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杂病论》之《张仲景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

因为在《全球中医药》论坛同道网友王锡民先生发了如下这么一个帖子:

请大家谈一下《伤寒杂病论》与《

伤寒论没有抛弃五行学说!!
 
因为在《全球中医药》论坛同道网友王锡民先生发了如下这么一个帖子:

请大家谈一下《伤寒杂病论》与《

五行学说,不是活宝王叔和的五行学说,他简直就是搞屎棍,五行学说都被他搞臭了。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5-6-13 00:56 编辑

ote]

平脉法: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条文有: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此类是否五行之谓。平脉法难说不是仲景之作,当以考证。
 
平脉法: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伤寒论辨太

先生说得有理。

我主要觉得他用“抛弃”这个词很不妥。就算伤寒论中没用五行来说理,不等于就抛弃否认了五行学说。五行生克是客观规律,不是想抛弃就能抛弃的。
 
本帖最后由 刘建立 于 2015-6-14 09:00 编辑

楼主到现在没有任何回应,可能太忙,咱就接着说,因为是无法考证的东西,说错了也无妨,宋。林亿给《金匮要略》做了一个序,名曰《金贵要略方论序》。咱们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伤寒杂病论》原本一十六卷,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在一起的,是一本书,后来人为地把它分成了两本书,也就是说,如果说《伤寒论》里面的原序是张仲景本人做的,那么,这个序就既适合做《伤寒论》的序,也适合做《金匮要略》的序,可是为什么《金匮要略》里面为什么没有张仲景《伤寒论》的原序而林亿要重新做一个序呢?或许,林亿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原序只适合做《伤寒论》的序,不适合做《金匮要略》的序,所以就把原序扔了,另外做了一个序,名曰《金贵要略方论序》,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就是一本书,所以,这样说于理不通。或许林亿根本没有见过《伤寒论》的原序,所以就自己给他做了一个序,这也不可能吧,也或者,林亿根本就不认为《伤寒论》里的原序就是张仲景写的,所以就重新再给《金匮要略》再做一个序,不过,从林亿的序里看不出这样的疑问。另外,原序这个词也是有疑问的,如果是张仲景本人做的,不应该称作“原序”或者“序”,而应该是我们在《伤寒论》里面看到的是“自序”的字样。不知道大家以为如何。
 
本帖最后由 刘建立 于 2015-6-14 07:29 编辑

在《伤寒论》原序里有这样的话:“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用的是第一人称,意思就是这个序,就是我张仲景本人做的。,但,这只能证明原序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能说明什么什么问题,因为古人为了能使自己的东西引起别的重视,常常“冒充”仙贤,这是常有的事,比如说《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就是打着黄帝的旗号,这倒不难理解。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6-14 10:24 编辑

各版《伤寒论》有比较突出的风格差异。比如旧版的有的篇章如“日藏版”就从太阳篇章至厥阴几章,没有什么平脉法,五行元素几乎没见提过。其它有的汇集版、补加版,集了平脉法、女病篇,六气病几章,其中平脉法两篇可见明确的五行生克讲法,与太阳至厥阴几章的写法表述有较明显的风格差异,从今天流传的各类术数来作个个人考古,在唐以前,五行生克一类虽然出现,但流传并不很广,术数一类以星宿(太乙星斗一类)、八卦(大小六壬,奇门等一类)流传为主,从太阳证脉并治几篇的写作风格很明显看出所用的方法表述是从八卦卦爻六气原理变化作为基本理法中心与人体人卦合一(六气与人身关系)解说的,这类术数的流行年代也符合张机所在的年代。但到了唐以后,尤其是唐人李虚中发明了利用历法的干支四柱算命术后,及后来的吕司空奉圣旨削五术时,编攒了大量的五行类伪劣产品通过官方出版发行迅速大量混乱术数市场(这类政治打压不象秦始皇焚坑,用伪劣品混正品,阻碍正品流通。有点象今天的伪中医混乱真中医,伪货多了,真货自然也受排斥,被消灭---和谐演变。),此时五行生克从开始初步兴起,但此时尽管有五行生克的各类混杂的运用,但同时期的著作都是些很简单粗糙的用法,主要还是沿用上面汉朝后流传一些星卦术数为主,到了宋代,可以说是五行学说的鼎峰时期,徐子平将李虚中的四柱术改成以五行生克制化为主,进一步将该术数微观发展,将卦易一类带唯心识明显的大宏观术数推向以历法为中心有个性化生克变化的唯物观,进一步细化了术数一类,象太极图所示的从无到有,从一到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术数也发展起来越复杂,越来越让人难掌握。扯远了,回到正题。平脉法篇章与太阳至厥阴几章写作风格,所用的理论方法区别是很明显的,但是尽管方法差异,是否就有对错?答案是否,方法的东西就如吃饭,拿筷子可以吃,用匙羹同样也能吃。伤寒序有个很明显的破绽值得怀疑,我引用原句:“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这句很明显看出破绽,张机本人生在东汉,既然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张仲景本人也是汉代人,那么下此以往是什么朝代?下此以往未之有闻-张机写书有生之年,有仓公等人,下此以往要闻什么?张机要成神仙多活几百岁去闻晋、三国、隋唐等后人出名不成?再来看看序内的内容,引用了内经一些内容句词,五行之类,上面已经作过一些考古,结论是这个序有些象是汉代至少几代以后后人添上去的序。
 
各版《伤寒论》有比较突出的风格差异。比如旧版的有的篇章如“日藏版”就从太阳篇章至厥阴几章,没有什么平

平脉法和六气主客会不会也是后人加的?好象有的版本里也没有?
 
本帖最后由 478421231 于 2015-6-14 17:36 编辑


我是昨天才刚刚知道伤寒里还有平脉法、六气主客什么的 我之前看的,根本都没这些。你太啰嗦了,我要是之前看清了你这段话,就不会问你上面那个问题了。
 
虽然我只看了几个金贵中的方子,再结合我看过的伤寒中的方子,就明白伤寒也好,金贵也好,后面跑的明明是与五行理论不同的另一套程序。
 
各版《伤寒论》有比较突出的风格差异。比如旧版的有的篇章如“日藏版”就从太阳篇章至厥阴几章,没有什么平

“我引用原句:“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这句很明显看出破绽,张机本人生在东汉,既然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张仲景本人也是汉代人,那么下此以往是什么朝代?下此以往未之有闻-张机写书有生之年,有仓公等人,下此以往要闻什么?张机要成神仙多活几百岁去闻晋、三国、隋唐等后人出名不成?”


笑死我了,笑死了!层主你做过功课吗?这也叫破绽?仓公是西汉初年人物,张机是东汉末年,两汉相加四百余年,两人相隔三百多年,张仲景当然可以说“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各版《伤寒论》有比较突出的风格差异。比如旧版的有的篇章如“日藏版”就从太阳篇章至厥阴几章,没有什么平

“平脉法”之类的东西可以在《医宗金鉴》里见到,《医宗金鉴》是清政府官方的中医教材,而现代的五版教材就没有这个东西,这说明现代的中医教材对清政府版的官方教材是不认可的。但这与《伤寒论》里的“原序”是不是张仲景的自序的鉴别没有关系,不过您说的那些东西似乎是有道理的,关于版本的问题,咱们论坛其实是有高人的,只是最近不见来,不能参与讨论,甚为遗憾。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6-14 21:58 编辑

鹊,汉有公乘

话可不能这么说,笑完了再来辨它一辨。一,假设上面两是西汉人,那么张机是东汉的官,他会说汉有XXX等人,那他自己也是汉朝官,他应对自己所在的汉官又应用什么称呼?无论是西汉,东汉,作为政府官员,无论朝局怎么动荡,张机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否认刘秀这个西汉皇族所建的东汉政权非一家一姓,身为汉官(不管西汉,东汉)却说着亡国话,这在古代可是诛九族的讳忌!(如果南宋的官说北宋的闲话:宋时XXX,那会怎样?)
 
本帖最后由 刘建立 于 2015-6-14 21:59 编辑

自己的汉官,他应

言之有理,应该说成我汉朝有什么什么人等人 才合逻辑。 应当是大汉江山永固,说“汉以下”就有改朝换代的意思,太守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有灭门之嫌。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6-14 22:11 编辑

不合理。因为刘秀为西汉皇族,他平了王莽之乱,回复了原旧汉朝国号,他大可以重立国号,不必和旧朝扯上关系,既然立回原旧朝国号,那身为后汉的官员,估计没那个胆量去说前汉与后汉的分解言论,除非活得累了。象现代人说共和国时有XX,共和国后没有XX,那不是反革命言论?在文革时马上要被整死,古代也难说。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5-6-14 21:42
话可不能这么说,笑完了再来辨它一辨。一,假设上面两是西汉人,那么张机是东汉的官,他会说汉有XXX等

"下此以往"是说从仓公之后就没听说过什么名医了,不是说从汉朝之后没听说过什么名医,你的文言文是数学老师教的?
搞文献研究的或是喜欢看文献研究的最大缺点就是死于句下。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6-14 22:25 编辑

的文言文是数学老

你不要引“下此以往”这句啊,,你应引上句“汉有XX”来说,别转移话题,,重点还是这句,这句话要砍头,现在大家网上是来为张机辨护,不该让张机背上这个反革罪,这整不好是一大冤案!! 。(不必着急生气或一定争个输赢,咱们就事论事,越辨会越清晰。)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5-6-14 22:20
你不要引“下此以往”这句啊,,你应引上句“汉有XX”来说,别转移话题,,重点还是这句,这句话要砍头

这句话的侧重点是名医不是朝代,是你误读了。
 
这句话的侧重点是名医不是朝代,是你误读了。

怎样解释都好,一句汉有XX与作者所处的时空环境不协调,难道不是某帝号时或本朝时的一类同步称谓?直呼本朝国号无尊卑的做法在历史上极难见,直呼过去的朝代则这种语调很易见到。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5-6-14 23:17
怎样解释都好,一句汉有XX与作者所处的时空环境不协调,难道不是某帝号时或本朝时的一类同步称谓?直呼本

仓公可能是西汉早期的人物。

仲景是东汉中后期人物。如果仲景自言汉仓公后再无能人,也说的过去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