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景岳全书 妇人规》月经病论治

宜麟策(总论共十二段)
天地 ,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造化自然之理也,亦无思无为之道也。故有人道即有夫妇,有夫妇即有子嗣,又何有乏嗣之说?然天有不生之时,地有不毛之域,则人不能无乏嗣之流矣。然则生者自生,乏者当乏,而求嗣之说又何为之?果可求耶?果不可求耶?则其中亦自有说,亦自有法矣。所谓说者,非为不生、不毛者而说也,亦非为少壮强盛者而说也。盖不生、不毛者,出于先天之禀赋,非可以人力为也;少壮强盛者,出于妙合之自然,不必识、不必知也。惟是能子弗子者,无后难堪,本非天付;衰老无儿者,精力日去,岂比少年,此所以有挽回之人力,则有说而有法矣。虽法之垂诸古者,已不为少,然以余觉之,则若有未尽其妙蕴者焉。因而胪列其法∶曰天时,曰地利,曰人事,曰药食,曰疾病。总五类二十四条。但凡其一,便足败乃公事矣。宾于晚年得子,率鉴乎此。凡苦于是者,惟察之、信之,则祚HT 之猷,或非渺小,故命之曰宜麟策。
 
时气(天时一)
凡交会下种之时,古云宜择吉日良时,天德、月德及干、支旺相,当避丙丁之说。顾以仓猝之顷,亦安得择而后行?似属迂远,不足凭也。然惟天日晴明,光风霁月,时和气爽,及情思安宁,精神闲裕之况,则随行随止,不待择而人人可辨。于斯得子,非惟少疾,而必且聪慧贤明。胎元禀赋,实基于此。至有不知避忌者,犯天地之晦冥,则受愚蠢迷蒙之气;犯日月星辰之薄蚀,则受残缺刑克之气;犯雷霆风雨之惨暴,则受狠恶惊狂之气;犯不阴不阳,倏热倏寒之变幻,则受奸险诡诈之气。故气盈则盈,乘之则多寿,气缩则缩,犯之则多夭。

顾人生六合之内,凡生长壮老已,何非受气于生成?而智愚贤不肖,又孰非禀质于天地?此感兆元始之大本,苟思造命而赞化育,则当以此为首务。
 
阴阳(天时二)
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此固生成之至道。然亦何以见之?亦何以用之?盖乾坤之用,用在坎离,坎离之用,阴阳而已。夫离本居阳,何以为女?以阳之中而阴之初也;坎本居阴,何以为男?以阴之中而阳之初也。盖中者盛于上,盛者必渐消,初者生于下,生者必渐长。故阳生于坎,从左而渐升,升则为阳而就明;阴生于离,从右而渐降,降则为阴而就晦。此即阴阳之用也,而千变万化,莫不由之。由之推展,则凡冬至、夏至,一岁之阴阳也;子东午西,一日之阴阳也;有节有中,月令之阴阳也;或明或晦,时气之阴阳也;节前节后,消长之阴阳也;月光潮汛,盈虚之阴阳也。再以及人,则老夫少妻,阴若胜矣,有颠之倒之之妙,彼强此弱,阳亦在也,有操之纵之之权,顾无往而非阴阳之用也。知之而从阳避阴,则干道成男,不知而背阳向阴,则坤道成女矣。明眼人其鉴而悟之,笔有难于尽意也。
 
地利(地利一)
地利关于子嗣非不重也,有阴宅之宜子孙者,常见螽斯之多;有阳宅之宜子嗣者,惟生气天乙,方为最吉。

然吉地吉人,每多不期而会。所谓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此其所致之由,自非偶然。故曰∶必先有心地,而后有阴地,信非诬也。第其理深义遂,有非一言可悉。然宗枝攸系,诚有不可不知者。此外如寝室交会之所,亦最当知宜忌,凡神前庙社之侧,井灶冢柩之旁,及日月火光照临、沉阴危险之地,但觉神魂不安之处,皆不可犯,倘有不谨,则夭枉生理残障,飞灾横祸,及不忠不孝之流,从而出矣,验如影响,可不慎哉!
 
基址(地利二)
欲绵瓜瓞,当求基址。盖种植者必先择地,砂砾之场,安望稻黍?求子者必先求母,薄福之妇,安望熊罴?倘欲为子嗣之谋,而不先谋基址,计非得也。然而基址之说,隐微叵测,察亦诚难。姑举其显而易者十余条,以见其概云耳。大都妇人之质,贵静而贱动,贵重而贱轻,贵浓而贱薄,贵苍而贱嫩。故凡唇短嘴小者不堪,此子处之部位也。耳小轮薄者不堪,此肾气之外候也。声细而不振者不堪,此丹田之气本也。形体薄弱者不堪,此藏蓄之宫城也。饮食纤细者不堪,此仓廪、血海之源也。发焦齿豁者不堪,肝亏血而肾亏精也。睛露臀削者不堪,藏不藏而后无后也,颜色娇艳者不堪,与其华者去其实也。肉肥胜骨者不堪,子宫隘而肾气 也。

娜柔脆、筋不束骨者不堪,肝肾亏而根干不坚也。山根唇口多青气者不堪,阳不胜阴必多肝脾之滞逆也。脉见紧数弦涩者不堪,必真阴亏弱经候不调而生气杳然者也。此外,如虎头熊项,横面竖眉及声如豺野狼之质,必多刑克不吉,远之为宜。又若刚狠阴恶,奸险克薄之气,尤为种类源流、子孙命脉所系,乌可近之?虽曰。

尧亦有丹朱,舜亦有瞽叟,二气相合,未必非一优一劣之所致。倘使阴阳有序,种址俱宜,而稼穑有不登者,未之有也。唯一有偏胜,则偏象见矣。是种之不可不择者有如此。不然,则麟趾之诗,果亦何为而作者耶?余因人艰嗣之苦,复见人有不如无之苦,故愿天常生好人,所以并虑及之。
 
十机(人事一)
阴阳之道,合则聚,不合则离。合则成,不合则败,天道人事,莫不由之,而尤于斯道为最。合与不合,机有十焉,使能得之,权在我矣。

一曰阖辟。乃妇人之动机也。气静则阖,气动则辟。动缘气至,如长鲸之饮川,如巨觥之无滴。斯时也,吸以自然,莫知其入,故未有辟而不受者,未有受而不孕者。但此机在瞬息之间。若未辟而投,失之太早;辟已而投,失之太迟。当此之际,自别有影响情状,可以默会,不可以言得也。惟有心人能觉之,带雨施云,鲜不 矣。

二曰迟速。乃男女之合机也。迟宜得迟,速宜见速。但阴阳情质,禀有不齐,固者迟,不固者速。迟者嫌速,则犹饥待食,及咽不能。速者畏迟,则犹醉杯,欲吐不得。迟速不侔,不相投矣。以迟遇疾,宜出奇由迳,勿呈先声。以疾遇迟,宜静以待,挑而后战,能反其机,适逢其会矣。

三曰强弱。乃男女之畏机也。阳强阴弱,则畏如蜂虿,避如戈矛。阳弱阴强,则闻风而靡,望尘而北。强弱相凌,而道同意合者鲜矣。然抚弱有道,必居仁由义,务得其心。克强固难,非聚精会神,安夺其魂?此所以强有不足畏,弱有不足虞者,亦在乎为之者之何如耳。

四曰远近。乃男女之会机也。或以长材,排闼唐突非堪,或以偷觑跖门,敢窥堂室。欲拒者不能,欲吞者不得。暌隔如斯,其能妒乎?然敛迹在形,致远在气;敛迹在一时,养气非顷刻。使不有教养之夙谋,恐终无刚劲之锐气,又安能直透重围,而使鸠居鹊巢也。

五曰盈虚。乃男女之生机也。胃有盈虚,饱则盈而饥则虚也。肾有盈虚,蓄则盈而泄则虚也。盛衰由之,成败亦由之,不知所用,则得其幸而失其常也。

六曰劳逸。乃男女之气机也。劳者气散而怯;逸者气聚而坚。既可为破敌之兵机,亦可为种植之农具,动得其宜,胜者多矣。

七曰怀抱。乃男女之情机也。情投则合,情悖则离,喜乐从阳,故多阳者多喜;郁怒从阴,故多阴者多怒。多阳者多生气,多阴者多杀气。生杀之气,即孕育贤愚之机也。莫知所从,又胡为而然乎?

八曰暗产。乃男子之失机也。勿谓我强,何虞子嗣?勿谓年壮,纵欲亦何妨?不知过者失佳期,强者无酸味,而且随得随失,犹所莫知,自一而再,再而三,则亦如斯而已矣。前有小产病,所当并察之。

九曰童稚。乃女子之时机也。方苞方萼,生气未舒;甫童甫笄,天癸未裕。曾见有未实之粒,可为种不?未足之蚕,可为茧不?强费心力,而年衰者能待乎?其亦不知机也矣。

十曰二火。乃男女之阳机也。夫君火在心,心其君主也;相火在肾,肾其根本也。然二火相因,无声不应,故心宜静,不静则火由欲动,而自心挑肾。先心后肾者,以阳烁阴,出乎勉强,勉强则气从乎降。而丹田失守,已失元阳之本色。肾宜足,肾足则阳从地起,而由肾及心。先肾后心者,以水济火,本乎自然,自然则气主乎先,而百脉齐到,斯诚化育之真机。然伶薄之夫,每从勉强,故多犯虚劳,讵云子嗣?朴浓之子,常由自然,故品物咸亨,奚虑后人?知机君子,其务阳道之真机乎。
 
蓄外家(人事二)
无故置外家,大非美事。凡诸反目败乱,多有由之。可已则已,是亦齐家之一要务也。其若年迈妻衰,无后为大,则势有不得不置者。然置之易而蓄之难,使蓄不有法,则有蓄之名,无蓄之实,亦仍与不蓄等耳。而蓄之之法,有情况焉,有寝室焉。以情况言之,则主母见外家,大都非出乐从,所以或多嗔怒,或多骂詈,或因事责其起居,或假借加以声色,是皆常情之所必至者。而不知产育由于血气,血气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虽云置外家,果何益与?凡蓄外家之不可过严者以此。再以寝室言之,则宜静、宜远、宜少近耳目者为妙。盖私构之顷,锐宜男子,受宜女人,其锐、其受,皆由乎气,当此时也,专则气聚而直前,怯则气馁而不摄。此受与不受之机也。然勇怯之由,其权在心,盖心之所至,气必至焉;心有疑惧,气不至矣;心有不至,气亦不至矣。倘临期惊有所闻,则气在耳而不及器矣;疑有所见,则气在目而不及器矣,或忿或畏,则气结在心而不至器矣。气有不至,则如石投水而水则无知也。且如两阵交锋,最嫌奸细之侦伺,一心无二,何堪谗间以相离?闺思兵机,本无二致,凡外家室之不可不静而远者以此。虽然,此不过为锦囊无奈者设,倘有高明贤淑,因吾言而三省,惟宗祧之是虑,不惟不妒,而且相怜,则愈近愈慰,而远之之说,岂近人情?又若有恭谨良人,小心奉治,则求容已幸,又安敢有远而敬之之念?其然其然,吾未知之何也已。
 
药食(药食一)
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故凡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着矣。今人不知此理,而但知传方,岂宜于彼者亦宜于此耶?且或见一人偶中,而不论宜否而遍传其神,兢相制服,又岂知张三之帽,非李四所可戴也。今录十方于后,择宜用之,庶获济矣。

妇人血气俱虚,经脉不调,不受孕者,惟毓麟珠随宜加减用之为最妙。其次则八珍益母丸亦佳。若脏寒气滞之甚者,用续嗣降生丹亦妙。

毓麟珠(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服一、二斤,即可受胎。凡种子诸方,无以加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芍药(酒洗各二两) 川芎 炙甘草(各一两) 当归 熟地(蒸捣各四两)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酒炒) 鹿角霜 川椒(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空心嚼服一、二丸,用酒或白汤送下,或为小丸吞服亦可。如男子制服,宜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巴戟肉各二两。如女子经迟腹痛,宜加酒炒破故纸、肉桂各一两,甚者再加吴茱萸五钱,汤泡一宿炒用。如带多腹痛,加破故纸一两、北五味子五钱,或加龙骨一两醋 用。如子宫寒甚,或泄或痛,加制附子、炮干姜随宜。如多郁怒气,有不顺而为胀为滞者,宜加酒炒香附二两,或甚者再加沉香五钱。如血热多火,经早内热者,加川续断、地骨皮各二两,或另以汤剂暂清其火,而后服此,或以汤引,酌宜送下亦可。

八珍益母丸(见《妇人规古方》)治血气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酸腹胀,或断或续,赤白带下,身作寒热,罔不获效。服一月之后,即可受胎。虚甚者用药一斤,必能受子。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川芎(各一两) 当归(酒洗) 熟地(酒洗各二两) 炙甘草(五钱)芍药(醋炒一两) 益母草(四两,五六月采取,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不见铁器晒,杵为末)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空心蜜汤或酒下一丸,或为小丸亦可。脾胃虚寒多滞者,加砂仁一两,姜汁炒。腹中胀闷者,加山楂肉一两,饭上蒸熟。多郁者加香附一两,酒制。此徐思鹤医统方。又一方名八珍益母十全丸,于前方内用益母草八两,外加沉香四钱。思鹤曰∶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带,壮形体,胎前和气,产后补虚,真妇人之圣剂,超古今之神方,有室家者,不可不知也。予哂斯世之医,惟集古方香附胜金丹为女人开郁调经之要药,殊不审古今虚实之异,古人气实,故可用香附开导。香附味辛性燥,但能开破而已,多用之大耗气血,虚者愈虚,病者愈甚,而于滋补何有哉?今世十妇九虚,非补不可,再用香附以耗之,寝成怯弱之证,是辨之不早则危殆而难痊矣。妇人经脉不调,或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者,宜服此以调养之。经不通者,服一料即通,不调者一月即调,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胎前间用一服,则胎固而安。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晕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凡治产后诸疾极稳。若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续嗣降生丹(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五脏虚损,子宫冷惫,不能成孕。并治男子精寒不固,阳事衰弱,白浊梦泄。妇人带下寒热,诸虚百损,盗汗短气,无不感应。此方乃温隐居《求嗣保生篇》所载,云东京焦员外三世无嫡嗣,后遇一神僧,问其故,曰∶无嗣者有三∶一、祖宗无德,自身无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按∶此均属唯心之词);三、精神不守,妻外家血寒。焦公曰∶治之有道乎?僧曰∶先修德,后修身。

三年之后到台山,令行童赐以方药,名续嗣降生丹,根据方服之,后不及二十年,子孙数人皆贵显。此方无怪诞克伐之品,且温且固,凡血海虚寒者,服之必佳,但温力有余,补力不足,倘益以人参、白术、熟地、川芎、炙甘草各一两,则八珍全而温补赞育之功,当非浅也。因命名曰加味续嗣降生丹。

当归(酒洗) 杜仲(酒炒) 茯神 益智仁 龙骨( ) 桂心 吴茱萸(制) 干姜(半生半熟)川椒(去目) 台乌药(各一两) 白芍药(酒炒) 川牛膝(酒浸) 半夏(制) 防风 秦艽 石菖蒲(去毛) 北细辛 桔梗(各五钱) 附子(一枚重一两者,脐下作一窍,入朱砂一钱,面裹煨熟,取出朱砂,留为衣) 牡蛎(大片者,以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五日一换,取出用硫黄一两为末,酒和涂遍,用纸皮糊实,米醋浸湿,外以盐泥浓固之,候干,用炭五斤, 过为末,每料止用二两,余可收贮,再用。)

上为末,以酒煮糯米糊为丸,梧子大,以前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渐至七、八十丸,空心滚白汤或盐汤、温酒下。

男子脏气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宜还少丹、全鹿丸、无比山药丸。若右肾阳气不足者,宜右归丸或毓麟珠俱妙。若阳痿精衰虚寒,年迈艰嗣者,必宜赞育丹。若阳盛阴虚,左肾精气不足者,宜左归丸或延年益嗣丹。

若火盛水亏,多内热者,宜大补阴丸。此外,如河车种玉丸、乌鸡丸、黑锡丹之类皆可用之。

杨氏 还少丹(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其气亏损,肌体瘦弱等证。

熟地黄(二两) 山药 山茱萸 杜仲(姜汤炒) 枸杞(二两) 牛膝(酒浸) 远志(姜汁浸炒)肉苁蓉(酒浸) 北五味 川续断 楮实子 舶茴香 菟丝子 巴戟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秘方》全鹿丸(见《古方八阵·补阵》)此药能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功效不能尽述。人制一料服之,可以延年一纪。其法须四人共制一鹿,分而服之,逾年又共制之,四人共制四年,则每人得一全鹿。若一人独制一料,恐久留变坏,药力不全矣。

中鹿一只,缚杀之,退去毛,将肚杂洗净,同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仍入原汤熬膏和药末、绞肉,加炼蜜和捣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同入之。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蜜炙) 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 牛膝(酒拌蒸) 山药(炒) 芡实(炒) 菟丝(制) 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酒炒) 巴戟肉 胡芦巴(酒拌蒸) 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 楮实子(酒拌蒸) 秋石 陈皮(上各一斤) 川椒(去目炒) 小茴香(炒) 沉香 青盐(各半斤)

上先须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胶成就,和捣为丸,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盐汤、白汤任下,冬月温酒亦可。

《局方》无比山药丸(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诸虚损伤,肌肉消瘦,耳聋目暗。常服壮筋骨,益肾水,令人不老。

山药(二两) 菟丝子(三两酒浸蒸) 五味(拣净六两) 肉苁蓉(四两切片酒浸焙) 杜仲(三两酒炒)牛膝(一两酒浸蒸) 熟地 泽泻 山茱萸 茯苓 巴戟肉 赤石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酒或米饮下。

右归丸(见肾虚经乱)

赞育丹(见《新方八阵·因阵》)治阳痿精衰,虚寒无子等证妙方。

熟地(八两蒸捣) 白术(用冬术八两) 当归 枸杞(各六两) 杜仲(酒炒) 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 山茱萸 淫羊藿(羊脂拌炒) 肉苁蓉(酒洗去甲) 韭子(炒黄各四两) 蛇床子(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二两)

上炼蜜丸服,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左归丸(见肾虚经乱)

延年益嗣丹(见血热论外方)

丹溪 大补阴丸(见《古方八阵·寒阵》)降阴火,补肾水。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各四两) 熟地(酒洗蒸捣烂) 龟板(酥炙黄各六两)

上为细末,用猪脊髓蒸熟,和炼蜜同捣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姜、盐、酒送下。

河车种玉丸(见《妇人规古方》)

紫河车(一具) 只要母气壮盛,浓大新鲜者,但去胞内瘀血,不必挑去鲜红血脉,以米泔水洗净,用布绞干,石臼内生杵如糊,用山药末四、五两收干,捻为薄饼八、九个,于砂锅内焙干,以香如肉脯为妙。

大熟地(酒洗烘干八两) 枸杞(烘干五两) 白茯苓(人乳拌晒三次) 归身(酒洗) 人参 菟丝(制)阿胶(炒珠各四两) 丹皮(酒洗) 白薇(酒洗各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 山茱萸 香附米(用酒、醋、水三物各半碗,浸三日,晒干略烘各三两) 大川芎(酒浸切片晒干二两)

上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空心或酒或白汤、盐汤任下。如带浊多者,加赤白石脂各二两,须以清米泔飞过用。服药后忌生萝卜、生藕、葱、蒜、绿豆粉之类。

乌鸡丸(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羸弱,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骨蒸,不能成胎等疾。

乌骨白毛公鸡一只,重二斤半许者,闭杀之,去毛杂,外用艾叶四两、青蒿四两切碎,纳一半在鸡肚内,以小酒坛一个入鸡,并所剩蒿、艾,用童便和水灌令没鸡二寸许,煮绝干,取出去骨,余俱同捣如薄饼,焙干为细末,听用。

南香附(去毛净一斤) 分四份,用米泔、童便、酒、醋各浸一份,春秋一二日,夏一日,冬四日,取出晒干略炒。

人参 熟地 当归(酒浸洗) 生地 川芎 白芍(各三两) 黄 白术 川牛膝 柴胡 知母 丹皮(各二两)鳖甲(醋浸炙黄三两) 白茯苓(二两半) 秦艽(一两半) 黄连(炒) 地骨皮 贝母 玄胡索 干姜(炮焦各一两)

上俱为末,用酒、醋各半,煮烂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渐加至百丸,温酒、米饮任下,忌煎炒辛辣等物及苋菜。

又乌鸡丸

熟地 当归 白术 山药 山茱萸 枣肉 柿饼 莲肉(各四两) 黄 (蜜炙三两) 鹿角胶 狗脊 杜仲 枸杞 莲须 香附 阿胶 川芎(各二两) 乌药(一两半)

上药制净,用乌骨鸡一只,闷杀之,干去毛去杂,连骨捶碎,用酒、醋各半同药煮熟,去骨烘干,共为末,即将余汁少入面,打糊为丸,任意用引送下。

唐氏 乌鸡丸

人参 怀生地 怀熟地 青蒿子(去梗) 香附(四制) 鳖甲(各三两) 白术 枣仁肉 枸杞 麦冬 云苓 地骨皮(去骨) 丹皮(去骨) 白芍(各二两) 归身(二两半) 川芎 甘草(各一两)

上先将诸药备完,听用,乃取丝毛乌骨白公鸡一只,约重一斤许者,扑倒,去毛秽头足肠杂不用,将鸡切作四块,先以鳖甲铺铜锅底,次入杂药,以免焦腐,渐渐加童便约至斗许,煮至极烂,捞起晒干为末,将鳖甲去裙,并鸡骨俱以原汁醮炙至干为末,同前药炼蜜为丸,桐子大,每空心用清汤送下百余丸。

《局方》黑锡丹(见《古方八阵·热阵》)治痰气壅塞,上盛下虚,肾水亏竭,心火炎盛,或一应下虚阴寒、真头痛等证,及妇人血海久冷无子,赤白带下。

黑锡(去滓二两炒末) 硫黄(二两) 肉桂(五钱) 附子(炮) 木香 沉香 舶茴香 故纸 阳起石(水飞) 葫芦巴(酒浸炒) 肉豆蔻(面裹煨) 金铃子(蒸,去皮核各一两)

上用新铁铫将锡花开,下硫黄末,提起,以木杵擂极细,放地上退火毒,同余药研一日,至黑光色为度,酒糊丸,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服四十丸,空心姜、盐汤下,女人艾、枣汤下。
 
用药法(药食二)
凡男女胎孕所由,总在血气。若血气和平壮盛者,无不孕育,育亦无不长。其有不能孕者,无非气血薄弱;育而不长者,无非根本不固。即如诸病相加,无非伤损血气,如果邪逆未除,但当以煎剂略为拨正,拨正之后,则必以调服气血为主,斯为万全之策。所以凡种子丸散,切不可杂以散风、消导及败血、苦寒、峻利等药。盖凡宜久服而加以此类,则久而增气,未有不反伤气血,而难于孕者也。

再若香附一物,自王好古曰“乃妇人之仙药,多服亦能走气”,而后世不言走气,但相传曰“香附为妇人之要药”,由是但治妇人,则不论虚实,无弗用之。不知香附气香、味辛、性燥,惟开郁、散气、行血、导滞乃其所长,若气虚用之,大能泄气;血虚用之,大能耗血。如古方之女金丹及四制香附丸之类,惟气实血滞者用之为宜。凡今妇人,十有九虚,顾可以“要药”二字而一概用之乎?用之不当,则渐耗渐弱,而胎元之气,必反将杳然矣。
 
饮食(药食三)
凡饮食之类,则人之脏气各有所宜,似不必过为拘执。惟酒多者为不宜。盖胎种先天之气,极宜清楚,极宜充实,而酒性淫热,非惟乱性,亦且乱精。精为酒乱,则湿热其半,真精其半耳。精不充实,则胎元不固,精多湿热,则他日痘疹、惊风、脾败之类,率已受造于此矣。故凡欲择期布种者,必宜先有所慎,与其多饮,不如少饮;与其少饮,犹不如不饮,此亦胎元之一大机也。欲为子嗣之计者,其母以此为后着。
 
男病(疾病一)
疾病之关于胎孕者,男子则在精,女人则在血,无非不足而然。凡男子之不足,则有精滑、精清、精冷者;及临事不坚,或流而不射者;或梦遗频数,或便浊淋涩者;或好色以致阴虚,阴虚则腰肾痛惫;或好男风以致阳极,阳极则亢而亡阴;或过于强固,强固则胜败不洽;或素患阴疝,阴疝则肝肾乖离。此外,则或以阳衰,阳衰则多寒;或以阴虚,阴虚则多热。若此者是皆男子之病,不得尽诿之妇人也。倘知其由,而宜治则治之,宜反则反之,必先其在我而后及妇人,则事无不济矣。
 
女病(疾病二)
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盖经即血也,血即阴也,阴以应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为病,则有或先或后者;有一月两至者;有两月一至者;有枯绝不通者;有频来不止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黑色、紫色者;有瘀而为条、为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带、白浊者;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生化者;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有血 、气痞,子脏不收,月水不通者。凡此皆真阴之病也。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凡此摄育之权,总在命门。正以命门为冲任之血海,而胎以血为主,血不自生,而又以气为主,是皆真阴之谓也。所以凡补命门则或气或血,皆可谓之补阴,而补阴之法,即培根固本之道也。凡自壮至老,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而矧以先天、后天之肇基,又将舍是而何求乎?是以调经种子之法,亦惟以填补命门,顾惜阳气为之主。然精血之都在命门,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阳心脾之间。盖心主血,养心则血生,脾胃主饮食,健脾胃则气布。二者胥和,则气畅血行。此情志饮食,又当先经脉而为之计者,亦无非补阴之源也。使不知本末先后,而妄为之治,则又乌足以言调经种子之法?(以上宜麟策终)
 
盈虚吟
谁识雌雄在坎离,玄关消息有真机,坎虚离实云非是,坎实离虚亦是非。

天以至刚方得体,地缘无日乃成泥,三生同有金丹在,试问仙翁知不知?
 
辨古
种子之法,古人言之不少,而余谓其若未尽善者,盖亦有疑而云。然谨并列而辨之,亦以备达者之裁正。

《广嗣诀》云∶“三十时辰两日半,二十八九君须算,落红满地是佳期,金水过时从霍乱,霍乱之时枉费功,树头树底觅残红。但解开花能结子,何愁丹桂不成丛。”按∶此言妇人经期方止,其时子宫正开,便是布种之时,过此佳期,则子宫闭而不受胎矣。然有十日半月及二十日之后受胎者,又何为其然也?又一哲妇曰∶若根据此说,则凡有不端者,但于后半月为之,自可无他虑矣。善哉言也!此言果可信否?

《道藏经》曰∶“妇人月信止后,一日、三日、五日合者,干道成男;二日、四日、六日合者,坤道成女。”按∶此以单数属阳故成男,偶数属阴故成女,果若然,则谁不知之,得子何难也?总未必然。

《诸氏遗书》云∶“男女之合,二精交畅,若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至,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为本,而女形成矣。”按∶此一说,余初见之,甚若有味有理,及久察之,则大有不然。盖相合之顷,岂堪动血?惟既结之后,则精以肇基,血以滋育,而胎渐成也。即或以血字改为精字,曰阴精先至,似无不可。然常见初笄女子,有一合而即孕者,彼于此时畏避无暇,何云精泄?但其情动则气至,气至则阴辟,阴辟则吸受,吸受则无不成孕,此自然之正理也。若褚氏之说似穿凿矣。

东垣曰∶“经水断后一、二日,血海始净,精胜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后,血脉已旺,精不胜血,感者成女。”按∶此说亦非确论。今见多生女者,每加功于月经初净而必不免于女,岂亦其血胜而然乎?

丹溪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精胜其血,则阳为之主,受气于左子宫而男形成;精不胜血,则阴为之主,受气于右子宫而女形成。”按∶此乃与《圣济经》 “左动成男,右动成女”之说同。第以子宫验之,无不皆有两瓣,故在男子亦有二丸。而子宫之义,谅亦如此,信非谬也。惟左受成男,右受成女之说,则成非事后,莫测其然。即复有左射、右射之法,第恐阴中阖辟,自有其机,即欲左未必左,欲右未必右,而阴阳相胜之理,则在天时、人事之间,似仍别有一道。虽知此说,终无益也。
 
述古
《褚氏遗书》曰∶“建平孝王妃、姬皆丽无子,择民家未笄女子入御,又无子。问曰∶求男有道乎?澄对曰∶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此王之所以无子也。然妇人有所产皆女者,有所产皆男者,大王诚能访求多男妇人至宫府,有男之道也。王曰∶善!未再期,生六男。夫老阳遇少阴,老阴遇少阳,亦有子之道也。”
 
论证
瘕之病,即积聚之别名。《内经》止有积聚疝瘕,并无 字之名,此后世之所增设者。盖 者,征也。

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硬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成形者,或由血结,谓之血;或由食结,谓之食 。无形者,瘕在气分,气滞则聚而见形,气行则散而无迹。此 瘕之辨也。然又有痛者,有不痛者。痛者联于气血,所以知气血行则愈,故痛者易治。不痛者,不通气血,另结窠囊,药食难及,故不痛者难治。此又治之有辨也。其他如肺之积曰息奔;心之积曰伏梁;脾之积曰痞气;肝之积曰肥气;肾之积曰奔豚。以至后世有曰 癖、曰痞块之属,亦不过以形见之处有不同,故名亦因之而异耳。总之,非在气分,则在血分,知斯二者,则 瘕二字已尽之矣。但血症气瘕各有虚实,而宜攻宜补,当审之真而用之确也。诸经义另详积聚门,所当参阅。

《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张子和曰∶“遗溺、闭癃、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后小腹有块,或时动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之疝,而谓之瘕。”
 

瘀血留滞作 ,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 矣。然血必由气,气行则血行。故凡欲治血,则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罗谦甫曰∶养正邪自除,必先调养,使营卫充实,若不消散,方可议下。但除之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若不守禁忌,纵嗜欲,其有不丧身者鲜矣。

血 作痛,或成形不散,在脐腹之下,若暂见停蓄而根盘未固者,只宜五物煎或决津煎加减主之,则血无不去,痛无不止,足称神剂。

五物煎(见血寒论外方)

决津煎(见经期腹痛)

妇人形气、病气俱实,或腹胀,或痛甚,而新有所逆,但欲行滞止痛者,宜通瘀煎、失笑散、玄胡当归散、加减四物汤之类,疏之、导之,气通滞去,痛必自愈。若稍久且坚,而欲消之、磨之,宜三棱丸、万病丸之类主之。

通瘀煎(见经期腹痛)

失笑散(见经期腹痛)

玄胡当归散(见经痛论外方)

《良方》加减四物汤(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血积。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蓬术 三棱 肉桂 干漆(炒烟尽等分)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钟半,煎七分,食远服。

三棱丸(见《古方八阵·攻阵》)治血 、血瘕、食积、痰滞。

莪术(醋浸炒) 三棱(各三两) 青皮 麦芽(炒) 半夏(各一两)

上共享好醋一钟,煮干共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姜汤下。

万病丸(见《妇人规古方》)治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后 瘕等病。

干漆(炒烟出青白为度) 牛膝(酒洗焙各一两)

上为末,生地黄一升,用砂锅慢火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形气强壮而瘀血不行,或大便结闭,或腹胀痛甚,有非下不可者,宜《良方》桃仁承气汤下之最捷,或用夺命丹、桃仁煎、穿山甲散、赤金豆之类皆可,然下须详慎,非有大实不得已之证,不宜妄用。

《良方》桃仁承气汤(见《古方八阵·攻阵》)治瘀血小腹作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疼痛不可近,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

桃仁(半两去皮尖) 大黄(炒一两) 甘草(二钱) 肉桂(一钱)

上姜水煎,发日五更服。

夺命丹(见鬼胎)

《良方》桃仁煎(见《古方八阵·攻阵》)治血瘕。

桃仁 大黄(炒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朴硝(一两)

上为末,以醇醋一钟,瓷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乃下朴硝,丸如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温酒下五丸,日午下秽物,如未见,再服,仍以调气血药补之。立斋曰∶向在毗陵一妇人,小便不通,脐腹胀甚,余诊之曰∶此血瘕也,用前药一服,腹痛下瘀血、血水即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血虚者斟酌与之。

穿山甲散(见《古方八阵·攻阵》)治 痞瘀血,心腹作痛。

穿山甲(炒焦) 鳖甲(醋炙) 赤芍药 大黄(炒) 干漆(炒烟尽) 桂心(各一两) 川芎芫花(醋炒) 归尾(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赤金豆(见鬼胎)

养正之法,当察阴阳上下,病之久新及邪正强弱之势。其有停瘀虽甚,而元气困弱者不可攻;病久而弱,积难摇动者不可攻。凡此之类,皆当专固根本,以俟其渐磨渐愈,乃为良策。如郁结伤脾者,宜用归脾汤、逍遥饮、寿脾煎。脾胃虚寒者,宜温胃饮、养中煎、六君子汤。肝肾虚寒者,宜大营煎、暖肝煎、理阴煎,或《良方》交加散亦可。脾肾虚寒,大便泄泻或不实者,宜胃关煎、理阴煎。病久脾肾气滞而小腹痛胀者,宜八味地黄丸。肝火不清,血热而滞者,宜加味逍遥散。以上诸证,凡虚中带滞者,不妨于前药中各加行气导滞之品,此在用者之圆活也。

归脾汤(见经不调)

逍遥饮(见肾虚经乱)

寿脾煎(见血虚经乱)

温胃饮(见血虚经乱)

养中煎(见《新方八阵·热阵》)治中气虚寒,为呕为泄者。

人参(一至三钱)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嗳腐气滞者,加陈皮一钱,或砂仁四分。如胃中空虚觉馁者,加熟地三、五钱。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大营煎(见血热经早)

暖肝煎(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证。

当归(二、三钱) 枸杞(三钱) 茯苓(二钱) 小茴香(二钱) 肉桂(一、二钱) 乌药(二钱)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良方》交加散(见经痛论外方)

胃关煎(见产后腹痛)

八味地黄汤(即八味丸。见经不调)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妇人久 宿痞,脾肾必亏,邪正相搏,牢固不动,气联子脏则不孕;气联冲任则月水不通。内治之法宜如前,外以阿魏膏贴之,仍用熨痞方,或用琥珀膏亦可,然必须切慎七情及六淫、饮食、起居,而不时随证调理,庶乎可愈。

阿魏膏(见《外科钤古方》)治一切痞块,更服胡连丸。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药 穿山甲 生地黄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 红花(各半两) 木鳖(十枚去壳) 乱发(一团) 槐、柳、桃枝(各半两)

上用麻油二斤四两,煎药黑去渣,入发再煎,发化,仍去渣,入上好真正黄丹,煎收软硬得中,入后细药,即成膏矣。

阿魏 芒硝 苏合油 乳香 没药(各五钱) 麝香(三钱)

上,凡贴膏药,须先用朴硝随患处铺半指浓,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之。

熨痞方(见《古方八阵·攻阵》)

一层用麝香二、三分掺肉上,二层阿魏一、二钱,三层芒硝一、二两铺盖于上。

上,先用荞麦面和成条,量痞大小围住铺药于内,以青布盖之,随烧砖四五块,轮流布上熨之,觉腹中气行宽快,即是痞消之兆。以手烘热摩之亦妙。内须服调养气血之药。
 

凡饮食留聚而为 痞者,或以生冷,或以风寒,或以忿怒气逆,或以劳倦饥馁而饮食叠进,不用消化则积而成 矣。然胃气强者,必不致留聚饮食,而饮食之不能化者,必由脾肾气弱而然。所以治此者,宜酌虚实而为攻补,庶乎得效也。诸治法详积聚门。宜参而用之。

立斋曰∶前证若形气虚弱,须先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当先疏导为主,而佐以补脾胃。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用乌药散,散而行之。若脾气虚而血不行者,宜用四君、芎、归,补而行之。若脾气郁而血不行者,宜用归脾汤,解而行之。若肝肾血燥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遥散,清而行之。大抵食积痞块之证,皆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但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虽曰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若胃气未虚或可少用,若病久虚乏者,不宜轻用。

《良方》乌药散(见《古方八阵·和阵》)治血气壅滞,心腹作痛。

乌药 莪术(醋浸炒) 桂心 桃仁 当归 青皮 木香(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四君子汤(见血虚经乱)

归脾汤(见经不调)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气瘕
瘕者,假也。所谓假者,谓其形虽若 而原无根窠,非若 痞之坚顽有形者也。盖有形者,或因血积,或因食积,积有定形,所不可移易者也。无形者,病在气分,气逆则甚,气散则缓,聚散无根者也。惟其无根,故能大能小,或左或右,或近胁肋而如臂如指,则谓之 癖;或下脐腹而为胀为急,则谓之疝瘕。《难经》曰∶“病有积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阴沉而伏;聚者阳气也,阳浮而动。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也。”然则 由于积,积在阴分而有渊薮,故攻之非易;瘕由于聚,聚在阳分而犹乌合,故散之非难。此 瘕之辨有如此,惟散之之法,却有因通、因塞之妙用,而人多莫之知也。

凡病在气分而无停蓄形积者,皆不可下。盖凡用下者,可除有形而不可以除无形。若气因形滞者,去其积则气亦顺,自无不可。若全在无形气分,即下亦不去,而适足以败正气也。宜切识之。

散气之法,只在行气,盖气行则散也。但行气之法,大有权宜,如气实则壅滞,宜破而行之;气闭则留蓄,宜利而行之;气热则干涸,宜寒而行之;气寒则凝结,宜温而行之。此散气治瘕之大法也。然瘕聚之证,使果气强力健,则流行不息,又何瘕聚之有?惟正气不行而后邪气得聚。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凡为此病,必气虚者多,虚不知补,则正气不行,正气不行则邪气不散,安望其有瘳乎?但实者有据,故显而易见,虚每似实,故隐而难知。此所以当辨其真也。

破气行气之剂,凡气实气壅之甚而为胀为痛者,宜排气饮、木香顺气散、木香调气散、四磨汤、诸七气汤之类主之。若血中之气滞而为瘀为痛者,宜失笑散、通瘀煎、调经饮,甚者《良方》夺命丹。疝瘕气聚者,荔香散,甚者天台乌药散。气结膀胱,小水不利者,小厘清饮、四苓散、五苓散。气结大肠,干秘不行者,搜风顺气丸、麻仁丸;水亏血虚而秘滞者,济川煎。肝气逆而为聚者,解肝煎,兼火者,化肝煎。气聚兼热,火郁不行者,抽薪饮、大厘清饮。寒滞不行,气结胀聚者,抑扶煎、和胃饮、丁香茯苓汤。三焦壅滞,气道不清而中满肿胀者,廓清饮。痰饮水气停蓄胸胁而为吞酸呕逆者,苓术二陈煎、六安煎、和胃饮、括痰丸之类主之。

以上诸法,惟气实瘕聚者宜之,凡元气不足者,皆不可用。

排气饮(见经期腹痛)

《统旨》木香顺气散(见《古方八阵·和阵》治气滞腹痛胁痛。

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砂仁 浓朴(制) 苍术(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局方》木香调气散(见《古方八阵·和阵》)

木香 白檀香 白豆蔻 丁香(各二钱) 炙甘草 藿香(各八钱) 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四磨汤(见《古方八阵·和阵》)治诸逆气。

沉香 乌药 枳实 槟榔

上四味,用白汤共磨,或下“养正丹”尤佳。一方用白酒磨。《济生方》用人参无枳实。本证加木香,即名五磨饮。

七气汤(见《古方八阵·和阵》)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及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 人参 肉桂 甘草(炙各一两)

上,每服三、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因》七气汤(即四七汤。见安胎)

加味七气汤(见《古方八阵·和阵》)

即前七气汤加浓朴、茯苓各等分。

《局方》七气汤(见《古方八阵·和阵》)治七情郁结,脏气互相刑克,阴阳不和,挥霍撩乱,吐泻交作。

半夏(制) 浓朴 芍药 茯苓(各二钱) 人参 肉桂 橘红 紫苏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指迷》七气汤(见《古方八阵·和阵》)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雍滞,攻冲作疼,积聚瘕胀满等证。

半夏 甘草(各七分半) 香附(钱半) 青皮 陈皮 桔梗 官桂 藿香 益智 莪术(煨各一钱)

上,每服三、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统旨》七气汤有三棱、玄胡索、姜黄、草豆蔻。无半夏、桔梗。《济生》大七气汤有三棱,无半夏。

失笑散(见经期腹痛)

通痰煎(见经期腹痛)

调经饮(见经期腹痛)

夺命丹(见鬼胎)

荔香散(见《新方八阵·因阵》)治疝气痛极。凡在气分者,最宜用之。并治小腹气痛等证,神效。

又心腹久痛方如后。

荔枝核(炮微焦) 大茴香(等分炒)

上为末,用好酒调服二、三钱。如寒甚者,加制过吴茱萸,减半用之。凡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惟妇人多有之,用荔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数服除根。

《宝鉴》天台乌药散(见《古方八阵·和阵》)治小肠疝气,卒引脐腹疼痛。

乌药 木香 茴香(炒) 良姜(炒) 青皮(各半两) 槟榔(二个) 川楝子(十个) 巴豆(七十粒)

上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加面炒黑,去面及巴豆不用,其余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甚者姜酒下。

小厘清饮(见白浊遗淋)

五苓散(见白浊遗淋)

四苓散即前五苓散去肉桂。(见《古方八阵·和阵》)

搜风顺气丸(见《古方八阵·和阵》)治痔漏,风热闭结,老人燥秘等证。

车前子(两半) **子(微炒二钱)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丝子(酒浸)枳壳 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麻仁丸(见《古方八阵·攻阵》)治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芝麻(四两研取汁) 杏仁(四两去皮尖研如泥) 大黄(五两) 山栀(十两)

上为末,炼蜜入麻汁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

济川煎(见产后大便秘涩)

解肝煎(见安胎)

化肝煎(见崩淋经漏不止)

抽薪饮(见血热经早)

大厘清饮(见白浊遗淋)

抑扶煎(见《新方八阵·热阵》)治气冷阴寒或暴伤生冷致成泻痢。凡初起血气未衰,脾肾未败,或胀痛,或呕恶,皆宜先用此汤。此胃关煎表里药也。宜察虚实用之,其有寒湿伤脏,霍乱邪实者,最宜用此。

浓朴 陈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滞痛甚者,加木香五、七分,或砂仁亦可。如血虚多痛者,加当归二钱。如寒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半。

和胃饮(见经期腹痛)

杨氏 丁香茯苓汤(见《古方八阵·热阵》)治脾胃虚寒,宿食留滞,痞塞疼痛,气不升降,以致呕吐涎沫或呕酸水,不思饮食。

半夏(制) 橘红 茯苓(各一两半) 丁香 附子(制) 肉桂 砂仁(各五钱) 干姜(炮)木香(各一两)

每服四钱,水一钟半,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廓清饮(见《新方八阵·和阵》)治三焦壅滞,胸膈胀满,气道不清,小水不利,年力未衰,通身肿胀,或肚腹单胀,气实非水等证。

枳壳(二钱) 浓朴(一钱半) 大腹皮(一、二钱) 白芥子(五、七分或一、二钱) 萝卜子(生捣一钱,如中,不甚胀,能食者,不必用此) 茯苓(连皮用二、三钱) 泽泻(二、三钱) 陈皮(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内热多火,小水热数者,加栀子、木通各一、二钱。如身黄小水不利者,加茵陈二钱。如小腹胀满,大便坚实不通者,加生大黄三、五钱。如肝滞胁痛者,加青皮。如气滞胸腹疼痛者,加乌药、香附。如食滞者,加山楂、麦芽。

苓术二陈煎(见《新方八阵·和阵》)治痰饮水气停蓄心下,呕吐吞酸等证。

猪苓(一钱半) 白术(一、二钱) 泽泻(一钱半) 陈皮(一钱) 半夏(二、三钱) 茯苓(一钱半)炙甘草(八分)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服。如肝肾兼寒者,加肉桂一、二钱。

六安煎(见产后喘促)

括痰丸(见《新方八阵·和阵》)治一切停痰积饮,吞酸呕酸,胸胁胀闷疼痛等证。

半夏(制二两) 白芥子(二两) 干姜(炒黄一两) 猪苓(二两) 炙甘草(五钱) 陈皮(四两,切碎用盐二钱入水中,庄浸一宿,晒干)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一钱许,滚白汤送下。如胸胁疼痛者,加台乌药二两。

补气以行气之剂,如圣愈汤、参归汤、七福饮,皆能调心气之虚滞。五味异功散、参术汤能理心脾之气虚不行。独参汤、参附汤能助肺以行五脏之治节。若脾胃气虚而滞者,惟六君子汤、归脾汤为宜。脾胃虚寒而滞者,必温胃饮、理中汤、五君子煎最佳。若虚在脾肾阴分,气有不行而或为痰饮、或为胀满、或为呕吐腹痛等证,非理阴煎不可。若虚在血中之气而为滞为痛,微则四物汤,甚则五物煎、决津煎、大营煎方可。若肝肾寒滞,小腹气逆而痛者,必暖肝煎以温之。若脾肾气虚,门户不要而为滞为痛者,必胃关煎以固之。若元气下陷,滞而不升者,宜补中益气汤、举元煎以举之。若元气大虚,气化不行而滞者,必五福饮、十全大补汤、大补元煎或六味回阳饮以培补之。以上皆补气行气之法也,亦不过为之筌蹄云耳。而此中之用,诚有未可以言悉者。然常人之情,尤为气之滞者,惟破之、散之为宜,而反云补之必不然也。不知客之强者,以主之弱;邪之胜者,以正之虚。凡今人之病,虚者最多,而用补者最少,治与病违而欲以药济人,盖亦罕矣。即余以多虚少实谆谆为言,而人亦未信,姑以人事喻之,其或可晓然乎。夫人之虚实,亦犹人之贫富,气实者若富翁,气虚者若贫士。今人于千百中而富者其几?舍富之外,尽贫人矣。其多其少,即此类也。又有华其貌而罄其室者,人多难测,亦此类也。但贫人之情,可益不可损,增一分犹然未足;削一分其窘何堪?使以潜消暗剥之术而加之,贫寒窘乏之士阴移人祚,而人不之觉,亦甚堪怜矣。此道以仁为术,其可不以此为心乎?嗟乎!人生以气为主,得气则生,失气则死。夫智者知人之命,不智者知人之病,若强不知以为知,而徒资便给,以人命为尝试者,则其概可知矣。

东垣 圣愈汤(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血虚心烦,睡卧不宁,或五心烦热。

人参 川芎 当归 熟地黄(酒拌蒸) 生地黄(酒拌) 黄 (炙各一钱)

上,水煎服。

参归汤(亦名人参汤。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七福饮(见血虚经乱)

五味异功散(见恶阻)

参术汤(见《古方八阵·补阵》)治气虚颤掉,泄泻呕吐等证。

人参 白术 黄 (各二钱) 白茯苓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

甚者加附子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独参汤(见崩淋经漏不止)

严氏 参附汤(见《古方八阵·补阵》)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呃逆自利,脐腹疼痛,手足厥冷,呕恶不食,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证。

人参 制附子 用参须倍于附,或等分不拘,五钱或一两酌宜用,姜水煎服。

《良方》有丁香十五粒,名加减参附汤。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归脾汤(见经不调)

温胃饮(见血虚经乱)

理中汤(见血虚经乱)

五君子煎(见崩淋经漏不止)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四物汤(见经不调)

五物煎(见血寒论外方)

决津煎(见经期腹痛)

大营煎(见血热经早)

暖肝煎(见血 )

胃关煎(见产后腹痛)

补中益气汤(见经不调)

举元煎(见崩淋经漏不止)

五福饮(见血热经早)

十全大补汤(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大补元煎(见血热经早)

六味回阳饮(见《新方八阵·热阵》)治阴阳将脱等证。

人参(二、三两或数钱) 制附子(二、三钱) 炮干姜(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当归身(三钱,如泄泻者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多多益善)

水二钟,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 四、五钱或一两,或冬白术三、五钱。如泄泻者,加乌梅二枚,或北五味二十粒亦可。如虚阳上浮者,加茯苓二钱。如肝经郁滞者,加肉桂二、三钱。
 
阴挺
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此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过劳,或因郁热下坠,或因气虚下脱。大都此证当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如阴虚滑脱者,宜固阴煎、秘元煎;气虚陷下者,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因分娩过劳,气陷者,寿脾煎、归脾汤;郁热下坠者,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

固阴煎(见肾虚经乱)

秘元煎(见血虚经乱)

补中益气汤(见经不调)

十全大补汤(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寿脾煎(见血虚经乱)

归脾汤(见经不调)

龙胆泻肝汤(见产门不闭)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水杨汤 治妇人阴中生物,痒痛牵引腰腹,多由房事太过,或因**不遂,或因非理所为,以致阴户有伤,名曰阴挺。

金毛狗脊 五倍子 枯矾 鱼腥草 水杨根 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分四剂,用有嘴瓦罐煎汤,外预以竹筒去节接罐嘴,引热气熏入阴中,或透挺上。俟汤温,仍用洗沃之。仍服治挺诸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