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刊:
干祖望医话(1)
--独具风仪的中医四部解剖学书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7年第4期 干祖望
虽然很早在《灵枢?经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中见到了解剖一词,可是礼义之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道也”《孝经》这16个字,就轻轻地把解剖学扼死了,所以中医唯独没有解剖学言正名顺地树立起来。直到清末,中医们才敢偷偷地研究了一些。虽然宋代已有一本《欧希范五脏图》出现,但非出医者之手,我们总不能掠为已有。所以中医文献浩如瀚海,但几千年来中医的解剖书仅仅四部。
1 《存真图》
宋?庆历间(1041~1047年),广西以欧希范为首的一伙大盗共56人,斩磔于市。州吏吴简主其事,吴乃令画家用这一批尸体内脏作标本,描成《欧希范五脏图》。
宋?崇宁中(1102~1106年),泗州也杀戮一批大盗,郡守李成,也请画师解剖尸体来描写脏腑,一一绘成图画,但不知此册名何?
宋?两朝(北宋、南宋)交接之际(1127年左右),太医杨介,系泗州人(今江苏盱眙),世医出身。把《欧希范五脏图》及李成的两图,合并起来,再配上中医的十二经,编成《存真图》,可惜此书已无法看到,但根据杨介的介绍谓:“喉中有窍,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有膀胱。……”基本上符于实情。
2 《骨释》
作者,沈彤,字冠云,吴江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赴考,落弟,乃究考古文经书,精于医。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又参照其他各书有关骨骼记载,一一罗列,并加注释,写成《骨释》一卷。排除注释,真正的正文,仅仅930字,仅有骨骼。所以只能称为解剖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3 《医林改错》
整部《医林改错》的三分之一,是解剖学。作者为清?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王清任(1768~1831年)。他认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如果“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同时又叹“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以上都引于《医林改错?脏腑记叙》)。所以他在很差条件下将弃尸一百多具,连续观察7天,内脏比较完整的共30多具。唯以横隔膜没有看清,后又两赴刑场观察剐刑。又请教多次见过战场尸体者加强认识。前前后后费了42年精力,才完成了此书。
书中25幅图,也比较接近实情,更其是一幅“新改正内景之图”,配以三焦、膻中,也颇合乎情理。
我们更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前,虽然国内已有西医踪迹,但要求得西医文献是十分困难的。王清任能在没有最起码的蓝本下描出这样图象,是不简单的,不比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肝、心、脾(内附甜肉,注明取用《医林改错》的)、肺、肾、大肠、胃、膀胱、三焦九幅图象(根据光绪34年?千顷堂石印版),可以在大量西医解剖书中参考,借景甚至转载。
4 《华洋脏腑图象合纂》
作者朱沛文,清?广东南海人,约出生于咸丰年间(1851~1861)。为世医家庭,古今中外医书,无所不读,曾进修于西医医院,所以也是力主中西医结合的一位中坚分子。他把中医《内经》与西医解剖予以综合,写有《华洋脏腑图象合纂》3卷,于光绪癸巳年(1893年)出版。
其中西医方面,大多采用咸丰元年(1851年)合信氏的《全体新论》,不少图象与《全体新论》如出一辙。
当时与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同时梓版刊行,也曾引起医务界的刮目,但最后的命运,何其悬殊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