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妇科心法要诀

腹痛证治
香桂散

去血过多血虚痛,去少壅瘀有余疼,伤食恶食多胀闷,寒入胞中见冷形。血虚当归建中治,瘀壅失笑有奇功,伤食异功加楂曲,胞寒香桂桂归芎。

【注】产后腹痛,若因去血过多而痛者,为血虚痛;若因恶露去少,及瘀血滞壅而痛者,为有余疼;若因伤食而痛者,必恶食胀闷;若因风寒乘虚入于胞中作痛者,必见冷痛形状。血虚宜当归建中汤,血瘀宜失笑散,伤食宜异功散加山楂、神曲,胞寒宜香桂散,即佛手散加桂心也。

当归建中汤 失笑散 异功散(方俱见首卷)
 
少腹痛证治
延胡索散

少腹痛微名儿枕,硬痛尿利血瘀疼,尿涩淋痛蓄水证,红肿须防 疝癃。儿枕瘀血延胡散,归芍蒲桂琥珀红,蓄水须用五苓散, 疝吴萸温散行。

【注】产后少腹痛,其痛若微,乃产时血块未净,名儿枕。痛若少腹坚硬红,小便利者,为瘀血痛;少腹硬而小便不利,淋涩胀痛者,乃蓄水作痛;若坚硬、肿而痛者,须防成 、疝、癃之证。因儿枕瘀血者,宜延胡索散,即当归、赤芍、蒲黄、肉桂、琥珀、红花也。因水蓄者,宜五苓散。若将成 、疝、癃者,当以吴茱萸汤温散之。

五苓散(方见三卷) 吴茱萸汤(方见首卷)
 
胁痛证治
胁痛瘀滞犯肝经,左血右气要分明。血用延胡散可治,气宜四君加柴青。去血过多属虚痛,八珍加桂补其荣。

【注】产后胁痛,因气血瘀滞干犯肝经。在左多属血,在右多属气,血宜延胡索散,气宜四君子汤加柴胡、青皮。若因去血过多而痛者,为虚痛,宜八珍汤加肉桂以补其荣血自愈。

四君子汤 八珍汤(方俱见首卷)
 
遍身疼痛证治
趁痛散

产后身疼荣不足,若因客感表先形,趁痛散用归 术,牛膝甘独薤桂心;血瘀面唇多紫胀,四物秦艽桃没红。

【注】产后遍身疼痛,多因去血过多,荣血不足,或因风寒外客,必有表证。二者俱宜用趁痛散,即当归、黄 、白术、牛膝、甘草、独活、薤白、桂心也。若面唇紫色身胀痛者,必是停瘀所致,宜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以行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腹中块痛证治
产后积血块冲疼,多因新产冷风乘,急服延胡散可逐,日久不散血瘕成;更有寒疝亦作痛,吴萸温散不须攻。

【注】产后腹中有块,坚硬攻痛,多因新产之后,风冷乘虚而入,以致瘀血凝结,宜服延胡索散以逐之。若迟久不散,必结成血瘕矣。又有寒疝之证,亦在少腹中攻筑而痛,此属寒气滞涩,宜用吴茱萸汤,温散其寒,自愈,不必攻也。

吴茱萸汤(方见首卷)
 
筋挛证治
产后筋挛鸡爪风,血亏液损复乘风。无汗养荣兼散邪,四物柴瓜桂钩藤;有汗八珍加桂枝,黄 阿胶大补荣。

【注】产后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舒展,俗名鸡爪风,皆由产后血液亏损,不能荣筋,又被风乘,故令拘挛疼痛也。无汗者,宜于养荣之中兼祛外邪,用四物汤加柴胡、木瓜、桂枝、钩藤。若有汗者,宜八珍汤加桂枝、黄 、阿胶,以大补其荣血可也。

四物汤 八珍汤(方俱见首卷)
 
伤食呕吐证治
产后伤食心下闷,恶食嘈杂吞吐酸。六君楂曲香砂共,呕逆痰涎二陈煎。

【注】产后过食肉面,伤于饮食者,必心胸饱闷,恶闻食气,懊 嘈杂,吞酸吐酸,宜用六君汤加山楂、神曲、香附、缩砂,以补而消之。若更呕逆痰涎,必是兼痰兼饮,宜二陈汤加减调治。

六君子汤(见首卷) 二陈汤(见三卷)
 
呃逆证治
丁香豆蔻散 茹橘饮

产后呃逆胃虚寒,丁香白蔻伏龙肝,桃仁吴萸汤冲服,不应急将参附添,热渴面红小便赤,竹茹干柿橘红煎。

【注】产后呃逆,皆因气血两伤,脾胃虚寒,中焦之气厥而不顺所致。宜服丁香豆蔻散,即丁香、白豆蔻、伏龙肝为未也,用桃仁、吴茱萸煎汤冲服。如不效,当以参附汤峻补之。若发热面红,小便赤色,属热实,宜用竹茹、干柿、橘红煎服之,名茹橘饮。
 
气喘证治
二味参苏饮

产后气喘为危候,血脱气散参附煎;败血上攻面紫黑,二味参苏夺命痊。

【注】产后气喘,极危证也。因下血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倚,孤阳上越。宜骤补其气,用参、附煎汤,不时饮之。若因恶露不行,败血上攻于肺而喘者,必面色紫黑,宜夺命散下瘀,瘀去喘自定。虚者参苏饮,即人参一两为末,苏木二两煎汤冲服也。
 
浮肿证治
枳术汤 小调中汤

产后肿分气水血,轻浮胀满气之形,水肿喘嗽小便涩,皮如熟李血之情。气肿枳术汤最效,水肿茯苓导水灵,血肿调中归芍木,茯陈煎冲小调经,归芍珀麝辛桂没,理气调荣瘀血行。

【注】产后浮肿,由于败血乘虚流入经络,血化为水,故令浮肿。然有气肿、水肿之别,不可不辨也。若轻虚浮肿,心胸胀满者,原素有水所作,名曰气分也。宜用枳术汤,即枳实、白术煎汤服之。若喘嗽小便不利者,则为水肿,宜茯苓导水汤利之。若皮如熟李,或遍身青肿者,则为血分,宜小调中汤治之。其方即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陈皮煎汤,冲小调经散服之,即当归、赤芍、琥珀、麝香、细辛、肉桂心、没药也。

茯苓导水汤(方见三卷)
 
发热总括
加味四物汤 加味异功散 生化汤

产后发热不一端,内伤饮食外风寒,瘀血血虚与劳力,三朝蒸乳亦当然,阴虚血脱阳外散,攻补温凉细细参。

【注】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如食饮太过,胸满呕吐恶食者,则为伤食发热;若早起劳动,感受风寒,则为外感发热;若恶露不去,瘀血停留,则为瘀血发热;若去血过多,阴血不足,则为血虚发热。亦有因产时伤力劳乏发热者,三日蒸乳发热者。当详其有余不足,或攻或补,或用凉药正治,或用温热反治,要在临证细细参考也。
 
发热证治
产后发热多血伤,大法四物加炮姜。头疼恶寒外感热,四物柴胡葱白良。呕吐胀闷伤食气,异功查曲浓朴姜。脾不化食六君子。瘀血腹痛生化汤,当归川芎丹参共,桃仁红花炮干姜。

【注】产后发热,多因阴血暴伤,阳无所附。大法宜四物汤加炮姜,从阴引阳为正治。若头疼恶寒而发热者,属外感,不当作伤寒治,惟宜用四物加柴胡、葱白服之。若呕吐胀闷,属伤食;若倦怠气乏者,属伤气,宜用异功散加山楂、神曲、浓朴、生姜治之。若因脾虚不能化食而停食发热者,宜六君子汤。若因瘀血发热者,必兼腹痛,宜用生化汤,即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姜炭也。

六君子汤 异功散 四物汤(方俱见首卷)

劳力发热用十全,气血两虚八珍痊,血脱躁热补血效,虚阳外越参附煎。

【注】产后发热,因产时用力劳乏者,宜十全大补汤;气血两虚者,八珍汤;去血过多,血脱烦躁干渴,面赤而热者,宜当归补血汤。若阴血暴脱,孤阳无附而外越发热者,急进参附汤。迟则必大汗大喘,是阳欲亡,虽药必无救矣!

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 当归补血汤(方俱见首卷)
 
寒热总括
寒热往来递更换,乍寒乍热时热寒,寒热似疟按时发,壮热憎寒热畏寒。

【注】产后寒热,名既不同,其证亦异,当先明辨之。如曰寒热往来者,谓寒去热来,热去寒来,递相更换也。曰乍寒乍热者,谓有时寒有时热,寒热无定时也。曰寒热似疟者,谓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一定不移,至其时而始作也。曰壮热憎寒者,谓其身既壮热,而复时时畏寒也。



往来寒热阴阳格,时热时寒荣卫乖,寒热似疟瘀兼食,壮热憎寒带表推。

【注】产后血气虚损,阴阳不和,则寒热往来;阴阳相乘,荣卫不调,则时寒时热;败血不散,饮食停滞,则寒热似疟;汗出遇风则壮热憎寒。有诸内,自形诸外,辨之既明,然后治无不愈矣。
 
寒热证治
往来寒热阴阳格,柴胡四物各半汤。荣卫不和乍寒热,归芍芎参甘草姜;寒热似疟瘀兼食,生化柴胡楂曲良;憎寒壮热更生散,归地芎参荆穗姜。

【注】产后阴阳不和,往来寒热者,宜柴胡四物汤。若荣卫不调,乍寒乍热者,用增损四物汤,其方即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干姜也。若停瘀兼食,寒热似疟者,用生化汤加柴胡、山楂、神曲。若感受风寒,憎寒壮热者,宜更生散,即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芥穗、干姜也。

柴胡四物汤(方见首卷)
 
自汗头汗总括
产后阴虚阳气盛,微微自汗却无妨。头汗阴虚阳上越,周身大汗是亡阳。

【注】产后血去过多则阴虚,阴虚则阳盛。若微微自汗,是荣卫调和,故虽汗无妨。若周身无汗,独头汗出者,乃阴虚阳气上越之象也。若头身俱大汗不止,则恐有亡阳之虑矣。
 
自汗头汗证治
当归六黄汤 黄 汤

虚热上蒸头汗出,治用当归六黄汤,黄芩连 炒黑用,归 生熟二地黄。自汗黄 汤牡蛎, 术苓甘麦地防。大汗不止阳外脱,大剂参附可回阳。

【注】产后亡血阴虚,阳热上蒸,头上汗出至颈而还者,宜当归六黄汤。即黄连、黄芩、黄柏、当归、黄 、生地、熟地也,内芩、连、柏三味俱炒黑用。若自汗太甚,宜黄汤,即牡蛎粉、黄 、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熟地、防风也。若阴血大脱,孤阳外越,大汗不止,非大剂参附不能回阳也。
 
中风证治
产后中风惟大补,火气风痰末治之,十全大补为主剂,临证详参佐使宜。

【注】产后气血大虚,虽患中风,惟宜大补。即有火热、风痰、气闭,亦当末治。总以十全大补汤主之,临证详参其火气风痰而佐使之。

十全大补汤(方见首卷)
 
痉病证治
加味八珍汤

新产血虚多汗出,易中风邪痉病成,口噤项强身反折,八珍 附桂防风;摇头气促汗不止,两手撮空莫望生。

【注】产后血气不足,脏腑皆虚,多汗出,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袭入,遂成痉证。手三阳之筋结于颔颊,风入颔颊则口噤。阴阳经络周环于身,风中经络,则头项、肩背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产后患此,皆属虚象。惟宜用八珍汤加黄 、附子、肉桂,大补其阴阳,少佐防风以治之。若见头摇喘促,汗出不止,两手撮空者,则为真气去,邪气独留,必死之候,故曰莫望生也。

八珍汤(方见首卷)
 
螈抽搐证治
加味八珍汤

阴血去多阳气炽,筋无所养致抽搐,发热恶寒烦又渴,八珍丹地钩藤钩。抽搐无力戴眼折,大汗不止命将休。

【注】产后血去大多,阳气炽盛,筋无所养,必致螈 抽搐、发热恶寒、心烦口渴,不宜作风治,惟当气血兼补,用八珍汤加丹皮、生地、钩藤钩治之。若无力抽搐,戴眼反折,大汗不止者,则为不治之证,故曰命将休也。

八珍汤(方见首卷)
 
不语证治
加味八珍汤 星连二陈汤 七珍散

产后不语分虚实,痰热乘心败血冲,气血两虚神郁冒,实少虚多要辨明。虚用八珍藤菖志,痰热星连入二陈,败血冲心七珍散,芎地辛防朱蒲参。

【注】产后不语,须分虚实治之。有痰热乘心者,有败血冲心者,有气血两虚而郁冒神昏者,大抵产后属虚者多,而实者少也。虚宜八珍汤加钩藤、菖蒲、远志,痰热宜二陈汤加胆星、黄连,败血冲心宜七珍散,即川芎、生地、细辛、防风、朱砂、菖蒲、人参也。

八珍汤(方见首卷) 二陈汤(方见三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