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推理论 《伤寒杂病论》是脏腑辩证和经络辩证完美统一(20240127)

经脉虚实的本质是每次开放的时间。正常是不到三分钟。过少是虚证;过多是实证。
经脉补泻的本质是改变经脉开放的时间。增加是补法,减少是泻法。
 
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治病从不谈什么脏腑虚实经络补泻,现在最接近原始版本的是康平本《伤寒论》,宋本、长沙本等都是后人添加了自己的理解的注释性文字,在古代排版传承过程中被误当作正文混入了。
康平本《伤寒论》“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为肝乘脾也。名日纵。当刺期门。”
请问:你确定这个治疗没有经络补泻?
 
经脉虚实的本质是每次开放的时间。正常是不到三分钟。过少是虚证;过多是实证。
经脉补泻的本质是改变经脉开放的时间。增加是补法,减少是泻法。
:080:经络若是一种组织或者是一种状态,会存在一些生理特性。
 
现在我们提到的经方派,传承过程中杂糅了很多东西,已经不是《汉书》中定义的那个只是依靠水火之剂(寒热)治病的经方派了。
仁兄之逻辑混乱至极。
汉书中的泛泛而论,何时会变成了定义?
即使成了定义,此定义到今天还有效否?
即是能拿明朝的尚方宝剑,去斩清朝的官否?

水火之剂与水火之齐,乃是两个不同之概念,焉得混为一谈?
发展过程见中医内治法理论演变史提纲略
先秦至扁鹊、仓公、李柱国时期的本草学,以阴阳指代寒热为首的理法,再到仲景以表里为首的理法,再到医经地位拔高后依托藏府经脉虚实概念的变化。
此种分类之法,只此一家也。
三种不同侧重的理法,围绕着寒热、表里、虚实各自不同的强调和主导的理论与方法。其时间顺序是:水火之齐、表里之治、藏府(经脉)虚实(补泻)。
先认同此君之言,但此君之言,乃是将扁仓、仲景与歧黄,归为一派,即医经派。而且脏腑(经脉) 乃是末期之医理。
先生也赞同此说否?

然而本楼之肇始,就是由于经脉与脏腑两套医理,正各自在指导着针与药两朮,但此两套医理,却互不兼容,不是吗?

先生拿此君之言论,欲证明些什么?
就请先生直接开讲吧!
发展到现在,如今称呼的“经方派”又可以细分很多派别,比如:方证派(有是证,用是药,无需把脉)、火神派、中西汇通派、古方派、气化派……其中谁又敢说自己可以完全代表经方派?其中随便一个人出来说自己可以代表,中医界认可吗?
如果一个词项之界限如此模糊不清,为啥还要频繁的去使用它呢?是因为在诡辩时,可以左右逢源吗?

既然扁、仓、仲景、岐、黄,皆尽为医经派之传人,那经方派还有何出名之传人呢?
是根本就没能承传下去吗?
私淑弟子们只凭看书,谁敢自认乃经方派之传人呢?
扁鹊、仓公都是医经派,治病的时候把脉,而且严格遵守理论治病,发展到后面就开始百花齐放了。后世所创的什么归经学说、脏腑补泻,全都是因为医经地位越来越高,后人又无法解释方子为何有效,所以附会理论而创造的发明。
後人既然学不好医经派,那自创新派为何就不行呢?不是说百花齐放的吗?
他们创的新派不好,後人也可以不学啊。
后面出现的时方派,也不过是因为组方理论不全、传承断代以及防止医患纠纷而导致的畸形产物。
又蹦出一个时方派,这样的分门分派,不累吗?有意义吗?先前说好的百花齐放呢?
就不许别人重复发明轮子吗?
它畸形了吗?有可能吧!
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治病从不谈什么脏腑虚实经络补泻,现在最接近原始版本的是康平本《伤寒论》,宋本、长沙本等都是后人添加了自己的理解的注释性文字,在古代排版传承过程中被误当作正文混入了。
歧黄乃医经派之末期代表,扁仓乃初期代表,而仲景就是医经派之中期代表,他的书,怎么就从不谈脏腑(经脉) 呢?表里之治呢?
医经派之初期与末期都在大谈脏腑,中期竟然能够别辟蹊径,而从不谈脏腑?有这可能吗?
若真的不谈脏腑?那仲景为何还是要切脉的呢?

先生这么说,是在拆某君的台吗?
 
最后编辑:
仁兄之逻辑混乱至极。
汉书中的泛泛而论,何时会变成了定义?
即使成了定义,此定义到今天还有效否?
即是能拿明朝的尚方宝剑,去斩清朝的官否?

水火之剂与水火之齐,乃是两个不同之概念,焉得混为一谈?

此种分类之法,只此一家也。

先认同此君之言,但此君之言,乃是将扁仓、仲景与歧黄,归为一派,即医经派。而且脏腑(经脉) 乃是末期之医理。
先生也赞同此说否?

然而本楼之肇始,就是由于经脉与脏腑两套医理,正各自在指导着针与药两朮,但此两套医理,却互不兼容,不是吗?

先生拿此君之言论,欲证明些什么?
就请先生直接开讲吧!

如果一个词项之界限如此模糊不清,为啥还要频繁的去使用它呢?是因为在诡辩时,可以左右逢源吗?

既然扁、仓、仲景、岐、黄,皆尽为医经派之传人,那经方派还有何出名之传人呢?
是根本就没能承传下去吗?
私淑弟子们只凭看书,谁敢自认乃经方派之传人呢?
……
汉书之前,你有见过“经方家”的说法吗?你引用它的说法,又不认为它这是定义。那你心中经方的定义是什么?依据呢?

即使成了定义,此定义到今天还有效否?无效,后文我已经说了,经方历史后来发生了演变,自己多读读书,了解一下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唐宋到元明,所谓的经方及其相关书籍主题理论的演变历史。我已经提供了一些资料给你,你自己不读,那我没办法。没空跟你钻牛角尖。

但此君之言,乃是将扁仓、仲景与歧黄,归为一派,即医经派。而且脏腑(经脉) 乃是末期之医理。
先生也赞同此说否?
不赞同,仲景自己没有用任何内经的脏腑经络理论,他的六病理论是独创的。至于后世在伤寒上的增益发挥,那已经不是仲景自己原始的意思,是随着时代发展,后人理解作出的修改。引文中提到的经方发展,后人因为尊崇医经学派的理论,所以在无法理解伤寒的基础上,将其结合自己的理解而发展,所以后世出现很多用脏腑经络解释伤寒论的。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条线的,中间也有歧支,比如谢士泰《删繁方》中可以看出早期这种尝试的缩影(用脏腑理论开经方,但又非内经中的经典脏腑理论)。

“齐”通“剂”,基本的古文功底都没有,后面你的回复一看就知道你没有相关知识,也毫无论据,懒得回复了,多读书吧。您也不用回复我,我不回复你的贴子。
 
最后编辑:
有专家说《伤寒》之自序,有部份乃为王叔和所添加,尤其是那段参考的书目。
换言之,在《伤寒》成书那个年代,《内经》尚未被集结成书,但《内经》的部份篇章却早已在世上流传。
是故若要说仲景没有参考《内经》,自必成立,因《内经》当时尚未面世也。
但若说仲景没有参考《内经》,又不成立,因为仲景(或王叔和) 确实是有看过《内经》之前已广为流传的篇章呀,而这些篇章亦因为被收入《内经》,才得以流传至今。

所以要说仲景(或王叔和)之理论乃其独创,那他独创了什么理论呢?
而《内经、热论》及其相关之篇章,又有否影响到仲景(或王叔和)之创作呢?

~~~~~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
~~~~~

什么人会刻意去将《伤寒论》与《内经》切割开来呢?
他们因此又会有什么得益呢?
这批大唱反调的人,最先是谁?

之後仍愿蝇附骥尾者,又想要去那儿呢?
 
最后编辑:
经脉与脏腑两套医理本源自医经派的外治法。《内经》在其成书之前,其内容以《素问》和《九卷》(即《灵枢》或《针经》)流传,多推崇针刺和药灸,其中指导理论主要就是经络脏腑理论。

然而到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均有多种传本,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这与前期《素问》传本有较大的差别。当初王冰用朱笔(红笔)标出改动增添部分,以示区别,但后世流传的内经版本全都是黑字。所以如今我们所见内经中,哪些是王冰自己根据参考资料润色填补的,哪些又是从其他地方摘录补入的,等等,完全分辨不出来。更不用说里面还是有不少篇的内容重复,个别地方还有少量语句缺漏,篇目顺序肯定完全打乱了。
相关帖子,例如

《伤寒杂病论》也存在类似情况,被王叔和添加了不少注释,这从康平本出现顶格、退一格、退二格三种格式书写可见,正文与注文(含对注释的注)的区别。伤寒论宋本序言中提到“撰用《素问》《九卷》”,这段话也不是原文,而是注文,见目前最接近原版的康平本《伤寒论·序》——
康平本伤寒论截图.jpg

并且康平本中没有现行本中的《平脉法》和《辨脉法》。可见,所谓“伤寒杂病论内容参考了内经”,那只是后人用内经理论以注释方式阐述伤寒论罢了。其中包括针刺穴位部分,也有是后人注释,而非原文。

至于内经中热论等篇与伤寒论的关系,仅凭三阴三阳字样就判断一样,那只能说是囫囵吞枣。

比如内经热论等篇中只有汗法和下法,而仲景创立的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能一样吗?内经热论篇中三阴三阳病从其症状分布位置可知,指的是人体六经受病;而仲景的三阴三阳则不是。因为内经中只有热病,伤寒论论中风、伤寒、温病,寒热均有;内经中六经发病形式只限于两感,伤寒论则有合病、并病、直中、两感等符合临床实际的情况。另外,内经中六经病全都是沿着经络在人体循行位置的症状,但伤寒论中的六病可不全都沿着经络。比如太阳中风、伤寒,应该只有太阳膀胱经症状,可怎么会出现鼻涕或喉咙痛的情况?它还夹杂了胃经(阳明经)和肺经(太阴经)循行路线的症状!这是内经中的太阳病吗?其他不再举例。

那你还能说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六病就是内经中三阴三阳经病吗?

另外,如果伤寒论六病就是内经中的六经病,那么它是如何按照内经提到的经络脏腑理论组方的?比如治疗太阳病的桂枝汤类方,其中桂枝大枣甘草生姜,根据内经的脏腑补泻理论,是作用于肝和脾的药,跟太阳病症状涉及的肺胃膀胱有啥关系?再比如,伤寒论中提到的三个泻心汤的症状跟心脏也没关系啊?其所属病位于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之间,与心脏所属的少阴经有啥关系呢?

三阴三阳不止可以用于描述经络分类,不要一看到太阳、阳明、少阴之类的词语就联想到经络,三阴三阳不是专有名词。

太多证据不想多说了,类似分析的文章也很多。善于思考发问是好事,但疑问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知识面不够广。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
若《内经》此处有错,而《伤寒》亦有同样之误,则可确认它俩皆本于一源乎?

四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五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若按《内经》之医理而言,四日当为少阴受之,五日则应为太阴受之,今之传本,则互换了位置,然而到底该是[囗燥舌乾] 先丫?还是[腹满嗌乾] 先呢?
病患多认为两者分别不大。

所以我认为它乃是某个传抄者之诚心抄错。
~~~~~

胡老(希恕) 也认为《伤寒》与《内经》无关,但他却更正了《内经》此处之错误。

他以八纲来代替六经,是故六经之名目可以休矣,今仍姑且沿用者,乃为存之致敬而已。

他认为六经之次序当如下:
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
阳表→阳里→阳半→阴表→阴里→阴半
阳生→阳极→阳衰→阴生→阴极→阴衰

生极衰乃大天地之阴阳,表里半乃小天地之阴阳。此诚乃真知灼见也!还《内经》之本来面目也。
~~~~~

经文又续谓:
兩感於寒者,病
一日,則巨陽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
二日,則陽明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
三日,則少陽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

此处之说两感者,乃六经互为表里之两经皆感于寒也,此可证明它原本就是说:
厥阴囊缩,少阳耳聋;
太阴腹满,阳明身热;
少阴口乾,巨阳头痛。

此古证今证,皆在说明,太阴与少阴之位,被某些人刻意互换之矣。
~~~~~

脏腑与六经,并非两套医理,末学後进之认为是两套医理者,被人刻意误导也。

而误导之工具也者,三阴三阳是也!
 
最后编辑:
然而到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均有多种传本,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这与前期《素问》传本有较大的差别。当初王冰用朱笔(红笔)标出改动增添部分,以示区别,但后世流传的内经版本全都是黑字。所以如今我们所见内经中,哪些是王冰自己根据参考资料润色填补的,哪些又是从其他地方摘录补入的,等等,完全分辨不出来。更不用说里面还是有不少篇的内容重复,个别地方还有少量语句缺漏,篇目顺序肯定完全打乱了。
此可参《太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