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深度思考R1打开 能更深入一点 但是结论一样首先:通用AI大模型训练的时候读的书还是太少了,很多书没有读到,比如《中国医学通史》。
第二:DeepSeek虽有一定推理能力,但层次不深,仍然近似于对资料的搜集、摘要、汇总,
比如: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析认为与饮食基本无关,主要是基因突变所致。
因为现有西医针对此病的专项研究结论就是这样,但DeepSeek忽略了西医还有饮食等生活方式可以调控基因表达、炎症可以促使基因突变等其它领域的研究结论,没有做更深层次的推理。
第三:目前人工智能还只有两种模拟的感觉:听觉和视觉,
与人类的的整体感觉系统功能相去甚远,没有嗅觉、味觉、触觉、体感(酸麻胀痛痒……平衡……),
不可能产生感同身受的经验,只有知识推理、逻辑判断,没有【通感、直觉】,所以在医学领教无法代替专业人士。
第四:目前人工智能擅长的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资料、依据逻辑推理来分析信息、使用音像图表来展现数据,
给出的是一套面面俱到、不偏不倚的大论,没有独立做出确切判断的能力,充当的是AI助手的参谋角色,有房玄龄的谋没有杜如晦的断。
浏览附件183663
浏览附件183664
浏览附件183665
浏览附件183666
要把深度思考R1打开 能更深入一点 但是结论一样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容涵盖了中医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以下是《黄帝内经》的一些核心内容:
1. 阴阳五行理论
- 阴阳:宇宙万物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构成,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相互生成、相互制约,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
2. 脏腑经络
- 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各司其职。
- 经络: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通道,经络通畅则健康,阻塞则疾病。
3. 病因病机
- 病因: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不内外因(如饮食、劳倦、外伤等)。
-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强调正邪相争。
4. 诊断方法
- 四诊:望、闻、问、切,通过观察、听声、询问和脉诊了解病情。
- 脉诊:通过脉象判断脏腑功能和疾病性质。
5. 治疗原则
- 治未病:预防为主,强调养生和疾病预防。
- 辨证施治: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调和阴阳: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恢复阴阳平衡。
6. 养生之道
- 顺应四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起居。
- 饮食有节:合理饮食,避免过饥过饱。
- 起居有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 情志调摄: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七情过激。
7. 针灸与推拿
-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 推拿:通过手法按摩疏通经络,缓解病痛。
8. 药物与方剂
- 药物:根据性味归经选择药物。
- 方剂:根据病情和体质,配伍药物组成方剂。
9. 经典篇章
- 《素问》: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等,探讨养生和疾病防治。
- 《灵枢》:如《九针十二原》、《经脉》等,详细论述针灸和经络理论。
10. 现代意义
《黄帝内经》不仅是医学经典,也是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理论指导:为中医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 养生保健:指导现代人如何通过中医方法保持健康。
- 文化传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