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22
温度+湿度=热度
每天开车看着车上的温度表,打开车窗感觉着气温的舒适度,今日有了这样的体会:温度+湿度=热度。
其实这样的感觉,在前些年接送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就有了。
春天气候温度适宜不用说了,入夏气温逐渐升高,即使到了33℃,一般也不用打开车内空调的,开窗虽然较晒,但感觉还是比较舒适的。进入长夏季节,空气变得相对潮湿,再看车上的温度表,即使显示是28—29℃,如果不打开车上的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也会感觉异常的闷热。今日,入秋,气候变得稍微干燥了,开车走在路上,车上温度显示33—35℃,没有打开空调,也不怎么感觉闷热。
嘻嘻,入冬温度低,湿度低,气候寒冷,当然要开暖风了。
于是乎,我就想了“温度+湿度=热度”。
春天温度不甚高,湿度不甚高,则热度也不甚高,人体感觉舒适。夏季,温度偏高,湿度相对偏低,热度也不太高。长夏,温度偏高,湿度偏高,则热度也高。近秋,温度虽偏高,但湿度相对偏低,则热度亦相对偏低。深秋,温度偏低,湿度偏低,则热度也偏低。若遇秋雨水绵绵,温度偏低,湿度相对偏高,则热度也甚低。冬季,温度低,湿度低,则热度低。深冬雪季,温度低,湿度高,则热度变得异常寒冷。
由此想到,临床治疗热性病清热养液是常法,湿热者清热利湿也为正治。但高热的夏季下场雨,不但可以降温祛热,同时也可祛湿,故治湿热也不妨养液以利湿祛湿。临床寒凉之病之证,温阳益气是其正治,但温阳之时或许需要加用化湿、利湿之品。
呵呵,温度适中+湿度合宜=温热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