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呼唤宗源】出于感激,回馈一贴——中医需要微观

【后来,我问师父,全天都要保持气功状态吗?】
这个能。
除了功态以外,我以前也聊到过,在那种状态下,会有一种“时间被延长”的感觉。
居然还有这效果。
我的身体也残破不堪了。
就是这样慢吞吞的练着,感觉恢复了不少,像宗源老师在“小怪物”中说的,感觉有种由浊变清的感觉,有些地方,会觉得浊气散开了,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就是这样儿,也感觉身体很差劲。
有好处,就慢慢练。
至少也要牙不掉呀。
 
我是从徐文兵老师的国学堂开始留意道家的一些的东西,买过一些道家的书,没敢练害怕走偏了,不过偶尔静坐过,:014:,没敢时间长,从宗源老师的帖子[一灯]开始,一直到现在。也看了宗源老师的以前的帖子,感觉跟我们上学时老师讲的东西不一样。中医可能真的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学的。自己还要加油。
 
居然还有这效果。
我的身体也残破不堪了。
就是这样慢吞吞的练着,感觉恢复了不少,像宗源老师在“小怪物”中说的,感觉有种由浊变清的感觉,有些地方,会觉得浊气散开了,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就是这样儿,也感觉身体很差劲。
有好处,就慢慢练。
至少也要牙不掉呀。
是真的。我还说过,自己在功态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体外形成一个大泡泡一样的东西。
我最好的状态下,可以感受到背后2~3米内的动静。就像鱼儿在水里游动,产生的水波传递到身体外面的泡泡上(或者说,泡泡就是水)。鱼儿的游动产生的感觉,传递明显。
当时周身很多大穴都已经打开,从劳宫穴、中冲可以发出近2丈左右气柱。气柱从早期的从细到粗,再练到从粗到细,这时的气柱更凝实的感觉。当时同学间做实验,剑指头部可以让同学的头感受到压力、晕沉。

这是我达到的最好状态了。那个后面再是什么状态,不知道了。
后来出了一次大偏,就一直退步退步。
近两年在尽力练功恢复中。。。。
 
居然还有这效果。
我的身体也残破不堪了。
就是这样慢吞吞的练着,感觉恢复了不少,像宗源老师在“小怪物”中说的,感觉有种由浊变清的感觉,有些地方,会觉得浊气散开了,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就是这样儿,也感觉身体很差劲。
有好处,就慢慢练。
至少也要牙不掉呀。

【我的身体也残破不堪了。】
所以,陶弘景说,医学就是用来给身体补漏的。身体是炉鼎,漏了就练不成丹了。意思如此。原文忘了,见于《辅行决·序言》。
 
我是从徐文兵老师的国学堂开始留意道家的一些的东西,买过一些道家的书,没敢练害怕走偏了,不过偶尔静坐过,:014:,没敢时间长,从宗源老师的帖子[一灯]开始,一直到现在。也看了宗源老师的以前的帖子,感觉跟我们上学时老师讲的东西不一样。中医可能真的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学的。自己还要加油。

刚开始练没关系。那时还没有多点儿内气,没有资格出偏的。:013::014:。所以放心练。
练出气感来,练到气感很强、内气很强的时候,就要非常小心了。

话说,咱当年也是那么小心的,终究还是出偏了。那一个跟头栽的,唉。

不过,或许就像小孩子走路,栽跟头是不可避免的。也许栽栽就好了哩。有些劫,躲不掉。只有去经历才行。
 
我是从徐文兵老师的国学堂开始留意道家的一些的东西,买过一些道家的书,没敢练害怕走偏了,不过偶尔静坐过,:014:,没敢时间长,从宗源老师的帖子[一灯]开始,一直到现在。也看了宗源老师的以前的帖子,感觉跟我们上学时老师讲的东西不一样。中医可能真的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学的。自己还要加油。

呵呵,中医的背后,是道医(真正的道医。不是穿上道袍的中医)。
中医,是普通人学的。
道医不是。
没有修行,谈不上道医。
 
我在2013年的时候,在病房工作,给一位老先生看病,老先生得的是脑出血,老先生的儿子可能会堪舆或者命卜,这个没有敢细问,他让我学这些,我没敢学,他的儿子练过可能还会密宗,现在电话也找不到了
 
我在2013年的时候,在病房工作,给一位老先生看病,老先生得的是脑出血,老先生的儿子可能会堪舆或者命卜,这个没有敢细问,他让我学这些,我没敢学,他的儿子练过可能还会密宗,现在电话也找不到了
可惜啊。
其实我也怕。嘿嘿,但还是想接触,想了解。

有些东西看到的多了,真的会有三缺五弊的。
 
是真的。我还说过,自己在功态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体外形成一个大泡泡一样的东西。
我最好的状态下,可以感受到背后2~3米内的动静。就像鱼儿在水里游动,产生的水波传递到身体外面的泡泡上(或者说,泡泡就是水)。鱼儿的游动产生的感觉,传递明显。
当时周身很多大穴都已经打开,从劳宫穴、中冲可以发出近2丈左右气柱。气柱从早期的从细到粗,再练到从粗到细,这时的气柱更凝实的感觉。当时同学间做实验,剑指头部可以让同学的头感受到压力、晕沉。

这是我达到的最好状态了。那个后面再是什么状态,不知道了。
后来出了一次大偏,就一直退步退步。
近两年在尽力练功恢复中。。。。
气柱这个问题,师父曾经说过一个类似的情况,跟宗源老师说的很像,说是可以手指不用接触人体,在身体上形成红色的指痕,这是说一个气功练的很不错的同门。
这是师爷的师兄教的一个徒弟。
师父更多的说的是指力,例如,槐树皮,直接就抓下来了,这种指力,四个指头是一齐,现在已经没有人练了。
平时教小孩子练拳,也只是说要用心劲来打拳。
我感觉他说的是神与意的问题。
里面的门道儿,不认真的练出来,光靠猜,终是不那么靠谱儿。
 
【我的身体也残破不堪了。】
所以,陶弘景说,医学就是用来给身体补漏的。身体是炉鼎,漏了就练不成丹了。意思如此。原文忘了,见于《辅行决·序言》。
辅行诀,我看了。
还是在您的贴子里知道了辅行诀。
哈哈……
 
气柱这个问题,师父曾经说过一个类似的情况,跟宗源老师说的很像,说是可以手指不用接触人体,在身体上形成红色的指痕,这是说一个气功练的很不错的同门。
这是师爷的师兄教的一个徒弟。
师父更多的说的是指力,例如,槐树皮,直接就抓下来了,这种指力,四个指头是一齐,现在已经没有人练了。
平时教小孩子练拳,也只是说要用心劲来打拳。
我感觉他说的是神与意的问题。
里面的门道儿,不认真的练出来,光靠猜,终是不那么靠谱儿。
这种指力,在古武中多见。在武当一个分支门类字门中的绝技 五百钱,就特别讲究这种指力。这种指力,足以点穴封窍 分筋错骨了。
 
最后编辑: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 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

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 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

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对以前很多看不上眼的医论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 “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转自网络
0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 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 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 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 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当我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我的疗效有了 质的飞跃。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的 眼睛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我以前看到的金元四大家 的医书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 我以前看到他们写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一下评价或从他 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完整地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转自网络------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 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

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 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

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对以前很多看不上眼的医论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 “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转自网络
0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 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 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 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 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当我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我的疗效有了 质的飞跃。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的 眼睛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我以前看到的金元四大家 的医书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 我以前看到他们写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一下评价或从他 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完整地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转自网络------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这个值得验证学习,好资料!谢谢分享!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 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

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 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

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对以前很多看不上眼的医论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 “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转自网络
0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 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 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 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 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当我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我的疗效有了 质的飞跃。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的 眼睛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我以前看到的金元四大家 的医书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 我以前看到他们写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一下评价或从他 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完整地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转自网络------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很认真的作者。
想必这位也是在挖掘古中医的东西,算的是同道中人了。

这篇文章,看起来很规整的样子。但是,里面忽略了几个方面的东西:

其一,内经中的“人迎”“寸口”,讲的很清楚,——决断的是【六经】的疾病情况。而仲景的所谓“六经”,并不是直接指的是内经的【六经】。而且仲景文中,没有说“辨太阳(经)病脉证并治”。仲景说的啥?说的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外,仲景所言的所谓“六经”病,不完全吻合内经的【六经】病。根据个人研究,仲景所言的后世所谓的“六经”,指的是以足六经为代表的(六层),是人体从外到内,分层划分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手足六经”。

其二,稍候,我需要从另一台工作的电脑中拷贝一份文件比对过来。
 
继续:
其实,按道理说,叔和离仲景,时代间隔很近,应该会比较好的保留下仲景的东西才是。

但是,实事却偏偏不是如此。
这里提供两张图片,如下:
51448-cb92756f579232e465b6a383a3afd413.jpg

51449-13562bedc44fe8f9cfa3f8f075c618cc.jpg


这是叔和的《伤寒》与《金匮要略》相关“阳旦篇”的文字比对,不难看出,这两个本子的内容,相差很大。但是,相互参照,整理起来,却可以合并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容。
 

附件

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逐条分析出:

1、证象阳旦,太阳病,其证备。

2、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

3、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两胫拘急”等变症。(4~6句)

4、老师鉴定“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并且解释了前面诸症虽然类似太阳诸症,但不可以桂枝汤攻之。并预测了变症之后出现的“厥逆”“两胫拘急”,会在“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5、在11、12句中解释了原来的病症中“寸口脉浮(或浮而大)”的原因。

这里存在一点问题,就是——究竟是“浮”,还是“浮大”?两者似乎都是正确的。“浮”的确可以是“风”脉,也可以是“虚”脉。所以,伤寒本并不错。但是,问题是金匮本中“浮则为风,大则为虚”,也能说的过去。所以,仲景当时所言的脉象究竟是什么?难说。只能并存,待考。

6、在13句中阐释了“发热与两足挛急”的问题——“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急。”

7、在14、15句中,解释了前症用桂枝汤误攻出现变症的原因。

8、第16句,与地3句结合,可以看出,误攻之后的变症表现的更像桂枝汤重症。结合第14句,断为“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之证。

9、在17、18、19三句是开始安排救逆的步骤:增加桂附回阳温经以救逆。

10、“厥逆,咽中干,烦燥,”症状与亡阳伤津有关;同时也和“烦躁谵语,烦乱”症状一起,与“阳明内结”有关。亡阳则厥逆、伤津则咽中干、烦躁;同时阳明“内结”则伤津,也会出现咽干、烦躁。

11、所以,因为有亡阳,所以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所以可以预判在半夜阳气生发之时会“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次用“芍药甘草汤”“以救液”,津液得回,所以“液枯则筋挛”的症状得以恢复,故“尔乃胫伸”。

12、因为只是“阳明内结”而不是“阳明燥结”,所以只用“调胃承气汤”稍稍达到“微溏”以和其胃气,则“则止其谵语”。所以“故知病可愈。”

13、最后总结:——“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显然,这里是老师使用一个“阳旦”的案子,讲解这类症状混杂的坏病的诊治标准——“必随脉证”治之。


所以,这段经文经过订补之后如下,能更完整、更全面地反映出仲景的本意。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一作“证象阳旦”), 按桂枝法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两胫拘急而谵语,其故何也?

言: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问曰:何以知此?

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亦(一作“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病证象桂枝,亡阳故也。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则谵语烦乱(一作“躁”),更饮(一作“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

胫尚微拘急,重与甘草芍药以救液,尔乃胫伸;

调胃承气(一作“以承气汤”) ,微溏,以(一作“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