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到底该用痛泻要方还是乌梅丸

春-泥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3/06/09
帖子
409
获得点赞
49
声望
28
年龄
44
所在地
苏州
舌苔中间有条纵向沟
吃辣、喝白酒、吃多都易腹泻,大便前肚子疼,大便稀溏。同时,腹泻引起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睡眠时间短。吃葛根芩连片很快就能治愈腹泻和睡眠障碍,但不能根治,易复发,再次吃辣、喝白酒、吃多,还是要腹泻、失眠。
吃冷的食物,易腹泻,吃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可以治愈,腹痛的时候吃小建中片可以治愈,但是也易复发,再次吃冷的食物,继续腹泻。
但胃强,一直食欲旺盛。
这些症状,我自己认为是寒热错杂,要用乌梅丸或者半夏泻心汤,但是刚认识一个不错的中医,她认为要用痛泻要方,请论坛大神们指点一二
 
说的这些方子都吃过
痛泻要方的方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拉屎前必然有腹痛,没腹痛不对症
乌梅丸不是专门止利的,像是通俗伤寒论的厥阴方子都是脱离乌梅丸重构了一个体系,因为乌梅丸什么都治,但治疗效果很多时候都差强人意
半夏泻心汤,大部分人都说这个方子是中等体质以上的人才能吃,但实际上虚弱的人也能吃,只是对虚弱的人来说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子
附子理中丸不适合久寒的人,虚弱体质的人都是久寒的人,附子理中丸吃得只能治标,有时候寒盛连标也治不好,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生姜汁)吴茱萸汤之类的都是能替代的加强版

看你的自述痛泻要方肯定对症的,但痛泻要方也只是一个治标的方子
要治本的话试试 草豆蔻丸(效果比小建中汤强)+疏肝药(最好是一贯煎,但吃得会导致痰饮,需要加贝母和瓜蒌仁或者吃二陈丸之类的祛痰,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不能常吃)
 
说的这些方子都吃过
痛泻要方的方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拉屎前必然有腹痛,没腹痛不对症
乌梅丸不是专门止利的,像是通俗伤寒论的厥阴方子都是脱离乌梅丸重构了一个体系,因为乌梅丸什么都治,但治疗效果很多时候都差强人意
半夏泻心汤,大部分人都说这个方子是中等体质以上的人才能吃,但实际上虚弱的人也能吃,只是对虚弱的人来说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子
附子理中丸不适合久寒的人,虚弱体质的人都是久寒的人,附子理中丸吃得只能治标,有时候寒盛连标也治不好,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生姜汁)吴茱萸汤之类的都是能替代的加强版

看你的自述痛泻要方肯定对症的,但痛泻要方也只是一个治标的方子
要治本的话试试 草豆蔻丸(效果比小建中汤强)+疏肝药(最好是一贯煎,但吃得会导致痰饮,需要加贝母和瓜蒌仁或者吃二陈丸之类的祛痰,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不能常吃)
我并不是每次便前都腹痛,只是有时候腹痛
 
说的这些方子都吃过
痛泻要方的方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拉屎前必然有腹痛,没腹痛不对症
乌梅丸不是专门止利的,像是通俗伤寒论的厥阴方子都是脱离乌梅丸重构了一个体系,因为乌梅丸什么都治,但治疗效果很多时候都差强人意
半夏泻心汤,大部分人都说这个方子是中等体质以上的人才能吃,但实际上虚弱的人也能吃,只是对虚弱的人来说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子
附子理中丸不适合久寒的人,虚弱体质的人都是久寒的人,附子理中丸吃得只能治标,有时候寒盛连标也治不好,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生姜汁)吴茱萸汤之类的都是能替代的加强版

看你的自述痛泻要方肯定对症的,但痛泻要方也只是一个治标的方子
要治本的话试试 草豆蔻丸(效果比小建中汤强)+疏肝药(最好是一贯煎,但吃得会导致痰饮,需要加贝母和瓜蒌仁或者吃二陈丸之类的祛痰,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不能常吃)
我有时候严重寒泻,用右归丸+参苓白术丸
 
上热下寒的下利治标有通用方法,半夏泻心汤+正露丸,寒盛的话加生姜汁(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用正露丸有些邪道了,但真的好使
 
痛泻要方针对肝郁日久,肝阴血亏而设,方中白芍补肝血柔肝收敛,并以风药防风来疏肝来提升气机,从临证来看,附子理中丸可治食寒凉而腹泻,小建中片治痛泻,其实与痛泻要方治痛泻机理是一致的。本病例从中所述来看属阳阴两虚了,阳虚理应中阳不振,而胃強大抵是酒之热性与阴虚相火上冲之叠加,舌中裂纹亦可是郁热耗津与阴精之本虚。个人以为乌梅丸比较合适。
 
乌梅丸是接近病机,但里面含花椒、细辛、黄连、黄柏、干姜、附子(制)、桂枝等温燥药,会加重阴虚(已有舌裂纹了).
 
个人观点,供参考:
湿热之邪长期淤积于肠道,脾胃虚弱或过用苦寒导致湿热一直不能彻底根除,常受外部刺激而泄泻,腹痛考虑为邪久居于肠道而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像是慢性结肠炎。
治疗上考虑可以温阳益气健脾,清热祛湿,兼以理气活血,涩肠止泻,但不能过用苦寒、止泻之品,避免敝邪留寇,忌辛辣,少冷饮,慎风寒
 
个人观点,供参考:
湿热之邪长期淤积于肠道,脾胃虚弱或过用苦寒导致湿热一直不能彻底根除,常受外部刺激而泄泻,腹痛考虑为邪久居于肠道而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像是慢性结肠炎。
治疗上考虑可以温阳益气健脾,清热祛湿,兼以理气活血,涩肠止泻,但不能过用苦寒、止泻之品,避免敝邪留寇,忌辛辣,少冷饮,慎风寒
我每次腹泻,用清热或温补药,基本都是中病即止的,没有长期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