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苍龙丸的故事: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52275/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52275/
也可以不经过太阳病,直接得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吃寒凉多了,或保暖不足,或得了伤寒病没有好完全。来年春天,只要劳累或感受风寒,导致抵抗力降低,就会发为温病。所以,这是伏温,这种温病得来都毫无征兆。一些医生也搞不懂原因。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
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以热在下焦……抵挡汤主之。
阳明证……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从条文可见,仲景的三焦辩证包含病位、寒热、虚实三个层面。仲景的三焦辨证首辨病位——上焦与心肺相关,中焦与脾胃相关,下焦与大小肠、肾、膀胱相关;次辨虚实、寒热,这与三阴三阳辨证并行不悖。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对于口腔溃疡,王肯堂以“人参、白术、干姜各二钱、茯苓、甘草各一钱,煎成冷饮,日数服,乃已。”这证明了前面提到的增强身体能量和气机流动的方法的可行性。如果脏腑机能正常,那么只要用药物实现气血通畅、三焦通畅,身体脏腑就会自己修复病损。但如果脏腑机能还本身有损伤,还得继续修复脏腑,不过后者是个简单事,用五味补泻可解。中医的正道是促进人体自愈,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正气“就是这个自愈力。
举个简单例子,单纯的口腔溃疡。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好好的就糜烂了?如果是身体薄弱导致细菌感染(口腔内本身有大量菌群),为何溃疡只是星星点点,而不是连片出现?可见,这个溃疡是身体自己主动破溃的。身体想干嘛?排代谢废物。因为如果破溃成片,影响进食,对身体不利,因此长时间少量多次排出代谢废物,溃疡是个不错的方式;但在皮肤溃疡有感染风险,在嘴里有唾液保护和湿润,更安全,所以表现为口腔溃疡。
为何不通过主动发汗、泻下一次性排干净?因为代谢废物产生速度太慢,又不能持续累积太多(对身体有害),而且发汗泻下需要消耗太多津液,代谢废物本就需要消耗津液,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身体不允许这种竭泽而渔方式来解决问题。
明白了,那就帮助它。一种思路是,加快溃疡处排出速度,也就是增强身体能量和气机流动;另一种思路是帮身体增加津精,如果身体体液代谢正常,那么它就能利用精化津液冲刷以汗或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溃疡自己就会闭合。前一种方法,溃疡闭合慢,但不易复发;后一种方法见效快,但如果不注意饮食或作息,容易复发。
当然,最佳的办法是双管齐下,既增加津精,又帮助气机流动和增加能量。
上面说的代谢废物指的是间质中类似痰湿的东西。
这种观点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关于温病非得说它是伤寒之一种的就有清代俞根初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另外还有一本讲伤寒和温病区别的书---清代杨璿的《伤寒瘟疫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将温病讲得也很清楚。还有《王氏医案》里面多的是温病误治的案例,至于误用什么药方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看书吧。温病和经方的关系,前面已经说了。温病属于伤寒的一种。根据伤寒论条文,像是太阳病,可以转为温病——
也可以不经过太阳病,直接得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吃寒凉多了,或保暖不足,或得了伤寒病没有好完全。来年春天,只要劳累或感受风寒,导致抵抗力降低,就会发为温病。所以,这是伏温,这种温病得来都毫无征兆。一些医生也搞不懂原因。
当然,还可以是由于先天体质是热性体质或嗜辛辣油腻,因外感直接发展为阳明病(如口干舌燥,发热、神昏谵语等,后世温病的典型病症)。另外,少阳病中也有热证部分符合后世温病范畴。少阴病、厥阴病里面也有症状符合后世所谓的温病,用寒凉和下法治疗也有。由此可见,经方绝非某些人认为的麻附桂辛热温阳的刻板印象。
其实后世的温病根本没有清晰的定义,只不过是把不同病中的发热症状重新总结归纳分类而已。定义一个病,不是通过症状是否相似(比如都有发热)来定义。病,对应的是治疗法则——只有治疗方法原则一样的才能说是同一种病。例如,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辛散,无论是辛温还是辛凉。故不同的症状可以属于同一种病。后世的温病,严格来说是温热症,因为不同的疾病都可以有热证(糖尿病、肺结核、癌、肺炎都可以有发热),而这些病本质是不同的。
由于对热证归类,自然就出现卫气营血辩证,其实还是炒冷饭,比如太阳温病和风温即后世温病所谓的卫分证,阳明病已涵盖气营血分证(症状严重程度不同)。
后世温病一些方子也都脱胎于伤寒金匮中的白虎(人参)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之类,更不用说泻心类方和芩连之类的寒凉方。温病一些典型创方,从组方原理来看,甚至有些画蛇添足之义(篇幅有限,有机会再细说)。经方中甚至还有寒热并用的方子。可见,经方理论已远超仅使用寒凉药物的局限,恰恰相反,经方是根据经方原理用药,不会偏好用辛热药——只要治疗有需要,用辛热、用寒凉都可以,甚至混合使用。
温病派代表人物叶天士和王孟英,也都擅长使用经方,只是他们的医案是有选择性记录而已,不要觉得他们不会用经方和辛热药物。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避免医患纠纷,养成了用药轻灵的习惯,从而发展为特色而已。因为用经方尤其是大辛大热药,一旦失手那是要人命的(伤寒论里面有太多提到误治成坏病甚至殒命的条文了),用药轻灵是迫不得已。比如叶天士使用小青龙汤,往往去掉麻黄和细辛这类容错性较小的药物(若辩证搞反了,这两味药可致病人病重甚至危及生命)。
至于温病创造所谓的三焦辨证,其实仲景也有,只是它分散于三阴三阳和杂病系统中,而且更为丰富。来看条文:
从条文可见,仲景的三焦辩证包含病位、寒热、虚实三个层面。仲景的三焦辨证首辨病位——上焦与心肺相关,中焦与脾胃相关,下焦与大小肠、肾、膀胱相关;次辨虚实、寒热,这与三阴三阳辨证并行不悖。
如“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证属太阳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上焦肺实热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理中丸证属太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中焦脾胃虚寒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真武汤证属少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下焦肾阳亏虚证。
三焦对应治疗方法有辛散、辛透,甘寒润、辛开苦降、苦咸下,甘温补、咸寒凉血、辛咸活血、甘苦滋阴、甘淡渗、芳香辛透等法。可见,仲景的三焦辨证比起单独针对温热病的三焦辩证,显得更为系统和严谨。
后世温病的三焦辨证,本身只不过是把其中的热证(温热湿热等)总结规律,详细展开论述治疗方法而已。因此,后世温病学派算是在经典之上的阐发演绎。
透过现象看本质
【温病】就是【外戾气引动内湿热】伤气、阴、血的一类【富贵病、交际病】。
在吃不饱饭,更没有大鱼大肉,而且绝大部分民众被固定在其所耕种的土地上,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村的年代,
温病是不可能流行的,更不可能诞生温病学、温病派。
所谓伏气病,还不是冬令收藏未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化热(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所致。这跟内经中的表述是一致的。冬伤于寒,收藏则未固,春必温病,或发作,或伏而不发,待身体免疫减弱而发,或因外感温邪或戾气而触发。这是温病的机理,前面我已经阐述过,这没什么特别的。现代人营养食物丰盛,高热量、高蛋白,身体无法消化吸以固藏为精血,则变为垃圾,或私自服用大辛大热药/温阳补品,产生伏热于内。这是饮食厚腻导致的伏气,与冬不固藏而成伏气的原理是一样的。伤寒病过程中也有【痰浊、湿热、瘀毒】等可以令患者发热的病理产物。
但不同之处在于:
伤寒病的这些邪气主要来自【外感风寒湿】应激生成,病程短,病情急,夹寒邪。
温病的这些邪气则早已蓄积于体内,伏而未发,外感温邪或者戾气而被引动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