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10/25
- 帖子
- 147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18
对于五藏五腑,六藏六腑的问题,在这里多说些,我的认识是,五藏五腑与六藏六腑的提出是不矛盾的,这是五行与六爻的关系,易学认为世界是天人地之世界,其最高层次是六数,六数为世界之“度”限,相当于八卦之六爻,已包含天人地之世界万物,而世间之人事变化,以五为行,以五处理生克,处理胜与败,处理过与不及。故常用者五藏五腑而矣。
而五藏五腑又可下分四藏四腑,因五为满,其源于一、二、三、四。一合四为五,二合三为五,二合四为六满五返一,三合四为七满五返二,…… 所以,五为土也,合四象而来,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即春夏秋冬四时也,所以四时即五行,因其有五,土在其中。论“四藏四腑”实含五藏五腑也。
古人又以十为满,十为整圆,五为半圆,五而可十,十为一太极也,一阴阳也。所以又可发展为十脏十腑,九藏九腑,八藏八腑,七藏七腑……实仍一藏一腑而矣!
三阴三阳与“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之二阴二阳的关系,三阴三阳合为六数,为数之限度,正合“六爻”!二阴二阳合为四数,五行之内,基数也。
而五藏五腑又可下分四藏四腑,因五为满,其源于一、二、三、四。一合四为五,二合三为五,二合四为六满五返一,三合四为七满五返二,…… 所以,五为土也,合四象而来,四象者,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也,即春夏秋冬四时也,所以四时即五行,因其有五,土在其中。论“四藏四腑”实含五藏五腑也。
古人又以十为满,十为整圆,五为半圆,五而可十,十为一太极也,一阴阳也。所以又可发展为十脏十腑,九藏九腑,八藏八腑,七藏七腑……实仍一藏一腑而矣!
三阴三阳与“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之二阴二阳的关系,三阴三阳合为六数,为数之限度,正合“六爻”!二阴二阳合为四数,五行之内,基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