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分段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13 21:19 编辑

第28條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
這個桂枝去桂呀,這個桂也可疑,在《醫宗金鑒》他改芍藥了,我認為這是對的。因為他這個表還不解嘛,你把桂枝去了,拿什麼解表?所以應該桂枝去芍藥,我們經常用也是桂枝去芍藥。我認為《醫宗金鑒》還是對的,這個書錯字有的是,象頭前那個脈洪大,那肯定是錯的。這段書主要注重這個“仍”字,他說這個病呀,根本就不是桂枝湯證。他根本就是“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根本就有這個病,就是這個證候。這個大夫看到這個“頭項強痛,翕翕發熱”,唉!這個象表證,就給吃了桂枝湯了。這個就是藥不對證了,所以這個病不會解的。他又看到“心下滿,微痛”,心下指著胃說的,又滿脹又疼,象裡實,他又給吃瀉藥了,也不對頭,所以他這個服桂枝湯,或又吃了瀉藥了,他這個症狀一點變,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他才用這個方劑。
這個我們在臨床上常遭遇,他如果裡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呀,影響表不解,那麼裡頭脹滿呢,你瀉下也不行,非利小尿不可。這一段就說明這個問題,他由於小便不利,水不下行,他這個裡邊呀,他這個是古人的臨床經驗看出來,裡氣閉塞,他表不會通透的,所以非利小便不可。你無論是發汗,越發汗越壞,發汗激動裡邊的水,那辯證多端呀。那麼下也不行,所以這裡發汗呀或者下之呀,他這個病是永遠不變的。那麼怎麼辦呢?有表證是有表證,你要兼利小便。他“頭項強痛,翕翕發熱”,他肯定這是表證。所以他用這個桂枝湯去芍藥。這個芍藥這個藥呀,我們頭前講這個桂枝去芍藥,他脈促胸滿,他氣上沖的厲害,這個芍藥不對頭的,他要去芍藥。那麼這個小便不利呀,常由氣上沖造成的。這個氣往上沖,它誘導這個小便不往下行,所以利尿藥裡常擱桂枝。你要把桂枝去了,這個五苓散都有桂枝,什麼苓桂術甘湯呀。
那麼去芍藥是對的,因為他這個還有表證,所以還用桂枝湯。本來是個中風證,所以不汗出,就是因為要通小便,是小便不利的關係。如果這個人小便要是利,肯定他上邊這個不會“心下滿,微痛”,他就是桂枝湯證。由於小便不利,影響汗不出,那麼他氣上沖的厲害,所以“心下滿,微痛”,他這個水往上不往下,那麼表證仍然存在“頭項強痛,翕翕發熱”,主要原因就是小便不利。所以他用桂枝湯把芍藥去了加白術茯苓以利小便。小便一利,這個桂枝湯就發生作用了,表就解了,他是這麼一個情形。
我們在臨床上要注意這一點,比如說一個感冒,那隨便吃點發汗藥就可以了,但是他要是明顯的小便不利,身上發燒等等的,你要不利小便,他這個表絕對不會解的。那麼他該用哪一個解表藥還要用,但是非加利尿藥不可,治這個小便不利才行的,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這個書裡頭後頭有的是,就由於裡有停飲,不兼去飲,這個表是解不了。下更不行了,後頭很多,我們隨時解釋這個例子。那麼這個方子呢,就是桂枝湯去芍藥加白術茯苓,白術茯苓這兩個藥都是利小便,利小便,這個利尿藥呀也不都是一樣。你象這個白術呀、蒼術也是一樣的,這個藥他是溫性藥,偏於治胃停水,所以“心下滿,微痛”。這個茯苓這個藥呀性最平,那麼他這個也是胃有停水,但是他利小便很有力量。胃要是沒有停水,這個術要少用。他這個溫性,咱們後世也說這個白術也健脾嗎。他這個健脾啊,胃裡頭如果有停水時他有好處。要是胃沒有停水呀,是有壞處,沒有好處。他這個性溫,他這個刺激這個胃呀很容易充血,起碼要達到發炎呀沖血呀這種情況。所以咱們看見這個胃虛呀,就用點術吧(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可是(要注意)胃要是沒有停水,這個術是不要用的,他主要是要利小便。這個臨床應用上有,我們隨時解釋。這個茯苓這個藥呀,在水氣裡有個一種神經官能證用的機會多,象心跳呀,或者是煩燥呀,所以也治失眠。失眠咱們像是這個酸棗仁湯,擱茯神,茯神茯苓這個作用是一樣的。
總而言之,茯苓在利尿的過程中,他有治神經官能證的機會多。這個白術呀也是利尿的藥,但是他健胃的作用多,健胃的作用限制於胃有停水。所以我們平時用藥呀也不要把他搞錯了,這個人小便不利,他胃不但沒有停水,上邊還有熱,這個白術這個藥是不能用的,你看豬苓湯就沒有的。
 

附件

  • 第28條录音.rar
    8.5 MB · 查看: 122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13 22:16 编辑

第29條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這段是個大段。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這是頭一段,你看他開始就擱個傷寒,傷寒他應該脈浮緊,無汗,反自汗出,這說明他是亡津液了,小便又數,即自汗出小便又數,他這個書說小便數就是小便吃緊呀,就是頻數。這個可以與上邊參著看,小便不利影響自汗出,本來是桂枝湯證,他變成無汗了。那麼這個小便數,它影響自汗出,雖然是傷寒,他小便數,他也汗出,他有這麼一個意思在內,這個書上沒有明說。這個小便數說明什麼問題呢?大概是胃虛。咱們後世這個醫書裡有呀,所謂上虛不能治下,這是用五行的方法解釋了,胃屬土嘛,土虛不能治水。其實這個有道理,這個胃氣虛衰,人身上哪裡都虛衰。就是虛脫那個樣子,脫水那個樣子,小便失去收攝,那主要是因為上邊胃虛。他這個傷寒本來是應該無汗,由於津液大量亡失,既自汗出又小便數,所致津液竭於內,後邊講陽明病就知道了。“自汗出”,汗出多為太過。傷寒沒有汗,發汗,發汗使汗出多,也為太過。太過者,陽竭於裡,陽也指的津液了,那大便要幹,咱們說的脾約證就是這類的。他這種脾約他不要緊,他是虛證,就是雖然十日無大便,無所苦也。所以這個脾約證你不能吃承氣湯了,只能吃些麻仁滋脾什麼的。他這個病呀就類似這個情況,他的津液不守,一方面汗自出,一方面小便頻數。“心煩”呀,有點胃不和的情景了。“微惡寒”,你看他擱個“微惡寒”,這個“微惡寒”呀,他說明這個,他雖然冠個傷寒,這個表要解,我們剛才講了,這個惡寒是太陽病的一個主要徵候,所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而惡寒”要加重這個惡寒。如果這個表徵,這個惡寒很輕很輕的了,這個表要罷。但是這個心煩,這個裡熱要升。什麼道理呢?就是因為津液喪失。或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這個更不可發汗,所以他說,“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這時候你再攻表,再讓它喪失津液,“此誤也”,這是治療的錯誤啊。這是頭一段。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重視,這個小便數啊,凡是應該發汗的病,小便數絕不可以發汗。這個在《金匱要略》裡的《水氣篇》他講過。像我們方才講越婢湯中的那個風水,是水氣在表,都可汗出。惟獨小便數者,他有這麼一段,他說:“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這個要注意。這個小便數呀,大概都是裡即虛而津液不守,你再發汗再亡失津液,這個發汗最亡失津液了,這是逆治。那麼,他這段也就是說明這一點。自汗出雖然像桂枝湯證,脈又浮,但是小便數,這個津液亡失以至腳攣急,而且表證輕微之極了,微惡寒而已呀,這個病在這個時候啊,這個書上後面有,就應該這個時候吃芍藥甘草湯,先治腳攣急觀察觀察,你看看這裡頭一點熱都沒提,他也不發熱不什麼的,你吃哪路桂枝湯啊,所以根本就是錯誤。“得之便厥,咽中幹,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這是第二段。
這個藥用對了病人好的挺慢,用錯了他立竿見影,馬上就給你個樣看看。不應該吃桂枝湯給吃了桂枝湯,吃了桂枝湯馬上四肢逆冷,這是什麼道理呀?津液再亡失,同時這個胃也虛,這個津液達不到四末,這個手腳離心臟都遠呐,所以血液、津液達不到這個地方了,他就涼,這個在內經上有了,它說:“脾為胃行津液”,到腳上腳上能行,到手上手上能握。那麼這個因為發汗津液亡失的太厲害了,遠處的地方啊,達不到,所以他厥冷。那麼在上邊也失去潤澤,所以嗓子也幹,煩躁,吐逆,胃也不和。煩躁,比心煩還加重了,原病只是心煩而已啊,這是又煩又躁,他不能安靜,這都是胃不和的一種表現。而吐逆,這都是胃的關係了,這吐逆呀,這個病根本一開始胃就虛。胃虛不能治水嘛,所以小便數。那麼,這種錯誤的治療,更喪失津液,胃既有熱,虛呀他胃裡頭還有些停水,所以為發汗藥所刺激,他反倒吐逆,而且這個病還相當急迫,手腳逆冷,“得之便厥嘛。把這桂枝湯一吃了,馬上這種情況,所以他說”甘草乾薑湯與之“。這個甘草乾薑湯以甘草為主了,這個甘草這味藥頭前咱們講過了,它也能夠養液,也能緩急迫。那麼,這個病相當急迫了。這個乾薑呢,乾薑甘草擱到一起,就是健胃,治嘔,它這不是吐逆嘛。我們這個理中湯什麼的都是由這個甘草乾薑湯上來的。甘草、乾薑再加人參、白術就是理中湯啊。
四逆湯也是啊甘草、乾薑加附子就是四逆湯。那麼吃甘草乾薑湯幹什麼呢?以複其陽,這個以複其陽啊是複津液,這個不是讓他再發熱,他根本就熱了,他這個時候胃太虛又有熱,你主要得恢復胃氣,他這個甘草、乾薑啊他是溫中、健胃、緩緊迫的這麼一種藥,但是乾薑用的量非常輕,這跟我們頭前白虎加人參中講的人參健胃生津液是一個道理。這個時候胃要是不恢復,這個津液是不會恢復的,所以他用甘草乾薑來治療。這個病我想要用專講滋陰救逆的這種辦法一吃一個死,一看這個人,咽比較幹,就是津液太虛了,用點滋陰藥,這個不行,他這個胃根本是不好的,也只能夠恢復胃氣才能夠生津嘛,同時用大量的甘草也是大有道理的。”以複其陽“不是複其熱,這個”陽“和我們頭前說的津液是一致的。胃氣恢復,津液充暢,這個四肢自然就溫了。”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他若吃了甘草乾薑湯,當然嘔逆、煩躁都止了。那麼“厥愈、足溫”,四肢也不厥了,他津液一達到四肢他自然就不厥了,也不涼了。這個時候啊,腳攣急沒好啊,“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這個芍藥啊它是個治攣急的,肚子急痛,小建中湯就是加芍藥了,在桂枝湯裡都是大量的用芍藥再加上飴糖啊。這個芍藥就治攣急,拘急痛,咱們說少腹急痛,那也是芍藥證。那麼其他的部位發拘攣呢?芍藥也治。那麼再給他芍藥甘草湯,緩他這個攣急,其叫即伸。我說開始就應該吃這個藥,開始他這個就是亡失津液,那麼由於已經到了腳攣急的這個情形。這個芍藥甘草湯這芍藥這個藥啊,它是苦而微寒的這麼一味藥,它也能夠對這個,我們桂枝湯裡擱芍藥,它與甘藥合之它也是養液的。那麼開始用這個藥就沒有這個亂子了,這個時候啊更作芍藥甘草湯,吃這個藥他腳就好了。底下這個看出這個病是有熱了,“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他這個裡邊的胃不和不是個重要的,實際上開始心煩,他就是小便數,他是虛,這個不是陽明實結的那個厲害,經過上邊的這種治療,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之後一切病都好了。這個人呐還有說胡話,胃氣不和,譫語,這個你也不要多用調胃承氣湯,只能少少用,以調其胃氣就好了,所以“少與調胃承氣湯”。這個用藥啊,不是說一個方子怎麼樣,以量來調治這也是一個方法。比如我們遇到一個病,頭前那幾個方子都是啊,你像麻黃各半湯啊,才剛講的桂枝二越婢一湯啊,這種表邪非常輕,你不要用大劑藥,少少給一點。那麼這個調胃承氣湯,雖然是一個整個方子,要少少給他一點就行,這就是調其量以適應這個疾病。這也是一個方法,不能說我們開個調胃承氣湯讓你整個還是一回吃那些,那他人就受不了了,他這裡頭不是那個實法,雖然譫語,譫語大便就幹了,這個大便幹是由於亡津液,不要那麼攻,所以他說“少與調胃承氣湯”。底下這個他是反過來說的,他說假若“重發汗”,就是說咱們給吃這個桂枝湯了,這是假若,沒有這麼糊塗的大夫,又自汗出,又小便數,還給人吃麻黃湯,他是假設說的,假設這個病,他是亡失津液,這是個主要的,你還大發其汗,而又加燒針迫急其汗,這個出汗也最輕了,拿燒針刺激他發大汗。要是這麼來呀,這個病它也要四肢逆厥的,但是那不是甘草乾薑湯能治療的了,那非陷於陰證不可。這個虛極呀,就要從陽證轉變為陰證了,陰寒重證了,那你非用四逆湯才能治療呢。這個是個假設,後面這一段比這解釋得好,我們把方劑再看一看,然後咱們再研究下面這一段。你們看看這個甘草乾薑湯,甘草是四兩,乾薑才二兩啊,這個乾薑大概都用炮薑。這個四兩啊,拿著這個十六兩的秤,應該是四錢,啊,這個多了,這個藥分一煎兩劑,他煮取一升五合嘛,分溫再服,勻兩次,勻兩次這個量就大了,古人一兩合現在三錢,十六兩秤,三四一十二,拿二除呢,還六錢啊,所以這甘草,拿十六兩的枰啊就是六錢。那麼乾薑呢,它是為它(甘草)的一半了,那個六錢,乾薑就是三錢了,他以甘草為君藥,為主藥的。這個甘草又緩急迫,配合這個(乾薑),所以辛甘並用啊,它配合乾薑又是溫中健胃,所以他是主要地扶胃氣,養津液,治這個四肢厥逆。四肢厥逆,沒陷入陰證,陷入陰證非用附子不可,沒到那個程度,所以用甘草乾薑湯就可以了。如果你再使他大虛,非陷於陰證不可,只是用甘草乾薑湯還不行,你還得加附子,他說這個四逆湯啊就是這個。這個甘草乾薑湯應用的機會也挺多,它也治小便數,你可知道,所以這個小便數呀,遺尿呀有用甘草乾薑湯的機會,這就是說胃虛不能治下嘛,就是方才所說的這種情況。
這是個溫中養液的藥。芍藥甘草湯,這個“白”字用不著,擱個“白”字當然也行了,旁的書上沒有“白”字。芍藥、甘草各四兩,這個也是大量用甘草。芍藥甘草湯應用的機會也挺多,它不止治腳攣急了,也治肚子疼。那麼對於這個下肢軟,它也治,所以古人把這個方劑啊又叫做“去杖湯”,去杖就是拐杖那個杖。腳,下肢軟而無力,這個芍藥甘草湯有治療的機會。這個拘攣,我們這段講的拘攣,拘攣更得用它了。下肢拘急,可以用芍藥甘草湯。芍藥主要是緩攣的,緩拘攣的。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加甘草。你們看這個地方甘草的作用就知道了。咱們這三個承氣湯啊,大承氣湯是大黃、芒硝、厚樸、枳實;小承氣湯沒有芒硝,就是大黃、厚樸、枳實;調胃承氣湯有大黃、芒硝,擱個甘草,所以甘草這個藥對胃是有好處的。大黃、芒硝本來是瀉下非常有力了,那麼擱上甘草叫調胃,所以這個甘草看起來呀,起碼有護胃的作用,保護胃的作用。就像我們講的白虎湯(的粳米)是一樣的,它是甘味的一種粘滑藥,所以這個瀉下它不重,你要配合厚樸、枳實呀,就是不擱芒硝,這個瀉下也挺重,小承氣湯也比調胃承氣湯重。因為什麼呢?你看它(小承氣湯)沒有甘草,所以古人這個配伍啊從這個方劑中咱們也可以理解。
甘草呢,據說也沒有那麼大作用,但在臨床上確實(作用很大),所以咱們少氣呀什麼的都要用甘草,也許與它這種緩急迫作用也有關係,從急迫證候也可以解釋得通的。你看攣急也是的,腳,本來平常沒有這個病啊,冷丁就是由於喪失津液,腳發攣急,這也是一種急迫證候,所以擱個芍藥甘草湯,這個甘草同芍藥量是一邊大的,現在我們用都是六錢了,都是18克了。在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體會這個,這個甘草啊,小便數用它是對的,大量用也可以的。如果這個人有浮腫,這個甘草啊影響小便不利,你看依著這個前後這個病啊,都挺適應的,這個病主要根源就是小便數,他本來是太陽傷寒,不應該出汗,由於胃虛不能治水,所以小便頻數,影響他汗出,這個小便數在這一段是個主要的證候。這幾個方劑都治小便數,甘草乾薑湯也是的,這個小便失禁呐、遺尿啊,這個甘草乾薑湯都起作用。我們後頭還要講這個苓姜術甘湯,就是甘草、乾薑,再加上苓術,這個也治腰痛,治遺尿,都有用的機會。這個芍藥甘草湯也大量用甘草,所以甘草不利於浮腫啊,要是浮腫啊,用甘草要加小心,影響到小便不利,更使水沒有出路了。他由於小便數呢,這個甘草要用。但這個病都好了,他和那開始都一樣,就由於心煩,微惡寒,表欲解,而陽明有內結的情形,他多少地有點譫語不愈呀可以給調胃承氣湯。那麼後頭這個四逆湯是假設的,沒有那麼治的,假設你要是那麼治了,那就變成一個陰寒的一種四肢厥冷了,那非用四逆湯不可。
四逆湯就是甘草乾薑湯加附子,在這藥量都輕了,不像上邊用得重。四逆湯在後頭三陰篇當中單獨講得最多了。這個乾薑與附子擱在一起呀,溫裡的作用就大得多了。附子這個藥啊偏於治下,像這個下利呀,那麼它是溫下元的,後世說它是入腎了,那也是根據部位上說的了,它是偏於治下。這個乾薑偏於治上,所以嘔吐什麼都要用薑,不用附子。可是這兩個藥擱在一起呢,是徹上徹下,無處不溫,所以這個四逆湯必須把這個乾薑和附子擱在一起。那麼古人也有這麼說的,說這個附子啊,有了乾薑,它才真熱。那麼就是這兩個藥配伍起來,這個溫中回陽的作用才特別大,所以在三陰篇裡頭對這個四逆湯我們要著重講的,現在理解到這就行了。在這一段,也不是用它來主要進行治療。下邊這一段,這個前後啊,又是像一節,又不像,但是後邊的我認為解釋得好,後邊呢就把這個四逆湯抹去了。
 

附件

  • 第29-1條录音.rar
    4.1 MB · 查看: 224
  • 029-2.part1.rar
    8.6 MB · 查看: 132
  • 029-2.part2.rar
    8.6 MB · 查看: 175
  • 029-2.part3.rar
    4.4 MB · 查看: 179
第30條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腔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這個 30 條,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這是一段,這是故意設一個問答,他解釋前邊這個問題,這個陽旦啊,桂枝湯的別名叫陽旦湯。他是根據那個證候像陽旦,像桂枝湯,那麼按法治之呢不但不好,而且增劇,變成“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兩脛拘急他根本就有的了,腳攣急呀,而人也說胡話。這個呀,我們上邊他是擱個,若胃氣不和譫語,他是擱後頭了,這個可見,開始就是經過服過桂枝湯之後,這個譫語就發生了。這一段是這個樣。那麼當時呀,就是這個先生這麼說的,說到夜半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那麼後的結果呢,同這個先生說的話是一樣的,你怎麼知道的呢?他底下就是解答了。“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像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它這個病開始呀它就是個虛證,他說寸口脈浮而大,我們這個前一段只說浮了,這個浮大其外,而內裡頭它是沒有的啊。作為浮,他是有外感了,他說浮為風,大為虛。這個大脈呀,如果這個脈大,按著裡頭滑,那是實熱了,是啊,脈大。它這個裡頭當然不是了,不禁按,所以說大為虛。那麼呢有了外感了,他當然身微熱。那麼由於虛呢,指什麼虛呀,就是津液虛嘛,兩脛發攣。這個病形啊由於這個脈浮、汗出,像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那麼就是由於他這個汗特別多呀,頭前不有一個嗎,說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有那麼一節,他就也因為那一節,他說桂枝湯他這個津液太虛呀,唉,用桂枝加附子,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湯。那麼又把這桂呀也增加了,好解其表,他這都是錯的,附子溫經,亡陽故也。這個桂枝配合附子,這個附子本來它是一個溫經藥了,那麼再增桂,那更令汗出了,那更使之亡陽了,亡陽就亡津液了,所以他才變成“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
陽明內結就是由於津液喪失太多,內裡結實了,就實在的實啊,所以他譫語煩亂。那麼,這個時候可以給他使甘草乾薑湯。甘草乾薑湯在這裡頭它是簡說的,沒說嘔吐啊。那麼雖然他說是個陽明內結,譫語煩亂,他主要由於虛啊,這個虛,津液特別虛,使的胃不和,那麼這個時候還是救津液要緊的,講陽明篇就有了。我方才所說這個,就是這個脾約了,他古人說脾約什麼意思啊?古人他是這麼看的,脾為胃行津液,說胃呀光消化了,這個津液往外送啊它沒這個本事,它得脾(幫助)。那麼如果胃裡頭啊,沒有津液可輸送了,所以這個脾呀受了制約了,古人這麼看的,這個看法當然是不一定對了,現在我們也不必這麼理解,它就是由於津液喪失太多而胃裡幹,這個你不要先治胃,你還是要想法子調胃而滋津液,所以他用甘草乾薑湯,這個譫語都得管。那麼吃了這個藥之後呢,夜半陽氣還了,這個兩足應該溫了,這個“夜半陽氣還”這句話呀也要不得,這古人的看法這都是,古人認為呀,一過了這個。(音訊丟失)。不到夜半,你白天吃了這個藥也一樣好病,兩足當熱。那麼但是這個津液還沒完全恢復啊,只是把這個四肢厥冷治了。“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吃完芍藥甘草湯之後,“爾乃”就是不久,這個腳就好了。那麼這時候這個譫語煩亂不止啊,這時候你再稍用調胃承氣湯,以承氣湯微溏,這與頭前那個“少與”一樣的意思,微微地呢大便稍稀一點,你別讓他大瀉下,則止其譫語,那譫語就好了。他說由於上邊的這個我的看法都正確,所以這個病它是可以好的。這一段它說明呢,比上一段說明得好,同時在這裡我們也看出來,小便數,桂枝湯吃不得,桂枝加附子(湯)也吃不得,所以凡是小便數,決不可發汗。這個在臨床上啊也常遭遇的事情,所以這個問病啊非詳細不可,你說人鬧感冒,他是憋不住尿,那麼頻數地很,你就這個我們常遇到,他也有感冒也有泌尿系感染這類的病,拿現在病名說,小便非常頻數,你先不要治感冒,你先治小便頻數就好了。你先給他吃豬苓湯,你就先別管他那感冒。你先要是發汗啊,那非越來越壞。他這個喪失津液,你再發汗就是一個大忌。
至於它這兩段,也都針對桂枝湯講的,所以我們這個辨證啊,不能片面看問題。這個桂枝湯,它是治發熱汗出的,但是還有旁的證候,你都得全面看問題,你不能一遇到這個發熱汗出你就用桂枝湯,這也是往往治成錯誤的。所以他有個小便數,造成這個自汗出,雖然脈浮,你也不能用桂枝湯,尤其他要是有了這個明顯地這個津液竭於裡的一種反應,那你更不能用了。你像這個腳攣急呀,心煩啊,這裡它已經由於津液的枯燥,他胃不和都已經有了嘛,你還給人家攻表那還行了?所以這個時候這個病啊擱在我們現在看,你比如咱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病,那麼腳攣急先就應該使芍藥甘草湯。要是不好呢?不好這個病啊,有用這個,你像咱們後頭就要講了,像用這個你看桂枝湯加芍藥加人參,有用這個機會,他要有表證仍不解,那個它是治裡虛的。也有用白虎加人參(湯)的,病人如果他要渴呢?他裡頭熱相當盛了,你白虎加人參(湯),這個石膏啊也治小便數啊,也治自汗出。所以張仲景他為什麼在頭前他不給你明說呢?他不注重這個。那麼我們關於這些的方劑的治療在後頭都有的,所以在這一節呀後世的醫家也都說應該用什麼,大家直打架。他這個有很多,它就是在一個可戒之點就是不能夠發汗,它主要的這個,講這節的這個用意,不是說這個證候應該用什麼藥,還沒講到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就這一段的前後看,當然是以吃芍藥甘草湯為最好了。芍藥甘草湯也能治小便數,也能夠所謂育陰生津啊這個,他有甘草這個藥嘛。那麼,這個是比較正確的。但是張仲景這個書不注重這一點,他注重後頭。他這一點提出來的最好,你像甘草乾薑湯。
那麼這裡這個津液虛,是由於胃的關係。這個時候你不理胃呀,你光滋陰,越滋陰這個胃越壞。咱們滋陰都用生地、麥冬這類藥了,你越滋陰,尤其生地,它礙胃的。胃越不好,津液不會生的,哪來呢?他明明是由於胃虛,尤其治誤了馬上就吐,那你再使生地,他不更吐了,所以這個治病啊,不是只憑腦子想,你最終還要從現實證候上看問題,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是很有道理的。你不能片面看問題,更不能主觀。那麼這一段他講得較比好,明明是津液大虛,他用甘草乾薑湯,這在後世上數不盡的,尤其《醫宗金鑒》上也說,他說這個津液虛,還用辛甘藥。其實這個辛甘藥用得是對的,你得看什麼時候,你比如咱們常說甘溫除大熱。甘溫除大熱不是說遇到大熱就用甘溫,這是錯的,可是有一種需要甘溫來解大熱的,你非用甘溫不可。你比如桂枝湯就是呀,咱們這個桂枝湯講不少了,後頭還有。是桂枝湯沒有不發熱的,可它有一個條件,這個脈必須弱,人必須有津液喪失的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你用它,那是百試百驗。隨便一個大熱,你像白虎湯證也是,你像大青龍湯證也是,那個他脈浮緊而無汗,你吃上桂枝湯就壞了。所以“以甘溫除大熱”這句話就是有毛病,它得遇到它這個適應證,是應該以甘溫除熱的這種大熱,你用它就是對了,否則就是害人。你比如說甘草乾薑湯,它能夠治這個津液虛衰的這種厥逆,你可不能遇到厥逆就用甘草乾薑湯,那也是不行的。他又嘔吐,這明明是胃的關係嘛。煩躁,他一現就現這個急迫的情況,你用甘草乾薑湯就對了,而且這個原病小便數始終存在,你可知道,他又小便數,你用它不是蠻好嘛。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尤其這個書,那嚴得很,不像咱們隨便,(大)原則上地看個問題,就來自己想方子用藥是不行的。咱們今天就講到這了。
 
第30條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



 

附件

  • 030.part1.rar
    8.6 MB · 查看: 148
  • 030.part2.rar
    6.6 MB · 查看: 140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18 21:36 编辑

31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這個項背拘急,這個“幾幾”是一個狀詞。這就是脖子(頭頸)全身左右運轉不自由,項背拘急的曆害。這個字本來是形容小鳥學飛的時候,羽毛未豐呢,他飛不起來,伸著腦袋那個樣子。就叫“幾幾”那個形狀。那麼太陽病就是頭項強痛而惡寒,就是這一類的太陽病,如果項背強有“幾幾”的樣子,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他這個方劑,就是桂枝東加麻黃加葛根。本來他是個桂枝湯證,所以他惡風呢。我們用這個方劑的時侯也這樣子,他這個惡寒特別曆害,惡寒特別曆害當然他也是惡風了。由於他沒有汗所以他加麻黃,由於他項背強加葛根,它就是這麼一個方劑。
那麼這一段和前面那一段回頭一看就知道了,那個講的“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就根據這一條,這本來是葛根湯證,葛根湯證應該“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這是葛根湯證。那個呢他不是用葛根湯,他用桂枝東加葛根,那麼桂枝湯它是發熱汗出惡風。那麼他那個”項背強幾幾“呢,就”項背強幾幾“來講應該是葛根湯證。可是葛根湯證呢,他是無汗惡風,所以那一條啊擱個”反“字。他這個”反“字啊就為這兩個方劑的一個鑒別點,所以他這個文字啊,我們上次講也提到了,隨便一個字都不是輕易用的,他每一個字啊都是有所指的。
那麼,這個葛根湯這個方劑啊,也屬於一個解表方劑。你在臨床應用呢,你看他特別提出惡風、惡寒的特別曆害,而且葛根這個藥它是解肌,這個肌肉,尤其在這個頸背部發痙攣,這個葛根是有特效。這個肌肉痙攣就是肌不和了,肌不和原因有很多,有的由於熱,這個熱傷津液嘛,津液枯燥,這個組織營養失調發痙攣,也有由於這個熱。那麼葛根這個藥呢,他是一個專務解肌(的藥),它治那個肌肉痙攣。那麼沖整個這個方劑啊,它(肌不和)是由於停濕停水的關係,這個濕也能夠使肌肉發痙攣。因為他用的是麻黃湯,這個麻黃他就能夠使之發汗驅水氣,那麼配合葛根呢,他又能夠解肌,所以這個”項背強幾幾“啊他是可以好的,他是從這個方劑講。
在《金匱要略》有一種痙病,痙病就是這個項背強達到高度了,不光是項背強了,全身都往後使勁了,這個拘急的相當曆害了,那個就叫做痙。這個痙病裡頭也有用葛根湯的機會,他得現太陽病,因為這個方劑是太陽病的一個發汗劑。那麼這個方劑最常用了,我們在臨床上啊無論是感冒啊或者流感啊,沒有汗這個人惡寒特別曆害。那個項背強啊,有的他就不明顯,有的非常明顯,無論明顯不明顯,要是無汗特別惡寒,有考慮用葛根湯的機會。那麼這個方劑呢,就很清楚了,剛才我講了,它是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葛根麻黃,我們上面那個桂枝加葛根湯沒有麻黃,那個是有汗出,這個是沒有汗。
 

附件

  • 031.rar
    5.5 MB · 查看: 135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18 21:39 编辑

第 32 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的應用不止是(上條)這麼一個狹窄的問題,(這一條)就把它的面擴展了。他
這個“必自下利”是個倒裝句,他本來應該這個樣子來看:“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
葛根湯主之”。這個太陽陽明合病不一定下利,如果他下利的話,可以用葛根湯主之。而且
這種下利不是因為吃藥得的,他是自下利。
那麼怎麼叫做陽明合病呢?它是同時發作的太陽病,而又有下利,下利屬於裡呀,這個
裡是胃腸之裡呀。那麼胃腸之裡,陽性證是陽明病,陰性證是太陰病。那麼這個他用
葛根湯了,他是一種陽性證。他所以叫作太陽與陽明合病,就是這個裡陽證與這個表陽證同
時發作。那麼,在這個書裡頭他有兩個合病與並病的分析。就是表病與裡病同時發作,這叫
作合病。如果先有表,由表傳裡,表沒罷,裡病也生了,這叫作並病,就是前一個病並到後
一個病而發病,那就是並病。同時發作的那就是合病,這個是同時發作,就是說他既有表證
又有下利的裡證,所以他叫作太陽陽明合病。那麼這種合病也是變化多端呀,如果自下利,
這個用葛根湯主之。這個大家要注意,我們在臨床上這是常遭遇。這個下利是一個病,這個
下利乙太陽裡反應出來了,說明這個病有從表解的機會啊。
所以中醫講辯證呀,不是我們說用葛根湯治下利,我們不要這樣看,他是下利而現表
證的話,如果無汗,可以用葛根湯。他這個病呀,我們頭前講太陽病,這個病,這種機制,
在生理上抗禦疾病的機制大致從表解。欲汗而不得汗,所以才發生太陽病,古人管他叫合病,
其實是表證。為什麼用葛根湯呢?葛根這個藥呀,我們方才講一面,有解肌的作用,同時
它有治下利的作用。那麼當然是,你用其它的發汗劑就是不如葛根了,因為葛根同時有作用
於下利,這個病在臨床上很常見的。以發汗的法子治下利,用近代醫學解釋它解釋不了,西
醫認為用發汗治下利很奇怪。他也不是隨便用,要下利而有表證,要現無汗的話,大概葛根
湯。要是有汗呢?大概是用桂枝湯了,我們後頭有,所謂“太陰病脈浮者可以發汗,宜桂枝
湯”,跟這個可以同時互參,我們講到那時再說吧,現在不要說的太多了。那麼這一段呀,
主要講的是這個下利而現太陽病的話,宜發汗為主治,用葛跟湯,古人管他叫作太陽陽明合
病。這個“必自下利”呀,不要這樣來理解,說太陽陽明合病一律得下利,這是不對的。你
看這第二段,他自己說了。
 

附件

  • 032.rar
    4.8 MB · 查看: 148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25 11:01 编辑

第 33 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他說個不下利,所以上面那個“必自下利”,那就是不對頭了,不是嗎?他是個倒裝句,
是“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這才能用葛根湯。所以下一段他這個就又說了,這個葛
根湯呀他還可以加味,也是表裡同時有病呀,但是他不是下利,而是“但嘔”,嘔是嘔吐。
那麼這個用葛根湯呢,得加半夏,半夏治嘔。當然這個嘔也是以表證出現,乙太陽病出現,
也就是和我們解釋上一段一個意思,就是這個病呀打算從表解。
古人把這個嘔也看作裡邊,屬陽明,所以也說是太陽陽明合病。那麼我們通過臨床的實
踐證明, 這個葛根湯加半夏不止治這個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 如果也下利也嘔怎麼辦呢?
也用這個,也行的。因為這個葛根湯呀,他治下利而現太陽,同時如果有嘔,加半夏行
了,根據這個加減的規律,也可以這麼樣子理解,事實呢也確實是這樣的。
那麼另一個問題呢,我們也應該注意,這個葛根湯不是治下利嘛,不過葛根這個藥呀,
他這個方劑是用他為主呀,量也大。這個葛根呀是一個寒性的,它是甘寒,所以在《神農本
草經》上說它:“治身大熱,消渴”,它起這個作用的。這個藥於胃不這麼合適,我們平時
用葛根湯的時候,那麼這個人胃不好,你也要加半夏,這個半夏能夠去水,這個胃虛愛停水
的,同時它是與甘藥一起發揮健胃作用,所以我們用葛根湯的時候要這一點。那麼這個人
是不嘔,他這個胃不好,食欲不好,也要加半夏,這個是我們在臨床實際應用的時候要知
道的這種問題。
那麼這個葛根湯加半夏的煎服法根上面的葛根湯是一樣,我們凡是有麻黃要煎的話,都
是要先煮麻黃,這個葛根這個藥同樣先煮的,因為葛根這個藥它不好在水裡溶解的,所以同
時與麻黃一起煎,然後把上頭的沫撇出去,然後再加旁的藥,凡是用麻黃都是要注意這一點。
這個方劑就不用細解釋了,知道葛根湯了,這個葛根加半夏是個加味的辦法了,半夏治嘔咱
們都知道,所以葛根加半夏呢,就是這個葛根湯證而嘔者,我們這個樣子來領會這個方劑的
應用就可以了。
 

附件

  • 033.rar
    4.2 MB · 查看: 27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25 11:06 编辑

第 34 條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這個太陽病呀,本來是桂枝證,你看這個書,它提出個桂枝證,桂枝證是什麼呢?桂枝
湯證。所以這個書裡頭呀,這一個方劑的應用,他有他一定的適用範圍。這就是某個方劑的
適應證,就叫做某方劑之證,他簡言之,比如桂枝湯證是桂枝湯的適應證。什麼適應證?
我們頭前講了,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這類病就是應該用桂枝湯。這個太陽病呀,他本來
是桂枝湯證,就是發熱、汗出,惡風這類的太陽病,那麼治病的這個大夫呀,他不知用桂枝
湯,而反用下法,給吃瀉藥,這錯了。一吃瀉藥呀,他裡邊本來沒病,一吃瀉藥呀裡邊就虛
了,那麼這個外邊這個外邪乘虛進裡頭去了,所以就發生“利遂不止”。這個外邪呀就是
熱邪呀,古人管這個叫協熱利。協同下藥,這個熱協同下藥而做下利不止,這叫協熱利。那
麼他這個是誤治造成的了,由於誤治不但造成協熱利,利遂不止,同時呢這個表也沒解,所
以這個脈促。
脈促咱們講過了,這個寸脈浮,這個《金匱要略》上有,脈浮在前,其病在表呀。這個
表證的時候,關以前的脈是要浮的。所以這個促脈呀,咱們上次講了,他又迫近於上又迫近
於外,就是寸脈獨浮這麼一種脈。那麼現在這個脈促,這證明表還沒解。他誤治了,本來應
該用桂枝湯汗以解之,這個大夫給吃瀉藥,一方面引邪入裡而下利不止,另一方面表也未解,
所以脈現促。
“喘而汗出者” , 這個表裡俱熱呀, 這個熱呀,凡是熱都往上, 熱湧於上,所以他人要喘。
這個汗出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裡頭熱也使他出汗,根本桂枝湯證就沒解,也是出汗。那麼這
要怎麼治呢?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我們方才說了,這個葛根這個藥呀有治下利的作用,
同時你大量用也解表,解表解肌嘛,那麼,這個由於裡邊的熱,所以。(音訊
缺失)。這個是補胃的一個收斂藥,它有治下利的作用,那麼葛根配合這個黃芩黃連呢,一
方面去熱,一方面治利。這個黃芩黃連咱們常用啊,治下利用苦寒藥只要是熱利行,像白
頭翁湯啊,這都是用苦寒。
可是苦寒藥不全治下利,梔子不行,所以黃連、黃芩、黃柏、秦皮、白頭翁這類的它
都有收斂的作用,所以它能夠治下利。那麼梔子,大黃更不行了,那也是苦寒的藥了,所以
苦寒藥咱們也得分析。那麼這個方子,它一方面用葛根,大量用解肌解表,一方面伍以黃芩
黃連來治邪熱下利,那麼這甘草呢,咱們常說它是調百味,其實它也起作用,它治急迫,你
們看看這個症急迫不,“下利不止,喘而汗出”,都有急迫的症狀,這個病現急迫之情,這
個時候都用甘草,急迫啊。所以這個方劑,表不解,裡有熱,下利不止,它這個有裡熱,是
熱它往上,所以它反而汗出。那麼這個方劑,也很好理解,它以葛根為主藥,葛根伍以甘草,
胡希恕講傷寒論
一劍飄香整理45
它是解肌、解表;伍以黃芩、黃連而治邪熱下利。那麼葛根也要先煮,但是不用去沫子。麻
黃去沫子是因為麻黃這味藥這個沫子啊,有點副作用,上面這個沫子,使人頭暈,所以用麻
黃的時候要去沫子。葛根這個藥呢,溶解于水的時間比較久一點,所以它先煮。這個方劑在
一般治痢疾的時候,要有表證不可以用葛根湯,這種下利有用葛根芩連加甘草的機會,尤其
是小兒痢疾的時候用這個方子的機會挺多。這葛根用少了,它不起解表作用的。
 

附件

  • 034.part1.rar
    8.6 MB · 查看: 161
  • 034.part2.rar
    924.8 KB · 查看: 19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8-27 20:11 编辑

第 35 條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
之。
那麼,到這就開始學習麻黃湯的應用了。那麼這太陽病,無汗,它與這個桂枝湯證啊,
是一個有汗無汗的關係,它也發熱,頭痛發熱和桂枝湯是一樣的。它就因為無汗,體表的
水份相當的多,由於水份多,這個熱也重。那麼對身上的壓迫,對神經的這個刺激呀是無處
不疼啊,所以“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是無處不疼。那麼桂枝湯證它疼不疼呢?也疼,
但是輕。桂枝湯證出了一部分汗,排出去一部分,對外邊的水份的壓迫也輕,存在的毒素也
比較的少,所以它疼不這麼重,而且也不上波及到肺,它也不喘。這麻黃湯不然了,它一
點汗也沒有,所以麻黃湯它脈緊呐,這個脈緊是血管裡有充分的液體呀,就是水份,咱們
叫津液,那麼它這個不但到處疼,而且它必要波及於肺的,所以“惡風,無汗而喘”。
那麼就由於我們人體表啊也排泄廢物啊,它這個一點也不汗出,應該由體表排泄的廢物
啊,都擔負到肺上了,所以肺受廢物毒素的刺激,它是要喘的,所以古人用麻黃湯治喘呐很
有點道理,但是要沒有表證這個喘古人不用麻黃的。不像這西醫,一遇到喘的就愛用麻黃素,
中醫不是的,中醫得講辨證嘛。它無汗而喘,有太陽病的徵候的話,那你用麻黃湯對了。
這個麻黃湯這個藥非常簡單,麻黃這個藥配伍桂枝啊,發汗相當的厲害,那麼配合杏仁呢,
它定喘,這個杏仁咱們都知道了,起下氣定喘的作用,這個甘草呢也緩急迫,喘病本身是
急迫的徵候啊,那麼尤其這個疼,身上無處不疼,這個甘草也緩痛啊。那麼這個方子是太
陽病,要是也發熱,頭痛,身疼,骨節疼痛,沒有汗而喘”的話,這樣的太陽病,必須要用
麻黃湯,這與前面的桂枝湯是截然不一樣的。咱們一般說呢,桂枝湯叫表虛證,是陽虛,陽
證中的虛證,那麼麻黃湯呢,叫表實證。這個麻黃湯的煎服法,也是要先煎麻黃,把上沫子
去了,煮這麼一兩沸行,然後把旁的藥擱裡頭再煮。這個發汗相當有力量了,不像桂枝湯。
 

附件

  • 035.rar
    3.8 MB · 查看: 87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1 20:24 编辑

第 36 條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你看看這個也是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一定下利吧,要衝那句話:“太陽與陽明合病,必下利”,所以這個“必下利”是個倒裝句,我也不敢在那一段上就說它是倒裝句,就因為看全書。這個要是“太陽與陽明合病,必下利”,這個也不會不下利,它不是,可見那個“必下利”是個倒裝句。所以讀這個古人書啊,光在片段上看問題就是不對的,所謂斷章取義嘛,你要整個看它不是了。這個太陽與陽明合病,就是太陽病和這個滿,咱們陽明篇沒講呐,陽明篇是胃家實嘛,當然是腹滿,那麼這個是胸滿,或者他有大便乾燥,這兩種病也同時發作的,所以它也叫合病,不過它另有用意呀,等我講完了。
“喘而胸滿者”,太陽病有喘,陽明病也有喘啊,陽明病這個喘呐,它由下及上,比如說胃裏頭實的厲害,大便不通,胃要是實,實是停蓄東西多了,講陽明篇有得是了,所謂宿食這一類的,它往上壓迫,胃要是滿了它不往上壓迫嘛。壓迫哪呢?橫膈膜,人這個呼吸,肺是這麼呼吸,橫膈膜上下配合的,你要一吸氣,橫膈膜它往下,一呼氣,橫膈膜往上,肺一張一閉它與這個相配合的。那麼如果底下頂上了,它吸不了氣了,橫膈膜往下壓不下去了,所以“腹滿而喘”,這是陽明病,這我們後頭有的,“腹滿而喘”。
那麼這個是“喘而胸滿”,不是陽明病,它是由於喘,這個呼吸短促,使這個胸部的內壓增高,這麼造成的胸滿。那麼這個是由於表不解,氣不得旁達,往上來,波及到肺這個喘,不可下。“喘而胸滿”啊,是以喘為主,由喘而造成胸滿的,不是腹滿而造成這個喘的,這個與陽明病沒有關係,可不要下,就是大便幹,也不要吃瀉藥,“宜麻黃湯”,應該以麻黃湯來解表。那麼這段擱個太陽陽明合病是有用意的,就讓你鑒別這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喘啊是表裏共有的一個病,這在臨床上很重要啊,他由裏實造成的喘,如果用麻黃湯發汗,越發越厲害,要由表造成的喘,你越下越壞。咱們頭前講很多了,這個表證吃瀉藥,不但表不解,而且引邪入內,這個變化更多了,那就造成壞病了。他有這個用意,讓你注意鑒別。這個麻黃湯證這個喘,是以喘為主,以滿為客,由喘造成胸滿,它可不是往下邊去。這個裏實證這個喘呢,它是先滿,由腹滿往上壓迫而後喘。所以在臨床上我們問病的時候必須搞清楚,看這個人喘來了,你隨便給吃麻黃湯是不行,你得好好問問他,甚至於他喘,不但裏邊沒有實證,而且大便還溏瀉,你就更不能給吃承氣湯了,當然是麻黃湯證,他這個書啊不是隨便這麼說。那麼這一節看起來沒有合病的問題,它是滿與喘同時發作,他特意給你擱個太陽陽明合病,就讓你辨證的時候,要弄清究竟是太陽病之喘呢,還是陽明病之喘。認為太陽病之喘,也有喘而滿,但是胸滿。陽明病之喘,也有喘而滿,但是是腹滿。但是這兩個病啊主要鑒別點,是喘與滿哪個為主,要搞不清就容易弄錯,所以他特意擱一個太陽與陽明合病,根本呢它不是什麼太陽與陽明合病。
 

附件

  • 036.rar
    5.7 MB · 查看: 111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3 21:28 编辑

37、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
但浮者,與麻黃湯。
這個“已”不是那個“以”這個《傷寒論》本子上是錯的。
這一條啊我們在臨床上最多
見了。那麼得這種這個感冒,
不一定得十日已去,據我個人這個觀察呀,
三四天就有這個事,
表沒有了,但是這個脈呀還是浮,浮可是細。
這個細就是津虛血少了,脈浮細就是在表的這
個津液也虛了,血液也不足了,它是在表,這個人呢同時也嗜臥。
這個嗜臥呀,是這個半表
半裡,尤其是這個少陽病的一個特殊症候,
少陽篇裡他都沒提,尤其他是個柴胡證,這個一
會兒我們可以慢慢地講。
這個在臨床上常見的,看到脈浮,
你再給吃發汗藥就不對了,這是“外已解”呀。
因為什麼?脈浮細。人啊,病入裡了,人就是困倦無力而嗜臥,
假設又同時發生“胸滿脅痛”,
胸滿脅痛柴胡證啊,胸也滿,兩脅也疼,
這個我們講到柴胡湯就明白這個了。
柴胡湯裡他說是血弱氣盡腠理開,
他說這個病開始在表,
那麼人患病的這個機體打算發汗,
所以把這個體液都輸送到體表來了,
你看我們講桂枝湯講麻黃湯都是這樣子,就打算出汗。
可是這個階段過去了,那麼這個疾病在表,(正氣)支持不了了,
它還與疾病不斷鬥爭啊,但是不能在表了,就打算在半表半裡。
半表半裡就是借助這個肺呀,腎臟啊,就是各種臟器協和的力量吧,
由呼吸道啊、泌尿系啊,或者是再由汗腺啊,各方面排出這個病。
那麼這時候這個表面上啊血弱氣盡,我們講柴胡湯就有了,
血也弱,氣也盡,它都撤這個防線啊,加強裡頭防線啊,就像打仗的話。
所以在表啊這個津液血液都少,所以“脈浮細而嗜臥”就在這個時間。
我們在柴胡湯證裡頭講啊,講的“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
這個邪往也就是裡頭走,就在這個胸脅的部位,結於脅下,
所以咱們一得這個少陽病,胸脅苦滿嘛,
正邪在這個地方紛爭。
我們這段就說的這個,本來在太陽病的時候脈不細,脈雖浮但不細。
脈一見細了,雖浮,在體表的這個津液血液都不足了,
這個病就有入內之勢,如果人再嗜臥,
它波及到內臟了,人就困倦了,“外已解”,
這是外頭這個表證完全解除了。那麼這時候看是不是柴胡證,光一個嗜臥還是不行的,
如果再胸滿脅痛,這柴胡證是具備了,那就是“與小柴胡湯“。?
他這個書啊又怕你誤於這一點,說十幾天了就這樣子,
這不一定。他說“脈但浮者”,
十幾天也好,再日久也好,這個脈但浮,不細,
而且也沒有這一系列的症候,外證,就是嗜臥呀,
胸脅滿呀,都沒有,那你該解表還得解表,
沒有汗,還是用麻黃湯,這後頭也有。所以在臨床上啊,
不能有主觀,說十幾天,
這個表證應該沒有了吧,他就有嗎? 就有你還得解表。
但是前邊這種情形很普通,十幾天表不解的也有啊,
他怕你固執這個“十日已去“。?
那麼如果”脈浮細而嗜臥“,這肯定是病傳變了,
這個病都是由表傳半表半裡,再傳裡,
或者由表傳裡,仲景這個書是這樣的,
與內經上不一樣啊。內經說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
日又跑到少陽去了,他這個書不是的,你們看就看出來了。
這個在臨床上我們常遇到,那麼這個人呐高燒不退,
可是摸這個脈啊有點細,雖浮而細,這個人困倦無力,
這個時候差不多他要這些病都來了,噁心,胸脅滿,
也有時候往來寒熱,這都是柴胡證。這個時候用柴胡湯
為主,沒錯的。如果口舌乾燥,舌再有白苔,你還要加石膏,
這個我們在臨床上是常見著,所以這一段書挺重要,
我們常遭遇的事情。那麼有的,近幾年好了,
大概我剛到學院的時候,用柴胡,大家還都不同意,
不敢用呢。那陣兒都說這柴胡啊,升散,都怕用它,
現在一般人都沒有這個(想法)了,
所以這個在臨床上有的時候遇到這個事他不知道用柴胡湯,
可是這個病始終不好,有一般的這種高燒,
多少日子不退,全是這個問題,就是十日已去,
脈浮細而嗜臥,這類的情況遭遇的最多。?
那麼這個柴胡湯,主要以柴胡為主藥了,
你看看他用的量是半斤,這古人半斤,就是一
劑分三付的話,每一付還得八錢呢。
黃芩與柴胡這兩個藥,全是苦寒藥,解熱去煩。
這個柴胡這個藥啊,在本經上說的很清楚,
它就是主心腹腸胃間結氣邪氣。結氣,
就是結於脅下這個結,所以它治胸脅苦滿,
它從胸到心下就是胃到腹,胃腸中結氣邪氣,
推陳置新,它的作用就是這個作用。
所以柴胡配合黃芩,即能解熱,
它又能夠去胸脅滿和痛。那麼底下呢,
他用些健胃藥,人參、甘草、大棗、生薑,
都是健胃的,擱上半夏止嘔,因為這個柴胡證啊,
它是少陽病,它是必嘔啊,這個書這一節還沒提,
但是常有噁心。他為什麼擱這些健胃藥啊?
就是我們方才所說這個脈浮細,津虛血少了。
這個津液虛,血少也是液啊,不是咱們那個現
在都知道血球了,不是血球少了,血液,
血裡面那個液體,津液少,血裡的液體它也少。
那麼津液的生成由哪來的呢?
由胃來的。咱們講桂枝湯講了,
所以我們這個外邪所以進裡,就因為這個津液在外邊不足以驅邪了,
所以這個邪才往裡頭走。那麼這個時候啊,趁著沒入裡,
他健胃生津,還得想法來對付疾病啊,
所以早先徐靈胎他說這個小柴胡湯妙在人參,
就在這一點。可是這病已經進裡了,
這人參要不得,就不能夠再健胃了。
他裡邊已經病進來了,你把門關上了,那就是關著門抓賊嗎,
那還行了?它沒進來,外邊的氣血已經虛,健胃,
就是補中益氣這種意思了,所以他在這個小柴胡湯裡頭啊,
他特別用健胃有力的人參。那麼另外呢有半夏配伍生薑它止嘔的,
這個後頭講柴胡證啊咱們再詳細講,這裡略略地提一提。
所以這個方劑,它即是個解熱劑,同時也是個健胃劑,健胃止嘔。
那麼小柴胡湯證啊大概都是胃不好,
這個我們在臨床上也常見,為什麼他嘔呢?
所以他這個書也是,不嘔就是沒有少陽病,
不渴沒有陽明病,陽明病准渴,少陽病准嘔,
後頭再詳細講啊,這個咱們先撂到這塊。
 

附件

  • 037.part1.rar
    8.6 MB · 查看: 128
  • 037.part2.rar
    2.2 MB · 查看: 121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大青龍湯主之。
這一節很不好理解,他說“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
身疼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方才咱們講過麻黃湯證,麻黃湯證是太陽傷寒啊,
那麼它怎麼擱個太陽中風呢?
它這裡頭主要的關鍵在一個不汗出,他不說是無汗,
他說這個病啊應該汗出,什麼應該汗出?
中風應該出汗啊,而不得汗出才發煩躁,
那麼這是就文字上來分析了,實際他這個。(音訊缺失)。生薑、大棗,這不是桂枝湯沒芍藥嗎。
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杏仁,這就越婢湯,
它這個方子啊就是麻黃湯,桂枝、麻黃、杏仁、甘草,這是麻黃湯,麻黃湯越婢湯合方,它這兩個方子合方,
就是說麻黃、桂枝、甘草、杏仁這是麻黃湯,
與越婢湯合方,越婢湯沒杏仁,
越婢湯啊是甘草、生薑、大棗、石膏、麻黃,這幾個藥,這是越婢湯。
那麼這個合方是怎麼弄一個中風呢?
由於這個越婢湯啊,它是金匱裡頭的方劑,
它治風水,就是人有水氣,水氣者就是浮腫啊,
同時有外感,古人叫風水,這個風水也是風邪了。
那麼這個越婢湯的主治呢,是身熱不斷汗出。
它這一段啊,主要說的是越婢湯,這個中風從越婢湯這說的,
越婢湯應該不斷汗出啊,由於他這個病啊又有麻黃湯證,
麻黃湯證是表實無汗,由於表實無汗,而汗不得出,
那麼這個越婢湯是治熱的,你看它是大量用石膏啊,
他就有裡熱,所以身熱不斷汗出。
那麼由於這個表實,汗不得出,這個熱不得外越啊,
所以這個人特別發煩而且躁,它是這麼個意思。
所以他這個大青龍湯證啊,只所以擱個太陽中風,
這兩個字啊,那麼他這個證候呢,確實是一個麻黃湯證,
但麻黃湯證呢他又不說無汗,他寫個”不汗出“,
又多個”煩躁“,這個”煩躁“是石膏證。
由於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問題,
這個中風與傷寒就主要是一個汗出汗不出,
出了汗,這個脈也不浮緊了,那麼身上疼痛也輕了。
要是不汗出呢?不但脈緊,而且身上必疼痛,
這是就這個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
這個關鍵就在一個汗出一個不汗出。
它要是一個麻黃湯證,他只是無汗他不煩躁,
那麼這個煩躁就是裡頭有熱。
他這一段為有別於麻黃湯證,那麼你看看這一段的文字就看出來了,
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還是無汗啊,
那麼這個不是麻黃湯證嘛,用麻黃湯就錯了,
所以他在這個無汗與不汗出,
在這裡頭他在文字上有所區別,
同時他也不寫,身重是傷寒,他擱個太陽中風,
他這裡頭的語義相當地深沉。
一方面告訴你分析方劑,
這個方劑裡頭越婢湯就是治風的,
可是越婢湯汗出,這個麻黃湯無汗,表實無汗,
所以這個汗他叫不汗出,汗不得出,
而且還發煩躁,熱不得外越啊,
它往上攻沖頭腦就發煩躁,他是這個意思。
所以他這個不是真正中風病,
你看他後頭就說了,他也怕你誤會到中風啊,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脈浮微弱,那是真正的中風證,
咱們頭前講的中風,陽浮而陰弱嘛,
脈浮於外而弱於內,汗出。
那真正的中風病用這個可不行啊,
他在這就把這個補充一些,他怕你真認為是中風證,
你也用大青龍湯那就不對了,千萬不能給吃大青龍湯,
“服之則厥逆”。
一吃呀大汗亡陽,津液不達於四末,
手腳就要涼了,而且“筋惕肉瞤“,
這個肉也跳,咱們方才不講了嗎,
津液喪失,肌肉發痙攣,這個肉瞤筋惕也是這種情形,
它不是拘攣,它是肉跳,也是肌肉當時營養失調。
“此為逆也”,這是治療的錯誤啊。
“大青龍湯主之”,這是在頭前有了。
那麼這個方劑,頭前我們已經講了,
它是越婢湯與麻黃湯的合方,
就是應該汗出而不汗出的這麼一種裡熱,表不解的病。
主要的呢,證像麻黃湯證,但是煩躁,
這個煩躁是石膏證了,所以與麻黃湯證是不一樣的,
與桂枝湯證更不一樣,不要因為中風兩個字,
而當成中風證,來用大青龍湯,那不行了。
這個大青龍湯發汗最厲害,你看看這個用量就知道了,
麻黃是六兩,一劑是三付,古人開的一劑是三付藥,
這個六兩就是六錢了,我們現在用六錢,這麻黃夠重的了,
同時這個麻黃配合桂枝,我們方才講了,那是發大汗的,
又加上杏仁、生薑,這都容易發大汗。
但是有石膏,也清裡熱,這個石膏啊阻礙麻黃發汗,
所以麻黃配伍石膏是不發汗,
但是麻黃大用,他要出大汗了,所以這個麻黃不能輕用,
輕用反倒不出汗,非大量用不可。
那麼這個方劑也是個挺好的方劑,
我們在臨床上也常多用,尤其治這種腎炎的水腫,
有時候用這個方子。腎炎水腫一般都用越婢加術湯,
有的時候有大青龍湯證。但是這個方子呢,
我們不要輕易地用六錢。我就遇到這麼一個人,
我也聽人講的,我也沒看到,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想起來吃大青龍湯來了,
吃了就是大汗亡陽,吃死了,這個出汗出得厲害。
我們方才講葛根湯了,那麼這個大青龍湯也是太陽病一個發汗劑,
這個方劑惡寒也特別厲害,
所以在臨床上要是惡寒特別厲害的這種太陽病,無汗,
那麼在葛根湯與大青龍湯這兩個方劑,你要好好辨。
如果這個人沒有煩躁,它(大青龍湯)有石膏,
不大煩躁,還口舌幹啊,那你就用葛根湯。
如果他有煩躁,口舌再幹,那就是大青龍湯。
這兩個方劑啊,都惡寒特別厲害。
有一年,我得肺炎,那麼就是惡寒特別輕,
我那個時候給自己開的(方子),我沒用大青龍湯,
我用的是葛根湯加石膏,錯了,但是也好,
不是不好,好了它還回來,我吃了這個燒退了,
第二天還有,這麼兩三天,我自己也是最後吃這個大青龍湯好的。
大青龍湯這個麻黃非多擱不可,
其實我要是開始吃大青龍湯啊,我不會後來得那麼重,
我住院住了二十來天。這個對於肺炎,
急性肺炎的時候,真正惡寒特別厲害,
有用大青龍湯的機會。那麼治浮腫,
尤其腎炎的浮腫,也有用的機會,
但是都得這樣子,特別地惡寒,沒有汗,煩躁。
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小兒的肺炎的,
這個是一個學生治的,他姓劉,
這個小孩子簡直就是不行了,
住西醫院都推出來了嗎,
就是用大青龍湯一劑就救回來了,
這是小兒肺炎,不是腎炎。這個方子也是常用的方劑。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惡





 

附件

  • 038.part1.rar
    8.6 MB · 查看: 271
  • 038.part2.rar
    8.6 MB · 查看: 88
  • 038.part3.rar
    1.5 MB · 查看: 28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21 19:26 编辑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
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
依他這文章啊,給後世造成口實,
他這個脈浮緩他弄個傷寒,這個傷寒沖著無汗說的,
由於這個病啊他是個水氣病,水氣病就是體表有水氣,
所以他身不疼,而但重,
人這個組織裏頭啊,就是肌肉、皮下的這個組織要是停水多就沉。
那麼身不疼但重,但是沒有汗,他也叫太陽傷寒,
但是脈內不是那麼樣子達到充血程度,
所以脈是浮緩而不浮緊,它是這麼一個病,他擱個太陽傷寒。
因為這句話呀,後世注家說大青龍湯又治中風,又治傷寒,
所謂鼎足而三嘛,桂枝湯是治風邪的,治風傷衛,
麻黃湯治寒傷營,這個大青龍湯治營衛俱傷,
搞出這個來了,其實一點也不對,
你們看這段也不是傷寒,哪來的傷寒,
它是水氣病,所以在底下他分析身不疼。
真正傷寒達到那麼樣子充血,壓迫身上一定疼。
他身上不疼,但重,就是沉,有水氣嘛。
“乍有輕時”,這個水氣還沒達到整個浮腫,
整個浮腫就光沉,腫,它沒有乍輕時。
這個乍輕時說明這個水氣呀,還流走,
它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沉,
挪到旁處去了,這個地方就不沉了,所以乍有輕時。
“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無少陰證這句話,
也是與旁的節目有關了,這與這個《金匱要略》有關,
《金匱要略》有這麼一條,說“水之為病,脈沉小者,屬少陰”。
“脈沉小”,我們講少陰病的時候就知道了,
少陰病脈微細啊。浮者為風,脈要是浮啊就是風,
就是我們說越婢湯那個風,所以這個水氣呀,
有屬於少陰的,有屬於風邪的。
要是沒有水而光脹,虛脹者為氣,要是水腫發汗就好。
但是少陰病,屬於少陰病脈沉小,
應該用麻黃附子甘草湯。
要脈浮,而不小,不沉小,就應該用杏子湯。
你們回去看看《金匱要略水氣篇》就有這一段。
那麼治水氣呀,要是脈沉小這個方劑用不得的,
他說的這個杏子湯就是大青龍湯。
但是《金匱要略》的注家都不這麼說的,
因為他們都不對照著的看,也有說麻黃湯加杏仁的,
也有說麻黃甘草湯加杏仁的,《醫宗金鑒》就這麼說的,
也有說麻杏石甘湯,都不對的,應該是大青龍湯。
這大青龍湯去水後邊有,治溢飲嘛,
溢飲這個指水飲溢於外謂之溢飲。
那麼這個治水氣病,大青龍湯發水氣是最好呀。
那麼主要你治水氣的話,你看他有沒有屬少陰的這種情況。
那麼要真正要是少陰病的這種水氣病的,
你不能夠用大量麻黃和石膏了,那得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那個量都小的很。
我們講少陰病,就有麻黃附子甘草湯了。
現在咱們講到這個地方,不知麻黃附子甘草湯是怎麼個事情,
現在咱們先不說這些費話。
所以他治水氣病,特別提出來了,尤其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發汗的力量也重,解熱的力量也重,
真正陰寒的虛證,那用這個藥是大相反了,
那非把人藥死不可,所以他特別提出個少陰病。
“無少陰證者”,那你吃大青龍湯是沒問題的。
這不再是脈浮緩浮緊的問題了,這是水氣,
你看看這節,哪是什麼風傷衛,寒傷營呀。
所以這個注家就是根據上邊這個名,那個叫中風,
這個叫傷寒,其實仲景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
他這個太陽病無汗者他叫傷寒,有汗者叫中風,
那麼上邊這個沒有汗也叫中風,他那個意思應該有汗,
而這個汗不汗出,他特意這麼提出來。
由於不汗出,什麼不汗出呀,由於裏熱,
總而言之就是裏熱。這個裏熱應該汗出而不得汗出,
還有個表實,所以這兩個方劑要喝的,
一個有熱應該出汗吃越婢湯,一個表實汗不得出就是麻黃湯,
所以他把這兩個方劑合用。這個地方挺要緊,而且都不好理解。
這個大青龍湯呀不但是一個解表解熱的重劑,
而且也是一個發水氣的重劑,發水氣的力量最大,
比越婢湯力量大,因為越婢湯裏沒有桂枝,他這裏頭有桂枝。
 

附件

  • 039.rar
    7.3 MB · 查看: 95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24 21:15 编辑

40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
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那麼由上一段的水氣,這個 40 條繼續他又談到水氣。
這個與我們頭前講的那個,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湯,
與那節有關系。那節我們講了,裏頭是有停水,
不利水,表不解,所以他“服桂枝湯,或下之,
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
你們看看那節,這節呀就由這上來的,他說這個心下有水氣呀,
雖然發汗而表不解,他開始是無汗,傷寒嘛。
這個表不解他就是,他擱個表不解幹什麼,
他就是由於心下有水氣,一般藥發汗而表不解,
就是用麻黃湯發汗而表不解。
他怎麼就沒去水氣,那麼這個,
不但表不解,由於這個發汗藥的刺激,
激動裏水他就變動百出了。
“幹嘔”,那麼在這個《玉函經》裏頭沒有幹嘔,
就是咳而發熱,幹嘔也行的,他裏有水飲,逆於上他就幹嘔嘛。
“發熱而咳”,表不解他發熱,裏有痰飲充逆於肺他就咳。
“或渴”,這個裏有水,看看你的水的代謝如何,
如果小便不利,裏頭停水非渴不可。
這個很好理解,由於小便不利,這個舊的水不去,
新的水他不吸收,新的水不吸收,
我們全身的組織都缺少水的營養,他就渴。
後頭咱們講五苓散就有了。
這個渴呀就咱們書上說的水不化氣,水停不化氣,
你光喝到裏頭他不解渴,甚至於消渴。
“或利”,或者這個水在裏頭,小便不走,水穀不別,下利。
“或噎”,這個氣往上撞,再有水,水氣充逆,
吃東西咽不下去,噎。
“或小便不利”,那麼小便不利心下才停水呀,
或者也有這個徵候。小便不利呢,少腹一定滿。
人的這個膀胱不就在這個少腹嘛,少腹就小腹了,
小便不利,膀胱裏蓄水,這個小肚子就脹滿。
“或喘者”,那麼這個喘,他一般麻黃湯裏都有了。
尤其在裏頭有痰飲,這個表不解,他都往上來,
射於肺,不但咳而且還要喘啊,小青龍湯主之。
上邊這個一切的情況,那麼他主要的就是心下有水氣。
咳而發熱,這是肯定的,這個應該用小青龍湯。
那麼底下這個“或”已下,或有或無,不必管他,
都要用小青龍湯。咱們這個書呀,
每個方劑後面要有這個“或或”呀,
他都給弄個加減方,這個不對的,
所以我向來也不這麼用。
你們看到後頭林億也注了,這恐非仲景意。
他弄的錯了,你看我再找個說一下就知道,
“若咳去半夏,加瓜簍根三兩”,這都是錯的,
他這個主證呀,他這個咳不是瓜簍根治的,
這個瓜簍根治這個咳他是一個燥咳呀,
是津液虛那麼一種咳,(而)不化氣這個咳他不行。
尤其他這個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更瞎鬧了,
根本這是一個解表的方劑呀,他是傷寒表不解,
你去麻黃你解誰去?所以這個書後頭加減方呀,
每一個都這樣,都不要信。用不著的,
我們用小青龍湯是常用來治咳治喘,無論小便利不利他都能治。
所以他後頭這個加減呀,不要信,也不要這麼用,
他根本是一個表不解為主的,由於這個一般我們辯證來說呀,
就是外有邪,就是感冒了,而內有飲,內裏頭有水飲,
就這麼一個病,他外邪激動裏飲,他這個徵候有些或然的症狀。
看這個飲多飲少呀,人的身體強弱呀,他這個症狀百出,
不一定,尤其這個裏飲這個水飲這個病呀,
他是最沒有一定。你看底下頭暈呀,噁心呀,嘔吐呀,
這個水飲這個心悸呀,水飲的這個證候多去了。
我們只要依證去水就行,那麼有表證的當然宜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這個方劑呀,他是以麻黃芍藥桂枝甘草來解表,
其他的藥都是一些溫中去飲的這麼一種藥,
細辛、幹薑、五味子、半夏,也去飲也治咳。
飲逆,你看半夏也去水,這個五味子也去水,
咱們五味子都知道治咳了,他是一個去水的這種鎮咳藥,
他有收斂作用。那麼細辛幹薑都是溫中去飲的藥。
那麼裏頭去飲,你這個麻黃桂枝才能發揮解表的作用。
如果裏頭不去飲,那傷寒表不解,那你吃這種發汗藥也不行。
而且還很容易造成很多的壞病。所以這一篇呀和我們頭前那個一樣
但是我們用這個方子要注意一點,它必須是偏於寒,
尤其咱們說的飲呐,它是一種寒飲,那麼起碼這個病它不渴,
這個“或渴”呀,是由於誤治啊,我們給吃了麻黃湯了,
他激動裏飲,有這些特殊(情況)。
一般不渴,因為裏有水飲它不渴,
同時呢口舌也不會幹的,
要不然幹薑、細辛、五味子、半夏這些要下去太燥了。
所以我們用這個方子要注意。
但是真正的老人這種痰喘,用這個方子的機會還是非常的多,
他痰呐沒有黃痰,白痰而且是沫痰,
這種情況之下大概要有外感的這種痰飲咳嗽和喘,
用小青龍湯的機會不少。要有熱象千萬不要用,
如果煩躁呢用小青龍湯加石膏,
這個藥加石膏在《金匱要略》裏就有了,
我們方才大青龍湯不是不汗出而煩躁嗎?
那麼小青龍湯要煩躁呢,一樣加石膏。
 

附件

  • 040.part1.rar
    8.6 MB · 查看: 181
  • 040.part2.rar
    6.4 MB · 查看: 82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30 21:22 编辑

第41條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這一節就說明小青龍湯的應用,主要的證候是不渴。那麼傷寒沒有汗,這類的表證太陽病病型上來講,它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氣,咱們《金匱要略》裏面的水腫,他就叫水氣病。水是這樣,津液在仲景的書裏常叫做陽氣。因為這個水它能化氣,所以津液他也叫做陽氣,後面有慢慢的講到那再說吧,現在說多了讓人更糊塗。
他說傷寒,心下有水氣的病,咳而微喘,傷寒表不解呀,他有外邪裏頭再有飲,這個外邪衝動裏飲,它咳逆微喘,這是很常見的病。發熱有表證了,裏頭有水飲它不渴。“服湯已渴者”,服湯已就是吃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是外解表而內去飲,表解了飲去了,它就要渴了,因為小青龍湯是熱藥啊,飲沒有了,他感覺胃中幹他渴。這個渴是服小青龍湯之後,一個效驗的表現,就是有效了,他渴,所以它底下注解的幾句話,“此寒去欲解也”。這個“寒”指寒飲,這個水氣去了,這個病要好了。這個“小青龍湯主之”啊,應該在“發熱不渴”之後。應該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不是吃完藥渴了寒去欲解再小青龍湯主之,這是一個叉句,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吃完小青龍湯了,這人渴了,這是服藥有效之驗了,那寒氣欲解也,它是這麼一個文章。
頭前這幾節是由麻黃湯開始,講的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那個柴胡湯啊是講麻黃湯傳入半表半裏的時候,它叉這麼一節,它主要講的是解表劑。他由桂枝湯講到葛根湯,然後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這都是解表劑。你像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那也是解表。那麼在四十一條個以下,在解表兩個主要方劑就是麻黃湯和桂枝湯,他主要要分析這兩個方劑的應用。
 

附件

  • 041.rar
    6.2 MB · 查看: 74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9-30 21:27 编辑

第42條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他說太陽病外證未解,外證其實就是表證了,他這為什麼擱個未解呢?這就說明這個太陽病啊,依法服完麻黃湯,如果這個表還沒解,脈浮弱者還應該以汗解,宜桂枝湯。這個外證和表證是兩碼事,在他這個書上,這個表證啊只是不得汗出,在體表那裏呢。麻黃湯的表不解常說表不解,這個桂枝湯呢,咱們頭前講的桂枝湯,本為解肌呀,它這個病在肌肉這一層,他比表深,可也在人體的外,體表、體外,所以他叫外證,桂枝湯證他常叫外證,他與表證作一個區別。
所以這一段就是這樣,太陽病它外證還沒解,表是解了,就是吃完麻黃湯,太陽病還沒解,這就叫做“外未解”。這個“脈浮弱者”,脈拿手一診呐,雖然浮,這個脈往外,但是一按呢,不禁按。“弱”,緩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浮於外弱於內的這種脈。這個還應該以汗解,應該“宜桂枝湯”。這個桂枝湯的應用啊,主要是津液有所喪失,再用桂枝湯,不然的話應該用麻黃湯。那麼桂枝湯這個方劑,我們頭前有個桂枝加葛根了,所以當大夫不能守方治病啊,他要是與桂枝湯證有些出入呢,就要加減了,他底下就說的是一個加味方。
 

附件

  • 042.rar
    2.7 MB · 查看: 69
楼主辛苦。欢迎继续。
 
这样很好,便于与度和理解!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10-21 21:51 编辑

43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
太陽病不應該吃瀉藥,那麼這個大夫啊,誤用下法,那麼這個病人是“微喘者”,這個喘啊,我們頭前有這麼一段啊,“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這個喘也是氣上沖的一種反映,這個氣往上沖,表未解,這個邪熱也拌著往上沖啊,所以他也喘。微喘,不是咱們說的哮喘那個喘,這個微喘也是氣上沖的一種表現,所以還用桂枝湯,還是表不解,那麼依法應該用桂枝湯,但是由於微喘,與桂枝湯證多少有出入,所以加厚樸、杏仁消脹定喘。這就是所說這個治病,你就用桂枝湯行不行,這個也對,也不能壞,但是他喘未必然就好,而且這個效驗啊也絕不如桂枝湯再加厚樸、杏仁。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啊,這個病不恰好這個方子,他有些與這個方證有所出入,你就得想法子,這個也是這樣的。頭前有那麼一段我記得,“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也是一樣。這個人平常就有喘,再得外感,這個喘非厲害不可,他是桂枝湯證,那麼桂枝湯證呢也要加厚樸、杏仁才好呢,同這一樣,所以這個厚樸、杏仁呀有消脹定喘的作用,在這看得很清楚。那麼桂枝湯加上厚樸、杏仁,我們現在應該這麼來看,就是桂枝湯證微喘者,可以治這個病,但是無汗而喘不行的,那還是麻黃湯證,是不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