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120 制川乌30 炙甘草60 黑大豆30 防风30 细辛45 红参30(另) 白术90 干姜90 生姜45 大枣20个 白芍45 蜂蜜150 茯苓90 制附片45 当归50 山萸肉90 肉桂10(后下)
上方加水3000ml,文火浓煎到300ml,分3次服,之后每日将细辛、附子加量10g,直到150g 为止。
---
怎么又看到这个贴子被顶了起来。闲来无事就再唠叨一下:
上方加起来,总共1070克。两斤一两强。
接触过中药的人应该知道,这样重量的草木质中药,是多大的一堆?要多大的罐子装得下?
而动手煎过中药的人应该清楚,这些草木质的中药,再加上3000毫升水,重量总共是8斤。乖乖!可以打赌,一般家庭的炊具中,找不到如此大的容器来装。
另外,在汤药沸腾的时候,草木质会往上浮,所以,这个熬药材的罐子必须得留有余量,否则药水会溢出。
好,3000毫升的水,药材吸收一部分,蒸发一部分,最后要熬到300毫升。300毫升是什么概念?有一种小杯装的“古岭神酒”日常很容易看到的,每杯是75ml. 也就是4杯这样的药水。
而这其中还有150克蜂蜜。因此真正取水只有150-200毫升。
从这么一大堆蓬松的药材中,最后沥出那样几杯水
如果对名医真的很崇拜的人,可以去照这个方子取药,自己煎一遍试试看(当然不要吃),看看煎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东东?最后是否能倒得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用生活常识去辨别--而且愿意用常识去辨别。
因此,我们总能从媒体上看到胡万林们门前有大批排队的,有整麻袋往家里扛绿豆的,有成吨买盐的,跟股市里的故事一个样..
一个现象是---刘,李“大师”们风行了一阵子后,似乎就没消息了。今年,鼓吹火神的少了不是?估计附子吃多了,都在偷偷吃败火药了
而这些大师们共同的特点:
一。一方包百病
二。治法简单易行,不用思考。
三。名气特大,特热,特红。
这几条,正好是人民群众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