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要看具体情,如果上热己清见腹泻厉害,直用小青龙,但上热未清,可配合竹沥。小青龙本为外感风寒,引动内伏水饮而泻,当然,即便无外感风寒,只有水饮内伏亦是小青龙汤所主,现实情况,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尤其是小儿,现在首先会选挂液,西医他不会管你是不是阳虚体质,那么这种体质下,即便不受外感,也会因挂液造成水饮内伏,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主张用小青龙颗粒。此患者而言,阳虚体质其实是考虑在内的,但只根据其上述现象是很难确定的,考虑到竹沥性凉甘平,不是大苦大寒药物,采取中病即止也不是不可行。现在看来,确实中招了,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上面患者家属说小孩不便秘,这其是已经告诉我们小孩最有可能是中阳不振,因为在上焦如此壅塞情况,如果中阳充实的情况一定会便秘的。也不便秘,只能说中阳是不足的,在用竹沥的同时,贴上丁桂尔脐贴加强中阳,效果可能会好得多。如果小青龙颗粒的话,我觉得也得加鲜竹沥,不然太热,本身肺还热着
哪有那么多虚寒?是的,这要看具体情,如果上热己清见腹泻厉害,直用小青龙,但上热未清,可配合竹沥。小青龙本为外感风寒,引动内伏水饮而泻,当然,即便无外感风寒,只有水饮内伏亦是小青龙汤所主,现实情况,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尤其是小儿,现在首先会选挂液,西医他不会管你是不是阳虚体质,那么这种体质下,即便不受外感,也会因挂液造成水饮内伏,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主张用小青龙颗粒。此患者而言,阳虚体质其实是考虑在内的,但只根据其上述现象是很难确定的,考虑到竹沥性凉甘平,不是大苦大寒药物,采取中病即止也不是不可行。现在看来,确实中招了,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上面患者家属说小孩不便秘,这其是已经告诉我们小孩最有可能是中阳不振,因为在上焦如此壅塞情况,如果中阳充实的情况一定会便秘的。也不便秘,只能说中阳是不足的,在用竹沥的同时,贴上丁桂尔脐贴加强中阳,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病重药轻,药重病轻都是常见的,你用了肺热咳喘颗粒加鲜竹沥这没有大问题,用重了,停掉就是了,腹泻也不是那么可怕,这种现象见多了,所以我一般单用鲜竹沥,因为它药性平和,即便用过头了一点,伤害性不大,容易纠正。现在只要能咳出来,就是好现象,就怕它咳不出来,腹泻问题贴上丁贴就会解决的,没必要吓到自已。已经看过中医 方剂为 泻白散加减 ,桑白皮 地骨皮 党参 枇杷叶 知母 平贝母 桔梗 黄芩 茯苓 开的方剂内容(上述错误,甘草应为茯苓)3剂,没有收效
西医雾化+药剂: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药剂为阿奇霉素+易坦静 氨溴特罗 也3天了,也是没什么收效
自己用肺热咳喘颗粒+上面老师提示的鲜竹沥 痰咳得动了,喘轻了些,但是今天腹泻(也怀疑跟西药的副作用有关)
只要靠谱的办法,我都得试试
现在的孩子只要不是衣食不周,基本就不用考虑中阳的问题。
疾病的痊愈有一个过程,何况一开始无论中西医的治疗都是合理的,疾病病程就是那样,急也没用。
家长一心急就容易上猛药,而孩子太小引起的反应就大。
作为患儿家长,心急可以理解,但说一半留一半的容易引人误判。
[/我上面的建议是单用鲜竹沥,我只所以建议大量是基于两种考虑,一则,竹沥性平,即便用过头,停掉就是,伤害性不大,二则,你是温病内行,热病如果不当头棒喝,最易化热入里加重。患者家人求愈心切加用肺热咳喘颗粒这种寒凉性重的药物,这是第三方所不知而难控的,所以就事而言,可能有考虑不足之处,但绝无说一半留一半,这是为医者所耻的。现在的孩子只要不是衣食不周,基本就不用考虑中阳的问题。
疾病的痊愈有一个过程,何况一开始无论中西医的治疗都是合理的,疾病病程就是那样,急也没用。
家长一心急就容易上猛药,而孩子太小引起的反应就大。
作为患儿家长,心急可以理解,但说一半留一半的容易引人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