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经络
郑州市未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瑛
近日,读了几本针灸和经络养生方面的书,均由知名教授所著。尽管内容很精彩,但书中关于经络的论述大致相同:“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古人又如何能够得知。让我们重读经典,打开《黄帝内经》,对照人体解剖学,去寻找那古老的经络。
经络是什么
《灵枢•经脉》“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里讲能看见的血管都是络脉,看一下我们手背上的血管,是不是“支而横者”?它就是络脉,我们今天称它为静脉。经脉是什么呢?它是不是动脉呢?《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十二经都是有搏动的血管,经脉正是我们今天讲的动脉。“深而不见”,是指在体表看不见,并非解剖状态下看不见。有些细节我们都忽略了,寸口脉——手太阴肺经——桡动脉,趺阳脉——足阳明胃经——足背动脉,人迎脉——足阳明胃经——颈动脉。把经脉换成动脉,络脉换成静脉,再去读《内经》,就很容易读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孕妇可以触到尺动脉,这是真的。《灵枢•经脉》“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现代的常见病,心梗和脑梗,就是经脉不通的病,古人早就告诫过我们。《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古人知道经脉血中含有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够“濡筋骨,利关节。”
十五络是什么知道了经脉是动脉,络脉是静脉,就会知道十二经的络脉是指与动脉伴行的深静脉。如《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十二络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及脾之大络共十五络。《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脾是有络脉的,怎么又多出了一条大络?看一下解剖图就明白了,原来是肠系膜下静脉注入了脾静脉。脾之大络,就是肠系膜下静脉。
奇经八脉是什么
督脉,《素问•骨空论篇》“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尃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不论是“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起于下极之俞,”“起于胞中,”“起于会阴”这些地方都是脊神经的末端。《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从文中可以看出督脉指的是脊髓,属中枢神经。
任脉,《素问•骨空论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按照经文的描述是找不到任脉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它的络脉。《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尾翳”、“鸠尾”形容像鸟尾部的羽毛一样分散开来,这样的静脉在腹部最大的是肠系膜的上静脉,那么,任脉就是肠系膜的上动脉。
冲脉,《素问•骨空论篇》“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气街,指小腹部,“至胸中而散”是指在胸中有多个分支,正是主动脉弓的3个分支,冲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动脉。所以,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为血海。”与主动脉伴行的是下腔静脉,古人把它配给了督脉,因此,督脉就有了一条大络,冲脉则成了“单身。”
带脉,《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带脉的位置在十四椎。《素问•痿论篇》“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下肢肌肉萎缩与带脉有关,由此可见,带脉主管肌肉,且无络脉,应为行于腰腹部的神经。在腰丛神经图上,找到了腰丛各支中最粗的神经,股神经,即是古人讲的带脉。
蹻脉,《灵枢•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蹻,即跷,有抬起之意,蹻脉有主运动的功能,指的是神经。人体下肢最大的神经是坐骨神经,阴蹻脉指坐骨神经。“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在面神经损伤时,会出现患侧不能闭眼的情况,阳蹻脉指面神经。
阳维阴维脉,《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阳维阴维脉,与络脉有联系,可以溢蓄体液,但不能流注到诸经脉中,因此,阳维阴维脉指的是淋巴管。上为阳,下为阴,阳维脉指的是起于上部的右淋巴导管,阴维脉指的是起于下部的胸导管。
气街是什么
《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街,指通道,气街,指人体内的通道。胸部的气街指气管与左右支气管的交接处,腹部气街指腹主动脉与左右髂总动脉的交接处,即冲脉的起点。头部气街指的是脑室,胫部气街指足骨之间的骨缝。
个人观点
对十二经的认识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学讲的五脏六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包含了更多的功能,十二经也是这样。《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十二经的脏支是客观存在的,在四肢的分布,《内经》中仅提到“手太阴”、“手少阴”、“足少阴”、“足阳明”,这几条存在的经脉,其它经脉讲的不多,可以说,有些经脉古人也看不见。但是,为什么又描述的如此详细呢?《内经》是刻在竹简上的书籍,不可能把所有腧穴都刻在图上,只能通过经文描述告诉我们如何取穴,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经图,也称针灸腧穴图。
对“得气”的认识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穴位会产生痠、麻、胀、沉的感觉,称为“得气”,提针时会感到针下有股向下吸的力量,正是刺激到神经或神经末梢引起的反射。神经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就会将针夹住。以内关穴为例,针刺时不仅有痠、麻、胀、沉的感觉,还有向指端“放射”的感觉,称为“感传现象”,其走向,是正中神经的走向。若针刺时未刺到神经或神经末梢,就不会引起肌肉收缩,针下松软,疗效也不显著。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节之交”,指的是神经节,“三百六十五会”,指的是神经的分支。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神经系统在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将神经称为“奇经”,并运用针刺将神经“潜在”的功能激发出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作用,使人体处在一个“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以正中神经为例,通常它的功能是主运动与感觉,针刺“内关”穴时,就可以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热病”等多种疾病。针灸疗法,属于非药物治疗,“绿色环保”,正是我们今天需要提倡的。因此,针灸学是中国古代医家对全人类的贡献。
郑州市未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瑛
近日,读了几本针灸和经络养生方面的书,均由知名教授所著。尽管内容很精彩,但书中关于经络的论述大致相同:“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古人又如何能够得知。让我们重读经典,打开《黄帝内经》,对照人体解剖学,去寻找那古老的经络。
经络是什么
《灵枢•经脉》“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里讲能看见的血管都是络脉,看一下我们手背上的血管,是不是“支而横者”?它就是络脉,我们今天称它为静脉。经脉是什么呢?它是不是动脉呢?《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十二经都是有搏动的血管,经脉正是我们今天讲的动脉。“深而不见”,是指在体表看不见,并非解剖状态下看不见。有些细节我们都忽略了,寸口脉——手太阴肺经——桡动脉,趺阳脉——足阳明胃经——足背动脉,人迎脉——足阳明胃经——颈动脉。把经脉换成动脉,络脉换成静脉,再去读《内经》,就很容易读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孕妇可以触到尺动脉,这是真的。《灵枢•经脉》“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现代的常见病,心梗和脑梗,就是经脉不通的病,古人早就告诫过我们。《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古人知道经脉血中含有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够“濡筋骨,利关节。”
十五络是什么知道了经脉是动脉,络脉是静脉,就会知道十二经的络脉是指与动脉伴行的深静脉。如《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十二络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及脾之大络共十五络。《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脾是有络脉的,怎么又多出了一条大络?看一下解剖图就明白了,原来是肠系膜下静脉注入了脾静脉。脾之大络,就是肠系膜下静脉。
奇经八脉是什么
督脉,《素问•骨空论篇》“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尃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不论是“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起于下极之俞,”“起于胞中,”“起于会阴”这些地方都是脊神经的末端。《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从文中可以看出督脉指的是脊髓,属中枢神经。
任脉,《素问•骨空论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按照经文的描述是找不到任脉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它的络脉。《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尾翳”、“鸠尾”形容像鸟尾部的羽毛一样分散开来,这样的静脉在腹部最大的是肠系膜的上静脉,那么,任脉就是肠系膜的上动脉。
冲脉,《素问•骨空论篇》“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气街,指小腹部,“至胸中而散”是指在胸中有多个分支,正是主动脉弓的3个分支,冲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动脉。所以,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为血海。”与主动脉伴行的是下腔静脉,古人把它配给了督脉,因此,督脉就有了一条大络,冲脉则成了“单身。”
带脉,《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带脉的位置在十四椎。《素问•痿论篇》“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下肢肌肉萎缩与带脉有关,由此可见,带脉主管肌肉,且无络脉,应为行于腰腹部的神经。在腰丛神经图上,找到了腰丛各支中最粗的神经,股神经,即是古人讲的带脉。
蹻脉,《灵枢•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蹻,即跷,有抬起之意,蹻脉有主运动的功能,指的是神经。人体下肢最大的神经是坐骨神经,阴蹻脉指坐骨神经。“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在面神经损伤时,会出现患侧不能闭眼的情况,阳蹻脉指面神经。
阳维阴维脉,《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阳维阴维脉,与络脉有联系,可以溢蓄体液,但不能流注到诸经脉中,因此,阳维阴维脉指的是淋巴管。上为阳,下为阴,阳维脉指的是起于上部的右淋巴导管,阴维脉指的是起于下部的胸导管。
气街是什么
《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街,指通道,气街,指人体内的通道。胸部的气街指气管与左右支气管的交接处,腹部气街指腹主动脉与左右髂总动脉的交接处,即冲脉的起点。头部气街指的是脑室,胫部气街指足骨之间的骨缝。
个人观点
对十二经的认识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学讲的五脏六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包含了更多的功能,十二经也是这样。《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十二经的脏支是客观存在的,在四肢的分布,《内经》中仅提到“手太阴”、“手少阴”、“足少阴”、“足阳明”,这几条存在的经脉,其它经脉讲的不多,可以说,有些经脉古人也看不见。但是,为什么又描述的如此详细呢?《内经》是刻在竹简上的书籍,不可能把所有腧穴都刻在图上,只能通过经文描述告诉我们如何取穴,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经图,也称针灸腧穴图。
对“得气”的认识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穴位会产生痠、麻、胀、沉的感觉,称为“得气”,提针时会感到针下有股向下吸的力量,正是刺激到神经或神经末梢引起的反射。神经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就会将针夹住。以内关穴为例,针刺时不仅有痠、麻、胀、沉的感觉,还有向指端“放射”的感觉,称为“感传现象”,其走向,是正中神经的走向。若针刺时未刺到神经或神经末梢,就不会引起肌肉收缩,针下松软,疗效也不显著。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节之交”,指的是神经节,“三百六十五会”,指的是神经的分支。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神经系统在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将神经称为“奇经”,并运用针刺将神经“潜在”的功能激发出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作用,使人体处在一个“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以正中神经为例,通常它的功能是主运动与感觉,针刺“内关”穴时,就可以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热病”等多种疾病。针灸疗法,属于非药物治疗,“绿色环保”,正是我们今天需要提倡的。因此,针灸学是中国古代医家对全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