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最近看了很多观点说黄帝内经不是伤寒论的基础,心血来潮想白话简述《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欢迎探讨争论

易转医易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3/01/14
帖子
23
获得点赞
5
声望
3
年龄
37
所在地
四川
申明:此贴作为连载贴记录,若有开方处药运用本帖理论,本人概不负责。
 
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篇


此篇比较通俗易懂,就是说上古的人能活百年而精神状态良好,而当今之人半百之年就形体衰弱,是因为什么?岐伯说,上古的人懂道,用阴阳法旨,结合术数,饮食起居有规律,不乱消耗体力,所以能够神形能共同保持。当今的人喜欢喝酒、乱事为常,喝酒房事,竭尽人体精能,耗散真气、起居无常等,所以半百而衰。

长命百岁的方法?

上古的人教化民众要精神内守避免邪气之风,要少欲望、无畏惧、不过度形劳、安稳起居不追求名利等级,这就是所谓的朴素。当贪欲、色欲不影响其心志,保持德,则能百岁。

一个人年老之后便无力生子的原因?

女人以7、14、21、28、35、42、49岁为肾气发展路径,7岁肾主齿体现,14岁有月事,肾气盛,此阶段后便可生育,21岁肾气全面影响,如同树木茂盛长开,28岁到极致,之后肾气开始衰落,在49岁后肾气衰少则难以再生子。男子则是以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也就是8、16、24、32、40、48、56、64岁为阶段,32岁到极致,衰退阶段比女多一个。

为什么有人年龄老了仍然可生子?

肾气有余便可有子,但即有子,正常男方岁数不会超过64,女方岁数不超过49岁。修道者除外,通过把握阴阳、保持精气充盈,先天之本的肾气较常人衰退更慢。

如何区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上古有真人,掌握天地运化之道,把握阴阳之道,懂得呼吸精气之法,所以能够寿长,这才是初步修道;

中古有至人,遵从学习道之法,结合阴阳之道,随不同气候时节调节自身,远离世俗修身养性,寿命也很长,接近于真人。

之后有圣人,懂天地调和之理,识八风致患病的道理,虽在俗世随波逐流,但不过劳、过压、保持恬淡心态、不患得患失,精神保持不散,可达百岁寿命。

再后有贤人,学习天地之道,有阴阳之领悟、掌握天文之排布、应阴阳消长适应四时变迁,这可以延长较长的寿命。
 
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此篇主要讲如何适应四时气候消长的内容,若逆反则造成的病症。

春天万物萌发的季节,需要晚睡早起,宜生而不宜杀伐、宜给予而不宜夺取、宜奖赏而不宜惩罚。否则伤阴木,导致肝病,阴木生阴火,导致阳火被阴火所害,阳火不足使得阳水不用花大力气去克,阳水在天为寒,则出现寒变(所以夏天也可以用麻黄汤,寒变则用)

夏天繁茂秀美的季节,应晚睡早起,要养精蓄锐,不形劳、不愠怒,免得泄气。否则伤阴火,也就是心脏之病。阴火生阴金,阴金害阳金,阳金不足使得阳火不用花大力气去克,阳火在天为热,则出现痎疟。

秋天是成熟丰收季节,天高气爽,应早睡早起,收敛精气神,勿情志外泄。否则伤阴金,肺气伤,阴金生阴水,阳水被阴水所害,阳土则不用花大力气去克阳水,阳土在天为湿,所以将导致飧泄。

冬天是万物潜藏的季节,天寒地冻,所以不要扰动体内阳气,应早睡晚起,等日出后再吸收阳气,保持人体温暖。否则伤阴水,即伤肾,阴水生阴木,阳木被阴木所害,阳木不足则阳金不用花大力气去克,阳金在天为燥,将导致瘘厥(此厥见伤寒论阳明热厥之症类似,瘘因阳木被克,阳木象征筋,前面节气未将被克之症状是遵从原文意思,但应举一反三)。

逆春气的后果

足少阳不生,即阴木强,肝木内变

逆夏气的后果

手太阳不长,即阴火强,心动之病

逆秋气的后果

手太阴不收,即阴金强,肺气焦满

逆冬气的后果

足少阴不藏,即阴水强,肾气独沉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此篇上半部分从明面上解释上篇,通过引入了营卫的概念,提出了厥、疟、飧泄。因前篇我已从五行十二经进行了解释,其对应后述的五运六气章节,所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刻学习营卫气的相关内容,我认为不用深学。
着重解释后半篇道理。
五味害病原理。
酸入肝,味过于酸则阴木强,阴木强则阴土减弱(木克土,五行生克默认大家都滚瓜烂熟,以后不再详述),阴土为脾,则脾气乃绝。咸入肾,味过于咸则阴水强,阴水强则阴火减弱,阴火为心,则心气郁。为什么“大骨气劳”,阳水主骨,阴水强则阳水被害;为什么“短肌”,阳水被害则阳土强。
辛入肺、甘如脾、苦入心都一样推导过程,不再赘述。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天有八风经人体则显五风为病

天的八风触五脏导致病邪产生,经五行五脏可显。春木克长夏土、长夏土克冬季水、冬季水克夏季火、夏季火克春季木。

春天阴木出现问题,出现肝病,表现在颈项;夏天阴火出现问题,出现心脏病,表现在胸胁;秋天阴金出现问题,出现肺病,表现在肩膀背部;冬天阴水出现问题,出现肾病,表现在腰股;长夏阴土出现问题,出现脾病,表现在背脊部。

阴木病多表现在头部(例如伤寒论中很多阳木强,则需阳金即桂枝药为主药克之);阴火病表现在心脏(伤寒论中的泻心汤则是阴火弱以苦火阴药为主药,若阴火强则表现高血压之类需要白芍扩脉强阳火);阴金病表现在肩膀背部;阴水病表现在四肢骨节。

阴阳表里的定义

人体阴阳阴为五脏,阳为六腑,同时前述所说的表现骨、肌肉、筋、脉等都属于阳(书中没说,我作补充)。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此篇很有意思,辨识阴阳,总结一下该篇应学什么

阳为天,阴为地,他们就如跷跷板效应一样,阳强阴弱,阴强阳弱。

什么上窍下窍、发散为阳、涌泄为阴就别拿来用了,如果当成必背知识点,后面你就学不懂了,用这些来支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等结论,要解释看我第一篇解释即可。

表是阳,里是阴。本篇说阴木为肝,肝的外在表现是筋,筋为阳木,阳木生阳火即是筋生心,但这里的心是阳火,应该指血脉。肝主目,即阳木的外在表现还有眼睛。阴火为心、阴土为脾等同理解释,不作赘述,五行生克很好推理。

阴阳之道如何辨别疾病

原文“阳盛即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可看到皮肤、呼吸、不汗出、牙齿干涩等皆是阳强的特征。例如汗不出而热,是阳水代表的寒强,所以伤寒论中以麻黄阳火弱阳水为主药(多解释两句,很多人将桂枝和麻黄放在一类药,是错误的)。
 
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此篇最重要的点即为“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这一段,这一段理解得透彻后面学伤寒论才好上手,目前市面上我所看过的书没一本是解释对了的。

岐伯回答的意思如下: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是阴水和阴火,分别为足少阴和手少阴,它们所对的是太阳,即阳水和阳火,足太阳和手太阳。太阳根是足少阴也就是坤卦至阴而起,通过命门三焦火(同时带金火属性)相结。太阴为阴,阳明为阳,阳明起于厉兑穴,这里的手太阴即阴金,对应的手阳明阳金,足太阴即阴土,对应的足阳明阳土。厥阴为阴,少阳为阳。手厥阴是(阴金火,特殊的存在)对应的手少阳三焦火,足厥阴则是阴木肝,对应的是足少阳阳木。所以太阳、阳明、少阳即为阳部的位置,阴部则是太阴、少阴、厥阴。
 
第七篇 阴阳别论篇​





此篇和上篇有呈上启下之意。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阴便是脏,分布在少阴、厥阴、太阴,阳对应太阳、少阳、阳明,其中少阴、太阴分别主两经,则阴阳各5,配合5时,则有25种组合。

二阳之病发心脾,指手太阳和足阳明合病,发于心脾;

三阳之病发寒热,指手太阳、足太阳、足阳明合病,寒、热、燥合症;

一阳之病是足少阳,受风而阳木强,一般出现少气、咳嗽,所以用桂枝、生姜的阳金克之;

二阳一阴病是手太阳阳火、足阳明阳土强,阳水明显弱,则阴水强导致足少阴病;

二阴一阳病乃足少阳阳木强,阴木被害,阴火难生,导致心满,阴土更强,导致善胀。

三阴三阳属于阴阳俱病。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篇​



此篇第一段感觉是后人增补段落,最早应该无365的说法,且人有九九制会和后面地有九九制会冲突了。

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干甲至癸,六个甲子周期为一周,即60。复6而得岁,即360。所以这里也指的六气,每气管60天,其中冬分二,有燥有寒,夏分二,有热有暑。九九制会比较简单,意思就是天地人三才,每才三气,就当成卦象的三个标识,这就是九,分九野即九九。

候气时岁,五运循环

5天为一候、三候15天为一气、六气90天为时、四季360天为一年。一年从大周期到下周起皆是五行循环,周而复始。要依据五行藏象来进行医疗。

具体藏象

心,阴火,相对在外阳火为面、血脉,通夏气;

肺,阴金,相对在外阳金为毛、皮,通秋气;

肾,阴水,相对外在阳水为头发、骨骼,通冬气;

肝,阴木,相对外在阳木为爪、筋,通春气;

脾,阴土,相对外在阳土为嘴唇、肌肉,通长夏气。
 
第十篇 五脏生成篇​



“心之合脉,主肾;肺之合皮,主心;肝之合筋,主肺…”这第一段比较简单,说的就是五行克制为主导的道理。心为阴火,在外阳火为脉,阴火心被阴水肾克;肺为阴金,在外阳金为皮,阴金被阴火心所克…后续类似,不作赘述。



诊病刚开始,要判断五行,确定主药

头痛癫疾的症状,就在足少阴和足太阳,因为阴水为肾、阳水为头;

目昏耳聋、神昏澹语则在足少阳、足厥阴,因为阴木为肝、阳木为筋;

腹满等腹部症状则在足太阴、足阳明,因为阴土在脾,阳木在腹;

咳嗽上气则在手太阴、手阳明,因为阴金在肺,阳金在呼吸;

心烦头痛在手少阴、手太阳,因为阴火在心,阳火在脉。
 
第十三篇 移精变气论​



上古治病有祝由术即可,当今治病毒药治疗内,针石治疗外,还不一定能痊愈,为什么呢?上古的人趋吉避凶,生活恬淡,邪气难以深入。因此毒药、针石都不能治疗,所以仅能通过祝由术治疗。当今本就被邪气侵袭,则可用药物针石之邪纠正,祝由术便难以在当今用于治疗了。

上古人治病

察色脉是古代圣人所传,上古时期便有察色脉,结合五行变化以及四时八风(这里就是以病人八字对应当前年月天干地支,需要掌握四柱方面的简单知识),判断变化和诊病。

中古人治病

以八风五痹判断病症,用草药等下策治疗,但也能根治。

现在人治病

不看四柱时令,不审阴阳顺逆,等病已经出现了,像用针治外,药物治内,粗糙工技,以为可以治疗,结果旧病未好,新病再发。
 
第十六篇 诊要经终论​



诊断要领

正月、二月,人体内气以阴气肝木为主导;三月四月,人体内气以阴气脾土为主导;五月六月人体内气以头(这里应是心包络),阴火带阴水;七月八月,以阴气肺金为主导;九月十月,以阴气心火为主导;十一月十二月,以阴气肾水为主导。

所以针刺应刺对应时节的穴位,否则无法有疗效,且下针避开胸腹五脏。
 
第十九篇 玉机真脏论​



五脏病传导

肝阴木受气,阴木强,阴木克阴土脾,阴土克阴水力不足,则阴水肾强,肾强旺其母阴金,所以病到阴金肺就止了。心阴火受气,阴火克阴金,也就是病传导到肺阴金,阴金弱了则克阴木力弱了,阴木强旺其母阴水,也就是传导到肾基本就传不下去了。其它的脏腑传导同理。

风为百病之长

很多医书都是这个观点,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说。风为百病之长我认为应该是之常,也就是常见的病症或大病发生的导火索。风为巽卦,在天为少阳,所以是阳木强。无论怎么传,初病是风导致的都要去克制阳木。所以,伤寒论中很大的篇幅都是阳金为主药,用于克阳木,包括桂枝、生姜、附子等等。

关于实和虚

原文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同、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虚。

这里引入的新概念实和虚说白了就是多了个名词而已,和表里、阴阳无区别,某些人以为高大上加上的。看原文知道五实就是阳火、阳金、阳土、阳水、阳木过强导致对应五行阴属性被害的特征,五虚则是五行阴强阳弱的特征。
 
第二十二篇 脏气法时论篇​



五脏治疗规律(配药要义)

治肝则治足厥阴、足少阳,以土属性药来缓病情(木克土)

治心则治手少阴、手太阳,以木属性药来收病情(木生火)

治脾则治足太阴、足阳明,以火属性药来燥(火生土)

治肺则治手太阴、手阳明,以火属性药克之(火克金)

治肾则治足少阴、足太阳,以金属性药来润(金生水)

所以生、克之药皆可治,为什么不都是克或都是生,个人认为这是从经方总结所得来的。看神农本草经中,土、火、金药材占比超过了80%,所以用这三味配合五行生克来进行配药。
 
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篇​



五气所病

呼吸少、气急促则心病;咳嗽为肺病;胡言乱语为肝病;吞咽问题为脾病;呵欠喷嚏为肾病。

五脏所恶

心恶热,心为阴火,阳火在天为热,阳火强则害阴火,所以叫做心恶热。其他类似不作赘述。

五脏化液

汗出问题则用心的对家阳火药治疗,如麻黄;鼻涕的问题则是肺的对家阳金治疗,如桂枝、生姜等;眼泪的问题用肝的对家阳木治疗;涎液问题脾的对家治疗;唾液问题肾对家治疗。
 
5年本科教材的理论学习,不敢学习您的理论了,怕把原有的理论体系打乱,更糊涂了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古汉语传到现在,会有很多变化,白话经典这种事,是好事,可以做,也有人做,有作用,但作用也有限。
例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的道理,子非黄帝岐伯,安知今日之白话,是否黄帝岐伯之原意?
除非我看不懂,例如鸟语,无奈之下需要看翻译,否则我还是喜欢读原文,毕竟原文也还是中文,更贴近作者原意。
 
原来学习王洪图的内经还很起劲,后来黄煌、娄绍昆都说内经没啥实战作用。从此就再不看内经了
 
原来学习王洪图的内经还很起劲,后来黄惶娄绍昆都说内经没啥实战作用。从此就再不看内经了
黄娄大佬辈也,然大佬真不愧为大佬,此与大学毕业生说,读大学无用论,完全相同。
而据此竟主动不去上大学者,不知其是智还是愚矣!
《内经》乃一哑老师而已,但若舍弃了它,还能有谁堪当老师呢?

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此乃是师择徒而言之,但反过来当徒择师之时,又何以知其师乃可信奉的呢?
此质疑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经书也。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