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方剂名称是怎样来的?

天台乌药散
出处:《医学发明》
本方由天台乌药、木香、妙茴香、青皮、炒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等药组成。用于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沈迟或弦等症。有行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
本方为气滞寒疝痛实症之常用剂。重在行气疏肝,兼以散寒,从而使气行寒散,肝脉调和,疝痛可消。苏敬《新修本草》曰:「『乌药』今台州、雷州、衡州均有之,以天台者为胜。」天台,一为县名,在浙江省境内,属台州。一为山名,在天台县北,为先霞岭山脉的东支。以此地所产的乌药为上,故名「天台乌药」。本方以其为主药,且以散剂应用,故名「天台乌药散」。
 
五皮饮
出处:《华氏中藏经》
本方由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五种药物组成。用于皮水,证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促急,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有利湿消肿,利气健脾之功。
本方为治皮水的通用方。水肿一证,多与肺、脾、肾三脏相关。本方既健脾运化,利水渗湿,又肃降肺气,通调水道,故有理气、消肿、健脾之效。由于方中五药皆用其皮,以治皮水之证,取「以皮治皮」之意,故称「五皮饮」。
本方去桑白皮,加青皮、地骨皮、甘草皮,名「七皮饮」,治证同上;如去桑白皮,加白术名「全生白术散」,「全生」有保全生命的意思,该方有健脾利湿,安胎消肿之功,可用治疗妊娠脾虚水肿之证。
 
五色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由水银、朱砂、雄黄末、珍珠粉、铅等五种药物组成,先将铅与水银煎熬后,再与其余药末混合,炼蜜为丸,金银器、薄荷煎汤送服。用于治疗小儿痫证。有镇静息风之效。
痫证,为儿科常见疾病,以屡发屡止,止后一切如常为特点,风、火、痰、食、郁均可引起,治疗多责之于肝风。由于本方之中珍珠粉色青,朱砂色赤,雄黄色黄,水银色白,铅色黑,五种药物具备五种颜色,杂合为丸,用以治疗五种痫证(指以上五因引起之痫证),故名「五色丸」。
 
五苓散
出处:《伤寒论》
本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诸药组成。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饮之证。症见头痛发热、水肿、泄泻;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等。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作用。
赵羽皇云:「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之水饮之首剂也。」(《名医方论》)虽然本方所治之症不一,但若掌握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及主证小便不利,用之均有良验。方中由五味药组成,以利水之猪苓为主,故称「五苓散」。亦有「苓」为以「令」水行之意。
本方去桂枝名「四苓散」,至内伤饮食夹湿证。本方加入人参名「春泽汤」,其意在助气以生津,犹如春雨润泽一般;加茵陈则名「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湿热发黄的效方。
 
五泻汤
出处:《银海精微》
本方由黄柏、知母、木通、栀子、生地黄、甘草、玄参、桔梗、黄芩、防风诸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瞳仁干涩火旺,以及五脏虚火妄动诸症。有滋阴泻火之功。
中医眼科有「五轮」之说。即把眼睛由外周向中心分为「肉、血、气、风、水」五轮,其中「肉轮」位于上下眼胞(睑)属脾;「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属心;「气轮」位于白睛属肺;「风轮」位于黑睛属肝;「水轮」位于瞳神(仁)属肾。本方服之能滋养五脏之阴,以泻五脏之虚火,通治「五轮」虚火上炎,以致引起瞳仁干涩之症,故名曰「五泻汤」。
 
五淋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栀子仁等五位药物组成。用于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发作有时之五淋症。有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之功。
「五淋」,是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石淋见于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所致;气淋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膏淋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多由湿热或肾虚所致;劳淋是病久不愈,欲劳则发,多因脾肾两虚所致。均有尿频、尿急、淋沥不断或尿痛等证候。由于本方能治疗多种淋证,故称「五淋散」。
 
五痹汤
出处:《医宗必读》
本方由人参、当归、茯苓、煨白芍、川芎、五味子、白术、细辛、甘草、生姜十味药物组成,主要用于五脏痹症。有补气养血、温阳通络之功。 「痹」,有不通之意。所谓「五脏痹症」,是指「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 上气而喘;「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寒;「肾痹」者,善账,足挛不能伸,身偻不能直。由于本方可治五脏之痹症,故以此命名之。
 
五痿汤
出处:《医学心悟》
本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薏苡仁、麦门冬、炒黄柏知母九味药物组成。临症时可以视情况加味,若心气热加黄连、丹参、生地黄;肝气热加黄芩、牡丹皮、牛膝;肾气热加生地黄、牛膝、石斛;肺气热加天门冬、百合;挟痰加川贝母、竹沥;挟湿加半夏?;瘀血加桃仁、红花。用于治疗五脏痿证。有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滋肾降火之功。
痿证是由于肺热叶焦、湿热伤筋、肝肾亏损等所致之肢体痿废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因分为脉、筋、肉、骨、皮毛「五痿」,由五脏之热所引起。本方灵活化裁,通治五痿之证,故名曰「五痿汤」。
 
五子衍宗丸
出处:《证治准绳》
本方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诸药组成。用于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余沥不清、久不生育,及气血两虚、须发早白等症。有补肾固精之效。古谓本方有添精、补髓、益肾的作用,称之为种子方。方中菟丝子、枸杞子补肾阳,益精血;五味子、覆盆子补肾固涩;车前子亦有补肝肾之功。王肯堂云:「嘉靖丁亥得于广信郑中函宅,药止五味,为繁衍宗嗣种子第一方也,故名。」(《妇科准绳》)「衍」为广布常流之意,本方五药皆用「种子」,取「以子补子」之义,有添精补肾,助于繁衍宗嗣的作用,故称「五子衍宗丸」。
 
五味消毒饮
出处:《医宗金鉴》
本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五味药物组成,水煎加酒服。用于各种疔毒,局部红肿热痛,初起如粟,坚硬根深如钉状,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本方为治疗疔疮肿毒的有效方剂。岳美中云:「本方取金银花寒能解毒,甘不伤胃,为主药,以宣通气血,疏散毒热;蒲公英、地丁消痈毒,散热结为佐;野小菊、天葵根凉血散瘀为使。」(《岳美中医案集》)由于本方由五味药物组成,均有消痈解毒功效,故而命名为「五味消毒饮」。
 
五疳消食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麦芽、 炒使君子、炒黄连、橘红、龙胆草、芜荑(ㄊㄧ / )等药物,共为细末,米糊为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而见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下痢,腹痛等症。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疳积,多由乳食失调而致。「五疳」,指五脏疳积。心疳为心经郁热引起;肝疳为肝经受热引起;脾疳为脾胃损伤引起;肺疳为郁热伤肺引起;肾疳为伏热内阻引起。虽然五脏疳主症不尽相同,但运用本方可以通治各种疳病,故名「五疳消食丸」。
 
五虎追风散
出处:《晋男史传恩家传方》
本方由蝉蜕、南星、天麻、全蝎、僵蚕五种要物组成。用于治疗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者。有袪风痰、止痉搐之功。
本方为治疗破伤风初期的常用方。破伤风,属痉病中的伤痉,多由外伤中风邪所致。方中主用全蝎、僵蚕、蝉蜕三味熄风止痉的虫类药物,再加南星、天麻两味袪风化痰之品,服药后以五心汗出为佳,可使风痰清而痉搐自止,症状缓解而收功。「五虎」,是谓本方用五种药物配伍,功效强猛如虎;「追风」,是言本病是由中风邪而得,方中以袪风为主,疗效迅速,好像虎逐风邪一般,使痉病得以消除。故名「五虎追风散」。
 
止嗽散
出处:《医学心悟》
本方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诸药组成。用于风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等症。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之功。前人云: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后世合称咳嗽。刘河间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实际上,二者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咳嗽的发生,总由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当以宣肺为主。本方为散服用,有解表邪、宣肺气、止咳嗽、化痰涎之效,故称「止嗽散」。
 
中满分消汤
出处:《兰室秘藏》
本方由川乌、泽泻、黄连、人参、青皮、当归、生姜、麻黄、柴胡、荜澄茄、益智仁、半夏、茯苓、木香、黄耆、升麻、吴茱萸、厚朴、草豆蔻、黄柏诸药组成。用于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腹中寒、心下痞等症。有健脾行气、泻热利湿之功。
王晋三云:「分消者,上下分消其邪,谓以辛热散之,苦热泻之,淡渗利之,使其阴阳自然分化,不必泻秽以下也。」
(《古方选注》)「中满」,当指中焦痞满。本方标本同治,正邪兼顾,服之可使寒散气顺,浊降清升,中焦痞满得除,病邪上下分消,故名为「中满分消汤」。
 
水陆二仙丹
出处:《洪氏经验集》
本方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有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之功。「水陆」,指两药生长环境,芡实生长在水中,而金樱子则长于山上,一在水而一在陆。「仙」,谓本方之功效神奇。方中芡实甘涩,能固肾涩精;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两药配伍,能使肾气得补,精关自固,从而遗精、遗尿、带下蠲除。虽然本方药仅二味,但配伍合法有制,用之于临床,其疗效一如仙方,故称之为「水陆二仙丹」。《医方经验汇编》有水陆三仙膏,由鲜荷叶、鲜菊叶、赤小豆组成,蜜和调涂局部,治疗重症大头瘟、头面焮肿等病
 
月华丸
出处:《医学心悟》
本方由天门冬、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山药、百部、沙参、川贝母、阿胶、茯苓、獭肝、三七诸药组成,共为细末,用白菊花、霜桑叶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诸药末炼蜜为丸,噙化。用于阴虚咳嗽、痨瘵久嗽之症。有滋阴降火、润肺平肝、消痰止咳、袪瘀定喘之功。
「月华」,古人指月亮或月亮周围的光环。有「清阴往来远,月华散前墀」(江文通.杂体诗)和「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瘐信.舟中望月诗)等诗句。又因肺属阴,为五藏之华盖,犹如月亮之光彩华美。本方能滋阴润肺,治疗肺痨之病,故名「月华丸
 
内消沃雪散
出处:《外科正宗》
本方由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耆、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银花、皂角刺、木香、大黄等十八味药物组成,加水、酒各半煎服。用于五脏内痈、发背,尻臀诸种,脏毒初起肿硬等症。有清热解毒、消除痈肿之功。
中医治疗外科病症,有内治、外治两法。内治又分消、托、补三法,故称「内消」;「沃雪」者,由如以沸水浇雪一般,可使其立即融化。总之是说用这一「内消」之方后,使疮疡痈肿疾患,能够立即消散吸收之意。
 
化虫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鹤虱、槟榔、苦楝根皮、炒铅粉、枯矾诸药组成,面糊为丸,温米汤下。用于肠中因诸寄生虫(如蛔、蛲、绦、姜片虫等)所致的腹中疼痛,呕吐清水或虫。有杀虫驱虫作用。
本方集萃驱杀诸虫之药于一方,各药单用即又驱杀作用,合用则力更强。「化」,有融解、消化、消灭之意。由于本方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故称「化虫丸」。《医方集解》较本方多芜荑(音“提”)、使君子两味,主治相同。《证治准绳》化虫丸,则由芜荑、黄连、神曲、麦芽四味药物组成,主治小儿疳热。
 
匀气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藿香叶、砂仁、甘草等诸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盐汤调服。用于治疗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食不消,脘腹刺痛,恶心呕吐等症。有芳香行气,健胃和中之功。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机畅达,升降调和则诸病不生。若因情志刺激,或内伤食滞,均可使气机失畅而变症丛生。本方中丁香、檀香、木香芳香行气;白蔻仁、砂仁化湿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共同配伍,可使气滞得以调匀,升降从此复常。「匀」有平均之意,故名曰「匀气散」。
 
午时茶
出处:《陈修园医书全集》
本方由苍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桔梗、麦芽、苏叶、厚朴、陈茶十九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拌匀合糊压成块状,用时加姜、葱少许,水煎热服。用于风寒感冒,停食呕恶,腹痛腹泻等症。有辛温解表、疏风散寒、降逆止痛、消食导滞之功。
名「午时茶」等,是谓本方所用之药物共研细末之后,须在农历五月五日午时这一特定时间内,制成茶饼状,亦因其中含有陈茶此味药,用时如茶一样煎煮后再服,故而名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