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终于明白了经方原理

没想到中年人阳痿比率竟然这么高。

以前只认为学生群体阳痿利率高。

怪不得补肾药销售火爆。
中年人比大学生患病率更高。
大学生肝郁痰阻证居多,服补而不疏的药效果不好甚至更萎。
中年人肝肾精亏者逐渐居多,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中年人比大学生患病率更高。
大学生肝郁痰阻证居多,服补而不疏的药效果不好甚至更萎。
中年人肝肾精亏者逐渐居多,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这个说法非常符合实际!少因堵而萎,老因虚而衰,这是基本规律。
 
温病和经方的关系,前面已经说了。温病属于伤寒的一种。根据伤寒论条文,像是太阳病,可以转为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也可以不经过太阳病,直接得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吃寒凉多了,或保暖不足,或得了伤寒病没有好完全。来年春天,只要劳累或感受风寒,导致抵抗力降低,就会发为温病。所以,这是伏温,这种温病得来都毫无征兆。一些医生也搞不懂原因。

当然,还可以是由于先天体质是热性体质或嗜辛辣油腻,因外感直接发展为阳明病(如口干舌燥,发热、神昏谵语等,后世温病的典型病症)。另外,少阳病中也有热证部分符合后世温病范畴。少阴病、厥阴病里面也有症状符合后世所谓的温病,用寒凉和下法治疗也有。由此可见,经方绝非某些人认为的麻附桂辛热温阳的刻板印象。

其实后世的温病根本没有清晰的定义,只不过是把不同病中的发热症状重新总结归纳分类而已。定义一个病,不是通过症状是否相似(比如都有发热)来定义。病,对应的是治疗法则——只有治疗方法原则一样的才能说是同一种病。例如,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辛散,无论是辛温还是辛凉。故不同的症状可以属于同一种病。后世的温病,严格来说是温热症,因为不同的疾病都可以有热证(糖尿病、肺结核、癌、肺炎都可以有发热),而这些病本质是不同的。

由于对热证归类,自然就出现卫气营血辩证,其实还是炒冷饭,比如太阳温病和风温即后世温病所谓的卫分证,阳明病已涵盖气营血分证(症状严重程度不同)。

后世温病一些方子也都脱胎于伤寒金匮中的白虎(人参)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之类,更不用说泻心类方和芩连之类的寒凉方。温病一些典型创方,从组方原理来看,甚至有些画蛇添足之义(篇幅有限,有机会再细说)。经方中甚至还有寒热并用的方子。可见,经方理论已远超仅使用寒凉药物的局限,恰恰相反,经方是根据经方原理用药,不会偏好用辛热药——只要治疗有需要,用辛热、用寒凉都可以,甚至混合使用。

温病派代表人物叶天士和王孟英,也都擅长使用经方,只是他们的医案是有选择性记录而已,不要觉得他们不会用经方和辛热药物。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避免医患纠纷,养成了用药轻灵的习惯,从而发展为特色而已。因为用经方尤其是大辛大热药,一旦失手那是要人命的(伤寒论里面有太多提到误治成坏病甚至殒命的条文了),用药轻灵是迫不得已。比如叶天士使用小青龙汤,往往去掉麻黄和细辛这类容错性较小的药物(若辩证搞反了,这两味药可致病人病重甚至危及生命)。

至于温病创造所谓的三焦辨证,其实仲景也有,只是它分散于三阴三阳和杂病系统中,而且更为丰富。来看条文: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
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以热在下焦……抵挡汤主之。
阳明证……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从条文可见,仲景的三焦辩证包含病位、寒热、虚实三个层面。仲景的三焦辨证首辨病位——上焦与心肺相关,中焦与脾胃相关,下焦与大小肠、肾、膀胱相关;次辨虚实、寒热,这与三阴三阳辨证并行不悖。

如“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证属太阳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上焦肺实热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理中丸证属太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中焦脾胃虚寒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真武汤证属少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下焦肾阳亏虚证。

三焦对应治疗方法有辛散、辛透,甘寒润、辛开苦降、苦咸下,甘温补、咸寒凉血、辛咸活血、甘苦滋阴、甘淡渗、芳香辛透等法。可见,仲景的三焦辨证比起单独针对温热病的三焦辩证,显得更为系统和严谨。

后世温病的三焦辨证,本身只不过是把其中的热证(温热湿热等)总结规律,详细展开论述治疗方法而已。因此,后世温病学派算是在经典之上的阐发演绎。
 
最后编辑:
只有太阳病、卫分证可以区分(分别属于)伤寒、温病。

之后的病程都属于内伤杂病,不管用哪种辨证方法,治疗用药都是类同的。
 
“温病学”和“伤寒学”都分别包含对内伤杂病的“辨治理论”和“用药经验”的完整体系

在温病学中: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即是对外感温邪引起的疾病的后续全部病程的辨治理法。
在伤寒学中: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则是对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的后续全部病程的辨治理法。
在这两种学说中,表证阶段之后的病程,辨证方法虽然不同,但落实到治疗用药上高度统一
 
前面提到温病派典型创方脱胎自经方,相关内容早有论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仅略述一二以管中窥豹。

辛凉剂桑菊饮、银翘散,在温热病初期(例如太阳温病,少阳和阳明病初期)都有效,但是从组方原理上来说,算不上好方子。它们都脱胎于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组成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其中,麻黄味辛苦,辛开苦降,所以能开表利水;杏仁苦辛微寒,润肺下气,导热入大肠;石膏甘草甘寒,入胃吸热补水。整个组方严谨,解表散热下气吸热补水,邪在表则透散,有入里趋势则下气吸热,总之方子如同弹簧游刃有余。

若用薄荷/桑叶/荆芥/菊花之类辛透味代替麻黄,芦根金银花等甘寒味弥补甘草解毒生津功能,再加桔梗连翘消肿化脓解毒,以豆豉和杏仁宣散热,大致就得到创方银翘散和桑菊饮。但这两个创方缺少利水功能,所以只能适合温热病初期干燥类的症状。而且创方辛味多于苦甘味,其透散有余,因此一旦病势脱表向里,力量就不够了,需兼具因势利导从里散热或利水散热的药味。正好麻黄的利水和石膏吸热效果考虑到这一点了,因此麻杏石甘汤功能更为全面,适用范围更广(麻杏石甘汤对外感寒化热,或单纯上焦热证都有效果)。若是外寒里热,则大青龙汤可解,但外寒里热用温病方子可能很难有效。

温病派的白虎加苍术汤、王氏清暑益气汤也是脱胎于伤寒论的白虎汤,陷胸承气汤、增液承气汤从名字也可也看出脱胎自伤寒论的陷胸和承气二方,还有加味白头翁汤脱胎自金匮的白头翁汤等,沙参麦门冬汤脱胎于麦门冬汤,清咽养营汤脱胎于百合地黄/知母汤。

经方治疗湿包括湿热也颇多,创立了宣畅上焦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升降中焦法(栀子豉汤、泻心汤、黄连汤)、渗利下焦法(五苓散、牡蛎泽泻散方)、疏达三焦法(柴胡类方)、苦寒清燥法(葛根芩连汤、茵陈蒿汤)、化淤推新法(大黄牡丹汤方),用药简专,立意全面。更不用说各种虚损情况下的虚热证用药了,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滑石散、竹叶石膏汤等。

温病派方子更注重在经方中加减解决症状的药物,如燥湿利湿、凉润生津、散结消肿、解毒败火、醒脾去秽等,最终形成自己独有体系的方子。
 
我们知道,人体大约70%是水,而水的比热大,所以水对于人体温度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经方在治病过程中,除了重视保护胃气之外,更重视的就是水液代谢以及水液在人体温度调节上的意义。

水液代谢几乎贯穿所有脏腑,包括肺大肠,三焦脾,肾膀胱,胃小肠。代谢过程有气化、疏布、肃降等过程,任何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异常(经方里面有很多都是针对水液代谢的方子)。

除了针对这些过程调理水液代谢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阳气方面的重要体现。水的比热大,如果身体津液丧失过多,则已存有的热量大量丧失,短时间身体储存的脂肪等营养一般来不及氧化出足够的热量并储存到津液中(生化反应较慢),那么身体就会出现亡阳症状。因此,大汗亡阳,急下存阴,就不难理解了。

从上述角度来说,西医治疗方案也可用经方思维来指导治疗方案。

以常见的发热症状来说,只要体温控制中枢没有受损,体温升高是因为体温中枢将正常体温的门槛提高了,这是身体抵抗病邪而不得不作出的反应。对应的治疗方案是,只需帮助身体增强去除病邪能力,体温中枢判断形势向好后,会自动降低正常体温门槛。因此,中医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其实并没有清热或降温的功效,而是帮助身体杀灭病毒或细菌,或者排出代谢废物,缓解了身体抗病邪的压力,从而实现身体主动恢复正常而已。如果不信,可对一个体温正常的健康人使用清热解毒药,通常来说,他的体温并不会下降。

对于西医来说,遇到重症发热患者,除非是体温中枢明显受损(外伤或微生物所致),否则一般不必物理或药物降温,而是要帮助身体抵抗病邪。可以针对检验结果判断发热原因,到底是因为病毒细菌所致,还是因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然后利用经方思维,帮助身体恢复体温,而不是强行使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

例如,遇到一个肺炎患者,高热,可予以抗病毒或消炎治疗。若仍高热不退,此时万万不可继续抗病毒消炎,或是用退烧药,这样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不是症状加重)。应该予以补充正气并辅助身体排邪(胃口不好则葡萄糖输液,打免疫球蛋白之类,不可服用血肉有情之补品或进补鸡鸭鱼,胃口好则可适当用清轻平和补品,如党参/太子参煎汤、粥皮、山药煎汤、刺五加膏、橙汁蜂蜜等,少量频服),如肺部有痰,可帮助吸痰(勿雾化),如果呼吸急促,则查血氧含量,考虑呼吸机支持还是用平喘舒缓药,然后等体温回落。

如果完全恢复正常,说明身体有能力抵抗,则调养等痊愈。如果回落一部分,说明还需外力相助,此时若炎症还在,仍需继续抗病毒或消炎,若炎症消失,则需思考发热原因主要是什么(一般来说是阴虚,津液续亏所致),如同上述思路应对(阴虚发热,现代医学一般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借助食疗或中成药)。

当然,还有一些是因为脏腑衰弱所致,发热(一般是低热)或不发热,检验没发现任何细菌病毒,却又出现类似炎症或功能亢进/减退症状。亢进往往是代偿性的,说明身体某个关键功能环节受阻,此时不适合使用抑制性药物。减退则是身体脏腑缺乏一些特殊的物质所致。这些情况,涉及到复杂的身体生理代谢与调节过程,如果用专门的西药,则需要很精细而复杂的用药规划与干预过程,这个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西医治不好的慢性病,都让中医去调理养护的原因(中医也可怜,总是处理难题,效果不好还被认为无能)。
 
经方,能根治阳痿么?

我发现在网上发帖寻找好中医治疗阳痿的网友,成群结队。。。
这东西 说难也难 说容易也容易 大多肝虚 阴阳双虚的那种
 
中医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调理水的运作与转化
 
洋洋洒洒,没有那么复杂,其实疗效的基础就是内经四个字
“以平为期”
 
如果脏腑机能正常,那么只要用药物实现气血通畅、三焦通畅,身体脏腑就会自己修复病损。但如果脏腑机能还本身有损伤,还得继续修复脏腑,不过后者是个简单事,用五味补泻可解。中医的正道是促进人体自愈,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正气“就是这个自愈力。

举个简单例子,单纯的口腔溃疡。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好好的就糜烂了?如果是身体薄弱导致细菌感染(口腔内本身有大量菌群),为何溃疡只是星星点点,而不是连片出现?可见,这个溃疡是身体自己主动破溃的。身体想干嘛?排代谢废物。因为如果破溃成片,影响进食,对身体不利,因此长时间少量多次排出代谢废物,溃疡是个不错的方式;但在皮肤溃疡有感染风险,在嘴里有唾液保护和湿润,更安全,所以表现为口腔溃疡。

为何不通过主动发汗、泻下一次性排干净?因为代谢废物产生速度太慢,又不能持续累积太多(对身体有害),而且发汗泻下需要消耗太多津液,代谢废物本就需要消耗津液,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身体不允许这种竭泽而渔方式来解决问题。

明白了,那就帮助它。一种思路是,加快溃疡处排出速度,也就是增强身体能量和气机流动;另一种思路是帮身体增加津精,如果身体体液代谢正常,那么它就能利用精化津液冲刷以汗或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溃疡自己就会闭合。前一种方法,溃疡闭合慢,但不易复发;后一种方法见效快,但如果不注意饮食或作息,容易复发。

当然,最佳的办法是双管齐下,既增加津精,又帮助气机流动和增加能量。

上面说的代谢废物指的是间质中类似痰湿的东西。
对于口腔溃疡,王肯堂以“人参、白术、干姜各二钱、茯苓、甘草各一钱,煎成冷饮,日数服,乃已。”这证明了前面提到的增强身体能量和气机流动的方法的可行性。
 
温病和经方的关系,前面已经说了。温病属于伤寒的一种。根据伤寒论条文,像是太阳病,可以转为温病——

也可以不经过太阳病,直接得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吃寒凉多了,或保暖不足,或得了伤寒病没有好完全。来年春天,只要劳累或感受风寒,导致抵抗力降低,就会发为温病。所以,这是伏温,这种温病得来都毫无征兆。一些医生也搞不懂原因。

当然,还可以是由于先天体质是热性体质或嗜辛辣油腻,因外感直接发展为阳明病(如口干舌燥,发热、神昏谵语等,后世温病的典型病症)。另外,少阳病中也有热证部分符合后世温病范畴。少阴病、厥阴病里面也有症状符合后世所谓的温病,用寒凉和下法治疗也有。由此可见,经方绝非某些人认为的麻附桂辛热温阳的刻板印象。

其实后世的温病根本没有清晰的定义,只不过是把不同病中的发热症状重新总结归纳分类而已。定义一个病,不是通过症状是否相似(比如都有发热)来定义。病,对应的是治疗法则——只有治疗方法原则一样的才能说是同一种病。例如,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辛散,无论是辛温还是辛凉。故不同的症状可以属于同一种病。后世的温病,严格来说是温热症,因为不同的疾病都可以有热证(糖尿病、肺结核、癌、肺炎都可以有发热),而这些病本质是不同的。

由于对热证归类,自然就出现卫气营血辩证,其实还是炒冷饭,比如太阳温病和风温即后世温病所谓的卫分证,阳明病已涵盖气营血分证(症状严重程度不同)。

后世温病一些方子也都脱胎于伤寒金匮中的白虎(人参)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之类,更不用说泻心类方和芩连之类的寒凉方。温病一些典型创方,从组方原理来看,甚至有些画蛇添足之义(篇幅有限,有机会再细说)。经方中甚至还有寒热并用的方子。可见,经方理论已远超仅使用寒凉药物的局限,恰恰相反,经方是根据经方原理用药,不会偏好用辛热药——只要治疗有需要,用辛热、用寒凉都可以,甚至混合使用。

温病派代表人物叶天士和王孟英,也都擅长使用经方,只是他们的医案是有选择性记录而已,不要觉得他们不会用经方和辛热药物。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避免医患纠纷,养成了用药轻灵的习惯,从而发展为特色而已。因为用经方尤其是大辛大热药,一旦失手那是要人命的(伤寒论里面有太多提到误治成坏病甚至殒命的条文了),用药轻灵是迫不得已。比如叶天士使用小青龙汤,往往去掉麻黄和细辛这类容错性较小的药物(若辩证搞反了,这两味药可致病人病重甚至危及生命)。

至于温病创造所谓的三焦辨证,其实仲景也有,只是它分散于三阴三阳和杂病系统中,而且更为丰富。来看条文:











从条文可见,仲景的三焦辩证包含病位、寒热、虚实三个层面。仲景的三焦辨证首辨病位——上焦与心肺相关,中焦与脾胃相关,下焦与大小肠、肾、膀胱相关;次辨虚实、寒热,这与三阴三阳辨证并行不悖。

如“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证属太阳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上焦肺实热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理中丸证属太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中焦脾胃虚寒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真武汤证属少阴病范畴,从三焦辨证来讲,属于下焦肾阳亏虚证。

三焦对应治疗方法有辛散、辛透,甘寒润、辛开苦降、苦咸下,甘温补、咸寒凉血、辛咸活血、甘苦滋阴、甘淡渗、芳香辛透等法。可见,仲景的三焦辨证比起单独针对温热病的三焦辩证,显得更为系统和严谨。

后世温病的三焦辨证,本身只不过是把其中的热证(温热湿热等)总结规律,详细展开论述治疗方法而已。因此,后世温病学派算是在经典之上的阐发演绎。
这种观点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关于温病非得说它是伤寒之一种的就有清代俞根初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另外还有一本讲伤寒和温病区别的书---清代杨璿的《伤寒瘟疫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将温病讲得也很清楚。还有《王氏医案》里面多的是温病误治的案例,至于误用什么药方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看书吧。
中医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中医的发展也是切合临床实际的,没有人会那么无聊凭空捏造一个和伤寒相提并论的流派来误导世人。
学中医轻视任何一个学派都会走弯路甚至付出代价!
 
透过现象看本质

【温病】就是【外戾气引动内湿热】伤气、阴、血的一类【富贵病、交际病】。

在吃不饱饭,更没有大鱼大肉,
而且绝大部分民众被固定在其所耕种的土地上,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村的年代,
温病是不可能流行的,更不可能诞生温病学、温病派。
 
原来还真有误导世人的人,好在没形成流派!
 
透过现象看本质
【温病】就是【外戾气引动内湿热】伤气、阴、血的一类【富贵病、交际病】。

在吃不饱饭,更没有大鱼大肉,而且绝大部分民众被固定在其所耕种的土地上,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村的年代,
温病是不可能流行的,更不可能诞生温病学、温病派。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一书出版于1996年,
虽然此书是对温病大家赵绍琴6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但大部分案例还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

可以发现其中代谢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案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医大师同时期的医案集。
而且对于这类代谢病患者,赵老都会提出严格的饮食限制和运动要求,认为对证的方药要取得良好疗效,也需建立在这两方面做到的前提之上。

赵老还总结了现代人患病的特点,提出了:
慢性肾病非虚说】【慢性肾病忌食蛋白说】【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说】【慢性腹泻多非虚说】,
以及【牛吃草论】【从营血辨治杂病】【论伏气温病有发于髓】【白血病忌高蛋白饮食】等温病治疗和调养的学说。


可见【多食少动,肥甘厚味,高脂高蛋白饮食】的近现代生活方式在温病的发生和流行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赵老既是温病学大家,也可谓中医代谢病治疗的先行者中医应对现代富贵病的探路人
 

附件

  • 220.4 KB 查看: 26
  • 1.2 MB 查看: 24
  • 1.1 MB 查看: 21
三伏暑热排行榜【小图】.jpg



从上面这张【三伏暑热排行榜】中可以看到:
重庆夏季热度高居榜首,远超东南沿海的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
且以重庆为代表的四川盆地,冬季的平均气温也比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昌、杭州等城市高2-3度。


但有意思的是:
近代温病在气温相对较低的东南沿海和江南地区流行、温病学派也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发祥和兴盛,
而常年气温更高潮湿闷热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反而成了火神派的祖庭,诞生了郑钦安等伤寒学派大家。

这个中医发展的史实说明:
温病的【温】主要不取决于外界的温度,而是来自于人体的内部,是由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带来的湿气蕴化而成。
气分的温气和血分的湿气,都是由过剩的营养物质,精微化邪而产生,经过长期的积累进一步发展为痰浊、湿热、瘀毒。
而一些烈性传染性温病的流行,比如霍乱、梅毒,则是由于大量人口密集聚居且卫生条件极差,以及风俗娱乐产业的兴盛。
显然,在近现代,【饮食肥甘、人口聚居、风俗产业】这几个方面,东南沿海和江南地区都将内陆的四川盆地远远甩在后面。
 
伤寒病过程中也有【痰浊、湿热、瘀毒】等可以令患者发热的病理产物。

但不同之处在于:
伤寒病的这些邪气主要来自【外感风寒湿】应激生成,病程短,病情急,夹寒邪。
温病的这些邪气则早已蓄积于体内,伏而未发,外感温邪或者戾气而被引动触发。
 
伤寒病过程中也有【痰浊、湿热、瘀毒】等可以令患者发热的病理产物。

但不同之处在于:
伤寒病的这些邪气主要来自【外感风寒湿】应激生成,病程短,病情急,夹寒邪。
温病的这些邪气则早已蓄积于体内,伏而未发,外感温邪或者戾气而被引动触发。
所谓伏气病,还不是冬令收藏未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化热(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所致。这跟内经中的表述是一致的。冬伤于寒,收藏则未固,春必温病,或发作,或伏而不发,待身体免疫减弱而发,或因外感温邪或戾气而触发。这是温病的机理,前面我已经阐述过,这没什么特别的。现代人营养食物丰盛,高热量、高蛋白,身体无法消化吸以固藏为精血,则变为垃圾,或私自服用大辛大热药/温阳补品,产生伏热于内。这是饮食厚腻导致的伏气,与冬不固藏而成伏气的原理是一样的。
 
最后编辑:
看专业书宜通读,然后才发表评论,否则容易断章取义。
不但要看和自己观点相和的论述,也要看和自己观点相反的论述 。
《温热经纬》是把《内经》《伤寒论》等古籍里关于温病的论述集中起来加以整理注释,更容易让人了解温病的源流和特点,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温热经纬》里面王孟英保留了前人注释并纠正了很多前人的谬误之处,所以注释很重要!就是带“雄按“的内容,王孟英原名王士雄字孟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