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妇科心法要诀

经闭门汇方
三和汤

当归 川芎 大黄 朴硝 白芍 地黄 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各等分)

上锉,每服八钱,水煎服。

六味地黄汤

熟地(八钱) 山萸肉 山药(各四钱) 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钱)

上清水煎服。

劫劳散

白芍(六两) 黄 (炙,四两) 甘草(炙) 人参(去芦) 当归(去芦,酒洗) 熟地(洗净,焙干) 五味子 阿胶(炒珠,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七片,枣三枚,煎至九分,温服,无时,日三。

芩心丸

用黄芩心枝条者三两(米泔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上为末,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益阴煎

生地(三钱) 知母 黄柏(各二钱) 龟版(醋炙,四钱) 缩砂仁 甘草(炙,各一钱)

上锉,水煎服。

大黄 虫丸

大黄 赤芍 生地 桃仁 杏仁 干漆 甘草 虫 虻虫 蛭虫 蛴螬 黄芩(各等分)

上末,炼蜜丸。每服丸数,量虚实增减。

泽兰叶汤

泽兰叶(三两) 当归 白芍(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另研) 牛膝(酒洗) 卷柏(各五钱) 泽兰叶 续断(各二两) 熟地(酒浸半日,石臼内杵成膏,三两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
 
崩漏总括
淋沥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紫黑块痛多属热,日久行多损任冲。脾虚不摄中气陷。暴怒伤肝血妄行。临证察因须细辨,虚补瘀消热用清。

【注】妇人经行之后,淋沥不止,名曰经漏。经血忽然大下不止,名为经崩。若其色紫黑成块,腹胁胀痛者,属热瘀;若日久不止,及去血过多而无块痛者,多系损伤任、冲二经所致。更有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者;有中气下陷不能固血者;有暴怒伤肝,肝不藏血而血妄行者。临证之时,须详审其因,而细细辨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热者清之。

治之得法,自无不愈。
 
崩漏证治
荆芩四物汤

崩漏血多物胶艾,热多知柏少芩荆。漏涩香附桃红破,崩初胀痛琥珀攻。日久气血冲任损,八珍大补养荣宁。思虑伤脾归脾治,伤肝逍遥香附青。

【注】崩血、漏血去血过多者,宜用胶艾四物汤补之,如属热多者,宜用知柏四物汤清之;热少者,宜用荆芩四物汤和之。若漏血涩少,此属血滞,宜用四物汤加香附、桃仁、红花破之。若崩血初起胀痛,此属瘀凝,宜用琥珀散攻之,崩漏日久,气血已亏,冲伍伤损者,宜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量补其损伤。若因思虑伤脾者,宜用归脾汤补之;恚怒伤肝者,宜用逍遥散加炒香附、青皮平之。

胶艾四物汤 四物汤 琥珀散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 归脾汤 逍遥散(方俱见前调经汇方内)

补中益气汤 益胃升阳汤

气陷补中益气举,保元升柴归术陈,益胃升阳加芩曲,腹痛加芍嗽减参。

【注】崩漏日久,脾伤食少,中气下陷,不能载血者,宜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升举之。补中益气汤即人参、黄 、甘草(保元汤)加升麻、柴胡、当归、白术、陈皮也。益胃升阳汤即补中益气汤加黄芩,神曲也。若腹痛者,宜加白芍药,有热者用黄芩,无热者用肉桂调之;咳嗽者,肺热也,减人参。

调经升阳除湿汤

夹水水泻不甚弱,调经升阳除湿汤∶ 草升柴归苍术,羌独 本蔓荆防。

【注】崩漏下血夹水,或日水泻一二次,形气不甚弱者,宜用调经升阳除湿汤。其方即黄 、甘草、升麻、柴胡、当归、苍术、羌活、独活、 本、蔓荆子、防风也,以风药先胜其湿。若形气虚弱者,则当加人参、陈皮,合补中益气汤,补中胜湿可也。

失笑散 地榆苦酒煎

杀血心痛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定疼。崩血不已防滑脱,地榆苦酒煎止崩。

【注】崩血心腹痛甚者,名曰杀血。心痛乃血滞不散,宜用失笑散,其方即蒲黄、五灵脂也。先定其痛,痛止然后随证治之。若崩血,补之仍然不止者,当防其滑脱,宜用地榆一两,醋煎,露一宿,次早温服立止,止后随证治之,名地榆苦酒煎。
 
崩漏门汇方
补中益气汤

黄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当归 陈皮(各七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锉,姜、枣水煎服。

益胃升阳汤

黄 (二钱) 人参(有嗽去之,一钱) 神曲(炒,一钱五分) 白术(三钱) 当归(酒洗) 陈皮甘草(炙,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黄芩(秋凉不用,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或五钱,如食添,再加之;如食减,只服三钱,或更减之,不可多服。水煎,去滓,热服。

升阳除湿汤

黄 苍术 羌活(各一钱五分) 防风 本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一钱) 独活(五分) 蔓荆子(七分)

上 咀,水五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稍热服。空心服毕,待少时,以早膳压之。

失笑散

五灵脂 蒲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膏,入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前热服,良验。

地榆苦酒煎

地榆(一两)

醋煎,露一宿,次早温服立止。止后随证调治之(苦酒,即醋也)。
 
五色带下总括
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 血黑肾赤属心,随人五脏兼湿化,治从补泻燥寒温,更审疮脓瘀血化,须别胞膀浊与淫。

【注】带下者,由于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人脏气湿热,湿寒所化。故色青者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为热湿;色黄属脾,为虚湿;色白属肺,为清湿;色黑属肾,为寒湿也。其从补、从泻、从燥、从涩、从寒、从温,则随证治之。更审其带久淋沥之物,或臭或腥秽,乃败血所化,是胞中病也;若似疮脓,则非瘀血所化,是内痈脓也。若如米泔,兼尿窍不利,乃膀胱白浊病也;若尿窍通利,从精窍出,或如胶粘,乃胞中白淫病也。
 
带下证治
邪入胞中吴茱萸,赤粘连栀青防栀,白主益气黑六味,黄淡六君或归脾。

【注】带下因六淫之邪入于胞中者,宜吴茱萸汤。若色赤、色黄而浊粘者,热也。色黄者,加黄连、栀子;色青者,加防风、栀子。若色白、色黑而清稀者,虚寒也。色白者,用补中益气汤;色黑者,用六味地黄汤。色黄而淡者,宜六君子汤,或加味归脾汤,分证调治可也。

吴茱萸汤 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汤 六君子汤 归脾汤(方俱见首卷汇方)

加味四物汤

胞中冷痛乃寒湿,四物附子桂姜宜,臭腥兼合知柏用,久滑升柴龙牡脂。

【注】带下而胞中热痛,乃热湿也。今胞中冷痛,乃寒湿也。宜四物汤加川附子、炮姜、官桂服之。日久滑脱者,加升麻、柴胡举之,龙骨、牡蛎、赤石脂涩之。

四物汤(方见前调经门汇方内)

清白散

带下湿热清白散,四物姜炭草柏椿,赤榆荆芩湿二术,滑加龙牡久合君。

【注】带下,五色带下也。皆湿热所化,宜用清白散。其方即四物汤加姜炭、甘草、黄柏、椿皮也。色赤加地榆、荆芥、黄芩;湿加苍术、白术;滑加龙骨、牡蛎。久则合四君子汤也。

四物汤 四君子汤(俱见前调经门汇方内)

导水丸 万安丸

带下有余皆湿化,少腹胀疼污水绵,导水牵滑芩军热,万安牵椒茴木寒。

【注】五色带下,皆从湿化。若少腹胀痛,污水绵绵,属湿热者,宜用导水丸。其方即牵牛、滑石、黄芩、生军,治热有余也。属湿寒者,宜用万安丸。其方即牵牛、胡椒、小茴香、木香,治寒有余者也。

威喜丸 固精丸

瘀化疮脓浊淫病,虚实寒热酌其宜,威喜蜡苓固精菟,韭味桑苓龙牡脂。

【注】带下有因瘀血所化,或疮疡脓出及白浊、白淫者,皆带下类也。其虚实寒热,当酌其宜。药用威喜丸,即黄蜡、茯苓也;固精丸,即菟丝子、韭菜子、五味子、桑螵蛸、茯苓、龙骨、牡蛎、赤石脂也。
 
带下门汇方
清白散

当归 盐黄柏 炒白芍 樗根皮 生地 川芎 贝母(各一钱) 炮姜 甘草(各五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

导水丸

牵牛(头末) 滑石(水飞) 黄芩 川大黄

上末,蒸饼为丸,量虚实服。

万安丸

牵牛(头末) 胡椒 木香 小茴香(焙,各等分)

上末,水泛为丸,量虚实服。

威喜丸

白茯苓(去皮作块,用猪苓二钱半,同于磁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晒干,不用猪苓,四两) 黄蜡(四两)

上以茯苓为末,炼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只吃糠醋。

忌动气。

固精丸

牡蛎( 粉) 菟丝子(酒蒸,焙) 韭子(炒) 龙骨 五味子 白茯苓 桑螵蛸(酒炙) 白石脂(各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瘕积聚痞瘀血血蛊总括
五积六聚分脏腑,七 八瘕气血凝。 积不动有定处,瘕聚推移无定形。痞闷不宣气雍塞,未成坚块血瘀名。蓄久不散成血蛊,产后经行风冷乘。

【注】五脏气积名曰积,故积有五证。六腑气聚名曰聚,故聚有六证。《难经》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积,而无六聚。盖以积为血病,而聚为气病也。故李杲有五积丸方治法。《巢氏病源》载七 八瘕,但有八瘕名证,而无七 病形。其他方书亦不概见。大抵又以 为气病,而瘕为血病也。夫病皆起于气,必气聚而后血凝,不必过泥于黄、青、燥、血、脂、狐、蛇、鳖等名,但以牢固不移有定处者,为 为积;推移转动,忽聚忽散者,为瘕为聚可也。故曰∶ 者,征也,言有形可征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若夫痞者,痞闷不通,气道壅塞之谓也。瘀血者,血瘀腹中未成坚块也。蓄之既久,必成血蛊矣。凡此诸证,皆由新产之后,经行之时,不知谨避,以致风冷外袭,邪正相搏,结于腹中而成也。
 
瘕证治
大七气汤

妇人一切 瘕病,上下攻疼七气汤,藿香益智棱莪术,甘桔青陈肉桂香。

【注】妇人一切 瘕,随气上下攻筑疼痛者,宜大七气汤。其方即藿香叶、益智仁、京三棱、蓬莪术、甘草、桔梗、青皮、陈皮、肉桂心、木香也。
 
食证治
乌药散

经行产后食生冷,脏气相搏结块形,牢固不移日渐长,开滞消积温散行。乌药散乌桃莪术,木香当归青桂心。

【注】妇人经行、产后贪食生冷之物,与脏气互相抟聚,结成坚块,牢固不移,日渐长者,治宜开滞消积。用乌药散,即乌药、桃仁、莪术、木香、当归、青皮、桂心,以温散之自愈。
 
血证治
血竭散

乘脏虚兮风冷干,饮食内与血相抟,因成血 坚牢固,胁腹胀痛热而烦。少食多忘头汗出,血竭归芍蒲桂延。

【注】妇人产后经行之时,脏气虚,或被风冷相干,或饮食生冷,以致内与血相抟结,遂成血 。牢固不移,胁腹胀痛,内热心烦,食少善忘,但头汗出者,宜用血竭散,即血竭、当归、赤芍、蒲黄、桂心、延胡索也。
 
痞证治
助气丸

三焦痞满胸膈闷,气不宣通助气清,白术三棱蓬莪术,枳壳槟榔香与陈。

【注】妇人胸膈痞闷,谓之痞。由于气壅不宜所致,宜助气丸,即青皮、白术、三棱、莪术、枳壳、槟榔、木香、陈皮,为丸服也。
 
积聚证治
开郁正元散

积聚通用正元散,苓术青陈曲麦延,香砂海粉楂甘桔,痰饮食积血气抟。

【注】五积六聚,乃痰饮食积,气血抟结而成。通用开郁正元散,其方即茯苓、白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延胡索、香附、砂仁、海粉、山楂、甘草、桔梗也。用以健脾消食、化痰渗饮、理气和血,则积聚未有不愈者矣。
 
瘀血血蛊证治
桃奴散

腹中瘀血未成形,面黄发热腹胀疼,产后经来风冷客,血室之内有瘀停。产后恶露失笑散,经闭瘀凝玉烛攻,血蛊桃奴 鼠粪,延桂砂桃附五灵。

【注】妇人产后经行之时,伤于风冷,则血室之内必有瘀血停留,未成坚块,故不名瘕也,其人必面色萎黄,脐腹胀痛,内热晡热。若产后恶露不行者,宜失笑散;若经闭不通,瘀血凝聚者,宜玉烛散。瘀血不行,蓄之既久,必成血蛊,宜用桃奴散,即桃奴、 鼠粪、延胡索、桂心、砂仁、桃仁、香附、五灵脂也( 鼠粪,一名两头尖,即雄鼠屎。桃奴,即桃树上未成不落之干桃子也)。

失笑散(方见首卷崩漏) 玉烛散(方见首卷汇方内)
 
癖疝证总括
脐旁左右一筋疼,突起如弦 症名;僻在两肋名曰癖;高起如山疝病称,必引少腹腰胁痛。三证皆由风冷成,或作或止因寒发,痛时方见不痛平。

【注】妇人脐之两旁,有筋突起疼痛,大者如臂,小者如指,状类弓弦者,名曰 。僻在两肋之间者,名曰癖。若小腹牵连腰胁,疼痛高起者,谓之疝。名虽有三,其实皆因风冷客于胞中而然,故其发作皆因再受风冷。发则痛,痛则见,不痛则平复如初也。
 
癖证治
葱白散

妇人 癖腹肋痛,风冷血气结而成。葱白四物参苓枳,桂朴姜香青莪棱,茴香曲麦苦楝子,葱盐煎服诃黄斟。

【注】妇人 癖腹肋疼痛者,皆因风冷与气血抟结而成,宜用葱白散温散之。其方即四物汤加人参、茯苓、枳壳、肉桂、浓朴、干姜、木香、青皮、莪术、三棱、茴香、神曲、麦柏、苦楝子、葱白、食盐煎服也。大便结燥,去盐加大黄;如大便自利加诃子。

四物汤(方见首卷汇方内)
 
疝病证治
当归散

妇人疝病气攻冲,胁腹刺痛当归芎,鳖甲吴萸桃仁芍,桂榔青木大黄蓬。

【注】妇人疝病攻冲刺痛,多因风冷寒湿客于胞门血室,故其病皆属厥阴肝经,宜当归散,即当归、川芎、鳖甲、吴茱萸、桃仁、赤芍、肉桂、槟榔、青皮、木香、大黄、蓬莪术也。
 
治诸积大法
形虚病盛先扶正,形证俱实去病急,大积大聚衰其半,须知养正积自除。

【注】凡治诸 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其病;若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罗天益曰∶养正积自除。可谓得经旨者矣。
 
瘕积痞血蛊门汇方
大七气汤

三棱 莪术(各煨、切)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木香 藿香 益智仁 桔梗 肉桂 甘草(炙,各七分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乌药散

乌药 莪术 桂心 当归(炒) 桃仁 青皮 木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血竭散

真血竭(如无,紫矿代) 当归 赤芍 蒲黄 延胡索上等分,研细频筛,再研,取尽为度。每服一钱,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盏,煎一沸,温调下。

方产下时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恶血自循经下行,不致冲上,免生百病。

助气丸

京三棱 蓬莪术(二味各用湿纸包,灰火中煨透,切片,各二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白术(各十五两) 枳壳( 炒,去穣) 槟榔 木香(各十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滚水下。

开郁正元散

白术 陈皮 青皮 香附 山楂 海粉 桔梗 茯苓 砂仁 延胡索 麦芽(炒) 甘草(炙) 神曲(炒,各等分)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煎服。

桃奴散

桃奴(炒) 雄鼠粪(炒,两头尖者是) 延胡索 肉桂 五灵脂 香附(炒) 砂仁 桃仁(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

葱白散

当归 熟地 赤芍 川芎 人参 茯苓 枳壳 肉桂 浓朴 干姜 木香 青皮 莪术 三棱 茴香 神曲 麦芽 苦楝子(各等分)

上末,加葱白三寸,食盐五分,煎服三钱。大便结燥去盐加大黄;便自利加诃子。

当归散

当归 川芎(各二钱) 鳖甲(醋炙,三钱) 吴茱萸 桃仁(十五粒) 赤芍 肉桂(各一钱) 槟榔 青皮(各八分) 木香 莪术 川大黄(各七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干燕脂一钱,水煎,食后服。
 
胎孕之原
天癸先天生身气,精血后天化成形。男子二八天癸至,属阳应日精日盈;女子二七天癸至,属阴应月血月通。男女媾精乃有子,干道男成坤女成。

【注】天癸乃父母所赋,先天生身之真气也。精血水谷所化,后天成形之本也。男子二八,先天肾气盛,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精会合而盈然。男子属阳,阳应日,故精盈而日举也。女子二七,先天气实,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血会合而盛然。女子属阴,阴应月,故血盛而月下也。所以至期男女媾,其先天真气,后天精血,阴阳会和,乃能有子也。当此阴阳会合时,阳盛自然成男,是干道成男也。阴盛自然成女,是坤道自然成女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