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五运六气一体化之集中程度混沌中医学

Screenshot_20221124_172316_Samsung Notes.jpg
 
,司天司地的五运六气
紧接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气,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从这里我们将开始接触玄之又玄的中医关于五运六气的理论,这是中医最为敏感而又最为混乱的地方,忽视者称之为糟粕,重视者视之为明珠,那么怎么来返还它的本来面目,它真正表达的是什么内容。首先,黄帝内经的这部著作它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它本身是一个大杂烩,这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时代完成的,是一个累积的产品,所以它的作者不仅不是同一批人,而是不同时代不同的多批人,而后一批人它们本身可能不具备纠正和认定的能力,所以只能将前人的东西原样的保留下来,这样就造成整个内容自相矛盾和相互重复。但是从中医的最基础,最简单的核心点出发,就可以清楚,明白的揭示其本来面目,
五运六气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为基础,从而把自然气候现象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它的核心就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对生命生理机能的影响,因为人同大自然是一体的,其气息是相通的。天干地支本来是日厉,古人利用天干地支其目的是想把一个周期内的气候变化规律同日厉固定下来,这样能够提前预知将来的气候变化,从而未雨绸缪,这也体现为了未病先防,预所为先的思想,这个其实也是对的,问题这种思想是过了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影响气候的不仅仅是太阳与月亮与地球的位置变化,而且还有其它天体对地球的影啊,还有就是人类自身的活动也会对气候的变化产生影响,所以你要想在一个大周期内把气候变化的每一个阶段定格下来根本不现实,另外,就未雨绸缪而言,大自然的四季是大致不变的,也就是气的大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六月是不飞雪的,冬季的气温也是不会超过36℃的。根据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未雨绸缪的。另外,根据现时的天气状况我们也能很快确定气的流行变化真实状况,所以这种六十甲子的运气学说本身的意义不大,甚而至于可以忽略不计,有很多人在吹什么预见了非典病毒,以及种种,大都是马后放炮,事后诸葛亮,在新冠病毒面前不是打脸了。象有些现象比喻春季油菜花开,精神病会变多,这些根据春季的气机升发的特点就可以知晓,根本不用那些理论,因此如果来如实评论这种五运六气理论,从医理上来讲,它支撑的基础理论是研䆒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生命的影响变化,这是对的。关键在于它小题大做,不知要领,其结果是流散无穷。另外它是节外生枝,本来天地是一体的它讲什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火在泉,把本来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对于疾病而言,自然界的天气变化只是外因而已,还有人体的内因。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结合,至于外因,根据天时和具体的方位地理位置,属寒属湿属燥属火都可以准确判断,至于预测,春暖,复热,秋凉,冬寒,在根据具体位置也可以大
体确定,属以这种天干地支,司天司地的五运六气是不得要领,节外生技,人为复杂,小题大做,,这种五运六气是中医的倒退,因此绝不什么明珠,它浪费了学中医人的生命。它将人导入岐途。因为无论你讲得多么天花乱,口吐莲花,你最终讲的就是了解自然天变化对人的生命机能的影响,这种学说最终目的是想把一个大周期内的天气变化定格下来,以便提前做好精准的预测以达到未雨绸缪,为将来发生的事做相应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但与前所述,这些都是不彻实际,小题大做,且内容繁杂,思想混乱,且自相矛盾,简直就是让人误入歧途。说白了这种司天司地,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就是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的表现而已。
 
三阴三阳的二层内涵,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以上自然界无生命气的阴阳交感状态,接着我们讲由气交感而形成生命的气的状态。许多学者认为从五行的发展渊源来看,它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其运动轨迹是一个封闭式的,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功能,永不停息的圆圈。刘长林老师就曾经说过:它有时把平衡绝对化,把事物的周期看作是原封不动的圆圈,看不见每次循环比上一次有新的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甚至到达了高一级的程度。不懂得螺旋上升的道理,明显具有循环论的倾向。是人类思想早期不成熟的表现。用苏东坡的一句诗来容形就是: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这样的说法应该是说对于气缺冷完整的了解,把注意点都放在了五行身上,而忽视三阴三阳的内涵,的确,做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观,它有着横向层面的联系动态观。同时它还必须具有纵向层面的联系动态观。显然,五行阐述了横向层面的联系动态观,没有说明纵向层面联系的动态观。即事物螺旋升降的联系动态观。杨学鹏老师说:简单的阴阳振荡概括不了生命的演化现象。但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科学理论框架,必须包含生命的纵向演化现象。所以必须另立命题以弥补阴阳消长的简单循环之不足,从阴阳的观念来讲,阴阴即然有此消彼长的制约方式,也必然有此生彼长,此消彼藏的机理。哲学阴阳学说没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命题。而对于中医阴阳学说来讲没有阳生阴长,与阳杀阴藏的演化规律是不完整的,阳杀阴藏,阳生阴长在<<内经>>中似乎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阴阳应象大论>>紧接着阴静阳躁之后,另一次是出现在<<天无纪大论>>里,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何以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前冠以天地呢?李念莪在<<内经知要>>点破了天地的意议,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言岁纪。天地实际指的是时间。上半年阳升,天气主之,故春生夏长,意即阳生阴长。下半年为阴降,地气主之,故以秋收冬藏,意即阳杀阴藏。很明显此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表示万物的生命演绎规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古人的思路非常明显,首先,古人以农作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动态现象,以生长发收藏高度概括农作物的生命演绎的全过程。紧接着《内经》指出: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这句文字对仅的话,具有双重内容。其一,同五行联系起来,升降出入是五行的运作方式。也就是说,生长化收藏与生长壮老已是随着五行的的演绎而演绎的。其二,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意思相同,但前者指的是农作物的演绎全过程;而后者指的是人的生命活动演绎的全过程。那么非常明显、这句话的本质意义在于古人以农作物的生命演绎规律与人的演绎的规律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属于万物范围。而最为重要的是古人把它们用阴阳的概念来说明。生长化收藏与生长壮老已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全过程。
 
生长化收藏与生长壮老已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全过程。
 
坐标表示则如图示


20221124_092027.jpg














在推导五行时没有离开四时和象数,其实通过同样的思路我们可以类推出三阴三阳来,从图上可知BCD段其阴阳二气的含量都在五阴五阳以上,其表现出高层次的平衡,而AB段DE段阴阳二气的含量在五阴五阳以下,表现出低层次的平衡,以五阴五阳为临界线,将BCD段作为整个阶段的阳性阶段,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进一个格局的概念,将此阳性阶段称之为阳性格局,那么自然,AB段与DE段则属整个阶段的阴性阶段,称之为阴性格局。那么整个生命平衡的层次演绎变化规律就是一个由阳性格局(阳性阶段)向阴性格局(阴性阶段)的转变,再由阴性格局向阳性格局的发展循环演变完。当我们将直角坐标转向圆形坐标则更为直观,形象如下图示:

在推导五行的时.候,我们借助象数的结合说明大自然阴阳二气的消长的发展变化,同样我们亦可以借助象数的结合来谈明宇宙万物自身的阴阳二气平衡变化规律。以下就是在五行的基础上结合四时象数对三阴三阳的推导。

从四时入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属木大自然阴阳二气处于一种阳长阴消的状态和趋势。而作为阴阳二气构成的自然万物的有机生命活动亦开始由静态转为动态,作为阴阳二气构成的有机生命对外吸收的能量开始增长,虽然耗散的能量也在增长,但吸收的能量总大于消耗的能量,故总体而言,机体的能量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生命活动也趋于活跃。古人用“厥阴.”这个象表达此时的生命机能特点。厥通卷,厥阴就是卷阴,卷阴就是阴卷,两阴交尽。也就是把阴转过来,万物的生命机能活动由阴性格局向阳性格局转变。所以,厥阴就是一个“象”一个由阴性格局向阳性格局转变的“象”。所以它的变化趋势是向上,从“数”来看,应当是1阴1阳至1阳1阴这个范围。随着阳长阴消,由木向火转变过程中,自然万物的有机生命活动进一步加强,经过临界线进入阳性格局,此时虽然进入阳性格局,但有机生命的机能活动还不是十分旺盛。却如旭日初升、生机勃勃。故古人以“太阳之象来表达,“太阳表示虽然进入阳性格局,但毕竟是初级阶段而十分弱小,故称之为“太阳”从数上来看,大抵是1阳1阴至5阴5阳这个阶段。随着进一步的阳长阴消且到到达顶盛,有机生命的机能也达到鼎盛,古人用“太阳”这个象来表示。从“数”来看大约是7阴7阳到10阴10阳..这个范围。

从夏至到秋分这个阶段,大自然阴阳二气由阳极阴生而开始由阳长阴消而转变为阴长阳消,五行由火向金转变、此时有机物吸收的能量开始减小,消耗的能量也在减小,大自然有机生命的机能亦由鼎盛开始衰落。古人用“阳明”之象来表达此时的有机生命的机能特征。歧伯说:两阳合明,其实与两阴交尽差不多一个意思,两阳合明,明明有尽。有人将两阳合明理解为两阳重叠合并为气之盛大,超过了“太阳”认为阳明为阳之鼎盛,显然是望文生义。故“阳明”之象其本质意义是说明阳性格局向阴性格局下趋之势的转变,从数上来看是10阴10阳至5阴5阳这个范围。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五行由金至阴土转变为水,从秋分到到立冬这个阶段,大自然有机生命的机能特点虽然由阳性格局完全变为阴性格局,毕竟是初级阶段,有机生命的机能还是比较活跃,阳道实,走的是上坡路(由少至太)阴道虚走的是下坡路,(由太至小)古人以“太阴”之象来表明下趋之势。从“数”大约是5阴5阳至3阴3阳这个范围。

从立冬至冬至,太自然阴阳二气的阴长阳消到达顶峰,此时大自然有机生命的机能活动进一步减弱甚至处于凋零的状态,古人以“少阴”之象来表示生命机能处于一种相当衰微的状态。故<<伤寒论>>中为什么大量危证,死证都出现在少阴病,就是这个道理。从“数”来看大约是3阴3阳至0阴0阳这个范围。

由推导可知,由厥阴经太阳向少阳发展的这个过程属阳生阴长过程,由阳明经太阴向少阴发展的过程属阳杀阴藏过程。就全过程来讲就是由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同时我们以5阴5阳为临界线,将阴阳二气含量大于5阴5阳的阶段称之为阳性格局,那么少阳,太阳,阳明,属阳性格局,简称三阳,少于5阴5阳的阶段称为阴性格局,故厥阴、少阴、太阴属阴性格局,简称三阴,统称三阴三阳。由此可见,在引入三阴三阳的概念之后整个生命机能的平衡演绎规律由宏观浓统的阳生阴长与阳杀阴藏竞也转变为层次清楚,直观明了的六个格局,即整个平衡层次的变化就是三阳格局与三阴格局的相互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三阴三阳模型,如下图示

Screenshot_20221124_221101_Samsung Notes.jpg
 
五行与三阴三阳,气的一横一竖

人类科学研究概括的讲,历来只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横向思维,即通过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和现象把握规律,二是纵向思维,即通过整体的变化现象来把握规律。在实际过程中二者是交叉使用的。僻如中医的五行思想,即是一种横向思维,它通过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达整体的活动规律。那么纵向思维呢?我们知道,从五行的角度讲,人体的功能活动可以说是五脏功能的总和,而这种总和亦是变化不同的,如果从全过程来研究和把握这种总和,就是纵向思维,以某种意义上讲,横向思维就是某个瞬间或阶段的横断面。无数个横断面串起来的思维就是纵向思维,而三阴三阳就是五行无数个横断面串起来的产物。换句话,五行讲的是阴阳二气交感的方式和过程,而三阴三阳则表达了交感的结果。而这就是三阴三阳与五行的关系。如下图示:
20221124_090245.jpg




由模型可知.五行与三阴三阳构织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宏观框架。五行就是一橫,六气就一竖。五行又称五运,故五运六气构成的一横一竖的这个框架运用到中医上来就成了中医的一个宏观的医学体系框架。
 
五行与三阴三阳,气的一横一竖

人类科学研究概括的讲,历来只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横向思维,即通过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和现象把握规律,二是纵向思维,即通过整体的变化现象来把握规律。在实际过程中二者是交叉使用的。僻如中医的五行思想,即是一种横向思维,它通过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达整体的活动规律。那么纵向思维呢?我们知道,从五行的角度讲,人体的功能活动可以说是五脏功能的总和,而这种总和亦是变化不同的,如果从全过程来研究和把握这种总和,就是纵向思维,以某种意义上讲,横向思维就是某个瞬间或阶段的横断面。无数个横断面串起来的思维就是纵向思维,而三阴三阳就是五行无数个横断面串起来的产物。换句话,五行讲的是阴阳二气交感的方式和过程,而三阴三阳则表达了交感的结果。而这就是三阴三阳与五行的关系。如下图示:
136347




由模型可知.五行与三阴三阳构织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宏观框架。五行就是一橫,六气就一竖。五行又称五运,故五运六气构成的一横一竖的这个框架运用到中医上来就成了中医的一个宏观的医学体系框架。
 
前文提到的“张丰强氏的六经人论”是输写笔误吗 找不到具体书目呢
 
前文提到的“张丰强氏的六经人论”是输写笔误吗 找不到具体书目呢
不是笔误,这本书的名字叫伤寒论 ,是一本结合现代研究的伤寒论专著。因为这段时间在外地,电脑不在身边,也就没有更新了 ,中医对体质研究还有匡调元氏与王琦国医大师,但王的理论已偏离传统的中医思维。
 
五行模型与三阴三阳模型及道器思想方法在中医人体结构构建及生命机表达的应用
儒家经典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所得,物有本未,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未,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叙事论物的一种规定方法,这让做的目的就是保持一条清晰,易懂的发展脉络,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医里面,那就是虽然讲天人合一,天人同构,天人互参,但先讲天,再讲人,在这里天指的整体,也就是说要先弄懂天的规律,在依据天人合一,天人同构,来天人互参,把天的这一套思想体系,结构规律平移,搬弄应用到人身上来。从发展思维来讲,这是先上后下,先整体层面在局部层面的研究方法。其实现代医学也是这个思想,先组织,再器官,细胞,基因,现在已到达分子的阶段,一步步由上往下,由整体到局部,所不同的是中医的起点更高,不是一般的高,是在站源头最高点的高。王安石有句诗,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中医的优势所在,由于西医起点低,有很多东他看不明白,它发现微观里面的东西与宏观层面层面有很大区别,这种不确定性困惑着现代医学,这种无解的局面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瓶颈,为了破局,所以现代医学发起了一项反向研究,这就是系统生物学,它的本质就是由下向上走,其实就是一条寻找制高点的路,但是现代西医尽管其起点低,可其通过唯实的理论体系,确凿的临床实效,机械唯物论的严密推理,实验科学的雄辩事实,细胞,器官,血液循环等直观清晰的概念,并同时建立了一套与西方同步的医学体制及操作流程,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医学领域成了主导医学,掌握了医学的话语权。反观中医,我们纵观中医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中医有好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医在这条路上走得极其崎岖和蹒跚。中医博士张效霞写了一本厚厚的著作《脏俯真原》里面洋洋晒晒十几万言而后却极其困惑地感叹道,整本著作虽尽考据,陈述之能事,却未能从水谷转化,水液代谢,呼吸气化,血液循环,神志活动生殖化育等功能系统角度,探索建构一个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阐明中医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法则,层次清淅,结构合理,便于现代能够容易理解、把握,交流,运用的新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做任何事,须要做好两件事,其一是以系统论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二是设计一套完备的操作流程。有了这两样东西,那么所谓的办事就容易多了,只要在理论体系的支撑和指导下,按着操作流程干就是了。然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淡何容易,这是-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古往今来,从黄帝岐伯,仲圣先师,金元四大家,明清先贤,无数的先辈及近贤秦伯末,任应秋,王洪图,程士德,煙建华都在此领域奉献了自已的毕生精力,而这所大厦却远未真正的竣工,一句话,不是一般的难,那是太难了,但唯有难,才有价值,作为后辈只有沿着先辈的路,为这所大厦添砖加瓦,成功于否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道与器,中国先辈的知慧
笛卡尔是卓越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建立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套思想体系已成为当今西方文化的代表,被认为是.认识和理解宇宙唯一的科学方法,据学这套方法是他23岁的时候,有一天当他经过几个小吋聚精会神系统地温习所有他曾经积累的知识时,脑海中忽然闪现一种直觉的景象,一个总体解决所有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问题在这种方法得解,这种思想就是把问题分成各个部份,碎片加以研究,然后排出他们的逻辑秩序。这是当今科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复杂的技术工程的发展是极其有效的,现代西医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的,美国的航天局把卫星送上天也是基于这种思想的应用,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她把青蒿从根茎,主干,以及顶部切成三段,通过对比,看那一段提出的有效成份更多,更有效。以及不同温度下提出的成份中观察有效性,都是这种方法的体现,那么东方文化中我们的先辈在解决问题釆用什么思维方法呢。 《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对这句话解释的版本有多种,南怀谨先生的解释应该比较中肯,他解释说,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有者,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叫做器,将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变化而裁制叫做变,推而发挥,扩充于天下叫做通,将这套方法举而设施帮助天下的老百姓,叫做事业。那么怎么来真正理解这段话,什么最烧脑,这个地方最烧脑,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和解诀问题的方法。很多学者都卡在了这个地方,李致重先生对这个问题而作深入研究,但他只是直觉上感觉到了形上形下的重要性,他对形上形形下理解是形上为天造之物,形下为人造之物,这个理解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要想做到比较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要返回到提出这个问题的当时人文背景中去,远古时代,这个时代人类思维主要还是以主客合一为主,宇宙万象千变万化,也就是气的变化运动错綜复杂,䃼索迷离,但古人觉得这种杂乱无章的背后,却有一定的规律在支配,古人把这种暗处蕴含气的运动变化规律,称之为道,道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原意为所行道也,即人所走的路,在这个基础上引伸为合理,正当,通达的方法。道成为形上而学的道其最大推禜者,莫过老子,道生万物,道是总生万物的总原理,正如明未大儒王夫之说,道者,天地万物之通理。易经也明确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在黄帝内经则更明确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个道是超越感官存在,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那么溯本求源,这个道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是无奈绕开的。刘大椿先生在其《科学哲学》说到:中国有机论思维方式总说来在概念的形式推导方面比较薄弱,并且缺泛一种类似演绎几何中的形式逻辑,中国古代学者善于在最高天道与人伦关系及至山川草木中作直接内比,推祟直觉的领悟,着眼于把握变动的关键,体认事物的内在联系,但是它不讲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构造,勿视了在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层次和过度环节。现代科技知识的平台恰恰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核心的科技思维模式;的确,这个道好象没有逻辑推理,和过度环节,那么这个道的产生过程到底是古人省事,还是根本没有这个过程,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明白古人的思维方式就明白了,老子说得很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古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问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这就是告诉我们道有两有种道,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无欲观其妙这种先天之道叫无极,在佛教中叫真如,自性,它是无法名状,难以言说的,你读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你就会有印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堿不净……。释迦牟尼佛说过,不要说我有说法,如果说我说过法,那是谤佛,此个法就是这个道,是无可言状,一说就错的,第二个道后天之道叫太极,这是可以言说的,前面我们讲古人直接研究气的方式,主客一体,还有一种方式叫主客分离,从这两种方式可知,先天之道的获得方式是完全高度的通过主客合一获得,而后天之道,在主客合一中融入主客分离中得到的,不是完全的主客合一,那么这两种方式基本上都是一种直接领悟的过程,而过程就是结果,所以也就无所谓逻辑推理,和过中间的过度环节。天人合一式的感应,是一种直悟的方式,那来过度环节和逻辑推理,所以只能大致告诉你这东西玄之又玄,但却是众妙之门。正是这个众妙之门,产生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就是问题麻烦一大堆。因为这个东西产生宇宙万物,那么研究世界万物,除了万物本身,你说能不能离开这个产生万物的道。所以《易经系辞》作者就作了总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让大家将二者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学以致用,举而错之,为人民服务。如果说把形上和形下比作两条腿,这样,你就不难明白,中医为什么这么重视阴阳了吧。黄帝内经开明宗义的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本来,按着过度的层次讲应该是讲道与器的关系,为了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白些,那么我们接合现代知识来对阴阳作一个简单而又深入的说明,现代学者张顺合在他的著作《阴阳定乾坤》说得很明白
 
一、宇宙田网任何的
成年男女结合在一起才能生孩子,这是个常识,就是在这个常识中包含着宇宙的本性。阴阳理论认为宇宙的本性是两性——阴阳。
生物界有雌雄两性,其中任何一方的任何组织和细胞都渗透着从祖系中继承下来的两性。如果没有两性而只有单性,生物界中就不可能有吸引、排斥和中和作用,就不可能有新陈代谢,更不可能有繁殖和演化。生物学上的全息论指出,生物界任何局部的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生物界整体的信息。生物是宇宙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所以生物界的信息也反映着整个宇宙的信息。也就是说,生物界之所以有两性,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由宇宙本原固有的两性派生出来的。此观点基本正确有人说,低等的一些生物如细菌可以通过二分裂进行无性繁死比殖,单细胞的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繁殖(有时也可进行结合生殖),这不是否定了生物界必然具有雌雄两性吗?其实不然!无论是高等生物还是低等生物,真正控制其繁殖的是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DNA本身就是由两性组成的,即阴性的碱基和阳性的磷酸。通过碱基配对,DNA形成两条结合在一起的右手螺旋链,其中,碱基在螺旋链内,磷酸在螺旋链外。这完全符合《黄帝内经》的“阴在内,阳在外”的理论。生物外在表现出的雌雄两性只不过是将DNA本身具有的阴阳两性表面化而已。所以不论外在形式上是否表现为雌雄两性,但其在本质上仍是两性的,因为如果没有DNA,就不可能有生物的繁殖。从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来看,人有46条染色体,狗有78条,老虎有38条,果蝇有8条,火撕蝎有24条。尽管他(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但都是双数,其中一半来源于母亲,一半来源于父亲。也就是说,一半来源于阴,一半来源于阳。从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来看,可将其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二者相比,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受意识支配;植物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在一定程度上,植物神经不受意识的直接控制。植物性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前者为阳,后者为阴。大多数脏器受着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作用相反,是一种互补关系。如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加快、加强,而副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弱、减慢;交感神经可使支气管舒张,而副交感神经可试想,如果一个内脏器官只受一种神经的支配,那就像一辆汽车在自然界中,人是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生物体。人的身体组使其收缩;交感神经可使瞳孔放大,而副交感神经可使其缩小。成和各种反应(反映)能力也不离阴阳,中医学就是依据传统阴阳理论和方法来认识人体生理结构、病机并进行治疗的(在本书第二章我们对此要进行专门的讨论)。一个成人同时具备分析和综合的思考能力,前者为阳,后者为阴;一个成人也同时具备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能力,前者为阴,后者为阳;在人的情感的也就是说,人的能力和情感总是相反的两个方面成对地出现的,有动力无刹车或有刹车无动力一样,都不能完成其行驶的功能。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揭示出磁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磁场在宇宙中到处存在。从宏观方面看,近至地球有地球磁场,远至其他天体和宇宙空间都有磁场。从微观方面看,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分子和原子具有磁性,原子核、电子、质子和中发展上,爱和恨、喜悦和悲伤、恐惧和无畏等也是成对出现的。
以上引用,张顺合先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有机界到无机界,用详尽的事例无可辨驳的证明了:阴阳两性贯穿于宇宙间万事万物及其任何层次。
后天之道的特点。后天之道作为一个概念,当然可以根据概念来说,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的范围,即所包括的对象数目的多少,内涵则是指在这个范围内所有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总和,只有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准确运用和认识该事物,
外延:
[ ] 方位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天地万物都包括在内。
[ ] 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 ] 包含天道,地道,人道,如同《易经系辞》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三才之道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自然,社会,人事。
内涵:
[ ] 1,成双存在,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 ] 2,排斥,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
[ ] 3,互吸,阳生阳长,阳杀阴藏。
[ ] 4,中和,中和是排斥和互吸的结果,
[ ] 5,阴极生阴,阴极生阳。意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 ] 6,抽象性。
 
这里抽象性是阴阳理论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现代学者魏新华在其著作《矫正中西医》讲得最为透切,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智力是本能,第二智力是后天的直觉感知能力,第三是透视事物的能力,如果划分更祥细,更明白则分为八个层面,—,缺陷性感知,二单一性感知,三单一性感知深入理,四单一性感知综合型,五,事物性直觉,六抽象直觉,七,抽象说法,八,抽象理论,其结论是只有达到抽象理论这个层面才能够有能力去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之难就难在这里,因为具有抽象感知而又,这就是为什么中医难以推广和学习的理由,好在魏新华老师讲得透彻,他把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做了完整说明,中医学抽象的理论的形成是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寻找属性,第二是借助媒体,第三是探寻相生相克的关系。
那么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
[ ] 1,先后及归纳与发散关系,形上是—二,形下是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上是先,形下是后,同样归纳是形上,万法归一,形下是发散,一生万法。
[ ] 2,整体同局部的关系,形上是整体,形下是局部。
[ ] 3,普遍同一般,这里跟现代辨证法一样,形上如同哲学,形下如同一般,普遍依赖并存在一般个别之中,并给一般及个别以方法论的指导,这种关系亦称之为体用关系,一般个别为体,普遍为用。
[ ] 4,动态和静止的关系,形上是一个连续完整不可分割的动态状况,形下则是这个动态中的一个瞬间静止状态的—个镜头。
[ ] 5,模糊与清淅的关系,形上是一个抽象概念,自然是模糊的,形下是一个实相概念,自然是清哳的。
[ ] 6,平等关系,形上与形下是并举并进,不存在主次尊卑关系,现代很多学者把形上置与形下之上,把这个道捧得高高,其实这是一种盲目无知自高自大的表现,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没有体,用之何有,所以二者是平等关系,齐头并进,并行不悖,离开谁,注定走不远
[ ] 7,道即是器,器即是道,道与之器与油入面不可分离。这个理解有点难度,这是整体角度来看待问题,同佛教的教理一样,事即理,理即事,理事圆融。
总结,形上道与形下器是中医发展的两条腿,是中医表达上的两条一明一暗的线索,我喜欢用这一个比喻来表达他们,道与器的组成如同—串珠子,单个的珠子就是器,那根把散乱的珠子串起来的绳子就是道,没有这根绳子,珠子则是散乱的珠子,而没有珠子,这根绳子则无物可串,都不能组成一串珠子,
道与器在中西医发展中现实状况
重道轻器是中医发展的实况,对比现代西医,中医由于解剖的简陋。,只能通过黑箱操作,形之于内必显于之外,通过藏府来研究人体的机能,气血也只到营血津液就止步了,现代西医把血液,组织液分析得一清二楚。中医在这方面是很尴尬的。同样西医重器轻道,西医以组织,到器官,到基因,甚至研究到了分子,原子的层面,但西医的九大系统依旧是孤立静止的,以至很多人在批评西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死人,不见活人。观念死板机械。这都是道器没有齐头并进的原因造成的。我虽然只是中医自学者,也无行医姿格,却多次应患者到医院帮人解诀问题,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用西医的肠道减压解决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西医以为必动手术的肠梗阻,其道理很简单,通过肠道减压将心肺部的痰瘀水湿排出来,使得大肠之内容物有了一个缓冲的余地,中医称之为提壶揭盖,一下子就解決了问题,当时的主治医生几乎是目登口呆,他压根就没想到,事情竟然还可以这么干,于他而言只有动手术这种直接的办法,还有一次一个患者要出院,可是尿渚留还没解决,病人不想带着一个导尿管出院,于是主治医生请泌尿科的主任来会诊,泌尿科主任说那就转到泌尿科住院一段时间,解诀尿渚留再出院,可患者一天都不想住院了,患者的亲人跟我有点熟,于是把我找去,隆闭在中医里不是个难事,于是我开了个方子,石韦30g,补骨脂3Og,元胡15g,皂角刺30g,红参10g,当然这个前四味叫通渚神效汤是从一本书学来的,我只根据病人气虚加了一味红参,结果服下汤药大约半小时,患者即顺利小便,显著的效果使得泌尿科主任大感意外,顺便将方子原原本本抄起来。机械而狭窄的思路是大部分西医的代名词。这是我对打过交道大部份西医的基本印象,但有一点很好,大部份西医态度很好,并不是那么好象很敌视中医,这可能是帮他们解诀了棘手问题的缘故吧。•
 
形上之道的中医脏俯及生理机理的构建
一形上之道之五行应用于人体五脏的构建
<一>生命产生的本源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故圣人…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先贤认为天地的气化产生了万物,而人是万物之一,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源于天地的气化运动。所以中国人的婚礼就别具趣味而又蕴意深刻:“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生我者父母也!然而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是谁l呢?自然这个先天父母就是天地,当然就要先拜,人是天地的产物,天地产生天地,故先贤以为:人本身也是一个天地,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逻辑。人是一个缩小的天地,天地是一个放大的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一,天人同构思想。

<二>,天人相应,天人相参双向探索思想轨迹

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身,我是谁?我从那里来?又去向那里?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来了解自巳?不要认为只有今天我们才在思考这些问题,其实自从有人以来这个问题就开始了。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天地与人的关系。先贤将天地称之为主,将人称之为客,故所谓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互参亦称之为主客相应,主客合一,主客相参,古人以为即然主客相应,主客合一,那么自然就可以通过主来了解认知客,反之亦然。这种思想就称之为主客相参,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主客合一,主客相应,主客相参是一条贯穿整个传统文化认和路径的一条主线,构成;整个中国文化的基调和底蕴。先贤认为即然人是天地的产物,人本身就是一个天地,那么自然可以通过天地来了解人。当然反过来也可以通过人来了解天地。

<三>,本源天地的演化过程。

从主客相参的思想出发,古人是通过了解天地而来了解自身的。所以要了解自身,首先要了解天地。天地的另一个名称叫宇宙。了解宇宙首先要了解它的缘起。中国先贤认.最初的宇宙就是太极。从气本论而言,所谓的太极就是一团浑然一体的混沌之气。用今天的话说,气的运动向个各方向都是均衡的。整个整体处于一种完美的和谐状态。用模型来表示就是一个空空如也循环无端的圆。但这个圆却是古人认识宇宙的起点。当然它本身其实也是一个终点。一个至高无上的终点。道家的返朴归真,佛家的凤凰涅磐--圆满。其实就是回到这个终点。以天人相参的角度来讲,这个圆是中国先贤构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起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圆道思想观。



太极-阴阳,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这是宇宙的变化阶段,从气本论而言,一元浑然混顿之气突破平衡状态而演变成上下循环气,将向上运动之气称之为阳,向下运动之气称之为阴。阳气的上升与阴气的下降两向交感而产生了万物。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看起来宇宙生两仪之后又经历了两个阶段,四象阶段.与八卦阶段,其实就是两个阶段,初始状态与阴阳二气阶段,四象与八卦不过是阴阳二气的展开。如前所述古人将八卦与洛书进行整合成为五行,故五行成为古人认知宇宙的最终模型。其发展主线为整合为太极-阴阳-五行。其如下图示:
20221124_090813.jpg
 
最后编辑:
。<四>中医五脏的结构与功能构建

中医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干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然而近代以来西学东渐,随着现代西医的兴起,围绕中西医谁最科学的问题,两者的理论观念发生全面的交锋与碰撞。由于西医的解剖详尽细微,具体直观,所以中医的脏腑理论首端其冲,成为西医的质疑和重点攻击对象,双方的争论焦点是:中医的脏腑同现代西医的解剖有很大的差异。中医的脏腑是解剖器官吗.?如果说是,为何同西医的同名器官,其功能和部位的描述差异那么大。对此中医的主流回答是:中医的脏腑是藏象,是一个虚拟的功能体系。这个回答看似解决了中医的脏腑功能与西医同名脏腑“名实不附”的难题。但其实不然,因为两个更为尖锐的问题随之而来。其一,如果说中医的功能系统不是实体器官,而是某种没有形态基础的系统。那么这种功能系统的实际纵体现在何处,难道是一座空中楼阁?其<二>人体中的这些实体器官对中医又意味着什么。难道能视而不见?中医陷入自己所设的两难而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问题的疏理,人体本同一,脏腑岂能分中西。我非常认同一种理念。溯本求源,把脏腑学说放回到其发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去研究和再现其形成过程。用中医的固有的认知模式和理念说明中医何以产生这种认识,这才是今天我们整理中医,发展中医,振兴中医的正确态度和根本出路。

<l>中医脏腑的解剖

欲解开生命的奥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剖内脏,直接观察。中国的先贤无疑对此做了大量工作,如<<灵枢.经水>>篇,明确记载: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外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腑之坚脆,腑之大小,各之多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明代名医张介宾在注解《黄帝内经》时,图解了巜黄帝内经>>中的人体的脏器解剖,如下图示


他同时作了文字说明:五脏者,肺为华盖而上连喉管,肺之下,心包所护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气所从,膈膜周蔽,清虚上宫,脾主隔下,中州胃同,膜连胃左,运化乃功。肝叶嶂于牌后,胆府附于叶东。两肾又居脊下,腰间有脉相通。这些描述,与现代解剖学几乎相同,如果要把中医的解剖罗例出来,可谓不胜繁多。这些说明中医的脏腑命名其本始是依据实体解剖而来的。

<2>解剖的局限性

实体解剖和直观察验来认识和体的机能作为一种认识人体的基本方法,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眼见为实,古人没有显微镜之类的高科技工具,这使古人在微观领域受到限制,了故古人的解剖只能是宏观的,粗糙的。其次,内脏的实体及其功能与生命现象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这对于复杂的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则表现为拙劣失真。以现代医学而言,尽管其利用了一系例高科技工具和高科技手段,但对于整体的复杂生命活动而言,其所能够认识的依旧茫然。有人说:现代医学遇到了一个世纪困惑,复杂与不确定困惑,就是微观现象与宏观现象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注定,现代医学对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存在缺陷与不足,从今天的认识角度而言,这个缺陷与不足对于古人来讲更加严重,更加突出。因为古人的手段太简陋了。那么怎样把这些粗糙简陋的解剖器官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这在今天看来对于现代医学,都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目前,西医一个最前沿的学科-系统生物学。就是探讨这个难题的学科,那么显然这也是横桓在古人面前的难题。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很显然古人走了一条和今人不同的路,在古人看来,问题没有那么难。天人相应,主客相参,即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何不跳出自身这个此山,根据天人合一主客相参,我可以从主来了解认知自身这个客。正如当今学者烟建华教授指出:当认识到解剖直观察验的局限后,古人转而寻找思维工具,从精气,阴阳五行自然哲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并非问题的解决只有自古华山一条路,除却巫山不是云。

<5>五行模型向人之有机整体的套用和平移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相参,通过研究天地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来认知人的结构和机能活动。中医通过生命的源头来探讨和认知人的机能活动规律较之西医通过解剖,理化实验的手段来探讨人的机能活动,谁更接近和全面反映生命的真相,显然是前者。

由前所述,古人最终将宇宙的结构与运动规律定格在五行模式,那么根据天人相参,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自然而然将五行模型平移运用到人身上来,因为人是一个小天地,自然也是一个小五行。但接下来具体操作却是一个问题,因为五行做为一个宇宙整体模型,它实际上已上升到一个高度的哲学概念。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把哲学规定为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说,把具体科学规定为研究物质世界其一领域某一局部某一层次某一方面的特殊规律的科学,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是普遍和一般,具体科学是特殊和个别。普遍和一般依赖于特殊和个别并存在于特殊和各别之中,同时又给特殊和个别以世客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与具体科学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即不能互相代替,又不能彼此分割。无伦东西方文化有多么不同,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应当是一致的。这就是说五行做为一个最普遍最一般的哲学,而人则是一个特殊与个别。那么古人到底怎一样将普遍融入个别呢?五行配五脏是哲学的五行观向中医的人体结构和机能渗透最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中医脏腑概念是否具有解剖属性.,以及如何理解中医脏腑学说的重大学术问题。所以这也是我所着重阐述的东西。

从五行模型来看宇宙的运动规律就是一团阳升阴降的一气之周流,宇宙万物都在这一气周流中流转,将五行模型运用到描述人的机能运动来看,人也是一团气之流,此种流转之气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称之弥散态,,散而末聚,无形无象,一种聚而成形,有形有象称之为聚集态。当然这两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的转变的。下图左是人的实体模型,图右是五行模型视角下人五脏构造的模型。
20221124_091004.jpg

20221125_175443.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