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勤斋藏书书目 国学入门【系列】(却波收藏录)

【勤斋藏书书目 】


【勤斋藏书书目 】 ( 国学入门)【43】(却波收藏录)
选堂序跋集
饶宗颐著
郑会欣编
2006。11
中华书局


[td=1,1,290] 饶宗颐 [img=61,80]http://www.guoxue.com/master/image/rzy.jpg[/img] 饶宗颐 ,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 饶宗颐 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 ,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饶教授于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後,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宗颐 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潮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饶老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潮学”的研究和探索,使潮汕文化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饶宗颐 1917年6月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只上过一年中学,从幼年开始, 饶宗颐 就沉浸于父亲数以万计的藏书海洋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其编撰的《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在上海的出版使29岁的 饶宗颐 一举成名,从此他便专攻文史而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从乡邦文化拾级而上,最终成为汉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饶宗颐 教授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经、史、考古和文学家,并且对诗、书、画造诣极深,治学的领域更加广泛,遍及10大门类,如敦煌学、甲骨学、楚辞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各种学科,著书立说不胜枚举。仅其中的《20世纪 饶宗颐 学术集》便有12卷,内容超过1000多万字;专著六十多部;各种论文四百多篇;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他对中古梵文和巴比伦古象形文字颇有研究,有些文字连其本国人亦少有精通,作为一个潮籍的中国人,能通晓异国的“天书”,其天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国际著名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 饶宗颐 先生的足迹踏遍五大洲,从事讲学、研究和文化交流。66年来,教授、研究员及院士之类的头衔有几十个,他任教、受聘的都是国际上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除香港和内地大学之外,他还在新加坡大学、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从事讲学或研究,先后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人文科学博士学位,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由于 饶宗颐 先生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62年便荣获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儒莲奖”;自此之后荣誉更是接踵而来;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学艺术勋章,香港外文学院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和国学大师的荣衔,2000年中秋节前夕,被香港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

为表彰 饶宗颐 在敦煌学研究上的独树一帜,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纪念敦煌藏经洞文物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的活动中,颁授其“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

1996年8月,在潮州市举行的“ 饶宗颐 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荷兰、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近百名学者出席了会议,确立了“饶学”的称谓,奠定了 饶宗颐 先生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饶宗颐 教授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他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壳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饶宗颐 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每次都引起轰动,引来无数赞誉声,他的作品已为世人所共知,并成为书画收藏家搜寻的对象。早在1994年9月7日《 饶宗颐 教授书画展》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展览馆揭幕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亲临剪彩,首都各界知名人士有200多人出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给予了重点报道。

饶老不愧为学界精英,同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一万个理由为拥有 饶宗颐 这样的旷世奇才而自豪和骄傲。

录自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潮州篇
 
【勤斋藏书书目 】 ( 国学入门)【44】(却波收藏录)
抱朴子内篇校释
王明 等
中华书局
1988.7
 
【勤斋藏书书目 】 ( 国学入门)【45】(却波收藏录)
庄子浅注
曹础基著
中华书局
1982.10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46】《却波收藏录》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著
汇编汇校汇评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9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47】《却波收藏录》
敦煌学概论
姜亮夫 著
北京出版社
2004.1

姜亮夫
姜亮夫(1902-1995),国学大师。云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先生。1928年先执教于南通中学、无锡中学,后任大夏大学、济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及北新书局编辑,其间师从章太炎先生。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5年赴法国巴黎进修,1937年经莫斯科回国,先后任职东北大学教授、英士大学教授兼文理学院院长,云南大学教授兼文法学院院长,昆明师范学院教授,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文教处处长。1953年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姜亮夫历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浙江省政协委员。

著有论文集《探戈集》,专著《初高中国文教本》、《中国文学史论》、《文学概论讲述》(4卷)、《屈原赋校注》、《楚辞书目五种》、《陆机年谱》、《张华年谱》、《中国声韵学》、《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编辑《中国历代小说选》、《历代各文体文选若干种》等。

1995年12月4日,中国大陆仅存的几位毕业于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的姜亮夫先生在杭州病逝,享年94岁。这位几乎与整个二十世纪相始终的文化老人,在学术与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七十多个春秋,为我们留下了三十多部学术论著,数百篇学术论文,涉及到中国文化史上多方面内容。其学术成就历来为学术界所瞩目,被尊为一代学术宗师。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成均楼论文辑”分为楚辞学、敦煌学、古史学、古汉语等四类,这是姜先生创获最多的学术领域。

著作书目:

《中国声韵学》上海 世界书局 民国22 [1933]
《敦煌 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陆平原年谱》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张华年谱》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华书局 1959
《晋陆平原先生机年谱》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民国67[1978]
《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 1981
《古文字学》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敦煌学概论》中华书局 1985
《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楚辞通故》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敦煌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敦煌碎金》,陶秋英纂辑,姜亮夫校读,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古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姜亮夫文录》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屈原赋今译》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文学概论讲述》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48】《却波收藏录》
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著
北京出版社
2003.1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49】《却波收藏录》
(中国古代文体丛书)

袁济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0】《却波收藏录》


(中国古代文体丛书)

尹恭弘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1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1】《却波收藏录》
类书简说
刘叶秋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2】(却波收藏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普及丛书)

宋诗
房开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11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3】(却波收藏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普及丛书)
杜牧

冯海荣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12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4】(却波收藏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普及丛书)
韩 愈
吴文治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12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5】(却波收藏录)


白居易
陈敏杰 杨达志 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7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6】(却波收藏录)


袁 枚

丁昶 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6.12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7】(却波收藏录)


板桥家书译注
郑 燮 著

华耀祥 顾寅初 译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北京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8】(却波收藏录)


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与学术)

程千帆 唐文 编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59】(却波收藏录)


戴 震 文 集

(清)戴 震 著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文集丛刊)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60】(却波收藏录)


雅 堂 笔 记

连 横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7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61】(却波收藏录)
先民的智慧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
王尔陆 著
广西师大版
2008.4.
 
《勤斋藏书书目》(国学入门)【62】(却波收藏录)
孟子字义疏证
(理学丛书)
(清)戴 震 著
中华书局
2008.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