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风病”识 河间金栋

4.2 脑病的临床表现

脑为元“神”之府,具有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和感觉运动的生理功能。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总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为狭义之神的范畴[3]。而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传统观念认为是由“心”所主,实际上都是大脑功能的具体表现。所以凡是此“病因---中介作用---脑”轴系失调后,则会导致脑的功能失调,出现脑病症状。

具体表现有:

⑴脑病的神经症状,如头痛、头(眩)晕、耳鸣、肢麻、抽搐、振颤、健忘、痴呆、不寐、魇、瘫痪、失音(语)、痿证、、谵语、嗜睡、昏迷等;
⑵脑病的精神症状,如感知障碍(感觉过敏、内感不适、错觉、幻觉)、思维障碍(联想障碍、妄想)、情感障碍(情绪高涨、焦虑、恐惧)、记忆障碍(遗忘、记忆错误)、智能障碍、意志障碍等和
⑶脑病的心身症状,如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癔病状态、疑病状态、强迫状态、失现实感等[4]。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经典《内经》根据古代哲学概念及五行学说的理论,将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而总统于心。

由于历代医家皆重视心主神志而藏神,将脑所主的“元神”融于心神之内,从而忽略了脑所主的元神,并皆遵从而沿用,结果导致脑的功能未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而未充分开发研究和利用。
 
4.3 明清以后,脑得到重视

至明清时期,脑的功能才逐渐得到重视。

如李时珍云:“脑为元神之府。”[5]王清任云:“灵记之性不在心在脑。”[6]等。

明清时期,西说渐入,特别是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中医学者接受西方医学理论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并倡“中西汇通、衷中参西”。此时脑病理论得到空前发展和重视,卒中脑病说,则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卒中脑病说,实源于“晚清及近代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之重大贡献。”[7]此时最有代表性医家当属三张,即张伯龙、张山雷和张锡纯。张伯龙云:“今西医国家,以中风证为血冲脑气筋病,谓人身知觉运动,皆主于脑。”[7]
 
4.4《内经》卒中昏迷期称谓 乃三张卒中脑病说之端始

《内经》“大厥、薄厥、煎厥”的论述,三张认为是卒中病昏迷期表现、脑病症状。

如张伯龙云:“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即今之所谓猝倒暴仆之中风……今所谓中风猝仆,不知人事之病,益信西医血冲脑气筋之说,与《素问》暗合,可以互相引证……《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若激扰后脑,则昏不知人;激扰前脑,则肢体不动;激扰一边,则口眼喎邪,或为半身不遂,左右瘫痪等证……《素问》所谓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于西医所谓血冲脑气筋,信而有征。盖肝风内动,气血上冲于脑,扰其后脑则昏不知人,扰其前脑,在一边则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在两边则为全身瘫痪。”[7]

张山雷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喎邪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用之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一条,亦即此内风自扰,迫血上菀之病,更与西学血冲脑经之说,若合符节。”[7]

张锡纯云:“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经。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医名为脑充血证……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8]
 
4.5 卒中的病因病机 即“病因---中介作用-脑”轴系

卒中的病因病机,即“病因—中介作用(脏腑功能失调)---脑”轴系失调。

4.5.1 “怒--肝气上逆--脑”轴系

临床观察,以情绪波动、暴怒引发卒中者最为多见。因暴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风火相煽夹气血上冲于脑,煎熬血液,灼液为痰,导致痰瘀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发卒中。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9];怒为病因,而肝气上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10]。
 
4.5.2 “火热--心肝上冲--脑”轴系

五志所伤、情志过极,除伤肝外,还可导致火热亢盛,从而引动心火和或肝火,气逆上冲,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既可煎熬血液,灼液为痰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闭(痹)阻脑络,亦可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发卒中[10]。

4.5.3 “饮食--脾(痰湿热瘀)--脑”轴系

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酗酒饱食,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火),火热生风,导致风火痰(浊)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卒中。或痰(浊)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稠)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卒中[10]。

4.5.4 “劳欲—肾虚—脑”轴系

烦劳或房劳太过,可损伤元气、耗伤肾之阴精,易使阳气升张,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或兼夹痰浊、瘀血,上扰清窍脑络,导致脑络闭阻或血溢脑络之外,发生卒中[10]。

4.5.5 “积损正衰—脉络瘀阻(痰浊、瘀血)--脑”轴系

年老体弱 ,机体脏腑功能衰退,或久病气血不足,元气耗伤,积损正衰,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交阻于脉络,从而闭阻脑络发生卒中。

4.5.6 “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系

体质因素,如素体肥胖,或过食膏粱肥甘厚味、酗酒饱食,致形体肥胖,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稠)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卒中[10]。
 
4.6 脑卒中之称谓

因卒中病位在脑,故名脑卒中。卒中,后写为猝中、脑猝中者,或首见于晚清及民国医家。

如张山雷云:“猝中之证,肝阳上扰……猝中之病,火升痰升……猝中之患,其病标皆是肝阳暴动,其病本即为血液不充。”[7]张锡纯云:“迨至宋末刘河间出,悟得风非皆有外中,遂创为五志过极动火而猝中之论。”[8]并说:“吾国所谓中风者,即西医所谓脑猝中也。”[7]

对于脑卒中一词的来源,西医学者认为是舶来品,如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王忠诚云:“脑卒中是由外文stroke翻译而来,可确认为是脑血管病。并以急性脑血管病变为主。临床上所指的脑血管病发作即指急性脑血管病,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脑卒中。”[11]如此说来,脑卒中系由西方传入,但卒中一词确系中医之病名[1]。因卒中病位在脑,亦名脑卒中,应读脑猝中,或与外文stroke偶合而已。
 
4.7 结语

综上所述,卒中,当为猝中,即中风病,本是中医病名,病位在脑,又名脑卒中,指急性脑血管病变。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等脑病症状。病机是“病因—中介作用(脏腑功能失调)---脑”轴系失调。

参考文献
[1] 金栋.卒中病名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56-158
[2]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6,88-89
[3]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4] 施杞,周康.临床中医脑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9-33
[5]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936
[6]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
[7]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49,49-54,56-57,64-65,86
[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1-113
[9] 金栋.怒则气逆伤脑病机探讨[J].甘肃中医,2010,23(2):9-10
[10] 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7-458
[11] 王忠诚主编.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48
 
回复 28# 午时茶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广泛推广实行,患中风病以后大多数患者还是住院治疗,而住院以后的治疗方法多是西医救治,而西医则有相关《治疗指南》,中医大夫有时很难参与救治。但经住院病人的临床观察,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中,除了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以外,中药针剂活血化瘀药用的最多与最广泛,如中药针剂疏血通等效果颇佳,就此谈谈临床体会。

5.丹奥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文章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11月待发表)

吴立欣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关键词】 丹奥;疏血通针剂;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变之一,具有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的的特点。近两年来,笔者采取丹奥联合疏血通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很好。现总结如下。

5.1 临床资料

5.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其中门诊40例,住院8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26岁,平均年龄54岁。单纯脑梗死者20例,大部分有合并症。其中合并高血压者72例,糖尿病者63例,冠心病者48例,高血压与糖尿病者96例,高血压与冠心病者78例,高血压与房颤者24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房颤者37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者34例,高血脂者8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者43例。有吸烟史者72例,饮酒史者43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28例,基底节区梗死47例,皮层脑叶区22例,小脑半球15例,脑干腔梗8例。常见症状大部分是交叉,也有单一症状者,其中意识障碍(嗜睡、昏睡)者16例,浅昏迷者7例;眩晕者26例,语言不利或失语者39例,头痛者18例,肢体功能障碍者68例(其中肌力0级者10例,肌力1~2级者18例,3~4级者40例)。

5.1.2 治疗方法 西医一般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并基础病(如糖尿病、房颤)与对症处理,同时给予丹奥80mg~160mg/日(奥扎格雷钠,丹东医药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084))联合疏血通6ml/日(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连用2~3周为一个疗程。有意识障碍者,适当给予甘露醇脱水。

5.1.3 疗效标准 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有关评分量化标准[1],主要评定意识、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87%,显效≥61%,有效≥34%,无效<17%。

5.2 结果

120例患者,基本痊愈54例(45.00%),显效30例(25.00%),有效23例(19.17%),无效13例(10.83%),总有效率89.17%。

5.3 讨论

脑梗死是脑缺血所致,属中医中风病范畴,中医认为是脑脉痹阻,所以恢复或改善脑缺血组织的血液循环与灌注成为治疗的重心和治疗的关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治疗急性脑梗死,将改善脑血液循环的治疗措施分为溶栓、降纤、抗凝、抗聚、扩容、中药治疗等多种方法[2],但临床实际应用时,有时受到发病时间、年龄、病情、合并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指南治疗措施的具体实施大打折扣。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并不是都使用这些方法,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恰当筛选,灵活应用。通过临床观察,抗血小板聚集(抗聚)联合中药(如疏血通针剂)活血化瘀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丹奥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TXA2生成,因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丹奥具有明显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病灶周围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毛细血管张力、减少血管壁脆性,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提高神经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乳酸堆积和自由基反应;具有保护脑细胞,延长和保护病灶周围神经元细胞的功能,继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脑卒中患者较早的恢复意识,降低病死率、致残率[3,4] 等综合作用。

疏血通注射剂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是虫类强有力的破血逐瘀药,比一般植物类活血化瘀药效力峻猛。据现代药理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水蛭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及组织胺样物质,有较强抗凝血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脑血(水)肿吸收,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血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破坏[5]等多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5):381
[2]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36
[3] 顾维明.浅谈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6):398
[4] 金栋.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4
[5]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M].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41-342
 
回复 28# 午时茶


另外,脑出血急性期是否可用活血药?看法不一,就此亦谈谈拙见。

6.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2009年第7期临证经验 P1174-1175)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活血化瘀药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目前在医学刊物上报道较多,大多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者比较认同此观点。这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及其制剂(丹参、川芎嗪、毛冬青、当归注射液、水蛭口服液等)有利于迅速止血,对减少颅内血肿形成,加速血肿吸收,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止脑疝形成有一定作用……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之不去,脉络不通,一可加重脑组织损伤,二可造成血脉为瘀所滞,脉络不宁易出血,故活血化瘀药亦为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宁血之法[1]。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及消除,改善病灶周围微循环;对抗脑水肿变性坏死,防止运用脱水剂而致的高粘滞综合症;对纤维蛋白及血小板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改善血小板质量,加速血凝,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增强毛细血管张力,减少血管壁脆性,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提高神经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乳酸堆积和自由基反应;具有保护脑细胞,延长和保护病灶周围神经元细胞的功能,继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脑出血患者较早的恢复意识,降低病死率、致残率[2]。有的学者认为:有的越早,效果越好。如常氏认为,脑出血后立即形成血肿,CT显示发病2—3h血肿已形成,一般不再扩大,6—7h仅为单纯性血肿,所以脑出血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是必要的,而且时间很重要,在脑出血开始48h较为理想[3]。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兹不揣浅陋,陈述管见。

脑出血是脑内血管破裂,血溢脑络之外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又名脑卒中,中医称中风病。脑内络破血溢,形成颅内血肿,“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阻络可致出血”,故脑出血属于中医血证---瘀血范围。有瘀血就必须使用活血化瘀药,脑出血亦不例外,此系出血性中风使用活血化瘀药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脑出血的时期、时间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临床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有无神识昏蒙而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由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急性期的具体时间不同。若出血量少,无神识昏蒙(无意识障碍)者,中医称中经络,急性期时间大约在1---2周以内。若出血量多,有神识昏蒙(意识障碍)者,中医称中脏腑,急性期时间大约在2---4周以内。急性期为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4]。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最不稳定,特别是在24—48h以内,最易发生再出血。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出血通常在30min内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近年来利用头颅CT对脑出血进行动态观察,发现20%--40%患者在24h内血肿继续扩大,为活动性出血或早期再出血[5]。传统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在起病内数分钟完成,神经功能的恶化归因于脑水肿和出血周围的占位效应;近期观点认为早期血肿持续扩大,继发多灶性出血,损伤组织的再出血表明早期出血是持续性的,有38%的患者其血肿体积增加高达33%以上。孙氏等认为,继续出血是指一次性出血不断发展直至停止的过程。CT应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脑动脉破裂后出血仅是一个短暂的活动性出血,一般为20—30min,入院后症状加重是由于脑水肿、脑积水或全身因素所致。随着CT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脑出血后存在血肿继续扩大的情况。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0—75%[6,7]。由于早起持续性出血量和体积的不同,有的病情患者无明显变化,有的则成加重趋势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中医历代医家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大部分已被时代所淘汰。因为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中医治病已失去过去的优势主导地位,实践证明,对于危急重症的抢救,西医疗效是优于中医的,但中医治疗仍有优势。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是综合治疗,西医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给药途径一般采取口服和静脉用药,但对有神志昏蒙、意识障碍的中脏腑之证,必须是静脉给药。虽活血化瘀的中药目前亦有注射剂,如川芎嗪、血塞通、疏血通、银杏叶、红花、灯盏花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静脉用药,但此类药物非西医《防治指南》之药品。若此时用之,恰巧碰上病情变化,血肿继续扩大或活动性出血,病情呈加重趋势甚至死亡,是药物所致还是病情的正常发展变化所致,很难明确区分,此时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导致医患矛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若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即可使用。中经络者宜在发病后1周使用;中脏腑者可在发病后2周使用为宜[8]。

参考文献
1 史大卓,高思华,编著. 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485-486
2 顾维明. 浅谈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6):398
3 常文. 脑出血为啥还用活血化瘀药[N]. 健康报,2008-4-3(4版)
4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5 王维治,主编. 神经病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3
6 孙旭文,王桂兰,张艳祥.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6):684
7 诸晓凡,曲松滨,石锋.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问题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1):25-26
8 金栋. 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应用之管见[J]. 中医杂志,2008,49(增刊):25,25
 
回复 28# 午时茶


7.清开灵注射液在中风病昏迷期的药理作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1月增刊)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河间,062450)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中风病昏迷;药理作用

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传统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进而研制成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该方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以醒神、化痰之品,以加强其“清开”之力,故名为清开灵。临床可用于中风病之痰热昏迷等病证。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脑络之外的急性脑血管病变。无论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如果病情严重,都有昏迷症状。其病理基础均有脑水肿、感染、缺血缺氧、血液粘稠度高等改变,产生中医的“风火痰瘀”等病理机制。表现为神昏并伴痰多,喉中痰鸣、痰声漉漉,高热,抽搐等症,从而加重病情。

清开灵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多方面之功效,均能针对上述之病理改变,配合西医的综合抢救措施,达到治疗效果,从而挽救生命,缩短疗程。那么具有哪些方面之药理作用呢?

1. 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当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脑水肿,从而压迫脑组织,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脑疝等,从而加重病情。通过多年的药理研究证实,清开灵有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之功效。如匡燕认为“清开灵有促进实验动物脑内血肿和坏死组织吸收的作用,能改善病灶周围脑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速血肿吸收过程,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水肿,增强脑出血灶的吸收,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有利于病灶修复。”[1]王谨敏等亦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可改善脑出血的脑局部血流,减少脑细胞的损伤,加快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实验显示,它具有抗脑水肿,促进脑水肿吸收、改善功能,促进出血区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2]等。

2.促进血运,稀释血液,抗血小板聚集

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缺血缺氧则形成脑梗死。脑出血后形成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压迫血管和脑组织,病灶局部脑组织血液瘀阻,缺血缺氧而坏死。此时除了可用活血化瘀之中药针剂之外,而清开灵亦具有解聚降粘、稀释血液、促进血运、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的作用。如陈俊抛、伍志勇认为“清开灵注射液……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增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脂质代谢谢,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3]

3.抗感染,抗炎,退热

中风病昏迷后,由于丘脑下部或脑干受损导致内脏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之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最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或阻塞性肺不张等,出现发热、痰多等症。西医常规用抗生素以防治,但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及抗药性等,而清开灵具有清热解毒、清肺热等多方面之功效,可用于脑血管病合并肺炎、呼吸道感染。它不同于西药抗生素的单纯抗炎机理,亦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现代药理研究,清热解毒之中药,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之功,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降温、退热等多方面的作用[4]。与西药联合应用,优势互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4.化痰

昏迷后合并呼吸道感染,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消失,口咽及气管内分泌物或吸入物不能充分排出等而“痰”液生,或发热脱水等灼津而为“痰”,导致痰阻脑络或堵塞气道,加重病情,危及生命。而清开灵具有清热化痰通络之功效。既可以稀释粘痰,又可豁痰开窍以醒神,不同于西药如氨溴索的单纯化痰之功。

5.抗惊厥

脑水肿、颅高压、脑缺血缺氧及感染等因素,可使皮质神经元大量异常放电出现抽搐(痫性发作)、惊厥等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清开灵具有抗惊厥、止痫之功效。“清开灵对抗苯丙胺对小白鼠的兴奋作用,并能明显地延缓小白鼠戊氮性阵挛发作,降低小白鼠的惊厥和死亡率,说明其对小白鼠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对生命中枢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

6.复苏作用

清开灵具有醒神开窍之功,可用于热病神昏。“据研究发现,清开灵注射液能使大鼠脑内蓝斑乙酰胆碱的活性酯酶(ACHE)活性增加,提示乙酰胆碱的活性可能激发了蓝斑神经元,调整了儿茶酚胺的活性,恢复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从而起到复苏作用……清开灵对脑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其醒神开窍作用的原理之一”[1]。

7.结语

综上所述,清开灵注射液在中风病昏迷期使用,具有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促进血运,稀释血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抗炎,退热;化痰;抗惊厥;复苏等多项药理作用。配合西医的综合抢救措施,可优势互补,缩短疗程。因其疗效确切,为全国中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之一。

参考文献
1 匡燕. 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5,15(5),48,48,48。
2 王谨敏,吴成翰,李卿等.醒脑静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2),79.
3 陈俊抛,伍志勇. 脑血管急性期中医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7,08,17.6版.
4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3.
 
8.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 河间,062450)

【前言】刘完素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医家誉为金元四大家之首。作为其故里的一名医学晚辈,甚感欣慰。为此特撰写此稿,表示纪念和仰慕之心情。
【摘要】唐宋以前中风病之因责之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之说,至金•刘完素始创中风病“火热内风”学说。刘氏认为中风病乃由于“心火暴甚,肾水虚衰”所致。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将息失宜、素体肥胖等,导致阴虚阳亢化火生风,火热亢盛灼津炼液为痰,风火热痰瘀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上扰蒙蔽神窍而成。文中予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

刘完素从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火热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故以主火热、用寒凉而独树一帜,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伤寒法仲景,热病用河间”之称。兹不揣浅陋,就其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关于中风病“火热”病因病机学说探讨如下。

8.1 中风病“火热内风”学说

自《内经》及汉•张机《金匮要略》以至于唐宋时代,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皆定为“内虚邪中”论,即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至金•刘河间出,始以内风立论,创中风病“火热”学说。其观点是: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约的“内风”论,即“火热内风”学说[1]。以此为转折点,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至明清时期多有发挥及创立新说,使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渐臻完善。

8.1.1 心火暴甚,肾水虚衰

刘氏认为中风病乃由于“心火暴甚,肾水虚衰”所致。由于心火暴盛,阳热亢于上,导致肾水虚衰,阴液亏于下,从而水不制火,阴虚阳亢,火热邪气上扰神明,神窍(脑)被蒙,则猝暴僵仆而成中风偏枯之病证。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而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等。

为何“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乃源于“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或“将息失宜”等。

8.1.1.1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刘氏认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即由于情志过极,则火热内生,热郁壅遏,气血壅滞不通,闭阻经络,或上扰神明,神窍被蒙,导致中风偏枯,其甚者则一中(音众)而死。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热气太甚,郁结壅滞,气血不能宣通,阴气暴绝,则阳气后竭而死,俗谓中不过尔。或即不死而偏枯者,由经络左右双行,而热气郁结,气血不得宣通乃发……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 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多因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

8.1.1.2 将息失宜

刘氏认为将息失宜可导致“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将息失宜即保养、调养失调,包括饮食失调、劳逸、情志过度等。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斯由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则气变兴衰而为病也。”即平素不注意寒温起居,饮食没节制,劳逸过度,心情急躁易怒,生活没有一定规律,久而久之正气渐虚而邪气益盛,脏腑功能失调,“心火暴甚,肾水虚衰”而为病也。

五志过极既可以热甚为火,致心火暴盛,又可以劳伤本脏,致脏腑功能失调。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五脏之志者,怒喜思悲恐也……若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六欲七情为道之患,属火故也。”

心火暴盛,则可下劫肾水,致肾水虚衰。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惑》云:“火实则水衰。”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谵妄》云:“心火热甚则肾水衰。”等。心在五行属火为阳,肾在五行属水为阴。正常情况下水火阴阳相济,心肾相交,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运行正常,则机体健康无病;若将息失宜即情志过度、劳逸失常、饮食无节、起居不当等,则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气机逆乱,从而心火暴盛,下劫肾水,致肾水虚衰。

8.1.2 “痰涎”蒙蔽神窍、闭阻经络

刘氏认为“热燥以为痰涎”,则痰热上扰,蒙蔽神窍(脑),或横窜经络,闭阻脑络而成眩晕、中风偏枯甚或死亡。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热甚则生涎,至极则死。微则发过如故,至微者但眩瞑而已,俗云暗风,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风木自甚也……所谓中风口噤,筋脉紧急者,由阳热暴甚于内,亢则害,承乃制,津液涌溢,聚于胸膈,热燥以为痰涎。”此实为火热亢盛,灼津为痰涎,生风而上扰神窍、蒙蔽神明,轻则一过性发作,稍重则头晕目眩,重则中风昏迷而亡,或痰涎阻络,气血阻滞不通而为偏枯。

8.1.3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热郁壅遏

刘氏认为肥胖人腠理比较致密,气机郁滞,气血运行被阻,加之阳热内甚,气机郁结不通,故容易形成卒然昏仆的中风[1]。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所谓肥人多中风者,盖人之肥瘦,由血气虚实使之然也……或言肥人多中风由气虚,非也。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临床观察,体丰肥胖之人,平时多嗜食膏粱厚味,易致痰湿内盛,郁而化热为火,上扰神窍,或壅遏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导致中风偏枯。诚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云:“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8.2 中风病既非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

刘氏认为中风病乃由于火热亢盛,制金不能克木,肝木自甚而兼火热生风,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而水衰不能制之,则火能克金;金不能克木,则肝木自甚;而兼于火热,则卒暴僵仆。”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风木自甚也……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用五运(行)生克制化关系来阐述,即《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义,刘氏以此阐释病机实乃首创。现代理解此实为火热亢盛,灼津炼液为痰,或阴虚阳亢化火生风导致风火热痰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闭阻脑络而成缺血性中风;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而成出血性中风。

8.3 结语

综上所述,刘完素中风病始以内风立论,创中风病“火热内风”学说。刘氏认为中风病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将息失宜、素体肥胖等,形成“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导致阴虚阳亢化火生风,火热亢盛灼津炼液为痰,风火热痰瘀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上扰蒙蔽神窍(脑)从而出现中风昏迷偏枯之病证。

参考文献
[1] 范永生.素问玄机原病式新解[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98,176
 
9.脑腔梗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9期P61-62)

吴立欣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河间 062450)

【关键词】 脑腔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9.1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并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其中合并的血管病变既可以是大血管病变,也可以是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与非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无异,而微血管病变则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微血管病变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传统观点认为,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最为重要[1],即糖尿病肾小球动脉硬化症和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发现,腔隙性脑梗死(脑腔梗)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之一。

9.2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特点

目前脑血管病变即脑卒中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脑卒中与糖尿病二者有相关性,特别是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即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若合并脑血管病变者,有些学者称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大多数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相对较少[2]。糖尿病合并的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既可以是大血管梗死,也可以是微血管病变的脑腔梗,而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以脑腔梗为多见。

脑腔梗,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100—400μm小穿通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小的梗死病灶(坏死灶)。由于小穿通动脉梗死后,由大吞噬细胞将梗死处的脑组织移走,而遗留下小的腔隙,故名腔隙性脑梗死。梗塞直径为0.2--15mm的囊性病灶,是多发性。由于病灶较小,许多患者无临床症状,属于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brain infarction,SBI),确诊主要靠影像学检查或尸检。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脑腔梗,大多数则是多发性的,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发现,脑腔梗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这类病人脑梗死的特点是:⑴多为中小梗死、多发性腔隙性梗死,部位多见于基底节、丘脑、桥脑和小脑穿通支;⑵短暂脑缺血发作为多;⑶发作的临床表现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所致的眩晕、恶心等症状;⑷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与脑血管病情和预后也有明显的差异[2]。Lakovits等从病理解剖证实糖尿病患者易患小动脉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3]。毛珊珊认为腔隙性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的卒中类型,28%—43%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糖尿病,糖尿病也是无症状脑梗死的主要决定因素[4]。由此可见,微血管病变确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所独有[5],微血管病变为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显著特点[6]。

9.3 糖尿病性脑腔梗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原因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症、血液动力学改变(如高凝、高滞、高粘状态)、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心脏病和肥胖症等有关,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其发病机制,毛珊珊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对脑内微小血管存在明显的致病作用;高尿酸血症、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均易于血栓形成[4]。而脑腔梗基本病因则是持续性高血压、微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性微小动脉病变所引起的小穿通动脉闭塞或动脉栓塞[7]。

目前认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基本变化是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着于内膜下而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所以糖尿病性脑腔梗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也是微血管的基底膜增厚[5]。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脑内小动脉病变、微循环的功能障碍、慢性缺氧和血流变学的改变有关[7],并非基底膜增厚,如隋邦森认为糖尿病人极少发生基底膜肥厚等毛细血管病,说明糖尿病血管病变主要局限于小动脉,此乃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特征[6],实际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1]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糖尿病性脑腔梗则可能与脑内小动脉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慢性缺氧和血液动力学、流变学的改变等综合因素有关,最终导致微小动脉病变而引起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小穿通动脉闭塞或动脉栓塞,从而形成脑腔梗。

9.4 糖尿病性脑腔梗的临床表现

临床较为常见的有6种表现形式:⑴纯运动性轻偏瘫;⑵纯感觉性卒中;⑶同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⑷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症;⑸感觉运动型卒中及⑹无症状性脑梗死等。

9.5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观点认为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而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发现,脑腔梗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特征。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794
[2] 王忠诚主编.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25—26,26,
[3] 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0,391,
[4] 毛珊珊,张朝东.无症状脑卒中与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5):637,637
[5] 陈艳主编.实用临床糖尿病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0,300
[6] 隋邦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8,109
[7]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0,296

(注:这是一篇西医方面的文章。拙见:衷中参西,提高自己;中西互参,赛过神仙;中西汇通,优势互融)
 
10.《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7期 医史文献P457-458)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中风病之理论肇始于《内经》,但其病因病机之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分类检索认为主要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诸多因素实乃“病因—中介(病机)--脑(靶器官)”轴系。
【关键词】《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相似。”[1]此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解释,而对其病因病机,在《内经》中就有详尽的论述。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10.1 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

《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结果即“气虚邪中”论。如《灵枢•刺节正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正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九宫八风篇》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此即“气虚—风邪入中—经络不通—偏枯”轴系。《内经》对中风病系“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目前看来,此观点欠妥,故唐宋以后之医家多提出质疑。“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1]

10.2 暴怒伤肝,气机逆乱

《内经》认为暴怒伤肝,气机逆乱可引起中风病。因怒为肝之志,若大怒、暴怒则伤肝。肝藏血,怒由肝血、肝气所生,若肝血充足,肝气亢盛,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 怒生而肝伤,则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气机逆乱,化风或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导致中风病。《素问•举通论》:“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经文中诸“上”字,在此当指元神之府的“大脑”,而大厥、薄厥等名称,则系中风病昏迷期的称谓。

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素问•脉解篇》:“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张锡纯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2] 煎厥乃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所致。

暴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风火相煽夹气血上冲于脑,煎熬血液,灼液为痰,导致痰瘀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起中风病。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即“怒--肝气上逆--脑”轴。

10.3 火热亢盛,上扰神窍

《内经》认为火热亢盛,扰于神窍,出现神志昏糊、迷蒙、暴不识人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瞀,神志昏糊、迷蒙之义。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此瞀、瞀(冒)昧、暴病,皆火热为病,虽未名中风之脑病,但火热燔炽,可引动心火,致心火亢盛而上炎,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导致中风之脑病。

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逆,气机逆乱。逆由怒而生,“怒则气逆”,此即“气有余便是火”、“怒志化火”之谓也。怒伤肝,肝伤后,导致气机逆乱,或肝气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皆可夹气血上冲于脑,而成中风病。

火热亢盛,引动心火和或肝火,气逆上冲,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既可煎熬血液,灼液为痰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闭(痹)阻脑络,亦可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导致中风病,出现神志昏蒙、猝倒僵仆、不识人等症。此即“火热--心肝上冲--脑”轴。

10.4 饮食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认为嗜食膏粱厚味,可引起中风病之仆击、偏枯等症。《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热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中风病。或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中风病。此即“饮食--脾(痰湿阻络)--脑”轴。

10.5 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

《内经》认为房劳太过,可引起昏厥、喑痱等症。《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夺,指房劳伤肾,内夺精气而言。

由于气机逆乱,邪气上冲于脑,引起猝暴眩仆、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或瘫软或瘫痪等症,便谓之厥,亦称昏(晕)厥。如大厥、薄厥、煎厥、尸厥、气厥、痰厥等。《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猝不知人,此名为厥。”[3]

肾虚可致厥,在《内经》别篇亦有论述,如《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素问•调经论》:“志……不足则厥。”等。房劳太过,可耗伤肾之阴精,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上冲于脑,出现神昏晕厥、喑痱等症。或肾精不足,上不能滋养脑髓(舌),外不能滋养肢体而致喑痱等中风症状。《素问•厥论》:“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即“劳欲—肾虚—脑”轴。

10.6 体质因素

《内经》认为形体肥胖,可致中风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刘完素云:“肥人多中风者……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4]张介宾云:“肥人多有非风之证……然肥人多湿多痰,故气道多有不利。”[5]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油脂油膏过盛导致。此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粘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中风。此即“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

10.7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等病因病机实乃“病因—中介作用(病机)—脑(靶器官)”轴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131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3]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92
[4]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5]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4
(收稿日期:2009-05-01.)
 
11.《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0期 P694-695)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河间 062450)

【摘要】 中风一词,首见于《内经》,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言;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卒中)。而现今之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经检阅《内经》中风病的相关内容,并参以历代医家和现代学者对中风病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病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仆击、击仆”等名称;中风病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名称;而中风病言语障碍有“瘖(喑)”和既有偏枯,又有言语障碍及神志障碍之中风病中脏腑之“痱”等称谓。分别给予详细阐述。
【关键词】 中风;《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1]此系现今中风病的解释,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中风一词,虽最早见于《内经》,但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系指外受风邪。《内经》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在病、症名等方面都有相关记载。兹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11.1 《内经》之中风,系病因,指外受风邪

中风一词,散见于《内经》诸篇,从所述内容分析,当指外受风邪,为风邪所侵害。如《素问•风论》云:“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五脏之中风奈何?”等,此与现今之中风病,名同实异。

诚如晚清医家张伯龙云:“《素问》所论中风,皆指外邪而言。故汉唐风药,皆主散邪,而其论病,并无神魂昏愦,直视僵仆,口眼喎斜,牙关紧闭,语言蹇涩,失音烦乱,摇头垂涎,痰壅曳锯,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骨拘挛,抽搐瘛瘲,汗出遗尿等证。”[2]
 
11.2 《内经》中风病之病、症名

“昏瞀猝仆之病名中风,本是汉唐以后之通称。证之古书,则《素问》中有是病,无是名。”[2]正式命名为中风病者,系汉代张机《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内经》中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如中风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半身不遂者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语言障碍有喑及既有偏枯,又有神志、言语障碍之痱等称谓。
 
11.2.1 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等称谓

中风病,又名卒(猝)中,亦称卒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而得名[3]。此“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后世称神志昏蒙者,其“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4]属中脏腑,《内经》则称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

如《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下,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则为薄厥。”《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及《灵枢•九宫八风篇》:“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击仆、偏枯矣。”等。

对于大厥、煎厥、薄厥是中风病,历代医家多认同且有发挥,如清•张伯龙云:“血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即今之所谓猝倒暴仆之中风……今所谓中风猝仆,不知人事之病,益信西医血冲脑气筋之说,与《素问》暗合,可以互相引证……读《调经论》之气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一节,然后知今之中风,即《素问》之所谓大厥。”[2]近代医家张锡纯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5]。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不论是煎厥或薄厥,都是由气机逆乱所煎迫而出现的昏仆不知人的病状而言……和《调经论》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同属一类病症。”[6]

现今看来,《内经》之大厥、薄厥及煎厥,非专指中风病,尚包括晕(昏)厥等病证。而对仆击、击仆者,《医学纲目•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7]张纲云:“以其所谓偏中邪风之‘击仆’,本即风中如深、昏仆若死之证。”[8]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