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随笔 今日想到的

我看了几次,一直在思考学习版主的话。
 
我看了几次,一直在思考学习版主的话。

这样的话,咱的个人空间“记录”中多的是。有兴趣的话,就看看,然后再指教指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吗。
 
2015/7/4

凡病就有症状,有症状者必有病,不可只见症状而不问病,病、症不分。
不分病、症,治症而不治病,病必不除,症祛亦易复生。治病而不治症,病愈而症常自除。
治症者治标,治病者治本。
 
2015/7/5

耳瞽之人的眼睛好使,瞎子的耳朵聪明。无臂者常能用脚当手用,无腿者常用手来拄拐。现代人重症而轻脉是因为现代的各种检查条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可供医生的选择越来越多。古人常以脉为凭是因缺少必要而直接的检查手段。
善针者用药少,善药者用针少,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手段,西医用西者,中医用中者,各显其能。腿长者能跑,臂长者善攀岩,各行其事吧。
 
2015/7/6

倾听和思考是人类的大智慧,独自思考而不倾听尤如思而不学则殆,易偏执。倾听而不思考尤如学而不思则罔,易迷惑。但有些时候倾听更重于思考,智者当多听善思不妄自尊大。
 
2015/7/7
当我们正面攻击、拦截不能得到目的时,就要考虑侧面打击、迂回包剿等来完成任务实现愿望。遭遇战、持久战、大兵团作战无所不用其极。

治病一策略:水从土中取,火从炭中求。
 
2015/7/9

传道、授业,长者之义务。
创新、发展,少年一代之重任。
 
2015/7/9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2015/7/10

高血压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所谓的“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人对《伤寒论》辨病脉症并治的提炼总结。
 
2015/7/11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好像咱一直以来都没有怀疑过,今突然觉得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根本就找不到辨证论治的影子。曾作为国家教材的《医宗金鉴》、《治症准绳》是不是说的就是辨证论治的?还得容我再看看。
余以为治病的顺序是:四诊收集资料症状--初步断定什么病并加以详查确诊--根据病、证探讨病因、病机,或直接对病用药--根据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方法---依法选方选药。
 
本帖最后由 李荣伟 于 2015-7-13 10:08 编辑

2015/7/13
数伏第一天,高热,40℃。
高温天,防暑季,防暑要饮水、避热,更须畅汗。汗畅,机体里外通透,湿不淤阻于脉络,寒不蔽热于体内,气血流畅而少耗损,暑不生矣。

不得大汗淋漓哦。
 
2015/7/18

这天气,怪不错的,没有伏天那种特别闷热的感觉,防暑、利湿之品用的相对要少了。
 
您这几句顺口溜肯定是检验单,俺想给你纠正一点东西,“寒湿侵下焦”,寒湿大概是寒为主,上

你说利水好,我说温阳好。何必太客气,利水温阳用。
 
2015/7/18

这天气,怪不错的,没有伏天那种特别闷热的感觉,防暑、利湿之品用的相对要少了。

赠送荷叶泡茶喝。
荷叶食疗作用: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寒凉之性。推荐神曲。
荷叶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
 
潮与湿
“大暑”节气过后,真正意义上的长夏潮湿季节到来,进入了一年中最为潮湿的时候。
潮与湿常相提并论,然,自以为潮不是湿,湿不等于潮。正如下雨天气候一般都比较潮,但不一定就都潮湿,长夏季节虽不下雨,但气候往往非常的潮湿。
湿是由无数个小水珠形成的,潮是无数个水分子存在的表现。小水珠虽小但它是液态的,时可得见。水分子虽大但它是气态的,或许只可感知。潮多由湿起,湿地多潮湿是也。湿可因潮所致但却少见。
人体祛湿可以利小便、温阳健脾渗湿等,而潮则温阳暴晒未必就行,长夏“桑拿”天可为证。风能胜湿,风常可使潮湿之气散去,正如春、秋多风而气干亦或燥。
风能祛湿然作用缓,风能胜潮则作用速。
人体常因湿而病,然是潮是湿又有几人分得清,呵呵,或许湿多潮少,或许上潮下湿。
 
领导(冒号):“寒湿侵下焦”,额不这样认为。
寒湿大概是寒为主或许没有错,但以湿为主者大概也很常见

我记得黄帝内经是这样,风寒从上受,湿从脚下起,可以看一下内经
 
我记得黄帝内经是这样,风寒从上受,湿从脚下起,可以看一下内经

多谢关注, 天热呀。

咱认为“风寒从上受,湿从脚下起"的确是这样的,但也有”风寒从下受,湿气从天而降者。
 
2015/8/2
医者,“经典”是乳汁,初始必吮之。及长,恐怕单纯的“乳汁”已经不能够维持自己日异壮大的身体的生长了,此时就需要增添必要的易消化的辅食了,医者就要从历代医家的经验中吸取营养物质了。壮,就不能只知索取了,就需要自己来创造“财富”养活自己,维持自己的生计了。至衰,自己的“财富”不能带走,就要把自己一生积累创造而富余遗留的“财富”无私的留给后人,供后人享用了。
嘻嘻,这就是人的一生,医者的一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