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阳气下陷求救

彭景星(摘自网上)
冲气上逆之说,出于仲景。张锡纯经多年临床体验,认为“冲气上逆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且谓即有识其病者,因未洞悉病因,其治亦不尽合辙。遂撰《冲气上逆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 》之文,为时医指点迷津。

冲脉属奇经八脉之一,乃气血汇聚之所。张氏据《临证指南医案·崩漏》某案语,加以充实。谓“人之血海,其名曰冲,为气血汇聚之所,上隶于胃阳明经,下连于肾少阴经。有任脉为之担任,督脉为之督摄,带脉为之约束。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共为奇经八脉。”男女均有,主生殖发育。

张氏所论冲气,除女科“五冲汤 ”外,其余多散见于内外中风、喘息、吐衄诸门。究其病因多因虚所致。按“冲脉隶于阳明”之理,大意为冲气上冲,胃腑之气亦失其下行之常,或转而上逆,见腹胀、嗳气、呃逆诸证。还指出“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

观《衷中录》“加味麦门冬汤”之跋语:指出少阴肾虚与阳明胃虚,其气化皆不能下行以收摄镇安冲气,则冲气易于上干。因冲气为病涉及多个脏器,其性质有寒热虚实之殊,故张氏治冲有理冲、安冲、固冲、温冲诸法。今仅浅论镇冲、降冲、敛冲者,因冲气为病多涉及肝、胃、肾,与唐容川“治阳明即治冲也”、“治肝即是治冲”、“安肾气即是安冲”之说基本吻合。

镇冲

镇冲者,镇肝阳之有余,以平冲逆之气。肝属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具冲和条达之性,既疏泄无形之气,又贮藏有形之血,忌抑遏而喜疏泄。然须肾水阴血以濡养,方使刚劲之质为柔和之体。若肝阴肝血亏损,或肾阴不足,木少濡涵,复加肺气不降,均可导致冲气上冲之证。肾主闭藏,亦主翕纳,原以统摄下焦气化使之息息归根。

张锡纯认为“冲气上冲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因肝气恣横。”且因“乙癸同源”,肝阳亢者肾阴必虚。阳亢者,所谓“肝阳吸其肾阴,”从而加重“肾虚不摄,冲气上冲”之病理。更有素体虚弱,见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者,其治亟宜镇冲。

如《衷中录》有参赭镇气汤,功能降冲逆之气,挽将脱之元阳。主治“ 肾虚不摄,冲气上冲,致胃气不降”之证。方中以人参之补,配伍压力最胜之赭石,且借其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定之,亦“ 旋复代赭石汤之义”。复以山茱萸、芡实、山药等酸涩之品以敛固下元,使冲气归宅。(张锡纯言)

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使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致血随气逆升,此时亟宜予镇肝熄风汤。方中重用牛膝折其亢阳,引血下行;合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此四者共为急则治标之法。复佐龟板、白芍、元参、天冬等滋阴补肾以济之,使阳不亢而肝风自熄。方中龟板、牡蛎、赭石(铁锈)天冬、元参等,寓“介类潜阳,重镇理怯,酸甘化液,厚味滋阴”,治营液重虚,风阳上冲之意。

肝性刚愎,喜条达而恶抑遏,纯用镇压,或激发其反动之力,故加茵陈、麦芽、川楝疏泄肝气,“以将顺肝木之气。”此乃镇肝潜阳并用,滋阴疏肝兼投,标本齐治之良方,至今仍为医界所常用。张氏于《论脑充血可预防》文中,所附之“建瓴汤”,与该方大体相同,可参阅。





[1] [2] 下一页
 
降冲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且运行不息,即王孟英“夫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本无一息之停”之说。气的运动形式甚多,张氏据《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旨,认为升降出入,关系到人之生长壮老己。因而根据该观点以调气。气虽有宗气、中气、元气、大气多种,张氏独取冲气者。因冲为奇经八脉之一,上隶于阳明胃经。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其所以不下降而上逆呕吐者,皆由于肝气冲逆,阻胃之降而然也。胃气失洚,冲气上冲,久之兼证歧出,可致呕吐、呃逆及吐血、衄血等病证,治宜降冲。

张氏治因胃气冲气并而上冲之呕吐,以“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且遵《内经》经旨所示,“治吐衄者,原当以降阳明之厥逆为主,而降阳明胃气之逆者,莫半夏若也。”如薯蓣半夏粥治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以致呕吐不止者,以半夏安冲为主,并辅以山药。山药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

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自飞门至魄门,一气贯通而无窒碍。如因暴怒气逆或肾虚不摄,皆可使冲气上干,致胃腑之气不能息息下行,反逆而上冲。

张氏谓“欲治此证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且总结赭石治胃气不降之“特长有六”,大抵取其重坠之力,引胃气下行,镇安冲气,制肝之横,有益于血,无损于气。但须轧为细末生用。

张锡纯用半夏颇多讲究,《药物篇》载:半夏辛温有毒,惟药房因其有毒,皆用白矾水煮之,相制太过,毫无辛味,转多矾味,令人呕吐。用治痰湿犹可,若以止呕吐及吐血衄血,殊为非宜。”用时必令人以温水淘洗多次,至全无矾味为止。因多次淘洗药力大减,又须加重药量。张氏鉴于“药房半夏制皆失宜,”自制清半夏备用。谓“无论呕吐如何之剧,(服之)未有不止者”。

若因性急暴怒,或肾虚不摄,冲气逆上,胃受肝胆冲气排挤,其势不能下行,反上逆而致呕哕、呃逆、吐衄诸证,因医者“不知其病因在胃腑之气上逆不降”,故久治不愈。其治“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若也”。

查《衷中录》治吐衄之寒温“五降汤”中,除降逆之赭石外,皆用兼能凉血之白芍者,因白芍其性凉多液,善养阴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此论堪称张氏之特识。

敛冲

敛者乃敛涩其耗散之气,防其滑脱,属补剂范畴,多用于救脱。盖脱者,乃阴阳气血不相维系之证。张锡纯谓“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元气发源于肾,而肾主闭藏,是元气与肝肾皆互有联系。肝主疏泄,能条畅气机,张氏认为元气赖肝以敷布,肾气亦赖肝以疏行。如肝虚疏泄太过,能耗散肾气,泄损元气,因而出现下焦真阴亏损,以致“肾气不敛,冲气上冲”之病患。

肾主闭藏,亦主翕纳,原所以统摄下焦之气化,使之息息归根。今因肝虚,元气外脱,而见往来寒热,虚汗淋漓,目睛上窜,或喘逆怔忡,气虚不足以息,胸膈满闷,脉虚大而弦等“肝胆虚极,而元气欲脱”及“脾胃真气外泄”,冲脉逆气上干等凶危立见之病机。治宜亟予力挽狂澜之剂,冀转危为安。

“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对此等证,《衷中录》中之来复汤与镇摄汤,皆救“势危欲脱”之剂。二方可参合使用。方中重用山茱萸“收敛元气,固涩滑脱”。复以龙、牡敛戢肝气。且谓“萸肉之性,不独补肝。凡人身阴阳气血之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

《药物篇》有用萸肉四两爆火煎服,救喘汗“似无气以息”之危证。因下元虚埙,冲气因虚上逆,用人参大补中气,即以重镇降逆之赭石合半夏以济之,使其导之归元。复以性凉,善泄肝胆郁热之白芍,助其敛固冲气。且白芍甘草合用,为《伤寒论》“育阴之妙品。合之为肝肾两补之剂,益气敛冲固脱。

上述三法不能截然划分,因人之生理、病理多相互连系,治疗上亦当有别,但须详审病机。如“胃气不降”之病机,宜辨肝、冲之抑或肝冲并见。又如谓桂枝“能引脏腑之真气上行,而又善降逆气”等。总之《衷中录》调治冲气之内容极丰富,当于临床实践中细心体验。



 
諸家論述冲脉及冲脉為病
《濒湖脉学》冲脉及冲脉為病

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两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太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太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腧中注上一寸、商曲肓腧上一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歧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伏行骭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府,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又足三焦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着于此。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脉”。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蘗、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蘗、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隔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汤泻热汤主之方见《兰室秘藏》。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方见《兰室秘藏》。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微,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祝橘泉曰:此得之大醉,及厚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巵子、苍术,数饮而愈。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腧。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悗。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蘗、知母,以洩其湿热。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洩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张仲景曰: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先以五苓散,次以竹叶汤、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築築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囗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歧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轻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木克土,你先从肝去想,别想得太复杂,那位叫吃附子的我也是服了。
 
木克土,你先从肝去想,别想得太复杂,那位叫吃附子的我也是服了。
肝药就是茵陈、白芍,据说两味药都有疏肝作用,可能白芍比较好,还可以平肝补血
 
用着白芍,川芎两味。看陈士铎先贤的资料,他认为,白芍不仅补血活血,理肝气胜于香附。黄芪已经去掉,加入川芎3克
肝药就是茵陈、白芍,据说两味药都有疏肝作用,可能白芍比较好,还可以平肝补血
茵陈有利胆退黄的作用。白芍和川芎相配确实有疏肝补血的作用,但是白芍本身没有疏肝的作用,疏肝主要是川芎的作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酸味的东东,使毛细血管和人体其他组织内收,一般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具有疏通的作用。白芍入肝经,主要是平肝柔肝补肝。据现代药理研究,也没有说白芍有疏肝的作用。有些名家,虽然整体来看很厉害,但毕竟个人的经验非常有限,不一定每句话都是正确的。涉及药性,如果出现各说不一,要多方考证,特别是现代药理研究尤其要高度重视。
 
阳气下陷——七十至八十年龄段的没有明显病灶的很典型的病例,典型的老年病。
 
这两味都没有疏肝作用,你这样试药很危险。
我昨天吃了半付药,觉得后背由发凉转发暖,夜尿减少,胃里有点发凉。无其他感觉。我不自己试药,找不到合适的人,如果到医院,那些中医给开个大方,一开15付,也不对症,你让他改方又不肯,只能把药扔掉。白浪费时间且伤害身体还浪费金钱。病人找到一个好医生不容易。不试药又有什么好办法,拍危险就别治病,带病活着更让人可怕
 
最后编辑:
茵陈有利胆退黄的作用。白芍和川芎相配确实有疏肝补血的作用,但是白芍本身没有疏肝的作用,疏肝主要是川芎的作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酸味的东东,使毛细血管和人体其他组织内收,一般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具有疏通的作用。白芍入肝经,主要是平肝柔肝补肝。据现代药理研究,也没有说白芍有疏肝的作用。有些名家,虽然整体来看很厉害,但毕竟个人的经验非常有限,不一定每句话都是正确的。涉及药性,如果出现各说不一,要多方考证,特别是现代药理研究尤其要高度重视。
芍药,味苦、酸,气平、微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有小毒。入手足太阴,又入厥阴、少阳之经。能泻能散,能补能收,赤白相,无分彼此。其功全在平肝,肝平则不克脾胃,而脏腑各安,大小便自利,火热自散,郁气自除——陈士铎
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神农本草经》谓其善治黄胆,仲景治疸证,亦多用之。为其禀少阳初生之气,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名医别录》谓其利小便,除头热,亦清肝胆之功效也。其性颇近柴胡,实较柴胡之力柔和,凡欲提出少阳之邪,而其人身弱阴虚不任柴胡之升散者,皆可以茵陈代之。——张锡纯
是的,我应该多参考各家对药的说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在理痰汤基础上加入肝药
 
阳气下陷——七十至八十年龄段的没有明显病灶的很典型的病例,典型的老年病。
阳气下陷的症状已经改善,我觉得是练气功所致,不练那种功,过几天就恢复了
 
茵陈有利胆退黄的作用。白芍和川芎相配确实有疏肝补血的作用,但是白芍本身没有疏肝的作用,疏肝主要是川芎的作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酸味的东东,使毛细血管和人体其他组织内收,一般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具有疏通的作用。白芍入肝经,主要是平肝柔肝补肝。据现代药理研究,也没有说白芍有疏肝的作用。有些名家,虽然整体来看很厉害,但毕竟个人的经验非常有限,不一定每句话都是正确的。涉及药性,如果出现各说不一,要多方考证,特别是现代药理研究尤其要高度重视。
按老师说的,加点川芎可能正合适,因为我觉得理痰汤有点凉.,也可加点香附,香附理肝气吧
 
最后编辑:
你就是随机抽味药,也比你自己开的方子好!这是自杀的节奏!
 
按老师说的,加点川芎可能正合适,因为我觉得理痰汤有点凉.,也可加点香附,香附理肝气吧
是啊,加川芎可消除白芍酸收之弊。当然,也可以不用白芍而用赤芍。
赤芍,无收敛之弊,却有活血凉血之功。如果肝有瘀滞,用赤芍可活血疏肝。
 
你就是随机抽味药,也比你自己开的方
不要吓人好不好?现在吃的是张锡纯先贤的理痰汤,生芡实(一两) 清半夏(四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二钱,炒捣) 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 茯苓片(二钱),
自己改为 芡实25 清半夏12 黑芝麻10 柏子仁8白芍9陈皮8云苓6
 
是啊,加川芎可消除白芍酸收之弊。当然,也可以不用白芍而用赤芍。
赤芍,无收敛之弊,却有活血凉血之功。如果肝有瘀滞,用赤芍可活血疏肝。
下次就要赤芍+香附,肝药一定加.
现在吃的方子是芡实25 清半夏12 黑芝麻10 柏子仁8白芍9陈皮8云苓6,肚子有点胀,请教老师,加点什么药合适?
 
最后编辑:
下次就要赤芍+香附,肝药一定加.
现在吃的方子是芡实25 清半夏12 黑芝麻10 柏子仁8白芍9陈皮8云苓6,肚子有点胀,请教老师,加点什么药合适?

据张锡纯讲,他用此方每获奇效。如果你用之,就未必能收到满意效果。
为什么?此方除痰湿全靠半夏。如果半夏不给力,反而会使痰湿加重也。
张用半夏,他是用自制的半夏,而且是野生货,药力足,自然能收良效。
而你若用此方,今半夏是人工半夏,而且已经折腾成药渣子了,药力差。

这是我在前面对张大师的那个理痰汤的看法。
楼主吃了肚子胀,一是半夏不给力,二是芡实用得过多,三是白芍的酸敛,四是缺乏疏肝的药。
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自己斟酌修改吧。楼主现在已经有相当的中医功力,可调出适合自己的方。
 
后退
顶部