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成也《伤寒论》,败也《伤寒论》

嘻嘻,咱认为群医迷信于《伤寒论》,不能理智地看待社会上发生的所有问题,使《伤寒论》成了

李版高见。
 
成与败,总要说出个具体的所以然。

口号似的、没有依据的言语是胡诌。
 
伤寒论的问题在于不是以人为本,这与内经是背道而驰的。看看内经就知道,内经总是强调,要根据不同的人的肥瘦气血多少年龄等等,用不同的下针方法。
 
本帖最后由 YYXZZM 于 2014-12-28 09:19 编辑

下面是本论坛“追随中医”老师的一个活用《伤寒论》治疗感冒的一个帖子。
2011年春天,曹**,女,24岁,老邓集孔庄媳妇。
半个月之前开始头痛(双侧太阳穴及周围),经西医治疗无效;现头沉,心烦,每天上午头痛,下午平安无事。
脉左右皆细弱,尺沉;舌质淡,苔白稍厚。
让她服用何足道师父的感冒神汤三剂愈。
方药如下:柴胡15g/黄芩10g/生半夏10g/党参15g/炙甘草10g/藿香10g/香薷10g/川芎10g/白芷10g/藁本10g/葛根10g/白豆蔻10g/生姜10g/大枣8枚。

我倒觉得三天或七天好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很少得感冒了,这才是中医的魅力所在.面对感冒,跟西医一样,中医也同样没有特效药,包括《伤寒论》里的医圣张仲景也是通过麻桂剂加热身体,调动全身的各项机能,通过增强体能的办法来共同抵御病邪的。所以,我认为对于治疗感冒,不能局限于《伤寒论》里的故有模式,只要思路正确,通过多种渠道都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所以我要说,对于感冒的中医治疗,凡是能够增强患者体能,促进新陈代谢谢和睡眠的改善,这样的方剂都是有效的。
 
下面我再把本论坛“梦幻人生”的一个案例贴过来:
生死关头谈四逆汤
八年前,我刚刚涉医,在乡下村级卫生院做一名护理人员,一天早上,来了一位妇女,抱着一位七个月的女婴,坐诊的老医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婴儿严重脱水,手足厥冷,昏迷不醒,叫我拿处方给她输液,我看处方,有氨苄青,654—2,碳酸氢钠,能量等,消炎,纠正脱水。输液过程中,患儿一直下利不止,据我观察,输液四个多小时,一直下利不停,大概输进的液体,没有拉出的多,下午六点,妇女焦急的抱着孩子,医生叫她明天抱来继续输液。我心里暗想,拉的比输进的多,患儿病情没好转,而且在加重,我当时在自学伤寒论,没用过经方,想给她用理中汤,觉得病重药轻,又想到四逆汤,可没用过不敢用,再说我当时人年轻,,患者家属也不会相信我,万一挽救不过来,医生和家属都会怪我的药有问题,就这样,心里打消了中药治疗的念头。第二天早上,就听说这个患儿在凌晨两点死了!之后我一直责怪自己,好长一段时间,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患儿当时的情形。想想,医生的医学水平太差,误人误己,于是,除了上班时间,苦心自学伤寒论。
大概过了一个月,又来一患儿,男,八个月,跟上次患儿情况差不多,也是原来那位医生处方,用药也跟上次差不多,输液五个多小时,输液过程中,都一直下利无休止,患儿昏迷不醒,重度脱水,手足厥冷,体温38.7度,高热无汗,脉微细欲绝,医生和家属措手无策,我终于鼓起勇气说,要么赶快转院,要么我开中药试试。那时,乡下交通不方便,县城又远,患儿病情又重,家属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答应让我开中药。
下利无休止,阳气下脱,用四逆汤救亡阳,可是,高热汗出,又不敢用姜附,脑子里使劲回忆伤寒论,我想,高热无汗可能是阴盛格阳,也可能是里虚兼表证,伤寒论阴盛格阳,用通脉四逆汤,里虚兼表证,急先救其里,也用四逆汤,于是,大胆处方:干姜10克,生附子15克,甘草10克,黄连10克,黄连味苦,可防止药物格拒,引阳药入阴,黄连又可治胃肠炎,先煎附子半小时,余药后下,煮十五分钟。每次服三小勺,不效,两小时重复一次。家属抱着孩子匆忙回家煎药服,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打电话告诉我,服药20分钟,全身大汗出,持续汗出十多分钟,高烧渐退,患儿神志已清醒,手足转温,汗出也渐渐止了,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告诉他两小时后再喂两小勺即停药,不能多服,清米粥调养。就这样,挽救了一个小男婴。
之后,凡遇到这种患者,就心里有数,从容处方,有远方县城医院治疗的患者,在输液无效,病情加重,医生家属措手无策时,经朋友,亲人了解到我,在电话中问明病情,不管对方认不认识,我都会在电话中给他们处方,挽救了好多小生命,可是,一想起第一次那位失去生命的小女婴,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下面,我把治疗呕吐下利危重病的个人经验,公之于众,挽救更多的患者,也算是告慰那位小女婴的在天之灵吧。
呕吐,下利,伤寒论少阴篇,霍乱篇,讲述非常详细,危重病多见于三岁以下小儿,最易脱水亡阳,在辨证虚实寒热,医者迷惑辨别不清时,患者只要出现下利无休止,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别管他虚实寒热,急先救其阳气,用四逆汤,有发热身痛阴盛格阳时,四逆汤,或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急追回已亡之阳气,防止药物格拒,加猪胆汁,胆汁一时难得,用黄连替代也可。
需要说明一点,呕吐下利急证,一般都是阴阳两伤,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在治疗时,先救阳脱,在阳气未追回,厥冷,下利未止之前,不能加人参胆汁等补阴药,阴药会缓姜附之功,直接用姜附,单刀直入,以追回散脱之阳气,待厥利已止,微微汗出者,是阳气也回,无阴液以配之,此时再加入人参胆汁等阴药,补阴以配阳,不然,无阴液以配阳,阳气还会外脱。
伤寒论中,通脉四逆汤加胆汁人尿,是吐无所吐,下无所下,阳气将亡,阴液将绝,四逆汤回阳,加胆汁人尿救阴液,胆汁人尿乃血肉有情之物,补阴最快,但现代西医输液补阴液更快,只是未必能追回外脱之阳气。白通汤加胆汁人尿,是防止药物格拒,即所谓反佐,引阳药入阴,如无格拒现象,断不可加入而妨碍姜附之力。
这个案例说明:功能性“泻泄”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负责肠胃功能的相关经络,因过度耗伤胃阴而出现“罢工”,治疗应该采用“加热升温”的办法,进行“回阳救逆”。这也间接验证了之前我在本贴44楼“谈理法和方论”中的推测(四逆汤或四逆散也可能会治疗泻泄)。
 
下面我再把本论坛“梦幻人生”的一个案例贴过来:
生死关头谈四逆汤
八年前,我刚刚涉医,在乡下

老师超人也。摆脱简单些。百字之内最好
 
《伤寒论》之理法是很重要的,开启辩证施治的法门!
 
YYXZZM; 说:
YYXZZM 发表于 2014-12-3 19:42
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张仲景享年60多岁,诸葛亮53岁,而司马懿高达82岁。这一数字说明了什么?用兵思想和用药

人活长短和很多因素有关吧,
 
本帖最后由 毛振玉针灸所 于 2015-1-1 12:23 编辑

“成也《伤寒论》,败也《伤寒论》”。只有活学活用,尊古不泥,才能向前发展。

YYXZZM贤弟您说的不对啊,我这是从百度图片随便下载来的,不存在真假的问题啊。
 

附件

  • 19.1 KB 查看: 91
  • 1.6 KB 查看: 51
人活长短和很多因素有关吧,

历史的评价。对张仲景,思虑过人,术也。诸葛亮,聪明过人,势也。司马懿,智慧过人道也。

由此可看出,道是至高的境界
 
历史的评价。对张仲景,思虑过人,术也。诸葛亮,聪明过人,势也。司马懿,智慧过人道也。

由此可看出

老师们,可触类旁通一下。总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同步进行,分而学邪。

中国讲究哲学与易经,中医,武学,军事结合在一起。

司马懿,之所以能过战胜,并长寿。就是因为他从道的原理上下功夫。任你千变万化,原理不过一二。

诸葛亮,就走上了邪道。

一代武学宗师郭云深的形意拳只不过,一个崩拳。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
别人请教他,为什莫折磨厉害?
他说形意拳千变万化的姿势,其实只练好五行拳就行了。我只不过是五行拳融入在一式崩拳里了。


一代太极宗师杨澄甫,只一个太极云手,就横扫天下。见万千变化的太极拳融为了一体。

意拳缔造者王芗斋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武术注重套路、招法,重形轻意的的弊端,大胆革新,废弃了套路招式等低效的训练方法,吸收借鉴了太极、形意、八卦、少林、南派等优秀传统武术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拳击等西方格斗技术的优点,去芜存箐、博采众长,创立意拳这一新兴拳学。并以其科学先进的训练体系,显著的实战成效傲立於拳坛。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完善和进步。我国近代著名的实战拳法大师,卓越的拳学改革家、理论家,在武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芗老自幼跟随形意拳巨匠郭云深学艺,得其真传。后周游大江南北,与各派名家高手交流切磋,取长补短,集各家拳术之长创立意拳,又称大成拳,一生所遇武林高手逾千人,无不称其功夫出神入化,武德高尚,在外强入侵时,他多次击败国外拳术家,大长民族志气,被近代武林尊称为一代宗师。
芗老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并提出了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拳学思想,主张废除套路招法的锻炼,以求技击实力为主。他认为,拳学一道,除锻炼肢体外,更适于脑神经训练,有益智功能,有助于促进人体力学知识之发展,可使潜能之力亦随之而渐长,实现一触即爆发之功能。芗老还有一项巨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武术同医疗治病、养生保健结合了起来,开辟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古为今用的医疗体育新道路。如今他的后辈弟子都在继承和弘扬他那不动的运动——站桩,不断拓展中国拳学和医疗体育的新天地。

李小龙 与截拳道

截拳道是武术宗师李小龙生前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
“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李小龙截拳道的本性是“抛弃传统形式,忠诚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最大特点是注重于“实用”抛弃了传统武术复杂的形式套路。在对手攻击的时候,格挡与反击同时进行,甚至于不加格挡而直接凭借快速有力的进攻压制对手,先发制人。近代流行的搏击比赛运动(综合格斗)及(MMA)更是尊崇李小龙为第一先驱者。
 
老师们,可触类旁通一下。总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同步进行,分而学邪。

中国讲究哲学与易经,中医,

老师果真高人也。小道从小酷爱中国哲学,尤其道家。对关于哲学的衍生品很感冒。政治,历史,军事,武术,医术,气功等等都有所轻微感冒。有点体会,体悟,喜欢生活化。

曾误人子弟,点化过几个。2例子一位在大学里老挨揍,收保护费太多,没钱交。教育了20多分钟,将收保护费的全都收复了。

一位阳痿,女人性饥渴,教育了半个多小时。半年后,离婚了。由于那玩意太厉害,老婆性冷淡了。


喜欢实用哲学。对于形而上学很感冒,急于找个老师。尤其是中国的心学,更感冒。

近几年才认真的学中医的。
 
经典必须信奉觉受,不然就学不好。
我们学伤寒必须要有绞尽脑汁的那种精神去学。
 
YYXZZM; 说:
YYXZZM 发表于 2014-12-3 19:42
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张仲景享年60多岁,诸葛亮53岁,而司马懿高达82岁。这一数字说明了什么?用兵思想和用药

看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知道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什么样吗?
首先他不是一个军事上的智者。原因一,不接受丞相司马魏延子午谷出奇兵的策略。原因二,六出祁山北伐,几乎同一道路,司马懿再傻也不会不提防吧,再告诉你,四出祁山前抵抗诸葛亮的是魏将张郃,后两次才是司马懿。三国志看过吗?
其次诸葛亮是个忌妒贤能的人,司马魏延,长史杨仪就是例子,这两人才能不在其下。论其才他也不如早逝的法正。
再次,蜀国国小力微,他不打仗就早晚会被人消灭,所以采取以攻代守的办法。这和一个重病人早晚都会挂掉一样,死马当活马医是一个道理。
诸葛亮是个知道知恩图报的人,他会以死相报赏识他的先主刘备。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千十年前的东西,而且告诉你的是医道,没人让你死记硬背。
伤寒原文沒水平看不懂,去看看郝万山讲的伤寒吧!比自己瞎联想强的多。
 
你的这段话我没有看完,只看到一段,一味地攻伐,就知道你并不理解伤寒论。
 
善攻者过分强调后天的力量而耗伤的是先天之本,善守者能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先天之本。
世界万物本无对错之分,而恰有用对用错之别。
药无害如刀枪无眼,方无错须慧眼辨识。庸医怨无秘方良药,病家恨缺国医妙手。
 
老师我很赞成你的看法,虽然仲景按六经八纲辩证施治,但是他没有写明治疗理论。而且我看了仲景医书,感觉他知道这套治疗理论,但是他没有写出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