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汤头歌诀——汪昂

10、虎潜丸 (朱丹溪) 脚痿。

虎潜脚痿是神方 虎胫膝陈地锁阳

龟甲姜归知柏芍 再加羊肉捣丸尝​

本方用虎胫骨(酥炙)一两,牛膝(酒蒸)、陈皮、白芍(炒)、备二两,熟地黄三两,锁阳、当归各一两半,知母(盐酒炒)、黄柏(盐酒炒)各三两,龟甲(酥炙)四两,干姜一两(春夏秋季不用),共研细末,用羯羊肉煮烂,捣和药末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三钱),淡盐汤送下,治疗精血不足,脚膝痿弱,不耐步履。

脚痿是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骨不强,所以用知母、黄柏、熟地黄、龟甲,滋阴壮水而泻火,当归、白芍、牛膝,养血补肝而强筋,虎骨健骨,锁阳益精润燥,陈皮利气,干姜通阳,羊肉大补精血,于是精血受益,肝肾得补,而筋骨自然强健,脚痿也就恢复了。
 
11、河车大造丸 (吴球) 大补真元。

河车大造膝苁蓉 二地天冬杜柏从

五味锁阳归杞子 真元虚弱此方宗​

本方用紫河车一具,牛膝、肉苁蓉、天门冬、黄柏(盐水炒)、五味子、锁阳、当归各七钱,熟地黄二两,生地黄、枸杞子各一两五钱,杜仲一两,共研细末,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治真元虚弱,精血衰少的虚损劳伤。

紫河车就是胎盘,为大补气血之品,配合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牛膝、杜仲、苁蓉、枸杞子等补益精血,天门冬、五味子补肺益肾,黄柏清相火,锁阳温命门,不寒不热,阴阳双补,是大补真元的方剂。常服能使精血日增,所以对虚损劳伤有益。
 
12、斑龙丸 补益元阳。

斑龙丸用鹿胶霜 苓柏菟脂熟地黄

等分为丸酒化服 玉龙关下补元阳​

本方用鹿角胶、鹿角霜、茯苓、柏子仁、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各等分,六味研成细末,用酒将鹿角胶溶化,和药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二、三钱),用温酒送下。治元阳衰惫,虚损、阳痿。 鹿又名斑龙,其角制成霜胶后最能补精生血而益元阳,配以菟丝子、补骨脂助肾阳,熟地黄补肾阴,柏子仁养心脾,茯苓益心气而渗湿,使补而不壅。常服则元阳充盛,精神强健。但阴虚有火者忌服。
 
二、发表之剂

“发”就是发散,表就是肌表。利用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使停留在肌表的外邪能从皮毛而出的方剂,就叫“发表剂”。由于表证有表寒、表热两种,所以发表之剂也分辛温、辛凉两种,又因为人的体质有虚有实,所以发表剂有时在发散药中还需要加入适当的补益药
 
1、麻黄汤 (张仲景) 寒伤营无汗。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

本方由麻黄(去节)三钱,桂枝二钱,杏仁(去皮尖)三钱,炙甘草一钱,四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服。适用于外感寒邪,邪气在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也就是《伤寒论》说的“太阳伤寒证”。

麻黄辛温,有发汗散寒邪的作用,是本方的主药,所以用它做方名。桂枝也是辛温药,能引营分的寒邪,透出肌表,随汗而解。杏仁苦温,有降气平喘和润肺解表的作用。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还有轻微的解表作用。所以四药配合在一起,就能由发汗驱除在肌表的寒邪。但是,汗是人体津液所化,倘若过分大汗,反能伤人。所以《伤寒论》服麻黄汤后有“复取微似汗”的规定,书中又有汗多亡阳的告诫。因此歌诀所说“伤寒服此汗淋漓”的“淋漓”是为了顺口好读,不应当认为是服麻黄汤后的正常现象。
 
2、桂枝汤 (张仲景) 风伤卫有汗。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 太阳如疟此为功​

本方是《伤寒论》治太阳中风的方剂。由桂枝、芍药、生姜各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共五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次温服。太阳中风,就是通常所说的外感风邪在表的证候,症状是发热,头项强痛,恶风自汗,或者恶寒,还可能见到鼻鸣干呕的现象。因为自汗是表虚,所以不用麻黄。

本方以解肌和营为主。解肌就是用发汗力轻的方法来解除肌表之邪。所以用桂枝解肌散风以调整卫气,芍药敛阴以调和营血。再加炙甘草和中益气,生姜散寒止呕,大枣养脾阴。于是营卫和、风邪去、发热恶风自汗等证候也就消除。桂枝汤与麻黄汤在治疗上主要的区别是病人有汗与无汗。古人曾说:“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就是指桂枝汤与麻黄汤两张方剂而言的。但有时也需要把麻黄汤和桂枝汤各一半合成“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太阳病(就是外感风寒的表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像疟疾一样,但无呕吐的证候。服后出小汗,病就会痊愈。
 
3、大青龙汤 (张仲景) 风寒两解。

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 风寒两解此为良​

本方由麻黄(去节)四钱,桂枝、炙甘草二钱,石膏五钱,杏仁(去皮尖)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共七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次温,是一张发汗力量很强的方剂。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汗不得出,而且烦躁。所以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配合杏仁宣肺解表,甘草和中益气,姜枣调和营卫。由于有因为汗不得出、郁热在里而生的烦躁症状,所以再加辛甘而寒的石膏,清热解肌而除烦躁。

本方特点是重用麻黄与石膏相配,原是因就在于风寒太重,肌表被困,毛孔闭塞,非用大力不能发汗解表,而郁热在里,已见烦躁,单纯用辛温发汗,容易造成发汗太过而伤正气,或者是亢热太甚,汗仍旧不得出的副作用,所以麻桂合用,再配石膏。假如有汗,虽然烦躁也不可误用。
 
4、小青龙汤 (张仲景) 太阳行水发汗。

小青龙汤治水气 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 细辛半夏兼五味​

本方治疗既有外感风寒的表证,而又有水饮停在心下的里证。它的主要作用是发汗解表,驱除在表的风寒;温化水饮,消除因水饮而引起的喘咳等症状。所以适用于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喘咳痰多,痰稀白而粘,有泡沫,或喝或哕或呕吐,或大便下利,或小便不利等。方由麻黄(去节)、芍药各二钱,细辛、干姜各五分至一钱,炙甘草、桂枝各二钱,五味子五分,半夏三钱,共八味药组成,水煎分三次温服。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细辛、干姜温里行水,半夏去水饮而平逆气,再配芍药、五味子收敛肺气,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肺气不伤,是除饮解表的良方。
 
5、葛根汤 (张仲景) 太阳无汗恶风。

葛根汤内麻黄襄 二味加入桂枝汤

轻可去实因无汗 有汗加葛无麻黄​

本方是由桂枝汤(本方桂枝用二钱)再加入葛根三钱、麻黄(去节)三钱组成,水煎分三次温服,有解肌发汗的作用,能治疗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项背强急,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北齐徐之才在《十剂》中说:“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意思是葛根、麻黄等轻扬发散的药物,可以驱除在表的实邪。这里是因为风寒已伤了筋脉中的津液,而见到项背强急不能舒展的症状,所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辛甘而平的葛根,鼓舞胃气,生津解肌,即帮助桂枝汤解散表邪的作用,又恢复了津液,可见葛根是为解除项背急而用的。至于加入麻黄,是因为无汗的表证,须要发汗才会解除,所以用麻黄来增强本方发汗的力量。假使见到恶风发热,项背强急,有汗,脉浮缓时,那就只用桂枝汤加葛根,不用麻黄,叫做“桂枝加葛根汤”(也是《伤寒论》里的方剂)。
 
6、升麻葛根汤 (钱阳仲) 阳明升散。

升麻葛根汤钱氏 再加芍药甘草是

阳明发热与头痛 无汗恶寒均堪倚

亦治时疫与阳斑 痘疹已出慎勿使​

本方由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共四味药等分组成,研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温服。有升阳散邪,解毒透疹的作用,能治足阳明胃经感受风寒而致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以及阳证发斑、发疹和时疫等证。

按:阳证发斑(简称阳斑),就是头面胸背四肢都出现红色斑点,高出皮肤,小的如芝麻,大的如芡实,轻的各自分清,重的连成一片。是由于感受时气温毒,热毒蕴结在胃而起。在初起有头痛身热等表证出现时才可用升麻葛根汤治疗。若斑点已见,就须用清热凉血败毒的方法治疗,本方决不可再用。

时疫,是指某一时令流行的某种传染病。凡是症状与前面所说的一样,就可用本方治疗。不然,就不能使用。

“痘”就是天花,“疹”包括麻疹、瘾疹。当将出未出之时见到上述表证的可使用本方治疗。若已透现于皮肤就不可使用。

本方所以能治疗上述的证候,是因为升麻、葛根可以升散阳明经的表邪;炙甘草益气安中,调和卫气;芍药酸敛益阴,调和营血。而升麻、甘草还有解毒作用,所以适用于病邪在足阳明胃经而出现的表证。
 
7、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 解表通剂。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三阳解表益姜葱

阴虚气弱人禁用 加减临时在变通​

本方又名“羌活冲和汤”,是由羌活、防风、苍朮各一钱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各一钱,共九味药组成,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煎服,有解散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外感风寒的作用。

本方主治四时感冒而出现憎寒壮热,头痛身痛,项痛脊强,呕吐口渴,无汗等症状。主要是通过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苍朮等辛温发汗,驱风散寒。而羌活,川芎、白芷、细辛又能解除风寒引起的头痛,防风,苍朮能解除因风寒湿气引起的身痛。又因口渴是肺中有热,所以用黄芩清泄气分之热,生地清泄血分之热。甘草在这里起调节诸药的作用,姜葱是通阳解表的药物,可以加强本方解表的作用。因为本方辛温发散的力量较强,虽有少量苦寒的黄芩和甘寒的生地,协助清热,缓解辛燥的烈性,但对素质阴虚气弱的病是不适宜的。同时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加减变化。
 
8、神朮散 (《局方》)散风寒湿。

神朮散用甘草苍 细辛藁本芎芷羌

各走一经祛风湿 风寒泄泻总堪尝

太无神朮即平胃 加入菖蒲与藿香

海藏神朮苍防草 太阳无汗代麻黄

若以白朮易苍朮 太阳有汗此为良​

这首歌诀共讲了三个“神朮散”。头四句是讲的“《局方》神朮散”。由苍朮二两,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细辛、炙甘草各一两,共七味药研成细末,每次用三钱加生姜三片,葱白三寸同煎温服。对于感冒风寒湿邪,头痛无汗,发热恶寒,鼻塞声重,身体疼痛,咳嗽头昏,以及大便泄泻等证,都能够治疗。

苍朮入足太阴脾经,细辛入足少阴肾经,川芎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羌活、藁本入足太阳膀胱经,白芷入足阳明胃经,都是辛温发散、驱风胜湿的药物,加上甘草温益中气,姜葱通阳解表,合起来就是一个发汗解表的方剂。

“太无神朮散”由苍朮、厚朴各一钱,陈皮二钱,炙甘草一钱半(以上四味就是平胃散,见后消补之剂)和菖蒲、藿香各一钱半组成,水煎温服。主要是治疗时行不正之气所引起的憎寒壮热,周身疼痛,或头面轻度肿大等证。因为时行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传入阳明胃经,邪正交争,才见到上述证候,所以用苍朮升阳发散,燥湿解郁,辟除秽浊恶气;厚朴燥湿散满;陈皮理气调胃;甘草和中解肌。加上藿香、菖蒲的芳香通窍,解表化湿,于是诸证都能消除。

“海藏神朮散”又叫神朮汤。由苍朮、防风各二两,炙甘草一两,加葱白,生姜同煎温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恶寒无汗的证候。比麻黄汤缓和,但也能解除在表的寒邪。

若将白朮换苍朮,不用葱白,叫做“白朮汤”,可治内伤冷饮,外感风邪,发热有汗的证候。

因为苍朮能发汗,白朮能止汗,所以这两个方剂应用时的区别就在于有汗和无汗。

“太无”即罗太无,“海藏”即王海藏,是古代的二位医生。
 
9、麻黄附子细辛汤 (张仲景) 少阴表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 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 少阴反热曷能康​

本方是治疗少阴病初起,反发热、脉沉的方子。由麻黄(去节)二钱,细辛一钱,炮附子三钱,共三味药组成,水煎温服。

少阴病,就是:“脉微细,但欲寐”(即精神不振,想睡觉而睡不着)。这是病人平素肾阳虚,又被寒邪侵袭所致。但是少阴病不发热,现在有发热的表证。表证应该脉浮,而现在是脉沉。这就说明了既有太阳的表寒,又有少阴的里寒,非用表里兼治的方法,不能恢复健康。因此用麻黄发散太阳的表寒,细辛温散少阴的里寒,再加炮附子助阳温肾,通散表里之寒。这种发表和温经并用的方法,可以相得益彰,是治疗少阴病而有表证发热的方法。
 
10、人参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湿热时行。

人参败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 四时感冒有奇功

去参名为败毒散 加入消风治亦同​

本方是由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各一两,甘草五钱,共十味药组成,研成粗末,每服一两,加生姜三片,薄荷少许同煎温服。能治体质虚弱的人,感受时行风寒湿热之邪,恶寒发热,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体酸痛,咳嗽有痰,无汗等证。如果患疟疾、痢疾、疮疡而兼有表证的,也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总的作用是:益气发汗,扶正败毒(毒就是时行不正之气郁结而成)。

羌活、独活、柴胡、川芎能发汗解肌,除风寒,去湿邪;前胡、枳壳能降气行痰;桔梗、茯苓能能泄肺中邪热,渗湿除痰;甘草和中解表,人参扶正驱邪。生姜、薄荷帮助解表发汗。所以治疗四时感冒有非常良好的功效。

假使病人体质不虚,就减去人参,叫做“败毒散”。有时和消风散(见祛风之剂)同用,名“消风败毒散”,主治大体相同。
 
11、再造散 (陶节庵)阳虚不能作汗。

再造散用参芪甘 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 阳虚无汗法当谙​

本方是由人参、黄芪、甘草、桂枝各一钱,羌活、防风、川芎各八分,炮附子、细辛各五分,煨生姜五片,大枣二枚,水煎,药将煎成时再加酒炒赤芍一钱,本方共计由十二味药组成。治疗阳虚的人,感受寒邪,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无汗,虽服辛温发汗的药而汗不得出,表证不解者。

一般服发汗药后,由于阳气鼓舞津液外出,大多有汗。假使用发汗药不能出汗,一方面是说明寒邪困束在肌表未解,一方面说明病人的阳气虚弱,不能鼓舞津液外出,也就是“邪(寒)实正(阳气)虚”的局面。所以本方用人参、黄芪、附子、甘草等补益阳气,配合桂枝、羌活、川芎、防风、细辛来发散在表的寒邪,再加姜、枣调和营卫,芍药收敛阴气,但又恐收敛太过,所以又用酒炒,使发汗不致太过。这样既解散了表寒,还不致损耗阳气,所以本方是治疗阳虚感寒,单用发汗药还不能作汗时应该当熟悉的一种方法。
 
12、麻黄人参芍药汤 (李东垣) 内虚感寒。

麻黄人参芍药汤 桂枝五味麦冬襄

归芪甘草汗兼补 虚人外感服之康​

麻黄人参芍药汤是由人参、麦冬各三分,桂枝五分,黄芪、当归、麻黄、炙甘草、白芍药各一钱,五味子五粒,共九味药组成,水煎温服。治疗平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感受外寒,以致里有郁热不得外透,因而发生吐血的证候。所以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人参、黄芪、炙甘草补脾肺,益气固表;当归、白芍药补血敛阴;麦冬、五味子保护肺气。互相配合后,使得汗出不致太过,而表解热清,吐血也止。所以对虚人而有外感的服后能恢复健康。
 
13、神白散 (朱端章) 一切风寒。

神白散用白芷甘 姜葱淡豉与相参

一切风寒皆可服 妇人鸡犬忌窥探

肘后单煎葱白豉 两方均能散风寒​

本方是由白芷一两,甘草五钱,淡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葱白三寸,共五味药组成,水煎温服。因为淡豆豉与葱白合用就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加上白芷、生姜都是辛温发散风寒的药,还有甘草和中解表,所以凡是外感风寒初起,而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时都可服用。

“葱豉汤”是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里的方子。只用葱白三茎,淡豆豉三钱,水煎温服。治疗伤寒初起,感觉头痛无汗发热,有一定疗效。
 
14、十神汤 (《局方》)时行感冒。

十神汤里葛升麻 陈草芎苏白芷加

麻黄赤芍兼香附 时邪感冒效堪夸​

本方是由葛根十四两,升麻、陈皮、炙甘草、川芎、紫苏叶、白芷、麻黄(去节)、赤芍药、香附各四两,十味药组成,共研细末,每次用三钱,加生姜五片,连须葱白三茎煎汁温服。治疗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汁,咳嗽鼻塞等症。

麻黄、川芎、白芷、紫苏,辛温发散;葛根、升麻,有升散解肌的作用;香附、陈皮,理气解表;姜、葱通阳解表。再加炙甘草和中益气;赤芍药敛阴和营,就可以在发散表邪的同时,还起到和气血、调阴阳的作用,使发汗不致太过,去邪不致伤正,所以治疗感冒时邪有效。
 
1、银翘散 (吴鞠通) 温邪初起。

银翘散主上焦医 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 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 热甚栀芩次第施​

本方用金银花、连翘各一两,竹叶、荆芥各四钱,牛蒡子、薄荷、桔梗各六钱,淡豆豉、甘草各五钱,共研粗末,每服六钱,用鲜芦根汤煎服。是辛凉解表法的方剂,治风湿初起,发热口渴而不恶寒的证候。若咳嗽加杏仁、贝母,口渴甚加天花粉,发热甚加山栀、黄芩。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荆芥、豆豉发汗解表,清泄外邪;桔梗、牛蒡子开利肺气,祛风除痰;甘草、竹叶、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所以本方是对风温初起,病在上焦的,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能。咳嗽是由痰多气逆,所以加杏仁降肺气,加贝母化痰。口渴甚则津液已伤,所以加天花粉清热生津。发热甚是邪气比较重,所以加栀子,黄芩清气泄热。这些方法的加减使用,全在临证灵活运用。

现在“银翘解毒丸(片)”即照本方制成。丸剂每丸重三钱,每次服一、二丸,每日二次,鲜芦根煎汤或开水送下。片剂每次服四片,每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又有“羚翘解毒丸(片)”,即由本方加羚羊角粉组成,但含羚羊角极微,服法同“银翘解毒丸(片)”。
 
2、桑菊饮 (吴鞠通) 风温咳嗽。

桑菊饮中桔梗翘 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 热盛阳明入母膏​

本方用桑叶二钱半,菊花一钱,桔梗、杏仁、芦根各二钱,连翘一钱半,甘草、薄荷各八分,水煎服。治风温初起,身热不甚,咳嗽,口微渴的证候。

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清降肺火,再配杏仁、桔梗理肺气,薄荷疏风热,连翘、芦根清上焦诸热,芦根与桔梗还能引药上行,于是合成轻清宣泄肺邪的方剂。若见咳嗽气粗,肺胃热盛的,可再加知母、石膏,以清阳明之热。

成药“桑菊感冒片”,即照本方制成,每次服四片,每日服二次,开水送下,主治相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