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关于“风热”的质疑

不想伤害朋友,想公开公平讨论一下医学,可是总是都感觉自己都对,都是神仙,我觉得还没有啊!
 
楼主对“风热”之说提出质疑,对中医来说确实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受风后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症状表现,胖子怕热瘦子害冷。医者脉诊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关键是“病因”相同而不同体质特点的患者自身反应有别。都是受风,病在少阳,太阳未闭,胖者内热不能散则怕热,瘦者热散阳损则怕寒。并非病因“风热”“风寒”之不同,“风热”之说纯属胡扯,只是没明白病理。
“温病”“寒病”之说也同此理,病因都是受寒,只不过因体质不同而造成发病的时机不同。伤寒所说的“病温”只是春阳兴盛后陈寒外发,症状是发热。温病派说的“温病”是,只是他们不明白这个发热的内因,反这类病当成了受热而病,把病症与病因弄反了,还自成一派流行起来,也一变态。
 
楼主对“风热”之说提出质疑,对中医来说确实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受风后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症状表

是是是。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老师说的好。临床单证的少,合证的多。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学习了

风寒风热等这些概念,是病因学名词,不要认为这些病因传到了身体内,

而是身体受到这些病因刺激后自身产生的病理现象。讨论中医外感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千万不能进入误区,犯了就违背了人体免疫层次机制的常识,中医界很多人都犯这一错误。

包括郝万山老师!也不怪他,其实这是历史误区。
 
风寒风热等这些概念,是病因学名词,不要认为这些病因传到了身体内,

而是身体受到这些病因刺激后自身

不错.五运六气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若非大邪之气.人所以病者.乃天虚与人虚的结果.所谓风雨不伤实人.
 
楼主对“风热”之说提出质疑,对中医来说确实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受风后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症状表

按道理说,温病是个虚证,它是沉寒外发,阴虚火旺,它不是外感,若有那个感,实是那个寒,一般外面温度从是低于人的温度。其是现在人叫惯了。也随了。只是区别那个寒。
 
读罢老师观点。很是感恩。中医迷图,若揭若现。经典简义,如风如寒。不需多想,在经在络。医之无他,邪正全包。术之效妙,百花齐放。老师批评,如如感恩!
 
读罢老师观点。很是感恩。中医迷图,若揭若现。经典简义,如风如寒。不需多想,在经在络。医之无他,邪正全包。术之效妙,百花齐放。老师批评,如如感恩!

你是谁?『老师批评,如如感恩』从何说起?
 
谢谢老师。
找寻多时,不解中医为何?中医不科学,但确实有 有效;中医很行,又不见得,屡屡失败,更医理不明!拜读老师(确实应尊称老师)所论,才瞧得一缕医理之明光。邪正不离人体,人体如何落实正邪?在经有也。老师引经说理,原来如此,轻松自如。无意推捧,是实所认。于是有一试图:层层绘图化基本中医(汉医)医理,简明化。可行否?请教。谢谢老师!
 
老师说的对,郝万山教授确实是以果为因来解释病理的,其实两人感受的都是寒邪,男的阳虚,体内阳气无力做出抵抗,所以表现的症状是属阴属寒,女的是阴虚阳亢,身体感受寒邪后,阳气要出来抵抗,所以症状表现是属阳属热。假如是您,会怎么用药?
 
谢谢老师。
找寻多时,不解中医为何?中医不科学,但确实有 有效;中医很行,又不见得,屡屡失败,更医理不明!拜读老师(确实应尊称老师)所论,才瞧得一缕医理之明光。邪正不离人体,人体如何落实正邪?在经有也。老师引经说理,原来如此,轻松自如。无意推捧,是实所认。于是有一试图:层层绘图化基本中医(汉医)医理,简明化。可行否?请教。谢谢老师!

呵呵,先生所问,可行。实不相瞒,在下早已完成了。我在等时机而已。
自掩灵光二十年,
和光同尘扮痴顽。
只待橘杏春回暖,
再把灵素话伤寒。

---------- 13:42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3:38 ----------

老师说的对,郝万山教授确实是以果为因来解释病理的,其实两人感受的都是寒邪,男的阳虚,体内阳气无力做出抵抗,所以表现的症状是属阴属寒,女的是阴虚阳亢,身体感受寒邪后,阳气要出来抵抗,所以症状表现是属阳属热。假如是您,会怎么用药?

呵呵,其实此二人,不过是发病程度不同而已。一个麻黄汤,一个麻杏石甘汤即可。随病人体质,调整一下诸药用量,就足够了。
 
呵呵,先生所问,可行。实不相瞒,在下早已完成了。我在等时机而已。
自掩灵光二十年,
和光同尘扮痴顽。
只待橘杏春回暖,
再把灵素话伤寒。

---------- 13:42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3:38 ----------



呵呵,其实此二人,不过是发病程度不同而已。一个麻黄汤,一个麻杏石甘汤即可。随病人体质,调整一下诸药用量,就足够了。
多谢先生赐教!敢问先生在哪高就?

---------- 17:12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7:00 ----------

下面这个案例我认为是真寒假热,先生怎么看?您会怎样用药?
前段时间,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谢谢海洲验案精选》,其中有一例“狐惑病(白塞病),原文是这样的:
“女,59岁,2002年4月5日,患者自2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口腔及外阴溃疡,溃疡周围红肿,疼痛剧烈,10天左右可自愈,同时伴有全身恶寒,遇风起红色 牙痛口臭脸肿痛,脉证合参辨寒热皮疹,皮疹下有结节,变硬疼痛,颜色由红变暗紫,可逐渐消失,以后复起。关节游走性疼痛。于多家医院诊断为“白塞病”,予以强的松每日20毫升,病情控制,激素减撤困难,病情时有复发。今日病情加重,每日口服强的松5毫升,既往年轻时做人工流产4次,长时间出血不止。现多出口腔、外阴溃疡,左腋下,左腹外侧及双下肢多处结节红斑,红肿热痛,暴露皮肤关节疼痛,不能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纳食减少,腹账,乏力,耳鸣,多汗,大便不爽,长期服润肠药,小便少,烦躁易怒。舌质暗,脉沉细。西医诊断为“白塞病”,中医诊断为“狐惑病”,证属湿毒内侵,气阴两伤。治以滋阴清热,温通经络,解毒消斑。当归连翘赤小豆汤合乌贝散加减。
处方:当归12克,赤小豆15克,升麻5克,败酱草15克,忍冬藤15克,连翘12克,茯苓15克,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生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桑叶15克,仙鹤草30克,浮小麦30克,乌贼骨15克,浙贝母10克,14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口腔溃疡仅剩一处,约绿豆大小,外阴溃疡愈,腹脏呃逆已消。强的松已减至2.5毫克,关节肿痛已消,仍有疼痛,恶风寒,加衣不解,乏力,耳鸣,纳食增加,失眠。舌淡红胖大稍暗,脉沉细。证属外寒内热气阴两虚。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散结收疡。升麻鳖甲汤加减。
处方:桂枝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25克,浙贝母10克,防风6克,连翘12克,山慈菇9克,干姜3克,炙鳖甲12克,夏枯草15克,蚕休3克赤芍15克,煅龙骨15克,地骨皮15克,菖蒲12克,蝉衣5克,白僵蚕10克,蔓荆子10克。14剂,水煎服。”口腔溃疡大减,病势已浅,溃疡偶起即收,且痛不甚,右膝结节肿已退,关节疼痛已消,偶遇风寒有僵硬感。

---------- 17:18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7:12 ----------

原文:“三诊 病人外阴、口腔溃疡大减,病势已浅,溃疡偶起即收,且痛不甚,右膝结节肿已退,关节疼痛已消,偶遇风寒有僵硬感,强的松已停止服用。纳可,眠可,二便调。舌暗淡,苔黄腻,脉沉缓。余毒未尽,余邪未除,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当归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升麻5克,土茯苓15克,川黄连6克,玄参15克,赤小豆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桂枝10克,生牡蛎25克,浙贝母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夏枯草15克,苍术15克。14剂,水煎服,随访半年,溃疡未再出现,皮疹及关节痛症已缓解。
 
多谢先生赐教!敢问先生在哪高就?

---------- 17:12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7:00 ----------

下面这个案例我认为是真寒假热,先生怎么看?您会怎样用药?
前段时间,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谢谢海洲验案精选》,其中有一例“狐惑病(白塞病),原文是这样的

---------- 17:18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7:12 ----------

[/COLOR]原文:“三诊 病人外阴、口腔溃疡大减,病势已浅,溃疡偶起即收,且痛不甚,右膝结节肿已退,关节疼痛已消,偶遇风寒有僵硬感,强的松已停止服用。纳可,眠可,二便调。舌暗淡,苔黄腻,脉沉缓。余毒未尽,余邪未除,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当归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升麻5克,土茯苓15克,川黄连6克,玄参15克,赤小豆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桂枝10克,生牡蛎25克,浙贝母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夏枯草15克,苍术15克。14剂,水煎服,随访半年,溃疡未再出现,皮疹及关节痛症已缓解。

目前自己瞎混,混迹江湖。
所摘医案,从文字上看,症状与 脉诊不符合。这种疗效,可能要打问号的。很可能只是症状没有了,脏腑搞乱了。
 
目前自己瞎混,混迹江湖。
所摘医案,从文字上看,症状与 脉诊不符合。这种疗效,可能要打问号的。很可能只是症状没有了,脏腑搞乱了。

大致是如此吗??

10天左右可自愈,同时伴有全身恶寒,遇风起红色 【太阳中风】
左腹外侧及双下肢多处结节红斑,红肿热痛,暴露皮肤关节疼痛【风寒湿邪的结合】
耳鸣,烦躁易怒,脉沉细【少阴病】
舌质暗【阴证】
纳食减少,腹账,乏力,小便少,大便不爽【太阴病,脾脏运化不好】
牙痛口臭【太阴不升导致的阳明不降而产生的热,中焦臃滞化热】
脸肿痛【肾阳虚导致的水液运化不好】
多汗【太阳表虚】
 
大致是如此吗??

10天左右可自愈,【这个是接上文的。】
同时伴有全身恶寒,遇风起红色 【太阳中风】(腠理下可能还有伏热或郁热)
左腹外侧及双下肢多处结节红斑,红肿热痛,暴露皮肤关节疼痛【风寒湿邪的结合】(这个也可能是痰饮郁结)
耳鸣,烦躁易怒,脉沉细【少阴病】(不一定。结合来看,很可能还有少阳病。)
舌质暗【阴证】(还有瘀阻也会)
纳食减少,腹账,乏力,小便少,大便不爽【太阴病,脾脏运化不好】(看看还有“小便少”哦,可能还有“气化”、以及太阳经或太阳腑的问题)
牙痛口臭【太阴不升导致的阳明不降而产生的热,中焦臃滞化热】(这里的牙痛,很可能是阳明经病)
脸肿痛【肾阳虚导致的水液运化不好】(还可能有气逆的问题。)
多汗【太阳表虚】

————————————————————————
总体来说,这个病人的情况,很可能是有多经合病、并病的情况。属于阴阳俱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
这位医生的能力,还不足以驾驭这种杂病的。
例如看二诊的文字:
仍有疼痛,恶风寒,加衣不解,乏力,耳鸣,纳食增加,失眠。舌淡红胖大稍暗,脉沉细。
证属 外 寒 内 热 气阴两虚。
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散结收疡。
(从文字上看,这个是典型的“外寒内热”吗?内热在哪里?反正我是没看见。)
所以,此人的实力局限,导致其文字记录,出现“脉证不合”的情况。所以,这种案子,我一般懒得分析。因为不知道他提供的四诊是否真实。所以,不值得评判。
 
呵呵,先生所问,可行。实不相瞒,在下早已完成了。我在等时机而已。
自掩灵光二十年,
和光同尘扮痴顽。
只待橘杏春回暖,
再把灵素话伤寒。

感谢老师。甚欢!如是,邪正真正落脚人体。明明白白。不落玄玄通病。老师居功甚伟。术者,能否有效祛邪扶正,高低现也。老师快快漏的前言章节何如?谢谢老师。
 
仔细看了这篇文章。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传统中医人在风寒风热问题上说对了的。
看完后,只能说:楼主质疑郝万山是对的,但是最终不究竟。
其他人的不同意见也都不究竟。
根本原因是都没有能从经典中解脱出来,照本宣科的传统中医人是出不了真正的明医的。
很遗憾。


.
 
仔细看了这篇文章。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传统中医人在风寒风热问题上说对了的。
看完后,只能说:楼主质疑郝万山是对的,但是最终不究竟。
其他人的不同意见也都不究竟。
根本原因是都没有能从经典中解脱出来,照本宣科的传统中医人是出不了真正的明医的。
很遗憾。


.
这位老师能不能讲讲,什么叫从经典中解脱出来,什么样的风寒风热认识才是正确的?您扔了一句话在这里,我等了好几年都没下文,实在忍不住了,催催您快详细讲讲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