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最近看了很多观点说黄帝内经不是伤寒论的基础,心血来潮想白话简述《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欢迎探讨争论

《内经》乃一哑老师而已,但若舍弃了它,还能有谁呢?

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此乃是师择徒而言之,但反过来当徒择师之时,又何以知其师乃可信奉的呢?
《内经》实际上是侠客岛上的神功秘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内经》实际上是侠客岛上的神功秘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学习之所以难,是因为肯定此就要否定彼,这个否定,很难!

侠客岛上的神功秘笈全部皆是真的,只是有识之仕看不懂而已。
但《内经》却是金蛇郎君的假秘笈,真假混杂,问有谁能去分开鱼目与珍珠呢?
而郭靖的《九阴假经》,将西毒搞成傻子,又是谁之过呢?

入我门来,遇祸莫怨!!!

难怪人家会说,教人学医,天打雷劈。
 
最后编辑:
侠客岛上的神功秘笈全部皆是真的,只是有识之仕看不懂而已。
但《内经》却是金蛇郎君的假秘笈,真假混杂,问有谁能去分开鱼目与珍珠呢?
而郭靖的《九阴假经》,将西毒搞成傻子,又是谁之过呢?

入我门来,遇祸莫怨!!!

难怪人家会说,教人学医,天打雷劈。
有识之仕按照自己的理解,也能创造出许多绝世武功。
 
学问与年俱进,今以为是者,安知他日不以为非——《伤寒论今释》后序
 
有识之仕按照自己的理解,也能创造出许多绝世武功。
版主歪楼矣!

若我乃宋朝一草民,有幸入皇宫看到经过了编修的《内经》,竟是如此错漏百出,而此错漏乃不用为高明之医者也能看出,我不会怀疑编修者们的居心吗?

反过来说,若我为编修者,在明知皇上的底细後,会将自己的所知全盘托出吗?

真侠客岛秘笈丶伪金蛇秘笈(唐诗剑法与躺尸剑法之别)丶假九阴真经,到底《内经》属于那一类呢?
 
版主歪楼矣!

若我乃宋朝一草民,有幸入皇宫看到经过了编修的《内经》,竟是如此错漏百出,而此错漏乃不用为高明之医者也能看出,我不会怀疑编修者们的居心吗?

反过来说,若我为编修者,在明知皇上的底细後,会将自己的所知全盘托出吗?

真侠客岛秘笈丶伪金蛇秘笈(唐诗剑法与躺尸剑法之别)丶假九阴真经,到底《内经》属于那一类呢?
我认为《内经》最大的问题是太原则化,同样也就太虚化,并不务实,所以每个人根据原则理解到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
 
看看经方探源再来高谈阔论,不要纸上谈兵,
 
看看《经方探源》再来高谈阔论,不要纸上谈兵,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难道《经方探源》就不是纸上谈兵,高谈阔论?

谁知阁下是本尊,还是传人?
又有谁知阁下是假鬼?还是真神?
谁又能保证是真神就一定会说真话呢?
 
最后编辑:
如果你看过此书,你就不会这样信口开河了,多说无益,所谓井蛙不可与言海
 
好久没来了,发现帖下讨论还蛮热闹的。有很多观点我赞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也晓得难以被人接受,所以我也不打算继续讲下去。我想直接用更方便大家验证,所以搞了个中医大模型,你们直接用真实临床情况来问就可以。
 
在古时只有两大医学流派,这便是医经派和经方派。医经派通过医学实验研究医学理论,在临床方面以针灸推拿为主业;经方派在对草药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筛选最有效的方剂,同时探索组方的规律。《黄帝内经》是医经派,《扁鹊内经》是医经派,《白氏内经》也是医经派。《神农本草经》属于经方派,《汤液经法》属于经方派,《伤寒杂病论》也属于经方派。医治疾病的手段不同适宜的理论也就不同。但是在战汉时期有人把医经派和经方派的理论内容给混合了一下。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说实话这个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一个大杂烩或论文汇编的形式。看似成系统、有体系,实则一锅乱炖。例如古人经常把某经脉简化成脏腑的名称,结果后人就直接给认定为脏腑了。脉诊的寸关尺定位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经脉的定位不是脏腑的定位。我不反对医学理论的融合,但是也要有系统,有体系。有机的融合不是混合。临床中基本上是各用各的理论。例如中医用经脉辩证,伤寒用六经辨证,温病用三焦辩证或卫气营血辨证。中医理论的统一化任重道远。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讲的是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概述养生健康哲学等内容,从取类比象角度来阐述这些生理病理与人体自然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里面内容比较庞杂,由于是后世重新补缀编纂,所以看上去一个知识点会散见于诸多篇章,根本找不到由头。但是,从整体来看,内经除去针刺方面的知识之外,大多数原则其实就是指导用药治疗的原则,可以想象成兵法提到的原则,若直接给出具体治法反倒容易以偏概全。

但《伤寒杂病论》及后世经典方与内经之间的割裂,终究是中医人心头难解的疙瘩,也是外人责难中医理论的热区。正是由于组方理论的缺失,才给人感觉内经古朴而务虚,无法将实战与理论进行验证。仲景写书目的是悲天悯人,希望文化不足的百姓能读后即用,这不同于官学那种理先行的传承习惯。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从中找到蛛丝马迹。可以从方名、组成以及联系内经用药法则来反推。

从残留的药方名来看,如大青龙和小青龙,大柴胡和小柴胡的“大”和“小”的界限在哪?按理说应该有大小白虎汤、大小朱雀汤、大小玄武汤。为何没有出现?也许是换了名字,也许是变为了某方的加减。伤寒论中的真武汤恐怕应该就是玄武汤。而所谓的“大”、“小”也绝非简单的药味数量之别,否则到底增加多少味为合适的大方?另外,四逆汤和四逆散的组成完全不同,据考证应作回(迴)逆汤,系传抄之误。

从经方的五味组合来看,组方仍符合四气五味规律,但病理模型与内经讲的简单的脏腑虚实有所区别。显然,仲景懂组方原则,并非简单借鉴前人方,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救误的方子,并且还有所谓的“新加”方,各种加减、用量调整。这一点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在针对白虎汤研究的论文中指出,单用其中某味,一些特殊功能消失,合用则有;调整某关键两味之间的比例,关键功能消失或减弱。因此,经方不是像后人想象与操作的那样,“差不多加一点”来组方的,更非时方那样有什么症状来加几味药凑大杂烩式开方。

到底仲景依据的是什么病理模型?三阴三阳六病模型只是简单分类吗?与经络存在什么关系?这一切都得回到内经中去寻找答案……
 
最近看了很多观点说黄帝内经不是伤寒论的基础,于是……
言则,楼主是认为《内经》乃《伤寒论》之基础矣,那么其理安在呢?

另外,有人认为用针与用药,非是使用相同的一套医理,楼主赞同此种说法吗?
 
唐宋版的《黄帝内经》已经不单是黄帝医学流派的文章了。《扁鹊内经》,《白氏内经》和其他医学文章也都合订在一起了。因此后人评述:并非一时,一人,一派的产物。
 
原来学习王洪图的内经还很起劲,后来黄煌、娄绍昆都说内经没啥实战作用。从此就再不看内经了
黄娄二人都是方证派,自然会认为内经没啥实战作用。内经本身是一本生理病理和医学哲学著作,它不是用来囊括所有病的治疗方法的,而是尽可能将这些治疗方法浓缩概况为一些指导原则。并且现在的内经其实内容非原貌,部分内容缺失,还存在篇间拼接等问题。这些造成理解阅读障碍。
 
天下文章一大抄,在文盲众多之年代,不说一部经典,只怕是半部经典丶甚至是片言半语,也得珍而重之。
将《内经》当做一时一人一地之作,才是最大之失误。
学习之所以难,在於当你去肯定[一]之时,就要去否定其他无数之可能。
而《内经》裡存在着大量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是被皇家及专家们所承认的,甚至是刻意被留下来的。
到了今天,这本《内经》还是那个权威的样子。
而最新的中医学基础也只能是一套不能自洽的集解而已。
因为错的经典,还是经典呀!

理法方药,出自方剂学。
理法方针,出自针灸学。
针与药皆术也,是故中医学可谓之理法方术。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血气形志》
一理百法千方万术而已矣。

认为针与药是从於两个理?
那为何古人们既下针又开方呢?
 
最后编辑:
唐宋版的《黄帝内经》已经不单是黄帝医学流派的文章了。《扁鹊内经》,《白氏内经》和其他医学文章也都合订在一起了。因此后人评述:并非一时,一人,一派的产物。
郭老,五行理论是战国时期的理论,在内经之后的理论,融进来,医理正确吗,五脏相生相克有此现象吗,谢谢
 
郭老,五行理论是战国时期的理论,在内经之后的理论,融进来,医理正确吗,五脏相生相克有此现象吗,谢谢
60%正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