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其他 看了一篇文章关于古儒家的没落

孟圣说民贵君轻,秦汉后可不是这样的,可见这块就有了变化,还怎么不没落
 
孟圣说民贵君轻,秦汉后可不是这样的,可见这块就有了变化,还怎么不没落
可能是受五胡乱华影响。这个不好说。君权收紧了。就好像是国外的战时总统权力很大。现在报道说以色列不也改革司法,说是什么总统觉得想收权。不好说。
虽然如此,但总的来说,还是道统还是高于治统。
而不是像清朝那样,道统和治统都在皇帝手上,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其他人只能顺从,不敢有任何意见,做错了也不能否定,也不能说是非。君权专制。


道统高于治统,就是政府也好,总统也好,皇帝也好。做对了没啥说的。但皇帝或者政府做错了事情,或者某个事情不合理,是不对的,人们敢不敢指出或者进行是非评价,或者批评等等。

还是就算有错,有不合理地方,人们不敢说,不好指出错误,不敢批评。

秦汉后,君权有时候会增大,但做错了事情,君主并没有利用权力对别人是非评价进行封口禁止。但是清朝不一样。清朝是有文字狱的。奴才更不敢和皇帝争辩是非。
 
最后编辑:
古儒学衰落,只是后世有的儒者没有找回古儒家的精神和大义,道理精髓。
要么就是误读,要么就是曲解,要么就是不明白。
最后成了看谁的书法写得好,谁的文章写的美。成了形式化东西。以为这样就是在学儒学。
实际是古儒学“微言大义“,“道本“,“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原文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如果大家都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你的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
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孟子表达了一个道理,一种精神。义利之辨。先义而后利。
获取利益要符合道义。如果抛弃道义而获取利益,轻义重利,先利后义,对自己也不好。学习孟子的人,就要传承这种精神。


不懂儒学的人,就哗众取宠,拿着其中言语炫耀或者胡乱解读。

实际,只是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教导人们树立一种义利观。这才是学习古儒学应该有的态度。

一些儒者有很多书,经常炫耀自己书很多,有的甚至对经书倒背如流。有的炫耀自己写一手好字。
但是,其中微言大义,啥都不懂,表达的道理也不清楚。也没学到半点。这就是所说的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辟儒。
 
最后编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原文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
通过这个故事孟子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一个人乐,不如与民(众)同乐。
如果自己乐,但是老百姓都愁眉苦脸。那不算什么乐。最大的欢乐,是老百姓都欢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才有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最后编辑:
五胡乱华后,整出个三教合一。儒教都出来了。那时候,儒学应该就没落了。夸夸其谈。空谈之风盛行。
 
由于对文言文认识水平有限。复制白话文翻译没发现存在错误,搜索到比较准确的译文,更正下白话文错误:

《汉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里面关于儒学部分记载: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
—————
“辟“的意思应该是“批驳“。

更正后翻译成白话文:

  然而对儒学文章迷惑不解的人失去了对其中微言大义的理解,而驳斥的人又任意曲解文章内容,背离了其道理本意,只知用喧哗的言论来博取众人的尊宠。后来的人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衰微;就是那些驳斥儒学的人所留下来的祸患。
 
最后编辑:
《汉书 儒林传》“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
———————
关于“六艺“,《百科》上的解释,现摘录如下,供参考:
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类似德育教育)。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乐:音乐。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广雅》:“数,术也。”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最后编辑:
以下是关于五经的在《百科知识》上的介绍,摘录如下,供参考: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3],这五部书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经典。
...…
在乐经散失之前,其实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礼记·王制》:“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乐经》失传(一说没有此书),成为五经。
………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
由此五经包括:《易》《尚书》《诗》《礼》《春秋》。[5]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礼》或者说《礼经》是指《仪礼》。
 
最后编辑:
关于礼仪。

《仪礼》记载着成人礼冠、婚、丧、祭、乡、射、聘等各种礼仪。

实际就是一种传统礼仪的参照。虽然各个时代礼仪略有区别,但区别不大,主要就是有《仪礼》这些描绘传统礼仪过程。

有的礼仪完全遵循古制,有的稍微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就是有时空坐标,就是这个古代礼仪经典。有参考。不然会迷路。自己的传统都会丢失。

可能有的人说,你这个是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下礼仪,不适合现在社会。首先,这个只是仪式过程,跟古代不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一个仪式过程。代表了中国特有的特征,他有中国的特征。

你看看俄罗斯东正教的婚礼,生日,丧葬等等礼仪风俗。从古代到现代,都是那样,政治制度不一样,还是那种流程,那种风俗和礼仪。

你看看日本,韩国,欧洲等等。英国意大利法国欧洲古代的那种风俗,婚礼,丧葬,成年等等,一直沿用到现在。别人的传统风俗礼仪。各具自身特色。别人的政治制度从古代变化到现在,变化这么大。但是还是沿用以前的传统风俗礼仪。和什么政治制度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是用选举政治,这有什么冲突。世界上没看到哪个民族和国家用他本民族的传统风俗礼仪导致政治制度回到古代。只是仪式不同。唯一影响,就是比如国外总统的出行,官邸,办公地方,见客人,上任,所表现出他们的礼仪风俗仪式都很本土化。你看那个英国日本法国等都很有自身特色。

不是说我们用古代的风俗礼仪就要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这就是礼仪过程,一个流程而已,独具中国特征。

假如你用西方的礼仪风俗,虽然都是礼仪风俗,那我们就完全没有自己特征了。没有自己特征,归属认同就没了。你的风俗礼仪和他们一样了,那到底你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还是意大利人,。。。说是英国人嘛,别人又不要你,你都和别人不一样,自己又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归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就迷失了。就会陷入我是谁的尴尬迷茫境地。身份认同就没了,成了“国际黑户“。
 
最后编辑:
一些人认为,不使用西方风俗礼仪,好像就不能有现代科技,工业等,就显得不流行。
这没有半毛关系。世界上很多使用了西方礼仪风俗的国家和地区,也没见的有多发达。比如东南亚,非洲等,还不是贫穷落后。

相反,日本游戏业,动漫画等发达时候,当时的技术支撑很强,比如任天堂游戏,当时的世界游戏业霸主。里面出现大量的日本风俗礼仪场景,在大陆等制造了大量的岛国粉丝。日本什么饮食料理也影响了很多人。

你搞来和别人一样了,别人就认为你有的我也有,你还是抄袭我的,有什么好稀奇。世界烂大街的东西,有什么好流行的。

而且别人的风俗礼仪也是别人自古就传承下来的。而不是现在才产生的。
米国那个西点军校服装看起来也是百多年前的很有英国还是什么特色衣服,而不是使用现在才有的迷彩服。说明别人很重视传统。

为啥世界各国如此重视传统,为啥不用流行东西用在这些重要场所。旧的东西的好处就是传统,难道是传承衣服吗?当然不是。衣服什么只是保暖,单纯保暖随便穿什么都可以。而是传承精神,一种身份认同,归属感。这些旧的只是载体或者见证之物。

你要是用别人的风俗礼仪,你就传承不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认同。 同样,也传承不了别人的民族精神和认同。你又不是那个民族的。别人的历史记忆又不能变成你的。所以,最后,篮子打水一场空。你自己的也传承不了,别人的属于别人的你也无法得到。两手空空。迷失自我。

只有你用自己的历史记忆东西,才能传承自己精神和认同。才能定位到自我。
 
最后编辑:
一些人用别人的风俗礼仪,觉得好玩,图新鲜。如果因为图一时新鲜,丢掉了自己的,那就得不偿失了,掉入深渊,爬也很难爬起来。

就好像吸毒的,一开始图新鲜好奇,最后掉入其中,迷失自我,就很难自拔。

犯了毒瘾的人,几乎不可能自我戒毒。都是靠外力强制。而且外力还要很强大。

但是,如果都去这样,谁是外力呢?就没有外力了。没救了。整体堕落。

如果都用别人风俗礼仪,就很难自拔自救。
 
传统礼仪要讲正统。

有的人就说,传统随便穿个旧的就是传统。
于是穿了个旗袍马褂。说这个是传统。
这个不是传统,为什么?

比如你的祖父曾被匪帮用铁链拴住,匪帮要求你祖父每天拴着个铁链生活。这个是对你祖父的侮辱。

到了后来,你也捡起那个铁链,说是你祖父用过的,你把铁链放到脖子上,每天这样生活,认为这是你们家的“传统“。

如果仅仅是保暖,随便穿什么可以取暖的都可以,如果涉及民族风俗礼仪,那就是传承了。传承什么?仅仅是一件旧衣服吗?当然不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认同,一种归属。

旗袍马褂,他不能承载五千年文明精神。算历史才多少年。何况还是侮辱物。就好像你把你祖父当年受侮辱铁链套在脖子上,说是“传统“,感觉“荣耀“。

所以,只有汉服只有华服才是正统的传统礼仪风俗范围,才能承载正统五千年文明精神历史记忆传承之物。
 
最后编辑:
庄子,这个不符合前后辈管理,君臣管理,打破帕金森定律. 所以历来很少有人推广. 孔子学院就不一样了
 
抱着古董能找回精神吗?
一些学儒的人,夸自己有很多书,天天抱着书,闻着书香,感觉自己就是个儒家学者。还有一些对经书倒背如流。但是对里面的含义,微言大义,一无所知。

还有一些看了几天古董,抱着古董,就认为找到精神传承了。

这些东西只是外在物,虽然是文化的承载物,但是,主要的还是精神传承。

你只做到了身份认同。就好像给你发一张身份证一样。但是精神传承还没有做到。

如果只抱着书籍,但是不明白大义,也是枉然。

———
有人说佛教本土化了。佛教没有本土化。
就好像他穿了件中国人的衣服,住进了中国人的房子里面,那就算中国人了吗?
面子变了,里子没有变。否则,每天来中国旅游工作的外国人那么多,住进中国人房子吃几天中餐,就算“中国人“?

佛教只是房屋当时用了一些中国房屋建筑,只是一部分,其它还有佛教特色。

用你的面子,换了你的里子。

就好像现在的埃及,那个埃及也是几千年历史,虽然古董金字塔还在那里,面子还有。但是,此埃及早已经不是以前埃及了。

里子早就没有了。
现在的埃及人看那些古埃及东西都很陌生。
很多埃及人信仰伊色兰和基度教。



———
以下是搜狗问问复制过来的,不清楚对不对,专业人士可以辨别下,仅供参考。

现在的埃及人是古埃及人的直系后裔吗
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
回答

最佳答案
不是,从古埃及文物及壁画上可以看出,古埃及人是典型的黄肤黑发的东方人面孔;而现代的埃及人面部特征明显呈现阿拉伯人的面貌特征。

——
评价:不仅文化没了,原来种都被换了。
 
最后编辑:
儒家不是侍奉鬼神的宗教
个人觉得鬼神教化,本土也有,就是神道教化。比如对天神地祇的祭祀。
看了一些儒家学派,貌似儒家并不祭祀天神地祇。看了孔圣人的微言,比如“敬鬼神而远之“,说明儒家不参与祭祀鬼神,但是也承认神道教化。

那么,儒家是什么教化呢?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鄙人认为应该是文教。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道德教化。看了一些儒家介绍资料,都说是文教。十有八九不会错。

后来的一些人把什么儒释道搞一起,看起来像鬼神教化一样,可能应该走偏了。

看了一个报道说国外有个政教合一国家,女性必须裹头,说是“道德“。是不是翻译有错。这个应该是“鬼神教规“,并非道德。
道德,应该是指人文道德。比如仁、义、孝、诚信等。这个全人类与生俱来都有朴素的道德,虽然很弱。所以,有个国外学者就说:“你们说的这个诚信啊什么,全世界都有这方面的,没什么好稀奇“。这个所以说,这个是先天道德。
据说按照孟圣人所说,原因是由于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天然产生的道德。所以,才称呼道德。法象天地自然规律。

但是,圣人就是明确提出了,并作为教化。如果很弱的话,很容易失去,被后天不合理规矩占据。导致,这个人们丧失道德,做出唯利是图毫无人性的野兽一样事情。所以,古人为什么说这个是文明,可能就是道德教化以来。

这个和鬼神教人为定的规矩,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等,这种人为定规矩怕是不一样。毕竟人定的规矩和自然道德不太一样,一个是先天道德,一个是后天规矩。
不是说不能定后天规矩,但是要合理,合道理。鄙人认为在先天道德基础上制定合情合理的规矩,怕是才更好。

据说这种外来鬼神教,劝不要去沾惹,听人说,信奉了的人从此和中国文化彻底决裂。因为他们根本不过春节中秋什么节日,信奉的人完全和国外的风俗礼仪一样。这预示着中国文化绝迹。彻底沦为埃及。都知道埃及人要么信基读教,要么信伊色篮。埃及语都消失了。现在埃及人说的阿拉伯语。文字是阿拉伯文字。这些扩散到最后,中国文化必然灭绝。

按照神魂和身体合一,才是正常的人。
神魂被勾走了,和国外风俗礼仪一样。
身体呢还算诚实,中国人模样,但是神魂早就跑到别人那里去了。可悲的是身体不被别人接受,身体不能混搭一起,神魂跑去跑过去和别人混搭。
导致神魂和身体脱离。按照中医说法,最后会癫狂,行尸走肉般。因为神魂脱离身体,不能回归身体。
 
最后编辑:
《孟子》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尝试解释下孟圣人的话。
先天道德,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很弱,很容易受到后天干扰,后天规矩不合理塑造。导致先天道德消失。甚至人变得和野兽一样行为。

所以,按照孟子的意思,圣人法象天地人自然之道,道德设教。
所以,叫文明。

后天规矩,要建立在先天道德基础上,才能合理。

像那种不吃牛羊肉,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裹头等,属于鬼神宗教的教规,不是道德,是后天人为规定的,而且是随意。甚至可能是教主有一天突发奇想就想到,而设立的规矩。所以,很容易不合理。

比如农奴制,建立在宗教上,但很多规矩不合理,甚至是私人欲望。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在先天道德基础上。随心所欲制定规矩。但是人们接受了,尽管不合理,这也是教化,但不是很好的教化。没有教好。

就好像一个教师把学生教的很坏,或者很顺从,百依百顺,教成奴隶一样,但是还被接受,灌输不合理要求但能被接受的教化。这就是很不好的后天规矩教化。

后天规矩,并不是说就不好,如果建立在先天道德基础上,定的规矩就是合乎道德的。那这样的规矩,在各种场合定的规矩就是好规矩。所以,定规矩也要符合道德。
 
目前的世界上的教化。分为鬼神教化和道德教化。

鬼神教化有:
(1)建立在鬼神教化上农奴制的教化。
(2)种姓制度鬼神教化。
(3)次种姓佛教鬼神教化。
(4)伊斯兰鬼神教化。
(5)基督教鬼神教化。(包括基督教、天主教、新基督教等)
(6)犹太教鬼神教化。
(7)先秦神道设教教化。天神地祇。
(8)东汉道教教化。三清道教。

道德教化有:
(1)儒学为代表道德设教教化。
 
农奴制宗教教化
密教为农奴主提供合法性。
农奴主大概占人口的5%,那么剩下的95%全部都是农奴。
这95%的农奴从一出生起要做的事情就是为农奴主服务,农奴可以被随意买卖,杀戮等。
尽管看起来这是很不合理的。
但是通过农奴制宗教教化,定下的后天宗教规矩,就是这些是正确的。所以,能被所有农奴接受。
农奴主设立监狱和私牢,挖眼、割舌、砍手、剁足、推崖、溺死等酷刑无所不用其极。通过宗教教化的农奴接受了所有的受到的不合理的对待。
 
中国的“天命所归“含义
因为中
国历史上,他不像国外,有一个鬼神宗教,然后有教皇,或者教主然后教皇给世俗的国王授予“统治权“。
包括密宗也是这样授予农奴主“合法权“。

古代没有,古代的“天命所归“并不是任何第三方授予的。
“天命所归“在儒家来看,是天道所归,是众望所归,是道德所归,功德所归,也就是王天下。就是功德配的上某个地位。不是谁来授予“合理性、合法权“。而且如果不合道统,德不配位随时可能跌落有的位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