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用药之法则--超过十一味药的方子即使能治病也伤会身损命

呵呵,伤寒论中一方超过十一味药的也有几个吧。外台、千金中更是常见。
药用精,不假。
以数限,存疑。

虽然《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说,但是,切勿死于句下!
中医师如果不在辨证论治、选方遣药上用心下功夫,却拘执于术数,显然是舍本逐末!
 
说的太绝对,张仲景的薯蓣丸好像不止11味吧,难道那也是损命的?
 
说的太绝对,张仲景的薯蓣丸好像不止11味吧,难道那也是损命的?

人是整体运化药物而不是微观的某个“组织器官”运化药物,人体的运化药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就像人能扛起的重物重量是有限度的一样。人体在不损耗真元的情况下最多能扛起11味药。如果一味药是一把刀,一剂药是一根绳,一根绳上拴上好几十把,在人体内耍啊,会是什么结果?一根绳子上拴的刀越少越容易被操控 人体只能操控不多于11把“刀”,为控制住多余的“刀”(药),要耗人体真元。只有有一种情况药的味数大于十一味可行,就是通过分组炮制方法。分组炮制后(相当于一味药)再合在一剂之中 总味数不可大于十一。
 
人是整体运化药物而不是微观的某个“组织器官”运化药物,人体的运化药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就像人能扛起

我不知你的这个人体只能承受“十一味”药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还是你自己体会出来的?我认为古人用药味数的多少与此无关,只是以中病为要。方子大了确实难以把握药的特性和药性的走向,但有时整体调理重点不是药性的走向,而是整体调补,这就需要五行具备,阴阳照应,药力的厚薄补充等,用个二十几味也不为过。
你说多过十一味就会伤元气有什么依据吗?
 
处方理应精简,力求轻灵松动,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病情大方也难免。如五积散。
 
学习了,咱是自学的,很少看到这样的帖子,咱开药最少一味,最多十六味。但咱刚学8个多月,应该可以在以后有改变吧。谢谢啦
 
本帖最后由 CCFB 于 2015-12-14 10:03 编辑


1.正经大方伤寒杂病论的薯蓣丸21味。
六至七味组方,伤寒论中有25首.

2.药王之药方最多60味。超过11味。药王经过几千年验证。你没有验证,纯属臆测,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居心叵测。


你不懂经典。叫着背什么两经一论,会背就知道。你不知道。呵呵。
 
本帖最后由 CCFB 于 2015-12-14 09:59 编辑

病论的薯蓣丸21味。你不懂经典。叫着背什么两经一论,会背就知道。你不知道。呵呵。
六至七味组方,伤寒论中有25首.
2.药王之药方最多60味。

看到你前面提醒:匪人不传牢记住。不应该告诉楼主的。后悔中
 
说的好,我开药不会超过5味

1.正经大方伤寒杂病论的薯蓣丸21味。
六至七味组方,伤寒论中有25首.

2.药王之药方最多60味。超过11味。药王经过几千年验证。你没有验证,纯属臆测,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居心叵测。


楼主你不懂经典。叫着背什么两经一论,会背就知道。你不知道。呵呵。
 
说的好,我开药不会超过5味

64味芫花散

组成:芫花10分,桔梗10分,紫菀10分,大戟10分,乌头10分,附子10分,天雄10分,白术10分,荛花10分,狼毒10分,五加皮10分,莽草10分,王不留行10分,栝楼根10分,栾荆10分,踯躅10分,麻黄10分,白芷10分,荆芥10分,茵芋10分,石斛7分,车前子7分,人参7分,石长生7分,石南7分,萆薢4分,牛膝4分,蛇床子4分,菟丝子4分,狗脊4分,苁蓉4分,秦艽4分,藜芦5分,薯蓣2分,细辛2分,当归2分,薏苡仁2分,干地黄2分,芎?2分,杜仲2分,厚朴2分,黄耆2分,干姜2分,芍药2分,山茱萸2分,桂心2分,吴茱萸2分,黄芩2分,防己2分,五味子2分,柏子仁2分,远志2分,蜀椒2分,独活2分,牡丹2分,橘皮2分,通草2分,柴胡2分,藁本2分,菖蒲2分,茯苓2分,续断2分,巴戟天2分,食茱萸2分。

主治: 一切风冷痰饮,积宿食,癥癖(就是癌症)痎疟,风病历节,虚损阳衰,消瘦骨立,噎膈冷痢,(疒颓)痔疝瘕,奔豚冷气,中恶注忤,瘴气蛊毒,以及妇人带下崩中,月水前后不调,乍多乍少,月闭不通,冷病不产,子宫下垂诸病。

用法用量:服散者,为细末。每服1方寸匕,和水酒浆饮,无在稍增,以知为度。服丸者,为细末,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

制备方法: 上药不治不择,不炙不熬,但振去尘土,为粗散。

(别名登仙酒,三建散)是治疗癌症的好方子。药王孙思邈的方子:《千金》卷十二。

真正的能治万病的方子。
 
5到7味足以调理五脏六腑,至多9味,9味以下的方剂在伤寒论中已经占到了90%以上,这已经说明了一切,拿一些偶尔出现的大方来辩论,那不是主流的方剂。
 
不超十一味的用药法则,确为至理名言。回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中医处方基本没有超过11味的,而如今却是20多味,甚至30多味的药方比比皆是,开大方者,或为盲医,纯粹是瞎子寻路——乱撞;或为庸医,一味地同性药物堆砌;更多的是缺德医,开大方,用贵药,拿提成,吃回扣,这在那些药店坐堂医中尤为普遍。所以,对于超十一味或者充斥名贵药的方子,无论开方者顶着什么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的头衔,一概可以撕而废之,这是自我保护最简单、直接之法。
 
事情怕未必这样。一个将带一个兵,很好带;带十个兵,也好带;带百个兵,还好带;带百万兵,怕不好带。
同理,一味药的方,严格上不叫方,两味药、三味药的方,也谈不上方,否则现在用抗生素的二联、三联、、五联疗法可称大医国手。为什么呢?敢回答下面问题的马上全露馅:
1什么是方?什么是小方?什么是大方?
2方的组成原则?
3何时用小方?何时用大方?
上面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不怕你吹得凶,只怕你不敢答!
 
转一篇小文章


【小处方与大处方的优劣】

一天一个女性,35岁,乙肝。拿着一张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个医生开的中药处方,只有十二、三味,药量也很小,最大用量为16g,最小用量为6g。6剂中药84元,平均1剂14元。这在我们医院是很少见的,我们医院的医生开的处方都比较大,1剂中药一般在20味以上,每味中药最大用量在30-50g,最小用量10g左右,一剂中药少则20-30元,多则40-60元,老百姓都喊现在的中药太贵。从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上看,中国中医科学院那个医生开的处方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前一段有一个50多岁的男子,拿着太原一个老中医给他父亲开的一张中药处方,这张处方有44味中药。他说,他父亲是肝癌,服这个处方已经1年多了,效果还不错。这张处方不但药味多,而且药量重, 30g以上的药味占三分之一,其中一味药用到80g,一剂中药120元。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处方,更不用说开这么大的处方。但是,就是这个大处方让一个80多岁的肝癌患者延长了生命,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通过这两个病例使我想到,无论小处方和大处方,都应该从病情出发,不应该从经济利益考虑。当然能用小处方解决了问题的,就不用大处方,这是我们医生的道德底线。小处方有小处方的优势,价格低廉,药简而精,针对性强,对一些小病有较好的疗效,受人欢迎,但对一些大病重病则显得药量不够。大处方有大处方的优势,大处方药味多,可以虚实兼顾、寒热同调,对一些大病重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大处方除了价格贵,一股老百姓难以接受外,还有药多而杂,药物之间互相牵制,或减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所以,我认为,根据病情需要,该用小处方不用大处方,当然该用大处方时也不要吝啬,尽量做到恰如其分。
 
本帖最后由 泥瓦匠 于 2015-12-31 08:40 编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小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小方不一定安全,大方也未必杀身。
削足适履,笑话!
 
随证治之是真理!方多少由病情决定,愚倾向味少的方子!
 
用药法则 胎臚 《爻卤 》。汤液经。 辅行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