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关于“风热”的质疑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36
声望
113
关于“风热”二字,存疑已经很有几年了。

前些日子,女儿要看中医的故事。给她讲《扁鹊见蔡桓公》,她说课本上有。给她讲华佗的故事,她说书上说了,被曹操杀了。呵呵,没奈何,网上搜了一本《千古中医故事》。
出于习惯,自己先审核一下。在《千古中医故事•医圣之路》第103页中,刊载了郝万山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故事的时候举的例子,就更是让人质疑了。——“风热”二字,似乎真是一本糊涂账啊。

日前,已经去信与郝万山先生讨论这个问题。
今日闲暇,也和大家探讨一二,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希望大家能给予指点为谢谢。

下面我们借用这个案子,仔细分析一下。

原文抄录如下:
 
【下文摘抄于《千古中医故事•医圣之路》第103页】

在上个世纪末,这话听起来好像很遥远,实际上也就是十多年前的事,北京爆发了一次流感,那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天我在门诊,来了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女的说,大夫,我们俩都感冒了,您开药的时候用我的名字,药量大一点,煮完以后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啊?
她说我的药费是能报销的,他的不能报销。我说你们俩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我们俩都感冒了,都是流感,怎么不能吃一样的药呢?我这个时候就看病人的具体症状,这个男的呢,鼻流清涕,特别怕冷,发烧,全身疼,嗓子痒,咳嗽,没有汗,从中医的角度说这是风寒外感。这个女的呢,嗓子肿痛,咳嗽吐黄痰,发烧明显,怕冷不太明显,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风热外感。
我说他得的是风寒外感,你得的是风热外感,他需要用辛热的药,你需要用辛凉的药,你们俩怎么能吃一锅药呢?
这个女的马上接我的话茬,她说大夫,不对啊,不瞒您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又同吃一锅饭,他怎么得的是风寒,我怎么得的是风热啊?我那个时候看病,周围有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也纳闷,同样的环境,又都是流感,怎么一个是风寒,一个是风热呢?

我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你们两个的体质不一样,所以都得感冒以后,你们对这个致病因素的反应状况不一样,就出现了不同的临床表现。我就对这个女的说,你是阴虚阳亢的体质,你平常就容易心烦急躁,容易风风火火,性格外向,甚至有侠肝义胆。
她瞪着眼睛看我,说你会算命啊?
我说我不会算命。
她说你怎么知道我的性格呢?
我说阴虚火旺的人就是这样的脾气,所以我说你从小一得感冒就往嗓子走。我说你的扁桃体炎以前是不是经常犯?
她说大夫,真是这样,我从小就经常犯扁桃体炎,经常发烧,几次要到儿童医院做手术,我害怕,结果到现在也没摘掉,现在一感冒还上嗓子。
我说我现在知道了,这位小伙子是你的先生,他是阳虚的体质,平时手脚偏凉。她说对,他的手脚比其他人的凉。我说你的先生性格内向,思维缜密,动作和语言沉稳,他这样的性格,是阳虚阴盛体质的表现,所以他得了感冒以后,就容易从阴化寒,表现就是风寒外感。
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
中医在诊断这个病的过程中,并不是看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什么样的流感病毒,他是看那个肌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这个状态更能够切合这个病人当时的实际情况。
我说你们俩的病现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能吃一样的药吗?
她说明白了,所以我们第一天用了同样的西药没有好,第二天、第三天用某一家医院协定处方的那个药烧又没有退。咱也甭管报销不报销了,您给我们俩开药吧。
我给男的开的是辛温的解表药,给她开的是辛凉的清解药,每人就开了一服。当然,吃一服药这个病就好了。
 
这个案子,教授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述说的,细节较多,说理部分都夹杂在描述中了,难免有些繁杂。
我先来归置一下,可能更容易看的明白一些:

时间:在上个世纪末
地点:在门诊
人物:来了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
病情:女的说,大夫,我们俩都感冒了
诊断:我说他得的是【风寒外感】,你得的是【风热外感】,
病前:这个女的……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又同吃一锅饭,
疑问:他怎么得的是风寒,我怎么得的是风热啊?
解释:因为你们两个的体质不一样,所以都得感冒以后,你们对这个致病因素的反应状况不一样,就出现了不同的临床表现。我就对这个女的说,你是阴虚阳亢的体质,
他是阳虚的体质,……所以他得了感冒以后,就容易从阴化寒,表现就是风寒外感。
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

***************************************************************************
 
评析:
这个案子里面存在哪些问题?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
首先看【诊断结果】:我说:他得的是【风寒外感】,你得的是【风热外感】,

再看【解释】:因为你们两个的体质不一样,所以都得感冒以后,你们对这个致病因素的反应状况不一样,就出现了不同的临床表现。我就对这个女的说:
他是阳虚的体质,……所以他得了感冒以后,就容易从阴化寒,表现就是风寒外感。
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
*************************************************************

首先,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果为因”的问题。
何以言之?
第一、从文中的【解释】的内容来看——教授在文中用“不同的体质”,来解释这种“化寒”“化热”这两种不同的症状表现,这个没错。

第二、从文中的【诊断结果】来看:
“他得的是【风寒外感】”,显然是说,这个男生的感冒,是由“外感风寒”所导致的。这个“风寒”自然就是“病因”了。
“你得的是【风热外感】”,显然就是说,这个女生的感冒,是由于“外感风热”所导致的。这个“风热”,就是所谓的“病因”了。
“风寒外感”我们权且不谈。

下面集中讨论一下所谓的这个“风热外感”。
教授得出这个女子的诊断结果,是【风热外感】;
那么再看一遍教授的解释:“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
看出来没?这里面至少存在3个逻辑上的矛盾:
1、论述中的病因是【风热外感】,而“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也就是说“化热”的病邪是“风热”了。那么,有“风热化热”一说么?或有“风热化热”的临床么?

2、从“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一句来看,因为有“化热”的表现,所以就是【风热外感】?
这不是把这种“化寒”“化热”的现象,反过来作为“病因”来说,这不是典型的“以果为因”“本末倒置”么?
所谓的“化寒”、“化热”,只是【症状】。
而【症状】,是【病因】吗?

3、说病邪“化热”,这没错。但“化热”了的病邪,就是“风热”?这是什么样的逻辑?难道“风寒”就不能“化热”吗?
 
其次,教授在讨论时偷换了概念。
案中说了:
两人新婚燕尔,同吃、同住、同行。那么,二人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一致;也就是说,两人所应对的“气”,也是一样的。
既然,外部条件相同;两者所面对的“气”相同;那么所“感冒”的【病邪】也会是相同的。要么都是“风寒”,要么都是“风热”(权且我们还保留“风热”一说)。
不可能你两人站在一块,给你中的是“风寒”、给他中的是“风热”。
外邪六淫,没有这个同时既是寒、又是热、并且看人分配的主观变化能力。病邪不是妖怪。

再说了,“风热”就是“风热”。【风热】和【化热】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从文中可以看到,这位郝万山教授在阐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是【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大家看一下:一方面论述说是【化热】;另一方面的结论是【风热外感】。这不是明显地“偷换了概念”吗?

更不说所谓的【风热化热】奇怪理论是否能站得住脚了。
 
【小结】

呵呵,好了,就说这么多,小结一下吧。
如果从发病的症状上来看,由“风寒”发病,寒邪入里“化热”的症状,如果要用“风热”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来描述,就已经难以解释“风热化热”这样一个局面了;更何况还要【以果为因】而作为“病因”来立论,更是说不通的。

郝万山教授在《百家讲坛》举这个案例,看起来是在给百姓倡导中医,显示中医的“神奇”。其实,其中隐患多多,而不自知啊。
******************************************************************

有人也许要问,那他用药,为什么都好了?这不证明他说的是对的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内经》中就有,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温热的病症,你给相对应的寒凉药物;寒凉的病症,你给相对应的温热的药物。用药,有时就这么简单。
但药给对了,不能说明他前面的病因就分析对了。
举个例子啊:
一个小孩子解一个应用题。他算式列错了,每步计算也是错的。但是得数却蒙对了。你说,对于这道题,他是解对了?还是解错了?
******************************************************************

其实,这是很危险的。——这是典型的【抛弃医理的用药】。这难道不也是【存药废医】吗?
中医,如果就这样【倡导】,目前的这种“奄奄一息”的局面,也不会维持多久了。
外人抨击中医,嚷嚷要【存药废医】,还则罢了。
我们中医人也这样变相地【存药废医】,是对中医的传承,还是对中医的背叛?
 
《经》曰:非其眞勿授。
在传道授业的时候,大家都要扪心自问——我教的,是真道理吗?


过度并延伸问题
大家看看,前面例举的郝万山教授的这个案例,核心问题是出错在哪里了?是前面已经分析的“逻辑”上的错误?
不是。
这个案子,核心问题出在一个中医的一个基础理论上。——【风热外感】。
郝万山教授就是想把那个【化热】的症状,归结到【风热外感】的病因上。所以他才会陷在这个逻辑上的错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认为:是这个“【风热外感】的病因”害了他。是前人不负责任的“生造”害了他。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风热】,作为一种外感合邪的病因,是不存在的。
理由,如下。
 
【风热】,作为一种外感合邪的【病因】,是不存在的。

第一,要说明“风热”,我们得先看看什么是“风”,什么是“热”。
讨论风热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风寒”?
所谓的“风寒”,便是“风邪”和“寒邪”的合并,就是所谓的“风寒”了。
在致病“六淫”中,风可以和其它诸气相合并而发病,例如、风合并寒邪,就是风寒;风,合并湿邪,就是风湿,如此等等。
但是,六气中,并没有所谓的“热”。

何谓“六气”?
所谓“六气”,便是天行之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

六气之过,便是“六淫”了。所谓的“六淫”,便是致病的外因了。师曰:“春之風,冬之寒,夏之暑,長夏之濕,秋之燥,四時怒之火,謂六淫。”就是说,四时之气,“过”则为“淫”,“极”则为“火”。诸气,皆可“化火”的。所以,“火”,并四时五气之“过”,便是所谓的“六淫”了。这个“怒”字,妙极了。能清楚地认识“六淫”,才能正确地认识汉唐医学;才能真正读懂《内经》《伤寒》、《千金》《外台》。
哦,扯远了。
所以,“风寒”作为一种“合邪”,是有根有据的。

那么,什么是“风热”?
风,就不必讲了。大家都熟的。
这里稍微提一下,【风】,这个字的意思,我们今天中医理论中认识的已经非常狭隘了。《内经》所谓“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我们今天在论述疾病的时候,有几个谈到【风】?是古人夸大其词,还是我们今人不明所以?这个篇幅太大,谈起来可以单独成册。备在后面附录中吧。

这里主要还是讨论——什么是【热】。
什么是“热”?
“六气”中没有所谓的“热”气。
“六淫”中自然也就没有“热邪”了。
没有所谓的“热”邪。
所以,“风热”要作为一种“合邪”,其出身就有问题的。
“风寒”,可以是“风”+“寒”。
“风热”,就【不】可以是“风”+“热”。
所以,不能把“风热”作为一种“合邪”来认识、来理解。
 
第二、【热】,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伤寒论》中,
【伤寒例5】、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从这一条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暑病”。这个就不用再解释了。这也不是我要强调的。

这里要着重说的是这几个字“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这几个字说,“暑病”,就是比“温病”的【热】的症状更重、更极的疾病。“暑病”和“温病”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在【热】字上。

所以,【热】,只是一种【症状表现】。
并不是“病因”。

以果为因,把症状当作病因的这个问题,在明清以后混淆的比较严重。今世尤其如此。

不论是“温病”、还是“暑病”,其病因,都是“寒”邪。所以《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所以《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也就是为什么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着重论述“伤寒”的原因所在。
 
小结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把【热】解释过了。“热”只是症状表现,不是病因。所以也就不可能作为“病因”,来和“风”相合并而“风热”合邪的。

再加上前面谈过的,——“六淫”之中没有“热邪”。

有这两条,一条是没有存在的基础,一条是没有存在的条件,难道还不能证明所谓的“风热”,作为一种外感合邪的【病因】,是不存在的吗?

这个“热”字,在今天的中医理论中混淆的很厉害。例如外感风寒,束缚肌肤腠理,人体【卫阳】被“郁”,便会出现“郁热”了。这个过程,在感冒中非常常见,一开始是明显的受寒、清涕,过几天没有传经,却也开始出现发热、黄浊涕的表现。这便是寒邪束缚卫气,所致的【化热】。而这个【化热】,现在的中医理论却归结到所谓的“风热感冒”。这也一样是犯了“以果为因”的毛病。看到“热”,就往“热邪”上面套。
 
过度并延伸问题2

【风热】,作为一种“合邪”,是不存在的。

那么,“风热”,存不存在呢?
其实,“风”邪,做为一种“阳邪”,其自身就有“热的属性”。
所以,“风热”如果要阐释为“【风】的热的表现”,倒是可以的。这就是【风邪致病】的内容了。

其实,明清很多治疗温病、甚至所谓的“风热外感”的方药,都可以用来治疗【风邪】的。
由于几百年来缺乏梳理,所以其中混杂的很。有些归为所谓的“温病”,有些又划进所谓的“风热感冒”之中。归根结底,还是理论上的混乱。

下面我们就来大致的梳理一下这些外感的【热性疾病】。
 
第一、要探讨外感的【热性病症】,【温病】是一个基础。
六淫之中,皆有热。
风有热,寒化热,暑为重热,湿郁生热,燥本热,火自热。
关于“风”,《伤寒论》中虽然也有所讨论,但还没有深入到“寒”的那种深度。《内经》所谓“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并非信口开河。后有专篇论述。
关于“寒”,《伤寒论》之所以着重来讲,就是因为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仲景在书中谈的已经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湿”能生热,历代谈的也不多。湿邪郁积是可以生热的。另外,师曰: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所谓温病,也是热病的一种表现。
“燥”、和“火”,本身就有热。就不必多说了。

关于“暑”,上文中已有论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所以,【暑病】和【温病】虽然在治法上有所不同,但在病因上,还是一致的。不过是【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暑病”和“温病”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在【热】字上。也就是说【热】轻的,为【病温】;【热】极重的,为【暑病】。
所以,师曰: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可见四时皆有热病。还是那句话——热病,不是病因,是症状。
所以,对于【热性病】的探讨,【温病】是一个基础。

另外,导致“热病”的原因经过很多,上面说了,“六淫”皆有热病的表现。
但仲景说诸气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而且临床所出现热病重症、死症的,也还多是“寒”所化。我们看看,自然环境下,真正被“热”死的有几个?被“热”病的有几个?
临床上,除了“感寒化热”出现“热”病症状的急性外感病之外,出现【热证】的,基本都是“伏邪”所致的。所以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伤寒论》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所以,我们讨论“热病”,还是从“寒邪”“温病”开始着眼讨论。这也是临床最常见、最容易混淆的。
 
第二、从温病开始来谈【热】
既然谈到【温病】是“热性病”的一个基础,下面就大致来看看一下【温病】的相关内容吧:

问曰:温病伤寒,何以别之?
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上经•时病》曰:
至前,为阳以含阴,而得温病;
至后,为阴以含阳,而得伤寒。
这里回答的内容,与《伤寒》中有出入。
夏至之后,一阴渐生。故夏至之前,阳多而阴少。故曰“阳以含阴”。
冬至之后,一阳渐生。故冬至之后,阴多而阳少。故曰“阴以含阳”。

这里是以“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来分的。《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也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伤寒》中则是从“春分”、“秋分”两个节气来划分的,如经文中“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经曰“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问曰:敢问温病。
师曰:
伤寒病温,莫可轻之。
其温不去,则久而留毒。累累之畜,久则引而发之。
其来若雷霆,其去若解芯。
得时可为,失时者不救。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证(一作“病”)[法]而治之。
若[其]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一作“重感者发为”)温疟。

问曰:温病发于四时乎?
师曰: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
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
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问曰:何谓“春温”?
师曰: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问曰:何谓“秋温”?
师曰: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问曰:何谓“冬温”?
师曰: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问曰:何谓“风温”?
师曰: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
阳脉(一作“其阳”)浮滑,阴脉(一作“其阴”)濡弱者,更遇(一作“伤”)于风,变为风温。(一作:感风而为风温。)

问曰:何谓“温毒”?
师曰:阳脉(一作“其阳”)洪数,阴脉(一作“其阴”)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一作:遇温热而为温毒)。
温毒者,风温之毒也。温毒[为]病(之)最重(者)也。
其伏无常,其病莫测也。
轻则?核癳疬,伏消疽疸。
重则萌发于脏腑,致其毒积、风寒怒火之伤釉[稽]留,虽为,不治矣。
其温毒者,客易已难矣。

问曰:何谓“大温”?
师曰:春秋病温,此其常,
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问曰:何谓“瘟疫”?
师曰: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作“温疟”) 。(一作:其阳濡弱,其阴弦紧者,遇时气而为疫矣。)

***************************************************************************

上面论述了【温病】的大致情况,更多的温病内容,要参看《订补伤寒杂病论》中的专题讨论了。
上面说了,【温病】和【暑病】,都是【热】的不同症状表现。
其实,说到这个【热】字,大家有没有想过——多少为【热】?多少为【温】?多少为【凉】?多少为【寒】?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其实,所谓的【热】,不过就是【寒】、【暑】之间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数据刻度”罢了。多少为【寒】?多少为【热】?零下4度,江南人感受到很冷,广东人就冷的受不了了,而东北人却感觉不怎么冷。什么原因?冷和热,都只是相对而言的。都只是各自对冷热的感受不同罢了。冷极便是“寒”,热极就是“暑”。所以,寒暑,也不过是“热”的程度不同罢了,并不是什么对立的东西。也就是说,寒,和热,并不是完全割离开来说的。
所以,“六淫”之中,有【寒】【暑】二字,便已经大略囊括了所谓的【热病】。这是中医理论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这里就开始混淆了,后面自然会一路混淆下去的。

关于【热病】症状的轻重,针对不同的情况,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
【伤寒例12】中就说: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所以说,热病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被【寒邪】所折的【阳气】的盛衰。所谓的“折”,其实就是“郁闭”。阳气被郁闭,则发而为【热病】。所以,所谓的“热病”,并不是所谓的“热邪”所导致的。罪魁祸首,还是风寒。其实这个道理,咱们老百姓都知道的。例如在夏天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劳作的时候开始“闭了汗”,那他就可能要“中暑”了。在中暑之前,他第一时间都有一个“闭汗”的过程的。尽管过程有些很短,但都存在。所以,【伤寒例20】中说“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就是说,因为“伤于寒”就出现“病热”的病症、症状。就是说:这里的“病热”的病因,是“伤于寒”的。
*******************************************
 
第三、“七淫”

上面讨论了“六淫”。可惜的是,在金元四家的时候,虽然还在极力阐述经典,但衰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到明清,这些基础中的基础理论,都已经扭曲的似是而非了。这个时代的所谓“大家”们已经在“很多经典的理论”的阐释上,难以自圆其说了,于是就生造出一些东西来堆砌那些所谓理论的漏洞。
例如所谓的“风热”;
例如所谓的:瘟疫是“天地间别有一气”。

后人不能辨别,承袭而就,传讹至今。
难道就不能质疑一下?
——既然“天地间【还】别有一气”,那么传统的所谓“六淫”就是一个错误的论断了;而应该是“七淫”才是啊?既然能揪出“经典理论”中的错讹,为什么不正大光明地去把“六淫”更正为“七淫”?这是多么名垂青史的荣耀啊!为什么大家都反而不敢为“七淫”正名?嘿嘿,大家怕什么?恐怕大家自己心知肚明了。别像“高阳生”一样在千古留下一个臭名才好。
其实,能提出“天地间别有一气”这一观点,就可以看出,此人对“六淫”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人是谁?忘记了,也懒得查的,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如果,要说是“疫气”,是可以的。但要说“疫气”是“天地间别有一气”,就是错误的。“疫气”是当时“时气”的流行,其本身还是由“六淫”之气【混合】而成的。哪里是什么“天地间别有一气在”?
“疫气”与“六淫”,是父子关系。
“天地间别有一气”与“六淫”,就是并列关系了。
若承认是“并列关系”,那么中医理论就必须承认“七淫”。
若只承认“六淫”,那么就必须是“父子关系”。
既要强调“六淫”,又要“天地间别有一气”,这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是一个伪命题。不能成立。
 
【结尾3】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家再回头来看近世所谓【外感风热】的感冒,其所谓的“风热”其实90%以上都是属于这种【风寒化热】的“化热”,也是“郁热”。所以还是要归到【风寒】之中的。
而余下的10%的,又是典型的【温病】的表现。所以是应该归于所谓的“温病”范畴的。

所谓的“由【风热】这个“病因”而导致发病的”这个概念,其实不过只是一个“想当然尔”的谬误。
何以故?
——上面已经详细的论述过了,所谓的“热”,只是一种症状罢了。
“热邪”作为一种独立的外邪更都是不存在的,它又如何能作为“病因”来发病呢?。
不过是前辈的老先生们,看到有“风寒”,便想当然的提出了“风热”一说。却全然不管【风寒】二字,是有根有源;而【风热】一说,却是无根无绊。为了解释一个【症状表现】,就生造出这么一个东西出来了。看到“郁热”,便以为是【热邪发病】,显然是对这个【热】的生成原因是迷糊的。
老先生们这是典型的【以果为因】;是典型的【病症】与【病因】之间的混淆。

所以,当下世人所谓的“风热感冒”,绝大多数不过是“风寒感冒”某阶段的症状而已。只有极少数的所谓“风热感冒”是真正的“风之热”,却又应当划入“温病”范畴中。
如此,这个“别出”的“风热”的“感冒病因”的概念,个人认为,有不如无。
【热病】,只是症状。
不能望文生义就认为【热病】的病因就是【热】。

说实话,当前的中医理论,被过度粉刷了。
看起来似乎都是完美无瑕的;其实,很多方面都难以自圆其说的。
归根结底,还是建国后撰写这些中医理论的老先生们的理论基础还是很不扎实的。在撰写、厘定现代中医理论的时候,比较含混,更混入了很多“自己揣摩出来的”“不在经的东西”。然后贻误至今了。
*******************************************************************

好了,个人观点已经阐释。欢迎大家指点、斧正。

********************************************************************
 
好。现在有好多的中医师认为咽痛,咽红就为“风热”感冒。个人认为是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经脉闭塞而至。
 
让我归类一下啊,

1.楼主认为“风热”是不存在的,

2.认为郝万山“以果为因”,说白了本末倒置

3.风寒的几率远远大于风热。

差不多这样了吧。

论坛嘛,就是给人讨论的地方,本人厚颜上来吼两句,不正之处望楼主指正。

第一个问题,确实六邪中没有“热邪”,但是六邪中确有火邪,而温病的发展最初也是以火邪立论的,如金元时期的刘完素的“火邪立论”,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仅仅用火邪表示温病的话,很容易造成混淆。如“温毒”起病就是一派火毒炽盛之象,这个就和风温起病的微热现象,两者虽然都是火邪为患,但是程度就不一样,而立法用药也是有别的,一需要疏散风热,一则需要清热解毒,为了区别两者,自然要在程度上的不同分别标以“风热”,“火毒”。所以仅仅咬文嚼字说“六邪”中没有热邪,就否定没有“风热”的存在,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机械,和死认书不如无书。

第二问题,这个“以果为因”怎么看着像是“审症求因”啊?中医学对于病因的判断,是需要病因作用于人体后,通过人体的生物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是何种病因作用于人体的。所以而楼主这个“以果为因”不是所指为何?

常理上来说确实是“春之風,冬之寒,夏之暑,長夏之濕,秋之燥”,何为常?说的是一般,而不是绝对,也就是说不管哪个季节都会相对的存在六邪的,加上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又可以改变小环境气候,所以这个“一般性”的地位又更加得不到巩固了。人体由于体质的不同,对于某种病邪的易感性,这个不论是《内经》,还是以后各位医家的都有大量的论述。
郝万山的体质转化说,确实可以当做是一种口误,他也经常公开的说,自己讲课的时候会有很多口误,还请批评指正。但是不妨碍他用辛温解表及疏散风热,通过实践证实,夫妇两人,一人为感受风寒,一人为感受风热的有力证明。

第三个问题,对于风寒有九成的几率这个问题,这个统计数据也不知道楼主是怎么得来的。不论是五运六气的六十甲子一样的转换规律,还是通过明清至建国后的大量实践数据显示,我们现在外感病“风热”已经取代“风寒”成为主导了。而楼主无视这些实践依据,反而脱离实际纯粹的用理论探讨下结论。
 
老师分析的头头是道,条分缕析,很好,学习了。我有点儿自己的看法提出来和老师讨论。
首先我承认风热外感的存在,但我不赞成郝老师的解释,郝老师所说的两个病例虽然表现症状不一样,但所感外邪是一样的,应该都是风寒外感。
我以前也是按照教材所说老师所讲,认为咽痛、鼻干、流浊涕、吐黄痰、舌尖红、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等就是所谓的风热外感,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思考我认为这些不一定就是风热外感,郝老师辨析体质是对的,化热一说也许正确,但诊断为风热外感就不对了。现在的许多所谓的风热感冒其实还是风寒感冒,多是患者上焦咽喉部位素有积热,外感风寒后,内外合邪而表现出类似风热感冒的症状。上面所说的郝老师的病例就是这样,他们同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形影不离,当然感的都是寒邪了,只是一个体质阳虚而表现出寒的症状而认为是风寒,一个素有蕴热,内外合邪,但热象影藏了寒象,混淆了医者的耳目而认为是风热。
关于风热之邪说,我写了一篇《风与风邪致病说》的日志,老师如感兴趣可一观,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