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伤寒论中的一分等于多少克?

找到论文全文了(附件),支撑13.8克的关键证据部分截图如下:

《伤寒杂病论》剂量折算研究思路探讨(程先宽|韩振蕴|范吉平)(勾注).jpg
 

附件

他只有结论,没有证据过程,根本不足为信。
这篇应该是精简发表论文。
记得以前看到有原始论文,长达几十页,前面还有目录。
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先宽博士的学位论文,要经由专家评审、通过答辩的。
 
这篇应该是精简发表论文。
记得以前看到有原始论文,长达几十页,前面还有目录。
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先宽博士的学位论文,要经由专家评审、通过答辩的。
博士论文根本不用在乎,绝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电子文本垃圾。
 
  
  汉代看似一个朝代,但分东汉和西汉两段,中间还有王莽篡汉,前后400余年,经历了数次社会变革。
  〈度(时间)〉和〈量(空间)〉则对经济和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是秦汉几百年基本未变的原因。

  而〈衡(重量)〉与经济活动、财富争夺关系更为密切,
  改小〈衡〉可以使实物支付方在以重量计价的交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官方改小〈衡〉的单位,可能会减少其债务,增加其收益:卖官仓粮食筹钱。
  而不会影响其税收,因为汉代实行实物比例纳税制,如:西汉初年十五税一。
  
  所以社会越是动荡,当权者改小〈衡〉单位的动力越强,〈衡〉越容易发生“贬值”。
  就像当时的币制改革一样,可以直接收割财富,以暂时维持统治,但会激发更大的远期危机。


  孙悟空在五指山下也才被压了500百年,可见400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上溯400年就到明朝末年了,即使回溯200年也是清嘉靖年间,今天与当时的度、量、衡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1两按15.625克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约等于3.9克。
如果1两按13.8克来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等于3.45克,约为3.5克。
这是理论上的推算。如果对现代患者实际用药,遇到晋朝以前的分就不能按这个理论推算值处方,而应该是:
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10,即1分≈0.4克(0.35克≤1 分≤0.39克)为宜。
为什么要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10?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就不多言啦。
 
如果1两按15.625克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约等于3.9克。
如果1两按13.8克来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等于3.45克,约为3.5克。
这是理论上的推算。如果对现代患者实际用药,遇到晋朝以前的分就不能按这个理论推算值处方,而应该是:
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10,即1分≈0.4克(0.35克≤1 分≤0.39克)为宜。
为什么要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10?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就不多言啦。
我认为你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如果除以10,按0.4克来算,基本上就没药效了。
 
我认为你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如果除以10,按0.4克来算,基本上就没药效了。
嗯,是我大意了,除以10确实有误。按宋以后1两等于1钱(3克)的通行做法,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5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修正一下:
如果1两按15.625克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约等于3.9克。
如果1两按13.8克来计算,那么晋以前的一分等于3.45克,约为3.5克。
这是理论上的推算。如果对现代患者实际用药,遇到晋朝以前的分就不能按这个理论推算值处方,而应该是:
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5,即1分≈0.8克为宜。若按1分为1克也可。
为什么要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5?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就不多言啦。
 
今天去论坛药店按古方定制药丸,客服问我一分等于多少克。因为在之前在其他网站有人解答一分等于1克,所以我随口就这么回答。但客服把药捡好,以及能制出多大量的丸子后,我觉得好像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搜了本论坛的解释,有的说1分等于3.9克,有的说等于0·3125克,但我按汉代一斤等于250计算,那一分又等于0·156克。到底哪个是对的?如果换算错误,那我方子中有一味药的比例就出了问题。
极其懵逼中,估计客服也是。求老师们解答。谢谢。
1分等于1克,虽然是你随口一说,但基本上差不多。
 
嗯,是我大意了,除以10确实有误。按宋以后1两等于1钱(3克)的通行做法,在理论推算值上除以5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为什么宋以后对晋以前的1两按1钱来处理?这个问题伤寒大家郝万山说得比较清楚,也比较符合当今临床实际。
 
以麻黄汤为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若按1两等于15.625克或按1两等于13.8克来计算,那3两麻黄那是40多克呀。
试问:面对当今患者,有几个医生敢这么用?可能除了黑龙江那边的医生外,其他地方的人没几个敢这么干。
也许偶尔有医生这么干了,好像没有什么事,但是,若经常这么干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啦!
 
以麻黄汤为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若按1两等于15.625克或按1两等于13.8克来计算,那3两麻黄那是40多克呀。
试问:面对当今患者,有几个医生敢这么用?可能除了黑龙江那边的医生外,其他地方的人没几个敢这么干。
也许偶尔有医生这么干了,好像没有什么事,但是,若经常这么干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啦!
除了麻黄,其他药物按《伤寒论》的方子一两对应15克来开,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就经常这样用,正常情况下,只要辨证准确,很多病的确可以做到效如捊鼓。
 
除了麻黄,其他药物按《伤寒论》的方子一两对应15克来开,一点问题都没有。
是药三分毒。即使短期用大剂量没有问题,但长期用之就难说啦。即使长期用也没有问题,那也是浪费药材和钱财呀。
我用麻黄,对一般的风寒感冒用5克,比较重的用10克,效果也很好。不只是麻黄,其它药也一样按1两等于1钱的折算法,效果也同样好。既然用小剂量就能达到治疗效果,那为什么要用大剂量?
 
是药三分毒。即使短期用大剂量没有问题,但长期用之就难说啦。即使长期用也没有问题,那也是浪费药材和钱财呀。
我用麻黄,对一般的风寒感冒用5克,比较重的用10克,效果也很好。不只是麻黄,其它药也一样按1两等于1钱的折算法,效果也同样好。既然用小剂量就能达到治疗效果,那为什么要用大剂量?
《伤寒论》的方就不是让你拿来长期服用的。现在的患者个体差异相当大,我的患者里面有5克麻黄汗出不止的,也有30克麻黄基本上发不出汗的。学术讨论的目的就是还原《伤寒论》的原始剂量,至于临床怎么运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
 
经方里面有不能长期用的,也有能够长期用的。
患者当中有能长期用猛方的,也有不能长期用猛方的。
都是相对的,匹配合适就宜用,不匹配不合适就不能用。

大部分经方丸剂和散剂,一般可以按照原始剂量长期使用。
相当数量的经方汤剂,一般是不能按照原始剂量长期用的。

金匮虚劳篇、积聚篇中的方子、基本上都是为长期使用设计的。
将13.8克两代入取量,完全合适嘛,比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酸枣仁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42克) 芍药三两(42克) 桂枝三两(42克) 生姜六两(82克含水鲜药) 大枣十二枚(30克)
生姜六两82克用的是含水鲜药,看看重庆的火锅、麻辣鱼片、尖椒鸡里面有多少辣椒花椒,大面积的人群实验有没有吃死几个人,不就清楚了!

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180克) 甘草一两(14克) 知母二两(28克) 茯苓二两(28克) 穹穷二两(28克)(深师有生姜二两)
酸枣仁汤用的180克酸枣仁属于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物品清单,就是如今价格太贵了,吃不起。
至于28克川穹在180克酸枣仁的加持之下,也没有多大伤阴的威力。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原始总剂量才238克,其中还包括含水的鲜药。
现在的时方医生开一剂处方,通常总药量都不会低于这个数值,何大之有,就因为单味药剂量大了吗?
 
最后编辑:
〈度(时间)〉和〈量(空间)〉则对经济和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是秦汉几百年基本未变的原因。
而〈衡(重量)〉与经济活动、财富争夺关系更为密切,
个人理解,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请问[度]乃[时间]的刻度,这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请问[度]乃[时间]的刻度,这是什么意思?

东西方对事物的哪个方面更关注有一定区别:西方更看到事物的客观构成,而东方更看到事物的功能表现
比如:英文bedroom直译过来就是“有床的房间”,而中文称这种摆放了床铺的房间为“卧室”,卧是动作、用途。

我觉得度是描述时间的单位,比如:
成语:年华虚度(度过)
王勃腾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度过一年)秋。
冯延巳鹊踏枝:几度(次)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而量也不是名词“容量”,而是动词“量、丈量”之义。

衡则是“平衡”的状态,表示用称进行“称量”的意思。
 
讨论延伸到度量衡,那我再提一问: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身长9尺,手中提着一把88斤重的青龙偃月刀”,那关羽的身高和刀的重量各为几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