】程士德说:本句以自然云雨变化这一阴阳升降的现象为例,来说明阴阳对立互根、升降消长及在运动中相互转化,以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天地是如此,人体的阴阳变化出入也同样如此。正如《素问集注·卷二》注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生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即上文“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里的天气和地气,也就是阴阳之气。

【地气上为云】吴昆说:以人喻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上焦开发,若雾露焉,是地气上为云也。

郭霭春说:地面之水,由于蒸发,化气上升为云。高世栻说:“地气上为云,又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也。”[/FONT]
 
[FONT=仿宋]【天气下为雨】吴昆说:肺行降下之令,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是天气下为雨也。

郭霭春说:地气上升为云,突遇冷空气,就凝结成水而下降为雨。高世栻说:“天气下为雨,又曰雨出地气,从下而上,然后从上而下也。”

【雨出地气】吴昆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是雨出地气也。

郭霭春说:虽说天气下为雨,但雨之来源,还是由于地面上升的水气。因此又说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吴昆说:上焦如雾,其氤氲者,心肺和而呵出之,是云出天气也。

郭霭春说:虽说地气上为云,但是地气之所以上升为云,必须天上的热力蒸发,因此又说云出天气。[/FONT]
 
[FONT=仿宋]【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程士德说:此句以下,《素问集注·卷二》云:“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上窍,指耳、目、口、鼻头面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凡人身之物有属清阳者焉,如涕、唾、气、液之类……有属浊阴者焉,如污秽溺之类。”一说清阳在这里指呼吸之气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如果清阳不升,则精微物质不能奉养上窍,则上窍的各种功能势必减弱或失灵。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程士德说:这里的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阳主卫外,阴主内守。故《素问集注·卷二》注:“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浊阴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程士德说:这里的清阳指饮食化生的精气,其糟粕即浊阴。《素问集注·卷二》注:“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浑浊者归于六腑也。”一说清阳指阳气,浊阴指饮食物。[/FONT]
 
[FONT=仿宋]【水为阴,火为阳】程士德说:此以水火的阴阳属性,来说明阴阳相反相成的关系。例如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的水火既济,相反相成,维持着心肾功能的协调。《类经·阴阳类·一》注:“水润下而寒,故为阴;火炎上而热,故为阳。水火者,即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即水火之性情。凡天地万物之气,无往而非水火之运用。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丹以精气为水火。夫肾者水也,水中生气,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水火互藏,乃至道之所在,医家首宜省察。”

金栋按:“《易》以坎离为水火”,坎为水,离为火,乃八卦之象,其余六象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FONT]
 
[FONT=仿宋]【阳为气,阴为味】金漥七郎说:寒热温凉之谓气,甘酸辛苦之谓味。

胡天雄说:上文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故此处阳为气,意味着天之五气;阴为味,意味着地之五味。注家以此气味释为药食之气味,实未确。全部《内经》都只把药食当作五味,不作五气,故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如果把药食作五气,则气味皆入口矣。

郭霭春说:“气”指体内流动的精微物质、能力。“味”泛指一切食物。张介宾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

金栋按:胡氏说最确。[/FONT]
 
[FONT=仿宋]【味归形,形归气】胡天雄说:归,念馈。馈,是以食物送人。《论语·阳货》:“归孔子豚。”《孟子·滕文公下》作“馈孔子蒸豚”。味归形,指“地食人以五味”而言,没有五味的滋养,形体就不能存在,故下文云“形食味”。在此节内,气字具有三个不同含义:气味之气,气化之气,精气之气。此字理解一错,则全节如同梦语。形归气的气,是气化之气,形馈气,是说形体是生命气化过程所必需的。

程士德说:归,这里是生成、滋养的意思。形指形体,气谓元气。《类经·阴阳类·一》本《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注云:“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归形。形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又,《素问集注·卷二》据“腠者三焦元真通会之处”解云:“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成形,故味归形。阳化气,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FONT]
 
阴阳应象大论80.jpg

[FONT=仿宋]【气归精,精归化】胡天雄说:马云:“凡物之气,所以养吾人之精,故气归于精,正以精属阳而气亦属阳也。然吾人之精,必归吾精之化,岂非精必自化而后有乎!……精赖气而生,犹云食此气耳。主物之气言。”天雄按:此气是气味之气。马氏此注,迥出诸家者有二:一是区别了两个气字的不同含义,以形归气的气为人身之气,以气归精的气为物之气。首先区分了两个气字,然后下文注释才能条分缕析,丝丝入扣。二是明确指出精和形的对举关系,以精属阳,以形属阴。但以气为物之气则非,物之气指臊、焦、香、臭、腐,是入口的,故《金匮真言论》以“五臭”加以区别。这里气归精是指“天食人以五气”而言,故下文云“精食气”。五气即风、暑、湿、燥、寒,是入鼻的。五藏之精,赖四时之气而存在,故曰“气归精”。化是气化的简称,精归化,是说精气也是气化过程所必需的。

程士德说:气归精,犹言气生精,为饮食之气可以滋养人的阴精。《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所谓气归精者,以精能食万物之气。精赖气而生,犹云食此气耳。”一说“气归精”指气生于精。《素问集注·卷二》注:“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化,化生、生化之意。《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所谓精归化者,以化生此精也,化为精之母,故精归于化耳。”[/FONT]
 
[FONT=仿宋]【精食气,形食味】金漥七郎说:精食气:食、蚀,同。张云:“食,如子食母乳之义。”

程士德说:此二句为上文“气归精”、“味归形”的解释。《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其曰精食气者,明上文气归精也。其曰形食味者,明上文味归形也。”

郭霭春说:精食气:“食”(音寺)与“饲”同,引申有仰求、给养之义。“精食气”,即精仰赖气化而生。姚止庵说:“气固蕴于精,而精又非气不摄,是气者所以养精,犹五味之养形。”[/FONT]
 
[FONT=仿宋]【化生精,气生形】张志聪说: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气,以生养此形也。

胡天雄说:上文云“形归气”、“精归化”,此又云“化生精,气生形”,都是把气化二字拆开解说,为了适应上文“气和味”、“形和精”分开讨论而提出来的。气和味对,形和精对,气化则是一个词,把它拆开以便解说。其实,上文“形归气”、“精归化”,意思只是说人的形体是馈送给气化的,人的精气也是馈送给气化的。它说明此处气和味是外界的物质,形和精是人体的物质,人体之所以有形和精,是通过外界攝取气和味转化而来的,而完成这一摄取和转化任务的则是人体的气化作用。故曰“化生精,气生形”。其实,是气化生精,气化生形。人体在自身的整个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消耗自身的物质,形归气,精归化。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使这些被消耗了的物质又不断地从外界得到补充,味归形,气归精。使气化得以继续进行。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机体的不断自我更新。

金栋按:所谓气化,指由气的运动(升降出入)而产生的变化,即脏腑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指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即物质摄取、消化与吸收、排泄全过程。

程士德说:此即上文“精归化”、“形归气”的补充说明。精归化,故化生精;形归气,故气生形。《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其曰化生精者,明上文精归化也。其曰气生形者,明上文形归气也(指人身之气言)。”[/FONT]
 
[FONT=仿宋]【味伤形,气伤精】胡天雄说:《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即是形食味也;“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即是味伤形也。《金匮要略》“风气虽能生万物”,即是精食气也;“亦能害万物”,即是气伤精也。“味伤形,气伤精”,就是不正之味伤形,不正之气伤精。《吕氏春秋·尽数》:“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可参。[/FONT]
 
[FONT=仿宋]【精化为气】丹波元简说:张云:“谓元气由精而化也。上文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气’,是精生气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气互根之妙,以应上文天地云雨之义也。”李云:“气本归精,气为精母也。此云‘精化为气’者,精亦能生气也,如不好色者,气因以旺也。”

胡天雄说:张云:“上文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气’,是精生气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气互根之妙,以应上文天地云雨之义也。”天雄按:“气归精”的气,是气味之气,“精化为气”的气,是气化之气,把两个不同含义的气字混为一谈,其“相反”不是“似乎”而是必然的,不能用一个“妙”字来回避。遇到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时,就故弄玄虚,使人感觉莫测高深,以为此中真有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奥妙,这是某些《内经》注家的通病,也是中医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这里只是对气化二字的反复解说,上文已说过“形归气,精归化”,作者恐人孤立地理解气和化,不知“形归气”就是归化,“精归化”也就是归气,因而补此“精化为气”句,再次举例阐明这里是把“气化”二字拆开解说的。简《识》引李注“不好色者,气因以旺也”,皆因不识精字意义所致。

【气伤于味】胡天雄说:此气字是精气之气,气伤于味,就是精伤于味。因上句为“精化为气”,为避免精字的重复,故改为气伤于味。精和气前后可互用,如《吕氏春秋》“精不流则气郁”,杨泉《物理论》“人含气则生,精尽而死”皆是其例。此句与上句,皆用互文见义手法,上文既曰“精归化”,又曰“精化为气”,说明精归化也就是归气。由此可以推知:形归气,也就是归化。上文既曰“味伤形”,此又曰“气精伤于味”,说明味伤形亦能伤精。由此可以推知:气伤精亦能伤形。结合后文“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可以简而言之:外界之气味归于人体之形精,人体之形精,归于自身之气化。同时,人体之形精,又可为外界不正之气味所伤害。[/FONT]
 
[FONT=仿宋]【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胡天雄说:此两句,注家都把它另作一节,按原文精神来看,应该是上一节的结尾和补充。上文讨论了气味归于形精,形精归于气化,气化又摄取气味以产生形精等问题。讲的是人体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方面,但是论述还不全面,因为它只谈“致新”的一面,而没有谈“推陈”的一面,只有摄入,没有排出,补出这两句,就显得非常必要。《六微旨》叫做“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它指出在人体气化过程中,体内郁积陈腐之物,根据各自的特性,从两个不同的部位排出体外——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显然,两个出字,已表明这里所指的气味和前面的气味,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前者是外界的,是摄入,是取其精华,故用“归”字;而后者是体内的,是排出,是弃其糟粕,故用“出”字。从“味归形”至此,是《内经》论述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极为完整。注家限于历史条件,皆未识其精义,特予浅释如上,并附图示意(气味、形精、气化关系示意图):
气味、形精、气化关系示意图1_看图王.jpg
[/FONT]
 
[FONT=仿宋]【气厚者为阳】胡天雄说:宋·寇宗奭云:“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天雄按:《内经》气厚、气薄,后世附会为药物寒热温凉之气者非是。寒热温凉在四时谓之气,药物禀之则为性。在《内经》成书时代,药物尚属五味范畴,并无气味厚薄之说。

金栋按:据胡氏说,凡是入口之食物,皆有气味厚薄之分,非唯指药物。[/FONT]
 
[FONT=仿宋]【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程士德说:《素问吴注·卷二》注:“阴气润下,故味厚则泄利,薄则通利。阳气炎上,故气薄则发散,厚则发热。”又《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云:“唯味之厚者为纯阴,所以用之则泄泻,其物于下,如大黄气大寒,味极厚,为阴中之阴,主于泄泻……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所以用之则流通,不至于泄泻也。如木通、泽泻。为阴中之阳,主于流通……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所以用之则发其汗于上,如麻黄为气之薄者,阳也,升也,故能发表出汗……气之厚者为纯阳,所以用之则发热,不止于发汗也,如用附子则大热之类。”现据该注,将本句概括于下:
气味阴阳出窍_看图王.jpg
[/FONT]
 
阴阳应象大论81.jpg

[FONT=仿宋]【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马莳说: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如用参芪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程士德说:据上下文义,这里的壮火、少火,当指药食气味的纯阳和温和而言,意为纯阳的壮火之品,服之则耗伤人体正气;而气味温和的少火之品,食之则能使正气壮盛。然后世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如《素问集注·卷二》认为是承上文精、气、形、化而言,注云:“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内外,合于包络而为阳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太过,亦有伤于气矣。盖气伤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和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食火。食,犹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故曰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FONT]
 
[FONT=仿宋]【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程士德说:此句是对前“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进一步说明,即壮火之气衰的原因是壮火能消蚀、消散人体之气,少火之气壮的原因是气能从少火得到滋养,亦即少火能滋生人体之气。前“食”字,是销蚀的意思;后“食”字是进食以得养之义。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马莳说:何以壮火之气衰?正以壮火能食吾人之气,故壮火之气自衰耳。何以少火之气壮?正以吾人之气,能食少火,故少火之气渐壮耳。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丹波元简说:马云:“唯壮火为能食人之气。此壮火所以能散吾人之气也,食则必散,散则必衰,故曰‘壮火之气衰’。唯吾人之气,为能食少火之气,此少火所以能生吾人之气也。食则必生,生则必壮,故曰‘少火之气壮’。按此节,分明论万物有阴阳气味,而吾人用之,有为泄、为通、为发泄、为发热,及衰壮生散之义。王注不明。与前后阴阳气味俱无著,非本篇之大旨也。”简按:壮火少火,承上文发热以喻之,气薄喻少火,厚喻壮火,马注为稳贴。汪氏则訾马注云“是桂附永无用之期也”,盖概论已。再按张氏辈,漫然以火为阳气,其义虽似精微,与前后文不相承接,故不可从矣。

胡天雄说:马注以壮火少火为药物之气味,使之与前后文义相乘接,汪昂讥之,谓“是桂附永无用期”,多纪氏则附马说。天雄按:壮火、少火之说,仍是老氏进柔弱而退刚强之义,与前后文本不相侔,必欲以药物气味当之,终觉牵强未妥。《内经》各篇之义,前后不相承接者甚多,不仅此也。

金栋按:壮火是邪气,亢盛之邪火。少火是正气,温煦之阳气。非唯指药物耳。胡氏说“老氏进柔弱而退刚强”,指老子《道德经》语。《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FONT]
 
[FONT=仿宋]【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金漥七郎说:《至真要大论》云:“帝曰:五味阴阳之用如何?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藏气法时论》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今此经不具咸淡,恐阙。

金栋按:《至真要大论》帝曰是“五味阴阳”,而岐伯答曰则是“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乃附六气之推演。《六元正纪大论》:“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所以沈祖绵说:“至于淡,无味之可言,欲以配六气,妄。”(见《集解》P965)运气学说中,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而增一淡味。《本草经》无“淡味”之说。《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好古曰]《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五味是附五行五脏之推演,结果导致二者矛盾。六味附六气之推演,因为没有了下文,即如何去推演,结果并非成功。

胡天雄说:辛甘酸苦,都是味不是气。气字在这里是“因此以及彼”,《古书疑义举例》语。属于偏义复词。实际上气字并无意义。在古籍中,此类例句甚多,《史记·游侠传》:“缓急人所时有也。”实质上是指急,因急而及缓,缓字无意义;《礼记·玉藻》篇:“大夫不得造车马。”因车而及马,马是造不出来的;《孟子》:“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因禹而及稷,三过其门而不入,与稷实在没关系。同样,这里是因味而及气,辛甘酸苦都是味,同气无关系。所以后来的《至真要大论》在叙述同样一个问题时,就不再用“气”字,而是用“五味阴阳之用”了。

程士德说:此二句断句的从属,注家有不同的看法。《类经·阴阳类·一》将它归属上段,即壮火少火之下,注云:“此言正味之阴阳也。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然《素问经注节解》则将此二句移于上文“厚则发热”句下,注云:“此二句,原刻在‘少火生气’之下,实与上下文义不合,必错简也。今挈置于此,庶几同条共贯云。”细观本节经文,详言五味太过致阴阳偏胜为病,而此二句正是本节之纲,故本文将其归属本节之首,以为下文气味太过阴阳胜衰为病之启端。[/FONT]
 
[FONT=仿宋]【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程士德说:这里的“阴胜”、“阳胜”,是承上文五味阴阳太过而言,故《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云:“故用酸苦涌泄之品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承上文物类而言。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品,而阳分斯病也。……用辛甘发散之品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承上文物类而言。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品,而阴分斯病也。”后世扩展其义,作为阴阳相胜的病机解,认为阴气偏胜,则见阳气亏损之证;反之阳气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以此成为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理原则。如《素问吴注·卷二》注云:“水胜则火灭,火胜则水干。”意思是说人体的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失调,阳胜则阴衰,阴胜则阳衰,就要发生病变。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王冰说:是则太过而致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阴病则热,阳病则寒”,文异意同。

金栋按:《新校正》云《甲乙经》语,与上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虽相吻合,然“阴病”、“阳病”指虚衰,即“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之义,是虚证;“阳胜”、“阴胜”指太过,是实证。说“文异意同”,概不合矣。二者意非相同。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程士德说:此句是说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也是“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寒热证候中的体现。注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素问注证发微》承上文阴阳胜衰寒热注:“然阴胜虽寒,而寒之又寒,是重寒也。寒久则热生,如冬令感于寒,是重寒也,而至春为温,至夏为热,非重寒则热乎。阳胜虽热,而热之又热,是重热也。热久则寒生,如今病热极者而反生寒栗之类。”《类经·阴阳类·一》则从真假寒热解:“盖阴阳之气,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辨。”按诸临床,隔阴隔阳证的假寒假热均属标象,而其病证真热、真寒的本质并未改变。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应当是质变,而真假寒热仅是量变,因此《类经》的注解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素问集注·卷二》对此另有一说,注云:“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此说承上文五味阴阳注,上下文义亦顺承。[/FONT]
 
阴阳应象大论82.jpg

[FONT=仿宋]【寒伤形,热伤气】程士德说:王冰注:“寒则卫气不利,故伤形;热则营气内消,故伤气。”《素问经注节解·卷二》则否定其说,注云:“注(指王冰注)误矣。夫卫者气也,营者血也。经言寒伤形,而注言卫不利,是伤气矣。经言热伤气,而注言荣内消,是伤血矣。明指形气,何得妄以气血颠倒,于理未惬。所谓寒伤形者,如洒淅恶寒,四肢厥冷之类,寒入肌腠,形不能胜故也;所谓热伤气者,中暑多汗,辛热耗散之类,热性酷烈,气为之烁故也。”

【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张志聪说: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

姚止庵说:按经自“寒伤形”以下至此三段,虽以形气对言,似乎一气贯下,然细观之,实有层次不同。首节言寒热之所伤,次节言形气既伤或痛或肿,末则交互言之以尽病之变。……凡人之病,有单证,有兼证。痛者未必肿,肿者未必痛,此单证也;既痛而肿者,是兼证也。然兼证之中,实有先后,先后所分,治法异焉。先痛后肿,肿因于痛,治其气而形无伤也;先肿后痛,痛因于肿,治其形而气亦无伤也,本端则标自正矣。[/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