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2/14
- 帖子
- 1147
- 获得点赞
- 48
- 声望
- 48
辨证: 肝经实寒 阴困阳乏。
上传 入三焦经,经寒水不运,导致水鼓; 下传 入心经,火弱土不生, 导致 脾经阴亏症现于脾阳不足。
(各症状显现,肝硬化腹水,腹胀,消化吸收不好,腹股沟疝气,腿肿)
治则: 急则治标 1. 速除腹水;2. 实脾以阻肝寒下传,暖三焦经阻肝寒上传。
缓求治本 1. 温脾经阴以热三焦水同时补心经火以求驱肝寒
治标的治疗方法:
1.灸
不建议自行操作,须在正规医院有助手或医者协助,以防烫伤,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过热则换姜片,如此反复操作。
采用炎姜灸 取制备药膏敷在肚脐上,上置刺有小孔的生姜片,再将适量艾绒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
第1次灸2小时,第2次以后每次灸1小时,灸后将药留在神阙穴,外敷塑料薄膜,每日一次,十五天为1疗程。
膏药可以用下方:
君药 烧干蟾。 味辛性温,入肺、脾、肝、肾经,功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蟾蜍皮整张(带分泌物)焙干。
臣药 1.黄芪甘温,入肺脾经,功能补气固表利尿。
2.老鹳草甘温,入肝肾经,功能消积利尿
佐药 1. 附子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2 .木香
3. 牵牛子
或4. 川椒目
或5. 大戟
使药 1.五倍子收敛固涩
2.阿胶养阴
3.生姜温中化饮
以防诸药攻伐太过,三药共为使药。(阿胶制膏药,生姜灸用)
将上药(不含阿胶、生姜)水煎去渣后浓煎至稠糊状,加阿胶烊化。每次取适量(>3g),敷于神阙穴,灸之。(不建议自行操作,须有助手或医者协助,以防烫伤,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过热则换姜片,如此反复操作。)
主要就是调整了给药方式,膏药可根据面诊医师处方配制。 一般情况下2日见效,7日见显效,1个疗程水可除。
另 特急情况下 可用毒毛替代烧干蟾蜍为君药,巡经熨药,毒毛剧毒,需要找到对此药药性极熟的医生方可使用。
2. 实脾 方很多 9#的就可以用。
治标后再求他法治本。
上传 入三焦经,经寒水不运,导致水鼓; 下传 入心经,火弱土不生, 导致 脾经阴亏症现于脾阳不足。
(各症状显现,肝硬化腹水,腹胀,消化吸收不好,腹股沟疝气,腿肿)
治则: 急则治标 1. 速除腹水;2. 实脾以阻肝寒下传,暖三焦经阻肝寒上传。
缓求治本 1. 温脾经阴以热三焦水同时补心经火以求驱肝寒
治标的治疗方法:
1.灸
不建议自行操作,须在正规医院有助手或医者协助,以防烫伤,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过热则换姜片,如此反复操作。
采用炎姜灸 取制备药膏敷在肚脐上,上置刺有小孔的生姜片,再将适量艾绒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
第1次灸2小时,第2次以后每次灸1小时,灸后将药留在神阙穴,外敷塑料薄膜,每日一次,十五天为1疗程。
膏药可以用下方:
君药 烧干蟾。 味辛性温,入肺、脾、肝、肾经,功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蟾蜍皮整张(带分泌物)焙干。
臣药 1.黄芪甘温,入肺脾经,功能补气固表利尿。
2.老鹳草甘温,入肝肾经,功能消积利尿
佐药 1. 附子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2 .木香
3. 牵牛子
或4. 川椒目
或5. 大戟
使药 1.五倍子收敛固涩
2.阿胶养阴
3.生姜温中化饮
以防诸药攻伐太过,三药共为使药。(阿胶制膏药,生姜灸用)
将上药(不含阿胶、生姜)水煎去渣后浓煎至稠糊状,加阿胶烊化。每次取适量(>3g),敷于神阙穴,灸之。(不建议自行操作,须有助手或医者协助,以防烫伤,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过热则换姜片,如此反复操作。)
主要就是调整了给药方式,膏药可根据面诊医师处方配制。 一般情况下2日见效,7日见显效,1个疗程水可除。
另 特急情况下 可用毒毛替代烧干蟾蜍为君药,巡经熨药,毒毛剧毒,需要找到对此药药性极熟的医生方可使用。
2. 实脾 方很多 9#的就可以用。
治标后再求他法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