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分段

晚香堂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13
帖子
128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本人講《胡希恕講傷寒論》進行分段處理,以方便網友學習。



概 論
就說是這個書啊!前聖後賢。這個書是聖賢留下的,張仲景也算醫聖了吧,這是一種看法,這就是所謂的古典經文哪。那麼又有一種看法呢,說這個書叫《傷寒論》,那麼主要就是論述傷寒了,不能治雜病。你像李東垣說(傷寒論)是不能治內傷。說張仲景長於治外感,認為就是不長於治內傷了。還有的說《傷寒論》所載的方劑都是古方,古方不能治今病,上次咱們還有人提這個問題。這些說法呀,統統是錯的。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呢,就得對這個書怎麼來的(進行瞭解)。那麼我們才能有一個正確的看待的方法,那麼這就不能不談中醫的發展的問題了。中醫的發生、發展呢,比較久遠。這個書在張仲景這個時候,距現在快到兩千年了,一千六七百年過去了。那麼這個書有這麼完整的體系,可見中醫的發展那還早的多。由於那麼早,所以中醫的這個辨證施治這套東西不是在某一個基礎理論上研究出來的,像西醫那樣,它絕不是。因為什麼呢?當時的時代大家都可以想像出來,限於科學水準它不可能,而且又沒有什麼好的器具,想要對病變的本質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人身的反映上,就是咱們現在說的證候吧,在這個上面想辦法治病,中醫的開始它是這麼來的。這麼來的,你們想一想這是很不容易了。那麼這個時間的經過它相當的長久,是經過多少個人體,很長一個時間,逐漸的觀察,逐漸的實踐,他也在這個疾病上看出了一些規律,這個規律呢就是一般的規律。那麼什麼是一般的規律呢?咱們這個書就要講了,這個六經就是的,他說六個類型嘛。(還有)八綱,這都是一般的規律。就是疾病基本是共同的,它有一般的反映。那麼古人呢經過很長的時間,他得出很多的結論,尤其首先得出的是疾病發展的一般規律結論,那麼在這種一般的規律上他想治病的方法。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實驗,那個時候就是先從實驗來的,他逐漸的實驗來實驗去,做出了一種很可靠的結論。在以前記載這些結論的書最較早的就是《湯液經》。
《湯液經》這個書出的儘管晚,但是發展最早了。叫《伊尹湯液經》,說這個書是伊尹作的,伊尹是商代宰相啊,這個也是不可能的。這個就是以前舊社會呀,封建時代作書的人也不知道中醫是誰搞出來的。那時候結論是很清楚了,很有了啊,那麼只能說是聖人,就像咱們這個《本草》呀弄到黃帝身上了。咱們講《內經》,說是岐伯和黃帝,都不外乎是皇上宰相這一幫人。他們是天呀!生而知之嘛!這是錯誤的,這是歪曲歷史。實質的作書人呢,他也不准是反動,可是他的確也不知道,他不是一個人。所以中醫的發展呀,不是一個時代,更不要說某一個人了。無論是伊尹,或者張仲景,他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這麼一個東西。它是從經驗來的,所以中醫學簡單的說就是經驗醫學,就是從這個疾病鬥爭中搞出來的。那麼張仲景這個書呀,它是從《湯液》來的。這個在《甲乙經》中就有,他說:“仲景論廣《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同時在這個書,我們現在這個本子裡,全把王叔和那套東西給拿掉了。他這本書有《傷寒例》,《傷寒例》是由王叔和作的。王叔和搜集仲景的舊論,他搞了這個書。那麼他也說是“仲景舊論,脈證聲色,真方,有神效者”,他就是基於這些東西“擬防世急也”,就是這個時候就有的。那麼仲景他也不是杜撰的,他是對《湯液經》,說他論廣,他有所發揮,這是肯定的。
那麼我們想像《湯液經》這個書,它就好像《本草》,比如說桂枝湯,桂枝湯底下就有了太陽病什麼情況之下來用它,是這麼一種德行(情況)。(湯液經)總是以方劑為主的,一聽這個名呀,叫《湯液經》。那麼張仲景呢他就不是用這麼辦法了,他是把方劑擱到一個病上,你像這個《金匱要略》就是的。像“水氣病”啊,“痰飲”啊,針對一種病,那麼這種病裡頭需要哪個方劑,他就把這個方劑拿來。可是方劑的這種應用啊,依本《湯液》,方法不一樣。那麼我們這個《傷寒論》也是,它是治傷寒。我們中醫說的這個“傷寒”,它是不局限於傷感外寒,它是廣義的,凡是這樣熱病之屬,都叫傷寒,我一會講你就知道了。他是拿出這麼一種病,而用《湯液經》各個方劑,徵引很多。那麼中醫它是通過實驗來的,一切的方法規律,一律像王叔和所說的這個是“真方,有神驗者”,有神效者。這些東西都是通過實踐的結論,它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事實。古時候是這樣的,現在還這樣,它是客觀存在,它是自然界的一種規律,它不變的。我們講這個幹什麼呢?所以現在學這個還可以用嗎,不像他們說的古病(古方不能治今病)。
它是注重這個只要合乎這種事實,你用它就有效,它是客觀存在的東西,所以中醫辨證主要是以張仲景為代表的。那麼它是根據一般的規律,你想想根據一般的規律找出的方法,它就是治一切疾病的方法,它不是專對某一個疾病。因此我們對《傷寒論》總要有這麼一個認識,這個認識這裡頭一點不詭辯呀。咱們根據發展的時代,尤其我們這幾年的應用,在我個人身上,我這幾十年,我所用的方劑都是根據古方,並沒有說適於古病,不適於今病,只能治傷寒不能治雜病,這一切我們根據實踐證明,都可以把它反駁了。不是!的確是有效果,而且用之(得)當,確實有神驗。那麼我們對於《傷寒論》,應該有這麼一種認識,就是仲景用的湯液是比較可靠的,所以前頭這個《序言》:“撰用《素問》……”等等的,與皇甫謐這個說法根本是矛盾的。那麼根據我們看呢,當然根《內經》也是毫無關係。
 
本人想上传音频文件(.rar文件),但是不能加上附件。有哪位网友能帮忙吗?谢谢。
 
晚香堂注:

1:胡大師將《傷寒論》和《皇帝內經》分割開來,並不影響他對《傷寒論》的貢獻,只是他的視角不同而已。
2:他忽略了五運六氣的解釋,我估計和當時的學術氣氛有關,有在1980年代在高校經歷的人都會有所體會的,據說他是會算命的,對五運六氣應該有所瞭解。過去學習中醫是應該學這方面的,也有可能他長時間不用有些忘了。(劉渡舟大師說是學過的)
 

附件

  • 概论.rar
    10 MB · 查看: 83
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那麼今天我們就開始研究太陽病,
頭一段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一段,後世說是叫提綱啊。什麼叫提綱?“提綱”兩個字提的對,就是太陽病的綱領。
我們更具體的來說,對於這個太陽病,它是一個概括的特徵,凡是太陽病它必須有這個特徵,那麼也就是說太陽病啊,不是一個個別的病,像咱們說的那個現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個個別的病。
它是專有一定的致病的因素,一定病變所在的地方。
這種(和)現在西醫的病名一個病一個病的病名(是不同的)。
這個雖然叫太陽病,它不是單獨對一個病說的。
這個太陽病啊,凡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有這一系列的證候反映,那麼它就叫太陽病。
太陽病它就是一般的證,無論什麼病,象我們平常見的感冒啊,流感啊,傷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開始發作都有著種情形,這是我們臨床常見的東西了。
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那麼具備這種特徵就叫太陽病。
你就根據治療太陽病的方法治療,那是不會錯的,這太陽病頭一節說的就是這個。
我們再深研究,那麼根據這些證候,我們來更深入的認識太陽病。
那這個脈浮說明什麼問題呢?
這個脈浮就是脈出來了,往外出來了。
它怎麼出來的呢?就是血管裡頭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脈浮。
血液多了就是血裡頭水份多了,他不是說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
脈浮啊,就是我們身上外面這些淺在的動脈,有高度充血的這麼一種情況,脈才出來了,尤其頭項這個部位充血更加的厲害,所以在上邊特別疼,而且強(qiang),這個強啊,就是強直的樣子,這個在書的注裡給改作 jiang,這也通。
這個強啊,現在河南人說身上哪個地方板(音)啊,他就說強。
張仲景是河南人嗎,可見這個強是河南的一個語言,還是對的。
那麼由於這個充血,是上半身厲害,越往上越厲害,這個我們在一般的感冒都得過,一得感冒這個腦袋的血管都蹦起來了,越往上越厲害。
那麼這說明什麼呢?這個充血,靠著外面淺在動脈都充血,而上體部尤其厲害。
“而惡寒”,這個惡寒就是體表熱。
我們平時的溫度啊,他與外面的空氣接觸有一定的差距,他習慣了,忽然高起來了,與外面差距驟然加大了,就感覺外面的空氣很襲(寒冷),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內外的差距了嘛,它就惡寒。
那麼根據證候的分析,我們還要想一想,這是怎麼一個情況呢?
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前,它血管要擴張,大量的體液他往外來,這個時候呢,脈就浮了。而這個發汗呢,人要想出汗那,都在上體部,上體部面大嘛。
那麼這種情形,就把體液大量輸送的上體部來了,所以脈也浮了,尤其上邊更厲害,頭項強痛。
那麼液體得隨著熱一起來吧,西醫也是這麼說法,液體和熱一起來,外面的體溫就增加,就感覺外面怕冷了。
那麼我們根據這些症狀,就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來。
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個證候,要出汗而沒能出汗,它就“脈浮,頭項強痛而怕冷(惡寒)”。
這我也查找西醫書了,他就是這個樣。
太陽病是怎麼樣一個病呢,根據這個證候我們就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它是要出汗而達不到出汗,這麼一種病理現象。
這個中醫有個傳統的看法,這個看法還是對的,中醫說正邪交爭。所以說如果我們有了病了,我們的機體對這個疾病是要鬥爭的,它不等著,所以正邪交爭,這是在中醫中頂要緊的一句話。
那麼這個太陽病它為什麼要出汗呢?這就是機體要通過出汗而解除疾病。
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個我們講桂枝湯的時候再講,在內經上也有。
可見這個表證啊,就是這個太陽病是正與邪鬥爭,在哪呢?在表。這個機體利用發汗的機能,打算把這個疾病排除於體外。
假如要是排除去了,那就好了,可是人這種自然的量能是有限度的,他有往往達不到,達不到就出現太陽病這種情況了,要出汗不能出汗,滿上半身充血,所以就有這個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個我們可以拿一本書看一看,這個人身體對(病邪)(抗病能力)不行,不用藥…。所以沒用…。這個水分從外邊多了,裡頭就有空氣,所以他容易放屁,這是咱們平常人都能觀察出來的。
可見人的身體有所刺激,它就要適應它,就與它鬥爭。
那麼,有的疾病的這種刺激是相當劇烈的,所以身體呢?它就不能夠(抵抗)。
假如人身體沒有這種衛外的機能的話,就活不了了,怎麼樣的衛生也不行,這空氣中的病菌有得是,人遇到這種外在或內在的刺激,他都起來鬥爭,所以古人在長久的經驗中他說“正邪交爭”,在內經中講的很好了,這一節先講到這。
 
第一條音訊檔
 

附件

  • 第一条.rar
    6.6 MB · 查看: 74
第2條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這個太陽病,就是指第一條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樣的太陽病的證。
那麼假如它又發熱汗出,這個汗出不是大汗出,得感冒也出現這個,身上潮乎乎的出汗並不太多,而且這個汗啊,覺著有臭味,發熱。
不但惡寒而且還惡風,這個惡風比惡寒厲害。
“脈緩”,緩者和緊脈是對脈,這個緊脈就象煙捲一樣,裹的很緊;你要是倒出去一半,這個煙捲就是緩了,你按著軟不大的,就不是那麼硬了,這叫緩。
為什麼脈緩呢?就是因為出汗了,出來了,水份喪失一部分了,所以這個脈一按就緩了。
那麼後面要講的傷寒,它就一點汗都不出,它的脈就特別緊。
那麼這一段它說太陽病裡頭有這麼一種太陽證:
發熱,汗出,不但惡寒還脈緩,這類的太陽病就叫做中風,這個風在古人的意思就是風邪了,就是中的風邪了,這是錯的。
它是因為怕風,所以古人給它起名叫中風,其實它就是個類型的問題。
我們前面講的太陽病要出汗達不到出汗,才有太陽病這麼一種情況,這會它見汗了,應該好了,但它沒好,這就是出汗的機能的關係了。
這個汗達不到驅除疾病質和量的問題,雖然出汗但不能接觸疾病。
而下麵的傷寒乾脆就達不到出汗的目的。
就這麼兩種情形。那麼古人說中風,
那就是拿現象當本質,這是古人的一個錯誤。
古人嗎,像仲景的時候,兩千來年科學水準在那呢,現在咱們不能這麼說了,現在把中風當一個證名看就是了,並不是真有風邪在這裡。
可是因為這個名字的關係對於解釋就成問題了,我們過後再談,現在先不說這兒。
那麼說這個中風,這個“中”字上是有用意的,這個“中”就是拿箭射東西謂之中,中者中於內,這就說明出點汗而邪卻留到裡面去了,你出汗表就虛呀,可是表虛……(音訊缺失)這個部位,所以古人叫中風。
中風者,言其邪深也。這個邪就是病邪了,在表的部位較傷寒要深,所以用這個“中”字,這個“中”字是很有意義的。
但這個風邪的說法,先在不要這麼信了,不要說惡風就是風邪,這個惡風它是以為出汗,
身上有熱又有汗,非惡風不可。
這個洗澡大家都知道,從熱水裡出來,出一身汗那就是怕風,你非披上點衣服不可。
它這個身上熱又有汗那就要惡風了,他不但惡寒還惡風,所以惡風比惡寒厲害。
由於惡風,古人說是風邪,這風邪是不對的。
但是這種證不妨礙我們治療,假如太陽病就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這個病。
它有脈緩,發熱汗出這一類的太陽病(就是中風證),這個病邪比較深,不在皮膚這一層,在肌肉那一層。
古人有句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於外表出汗了,皮膚疏鬆,所以這個邪乘著這個虛,它就往裡面去,到哪呢?
它進不到太裡面,就在肌肉這裡面,所以後面我們要講了,桂枝本為解肌,不叫發表了,這是第二條。
 
第2條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這個太陽病,就是指第一條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樣的太陽病的證。
那麼假如它又發熱汗出,這個汗出不是大汗出,得感冒也出現這個,身上潮乎乎的出汗並不太多,而且這個汗啊,覺著有臭味,發熱。
不但惡寒而且還惡風,這個惡風比惡寒厲害。
“脈緩”,緩者和緊脈是對脈,這個緊脈就象煙捲一樣,裹的很緊;你要是倒出去一半,這個煙捲就是緩了,你按著軟不大的,就不是那麼硬了,這叫緩。
為什麼脈緩呢?就是因為出汗了,出來了,水份喪失一部分了,所以這個脈一按就緩了。
那麼後面要講的傷寒,它就一點汗都不出,它的脈就特別緊。
那麼這一段它說太陽病裡頭有這麼一種太陽證:
發熱,汗出,不但惡寒還脈緩,這類的太陽病就叫做中風,這個風在古人的意思就是風邪了,就是中的風邪了,這是錯的。
它是因為怕風,所以古人給它起名叫中風,其實它就是個類型的問題。
我們前面講的太陽病要出汗達不到出汗,才有太陽病這麼一種情況,這會它見汗了,應該好了,但它沒好,這就是出汗的機能的關係了。
這個汗達不到驅除疾病質和量的問題,雖然出汗但不能接觸疾病。
而下麵的傷寒乾脆就達不到出汗的目的。
就這麼兩種情形。那麼古人說中風,
那就是拿現象當本質,這是古人的一個錯誤。
古人嗎,像仲景的時候,兩千來年科學水準在那呢,現在咱們不能這麼說了,現在把中風當一個證名看就是了,並不是真有風邪在這裡。
可是因為這個名字的關係對於解釋就成問題了,我們過後再談,現在先不說這兒。
那麼說這個中風,這個“中”字上是有用意的,這個“中”就是拿箭射東西謂之中,中者中於內,這就說明出點汗而邪卻留到裡面去了,你出汗表就虛呀,可是表虛……(音訊缺失)這個部位,所以古人叫中風。
中風者,言其邪深也。這個邪就是病邪了,在表的部位較傷寒要深,所以用這個“中”字,這個“中”字是很有意義的。
但這個風邪的說法,先在不要這麼信了,不要說惡風就是風邪,這個惡風它是以為出汗,
身上有熱又有汗,非惡風不可。
這個洗澡大家都知道,從熱水裡出來,出一身汗那就是怕風,你非披上點衣服不可。
它這個身上熱又有汗那就要惡風了,他不但惡寒還惡風,所以惡風比惡寒厲害。
由於惡風,古人說是風邪,這風邪是不對的。
但是這種證不妨礙我們治療,假如太陽病就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這個病。
它有脈緩,發熱汗出這一類的太陽病(就是中風證),這個病邪比較深,不在皮膚這一層,在肌肉那一層。
古人有句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於外表出汗了,皮膚疏鬆,所以這個邪乘著這個虛,它就往裡面去,到哪呢?
它進不到太裡面,就在肌肉這裡面,所以後面我們要講了,桂枝本為解肌,不叫發表了,這是第二條。



晚香堂注:
“中風”中的“風”還是有特別意義的:
1:表示“風邪”有特別的性,像風一樣,無孔不入。
2:如身體比較虛的部位。
3:像風一樣會遊動,身體的疼痛和不適會遊動的。
 

附件

  • 第二条录音.rar
    4.9 MB · 查看: 71
第3條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這太陽病證啊是表陽證,是遲早要發熱的。
不過開始得的時候,或者已經發熱或者還未發熱的時候,有的人一有病了頭疼等等的看病的時候還沒發熱呢,可它轉手就要發熱。
無論已發熱還是未發熱,必惡寒呐,一定是怕冷的,所以這個惡寒是表證的一個特徵。
它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這個怕冷特別厲害,在臨床上也是,麻黃湯證比桂枝湯證的怕冷要重的多,尤其是大青龍湯證,冷的更厲害。
“體痛、嘔逆”,他一點也不出汗,這個人的氣息不得旁達,你象桂枝湯證他不是不往上撞他也撞,但輕,所以也有幹嘔啊。
而麻黃湯證他一點汗也不出,氣息一點也不往旁走,他都往上撞,所以它嘔逆。
那桂枝湯證身體不是不疼,也疼,但它疼的輕,那血管不是緩了嘛。
這個傷寒是無汗,他這個充血不光往上面沖,他哪面充血都比中風重的多,所以身體都疼,不光頭項。
這就是有汗無汗的關係,有汗脈緩無汗脈緊。
這個陰陽俱緊就是上下脈全緊。這個緊啊,你拿手一按脈,非常的界限分明。
這類太陽病就叫傷寒,就是太陽傷寒。
那麼古人取這個名詞跟中風一樣,也是由於這一類的太陽病必惡寒,惡寒比中風明顯顯著,所以他就叫傷寒了……(音訊缺失)。
那麼古人管這個有汗的叫做中風,沒汗的叫做傷寒。
這個古人限於當時的科學水準,我們現在就不應該這認識了,還要說什麼風傷哪了,寒傷哪裡,這明明白白的,現在都是常識了,不是什麼科學專門的事了,還要那麼講就是錯了。
可是這個“傷”和這“中”這是要分析的,所以仲景的文字都這樣。
他起個名字,你看“中風”與“傷寒”,這也是很有味道的。
“中”,這個邪深。“傷”者,傷於外。
咱們擦傷、碰傷,都是傷於表皮,這個(傷寒)是皮表不開,汗不得出,所以一想發汗就好了,他就是人體的病邪淺,這叫做傷寒。
這三條,頭一條講的是太陽病的提綱,也就是概括的特徵。那麼這種太陽病再細分,
有兩種,一種太陽傷寒,一種太陽中風。
主要的差別,一個是汗出,一個是無汗。
由於這個汗出和無汗,這個證候就不同了。
 

附件

  • 第三條录音.rar
    3.9 MB · 查看: 72
第4條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病,一開始的時候全發生太陽病,所以說太陽受之。
不過這個話是有語病的,什麼語病?
還是說是開始得病時太陽經受邪有熱這個味道,我們現在不要這麼看了。
那麼就是不管是傷寒病,就是感冒也是如此的,一開始得都是太陽病,尤其第一天。
如果脈平靜,平靜是怎麼的呢?就是不特別大,不特別快。
這都說明病輕,一般輕病都是這個樣子,這樣的病是不會傳的。
什麼是傳呢?
仲景的書是這麼講的,開始病在外,它往裡邊傳,傳入半表半裡,傳入裡。
雖然開始在太陽病,一看這個脈象比較平、靜,這個病不要緊,吃點什麼發汗藥就會好了。
吃點感冒沖劑,桑菊飲,甚至喝點薑湯就能好了。
假設說“頗欲吐,若躁煩”,
“頗欲吐”就是內傳少陽病的情況,這個少陽病,尤其柴胡證是心煩喜嘔。
“頗欲吐”這個“頗”字很有意思,不是說這個人,有點感冒,稍稍的有點吐的意思,頗就是很的意思,心理鬧的慌,要吐。
“若躁煩”,這個躁煩那,陽明病,這個熱在裡頭人就發煩躁,煩躁的厲害,這個躁擱到上面,躁者亂也,煩是個熱象,發煩熱,這是有內傳陽明的一個證候。
而脈又是數急,數就是快,急更快,就是快的厲害,這說明這個病與上面的病差太多了,這個病必傳,來勢挺凶。
所以我們遇到這種病,你這個大夫必須在這個病的一開始就應該知道它的輕重,傳與不傳。
這個要傳即便你就是治的對,治的正確,依法來治的,也不會馬上就好的,所以對這個病要重視了。
這個病也正在急劇變化之中的,臨床上千萬要注意。假如有脈數急什麼的,說明這個病是往前進展的,它沒停止。
這你得要注意了,尤其是臨床的大夫,你要勤看一看,這肯定是要必傳的。
 

附件

  • 第四條录音.rar
    3.1 MB · 查看: 49
第5條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上面說的是開始,一日。
這個說過了兩天三天的時間。
那麼如果這個病傳,一定是有徵兆的,傳哪去呀,它由表往裡傳,或者傳陽明,或者傳少陽,而陽明少陽證一點都不見,肯定它不傳。
那麼這兩段我們看的雖然是太陽表證,那麼你對這個病的輕重緩急、傳與不傳,當大夫的也要心裡有數。
怎麼來觀察呢?那麼不外乎在脈證。開始二三天不傳,那它肯定是不會傳。
這個我們在臨床上常看到的,二三天這個病就傳少陽的多,人也無力了,發燒不退,脈浮細這類情況。
你看他胸脅滿悶,柴胡證這就來了,這個病較為重。
那麼二三天還不傳,肯定這個病還是不要緊的,就是一般的傷風感冒了。
 

附件

  • 第五條录音.rar
    1.3 MB · 查看: 49
第5條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上面說的是開始,一日。
這個說過了兩天三天的時間。
那麼如果這個病傳,一定是有徵兆的,傳哪去呀,它由表往裡傳,或者傳陽明,或者傳少陽,而陽明少陽證一點都不見,肯定它不傳。
那麼這兩段我們看的雖然是太陽表證,那麼你對這個病的輕重緩急、傳與不傳,當大夫的也要心裡有數。
怎麼來觀察呢?那麼不外乎在脈證。開始二三天不傳,那它肯定是不會傳。
這個我們在臨床上常看到的,二三天這個病就傳少陽的多,人也無力了,發燒不退,脈浮細這類情況。
你看他胸脅滿悶,柴胡證這就來了,這個病較為重。
那麼二三天還不傳,肯定這個病還是不要緊的,就是一般的傷風感冒了。
 

附件

  • 第五條录音.rar
    1.3 MB · 查看: 17
第6條
6.1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這個病形似太陽病,也頭項強痛,脈浮,很像太陽病,但主要的是它渴。
這個渴是內熱的一種表現,像陽明病白虎湯證就渴呀,它裡頭有熱。
裡熱的這種病啊,它不惡寒,這是什麼道理呢?
它也身熱,身上不是不熱。
根據我們剛才講的太陽病,身上熱,加大外邊差距,他要惡寒的,這個是不惡寒。
這裡熱是很強烈的,人身上的這個條件反射啊。
這是巴甫洛夫弄得,這個我認為很好。
這種刺激過於興奮,那一種刺激就被抑制。
他是個實驗,這個巴甫洛夫很有意思,他用那個狗呀,用很熱的電線燙這個狗,這個狗當然叫喚了,甚至咬他,那時候喂它什麼它也不吃,可是呢他每要見到這條狗就給它好吃的。
過的日子多了,狗一見到他拿電線,它就淌哈喇子,它就老老實實的。
後來都給燙破了,它也不動彈,直撂滾了。
為什麼呢?它這個食欲過於亢奮了,把燙的這種疼的刺激反到抑制了。
這也是的,這個裡熱啊刺激相當厲害,要不陽明病的人說都胡話,譫語煩亂,它這個刺激相當強烈的,尤其對於大腦。
所以這個惡寒他到不惡寒了,他是光惡熱了,就是惡熱的這種刺激過於亢奮,而惡寒的刺激被抑制了,所以就不惡寒了。
這溫病就是這樣,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裡熱,這說的很清楚了。
你看這個地方還這樣,與上面的“中風,傷寒”的文法就不一樣,那個“名為傷寒”、“名為中風”,這個是“為溫病”。
那個中風、傷寒都是太陽病的一種證;這個是溫病,是對著太陽病說的,太陽病才叫病。
這個溫病不是太陽病的一種證,它是對等的看法。
這是另一種病,叫溫病。
所以他(傷寒論)的文章就是這樣,你要細心讀就能夠知道了。
那麼既然是溫病,就不能根據太陽病的方法來了。
太陽病治療是發汗;溫病不屬於太陽病就不能發汗了,裡熱是不能發汗的,這個千萬要注意。
6.2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假若發汗的話,這個發汗最傷人津液。
這個裡頭有熱,就怕發汗,你越發汗,他越熱,象我們這個壺在爐子上坐著似的,火蒸著它,你再一撤這水,這壺熱的更快。
這個溫病就是如此的,它是熱病,裡頭有熱,不能發汗。
假若發汗之後,“若發汗已”,就是發汗之後,假若這個你當了太陽病了,而誤發其汗之後,那不是一般的熱了,身灼熱,身上幹熱幹熱的,灼熱,像火烤的那樣子,這就是由溫病變成風溫了。
這個風溫這個字怎麼起的,它就是根據底下這個證候,我們頭前不是有個太陽中風嗎?
發熱汗出,它這個也汗出,也發熱,但是它(溫病)不惡風也不惡寒,它是熱盛啊。
類似中風的那種情況,這麼一種溫病,它的意思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叫風溫。
那麼,它的證候是什麼樣的呢?
底下就解釋了,“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
就是上下的脈全浮,這個浮呀,也主表也主熱,這就主熱。
“自汗出”,那麼這個身灼熱自汗出。
我們講陽明病就有了,它這個熱由裡往外蒸的,裡熱往外出的這個熱就是蒸蒸,身上熱而汗出,它是這麼一種汗出;不像頭前那個中風證一樣,他那個汗出的有限,它並沒透,所以肌肉還是不解。
這個不是,它是由裡往外出汗,他是熱。
“身重”,這個身重也很重要,說明身體有濕,皮膚肌肉裡頭濕挺重的。
這說明什麼問題呀,雖然裡頭熱,身上還這麼大的濕,說明裡面不實,這個在陽明病裡頭就有了。
凡事陽明病的裡熱最傷人津液,熱實到極點了,津液就枯燥了,所以大便也幹了。
水火這兩個東西互相排斥的,火盛了,水就少了,水多了,火就要熄。
所以在這個裡熱程度上看,身還重,裡還不實。
由於這個熱往上湧,鼻息必鼾,出氣呼吃呼吃的,有聲。
“語言難出”,這都是熱往上湧的反應。
這就是說這個溫病就是加重了,假若要是發汗,吳鞠通《溫病條辨》還說用桂枝湯,這個用不得。
溫病裡頭有熱用桂枝湯是絕對不行的,不但這個桂枝湯不能用,就是銀翹散、桑菊飲也不可以用。
這個咱們要注意了,要記得。
這個病就是白虎湯,它裡頭熱,不是表熱,解表沒用,越解表越壞。
桂枝湯更不能用,那是甘溫的藥。
6.3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上邊隱伏這個身重,就告訴你辯證了,中醫就這個東西,不辨證不行。
“直視,失溲”,下後傷津液,吃瀉藥、發汗藥,都傷人津液、傷血液。
而且裡頭不實,身還重嘛,濕還盛嘛,你為什麼給他吃瀉藥啊?
一吃瀉藥,更傷津液了,小便沒有了;小便不利,這就是津液喪失的太甚了。
吃瀉藥為什麼也傷津液?
瀉藥這個東西就是把胃腸裡頭原來給消化吸收的東西都給催下去了,可不就是喪失津液了。
所以下、發汗都是亡津液亡血液的。
津液亡失多了,小便也就少了,同時眼睛也發直,眼睛失去血液的融養,就發直。
同時這個下藥傷髒氣。
如果裡頭是熱實的,象陽明病大便秘,下而不傷人的。
裡頭不實,下的髒氣虛了,不但小便不利,由於津虛,膀胱有點尿還瞥不住,還就拉了,失溲,這個病就比上面那個風溫就更重了。
失溲者,就是腎功能失去收攝作用了。
6.4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被火者就更不行了,它是溫病、是熱病。
這是以火濟火,如抱柴救火,這火燒的更厲害了。
“微發黃色”,微,有點,所以說要被火呀,這個人頂輕了,這個人臉上身上都是黃的,這個黃不是發黃疸,就是微黃的樣子,一點血色都沒有。
那麼要是劇呢,劇就是厲害。
“劇則如驚癇,時瘛疭”,就是一陣一陣的發驚恐,時常的抽,身上的顏色就不只是發黃了。
“若火熏之”,就是拿火烤過那個顏色,所謂黃褐色了,就是熏肉那個顏色。
“一逆尚引日”,就是指瀉下和火攻。
這個火攻是古人治病的方法了,有很多種火攻的方法,(比如)紮火針,再如把地用火燒得非常熱,人躺到上頭,也就是捂大汗,這也是火攻的一種。
再有就是熨背,後背拿熱東西敷,這都叫做火攻,這個火攻是必須大汗。
“一逆”是指誤下,人還能活些日子;
“尚引日”,但是已經是很重了。
“再逆”就是指火攻,活不了了,真像如火熏色那個樣子,那就是促其命期了。
那麼這一段呢,有人就講張仲景不講治溫病,這段很清楚。
所以溫病不能發汗,又不能吃瀉藥,更不能用火攻。
火攻與吃涼藥都是對待的看法了,溫病能到這樣子,就得清了,沒別的辦法了。
可見這個溫病只能用白虎湯,根據他這個條文,決不能發汗,瀉藥也不行,他沒有實,實可以。
那麼後世,你像陳修園他們主張,真正的溫病實證,可以用大量的麥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黃,這我實驗過,非常好使,但是得實。
什麼實啊?人說胡話,大便幹了,那麼這種溫病你也說不能下嗎?
那得該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強壯滋陰解熱的藥,就是麥冬、生地這類藥,相當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參溫補行嘛。
那麼這個《傷寒論》裡講不講溫病呢?講的。
這一段在太陽病中提出來了,你不要把它當成太陽病來治療,後來我們在陽明篇裡就有了。
陽明篇裡講“外證雲何”呀,那就是指溫病了。
“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那就是溫病,就與這個一點不錯嘛。
那個用什麼治,就用白虎湯,渴呢就用白虎加人參。
他講的這個都對的,怎不講溫病啊。
這個讀書,你得前後看。
但是太陽病裡頭沒有溫病,溫病不屬於太陽病。
也有把中風,傷寒,溫病放到太陽病裡邊,這就錯了,根本不是太陽病,不是在表呀。
所以特意拿出一節來,講的是太陽病啊,恐怕醫家也拿這個當太陽病來治,一治這就壞了。
辨證主要的一點呢,就是“渴而不惡寒”,“不惡寒”就與提綱衝突了。
前頭說了,“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為了)加重惡寒的語氣,才擱了個“而惡寒”。
那麼這個不惡寒,就不是太陽病。
那麼所謂的提綱啊,是太陽病的起碼證候啊,他必須具備這個條件,尤其這個惡寒。
 

附件

  • 第六條录音.rar
    16 MB · 查看: 63
第7條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這一段也很重要,它講太陽病啊。
太陽病是表證,表證裡頭還有個少陰病呢。
那麼差別在哪呢?
少陰病偏虛偏寒呐,所以一開始就病有發熱惡寒者,那就指太陽病,太陽病是發熱惡寒呀。
沒有熱,一味是惡寒,那不是太陽病是少陰病了。
就是說疾病的一始有這麼兩類表證:
A: 有發熱惡寒的,是發於太陽病;
B: 無熱惡寒的發於少陰病。
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這是個約略之詞。
真正的傷寒病啊,我也得過。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一家子,六七天的時候是個要緊的關頭,病好不好在這個時候很厲害,老太太都知道,這幾天是憋汗的時候,好大約在這個時候,不好這個時候也減輕,那麼在六七天的時候減輕這個病就沒問題了。
那麼這個書呢,也是約略之詞。
那麼至於下麵他說的“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這是一種符會之言。
古人有拿這十個數,一二三四五,這幾個謂之生數了;六七八九十,叫成數,這是五行學說。
你們排一排,一二三四五在上頭,六七八九十在底下,一對六,二對七,不就這樣子嘛。
這個“一”呀是奇數,屬於乾,乾坤的乾,就是天。
偶數屬於陰,屬於地。
他說天一生水,“一嘛”,屬於天了,陽嘛,天一生水。
你看看對應的是六,地六成之,這六是地呀,總得天地交媾萬物生成啊,他是這麼看的。
他說天生則地成之,地生則天成之。
數一擺就看出來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那個“二”,又是地了。“地二生火”,你看二底下是七,就是天了,天七成之。
你看三又該輪到天了,“天三生木”,底下呢又該是地了,八,地八成之。
“三”過去不就是“四”了嘛,“四”又是地了。
“地四生金”,底下是九,九是天,“天九成之”。
到五又是天了,“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他這個五行啊,是瞎造的,這麼搗出來的。
那麼陽數七,陰數六啊,就是根據這個,這是瞎說,所以我向來不講這個東西。
這就是五行的生成,十個數字。
這個沒什麼意思,但是頭前的那幾句話,“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這是一種約略之詞,不關乎五行生成的關係。
 

附件

  • 第七條录音.rar
    3.6 MB · 查看: 30
第7條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


胡老聰明,是一天才,遣方用藥很有一套。但隨便打發經典語句的態度不可取,不知為不知,可能他們那一輩人受革命和反傳統思想的影響,一代有一代人的局限。仲景惜字如金,六日七日之說豈無聊亂說耶。
 
胡老聰明,是一天才,遣方用藥很有一套。但隨便打發經典語句的態度不可取,不知為不知,可能他們那一

胡老他自己是懂经典的,当时八十年代的学术气氛决定他有些不能说;再说他也是用内经解释很多条文的。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7-29 20:30 编辑

第8條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那麼,這個根據上面的“七日愈”。
那麼太陽病啊,七天愈了。
那麼在七天以上又好了,那就是“行其經盡故也”,到時候了。
就是行其經盡的緣故啊,他就不再傳了。
假設要傳呢?針足陽明,那就足三裡穴了。
這個也不一定,這個就是在這個太陽病啊,在六七天的時候是要傳裡的時候多,那麼在五六天、四五天他傳少陽的時候多。
他是隔個七日,一般在這個時候呢傳陽明的時候多,所以他說針足陽明。
那麼六七天他也有時候傳裡的,也有啊,那你針足陽明就沒什麼用了,這也是就一般人傾向來說的。
說這個太陽病啊,在這個七八天的時候,這是傳陽明的時候,如果病不好,有傳陽明的可能,那麼這時候呢,你針足三裡,那麼可以使他不傳。
那麼在仲景後邊治療,他不用這個法子,這也是古人有這麼一種說法的,是屬於針灸的,可以作參考,這個也不一定。
 

附件

  • 第8條录音.rar
    1.6 MB · 查看: 54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7-29 20:33 编辑

第9條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這個沒有什麼理性。
這個巳啊,巳時到未,正是天中的時候,午時嘛這個正當中,那麼午時的前邊就是巳時,午時的後邊就是未時,在這個期間呢陽氣最盛,在這個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來看的。
這個太陽病,他是旺於那個時候,熱的最厲害呀。
那麼就在這個從巳至午這個時候,正在這個旺氣的時候要好的,要好就在這個時候,這也靠不住。
那麼這是一個,大概我想仲景,就是出自仲景手,這也根據《湯液經》上的一個照例的文字,
也沒有什麼解釋的必要,事實也不一定,可也沒人體會這個病是不是准在這個時候好,據我看也不一定的,這也沒有什麼意思。
他這個中醫啊,什麼他都要解釋,可是往往呢,他不是拿這個五行啊,拿這個臆測啊,再嘛拿現象解釋。
你看我這隨便舉個例子吧,你看就像這個六七天這個好,那麼在西醫不算什麼,西醫他什麼病都有個週期性,這什麼時候要減輕,什麼時候要好了。
這個病啊大概的意思,他就是一個病他這個本質上的一種這個進退的變化,沒有什麼可解釋的。
中醫不然,古人他非要解釋不可,他解釋不出來道理啊,他就像陰陽五行什麼都上來了,他就是這個事,這個用不著解釋的。
那麼這個病必好於什麼時辰,因為這個時辰正他旺的時候,這哪對啊,這個就不合理是吧。
還有這個,你像這個幾日傳變他都要解釋。
傷寒裡頭是不對的多,那麼這個“巳至未上”,這個東西這個靠不住的。
 

附件

  • 第9條录音.rar
    2.3 MB · 查看: 54
共同学习经典,多交流。
 
本帖最后由 晚香堂 于 2013-7-30 21:27 编辑

第10條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這個風家就指的太陽中風者。
表已經解了,那麼有些餘證,猶不了了啊,大概就是在十二日愈了,這也是約略之詞了。
有的樣子呢,這個病都好了,身上老有些酸痛,當然他在自己消了,他自己就好了,不用吃藥了。
但是一般說來呢,大概十二天他就可以好了,這都是就一般說的,實質上這個病,傷寒病病多少日的都有啊,那麼後頭就有了,這都是就一般。
 

附件

  • 第10條录音.rar
    763.1 KB · 查看: 2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