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广东:3年师承(8W5) 或者 确有专长(2W8)

志向更宏伟的人出现了:

18岁考上清华的学霸,当时想学医可惜目标院校没在当地招生。
毕业后做教培十多年攒了大钱,现35岁想再考清华(医学院,九年本博)。
自称只提前100天准备,目标分数是700:

浏览附件166138

700分,太吓人了,不愧是干教培的,底气倍足。

我觉得对于35岁以上的,高中课本已经放开十五年以上的普通人来说,
下足功夫做一年的准备,最科学合理的规划时间精力,运用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
争取考到550分以上,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有消息了:
《35岁再考清华男子称高考成绩超600分:考得很差,没有达到700分,但仍有一丝机会被录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900976096962799&wfr=spider&for=pc


人脑不像带UPS的计算机那样能够稳定的运行,要受到身体情况、心理状态、对考试时的天气和考场环境的适应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且不说多数人会高估自己的得分能力,即使预估准确,要想在决定前程命运的大型考试中正常发挥的人也不占多数,能超常发挥的更是极少数。


所以,在制定目标分数的时候,最好留出30-50分的余地,即使在考砸1-2科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既定目标。
 
将目标分数定在略低于自己实际能力可以达到的位置上,
有利于降低焦虑程度、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对于理科来说尤其如此:

将目标分数定在略低于自己实际能力可以达到的位置上,有利于降低焦虑程度、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对于理科来说尤其如此.jpg
 
又有一个北大毕业重新高考,考进上海交大医学院8年本博连读的案例上热搜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282831682052445&wfr=spider&for=pc


中西医学院的分数线还会继续上涨,因为现在制造业正在快速人工智能化,大量低端的制造工人会被释放出来,
而送外卖和搞运输两个就业池现在已经满员了,加上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现在主要还是在卷考研、考编、考公,
随后将会向医疗、养老、大健康方向卷过来,重新高考进入临床医学本科学习将会成为大趋势。
最终要卷向目前待遇还很爽的殡葬相关专业、男性要卷向临床护理专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清华北大985211的大学毕业生都开始感到就业压力,频频向临床医学转型了。
他们不仅敏察风向,而且占尽先机(超常的学习应考能力),普通人需要未雨绸缪、加倍努力了。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人最后都会被赶进服务业,不过服务业同样有层次区分。
医生每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临床医学也属于服务业,但不是一般的服务业,是有很高壁垒和很宽护城河的服务业,打造壁垒和护城河需要奋斗6到11年的时间。
 
极少数北大清华毕业的已经就业的人,本身不存在就业压力问题。他们重新高考学医,恐怕还主要是经历和兴趣使然。
 
当然,今后就业人群也会向【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方面卷,

现在大学毕业后重新去读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正在形成一种趋势。
 
极少数北大清华毕业的已经就业的人,本身不存在就业压力问题。他们重新高考学医,恐怕还主要是经历和兴趣使然。

比如,本论坛很多中医爱好者,有的是因为兴趣而爱上中医,有的是因为自己或家人生病的经历而爱上中医。
 
十年前IT行业蓬勃、房地产行业火爆、制造业转型之前的时候,
好像没有这么频繁的看到清华北大毕业生重新高考进入临床医学本科学习的报道。
 
比如上面那位北大金融专业毕业的女生,就业压力就很大,
除非家里有资源或者像张某人说的能豁得出去,否则就业很成问题。
要是转行干其他的普通的工作,恐怕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因为“一旦拥抱过大海,就再也不会爱上小溪”。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样的例子已渐成燎原之势,
这又有一个清华生物专业毕业后,仅复习3个月重新参加高考就以660分的成绩,考进成都中医药大学9年制本博连读中医学临床专业的案例:
https://www.baidu.com/s?ie=UTF-8&wd=男子清华毕业重新高考学中医 660分考进成都中医药大学
他们学力够强,底气够足,重新开局依然是本硕博连读。


除了清北毕业生重新高考学医之外,其它985211、一本二本、高职高专大学毕业后,重新高考进入各本科专科中西医临床专业就读的人更多。
最近两三个月我看到的这类报道已经将近十例了,越是低端的案例被报道出来的越少,再加上我个人看到的很有限,实际的人数就必然越多。
 
看到更高学历的名校学霸重新高考读中医临床专业的案例了:

浙大硕士重新高考,回山东学中医!5年后,他怎么样了?​

https://m.gmw.cn/2024-07/12/content_1303789584.htm

浙大属于【华东五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仅次于清北。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今后还会有更多、更高学历的学霸来卷中西医临床这条赛道……重新开局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医生尤其是中医这种【经验传承积累型职业】的【稳定性和长寿性】足以弥补之前十年的时间和费用损失,还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看到更高学历的名校学霸重新高考读中医临床专业的案例了:

浙大硕士重新高考,回山东学中医!5年后,他怎么样了?​

https://m.gmw.cn/2024-07/12/content_1303789584.htm

浙大属于【华东五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仅次于清北。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今后还会有更多、更高学历的学霸来卷中西医临床这条赛道……重新开局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医生尤其是中医这种【经验传承积累型职业】的【稳定性和长寿性】足以弥补之前十年的时间和费用损失,还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大量的这种回炉高考医学生,绝非好事,代表着其他行业在出现崩塌式衰败,万马齐喑,医学绝不可能昌明。
 
大量的这种回炉高考医学生,绝非好事,代表着其他行业在出现崩塌式衰败,万马齐喑,医学绝不可能昌明。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了,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各种行业和职业都不稳定。
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提升的直接后果就是机器将替换掉大量流水线上和办公室里的人。
普通低端行业确实在肉眼可见的衰败,生产资料和金融资本加速向少数大型高科技企业和少数富人手中聚集。

普通人的生产资料只剩下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而且这种脑力体力如果不依附公司团体已经越来越难以变现,
二十年前个人共享软件开发者还大行其道,十年前个人APP开发者还混得风声水起,
而现在各种资质认证和审核,一款个人开发的APP连上架都困难,更莫说有没有市场了。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大部分低端行业都“碾穿”了,低端市场的机会和增量已经枯竭,
而高端的东西普通人没有核心技术和风投是难以企及的。

就业形势就是这个样子,没办法。
普通学校毕业找不到工作,以及名校毕业找不到满意工作,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钻营各种更稳定和体面的就业渠道。
 
又有一个北大毕业重新高考,考进上海交大医学院8年本博连读的案例上热搜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282831682052445&wfr=spider&for=pc

中西医学院的分数线还会继续上涨,因为现在制造业正在快速人工智能化,大量低端的制造工人会被释放出来,
而送外卖和搞运输两个就业池现在已经满员了,加上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现在主要还是在卷考研、考编、考公,
随后将会向医疗、养老、大健康方向卷过来,重新高考进入临床医学本科学习将会成为大趋势。
最终要卷向目前待遇还很爽的殡葬相关专业、男性要卷向临床护理专业。


北大毕业三年后重新考进上海交大临床八年本博的这个案例,
自称大学期间就喜欢上临床医学,并且申请了协和“4+4”试点班,结果失败。
奇怪的是毕业之后并未直接重新参加高考,而是等待观望了三年,很难说与就业形势的巨变无关:

北大毕业三年后,她重返高考考场光明网2024-07-11壹.jpg

……
北大毕业三年后,她重返高考考场光明网2024-07-11贰.jpg

……
北大毕业三年后,她重返高考考场光明网2024-07-11参.jpg



现在名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430239094334554&wfr=spider&for=pc

被毁约教训的应届生:吃一堑长一智经济观察报2024-07-13壹.jpg

……
被毁约教训的应届生:吃一堑长一智经济观察报2024-07-13贰.jpg
 
房价的跌落对金融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光是金融专业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现在考公考编也已经卷疯了:

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加上各种保险福利才3100的湖北恩施法院的编外工作岗位,
居然有两千多人报名,设了71个考场,报考人员中还有武汉大学的毕业生:


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加上各种保险福利才3100的湖北恩施法院的编外工作岗位.jpg
居然有两千多人报名,设了71个考场.jpg
报告人员中还有武汉大学的毕业生.jpg





能够考上武汉大学的,不是高考县状元也是县前几名。
与其费神费力备战,参加这种如同买彩票中奖似的考试(还不排除人选内定,考试只是走过场的情况),
不如倒回去重新开局,跟应届高考生竞争临床医学的就业机会。
 
全国西医共550万,中医从业者仅有40万,中医门诊量占总量的16%,照此计算中医仍然缺少人才.jpg




目前全国西医从业人员共有550万,而中医从业者仅40万,
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16%,照此比例计算,中医仍然缺少人才。


而三个因素决定了未来临床医疗市场将有巨量的增长:

一、人群普遍营养过剩的程度现在还未到达顶峰,加上就业、职场、婚恋等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大,
今后胃肠、肝胆、代谢、免疫、肿瘤、性功能障碍及性传播疾病等现代流行病的发病率还要继续飙升。

二、饮食、居住、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留恋程度空前的提高,
小病找大医院大专家看、用最好的药、过度医疗;大病和绝症宁愿倾家荡产,孤注一掷。

三、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不断加深,
使得老年病诊疗需求大幅增加,少子化使得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倍加关注也会推高医疗需求。



所以未来临床医学不仅会长期成为应届高考生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
还将有更多大学毕业、硕博毕业、名校毕业、已经工作若干年的人朝这条道卷过来。
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会继续攀升。
 
浏览附件169065



目前全国西医从业人员共有550万,而中医从业者仅40万,
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16%,照此比例计算,中医仍然缺少人才。


而三个因素决定了未来临床医疗市场将有巨量的增长:

一、人群普遍营养过剩的程度现在还未到达顶峰,加上就业、职场、婚恋等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大,
今后胃肠、肝胆、代谢、免疫、肿瘤、性功能障碍及性传播疾病等现代流行病的发病率还要继续飙升。

二、饮食、居住、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留恋程度空前的提高,
小病找大医院大专家看、用最好的药、过度医疗;大病和绝症宁愿倾家荡产,孤注一掷。

三、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不断加深,
使得老年病诊疗需求大幅增加,少子化使得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倍加关注也会推高医疗需求。



所以未来临床医学不仅会长期成为应届高考生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
还将有更多大学毕业、硕博毕业、名校毕业、已经工作若干年的人朝这条道卷过来。
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会继续攀升。
你再比较下1949年的和2024年的中国人口总数,再计算下中医数/人口总数,就知道中医受的待遇了。😂
 
这个未来,希望真有未来吧,毕竟还是需要有希望的不是?比如希望20年后咱们的中医医师不低于20万人!然后在语言上加一些修饰,就说,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任然保持着20万人的传承规模,由此可见,中医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值得大力发展和弘扬,庙宇也非常重视中医的传承,希望所有中医人事继续传承好中医,为中医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不要为了温饱、职称等小事就放弃多年的坚持和几千年的传承! :006:
浏览附件169065



目前全国西医从业人员共有550万,而中医从业者仅40万,
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16%,照此比例计算,中医仍然缺少人才。


而三个因素决定了未来临床医疗市场将有巨量的增长:

一、人群普遍营养过剩的程度现在还未到达顶峰,加上就业、职场、婚恋等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大,
今后胃肠、肝胆、代谢、免疫、肿瘤、性功能障碍及性传播疾病等现代流行病的发病率还要继续飙升。

二、饮食、居住、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满足之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留恋程度空前的提高,
小病找大医院大专家看、用最好的药、过度医疗;大病和绝症宁愿倾家荡产,孤注一掷。

三、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不断加深,
使得老年病诊疗需求大幅增加,少子化使得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倍加关注也会推高医疗需求。



所以未来临床医学不仅会长期成为应届高考生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
还将有更多大学毕业、硕博毕业、名校毕业、已经工作若干年的人朝这条道卷过来。
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会继续攀升。
 
这个未来,希望真有未来吧,毕竟还是需要有希望的不是?比如希望20年后咱们的中医医师不低于20万人!然后在语言上加一些修饰,就说,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任然保持着20万人的传承规模,由此可见,中医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值得大力发展和弘扬,庙宇也非常重视中医的传承,希望所有中医人事继续传承好中医,为中医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不要为了温饱、职称等小事就放弃多年的坚持和几千年的传承! :006:

我是持乐观预期的。

21世纪是中医药的世纪!
老一辈中医大家邓铁涛的豪迈预言依然余音绕耳。

整体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这已经是国际共识。
只有以中医药理论为纲领并整合现代医学科技手段的中国新医学模式,才能应对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身心疾病的挑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