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何谓阴阳四时五行六气八风?

《内经》之重审与重构

什么是阴阳?
中医学基础是这样说的: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四个方面


怎么愈解说就愈难以明白的呢?
若让我来解说的话:
阴阳就是一刀切下去的二分之法。
而《內经》则如是说: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阳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阴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阴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阳也。
《金匱真言論》

丶丶阴阳丶丶少太
阳丶入中丶丶杀长
阴丶夜出丶丶藏生

夏为太阳,秋为少阳,冬为少阴,春为太阴。
一日与一岁,皆同也。.

所以阴阳不是什么转化、消长、互根、对立,而是一种绝对的,能让判断绝对清晰的切分法。

但你可以不用这个,而用那个,如《四气调神大论》:

丶丶陽丶丶陽丶
太丶长丶丶夏丶
少丶生丶丶春丶

春为少陽,夏为太陽,秋为太陰,冬为少陰。

方法虽同,但结果却异,是故在实用上,我们不可以一时一样,随意切换。所以它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说相对的人,只是在不同之结果上,来一个胡说八道而已。
是故阴阳学说就是切分之术,即切分之前是混沌无知,但切分之後,就是绝对的说一不二。

且这个切分并非建基于主观直觉(N),而是建基于数字及符号的客观感觉(S) 。

所以若是分不出阴阳,并非阴阳学说之不逮,而是使用者之不逮也。

阴阳学说切分的对象是什么?
是气。
气是什么?
气乃是对时间之观察而抽象出来的一个说法。且由于气、非是具体之实物,是故解说起来,就很难说个清楚明白,最形象具体之说法,就是气=时间线。
总而言之,阴阳之划分,除了成全了历法之外,还造就了预测之学,而此学却花开两朶,一朶为易学,另一朶则为医学。

当拿阴阳学说去划分一件实物之时,例如一个铜钱,除了能分出个正面与背面之外,还能有什么转化、消长、互根、对立等等之出现吗?
去划分一个人呢?男的会转化为女乎?女的会转化为男吗?

是故医学之花的结果是四时(太少阴阳)与及六节(三阴三阳)的五行互胜之说,而易学之花的结果则是八卦休王之学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或阴阳+八卦=阴阳八卦。中医学基础里特意分出阴阳一章,五行又一章,徒令学子们难过而已。
PS:《五行大义》里另外生成了一套五行休王,得仔细再研究一下,今且悬而不论。

换言之,这是依据五行八卦两套学说的因果论,而得出的两套预测之术,是故卦工与医工皆同为术士也。

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之谓也。

再引经文三则以证之:
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气交变大论》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阴阳应象大论》

歧伯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
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
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
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逆顺肥瘦》

据此可知,所谓的阴阳、四时、五运、六气、八风者,皆一岁之气,被切分之结果而已矣!
可算是异名而同谓者也。
 
从《九宫八风》看清楚了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到底是啥?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坎)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艮)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震)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巽)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离)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坤)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兑)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乾)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坎)之宮曰冬至矣。

这里之常者、恒也。
查实太一,只会巡行九宫当中之八宫而已,中宫必为参照之中心也。
而观象授时历的一岁为 360日,而官方的历法则一岁为 366日,它选择在天宫(离)里,废去一日,让该年成为平年,而非闰年,而其确定之法,则是皇家之秘密矣。

太一日遊,以冬至之日,居葉蟄(坎)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返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这即是《六节藏象论》所说的:
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

九九制会即是多少日?
它既不是 9x9=81日,也不是 9x10=90日,而是 45日÷9日=5轮,所以它也可以说是九五制会或地以五为制,在这里[气]为基本之时间单位,即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气,三气四十五日为一宫,八宫三百六十日为一岁。
而六六为节,则是六乘六得三十六日,再乘上十个天干日,也是得三百六十日。
多出来的5或6日,称之为年关,不算入历法当中。
直至官方历法 366日出台为止。

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
《天元纪大论》
在这里将天地两套历法,强与六十甲子相配,完全乱套了。
事实上这两套历法所根据的节气是不同的,地气历(八风历=六气历)所使用的是廿四节气(如今尚在使用),而天气历(十干历)所使用的是三十节气(即《管子、幼官》所记载的历法)。
在这里说的一直都是天五地六,即五天气在外+六地气在内。
但是後来的五运六气,说的却是天六地五,即六天气在外+五地气在内,即什么司天,什么在泉的那一套。
然而实在气人的是,它说的不是什么天气在司天,而是什么阳在司天,您说奇怪不奇怪?是五运六气的作者们理解错了吗?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占在相;
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占在吏;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占在將;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占在百姓。
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貴賤。
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
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
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曰: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九宮八風》

在这里之太一,能进入中宫否?
若能,那么当进入中宫之後,会是吹什么方向的风呢?
而相是文官,将是武官,但吏是百官之一吗?且太一只游八宫,中宫就是作为参照之中心而已。
所以这个太一,肯定是不能进入中宫的了!是故下一句[所谓有变者……]也该被删除之。
至此,当时得令者谓之生,其对冲者为胜者也,谓之杀、谓之死。

在奇门遁甲里,称之为:
生伤杜景
死惊开休

在八卦休王里,称之为:
王相胎没
死囚废休

而在八宅明镜里,配合上九宫飞星,上中下三元之运,它反而是会进入中宫的那一派术数。

那主气客气到底是啥?
在易学里,它们是如何定出吉凶的呢?
而在医学里,它们又是如何来治病的呢?
 
在这里[气]为基本之时间单位,即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气,三气四十五日为一宫,八宫三百六十日为一岁。
十干历仿此,六日为一候,两候十二日为一气,三气三十六日为一干,两干七十二日为一行,五行三百六十日为一岁。

这种说法,书中可有证据?
原本有,但今却看不见,因为它已经被加密过了: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歧伯對曰:
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这篇《诊要经终论》明显是被动了手脚,硬要往十二月之历法里去凑,而後学解者们,却对此视而不见,还强作解人,可笑可笑!

五月(戊)天氣始下,十月(己)地氣始發,人氣在脾(土)。
正月二月(甲乙),陽氣正生,人氣在肝(木)。
三月四月(丙丁),陽氣定长,人氣在心(火)。
六月七月(辛庚),陰氣正殺,人氣在肺(金)。
八月九月(癸壬),陰氣定藏,人氣在腎(水)。

据此则可知,《阴阳应象大论》之金句: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应该是错的唷,当是
阳生阳长,阴杀阴藏。

但到了《天元纪大论》却又变了: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这又错了,当改为:
天以陽長陰殺,地以陽生陰藏
在这里天为昼地为夜,而非言天气地气。

在这诊要篇里,它既说天气(天气下为雨,下者为阴气),也说地气(地气上为云,上者为阳气)。
即地气发而阳气生,天气下而阴气生,正正是相反的唷。
它更说了人气。

帝曰:何謂氣交。歧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六微旨大论》

哗哗哗!!!这是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唷,古人也未免太犀利了吧?
此段不在气交变篇中,而在六微旨篇里,让我好生找了一会唷。

而将土行,拆分到天南地北,更是神来之笔,五行之中,唯土有二也(事实上,五行皆各有其阴阳者、即二也。是故十干之谓也)。
这里有一点是要去厘清的,就是後天八卦图中的坎离震巽,乃是二分二至之四宫,所以直觉以为二分二至,就是说太一行到该宫之半时而发生分至。
这就理解错了,上面经文已经明确说了,它是以冬至日,才起始计算的。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
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氣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 下。
陰陽有時,與脈為期。
《脉要精微论》

此亦言冬至後之四十五日为坎之宫,而微上微下者、始生之谓也。
这里说阳气,就要得跟个阴气,反之亦然。
唯此想法要不得,阴阳之气本就一体,非有阴阳二气之对立、互根、消长与转化也。

粗略一算,五月(戊)以夏至之日为始,十月(己)以冬至之日为始。
即冬至日之後数三十六日,则为正月(甲)初一矣,其与八风历之立春,仅仅是提早了 45-36=9日而已,此十干历之地,应该比八风历之地,更处南方一些吧。

这个十干历法,书中还有别的例子吗?
 
最后编辑:
在再说十干历之前,先提一提三十节气。

夫三十节气者,即河图里的冬六丶夏七丶春八丶秋九,四者相加,就是三十个节气,而每个节气,各有十二日,即一套三百六十日之太阳历法是也。

洛书者、十二地支之历法也,河图者、十天干之历法也。

古书里所载之三十个节气,详情见于《管子》。

《管子 -> 幼官》

1。十二,地氣[已]發,戒事。[甲]
2。十二,小卯,出耕。
3。十二, 天氣下 [期風至] ,賜與。[春風解凍]
4。十二,義氣至,修門閭。[乙]
5。十二,清明,發禁。
6。十二,始卯,合男女。
7。十二,中卯丶丶丶丶丶丶[丙]春分
8。十二,下卯。
三卯同事,八舉時節。
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 [濕]氣,用八數。

1。十二,小郢,至德。丶丶丶丶
2。十二,絕氣下,下爵賞。[丁]
3。十二,中郢,賜與。
4。十二,[下郢] 中絕,收聚。
5。十二, 暑至,盡善。[戊]
6。十二, [大]暑。
7。十二, [大]暑終。
三暑同事,七舉時節。
君服赤色,味苦味,聽羽聲, 治陽氣,用七數。

1。十二,期風至[ 天氣已下 ] ,戒事。[辛]
2。十二,小卯[小酉],薄百爵。
3。十二,白露下,收聚。
4。十二,復理,賜予。丶丶丶[庚]
5。十二,始節,賦事。
6。十二,始卯[始酉],合男女。
7。十二,中卯[中酉]。丶丶丶[癸]秋分
8。十二,下卯[下酉]。
9。十二,始寒,盡刑。
三卯[三酉]同事,九和時節。
君服白色,味辛味,聽商聲, [燥]氣,用九數。

1。十二,小榆,賜予。丶丶[壬]丶桑榆暮年
2。十二,中[榆] ,收聚。
3。十二, [下]榆,大收。
4。十二,寒至,靜丶丶丶丶[己]
5。十二,大寒,之陰。
6。十二,大寒終。
三寒同事,六行時節。
君服黑色,味鹹味,聽徵聲, 治陰氣,用六數。

这篇之错误可是不少啊(算上今天这次,该是第三版之更正了)!

三十节气命名之框架,其逻辑如下:
冬夏至者,寒至暑至、大寒大暑、大寒终大暑终。
两至之前,小榆小郢、中榆中郢、下榆下郢。
六行不用补缺,七举则在小郢与中郢之间,补上[絕气下]。

春秋分者,小卯小酉、始卯始酉、中卯中酉、下卯下酉。
八举缺四,九和缺五,同此逻辑补上或不补上缺口(疑有些缺口是开了天窗或失传了)。

寒至(=冬至)到大寒,再到大寒终,是为己十月。地气发应在此月。
暑至(=夏至)到大暑,再到大暑终,是为戊五月。天气下当在此月。
原文之[大暑至]到[中暑],再到[小暑终],不合乎寒至的逻辑。

很明显在这里,冬治水之气,夏治火之气,秋治金之气,春治湿木之气。
85453835.jpg

金水火木=地水火风
风=湿=春=木,地=燥=秋=金。
而金不是指金属,而是指金黄色的稻田(或指泥黄色的枯草枯叶?神农氏之点石成金乎?)。

所以此套学说之出现,可能比想像中要早得多,早到在发明金属冶炼技术之前。

是故古希腊之四元素说,与[寒暑燥湿]之四天气说,应该是同一套学说之不同演绎。
在这里,三阳之气为[热火乾],三阴之气为[冷水湿]是也,乃互胜之三对阴阳气也。

难道古代两处医学之源头,皆同为四象之学乎?

幼官原文之燥湿,不知被谁人易位了?
而它在春秋分的时候[合男女],这是搞相亲大会吗?
这倒也符合春秋分乃阴阳气之交变的本义也!
这亦是震兑两卦之所以被无情抛弃的原因,此八卦之变为六气,自然而然也。

丶丶戊丶丶丶丶丶丶五丶丶丶
辛丶丶丶丁丶丶六丶丶丶四丶
庾丶丶丶丙丶丶七丶丶丶三丶
癸丶丶丶乙丶丶八丶丶丶二丶
壬丶丶丶甲丶丶九丶丶丶正丶
丶丶己丶丶丶丶丶丶十丶丶丶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月份
甲乙丙丁戊辛庚癸壬己、天干
木木火火土金金水水土、五运
湿湿热热火燥燥冷冷水、六气

乾燥与乾坤之乾字为同一字而不同音,故改六气之乾字为燥字。

在这里没有长夏之七十二日,只有季夏之三十六日及季冬之三十六日,合称之为第五时之中时

在《内经》里,还有十干历之痕跡吗?
 
最后编辑:
在《内经》里,还有十干历之痕跡吗?
有的,就是《脉解》。

脉解篇之结构很简单,六节之名,对应六个月份,该月份之天地气及人气。
不过由于它也被加密过了,所以乱套了。

首先在月份上的选择是正月(太阳)、九月(少阳)、五月(阳明)、十一月(太阴)、十月(少阴)及三月(厥阴)。
这三阴三阳就不可能是正确的了。
太阳作为朝阳,如何当得上正月的春风?所以必错无疑!

而正确的选择当为三月(太阳)、五月(阳明)、七月(少阳)、九月(少阴)、十月(太阴)及正月(厥阴)。

且十月即紀月当为太阴,五月即戊月必为阳明,此两个月份别无它选。是故十一月得改为十月。

那剩下四个怎办?
 
那剩下四个怎办?
1,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
阳气冻解者、阳气续生也。地气而出者、地气已发也。
两句皆为正月的天地之气也,然而这个正月,必非属阳而属阴也,如今却言正月为太阳者,故知其必为错也。
所以正二这两个月不应为太阳,而当为厥阴风木也,其阴阳气之值为七,共有七十二日也。

2,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
此句对十二支历法而言,必为错也,因为九月乃是季秋,而季秋属阴。且九月属阴,在两个历法里,皆是肯定的。是故九月不可能为少阳,审矣。
据此八九这两个月当为少阴寒水也,其阴阳气之值为七,共有七十二日也。

3,十月万物阳气皆伤……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
刚刚才讲了个九月,如今又来讲十月?
而十月在十二支历法里,是为孟冬矣,还说什么[秋气始至]呢?
而在十干历法中,六月为孟秋,七月则为仲秋也,而八月之始,即为秋分也,但已入冬之时矣。
所以说[万物阳气皆伤],即还在被[秋杀]当中,且阳气仍未尽也。是故十月,必得改为七月也。
因此六七这两个月当为少阳凉金也,其阴阳气之值为八,共有七十二日也。

4,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三月一振荣华万物。
三月该是阳中之太,邪在中吧?
一振者、震为雷是也、亦即春之始乎?
而在十二支历法里,三月是季春之辰月,而夏雨春雷是常识吧?
反而在十干历法中,三四月者、乃始于春分的夏之时也,亦即一日四时之日已出也。
是故三四这两个月当为太阳雷火也(是雷火而非雷霆之震动也),其阴阳气之值为八,共有七十二日也。

如此看来,此四个月份与六节之应,大错特错矣!
那人气之搔动,又是否对应得上呢?
这个就得再仔细看一看矣。

寒暑燥濕封炎,天之气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藏长杀生化变,地之气也,三阳三阴下承之。
天以陽長陰殺,地以陰藏陽生。
天有三陰三陽,地亦有三陽三陰。
《天元纪大论》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