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灵枢·热病》全篇说解

原文16:
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说解:
“嗌干多饮”,表示热邪已经明显地向内向里延伸。实际上五行分类法本来就是设计出五个不同层次的症状组合,以表示病邪逐渐地由表入里,由轻趋重。
“善惊”,即出现惊厥,也就是出现眼球上翻、颈项及腰脊强直症状;“卧不能起”即惊厥以后的疲乏思睡;这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肤肉”是指皮毛以下、筋骨以上的软组织。“取之肤肉”显然是要比“取之皮”深入一层。这是由于热邪渐趋于里,则用针刺泻热邪的深度力度亦须随之加大加深。

“第六针”即员利针。《九针十二原》:“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员利针者,大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员利针的针尖略微细小于鑱针,故能深入于“肤肉”也。

总之,“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仍然是泻阳气以发汗解表的意思,只是在针刺力度深度上要略微加大加深。

因为这种证型的主要症状特征就是眼球上翻,所以需要根据眼睛进行辨证。就整个眼睛而言,若以五行生理学来划分归属,则瞳子属肾(水),黑眼属肝(木),白眼属肺(金 ),血络属心(火),内外眦属脾(土)。《大惑论》:“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其中“肌肉之精”即指脾脏,而“约束”即目眦也。则此云“目眦青”的本意,就是指出这种证型属于脾脏的病变,故此时的治疗除了刺泻阳气以外,还要再加上一个脾经的腧穴,就叫“索肉于脾”。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14-10-8 11:34 编辑

原文17: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痹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说解:
“脑痛”是形容头痛特别剧烈;
“面青”是剧痛的色相,青主痛也;
“手足躁”即四肢躁动,也就是肢体抽搐,表明出现惊厥;
“筋间”谓青筋也,也就是较为粗大明显的表浅静脉;
“第四针”即锋针,《九针十二原》:“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刃三隅”,此针专用于静脉放血,是泻阳热之邪最强大的武器;
“四逆”是指因脓毒血症导致的头面高热而四肢厥冷。
“筋痹”,本来泛指肌肉痉挛,此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这个“筋”不是“青筋”,而是实实在在的运动肌或肌腱。
“浸”乃“寝”误,“寝”是睡觉,“目寝”,是形容睁不开眼,也就是失明。
“筋痹目寝”,实际上是脑膜炎后遗症的表现,作者以此来代指肝脏疾病,盖肝主筋而开窍于目也。
因为这种证型的热病已经涉及肝脏的病变,所以还需要刺补肝经腧穴,就叫“索筋于肝”。

此节乃描述一组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呈现高热、寒战、头疼剧烈、手足厥冷、抽搐、惊厥,在急性发作过后还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和失明等长期后遗症。毫无疑问,这是急性热病中非常严重的一类症候,故作者亮出了针医对付热邪的杀手锏-用锋针刺泻浅静脉放血。
 
原文18:
热病,数惊,瘛纵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说解:
“数惊”,乃谓频发躁动不安;“瘛纵”乃谓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即惊厥也;“狂”是指高热所致的谵妄状态。以上强调热病中的神志障碍,由于心主神志,又主脉,而作者的本意是要把这组症状归之于心病,故云“取之脉”。不过,这个“取之脉”并非经脉,而是指“血脉”,实即皮下浅静脉。所谓“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就是急切寻找皮下浅静脉之明显暴露者,果断地用锋针刺泻放血,不得有丝毫的怠慢。

“癫疾”,是指癫痫发作,其与热病本不属一类。但是凡有癫痫病史者往往因高热而诱发癫痫,而癫痫病一旦发作起来,与“数惊,瘛纵而狂”没什么两样,那么如果患者当时确有高热,医生就很难分辨清楚,这到底是热病,还是癫痫病。
“毛发去”是指高热缓解期突然出现大量毛发脱落,这在伤寒、败血症等急性热病属于常见现象。
因此,这一组证型,其实是描述伤寒、败血症而出现剧烈抽搐、惊厥、谵妄者。

五行生理学认为心主血,而毛发为血之余,另外癫痫病又以神志突然丧失为特征,故把这一证型归属于心脏疾病,那么在“急泻有余者”之后还须加取一个手少阴心经腧穴,便谓之“索血于心”。
 
原文19: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说解:
此节所述证型即现代医学中的斑疹伤寒。“身重”是指该病有极度疲倦感;“骨痛”是指该病有严重的肌肉疼痛;“耳聋”是该病特有的神经系统症状;“好瞑”,乃谓畏光而闭目,此属高热患者的通病。

斑疹伤寒皆由体虱传染。在战争、水旱灾蝗连年不断的年代,普通民众衣食无着,其生活环境及个人卫生状况之恶劣,也可想而知,所以,斑疹伤寒是古代最常见、最多发的流行性“热病”,也是对普通民众威胁最大的“热病”。作者把它归属为骨病、肾病,显然是指部位最深、性质最重的一种热病。

所谓“取之骨”者,一是指出部位,二是强调深取。由于标明了“以第四针”,则“取之骨”实即取四末放血的意思,盖四末即诸井而连通于骨髓也。《本输》:“冬取诸井。”《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病在脏者,取之井。”这里的“冬”都有暗合肾脏、骨髓的含义。由于四末诸井即手足爪甲之端,同时也是骨骼、骨腔系统之终端,故深刺诸井即相当于“取之骨”。

“以第四针,五十九”,亦是明确指出,所谓“五十九刺”,那就是要在五十九个地方点刺出血。

“骨病”应该是“骨痛”之误,这是形容斑疹伤寒特有的剧烈肌肉疼痛,就好像深掣于骨;“不食”则指斑疹伤寒都有明显的食欲减退;“啮齿”乃为咀嚼肌痉挛的表现,实因高热而抽搐也;“青”,黑也,“耳青”,是指耳轮因血管损害、血栓形成引起的坏疽,而耳轮坏疽亦是斑疹伤寒特有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肾主骨、开窍于耳、齿为骨之余,故把这种证型的热病归属于肾脏疾病,则其治疗还应加取一个肾经腧穴,就叫“索骨于肾”。
 
原文20: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说解:
这句话不是介绍一个新的热病证型,而是对前一个热病证型(即斑疹伤寒)的补充说明。因为斑疹伤寒在当时广泛流行,而且死亡率特别高,所以作者需要对大量病死者给出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很显然,作者给出的这个解释就是-“热在髓”。

“热病”当然是指发高烧的病;“不知所痛”是患者自己都说不清哪里不好受,形容患者已经神志不清;“耳聋”本来是斑疹伤寒的特有症状,在这里则是特指因意识障碍而呼唤不应;“不能自收”则是说肢体不能自主行为动作。综合起来看,就是说这个人因为高热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了。“口干”是高热病人的特征。“阳”指头面,“阳热甚”即额头滚烫;“阴”指手足四肢,“阴颇有寒”是说手脚冰凉,合起来即前文所谓“四逆”也。

在古代,普通民众的生活都比较艰难,吃不饱、穿不暖是必然的,冬季进行野外劳作,手指头或脚趾头被冻掉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古人叫“裂肤堕指”),所以古人所谓“四逆”绝非单纯的手脚冰凉,只有在头面躯干发高烧的同时又出现手脚冰凉才可称之为“四逆”。正由于“四逆”表明全身的阴气与阳气各自集于一端,已经不再正常地沟通交流,因此整个躯体也就没有丝毫的抗御病邪的能力,再加上因高热而昏迷,这就足以证明热邪已经顺势侵入到了躯体的最深最里层-脑髓和骨髓,故云“热在髓,死不可治”。

这个“热在髓”与前文的“取之皮”、“取之肤肉”“取之筋”、“取之骨”正好是阶梯式递进,一层一层向躯体内部深入。因此作者的意思非常清楚:热邪在皮、肉、筋、骨阶段都是可以治疗的,故皆谓之“取”,但是由于针医只能使用针刺的方法治病,而针刺的极限深度就是“取之骨”,至于骨腔里面的“髓”,则实在非针所能为,所以,如果患者因“热在髓”而死,那就只能怨自己的病太重,绝对怨不得医生。

以上七句话为第三个小段,主要讲述热病证型的辨析和治疗。
 
关于热病证型分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这其实也意味着,真正的热病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么几种。后面又列出的几种“热病”,其实只是用于鉴别诊断的疑似热病,而并非真正的热病。因为,很显然,按上述条文的规定,凡真正的热病,在治疗方面,无论属于金木水火土的那一类,无论是取之皮肉,还是取之筋骨,无论是鑱针、圆利针、锋针,都离不开“五十九刺”,但是我们看到,下面的这些“热病”统统都用不着“五十九刺”,由此可知,这些病症虽然冠以“热病”之名,却只是一些疑似热病的假热病。

作者在热病分类以后又提出一系列疑似热病,显然是为了与真正的热病相互鉴别,也就是让弟子们提高临床辨病能力,以避免误诊误治。由此可见,《热病》作者的临床经验绝对不是一般的丰富。

原文21:
热病,头痛,颞颥,目瘛,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

说解: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以发热、头痛为主症,外加面肌痉挛、周身疼痛、衄血的综合病症。在本篇作者看来,头痛和面肌痉挛同时出现,应该属于厥病系列,即便伴有发热症状,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热病,勉勉强强只能算是厥病外带发热,故曰“厥热病”。

“头痛”,在这里其实是作为厥病的特征而提出的。盖古人对厥病的定义是,“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其实就是现代的高血压病。我们知道,高血压病的基本特征就是头痛头瞢,而且是持续性的。

“颞颥”是形容面颊肌肉不停地抽动,从远处看似乎是自言自语的样子,其实是面肌痉挛症;“目瘛”,是指眼睑跳动,即所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者,眼跳往往是面肌痉挛的先兆症状和伴发症状;“脉痛”是指肢体的深部软组织疼痛,但具体部位又不能确定,也就是很含混的肢体疼痛;“善衄”则是长期高血压、血管硬化的缘故。

综合起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常年疾病缠身的老人,起码患有高血压、面肌痉挛、慢性发热、筋骨疼痛四种病。

“第三针”即鍉针,《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三寸半……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鍉针是九针中唯一不能“扎”的针。因为“黍粟之锐”肯定是圆钝的,说明鍉针没有锐利的针尖,故只能用于按压经脉腧穴而不能刺入经脉腧穴之内,此所以谓之“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则是说按压经脉腧穴即可引导血气至于针下,从而达到补益该局部气血的目的。也就是说,鍉针还是九针中唯一一种纯补无泻的针。

《热病》作者把这个老人作为疑似热病的鉴别典型,主要是为了让弟子们明白:不要一看到发热、头痛,就想当然以为是“热病”而“急刺之”。而作者对这位老人只采取鍉针治疗,则是为了特别强调假热病与真热病很可能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因此需要截然相反的治疗-真热病需要用锋针大量放血,假热病则不但不能放血,连刺破肉皮都不行。

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对于这位老人,无论是高血压头痛,还是面肌痉挛,还是慢性发热,还是筋骨疼痛,针医本来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刺治疗法则,并不是必须使用鍉针才行。

顺便问一声:在这个坛里,有谁用鍉针治疗过什么病么?
 
原文22:
视有余不足,寒热病(“病”原作“痔”,字误也)。

说解:
热病与寒热病都有恶寒发热的症状,而且,热病并非都是高热,寒热病也并非都是低热,所以这两种病特别容易混淆,故需要加意鉴别。

热病的恶寒发热都是急性发作,实际上就是现代所说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在古代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不是很快就好了,就是很快就死了(其实现代也是如此)。所以,古人认为,这种病的病理机制属于实证,也就是邪气极端亢盛之病,因此在治疗上就是一股劲地泻,其典型操作方式就是拣着暴露明显的浅静脉,用三棱针放血、放血。

寒热病虽然也有恶寒发热,但是却是慢性迁延性的,往往经年累月,既好不了,也死不了,实际上就是现代的结核病和麻风病。所以,古人认为,这种病的病理机制属于虚实相间,也就是既有外邪感染的有余,也有自身血气的不足,即谓之“有余不足”。

然而古代针医用以判断虚实相间的客观指标,就是血络。故所谓“视有余不足”,就是观察到了血络,因为那就是明确地提示“有余不足”。盖血络本身即意味着客气侵入而邪气有余,而血络一经产生即意味着自身的气血不足而抗病力下降。这个道理,我们在《九针十二原》已经分析过了。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个恶寒发热的患者身上发现了众多的血络,那就可以排除急性热病的可能,而必须按照寒热病的法则进行治疗。

《经脉》:“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由此可见,寒热病的治疗分为两步,第一步也是要使用鑱针或锋针放血,只不过这个时候不是刺泻浅静脉,而是刺泻其血络;第二步则是用毫针补虚,也就是留针候气。这两步合起来就是“调其虚实”。

说明:在《内经》,“视”就是用眼睛观瞧,而不可理解为分析、判断,“视有余不足”是一个固定化了的专业术语,凡是出现“视有余不足”字样,都是首先观察,继而刺泻皮肤血络的意思。
 
原文22:
视有余不足,寒热病(“病”原作“痔”,字误也)。

视,道家的秘术。内视身体,经络就是这些人发现总结的
 
爱万年; 说:
爱万年 发表于 2014-10-12 22:24
视,道家的秘术。内视身体,经络就是这些人发现总结的

内视不可信,经络解剖而得.
 
暴风雪; 说:
暴风雪 发表于 2014-10-11 10:33
关于热病证型分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这其实也意味着,真正的热病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么几种。后面又列出的几

厥热病血气上涌,脏府气实,宜先泄,后取四支俞穴,引阳气至四末.第三针是调气血,前二针是泄.
 
暴风雪; 说:
暴风雪 发表于 2014-10-12 13:23
原文22:
视有余不足,寒热病(“病”原作“痔”,字误也)。

寒热病是不会发热,血络表示堵塞,堵不去除,针调气无用.故先去血络.
 
内视不可信,经络解剖而得.

那最早解剖的是谁?最早修行人内视发现经络的,已经科学认证。印度瑜伽的也有,但好像有些差别
 
回爱万年网友:
你说的“内视”似乎是一种特异功能,但是遍观《内经》,其所谓“視”,却都是眼睛的普通功能。比如:

《大惑论》: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气使然?

《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視之獨澄,切之独坚。

《经脉》: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虚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脉異所別也.

《五邪》:視有血者尽取之。

《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
以上的“視”,显然都是指普通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眼向外观瞧,没有向内观瞧的意思。

《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視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这个“視”,虽然是指手指触摸,但也仍然是以手代眼的意思,就相当于盲人以触觉代替视觉。

总之,恕我愚钝,怎么也看不出《内经》中的“視”还有特异功能的意思,故恳请明确指示一二。
 
原文23: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络(原作胳,字误),得气也。

说解:
这是指肠伤寒或细菌性痢疾之类的“热病”,在现代也属于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体重”,与前文“身重”是同义词,都是指疲倦嗜卧。“肠中热”,本来是古人总结的腹泻机制,在这里则作为严重腹泻的代称。《师传》:“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

按现代医学观点,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应该属于“热病”一类,但是《热病》作者却是果断地把它排除在“热病”之外,这是因为消化道传染病皆以腹泻为特征,而腹泻与发热这两种症状,如果按当时最时髦的五行五季分类法,就绝对不能划归为一类:发热症状也叫温病,属于春季肝木疾病,腹泻症状也叫洞泄、濡泄,属于长夏脾土疾病。《金櫃真言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泄”。由此可见,《热病》作者一直在严格遵循五行分类法,所以,如果腹泻症状伴随发热症状,他就不认为是真正的“热病”。

“腧”的本义当然是腧穴,但是这里说的是“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我们知道第四针是专门刺泻血脉(浅静脉)的针,因此这个“其腧”实际上只能是指浅静脉最为暴露的位置,或者是指浅静脉起点的位置,所以这种治疗其实就是刺泻浅静脉放血。“及下诸指间”,则是指手足指趾末端。

该作者的本意是把此类热病归属于“胃热病”,亦即脾土系统偏于表层的“热病”,故其治疗亦分两步:第一步,先以锋针(第四针)刺其血脉及手足指趾末端放血,这显然是针对发热症状的治疗;第二步,“索气于胃络”,即以毫针刺取胃经的络穴,也就是胃经与脾经相互联络的丰隆穴。“得气也”,是特意郑重申明或者叮嘱一下:针刺丰隆穴务必以“得气”为目的!这显然是针对腹泻症状的治疗。
 
原文24: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阳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

说解:
“挟脐急痛”是指急腹症,如急性盲肠炎、急性胆囊炎之类,也可引起高热。“胸胁满”是指气短发憋,也就是呼吸窘迫症,多由肺实质感染所致,也可引发高热。因为这两种症状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都不能按照“热病”的法则来治疗,而是应该紧急治疗急腹症和呼吸窘迫症,这就是作者把这一组症状从“热病”中排除出去的原因。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急腹症或呼吸窘迫症,就顾不得发烧了。

急腹症和呼吸窘迫症在古代统属于冲脉疾病。盖冲脉作为“十二经之海”,其意义相当于全身血气的总发源地,其实也就是集中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所在,故冲脉疾病乃为最严重、最危险的疾病。《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所谓“逆气”,即“胸胁满”也,也就是气短发憋的呼吸窘迫症;所谓“里急”,即“挟脐急痛”也,也就是急腹症。

“涌泉”是足少阴经脉的井穴(起始点),在此代表先天之精的根本,盖“肾主藏精”之义,即肾主先天之精也。“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在此代表后天之精的根本,盖“胆者,中精之府”之义,即胆主后天之精也。仍是“取以第四针”,显然是在涌泉和阳陵泉深刺放血的意思,这种刺穴放血法比较特殊,肯定会非常疼痛,因为病情实在太紧急、太危重了。

所谓“嗌里”,即咽喉部位,在此是指冲脉(或足少阴脉)的终止点。《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这里所说的“以第四针,针嗌里”,则是指针刺廉泉(舌下静脉)放血。此种治法也比较特殊,乃古人专治呼吸窘迫之法,亦称“振埃”法。《刺节真邪》有云:“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饐不得息其咳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廉泉取廉泉着,血变而止。”
 
原文25: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说解:
这是提出一个针对所有疑似热病的发热治疗法则。因为,即便是假热病,毕竟也有发热,如果发热比较严重,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治法。但是假热病既然不是真热病,从理论上就不能使用“五十九刺”,所以又提出了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治疗法。作者的意思是,这种治法足以对付所有非热病(非急性传染病)的发热症状,实际上是针对患者体质比较好而且发热程度比较轻的普通伤风感冒类型设计的一种治法。

“脉顺可汗者”,与前文“脉顺可刺者”同义,就是患者体质比较好而脉证相顺的意思。

热病的脉证相顺,按本篇作者的意思,应该有三个客观条件:一是耽搁的时间比较短;二是脉搏相对的洪数有力;三是有自行汗出的迹象。符合这三个条件,即属于“脉顺可刺者”。

“鱼际、太渊、大都、太白”四穴,之所以能够治疗所有的普通发热,是因为它们具有全身阴阳二气总发源的意义。《气府论》:“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即是说全身的脉气都发源于手足鱼际处。故鱼际穴和太渊穴作为手部的鱼际,就是全身阳气的总发源;大都穴和太白穴作为足部的鱼际,就是全身阴气的总发源。我们知道古代针医解决发热的基本原则就在于泻阳气、补阴气。所以,对鱼际、太渊施以泻法,对大都、太白施以补法,从理论上说,即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疗脉证相顺的普通发热。

“横脉”,是古代针医关于血脉(浅静脉)的特称(其实也是暗语)。《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血络论》:“血脉者,盛坚横以赤。”《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可见“横”是古人形容表浅血脉的专用词。是则“取内踝上横脉”其实就是刺泻小腿内侧的浅静脉放血的意思。在古人,下肢内侧的浅静脉肯定属于三阴经脉的络脉,因此也就是全身阴气之所在,而“汗出太甚”者,说明泻阳补阴超过了限度,按理说应该补阳泻阴以调节之,然而热病又禁忌补阳,则只能泻阴气以止汗,故“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这个“取”是强调用毫针而不用锋针的意思,也就是只要用毫针刺破一个小口,稍稍出点血就行。

以上为第四小段,主要讲疑似热病的辨析和治疗。
 
原文26: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说解:
这是再次重申热病中脉症相顺和脉症相逆的辨别标准,与前文叮嘱弟子的死征辨别标准完全一致。但是再次重申的意义,则是把上述所有热病和疑似热病都包括在内的一个全面总结。

古代针医是把发热和发汗分别看作阳气与阴气各自作用的结果,其中发热是阳气的作用,发汗是阴气的作用。若“已得汗”说明阴气比较充足,正在发挥作用,而阴气充足的正常脉象应该是沉弱迟缓,如果既已得汗却出现脉搏浮大躁盛,说明其人阴气一下子变得极度亢盛,叫做“阴脉之极”,属于脉症相逆。发热病人本为阳气盛,在未曾发汗时其脉搏躁盛是正常的,但经过治疗后仍未能发汗,其脉搏躁盛亦丝毫未减者,则表示其阳气极度亢盛,叫做“阳脉之极”,也属脉症相逆。反之,对于发热病人,其未曾汗者,以脉搏实數为顺;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汗出热退者为顺,相应地其脉搏由实數转为缓弱者为顺。
 
原文27: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说解:
在划定了死征的大框架以后,又条列出九种具体症状,告诫弟子不可冒然施治。

原文28:
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说解:
经过治疗仍不汗出,高热持续不退,又见两颧发赤(即紫绀),提示坏症。“哕”即呃逆,在坏症时出现呃逆是死亡征兆。

原文29: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说解:
发热而腹泻者,可能是肠胃炎之类,而“腹满甚”则意味着肝肾功能衰竭并导致腹腔大量积水,如果再加上发热和腹泻,即为不治之症。

原文30:
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说解:
高热持续不退而骤然双目失明者,说明大脑已有严重损伤,提示病危。

原文31:
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说解:
老人婴儿体质都差一些,光有热病就足够严重了,则即便腹腔少量积水也提示病危。

原文32:
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说解:
“汗不出”指经治疗后仍不汗出,则高热持续不退,其本身即为坏症;“呕”表示吃不下饭;“下血”意味着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古无补液法,其不久于世也是必然。

原文33:
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说解:
“舌本烂”表示长期营养不良,其体质已经很差,复加高热持续不退,提示病危。

原文34: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说解:
此乃肺实质炎症,“衄”指肺组织大出血,以致随咳嗽从口鼻流出,“汗不出,出不至足”表示高热持续不退,提示病危。

原文35:
八曰,髓热者死。

说解:
即前文“热在髓”者。

原文36:
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纵,齿噤介也。

说解:
“腰折”乃谓角弓反张,“瘛纵”即四肢抽搐,“齿噤介”即咀嚼肌痉挛,牙关紧咬,是皆属“痉”病,系因高热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所致,或者由高热引发癫痫病,亦属危重之兆。

原文37: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说解:
以上九种,皆病情危重,切切不可收治,盖风险太大也。

原文38: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说解:
这是仔细讲解“五十九刺”的具体位置,无非是手足和头部,故其精神实质就是通过“取之诸阳”而泻阳气补阴气。另外还需明确一点:“五十九刺”皆不可用毫针,而须以鑱针或锋针快速点刺,即所谓“热则疾之”也。

以上为第五小段。都是以分析临床病例的方式讨论热病的症状学和治疗学。
 
原文9:
汗且自出,浅刺手十(原作大,字误)指间。

说解:
“汗且自出”,是说另外一个人,也是耽误了七、八天才来看病。但是他的身体素质更好,这七、八天内未经治疗便有自行汗解的趋势,此乃抗病能力超强的标志。对于这种病人,只须“浅刺手十指间”即可促其彻底汗出而解,连“五十九刺”这个基本操作规程都省了。“间”,《说文》:“隙也”,“指间”乃谓手指爪甲与皮肉的间隙,“手十指间”即十宣也。“浅刺”即以鑱针或锋针点刺出血也。
前年我高烧3个月经常出大汗 鼻咽出血 闹肚子,岂不是体质超强
 
灵枢第一篇。说了九针的形状和长度。这说明了很多问题。巨针说是不是后人改了原字?需要多看看。文章很长。看完感觉基础好的讨论的还是有意义和增长见识。基础不太好。说的确实没有意义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