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伤寒论求是
陈亦人 原著
顾武军等修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9一版


【作者介绍】
陈亦人教授(1924年7月5日~2004年8月24日),江苏沭阳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
 
**谦斋医学讲稿


《谦斋医学讲稿》,医论著作。秦伯末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并附治疗病例。
 
*沈绍九医话


作者: 唐伯渊 杨莹洁整理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类别:医药卫生
出版时间:1975-11-01 印刷时间:1975-11-0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
郭霭春 编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12一版


医经著作,郭霭春编著。作者将《素问》81篇逐一校勘、注释并语译。其注释兼采历代注家之善,并阐发个人心得。对历代注家注文之有争议或存疑者,每能阐明己见而予辨析。训诂有据,绝少浮泛。语译简明、畅达。1981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灸绳 【作者】周楣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


《灸绳》简介 中国第一部大型针灸类书《中国针灸四大通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中国针灸史图鉴》的出版更使《中国针灸四大通鉴》的学术价值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使之成为中国针灸学集大成之作,在中国针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针灸史图鉴》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国针灸的发展里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文献资料翔实丰富,囊括了中国针灸史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针灸文物图谱,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堪称无墙的针灸博物馆。



前言 本书初稿于1958年开始动笔,“文革”后期初具雏形,1985年曾作为全国灸法讲习班的试用讲稿仓促付印过。内容疏漏夝错与印刷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其中对许多问题的不同看法与师心自愎之处,必将为我界同仁所诟病,故自印成之后,即揣揣不安。但事隔十余年,并未由此而招来诮讪,相反书中的不少拙见,还能得到同仁的首肯与某些权威著作整段与整章、整节引用,实非始料之所能及! 客有问于余曰:今视子之修订稿,与已经付印之初稿,其中不少大段的章节,已为他书正式出版发行,而子今又复依样葫芦,收入在本书之中,是人之取用于子者,而子又复取用于人,是将反主为客,招来抄袭之诮矣!予曰:不然!一个从未道破的观点与见解,当首次被提出以后,如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与重复,将是最大的愉快与收获,被重复与抄引的次数愈多,则首倡者将愈感快慰,又何愠愠之有乎!客首肯而退! 本书首先对灸法的处境与前景,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这些虽然都是一些漫无边际的浮想与空谈,但这也是全书内容的主导思想与中心话题。
<灸绳>是周楣声老的著作,其中记录了他临床用灸的心得,包括以文献与临床资料,对"热病忌灸"这一古训的批评等等..

【本书目录】


上篇 灸 论 第一章 关于振兴灸法的思考 第一节 灸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第二节 振兴灸法的方向 第二章 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 第一节 研究经络学说不能忘记中医的认识论 第二节 经络学说应与中医藏象学说相联系 第三节 不能混淆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地位 第四节 有形无形、颅内颅外之争应该得到澄清 第五节 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不能混为一谈 第六节 生理经络与病理经络应有所区分 第七节 对经络内容与功能的认识不能笼统含混 第八节 经气应该是经络的实质 第三章 经脉系统的内容及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经脉系统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经脉系统与心血管体系的关系 第三节 经脉系统与经筋体系的关系 第四节 经脉系统与淋巴体系的关系 第五节 经脉系统与皮肤肌肉的关系 第六节 经脉系统的联系和依存 第四章 针刺与灸法功效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比较 第一节 针与灸的联系基础和作用机制 第二节 针灸与药物的比较 第三节 针和灸比较 第五章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第一节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各种灸法及作用 第六章 针灸辨证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临床辨证与治症的意义 第二节 针灸辨证与汤液辨证的异同 第七章 灸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意义 第一节 灸感感传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灸感感传的路径与形式 第三节 经穴感传作用的若干特性 第四节 十四经病理感传现象与途径 第五节 灸感规律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验证 第八章 热症禁灸与可灸对灸法的影响 第一节 热症禁灸的错误根源 第二节 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如何对待热症用灸 第九章 灸赋 第一节 针灸探源赋 第二节 灸不离宗赋 第三节 经脉求真赋 第四节 灸针同异赋 第五节 灸针辨证赋 第六节 灸感三相赋 第七节 热症贵灸赋 第八节 灸海乘槎赋 第九节 灸不忘针赋 第十节 灸贵变通赋 下篇 灸 例 第十章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第一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辨证与分型 第三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践 第四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研究 第五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选录 第六节 灸法成功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对防治艾滋病的启示 第十一章 灸法治疗各科病症验案 第一节 颅脑及神经精神病 第二节 五官口齿喉舌病 第三节 呼吸系统病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病 第五节 消化系统病 第六节 前后阴及泌尿系统病 第七节 运动系统病 第八节 皮肤病 第九节 外科炎症与外伤性病 第十节 癌肿及新生物 第十一节 其他
 
我是铁杆中医
-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
彭 坚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11月
 
目录

上卷 学术篇:

导 论 第一篇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我的学徒生涯
1 家学渊源
2 入门之阶
3 最后一课
二、史峰回眸
1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2 中西医学的分道扬镳
三、中医的科学方法
1 叩问中医
2 方法之谜
3 《伤寒论》与信息方法
4 辨证论治的本质
5 复杂科学
6 《黄帝内经》与模型方法
四、中医的优势领域
1 治疗方法的优势
2 文献资源的优势
3 医学模式的优势
4 养生保健的优势
5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五、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1 成才的诀窍
2 读书的诀窍
3 临证的诀窍
六、东西方文化冲撞激荡下的中医
1 百年风云
2 症结何在
3 凤凰涅槃

第二篇 中医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
一 和谐文化与中医学
二 中医应当由中国人说了算
三 中医要有自己的金标准
四 中医院发展改革的方向

第三篇 面对传染病的猖獗,我们应当有所准备
一 历史与现状
二 思路与方法
三 结语

第四篇 抗击流感第一人
一 张仲景其人
二 《伤寒论》其书
三 伤寒是何病
四 走向世界的《伤寒论》

第五篇 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驳《告别中医中药》
一 不平等的比较和有意的欺瞒
二 中西医发展的历史真相
三 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学优势
四 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下卷 临床篇:

第一类 慢性疼痛
一、头痛 二、颈肩疼痛 三、肩臂疼痛 四、心胸疼痛
五、胸胁疼痛
六、腹痛
七、腰腿疼痛
八、肢体疼痛 九、痛经
第二类 慢性炎症
一、慢性鼻炎
二、慢性咽喉炎 三、慢性扁桃体炎 四、慢性支气管炎 五、慢性口腔炎 六、慢性胆囊炎 七、慢性胃炎 八、慢性结肠炎 九、妇科慢性炎症
第三类 病毒性疾病
一、感冒与流感
二、病毒性肝炎
第四类 增生性疾病
一、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
二、乳腺增生
三、前列腺增生 第五类 恶性肿瘤 一、克服放化疗毒副作用
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防止癌症的扩散复发
四、减轻癌性疼痛
第六类 妇科内分泌失调及功能性疾病 一、不规则出血
1 宫血症 2 排卵期出血 二、月经周期紊乱
三、闭经
四、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五、更年期综合症
六、不孕症
第七类 老年性疾病
一、古代养生延年之法
二、冠心病
三、中风
四、糖尿病
五、老年脑病
六、其他老年病症
1 皮肤搔痒
2 手足麻痹
3 腿脚无力
4 夜尿频数
5 习惯性便秘
 
选读:

第一篇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 我的学徒生涯

1 家学渊源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却并非书香门第,祖上是农民,原籍湖南岳阳彭家大垸。清朝道光年间,曾祖父彭吟樵不满包办婚姻,从老家出走,一担青菜挑进长沙,成了城里的“打工仔”。有一次,看到钉马掌的工匠在削马蹄皮,突发奇想,他将削下的马蹄皮放在新瓦上焙枯,调上冰片、麻油,试着用来治疗臁疮:这是一种当时劳动群众最常见、最不易治愈的小腿胫部溃疡,俗称“烂脚杆子”病。岂知真的有效,一炮打响,由此起家,俨然当起了“外科医生”,当然,按大清律例,现时标准,只能算作“江湖郎中”。从此,彭氏医生的招牌在长沙市白马巷64号一挂就是七十余年,直到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烧起为止。

祖父这一辈,有五人行医,以大伯祖父彭韻伯的名气最大。他专攻叶天士的学说,一部《临证指南医案》,读得滚瓜烂熟,用得出神入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湖南省政府主席、军阀何某的父亲得了病,老爷子从乡里头次进城享福,不到半月,即卧床不起,高烧不退,群医束手。伯祖父以上等高丽参一枝烧炭、加保和丸煎汤,一剂而热退身凉。明明是一个消化不良引起的“滞烧”,用几分钱一帖的消滞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偏偏就难倒了众多名医,不知如何既能照顾到病情,又能照顾到大人物的面子,让善于玩“脑筋急转弯”的伯祖父捡了个便宜。经何某一褒奖,伯祖父于是乎就“饮誉三湘”了。

我的父亲排行第四,学医的是二伯、三伯。二伯彭崇让生于1902年,家境贫寒,只念了四年私塾,全靠博闻强记,苦读成才,青年时即医名鹊起。五十年代初,本拟调中国中医研究院,恰逢得了肺结核,未能成行。后来入聘湘雅医学院,担任中医顾问,教授,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导师。二伯曾多次为胡耀邦、叶剑英、王震、陶铸、杨得志等来湘的领导人看病。徐特立先生的夫人患有一种西医称作“癔病性昏厥症”的疾病,得病已经四十余年,每次发作即昏不知人,遍访全国名医,用任何药物都无效,过几天就会自动苏醒。1964年初,徐夫人在长沙发病,二伯用黄芪一两、防风五钱,浓煎鼻饲,半个小时就醒了。徐老先生大为惊讶,问为什么会有效。二伯回答:这个病中医古籍有记载,名“尸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晋国大夫赵简子得的就是这种病,扁鹊凭脉断定三日后复苏,未尝用药;《旧唐书•许胤宗传》中,柳太后得此病,御医许胤宗用黄芪、防风煎汤数斛,置于床下,熏蒸而醒,中医古代最有名的医案、明代的《名医类案》,将这个医案列为全书的第一案,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新瓶子装旧酒而已。听后,徐老先生感慨不已,不久,亲自提名二伯为第三届省政协常委。

对于先人的这些轶闻趣事,虽然从小耳熟能详,但到后来从事医学史研究时,我还是认真地考证了一番。结果发现:用马蹄皮焙枯治臁疮,方书未载;人参烧炭消滞,经传无考;即使是将赵简子、柳太后、徐夫人,千年故事一锅勺,也似乎有移花接木之嫌,不那么绝对科学严谨的。我这几位先辈,除了敢于实践、胆识过人之外,还有一股子灵性,也就是中医常讲的悟性,所谓“医者,意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诗品中的心有灵犀、画论中的形神兼备、文章中的妙手偶得、佛学中的境由心生等等,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但悟性这东西,用讲究实证的现代科学方法,大概找不着形态,它却是渗透于中国古代文化各门学科的灵魂,而一个缺少悟性的中医,永远只能在低层次的临床实践中徘徊。

也许从少年时代起,我就朦胧地意识到:中医与现代科学完全不是一回事,讲不清它的道理,但有时候,比能讲清道理的西医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支撑它的学科背景是几千年积累的成功经验,是临床实践,而不是现代科学手段。中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是一个神秘王国。


2 入门之阶

最初跨进这个神秘王国,远没有听故事那么开心浪漫。我开始为徒学医,已过弱冠之年,靠背书记诵的“童子功”,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对中医的了解,也近乎一张白纸。作为老师的二伯父,递给我一本张仲景的《伤寒论》,嘱咐不许看注解,以免受干扰,要把原文反复读熟,仔细体会,直至倒背如流,全部印进脑子里,溶进血液中。二伯是有名的伤寒大家,平日里给学生讲述起《伤寒论》来,听说是口若悬河,纵横千古,这时节却来了个“沉默是金”,把我打入冷宫,令我独学无友。莫可奈何,我整日在《伤寒论》中遨游爬梳,苦思遐想,围绕着这本小册子,搬来一大堆中基、方剂、中药、内科著作,象无头苍蝇一样,瞎冲乱撞。王国维讲的读书三境界中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我当年啃这三百九十七条简牍的真实写照。大约半年后,当我还在这两层境界中熬煎度日时,二伯把我带上了临床,一经点化,全盘皆活,我逐渐明白了《伤寒论》的价值,享受到中医思维的乐趣。当然,到蓦然回首,见灯火阑珊、佳人俏立时,己经在很多年以后了。至今为止,没有哪本书读得象这本书这么苦,也没有哪本书象这本书那样使我获益终生。

3 最后一课

就这样,白天抄方看病,晚上读书讲经,我在伯父身边度过了五年典型的中医师徒相授的学习生涯。二伯最后一次教我,是临终前的一刻。那是1978年1月17日,春寒料峭,二伯病危,等我赶到他身边时,经过他的学生们的抢救,能坐起来了,面色潮红,精神尚好,大家松了一口气。二伯一会儿招呼伯母,给参加抢救的学生煮荷包蛋下面,一会儿喊我接尿,当我刚把尿壶凑上去,二伯忽然抓住我的手,叫我摸他背上的汗,连声问:“摸到没有?摸到没有?这就是绝汗,‘绝汗如油’啊!”话音刚落,便气绝而亡。二伯用他生命迸发的最后一闪火花,为我上了最后一堂课。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啊,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作为湖南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二伯始终没有公开出版过著作。他为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的学生们授课时,编写过中医内科、伤寒、金匮等教材,也为继承家学的后辈们留下一部手写的临床笔记,但都没有刊行。每当问及著述一事,二伯总是宣称:“我治病能有所疗效,不过是勤读古人的书,善用古人的方,拾古人的余唾而已,我本人并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成就,不值得留言后世。只要善于把古人千百年来积累的成果,灵活地转用于自己的临床,就能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医生,不可奢谈创新与突破。”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观点难免有清高和守旧之嫌,但是相对于中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而言,真正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其实这是一句大实话。亲情加师徒的特殊关系,使得二伯可以对我直抒胸臆,表达他对人生、对学中医的看法。他的许多教诲,在我的医学生涯中,确实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的这些话: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过:‘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会辩证,‘认证无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你将会受益终身。”

“培养中医临床医生,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途径。对你,我取其后者。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夺谁的长?古人、今人的长处,即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心,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二百余首经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一首优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得意,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减,则原有建筑的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俗话说:‘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养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

“治病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讥讽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

“初次诊治的病人,如果病情复杂,宜先投石问路,从一点切入,静观病情的变化。倘若病势有所好转,则可得寸进尺,步步跟进,争取一环一环解开;倘若病势有所加重,也不必惊慌失措,但须改弦更张,转换思路,而从其反面论治,往往有效,因为疾病的性质是:非阴即阳、非表即里、非寒即热、非虚即实,懂得这个辩证关系,就能沉着应战;倘若病势不进不退,则应调整角度,重新选点,也可能是药力未到,须守方不变。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前提是必须用药单纯,紧扣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好全局。”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轻易舍弃,还要准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别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中医是真正的长春树,当同龄人谢谢幕下台的时候,一个从事中医临床的人,才开始登上一个更高的境界。相对于一般老年人而言,一个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专家,肯定会多几分精神的充实,少几分身体的苦痛。能够与中医事业相伴始终,是人生的一种机遇,一种福气。”

岁月如河,一晃流过去二十多年了,我的脑海中始终浮现着二伯临终前的情景,耳边始终回响着二伯平时所吐露的学医箴言。


2 读书的诀窍
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一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

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

当然,读书是有诀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
第一,要熟读几本书。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四百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

我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其中的思维技巧,临床方法论,这是中医临床的灵魂。条文要记得熟,临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医临床的精髓。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治疗一个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种西药,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不适,胃脘饱胀,咕噜作响,大便时干时稀,舌苔薄黄。我用半夏泻心汤、调中益气汤、乌梅丸等,先后几个月,不见大效,血糖仍然踞高不下,但始终不敢贸然去芩连,因为考虑到黄连有降血糖的作用。几乎黔驴技穷了,却偶然一次切脉时,发现虽然时值夏天,但患者整条手肘都是冷的,这不正是《伤寒论》中的“四逆”证吗?腹中咕噜作响,即肠鸣音亢进,不正是《金匮要略》中的“水饮”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吗?舌苔薄黄只是有热的假象。改用大剂量四逆汤合己椒苈黄丸,取效了,血糖也开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觉得惭愧,对不起病人,还是《伤寒论》条文不熟,自己辨证论治的功夫没有到家,受到了干扰。

《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好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聪明,会学习总结别人的长处,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善夺人之长”。他写书的方法是学了《伤寒论》的,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把温病的全过程,从头到尾地展示开来,把治疗的方药穿插进去,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他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自叶天士所创制,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为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出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鞠通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但吴鞠通没有刻意说明这些,引起清代后来一些医家的非议。在今天看来,吴鞠通确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我们后人仍然要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况当时出书,是没有稿费的,还要找人资助,或者自己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了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

然而,《温病条辨》有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在于作者本身是个业余医生,青年时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以谋生,一干就是十多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本人虽然也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者,在他晚年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回忆起二、三例,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温病治疗经验。因此《温病条辨》的条文及其内容,远不及《伤寒论》的灵动和内涵的丰富。温病用三焦辨证的模式,后人以为是吴鞠通的首创,其实也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则有喻昌等人。吴鞠通将其发展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卫气营血一纵一横,交相辉映,成为一种立体的辨证方法,原本不错,但他却提出温病的发展是“始上焦,终下焦”,这就未免失之偏颇,忽略了伏气温病一开始就表现为下焦内热的另一种传变规律。又如,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的经验,并不全面,遗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剂时,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汤”一类方,叶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汤”,因为几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吴鞠通则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为“三仁汤”,这样一改,容易误导,以为湿温初起,当三焦同治,王绵之先生对这点很有看法,认为湿温初起的重点,应当放在上焦,这是对的。叶霖、王孟英对吴氏的失误,均有所批评。这些失误,大概都与吴鞠通当时的临床经验不足有关。但总的来说,还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为《温病条辨》毕竟是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理论与经验,并且基本概括出了温病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后世提供了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药,完成了几乎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媲美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

学《黄帝内经》不必象读《伤寒论》那样死读,它毕竟是理论书,不是临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诫我,四十岁以前不必读《黄帝内经》全书,可以读《内经知要》。《内经知要》简明扼要,对领会中医理论体系、开阔思维、指导临床有好处。到年纪比较大了,临床经验比较多了,对社会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读《黄帝内经》全文,才能真正读懂,当然,那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思维境界。
 
书评转帖:
时代呼唤铁杆中医——《我是铁杆中医》读后感评论推荐

江厚万[1] 马继松[2] [1]中国科技开发研究院芜湖分院,芜湖241001 [2]芜湖中医学校,芜湖241001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14卷第12期摘要:针对目前中医西化与异化,“泡沫中医”泛滥的严峻现实,中医大家邓铁涛先生提出了“铁杆中医”的命题,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在《我是铁杆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中,对这一命题给出了精彩的答案。该书一扫过去理论脱离实际、坐而论道的浮泛陈言,从中医当代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临床感悟,对中医的得失成败进行反思,揭秘中医的科学本质以及中医的成材规律,探索中医的前进方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立意新颖,值得每一位关爱中医事业的学人一读。 (共2页)
 
中国病史新义
范行准 著
伊广谦等整 理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1一版
 
书评转录:
3、 疾病史的研究:
较为突出的是范行准撰《中国病史新义》约90万字,填补了疾病史专著的空白。此外,冼维逊《鼠疫流行史》则属于单个疾病史的专著。
--中医现代史第六章第四节:医学史文献学的研究

进入1980年代以后,全国的各行各业几乎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疾病医疗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就疾病史而言,这一时期最值得注目的当属1980 年代在大陆和台湾出版的两部疾病史的专著, 即:范行准撰著约90万字的《中国病史新义》(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和陈胜昆之《中国疾病史》。
---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 (余新忠)
 
作者介绍: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转】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伊广谦
我国有悠久的藏书传统,在历代众多藏书家中,范行准先生及其栖芬室藏书可谓独树一帜,独步医林。

范行准(1906~1998年),名适,字天磐,浙江省汤溪县(今属金华县)人。家世寒素,少即失学,仅读三年小学。13岁时,在其小叔父范贡云于本县罗埠镇所开德寿堂药店学徒。自十四五岁始,经常去十余里外之城中图书馆看书,馆藏虽不丰富,但感觉“不啻如赤手贫儿,蓦入铜山金穴,神摇意夺,徘徊不忍去之。必日薄崦嵫,始惘然言旋”。其酷爱书籍之情,可以想见。18岁时,返乡自学中医。20岁起,在乡诊病,前后有3年。30年代初,考入上海国医学院,学院为5年制,插班入三年级。第2年又跳班入五年级,两年即获毕业。在学期间,得以师从陆渊雷、章次公诸名家。毕业后在上海行医,与医史、文献学家王吉民、龙伯坚、宋大仁等交游,并开始了他搜书藏书的人生历程。

由于范先生立志编一部大型《中国医学史》,故其初期所收多为史部、子部古籍,而不购医书,以为医书可向医家通借。但不久即发现,医家所藏,善本反而极为稀见,乃转而大力访求医书。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遇有善本,必购之而后快。其搜求之辛苦,“有求之十年不得而一旦遇之者,有展转推求而始得之者,有既失而复得者,亦有失之交臂,如象罔之珠,不可再得者”。甚至罄尽家中柴米之资以购求爱书,亦为常事。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图书之厄,旷古所无”,“念典章之覆没,感文献之无征”,遂奋起抢救,其中不乏善本医书。范先生认为,宋元善本固所愿求,但实用的稀见孤本,并不逊色。书肆冷摊常见其踪影,远方甚至国外亦有友朋代为网罗寻觅。十年时间,成绩斐然。至1941年,所搜四部古籍,已逾二万卷。此后又续有增加。当时因系租房居住,“室小书多,椅案之外,俱为图籍所据,人则屯伏其中”,而先生自得其乐。

范先生藏书室名曰“栖芬室”,芬者书香之谓,“栖芬”之意有二:一者先生客寓上海,僦舍而居,屡经搬迁,书籍随主人随处栖止,用以自况;二者范先生认为,“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书籍不过在此暂时栖留,异日将要归还社会,借以言志。而且,先生表示自己“并无藏书奢望,钤书印记,亦未敢用‘藏书’二字”。确乎如此,范先生栖芬室藏书,皆铃以“汤溪范氏栖芬图籍”、“栖芬室图书”等印。在自撰的栖芬室铭辞中,范先生写道:“栖栖江湖,劳劳齿履,尺席万泉,月显责比,宝可易人,主得随徒,唯此清芬,偕予栖此。”即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

栖芬室聚藏了大量珍贵中医药古籍,其中有宋、元、明三代的珍稀刻本、写本90多种,如北宋版《圣散子方》、明彩绘本《本草图谱》;还有不少清代医家、学者的稿本,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稿本、刘鹗《要药分剂补正》稿本,及连自华、陆懋修、田晋蕃等人的手稿。栖芬室中珍藏的大量珍本医书,凝聚着范先生一生的心血,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

我国记述藏书家行迹的著作有个有趣的特点,多喜用七言绝句纪事加注形式,谓之“藏书纪事诗”。在诸多藏书纪事诗著作中,唯一被吟咏的中医藏书家即是范行准先生。诗见近人王謇(佩诤)《续补藏书纪事诗》:“本划衍义宗奭寇,伤寒名论仲景张。辑佚钩沈若治经,医家渊海千金方。”注云:“范行准,购求医书,不遗余力。集医家著述编缀成书,我国之丹波丸也。与(范)祥雍品性极相似,称上海二范。”将范先生与日本著名医学世家和藏书家丹波元简父子并列。由于范先生极具特色的丰富收藏,被公认为中医藏书家中的巨擘。

众所周知,范先生的医史、文献学论著向以立论严谨、资料翔实著称,这无疑得力于栖芬室的珍藏。范先生撰写的《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国预防医学史》、《中国病史新义》已成为医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他将自己的珍藏公开于世,主编影印出版了《中国古典医学丛刊》,所收《循经考穴编》、《秘藏常山栖静斋针灸全书》等,皆为世人难得一见的秘笈。他还用大量精力辑录了两汉至元明间的医学佚书,为《全汉三国六朝唐宋医书》、《元明医学钩沉》两书。

1984年,范先生78岁时,毅然将栖芬室全部藏书献给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实现了他早年的愿望。这批献书共计760种,7200余册。其中医书660多种,2100多册,内含善本290种,1500余册。善本中有宋、元、明三代刻本、写本90多种,有的已是价值连城的文物。范先把自己一生节衣缩食、苦心搜集的珍贵图书全部献给国家,完全是出于对中医药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说:“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我所酷爱的书籍将为整个社会、整个中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时,我感到无限的幸福和光荣。”范老以天下为公的豁达态度,一时蔚为医界美谈,赢得人们的敬佩
 
说明:所介中医书籍,大部为渔翁个人收藏者。

以下同,未完待续!
 
先生辛苦了
 
中医史
李经纬 著

医史研究老树新花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63期
在21世纪中医事业发展再次面临重要契机的时候,李经纬教授的《中医史》问世,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以往经验之上的。对中医历史的研究,近年有相当重要的成果,例如四卷本《中国医学通史》就是代表。其中,李经纬教授就是《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的主编。在多年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之后,李教授又于耄耋之年撰成本书,恰如醪醴陈酿,更见醇和。我以为此书堪称适时之史笔,成功之作。

对古代医史的梳理更加精到

由于有编撰《中国医学通史》以及主持医史文物研究的基础,作者对医学史中的相关史实和进展的掌握相当扎实,其中尤为显著的是作者素有深入研究的中医外科技术史等内容。与近代西医相比,中医外科手术相对落后,以致有人怀疑古书所有关于手术记载的真实性,或者持外国传入说。作者以丰富的旁证资料指出,华佗时代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完全是有可能的,还有如晋代的唇裂修补手术、唐代的肿瘤切除手术和义眼镶嵌手术等,都有明确依据,我们不能简单地依据今天的现状来怀疑古人的记述。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另外,对本书之命名《中医史》,作者也有严谨的思考,在绪言中,对何谓“医”、何谓“中医”以及历代医称都作了详细考证,这是前人未曾重视的问题,很有价值。另外绪言还就医学史研究的任务作了探讨,对后来者有指导意义。

系统回顾20世纪中医史

《中国医学通史》虽有现代卷,但止于20世纪末段。现在已步入21世纪,有条件对跌荡起伏的20世纪的中医学史作一个完整的回顾了,本书列“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一章,作专题思考,这也是近年中医通史著作之首创。虽然限于篇幅,于史事史实方面只作粗线条勾勒,但在勾玄评论方面相当深入,可谓是其精华所在。其中包括对中西医汇通的评述、对建国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思考,以及作者对“中西医结合科研模式”和“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的期望等,融汇着作者以医史学者身份对中医发展路向的独到理解。例如对中西医汇通,作者指出:“(他们)自觉不自觉印证是如何与西医一致,从而证明中医是科学的。虽然不承认,或极力反对西医以不科学、落后为由对中医的批判,但却削足适履称中医如何与西医一样科学,有些给人勉强的感觉。这种倾向,数十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甚至在今天仍有不断的反映。”这样评价十分有启迪意义。20世纪中医走过的历程是十分曲折的,认真总结其成败得失,必定能为21世纪的中医事业提供参考,这正是“史以为鉴”的功能。

有史有论,论而中肯

有人说史家当以理性为主,不掺感情因素。其实未必尽然。撰史者固然不能因为感情因素而曲解历史,但任何著作中最精彩的,一定是作者最动情的地方。本书在评论史事时,往往结合个人经历和体会,言论剀切而中肯。例如作者原来是西医出身,经过“西学中”而后选择了中医学史作为研究方向,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深有体会,正如书中指出:“他们(指西学中人员)是为了继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而进行研讨的,而绝非轻视、消灭中医。”现代中医、中西医结合都是发展中医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能否正视中医的独特价值,采取合理的方法去研究,决不能以西医学理论为标准衡量中医,这是已为历史证明的事实。

以上几点,是我读《中医史》的一点感想,未必足以概括全书的特色。但其学术价值足以肯定。此外,本书的附录部分,还记载了作者与海外的医史学术交流情况,这也是现代医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是李经纬教授毕生心血的结晶,为现代医史学增添了色彩,而且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相信普通读者也会读之而不能释卷。略有不足之处,我认为中医“温病”概念的范围要较西医的“传染病”之内涵为大,本书把明清温病学派放入“传染病学派”一节,未必完全恰当。因温病学派虽有诊治传染病之学术经验,但叶、薛、吴、王四家之名著,内涵广博,不只局限于传染病方面,似应以“温病学派对传染病之贡献”为题目更为贴切。

最后想说明推荐此书之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对中医抹黑者所为,必须清洗。读《中医史》使广大读者对中医之伟大,有较全面之认识。《中医史》第十一章“20世纪中医发展历程”最后一句说:“我们必须严肃地指出:那些视中医为伪科学的先生们,他们数典忘祖,是全盘西化的继承者,我们不能容许他们践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作者的大声“呐喊”。(邓铁涛)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1/1652/1624.htm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5日 07:35pm 时添加 -=-=-=-=-
中医史 作者: 李经纬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ISBN:7544320847 版次:第1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内经语言研究
钱超尘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6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7日 05:22pm 时添加 -=-=-=-=-
本书从音韵、语法、词义(训诂)三方面对《内经》语言作了全面研究和分析。是作者多年研究《内经》语言的成果结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7日 05:25pm 时添加 -=-=-=-=-
作者简介

钱超尘,生于1936年,河北省玉田县渠河头半壁街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被推荐为该校中文系古代汉语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古汉语专家陆宗达教授,学习以《说文解字》为核心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而成为乾嘉学派正统传人。从1972年底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讲授《医古文》至今。他在传道授业之余,潜心于中医训诂学、中医文献整理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填补了多项学术空白,尤其是他以上古音韵学为手段,参照《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改正现行本《素问》、《灵枢》讹衍倒夺60余处,体现了他在中医音韵训诂方面颇深的造诣。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国立第十三大学波比尼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李时珍研究分会、王清任研究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训诂学会理事等职。 钱教授淡薄名利、专心学问,不仅以文字学(尤其是俗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和考据学作为研究中医古籍的手段,在中医文献研究及中医经典著作的语言研究方面开拓出许多的新领域,他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古籍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的普及作了大量工作。 主要著作有:《黄帝内经太素研究》、《内经语言研究》、《中医古籍训诂研究》、《伤寒论文献通考》、《唐本伤寒论》、《千金翼方诠译》、《宋本伤寒论校注》、《战国策译注》、《古代汉语》和《医古文》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医道求真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研究》
烟建华 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1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7日 06:01pm 时添加 -=-=-=-=-
书评转帖:
系统求索论《内经》——读《医道求真》有感
2008-4-7 16:04:5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登本认真研读《内经》研究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烟建华教授的《医道求真》后,我惊叹、兴奋、钦佩,并为之折服。这位对《内经》学术体系研究、求索了几十年的著名专家,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围绕着《内经》的要言大义和医理真谛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和阐释,是中医界业内人士或者想要了解《内经》是如何运用医学知识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士仁人们难得的学习和参考书。

我认为此书突出了《内经》如下主要特点:

学术体系的系统性

《内经》所缔造的学术体系,是中医学科的整体知识系统,包括中医学研究对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并运用大量的临证实例和当时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逻辑学研究的成果加以论证。《内经》创建并论证的中医学术体系,在成就历代中医大家的同时又不断地得到充实、修正和完善。《医道求真》全书通过3篇15章40余节117个彼此相关的命题,运用直叙的修辞方法,予以系统地阐释和论证,使读者对言简义深、语义艰奥的《内经》能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全方位地表达了《内经》及其缔造的中医学之科学内涵,为该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传统文化理念

《内经》及其缔造的中医学知识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她以生命科学内容演绎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内经》不但运用此前的医药学就,而且巧妙地借用当时较先进的社会科学、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数学,甚至兵家、农桑、算学、文字学等知识,解释生命现象,论证生命规律,特别是与《内经》成书相近的文学、史学、哲学史料更与其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医道求真》一书,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语言,严谨地论证了这一主题,开宗明义,卷首就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确切地界定为构建《内经》的“医学基础”“方法学基础”“多学科基础”。对进一步确定《内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学术地位、捋清《内经》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学科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而直接的助益。

生命科学观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认识生命、提高生命价值,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内经》正是这样一部诠释生命现象,求索生命规律,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不朽名典,并且在《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宝命全形论》,以及《灵枢经》的《本神》、《玉版》、《天年》等篇中予以专论。《内经》为了追求这一主旨,不惜把社会的、哲学的、自然的诸多相关知识包揽于一体,融入于自己所论的宏旨大义之中,并且加以消化、吸收、利用和改造,从而形成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二重性的独特医学知识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倡盛做出了毋庸抹刹的贡献。《医道求真》抓住了这一关键,浓笔重墨地大书特书,使此主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求真”和弘扬。

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评价一切科学理论的标准,实践也是《内经》立论、论证其所传载医学主旨及其必然的旨归。通检《内经》全部内容,尤其是所论的380余个病证后不难发现,只有结合临证实践才是研读《内经》的最高境界。烟建华教授不但是全国著名的研究《内经》专家,而且是临证经验颇为丰富的医学实践家,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从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证治疗,通过临床实验在更深更高层次上诠释《内经》学术体系的角度进行“医道求真”,从而使其论著中的结论和观点真实可信。全书运用大量临床实例论证相关命题,重视实践的观点体现在《医道求真》的各个层面。这不但体现了作者“读经典,做临床”的治经思路,还为读者如何将《内经》的学术体系指导临床实践进行了示范。

总之,《医道求真》一书运用直叙的修辞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流畅的文笔、条理明晰的构架,以“纵横联系”“结合临床实践”治经思路,使读者从博奥艰深的《内经》原文中解脱出来,既归整了《内经》学术体系,又求真于《内经》的要言大义。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7日 06:04pm 时添加 -=-=-=-=-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375期医道求真——我对《内经》学术体系的研究

烟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研究的缘起
中医自先秦两汉形成理论体系,行世两千余年,饱经沧桑,历练扬弃,至清代而臻于成熟。作为一种有系统理论和诊疗体系的传统医学,不仅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应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勃兴,以近代科学为基础的欧美医学(俗称西医学),渐成世界主导医学,各民族的传统医学相继隐退、萎缩乃至淘汰。中医学也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批判风浪的冲击、民国时期“废止旧医”的行政摧戾,但民间却不绝其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中医实行扶持政策,中医诊疗在行政上有所发展,但在学术上却未有明显进展。上世纪70年代末,西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学术体系上的缺陷、临床诊疗上的尴尬,由寻找出路、克服缺陷到借鉴方法,乃至于对多元文化的求异而研究传统医学,然而,用西医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价值观解析、量度与评议中医学,虽然在理论局部和个别细节上小有成就,但在学术大体上,仍然头绪如麻,欲理还乱。
中医治病,有效有不效,清代以前总以医术高低对其评判,并没有意识到中医学本身的问题。《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就反映了这种观念。及至清代后期,西方医学始踏中国大陆,人们尚不屑一顾,但它搭乘近代科学技术快车,百年间飞速发展,到民国时代,一些中医视为不治之症如肺痨,还有某些暴烈传染病、外科手术适应症等,却显示出优越疗效。加之它能以近现代科技之理“说清”治病机理,而中医学赖以说理的气、阴阳、五行则被斥之为“封建迷信”,从章太炎、陈独秀到余云岫无不口诛笔伐,即使在共和国政府卫生机构里也不乏贬压中医的官员。然而在医疗实践中,人们又看到,西医并非包治一切人类病痛,凡找不出理、化、生物病原者不能治,病情复杂多变者难治,有些病症诊之明明、断之凿凿,就是难得疗效,而中医却能治之、愈之,为此联合国卫生组织关注中医学,各国政府和民间也派人学习中医。这就使人迷茫,不禁自问:中医学究竟怎样?研究者不少,研究时间亦历百年,而其答案,熙攘纷扰,莫衷一是。
中医药界必须认真研究自己,需要博大胸怀、求真观念和科学方法。睁开眼睛看世界,绝不夜郎自大,亦不必自惭形秽。时间隧道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科技已取得空前进步,但未知领域仍然很多,特别是人类及其个体生命,涉及自然、社会、思维三界,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是宇宙自然间最复杂科学,西医学不可能代表人类认识的标准与终极,所以也决不会拒绝世界各种传统医学所凝聚的民族智慧结晶。因此,我们应站在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高度,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趋向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审视中医学,给予其科学定位,评价其优势不足,预测其发展轨迹。而欲认识这一切,不仅需要提纲挈领、把握其学术全局,还要探微索隐、透析其学术内涵,我们认为最简捷的途径是研究中医学的学术体系。
《内经》成编标志中医学术体系基本形成,后经历代发展,才不断完善、成熟,同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一样,走的是一条“经典引申式”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学术贯通方式,经典著作为源,后世发展为流,流之浩荡不改其源,《内经》建构的中医学术体系的框架,确定的基本概念,形成的理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研究大法和临床诊疗原则,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着作用,至今未发生根本改变。缘木不能求鱼,澄源则流自清,研究《内经》学术体系对于把握中医学本质具有代表性。
当然,中医学术体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诸如民族虚无和新科学主义,惟当今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是从,总认为中医学落后,需要科学化,不相信中医还有较西医高明之处,因而中医研究变成“认同(西医)研究”。
中医学术体系的近、现代研究已历百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秦伯未、任应秋、王玉川、程士德、王洪图等著名中医学家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上世纪50年代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医学概论》,60年代主编高等中医院校《内经》第一、二版教材,梳理中医学术体系,到90年代出版《〈内经〉理论体系纲要》、《〈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系统研究中医学术体系,诸位学术前辈付出了艰苦努力和辛勤汗水。在此基础上,我传承此学,不懈心力,每有会意,便欣然自得。研究成果,均在近几年撰写的高等中医院校《内经》教材、《〈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及若干篇学术论文之中。

二、研究的内容
我对《内经》学术体系的研究,主要探索其形成基础、学术特征、科学内涵、优势不足、发展规律等。
(一)《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与其概念、理论的学术特征、科学内涵,具有直接关系;研究其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于把握和预测体系的学术走向与轨迹,亦十分重要。
《内经》理论及其学术体系的形成,与其医疗实践环境与发展历程有关,更与民族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不可分离。前者乃学术发生、生存与发展的时空大环境;后者则属于学术形成的认识论与方法学系统,涉及自然观、思维方式、逻辑方法等。为此我们主要以下述纲目研究其涉及的方面: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形体解剖知识的了解,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2.古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天文历法,地理学,气象学,数学。
3.古代社会学的参与:人类学,心理学,民俗学,宗教,伦理,史学。
4.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意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学。
5.先秦诸子的作用: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农家,阴阳五行家,法家与名家……
在上述条目与内容中,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是基础,它既为学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丰富医疗素材,又与理论思维互动而行,必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特点。如理论形成初期,必然积累了较多解剖形体知识,并带有某些依赖性。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医疗实践要求的提高,古代医学观察的直观性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不得不走中医独特之路,即在不可能有物质工具帮助下,借助自然哲学这种思维工具,达到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并指导医疗活动的目的。这种方法无需精密解剖知识,因而成为中医形态解剖学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当然,在临床医学的某些领域,如外科、产科、五官科等,也不得不重视器官组织形态,但由于上述原因而明显落后。又如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其注意偏于那些常组合出现的生理、病理之象,并被意象思维作为“思维原料”来利用,成为藏象、证候理论形成的基础与证据。关于医疗实践的验证,人们多注意其证实或证伪作用,往往忽略其评价方法的体系领域。逍遥散治肝郁脾虚诸症效如桴鼓,而以西医之法验证之,当然难以“重复”。近来在国内外频频出现的“中药中毒事件”,如日本小柴胡汤、新加坡黄连等多属此类。
一般认为,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只能在有关学科基础上发展。中医学亦遵从此理,但其内容、形式与近现代医学大不相同。作为传统文化、传统科学,中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在自然观、社会观和方法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它们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理借鉴和方法论启示两个方面。同时,由于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研究,所以《内经》出现大量有关学科的知识,而且渗透、融合到医学中,用于表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成为基础理论。如所论“气交”,即人与万物生存的大气圈;认识到地球气象的周期变化,形成四季气候,生化了动植万物,并建构了谷、果、菜、畜、虫五类生物受气象常变制约的繁育、衰耗系统,也是人类生存、演化的基本条件;将气象的太过、不及和灾害性变化视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以阴阳五行形式,将古代九州说和五方说所表述的地理因素,纳入“人与自然相参”的医学理论,成为论治因地制宜的根据;在社会学方面,提出“合于人事”,将人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失调作为重要致病因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宗教、伦理、民俗以及饮食习惯、劳役损伤、药物中毒、醉酒等,丰富了中医病因学理论,并主张“从容人事” “不失人情”,重视疾病防治过程中纠正社会性致病因素,并以此作为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
在诸影响因素中,哲学被认为最深刻。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不必赘述,但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系统整体观、有机自然论是指导中医学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观念,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是指导中医学确立概念的基本方法。前者成为中医理论辩证思维的主要认识论来源,后者则是中医概念功能化、模型化的主要方法论基础。二是中国古代主客一体认知观对中医概念、理论学术内涵的影响。事物及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及由此而建立的概念、理论,却受认识主体的观念所影响。与西方人追求纯客观反映不同,中医的概念、理论是主客耦合为一体的。如外邪六淫概念及其致病理论,当指外来气象变化因素刺激后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的综合概括,故中医所说的“祛邪”当是调节机体抗邪反应的整体效应,如果以杀抑病原体的思路研究则谬。又如机体受某些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功能失调症候组群,医生将其概括为某证,其实就是套入传承而来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证候,同时也加入自己的认识而成立,而传承的规范证候具有模型性质,并非纯生物学病理原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专题讨论。
总之,《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经过“医疗实践→理性思辨→临床验证”而完成。理性思辨是其中的基本环节。中华民族文化与哲学的基本精神是系统整体观、有机自然论,研究事物主要着眼于功能,注重联系,把握动态,其认知方式是天人合一、主客一体。从而造就了中医理论如下先天特质:①从基本概念的内涵、推理的逻辑方式及其形成的理论,具有独特内涵,所建构的学术体系也自成一统,与西医基础理论在学理上有着本质差异。②在方法学上“详于气化,略于形质”,中医学探索生命规律关注的是功能模型,而不是人体原型,具有“功能关系模型化”等学术特征。③由于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中国传统科学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而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也没有/基本不是通过实验室研究获取的,因此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实证科学,也不能等号划归生物科学。(
 
金匮要略临证发微
何任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6月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9日 05:01pm 时添加 -=-=-=-=-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丛书之一,是著名中医何任教授应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临床经验总结。本书以元代仿宋刻本《金匮要略方论》原文为领衔,一一阐述其精神,核心内容是用临证运用经方的体会来探究《金匮要略》方的运用规律,以求“探微索隐,足以解释疑惑”。各条下设“提要与分析”、“辨治要领与思路”、“临床应用与研究”、“选注与案例”各项。本书可为中医及中西医临床、教学提供中医经典和临床医学结合的参考。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9日 05:02pm 时添加 -=-=-=-=-
本书以公元1340年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邓珍本)为蓝本,条文的顺序参考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全书虽然以《金匮要略》原文为领衔,一一阐述其精神,但其核心内容则是以临证运用经方的体会来探究《金匮要略》方的运用规律,即所谓“探微索隐,足以解疑释惑”。为了突出特色,本书在原文下设立了“提要与分析”、“辨治要领与思路”、“临床应用与研究”、“选注与案例”等四个条目,便于读者选择阅读。 本书按条目编排,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浅显的解说;既有理论文献的依据,又有临床实践的佐证,故可作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金匮要略》方的临证指南,也可作为中医院校师生讲授和学习《金匮要略》的参考用书。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29日 05:03pm 时添加 -=-=-=-=-
作者简介
何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1921年1月出生于杭州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从事中医药临床以及教育、科研工作近70年。擅长用经方、时方治疗恶性肿瘤等难治病,担任过《中医诊断学》、《金匮要略》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对中医经典著作,尤其是对《金匮要略》研究深入,被日本汉方医学界称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金匮要略》校注研究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中医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浙江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4月30日 01:07pm 时添加 -=-=-=-=-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3 书名。亦称《衷中参西录》。30卷。近代张锡纯苦。初刊于1918至1934年间,共7期(相当十7个分册)。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作者的医疗经验阐发医理,颇多独到见解;并制定若干有效方刘。修订本分为医方、药物、医沦、医话和医案5部分*删去某些重复和讹误之处。名曰“衰中参西”,意在初步尝试沟通中西医学。张锡纯先生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捍卫与发扬中医学的杰出人物,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而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堪称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当时《山西医学杂志》称之为“医书中第一可法之书”,《绍兴医报》称为“医家必读之书”,据《奉天医学杂志》记载,朝鲜人称为“至贵至宝之救命书”,而且当时各省立医校多以此为教材。几十年前,该书不失为站在时代前沿的伟著,时至今日,仍是一本授人以巧的杰作。对于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科学研究,仍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毕生从事临床与研究著述,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影响颇大。重视药物研究。其于临床的主要贡献,是在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在治疗急证、防治霍乱等方面,有所建树。 张锡纯,字寿甫,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自曾祖始累代业儒,父彤元(字丹亭)为痒生,以训蒙终其生。其家训教子孙宜训蒙兼习医而益世润身。锡纯天资颖悟,遵家训,诵读之暇,游艺方书,后两赴秋闱不第,竟以医名于时。 张锡纯青壮年时代,中国内忧外患频仍,殖民地化迅速加深,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他虽伏处草莽,亦渐知仅习旧学考科举,难以经世济民。1881年,补博士弟子员,首次赴北闱乡试落第,为慰藉祖、父愿望,径赴天津正式进学。后即长期在乡间教私塾,至1893年方再次参加乡试。这期间其中医水平不断提高,常为人疏方看病,教学时文医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医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第二次乡试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接触西学之后,张锡纯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主要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开始在《绍兴医药学报》发表文章,医名渐著于国内。 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黄华轩聘张锡纯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任军医正期间,曾随军至武汉,后辗转于大名、广平、邯郸、邢台、德州等地,医术颇受一些军政要人重视。其著作渐为人知,传抄者日多,奉天(今沈阳)袁澍滋(字霖普)阅后劝其呈内政部申请著作权。1918年,奉天天地新学社苏明阳等代为注册,奉天医学研究会高振铎予以校正,由该社资助首次印行第一期。同年,奉天设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锡纯为院长。 《医学衷中参西录》出版后迅速脱销,次年春再版,同时印行第二期。张锡纯方展其抱负,适值直奉战争爆发,不得已于1923年回关内于沧县开业。 1924年,张锡纯自费印行《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三、四期,医界竟购,先后共印四版,作者声望雀起。1926年,前清道尹胡珍簠邀他赴天津为专馆教员(家庭教师)。张锡纯携眷至天津,于授徒的同时开业行医。1927年春,正式开业行医,诊所名“中西汇通医社”。 1928至1933最后5年中,张锡纯之学术和事业达到高峰。他先是印行《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应诊的同时传播学术。次年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再版,共5次印刷方满足需求。1931年又出版该书第六期,计两次印刷。为迅速培养较多高水平的中西医汇通人才,他不顾73岁高龄,于1933年春创办四年制函授学院,亲订讲义,兼及教务,遂因劳瘁过度至秋天一病不起。 张锡纯成名较晚,而桃李半天下。及门弟子如隆昌周禹锡,如皋陈爱棠、李慰农,通县高砚樵,祁阳王攻酲,深县张方舆,天津孙玉泉、李宝和,辽宁仲晓秋等均为一方名医。私淑其学问者不可胜计。当时国内名中医如汉口冉雪峰,嘉定张山雷,奉天刘冕堂,泰兴杨如侯,香山刘蔚楚,慈溪张生甫,绍兴何廉臣等均常与张锡纯讨论学术,为声气相孚之挚友。近代影响较大的中医杂志多聘其为特邀撰稿人。 医著之外,张锡纯尚撰有《代数鉴源》、《易经图说》(未刊行),另有诗作《种菊轩诗草》曾附编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张锡纯有三子一女。长子荫潮继父业,曾任京畿卫戍司令部军医官,1939年卒。次孙铭勋承祖业,行医于原籍,1954年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版权及遗稿献给国家,实现了祖先的宏愿。 1957至1985年,河北省4次整理印行,《医学衷中参西录》,总发行量近50万套,为近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著所不及。 倡导中西汇通衷中参西思想 19世纪60年代,近代科学开始缓慢地、有系统地传入中国。张锡纯生长于穷乡僻壤,青年时代很难接触西学。他说自己“年过三旬始见西人医书,颇喜其讲解新异,多出中医之外。仅又10余年,于医学研究功深,乃知西洋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含浑,有赖后人阐发耳”(此语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篇医论“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至于汇通中西医何以要衷中参西,1909年他在其书自序中说:“今百事皆尚西法……吾儒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斯编于西法非仅采其医理,恒有采其化学之理,运用于方药中者。斯乃合中西而融贯为一,又非若采用其药者,仅为记问之学也”。参西显然是时势的需要,然张锡纯的学问和经历均告诉他中医尚多优势,沟通当以中医为主,即吸取西说发扬中医,使之放光明于全球。 甲午之战,中国惨败,国人上下震动。为求富强免危亡,知识界多认为必须向日本学习,积极引进西学。1893年后,张锡纯绝意于功名,益加留心西学。1897年,他年近40,竟开始刻苦自学代数和几何,后又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全面参考西医学术建立了较厚实的基础。 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的思想使张锡纯找到全新的治学观点和方法。第一是抛弃崇古泥古、固步自封的观点,敢于创新,不全于故纸中求学问。张锡纯说:“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进步也”。类似观点在其书中随处可见。如他主张:“读《内经》之法,但于其可信之处精研有得,即能开无限法门。其不可信之处,或为后世伪托,付之不论可也”。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错误,他也主张伪托或错简说,认为“古经之中,犹不免伪作,至方术之书,其有伪作也原无足深讶”。张锡纯原最推崇《神农本草经》,因其中载石膏性微寒,是其特别推崇石膏治寒温的文献依据。然而他说:“诸家本草皆不足信,可信者惟《本经》,然亦难尽信”。怎样发古人所未发,与古为新呢?当时在基本理论方面,中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阴阳五行说与自然科学基本原理难通;藏象说与解剖生理难通;六气六淫说与微生物病因说难通;气化说与细胞说难通。张锡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了大量的汇通探讨,其中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者为他对心力衰竭与肾不纳气、脑充血与薄厥相通的看法。至于具体问题的中西互参则几乎见于其书的每一篇章。 从文献出发汇通中西医基本理论,并不足以解决当时的临床问题。这方面的与古为新主要得益于他的第二种观点和方法,即反对空谈的观点,崇尚实验方法。张锡纯虽无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室研究的条件,而他却能充分利用了自己长期临证实践的条件,尽一切可能通过切身体会去寻求知识。 张锡纯的实验精神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药物的切实研究,二是临床的细致观察,以及详细可靠的病历记录。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自我尝试仍不得真知,则求助于他人之体会。为了研究小茴香是否有毒,他不耻下问厨师。其他药物毒如巴豆、硫磺,峻如甘遂、细辛、麻黄、花椒等,均验之于己,而后施之于人。对市药的真伪,博咨周访,亲自监制,务得其真而后己。因此张锡纯用药之专,用量之重,为常人所不及。特别是他反复尝试总结出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赭石通肠结,三七消疮肿,水蛭散症瘕,硫黄治虚寒下利,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充分发扬了古人学说,扩大了中药效用。他对生石膏、山萸肉、生山药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逾百万言,学者多感百读不厌,关键在于其内容多为生动详细的实践记录和总结,而绝少凿空臆说。其中张锡纯自拟方约200首,古人成方或民间验方亦约200首,重要医论百余处,涉及中西医基础和临床大部分内容,几乎无一方、一药、一法、一论不结合临床治验进行说明。重要方法所附医案多达数十例,重要论点在几十年临证和著述中反复探讨,反复印证,不断深化。因此,张锡纯被尊称为“医学实验派大师”。 张锡纯全书载案逾千,轻浅之病记载稍略,重病、久病或专示病案者,观察记载无不详细贴切,首尾完整。当时国内西医病案及论文也多不及其著述资料翔实。文中以中医立论者,必征诸实验;沟通中西者多发人深思。读其书者或不能尽服其理,但必不以为作者妄言欺人或故弄玄虚以凑篇幅。勤于实践,切身体会,仔细观察,随时记录,不断整理提高,就是张锡纯的实验方法。 实验派医学大师 张锡纯精通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其中有创造性的成就主要有六方面。 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热?墓π? 本世纪40年代前,热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当时西医疗效不满意,中医证治虽早有伤寒温病两说,但一般医家难以熟练运用。传统学说对石膏及有关方剂阐发不够,张锡纯则发挥了石膏的功用,简化了热病辨证论治的原则,提高了可重复性。他认为,生石膏性微寒,凉而能散,透表解肌,善清上焦及中焦实热。外感病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然医家多误认为其性大寒而煅用,是变金丹为鸩毒。古方用生石膏者以大青龙汤、白虎汤为代表。此虽为重证而设,但禁忌颇多。若适当变通,则生石膏治热病有实热者无往不适。白虎汤变通适当尤能广泛应用,挽救危重症。其原则为热盛脉实即原方加重石膏,以胜病为准;热实正虚宜原方加人参,间需以山药代粳米或元参代知母;病危急,患者又不耐服药,竟可单煎石膏或用鲜梨片和石膏末嚼服。 张锡纯阐发此说不厌其繁,仅“石膏解”后所附医案即达38例。其中多系危重证,按西医诊断可知的病种有痢疾、疟疾、重症颌下脓肿、肺炎、产褥热、产后大出血、风湿热、猩红热等,同时伴昏迷、休克或全身衰竭者近半数。时过近一世纪,今日单用西法处理上述一些病例仍感棘手。但张锡纯当年常常得心应手,曾说“愚临证40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治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用至十余斤者”。1954年,石家庄组织中医运用张锡纯重用石膏的经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卫生部门曾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张锡纯的这一宝贵的见解和经验在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证胸中大气下陷证的提出,是张锡纯诊断上的发明。其理论略谓:“人之一身,自飞门至魄门一气主之”。“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也”。此气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大气下陷最典型的症状即患者自觉气短不足以息,似乎喘而非喘,诊关脉不实。其他见证变化多端。以今日西医诊断为勘,此证多属官能证,无可靠疗法。而升陷汤对大多数病例却效如桴鼓。后人多以为此方可重复性很强。 防治霍乱的贡献张锡纯行医时常有霍乱流行。当时西医对该病长于预防而短于治疗。为此,他创用了治疗霍乱的急救回生丹及防治兼用的卫生防疫宝丹。查其药味及制法则系衷中参西的成果,而经济简便,效果又在中西医之上。1919—1920年,此两方曾在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大面积试用,据较可靠的报告分析,治愈数万人。 中医为主治肠结张锡纯所治者多属于机械性或动力性肠梗阻。古人有大承气等方法,但多禁忌,疗效亦不甚满意。张锡纯所创之法一为赭遂攻结汤,一为葱白熨法。前者集古方之长又有新意,后者为外治法,适于动力性肠梗阻。考其医案确系典型梗阻,而疗效甚好。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则,仍不出张锡纯所用之法。 抢救急证的发明张锡纯长于救治危急大证,除前文已述外,尚有重用萸肉救脱。脱证在西医称为休克,至今常见且难治。中医古方救脱以人参为主,但有禁忌,张锡纯以萸肉为主基本无禁忌。其理论略谓,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且敛正气不敛邪气。张锡纯所附医案中几乎包括各种休克,尤以大汗致脱为最效。其法为,当紧急时急煎萸肉一味60克(2两)左右急服,病稍缓或以下脱为主则配以人参、山药等。又生山药一味救脱之轻者亦效。再有小青尤汤加减治外感痰喘。小青龙汤系经方,原适应证不以痰喘为主,后人有所发明用以治痰喘,但不如张锡纯精到。外感痰喘即西医之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心力衰竭。张锡纯以为治此病重症惟小青龙汤加减最效,并屡试不爽。加减中主要是热重加生石膏。为巩固疗效,张锡纯又拟从龙汤等以求根治,其法至今仍值得研究。此外,张锡纯对各种大出血及先兆中风等急证的抢救亦多有阐发。 张锡纯敢于救患者于殓服在身,足示其学识与责任心均非寻常,亦可知其何以能享盛誉而历久不衰。 关于慢性顽症的主要阐发张锡纯之书治虚劳的内容甚多,其中出现最多的药物为生山药。张锡纯对此药的研究仅次于生石膏。其余最有价值的阐发即重用三七、鸡内金、水蛭等治症瘕积聚等慢性病。结核病在中医亦归入虚劳,张锡纯治结核病除继承前人活血化瘀法外,又多伍以生山药、黄芪、人参等补气药,至于滋阴、宁嗽等法反居其次。 济世活人不计私利 张锡纯为人忠厚,志行高洁。其书自序云:“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这种志向基于“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思想,张锡纯虽终生未直接参与政治,仍常于诗文中流露出忧患的心情。1924年,他自题其书第五期卷首云:“自命生平愿不凡,良医良相总空谈。坎坷无碍胸怀阔,遭际常怜国运艰。忧世心从灰后热,活人理向静中参。轩岐奥理存灵素,化作甘露洒大千。”诗中委婉地表达了未能医国的遗恨。 为济世活人计,张锡纯治医不计私利,凡有心得发现,必于医界公布。刊印书籍有赠送惯例,每难盈利。至于他对静坐吐纳术(当时特风行于学校)的体会,更多向医界提倡,以为不仅益于养生且利于治学。他的朋友和病人既有军政界要人,也有城乡贫民,相处中均一视同仁,不见傲下媚上形迹。他不置产业,日常业务仅足维持生计。1913年,黄河泛滥,有一灾区孤儿流落至大名,病饿垂危,张锡纯携至寓所救活。因不知其乡贯里居,即收为义子,取名张俊升,成人后为其家立业,使谋生于天津。张锡纯逝世前终于查清其为河南滑县卢姓,遂改名卢俊升,一时传为义举。 张锡纯治学虽多创论,然措词婉转,鲜直斥前人之非,与同道多友善,不好贬人贵己,不好大言傲人。中西医论争势若冰炭时,仍本其夙志,撰文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作意气之争,人且以为系中庸之道。但张锡纯对误人至死的庸医却当面斥之为投井下石者,毫不留情。此虽激于义愤,亦可见其忠厚至诚,对患者极端负责。他处世为学以“志诚”为信条,故书屋名“志诚堂”。 张锡纯不避劳苦,自奉甚俭,常念学与年俱进,终生治学不辍。虽至晚年,每为人合药饵,必躬自监制;修订著作及复信答疑不肯假手他人。又力辟医不叩门之说,每遇疑难重证,辄辗转筹思,查考书籍,一旦有定见,虽昏夜立命车亲赴病家调治。即或病在不治,亦勉尽人力,每救疗至殓服已具,不肯稍有懈怠。时人称之为一代大师,实当之无愧。 简历 1860年3月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盐山县。 1874年开始学医。 1879年开始行医。 1909年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前3期。 1912年应德州驻军统领黄华轩之邀,任军医正。 1918年应聘任沈阳立达医院院长。 1924年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期 1927年在天津开业行医。诊所名中西汇通医社。 1928年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 1931年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1933年创办中医函授学院。 1933年9月卒于天津。 百度百科
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入我的收藏 http://www.douban.com/register?reas...定价: 75.0 出版社: 河北科技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2-1-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